勘探开发状况

作者&投稿:邸蕊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油气勘探开发状况分析~

一、油气勘探状况
(一)油气资源探明状况
截至2004年底,石油累计探明地质储量248.44×108t,探明程度32.5%,平均采收率27.33%,累计探明可采储量67.91×108t;天然气累计探明地质储量43662.61×108m3,探明程度12.5%,平均采收率63.25%,累计探明可采储量27617.76×108m3。
我国已发现油田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的渤海湾和松辽等盆地,探明石油可采储量为51.53×108t,占全国总探明石油可采储量的75.89%;西部地区的准噶尔、塔里木等盆地,探明石油可采储量为8.15×108t,占全国总探明石油可采储量的12%;近海探明石油可采储量为4.93×108t,占全国总探明石油可采储量的7.26%;中部地区的鄂尔多斯等盆地探明石油可采储量为3.26×108t,占全国总探明石油可采储量的4.8%;南方地区探明石油储量很少,青藏地区则没有探明石油储量。
我国已发现的天然气田主要分布在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探明天然气可采储量分别为15529×108m3和7080×108m3,占全国天然气总探明可采储量的56.23%和25.64%;近海探明天然气可采储量为3029×108m3,东部地区为1954×108m3,分别占全国天然气总探明可采储量的10.97%和7.08%;南方地区探明天然气储量很少,青藏地区则没有探明天然气储量。
(二)已发现油气田的储层特征及流体性质
我国油田大部分属于陆相河流—三角洲沉积的砂岩油藏。陆相沉积的水体规模小、变化大,纵向上往往是砂泥互层,层间非均质性严重。储层天然能量低,边底水不活跃。
已发现石油储量以中高渗(>50mD)储量为主,占总储量的60%以上,低渗(≤50mD)储量占总储量的30%以下;但在近五年发现的储量中,50%~60%是低渗储量。
陆相生油母质中腐殖质较多,生成的原油粘度较高,且油藏埋深多为中浅层,油层温度较低,因此,地下原油粘度以中粘度以上(≥5mPa·s)为主,占总储量的65%以上。另外,陆相生油母质中含有较高的木质素和纤维素,使生成的原油含蜡量和凝固点较高,含蜡量大于20%的原油储量约占70%以上,凝固点大于25℃的原油储量约占90%。
总之,已发现油田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已发现的天然气田主要分布在中部和西部地区;已发现油田大部分是陆相沉积的储层,天然能量低,需要注水补充能量开发,且由于非均质性比较严重,原油粘度大,导致采油过程中含水上升较快、水驱采收率较低。
二、油气开发状况
(一)油气资源开发状况
截至2004年底,石油累计采出量43×108t,当年采出量1.75×108t,剩余可采储量24.9×108t,储采比14;天然气累计采出量3 861.98×108m3,当年采出量317.2×108m3,剩余可采储量23755.78×108m3,储采比75。
石油累计采出量以东部地区最多,为36.41×108t,占全国的84.68%,储采比14;西部地区石油累计采出量为3.67×108t,占全国的8.54%,储采比18;近海石油累计采出量为2.01×108t,占全国的4.67%,储采比12;中部地区石油累计采出量为0.88×108t,占全国的2.06%,储采比15;南方地区石油采出量很少,青藏地区则没有石油产量。
天然气累计采出量以中部地区最多,为2 632×108m3,占全国的68.16%,储采比56;东部累计采出量为594×108m3,占全国的15.39%,储采比7;海域累计采出量为377×108m3,占全国的9.76%,储采比11;西部地区累计采出量为257×108m3,占全国的6.65%,储采比26;南方地区天然气采出量很少,青藏地区则没有天然气产量。
(二)油田开发的主要特点
目前我国油田开发的主要特点是:
(1)占全国原油产量近70%的陆上东部地区原油产量已出现递减,西部地区产量持续上升,近海石油生产发展较快,全国原油产量稳中有升。
东部地区产量由于受大庆、辽河等主要产区影响,总体呈现缓慢下降趋势,2003年产量下降到11071×104t,比1990年末减少1572×104t,平均年递减1.0%;“九五”以来,西部地区的勘探开发有了较大的进展,新疆、长庆、青海、塔里木等油区产量近几年呈上升趋势,2003年西部地区产量达到3668×104t,比1990年增加2636×104t;海洋石油近十几年生产发展较快,“九五”以来又有较大幅度的增长,由1990年的126×104t上升到2003年的2205×104t,增长2079×104t。
(2)已开发油田大多数处于高含水和高采出程度的“双高”阶段,主力油藏已进入开采后期。
2003年末,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所属油田的综合含水分别达到83.7%和88.4%;可采储量采出程度分别达到72.6%和75.3%;其中占全国产量近30%的大庆油区.综合含水达到88.7%,可采储量采出程度达到77.3%:占全国产量近1/6的胜利油区,综合含水达到89.8%,可采储量采出程度达到78.9%。
统计2003年底三大石油公司已开发油田的分类情况,含水率大于60%的油田,产量、可采储量和剩余可采储量的比例都已占2/3以上,其中含水率大于80%的油田,可采储量的比例达到68.7%,产量和剩余可采储量达到50%左右。
这种情况表明,我国已开发油田主体已进入高含水、高采出程度的阶段,以大庆、胜利油田为代表的老油田已出现总递减。
(3)已开发油田储采比略有下降,从近10多年陆上油田生产的情况看,可采资源的接替是制约原油产量的主要因素。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新区储量品位下降,开发难度加大,同时老区调整的余地也越来越小,剩余可采储量近几年已出现下降趋势,陆上油田储采比从1990年的11.9下降到2003年的11.1,其中中国石油为11.6,中国石化为9.9。海洋目前已开发油田的储采比仅有7.2。
总的看,我国油气资源勘探开发程度不均,石油高于天然气,东部高于西部,北方高于南方,陆上高于海上。勘探难度逐渐增大,隐蔽、复杂油气藏已成为勘探主要对象,地表及地质条件复杂的地区正成为勘探的重点目标区。老油田已进入高含水、高采出阶段,综合含水率高于80%,平均采出程度大于65%,油气产量呈明显递减趋势,开发难度越来越大,开采工艺要求越来越高。

