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对未来15年的商业巨变

作者&投稿:缑杭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如何应对未来15年的商业巨变》读书笔记~

与时俱进,跟上环境的急剧变化,应时参与互联网商业,是应对的商业巨变最好对策。

电商时代,电子商务作为网络经济最重要的一种表现形式,它具有网络经济鲜明的特点人头经济,即是人气和流量决定一切,它所有商业价值的挖掘都是在流量的基础上进行,电子商务减少了流通环节,提高了交易效率,让企业与直接用户更加紧密的结合,这些优势在当前经济大环境下尤其突出,这也是电子商务高速发展的原因。

电子商务减少了流通环节,让企业与直接用户更加紧密的结合,这是电子商务高速发展的原因之一。因此对于传统企业来说,如何利用电子商务抵御“寒冬”已经成为一个抉择。[2]

中国网络用户数量庞大,多数追求时尚的年轻人都习惯用网络上网聊天、娱乐,消遣时间,这让许多业内人士看到了巨大商机,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与电子商务相结合的方式也逐渐为传统企业所推崇。

在国家政策支持,资本涌入,用户倍增,上网资费持续下降,上网速度不断加快的大趋势下,移动互联网炽手可热,移动互联网成为新一轮“造富浪潮”和“黄金”产业,必然催生更多伟大的企业。

在世界进入网络时代的今天,3G无线互联网正在开启一个新的移动信息时代,短短两三年时间,手机网民从几千万激增到3亿,现在仍以每月千万人的增幅在迅猛普及,这种速度在世界经济史上都是罕见的,移动电子商务改变着中国。

  1894年,整座伦敦城被浸在马粪堆里,每条街道上堆积起来的粪便已经到了令人无法忍受的地步。伦敦之所以会陷入可笑的马粪危机,正是因为当时的人们坚信:马匹一直是,并且将来也会是最重要的运输工具,一个大城市若想运转自如,马是万万少不了的。
  可现实情况呢?到危机爆发的那一年为止,内燃机已经存在了近30年;美国人广泛使用沥青来铺设平整的路面已经铺了整整20年。虽然马作为主要的交通工具注定要成为历史,但在当时的科学家、政治家和城市规划者聚在一起应对马粪危机时,他们都没有看到身边已经发生的变化,他们依旧相信:人们必须忍受马粪,没有别的出路。
  同样,1907年,正是这种对现状的盲目接受和对变化的无视,导致美国国家协会相信“现在的学生太依赖钢笔了,他们已经不知道怎么用削笔刀来削铅笔了,但是钢笔和墨水是永远取代不了铅笔的。”
  过度依赖于我们所知的世界会产生惯性。总是欣然接受普遍认知的事物会导致我们不愿感知和接纳改变,甚至当改变已经迫在眉睫的时候,我们也可能选择无视它。
  这本书要做的是一次反直觉的尝试,质疑我们所处的世界,感知变化的早期征兆,试着描绘未来的样子。它向它的读者提出疑问:未来15年,那些我们以为还很遥远、看似不可能的事件,会不会真的发生并改变我们的世界?
  当石油储量早在2006年就越过峰值,而全球化2.0却持续不断地把成百万的消费者送入中产阶级,在2030年,消费需求和消费能力的双重增长会不会引发石油危机?
  当沙尘暴、雾霾等天气灾害接踵而至,在2030年,人类的集体环保需求会不会导致一些行业减产或者直接灭亡?
  当互联网已经让近一半的IBM员工不在公司上班,在2030年,在世界任何一个角落办公是否已经成为一种常态,每天早上,不再有砖瓦结构的办公楼等待我们去上班?

未卜先知很难,特别是关于未来。

  ——马克·吐温,幽默作家

  请你根据以下提示猜一猜这是哪个国家:她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生活水平也是世界第一的,拥有最庞大的军队,以及最先进的教育体系。她是全球商业、金融中心,也是创意迸发,新发明云集的地方。她的货币是国际度量标准。

  答案是:大不列颠。

  事实上,我们稍微误导了你一下。更确切地说,答案是1900年的大英帝国。

  甚至在更近的1922年,大英帝国仍是世界上已知最大的帝国。她幅员1270万平方英里(3300万平方公里),大致相当于整个地球土地面积的四分之一。人口四亿五千六百万,占到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

  那个时候,没有人能想象世界在仅仅100年内会发生怎样的变化,也没有人能预见世界权力的流动和走向:美国作为主导世界的超级大国出现;苏联经历了崛起和衰落;现在强大起来的中国对美国霸权开始构成威胁。而现在很多人也对英国曾在全球格局中的霸主地位一无所知。

