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班级里不合群的话,会不会感到痛苦呢?

作者&投稿:雀屠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怎样对待那些班里不合群的人~

几乎在每一个班级里都有那么几个学生,他们“性格孤僻”或“偏执”,独来独往,较少和其他同学交往。他们是游离于集体之外的人,对于班级的很多活动漠不关心,给人的感觉是比较冷漠、“不合群”。那么,如何想帮助这些同学,让他们能较好地融入集体,和同学和谐相处呢?小编的建议如下:

心态放平,举重若轻

对于这些孩子,班主任首先要摆平心态。其实只要有人群的地方,都会有这样“另类”的人,只是在班级中,因为班主任有责任心希望全班同学都能团结和谐,“一个都不能少”,这样的矛盾才显得较为突出。一个班级本来就是由各种性格的学生组成的,如果千人一面,那倒反而不正常了。班级应该成为学生成长的沃土,为每一个人提供宽容、安全、友善的生长环境,要能接受和容纳各种类型的孩子。班主任想改变学生的个性,这种企图的初衷可能是良好的,但其效果却不一定理想,甚至可能是反向的。我们不能以自己的意志或者好恶去“塑造”学生,这样的努力反而可能对学生个性发展和成长带来不利的影响。

所以,面对所谓“不合群”的学生,班主任要有一种包容的姿态,不必把这类问题想象得过于严重。不合群的孩子中只有一部分生活在痛苦之中,有些浑然不觉,还有些能自得其乐。除了极少数心理有疾病的孩子,或者情况已经到了影响班集体的建设与发展的程度,一般可以少介入干预或者谨慎地采取行动,主要精力应该放在调整集体氛围上。对学生特殊的个性,要关注,但是不要过度关注。过度关注可能让学生感觉到自己是个“怪人”,强化了他的这种消极意识。有些班主任会对他们表示同情并在其他同学面前流露出来,这也是不当的。比如有的孩子天性比较安静,不喜欢扎堆凑热闹,这就不应该理解为不合群。

如果确实有必要采取一些措施予以帮助,也要尽量不留痕迹。总之,重视也好,关注也好,都不要流于表面,不强化学生个性中的弱点。这类学生往往比较敏感,所以尤其要注意教育的智慧和艺术。

查找原因,分类处理

造成学生不合群的原因很多,与先天遗传、家庭教育、个人遭遇和环境影响等因素都有一定关系。所以,要对学生不合群的原因加以分析、分类。

第一,先天性原因。

每一个孩子都有不同的气质。生理学家巴甫洛夫把高级神经活动的两个基本过程(兴奋和抑制)和三个基本特性(强度、平衡性和灵活性)组合,构成了四种最主要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强、平衡而灵活的类型(多血质),强、平衡而不灵活的类型(粘液质),强而不平衡的类型(胆汁质),弱型(抑郁质)。神经活动类型与个体适应环境的能力密切联系相关,弱型孩子难以适应环境,他们不愿意和别人多交流。

第二,家庭原因。

引起孩子不合群的原因与父母对孩子的态度以及家庭环境有重要关系。一个是父母对孩子的态度,比如过度关切,事事包办代替,一个是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方法,比如告诫孩子这个社会上坏人多,“不要和陌生人说话”,再一个是孩子出现问题时父母采取的做法,如小题大做,反应过度,这些不正确的处理方式都会让孩子对与人交往产生恐惧。现在的学生独身子女较多,从小缺少同龄的玩伴,有的从小就一个人玩或者和比自己大得多的人玩。这样虽然提高了孩子的自主性,但是因为独自游戏是自由的、放松的、随便的,当一个人习惯了这种生活方式后,到了学校就不太愿意与人合作、分享。

第三,同伴原因。

1、“他们不喜欢我”

有些孩子因为有一些生理缺陷或者在和同伴游戏玩耍时有过被欺负、嘲笑、愚弄或欺骗的经历,产生了对他人的不信任感,久而久之,养成了独来独往的习惯,这其实也是一种自我保护过度的表现。

2、“我不喜欢他们”

除了性格孤僻之外,学生主动远离集体或同伴,还可能是因为他们看不惯、看不起或者与同班同学志向不和。用两个词可以描述:“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志不同道不合”。一般又可以分成三种情况:

(1)成熟,自视甚高,不屑于与同龄人交往沟通。他们因为种种原因,对同学甚至对有些老师都不太看得惯,觉得自己和他们不是一个级别的,宁愿一个人,也不愿意与众人为伍。升学或分班考试意外失手或高分落榜、家庭条件与同学反差较大等都有可能造成这种状况;

(2)交往的圈子不在班级里,而是在班级外有好友或喜欢与学校外人员交往,后者往往还会产生其他麻烦。

(3)对班级情况不满意或个人诉求得不到满足,怀才不遇导致郁郁寡欢。比如一个从小就生活在很文明的环境中的孩子来到一个同学经常讲脏话或举止粗鲁的群体中,会非常不开心。

学生不合群的表现方式也很多,班主任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有时候即使是相似的表现,心理动机也可能完全不一样,这就需要“辨证施治”“同病异治”。所以,只有准确地分析出学生不合群的原因,才能采取有效的行动。