依兰煤田系20世纪初疏通松花江航道,开凿浅滩时发现,1936~1937年日伪曾进行分批钻探,1945年开掘一、二斜井。1959~1962年,黑龙江省煤炭工业管理局地质局一○九勘探队对本区进行煤炭普查勘探和部分地段的详查、露天精查勘探并分别提出各类地质报告,1964年依兰县根据上述资料,设计开发了年产30×104t达连河露天煤矿。
1978~1981年,黑龙江省煤田地质公司二○四勘探队进行依兰煤田达连河露天扩大区煤炭精查勘探及深部的勘探工作,提交《黑龙江省依兰煤田达连河露天扩大区精查勘探地质报告》,完成普查面积17km2,油页岩作为有益矿产,提交油页岩储量约1×108t,含油率为3%~7%;但达连河矿区外围及松花江北详顺、漂河含煤区带,无勘探工作。
2003年,国际壳牌石油勘探公司考察了依兰煤田达连河矿区并采集了油页岩分析样品,并同黑龙江省有关部门就勘探开发油页岩资源进行了技术交流,了解油页岩有关投资开发政策等事项。
2004~2006年,黑龙江省煤田地质公司二○四勘探队进行矿区深部煤炭普、详勘查工作。鉴于当时国际石油价格趋势持续走高背景,哈尔滨气化厂科实公司委托黑龙江省煤田地质勘察院对依兰煤矿露天采区范围内油页岩进行资源勘查,提交油页岩资源量1316×104t,并与上海博申公司共同进行了油页岩炼油二次中试,中试工艺无法实现全流程运行。
2007年,中国石油大学钱家麟教授根据二次试验油洗工艺无法实现全流程运行情况,将油洗工艺改为封闭内循环水洗工艺,脱油反应器进料粒度改为3mm以下且自然分布,试验取得了重大突破,首次运行了整个工艺流程,但工艺过程仍存在油泥无法处理,旋分除尘效果不好等问题尚待解决。
目前达连河矿区以煤炭勘探开发为主,累计探明储量为16420.1×104t,矿区现开发有两个斜井、三个露天矿,斜井设计能力为年产15×104t,露天矿生产能力达到100×104t/a,油页岩开发利用仍在做试验准备工作。