  当然,预言是很难的,特别是关于超级大国的未来。

  深陷泥潭

  尽管如此,人们还是敢于预言。让我们重回大英帝国的时代做一次短暂停留,看一看1894年的马粪危机。

  请想象一下1894年的伦敦:全世界最大的城市,一个人口密集的繁华大都市,同时也是世界贸易中心。交通运输是这座城市的生命线。在十九世纪,马匹就是交通运输的代名词,至此这种状况已经延续了几千年。几乎每件制造出来的商品都依靠马来运输。任何一个大城市离开了马匹都无法运转。

  结果就是,1894年,数以万计的马生活在伦敦。据计算,每一匹马每天都要消耗5英亩耕地产出的作物。同时,每一匹马每天都要制造15磅到35磅不等的粪便。

  这就不仅仅是一个问题了,而是一个危机。马粪在伦敦的每条街上堆积起来,已经达到令人无法忍受的地步。这些马粪污染环境,吸引了成百万的苍蝇。而这些苍蝇传播致命疾病,比如伤寒。粪便散发出的恶臭令人作呕。而雨水令这些排泄物发生的变化,就更加难以想象了。

  马的繁盛也导致了其他问题:道路拥堵(因为马很慢),交通事故(在拥挤的时候马容易受惊),虐待动物,以及为了饲养它们而对土地需求的激增。

  如何处理这个问题,科学家和政治家们都愁破了脑袋。一个有关这项议案的城市规划会议在没有找到任何解决办法前就破产了。就是在这种状况下,泰晤士报才敢于在1894年预测:到1950年,伦敦的每条大街都会堆积着九英尺深的马粪。当然,伦敦并不是唯一一个正经历马粪梦靥的现代化城市。另一个预言家也警告说,纽约市将会在1930年淹没在三层楼高的动物粪便里。

  不过,预言是非常难的,尤其是关于马粪的未来。

  巨变的时代

  事实是没人知道未来长什么样。人们总是轻易地就聚焦在单一的趋势、发展或者某个偶然事件上进行推衍,然后贸贸然就得出一个错误的结论。但是总有那么一个时代,人们甚至可以在空气里嗅到变革的味道。而我们就生活在这样的时代。

  这是我们采访了数百位商业领袖、学者、同事及客户以后得到的印象。他们都感觉到在未来我们贸易的方式和领导的方式都将与现在截然不同。这是由数以千万计的经历、观察、趋势孵化出来的观念。而这所有的一切都让我们觉得我们处于一个正经历深远变化的时代。而以下种种,也都参与造就了这一观念:

  世界上一些意想不到的地方经济快速增长,同时老牌经济体系则在经历衰退,中国正赶超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

  纳米技术和生物技术以大多数人都无法理解的方式在飞速发展。

  当下的年轻一代自如游走于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中,期待着在工作的同时也可以兼顾他们的“脸书”(Facebook)。

  雇员们在关注收入的同时也开始关注生活品质。有真才实干的人则可以基于他们的意愿更换工作。巴西、俄罗斯、中国的顶尖经理人比他们在德国、英国和美国的同僚都要赚得多。公司渴望找到年轻英才,而老员工的工作年限则延长至60岁、70岁甚至80岁。

  ……

  2013年初,伦敦的偶像级象征——曾经的世界贸易中心——被中国收入囊中。Manganese Bronze公司,这家因制造伦敦黑色出租车而闻名的公司,也被中国的汽车制造商吉利公司所收购(我们将在第一章中说到吉利公司)。事实上,吉利公司在Manganese Bronze破产数月后站出来成为了它的救星。

  Manganese Bronze公司被收购案象征着一个时代的改变。中国买家拯救了英国手中最后一个汽车制造公司,这一收购案并未被当作国难来哀悼。相反,这次收购得到了伦敦市长博瑞斯·约翰森(Boris Johnson)的热烈欢迎。他声称自己“十分高兴”,因为吉利确保了公司的未来。

  我们也感到变化就在脚下。几周前,我们为一次私募股权交易做调研,作为调研的一部分,我们采访了一位金融主管。她告诉我们,在过去的两年中,她一直每周只工作三天,剩下的时间则用来经营她年轻的家庭。得知此事以后,投资者们只是略显惊讶,并未因此顾虑重重。然而在十年前,一位高级主管一周只工作三天是无法想象的。现在这却不再是令人大惊小怪的事情了。