对于先天性孤僻的孩子,主要是依靠集体的力量感化、温暖,力争让他们的状况有所改善,但是这种改善是急不得的,欲速则不达,只能慢慢来。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气质类型也不是绝对不会改变的。这给了我们一点信心,同时也让我们能更宽容地对待这些孩子;对于主要由家庭原因原因造成的不合群,就要加强和家长的沟通,家校互相配合,共同采取行动,形成教育合力;对于第三种类型的几种情况,班主任要分别采取不同的对策,或营造良好的班风,或为有才能的学生搭建更高的平台,或加强价值观、平等、互相尊重等方面的教育。具体可以用以下几种做法。

对策研究:应对学生“不合群”,集体“合力”来搞定!
营造氛围,集体感化

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利用集体的力量感化、改变这些不合群的孩子,是最重要的方法。一个团结、民主、平等、和谐的班集体,可以让每一个身处其中的人受到感染,被同化,从而弱化自己原有的极端个性。

1、要在班级里讲文明、树正气。对于取笑同学的弱点或缺陷、欺负同学的行为要严肃处理。可以在班级里做一些民意调查,比如“你觉得和班里的同学合得来吗?原因是什么?”“你在班级里感觉到幸福吗?为什么?”等等,分析出结果后在班会课上点评、教育。

2、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增强集体凝聚力,以面带点,把学生吸引过来。比如我在班级每个月都会组织“集体生日会”,当月出生的同学会得到大家的祝福,而到了下个月,他们要作为主持人为其他同学服务。我注意到特别是一些平时不太活泼的学生,因为有一些“神秘感”,在生日会上往往会成为明星。此举很好地改善了同学之间的人际交往。

3、在活动中向不合群的孩子多多“发出邀请”并强化。我班里有个男生平时很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一次班级里组织公益劳动,我有意要求“这次公益劳动只需要男生参加”,其他男同学们都站起来向外走了,唯独那个男生还坐在那里犹豫不决,我对男孩们使了个眼色,几个男生不由分说,过去拉起那位仁兄就走,一边走一边笑着“是个男人就走”,这样他不得不“被参与”了一回。事后我表扬了那几个男同学,说下次还这样半真半假地把他“绑架”。有一次就有第二次,以后这样的活动他也不好意思拒绝了。

在班级里一直都是自己一个人,不合群是什么样子的感受。我觉得我最有发言权了,因为我都是自己一个人走的,应该就是你所说的不合群吧。和班上或者宿舍里的人都没有多大的联系和交流。问我是什么样子的感受?我觉得好极了,虽然有时候会有点小落寞,但是我觉得利大于弊。
为什么我会有这样的感受呢?因为曾经我有试过让自己合群,让自己融入集体里面去。但是我觉得这样子太难受了,并不适合我。跟着大家一起去吃饭,一起去上课,一起去回宿舍。我会感觉没有自己的私人空间,感觉自己被限制住了,去哪里都要一起去。所以说我就放弃了让自己合群。让自己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不再被集体被合群而限制住。
渐渐的开始变成我一个人去吃饭,一个人去上课,一个人回宿舍,但其实我心里是很开心的。我有自己的时间,比如说我可以一个人去写字去学书法,一个人去图书馆看书,一个人去喝一杯奶茶,一个人去自己想看的电影。这些都不是合群能够给予我的。所以说我选择自己去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
毕竟我觉得合群带来给我的愉悦感,不如自己享受自己给自己带来的愉悦。因为自己的话,你还会有想要上升的空间,若是合群和别人一样保持着和同样的步伐,同样的眼界,你就会慢慢的淹没属于自己想法,看法,而选择了从众。我个人觉得这样不适合我,所以我觉得自己一个人感受会是好极了。虽然有时候会会觉得有点小落寞,但利大于弊。这个利值得让我自己一个人不合群。

当然会感到很痛苦的。尤其是要看着班级上的每个人互相聊着各种话题,但是自己却怎么样也插不上话,会感觉到孤单,状况严重的话,上学这件事会变成是一种压力。

人类是感性的动物,我们渴望与他人交流与陪伴,渴望被人理解,我们生来孤独却难以忍受孤独。尤其是在学生时期我们的心里会特别渴望同侪间的认可,所以当自己无法融入班级时觉得特别痛苦。

面对这种情况,可以思考是什么原因造成你在班级上无法融入大家,是个性上的问题还是其他部分所造成的,找出原因并且可以试图改善与同侪之间的关系。

如果努力过,状况还是无法改善,也不要感到灰心,人生很长,以后还是有机会跟缘分遇到属于你的友谊。



不会感到痛苦,虽然不合群,但该有的交流都有,只是没组成小团体罢了,对我没有什么所谓的。

每个人的不合群各不相同,都得自己想,所处环境不同,人也不同,我这三年扎实的不合群,班级里没有玩的好的,没一个能称作朋友,三年过去了,再回头看,这个情况或许是我最好的选择。