(一)西藏地区

西藏地区油气地质调查工作始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因自然环境恶劣,早期以路线地质概查为主;60年代中期原地质部第四石油普查勘探大队通过路线地质调查选择了以伦坡拉盆地为主开展油气普查勘探工作;其后在90年代原地质矿产部中南石油局又接着在伦坡拉盆地开展了油气勘探。至20世纪末,先后开展了1∶50万航空重力、磁力普查和近4000km的二维地震测量、134km2三维地震,累计钻井66口,在3口井中发现油流,初步探明储量300×104t。于1999年,对伦浅3井和伦浅1井实施注气热采获得成功,伦坡拉盆地油气勘探取得了重大突破。

对西藏地区海相盆地比较系统的油气调查始于1993年,1993~1997年中石油先后在羌塘、措勤、比如、昌都、岗巴-定日等盆地开展了大规模的石油地质调查,完成1∶20万路线地质调查5541km、1∶10万石油地质填图71594km2、1∶20万重力测量25.4×104km2、1∶20万航空磁测39.4×104km2、1∶20万大地电磁测深路线调查5619km、二维地震勘探2640km等主要工作,并取得了近万件(生储盖)样品的分析数据。2001~2004年,国土资源部组织了重点项目“青藏高原重点沉积盆地油气资源潜力分析”,两个部门的工作都进一步肯定了西藏地区的油气前景,并明确了羌塘盆地是找寻中生界海相油气最有前景的盆地。

(二)松潘-阿坝地区

松潘-阿坝地区油气勘探程度极低,其研究勘探工作总体上可以2002年为界分为两个阶段,即区域地质调查—普查阶段和石油地质详查与勘探阶段。该区自20世纪40年代开始进行地质调查工作,至2002年以前都是路线区域地质调查和石油地质调查。2002年以来,随着中石化股份有限公司加大南方油气勘探的步伐,中石化股份有限公司南方油气勘探开发分公司加快了对松潘-阿坝地区的勘探,实施了地震(529.75 km)、非地震物化探工作(MT 测线13 条,长度3957.1km;重磁勘查面积11×104km2;化探概查面积19240km2),并进行了地层及含油气性基干剖面研究和构造调查等工作,初步进行了盆地早期评价研究。

(三)柴达木盆地

柴达木盆地油气勘探始于1954年,大致可划分为3个阶段。

第一阶段:1954~1974年,为系统的地质调查和初探阶段。发现了冷湖油田,证实了涩北一号含气构造的存在,发现了一批埋藏较浅的油气田。

第二阶段:1975~1983年,在东部落实了涩北一号气田并发现了涩北二号气田以及台吉乃尔含气构造。发现了盆地最大的油田——尕斯库勒油田,开辟了潜伏构造和第三系深层找油的新领域,形成了现今盆地油气田分布的基本格局,成为中国重要产油气盆地。

第三阶段:1984年至今,勘探开发工作进一步向纵深发展,在盆地西部狮子沟、南翼山等构造深层裂缝性储层中获得高产油气流。在侏罗系首次发现近千米的优质烃源岩,发现了南八仙中型油气田;三湖地区天然气的地质储量大幅度增长。



油气勘探开发状况分析
答:一、油气勘探状况 (一)油气资源探明状况 截至2004年底,石油累计探明地质储量248.44×108t,探明程度32.5%,平均采收率27.33%,累计探明可采储量67.91×108t;天然气累计探明地质储量43662.61×108m3,探明程度12.5%,平均采收率63.25%,累计探明可采储量27617.76×108m3。我国已发现油田主要分布...