  一个国际金融服务公司的欧洲地区负责人最近向我们抱怨说他们找不到最优秀的人才。找不到的原因并不是因为顶级人才没有来求职,而是因为“他们期望高薪的同时却不愿像十年前那样长时间工作。”

  此外,一位新进雇员在签署员工合同的时候告诉我们他打算几周后就要请陪产假。还有一个来应聘的人向我们询问我们公司的“碳排放政策”。

  我们亲眼见证了无数新兴市场的高级经理人放弃了他们在西方国家的事业,决定回到他们的祖国,如印度、中国和印尼,为本土公司服务。与此同时,安舒·吉因(Anshu Jain), 这个几乎不会说德语的印度人,在2012年成为了德国金融巨头德意志银行(Deutsche Bank)的联合执行总裁。

  我们携同合益集团的同事们要告诉领导者的是,所有这一切都指向同一个结论:空气里已经在弥漫变化的味道了。但是要确切地抓住线索,知道到底什么在改变,如何改变,为什么要改变,以及未来长什么样,仍困难重重。

  图1-1 本书调查过程

  1. 决定研究方法和概念框架

  2. 确认现在的大趋势

  3. 选出最具影响力的大趋势

  4. 调研商业领袖们

  5. 分析每个大趋势及其涵义

  6. 分析六个大趋势的综合效应

  7. 对结果做出推论

  8. 领导者应如何反应

  这激励我们做更深入的挖掘。我们问自己:到底什么在改变呢?这对于公司及其领导者们会产生什么即时效应和长期影响?又会如何影响领导者们的领导方式?到2030年,领导力(leadership)这一概念将会变成什么样子?

  我们不知道是否有可能找到变化的主要驱动力。我们要如何系统地分析这些驱动力及它们带来的影响呢?图1-1展示了我们整个研究过程。

  远见的好处

  答案就在前瞻性分析中(我们也称之为未来研究)。前瞻性分析现在非常流行,它是一种交叉学科的科学研究,主要应用于社会学。其他学科的严格标准也同样适用于前瞻性分析,标准包括相关性、逻辑一致性、简单性、前提的清晰性、叙述和预设,以及实用价值。

  我们确定使用前瞻性分析以后就马上着手寻找合适的概念框架以探讨我们想要回答的这些问题。这项工作我们三年前就开始了。经过广泛的调查以后,我们发现分析现行变化的最好方法就是去识别全球社会正在形成的大趋势。

  “大趋势”这个概念第一次被提出是在约翰·纳斯比特(John Naisbitt)1982年的《大趋势》这本书中。理解“大趋势”究竟是什么意思很重要。它并不是指短期的趋势,比如服装行业和快速消费品(FMCG)行业的流行趋势,这类趋势一般生命周期很短,并且一般天然地具有地方性。大趋势是全球性的长期的变化过程,波及的范围很广,影响力巨大且深远。

  更具体一些来讲,“大趋势”应包含三个维度:时间、波及范围和影响力。请见图1-2。

  图1-2 “大趋势”的三个维度

  时间:大趋势应该在数十年的时间跨度中都可以被观测到,并且在接下来至少15年内还有很大的持续下去的可能性。

  波及范围:大趋势应波及所有地区和利益相关者,包括政府、个人和商业团体。

  影响力:大趋势从根本上改变政策、社会和经济。

  分析初期我们要访谈一些与我们一起工作的公司领导者们,问问他们感觉到的由全球大趋势所驱动的变化。为此我们要招募一个调查团队来帮助我们。我们选择了我们的调研拍档Z_punkt公司,它是一家德国的前瞻性分析公司,被认为是长期前瞻性分析领域的欧洲领导者。

  我们和Z_punkt公司合作锚定了大约20个大趋势。所有这些大趋势都常常被学术文件和可信度很高的研究援引,被认为对社会和经济有很显著的影响力。经过仔细研究,我们提炼出6个大趋势,这6个大趋势正在创造并且会继续创造商业环境中的大转变。

  对6个大趋势的锁定把我们带入了研究的下一阶段:访谈企业领袖,搜集他们对这六个大趋势的看法和洞见。我们从合益集团的数据库中调取了来自世界各地几千个员工对他们所在企业的领导力现状的看法,然后我们对这些看法进行了分析。我们也与企业领袖、学者就大趋势这个话题进行了几百次的非正式谈话。我们还参加了数十次演讲、讲座,甚至去工厂的生产车间实地考察探讨大趋势的问题。并且,关于每个大趋势,我们都研读分析了好几百篇文章和研究报告。

  我们对这六个大趋势逐一进行分析。这让我们能够从三个层面非常细致地了解每个大趋势的成因和后果:商业环境,企业组织,领导者和他们的队伍。在这本书中我们主要集中探讨大趋势对领导者的影响。

  下一个阶段是将六个大趋势作为一个整体来分析: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它们有交叉的地方吗?它们互相强化或是互相矛盾到何种程度?这种强化或是矛盾是怎么产生的?还有就是这些大趋势加在一起会产生什么影响?