比如每天晚饭都要走路回去吃饭,然后走去晚自习,每天和同学说不了几句话,在学校也一天是几乎不开口的。以前我并不是这样,以前我也挺活泼,从高一到高三,也慢慢习惯了,中间其实挺难受,几乎心情抑郁了两年。虽然经历这两年,遇到不少事情,性格改变不少,但现在压力也有,但我不会去想太多的烦心事。多做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背背单词,多看会书,适当休息,看看动漫,但是要注意用眼,如果觉得心情抑郁,多运动,跑步。这么看来,不合群有时也是好事,可以让我静下心来好好做自己的事。



会。觉得自己融入不到集体,他们是不是不喜欢我,怀疑自己是不是哪里不够好。

会。人都是群居动物,尤其是,明明也是班级一份子,却又融不进去的那种孤独感,会让人很难受。

会,感觉好孤单一样,尝试找出不合群原因,努力改变一下。

在班级里不合群的话,会不会感到痛苦呢?
答:当然会感到很痛苦的。尤其是要看着班级上的每个人互相聊着各种话题,但是自己却怎么样也插不上话,会感觉到孤单,状况严重的话,上学这件事会变成是一种压力。人类是感性的动物,我们渴望与他人交流与陪伴,渴望被人理解,我们生来孤独却难以忍受孤独。尤其是在学生时期我们的心里会特别渴望同侪间的认可...

在班级里一直是自己一个人并不合群,是怎样的感受?
答:在班级里一直都是自己一个人,不合群是什么样子的感受。我觉得我最有发言权了,因为我都是自己一个人走的,应该就是你所说的不合群吧。和班上或者宿舍里的人都没有多大的联系和交流。问我是什么样子的感受?我觉得好极了,虽然有时候会有点小落寞,但是我觉得利大于弊。为什么我会有这样的感受呢...

在班上不合群的后果是什么?你学生时代有过不合群的经历吗?
答:在班上不合群的后果就是全班的人都不理你,欺负你。有那么一两个觉得可以跟你在一起玩的,也不敢跟你在一起玩。不理你没什么大不了,你可以不理他们就是。关键的是他们要合起伙来欺负你、打你,你就会受不了的,因为你在能打,也打不过他们那么一大帮人,最后你肯定吃亏,这样不光身体上受...

大学和同班人不合群,觉得郁闷怎么办?
答:或许说跟同班同学不合群会让人在一定程度上感觉到有些郁闷,毕竟会让你感觉到一定的挫败感,觉得自己很差劲,连跟人相处都不会,但是要知道的是,大学同学真的跟你高中的同学不一样,大学同学之间的相处本身就是比较陌生的,而且大家的性格不一样,所接触到的人肯定会有所不同。而且大家都是来自不同...

高中在一个一点都不团结的班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答:我想说的是,这么好的让全班同学在一起互相交流增进感情机会,却有一小部分因自己的个人喜好而不愿融入进去,会自顾自地去玩跟团队毫无相关的事情,即使没有出现什么恶劣影响,但是不是就给其他同学一种任性不合群之感呢?当然举的这个例子或许不具有代表性,但一个班级作为一个集体,还是应该要有凝聚...

孩子在学校不合群有什么危害
答:4、这个班里不适合我的发展,我想去某班。5、无法适应现在班级的学习环境。和同学相处的技巧 1、态度要友好 当同学遇到问题,需要自己的帮助来解决,不要因为自己学习成绩很好,就不愿意与他人交流,要有耐心和真诚地帮助别人,有了第一次交流之后,同学会对自己有一个好印象,自然也喜欢接近自己了。2...

《学生不合群怎么办》交流心得
答:     了解了学生不合群的原因后,有针对性地采取策略。召开主题班会。教育学生,我们属于同一个集体。每个学生不论出身,大家都是平等的,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组织班级活动,让学生学会如何合群,适应集体生活。每个小组,相互配合,相互协调,引导全班学生积极...

在大学里不合群对我们的生活会有哪些影响?
答:大学里不合群其实对我们的生活不会有太大的影响,不过还是需要避免这样的事情发生:1、大学里不合群最大的伤害就是对于自己的社交能力,这样身边的朋友也就会很少,生活也会变的不是特别精彩。2、一般就会生活在孤独中,无论是上课还是吃饭都是一人独行,这样的生活过久之后对人的心理也会有很大改变。

孩子在幼儿园不合群,家长该怎么办?
答:孩子在幼儿园不合群可能会让家长感到担忧,因为这可能影响孩子的社交发展和情感健康。作为家长,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步骤来帮助孩子更好地融入集体:观察和了解:首先,家长应该通过观察或与老师沟通来了解孩子不合群的具体情况。是因为性格内向、兴趣爱好不同、语言表达能力差,还是其他原因?了解背后的原因有助...

哪些隐形霸凌悄然流行,老师不方便明说,家长要帮娃预防呢?
答:如果孩子在班级里非常不合群的话,就会受到班级里其他学生的冷暴力,会让孩子在班里边交不到好朋友,而且如果孩子特别性格内向的话,也不能够和班级里边的其他同学有一个相对较好的关系,也会影响孩子的健康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