矿产勘查开发利用技术
答:天然气水合物勘探与试采工作取得成功,为中国陆域冻土天然气水合物调查评价及开发利用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完成探矿工程网络服务平台及相关数据库的初步建设。5. 分析测试技术 建立铁、铜、铅、锌、钼、砷、钴、镍、钨、铌钽、稀土矿等代表性硫化物矿物和多金属矿中主、次、痕量元素的分析方法;建立生态...

国外煤层气勘探开发进展及启示
答:二、国外煤层气地面勘探开发情况 (一)美国煤层气勘探开发简况 美国是世界上开采煤层气最早和最成功的国家。美国有较丰富的煤层气资源,估计资源量为21.19×1012m3,占世界第三位(图2-1)。美国现有14个主要的含煤盆地,1200m埋深以浅的煤层气资源量为11.00×1012m3。美国煤层气资源主要分布在西部的落基山脉中-新生...

油气地质背景和勘探开发简况
答:琼东南盆地油气勘探始于50年代后期,经历了初探(1965年以前)、自营勘探(1965~1979年)、合作勘探和自营勘探并举3个阶段(1979年至今)。到2003年底,已完成二维地震测线6.8×104km,三维地震4878km2,已钻预探井和评价井37口,发现大型气田1个,小型气田1个,含油气构造11个。截至2004年底,石油累计...

中国地理:我国油气资源分布勘探开发状况,说说我国能源工业的战略布局...
答:新疆能源从“替补”走向“主力”长期以来,辽阔的东部油田是我国石油、天然气开发的“主力军”,资源储量丰富的新疆扮演了战略接替区的角色。在如今东部油田产量逐年递减、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已达45%的情况下,新疆成为政府和石油企业关注的焦点,加快勘探开发的需求已十分迫切。能源领域的资金流向、高层动态...

油气勘探开发进展
答:一、勘探进展 (一)勘探历程 我国的石油勘探始于19世纪末,在1949年之前处于缓慢发展状态。新中国成立以来,油气勘探有5次重大的飞跃:第一次是石油勘探战略东移...(二)开发成果 1.石油生产现状 截至2005年底,石油累计采出量44.7×108t,当年采出量1.80×108t,剩余可采储量24.4×108t,储采比13.5∶1;天然气累计采出...

煤矿地质勘查程度及开发利用
答:(一)以往地质勘查工作 1956年,华东煤田地质勘探局第一普查队在本区进行普查,填绘了1∶5万地质图,施工钻孔11个,提交了《昌临区概查报告》。1957年8月,山东省工业厅勘探队对五图煤田进行了勘探,施工钻孔10个,提交了《五图煤田地质勘探报告》,但该项工作时间短,工程量少,难以对煤田进行全面评价,报告...

油气地质背景和勘探开发简况
答:1992年东方1-1气田的发现,1996年后乐东15-1、乐东22-1气田和一批含气构造的发现,使莺歌海盆地的勘探活动一度非常活跃。截至2003年,盆地评价区共钻27个构造(圈闭),65口探井,累计采集二维地震7.8×104km,三维地震412km2,共发现气田3个。截至2004年底,天然气累计探明地质储量1606.64×108m3,...

国外煤层气勘探开发现状
答:目前,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德国、波兰、捷克和印度等国家的煤层气勘探开发活跃,由于各国的煤层气资源条件、技术水平、政策等方面的差别,其发展状况有所不同。(一)美国 美国有较丰富的煤层气资源,2001年,据美国天然气研究所评价,在17个含煤盆地或地区中,煤层气资源量为21.2×1012m3。...

油气地质背景和勘探开发简况
答:通常以下古生界“三隆四坳”的构造格局将盆地划分为7个一级构造单元:库车坳陷、塔北隆起、北部坳陷、中央隆起、西南坳陷、塔南隆起、东南坳陷。塔里木盆地目前由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分公司、中国石化的新星石油公司、中国石化西部新区勘探指挥部等单位进行勘探。迄今为止,已完成了1∶20万重力、航磁普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