  以上的工作令我们获得了重大发现:不仅每个大趋势对企业领导者都有很大的影响,它们作为一个整体会带来五个“强化作用”,同时也会带来四个困境,这四个困境在未来会让领导者的日子更难过。

  最后,基于透彻的分析,我们得出我们的结论,告诉领导者们应该做些什么,才能够在这个由大趋势所塑造的世界中生存和繁荣。

  未来的样子

  尽管预测很难,我们还是敢于做出预测。在这本们书中,我们预测在由六个大趋势所塑造的未来领导者们所要面临的变化、挑战和环境,还有要应对新图景他们所要具备的品质。

  然而我们要全面正确地看待事物。我们的目标不是推测未来的准确数据——当街上的马粪堆积得越来越多的时候人们已经这么做过了,这简直是在挑战不可能。

  我们也没有水晶球,所以我们不会尝试把未来的样貌说得言之凿凿,这同样也是在挑战不可能。我们也没办法知道“黑天鹅”现象会不会发生。什么是“黑天鹅”现象呢?“黑天鹅”就是指一些不可预见的、极具破坏力的事件所产生的深远影响有可能会极速改变世界的进程以及一个甚至多个大趋势的走向。最近的金融危机、东欧的变革、网络的诞生以及一次世界大战都是极好的例子。

  我们只是试着描画出未来的形状。本书真正试图做的是探测长期的根本性改变的早期征兆,然后予以分析得出结论。

  从某些角度来说,这是一个反直觉的尝试,因为人类倾向于不质疑他们所处的世界。我们可曾思考过我们为自己构建起来的复杂的我们以为的正常状态其实也不那么绝对。我们只是重复着我们所熟知的日常生活。我们不经思考地就接受了我们所处的物理环境、社会结构、社会规范、普遍价值观和信仰体系,而这些赋予了我们身份、属性和意义。如果我们同时质疑所有这些问题,我们将会把自身置于难以承受的心理和情感压力下。

  所以我们生活着,觉得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我们相信地球是圆的,太阳早上升起晚上落下,总是会有氧气以供我们呼吸。我们觉得我们工作的大楼理应伫立在那里,等待我们每天的到来。我们也完全相信美国是世界上最强的超级大国(或者说至少直到最近我们一直这么认为)。

  在1900年,人们觉得大英帝国是世界的主宰这一点是不容置疑的。而且毫无疑问,马就是主要的交通工具,而人们必须忍受马粪,没有别的出路。

  但是过度依赖于我们所知的世界会产生惯性。总是欣然接受普遍认知下的事物会导致我们不愿意感知和接纳改变,甚至当改变已迫在眉睫的时候,我们也可能选择无视它。这是可以理解的,但这会蒙蔽我们,使我们无法意识到我们需要去适应这些变化,而且这是无可避免的。

  1907年,这种对现存事物的盲目接受导致美国国家教师协会相信“现在的学生太依赖钢笔了。他们已经不知道怎么用削笔刀来削铅笔。但是钢笔和墨水是永远取代不了铅笔的。”

  那时候,预测是非常难的,特别是关于铅笔的未来。

  对已知世界的过度依赖也在马粪问题上蒙蔽了我们的视线。其实到1894年,内燃机已经存在了近三十年。它在十九世纪90年代经历了一系列地改进。最重大的改进发生在1886年,卡尔·奔驰(Carl Benz)为他的奔驰一号(Motorwagen机动车)申请了专利,并在1894年投产。另一个重大的飞跃是沥青的使用。大约1870年开始,沥青开始在美国被广泛地用来铺设平整的路面。

  马作为交通工具注定要成为历史。但当时杰出的科学家、政治家和城市规划者聚在一起应对马粪危机的时候都没有看到他们身边已经在发生的变化。对于他们来说,马和马粪就是他们所要应对的现状。

  关于本书

  本书一开始就每个大趋势造就的严峻现实进行了分析,并且检视了每个大趋势对领导者的影响。然后我们探索了所有六个大趋势的可能后果以及领导者们应如何应对。

  我们在图1-3中列出了六个大趋势:

  1. 全球化二代。一个全新的金融世界格局正在形成。权力正从“老牌经济体”向亚洲高速发展的市场(特别是中国)转移。新兴市场中新兴中产阶级应运而生,高度本土化的市场充满活力,机遇将无处不在,但同时也有威胁。

  2. 环境危机。重要的自然资源正变得越来越紧缺,气候由于人类活动也变得越来越具有威胁性。面对飙升的成本和来自社会、市场的压力,领导者们将要从根本上重新考虑他们的运营策略,否则他们的公司将失去竞争力。

  3. 个性化和价值的多元化。新兴市场持续增长的财富会在世界更多的地方驱动观念的个性化进程。人们会期望他们个体化的需求被满足,无论顾客还是职员都将有此类要求。这将为客户个性化定制产品或服务创造大量的机会,对雇员的需求也会多元化,而企业也将被要求变得触觉更敏锐、反应更迅捷。

  4. 数码时代。生活和工作离不开数码技术似乎正变成一种常态。数码平台将权力从企业转移到了客户和雇员的手中——尤其是年轻的“数码原住民”——并正在消融旧式的私人生活和工作之间的分界线。这触发了前所未有的透明度,令领导者们不得不真实且真诚地面对公众,否则他们就只能眼见自己的信誉坐过山车了。

  5. 人口结构的变化。世界人口的快速老龄化将不仅改变市场,还会对社会结构和福利系统产生巨大的压力。这会导致全球劳动力萎缩,企业间将爆发一场抢夺人才的大战,而这场大战的战场将前所未有的广阔。领导者们将不得不应对劳动力年龄层次持续分化混杂的现实,并且每个年龄层的劳动力中还存在着差异巨大的态度和要求。

  6. 科技合流。纳米技术和生物技术的进步会从各方面改变我们的生活。而最大的改变来源于这些技术的结合。这波创新浪潮将会创造未知的新产品市场,同时也会把企业推向风口浪尖,促使它们必须与竞争者密切合作来完成复杂的研发项目R&D programs.

  在我们研究大趋势以及编写这本书的时候,我们竭力以全球视野来看问题。毕竟,大趋势是关于整个世界的,我们考察的是这些大趋势对全球大型企业的影响。

  但是,我们俩一个是德国人,一个是加拿大人,我们的国籍、背景、文化和所接受的社会教育都无可避免地是西式的。因此在某种程度上,我们无可避免地会更多从西方的角度,以西方人的思维模式及思考过程来考察这些问题。

  未完待续

  正如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所观察到的,变化是常态:没有一个人可以踏进同一条河两次。 大趋势就好像赫拉克利特之河,总是处于一种恒常流动的状态。当我们写这本书的时候以及你在阅读这本书的时候,大趋势一直在发展中。但由于它们的影响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显现,因此我们可以颇为自信地预测它们自此五十年的影响力。

  不过,我们的研究并未因本书的完成而止步。如果你想参与到我们对大趋势的后续研究中来,以了解它们将如何影响你的企业和领导者,你可以登陆www.haygroup.com/leadership2030/。在那里你可以填写本书的调查表,也能找到与该研究相关的其他丰富资料,甚至可以写写你的读后感。也欢迎你了解一下会对你的企业产生最大影响力的趋势,然后想想你会如何应对。

如何应对未来15年的商业巨变
答:时间:大趋势应该在数十年的时间跨度中都可以被观测到,并且在接下来至少15年内还有很大的持续下去的可能性。 波及范围:大趋势应波及所有地区和利益相关者,包括政府、个人和商业团体。 影响力:大趋势从根本上改变政策、社会和经济。 分析初期我们要访谈一些与我们一起工作的公司领导者们,问问他们感觉到的由全球大趋势...

如何应对未来15年的商业巨变
答:最简单的方式,请你用15年后的眼光看当下。15年后是什么样?智能、便捷、安全、健康、生态是应该是商业环境的状态之一吧。(多设想几种)那要满足这些条件,当下应该准备些什么?互联网是一条很基础、必备的硬件选择;你能看到任何一样产品,都可以随时借助移动终端看到价格、产地、材料、用户反馈等。商...

如何应对未来15年的商业巨变
答:这本书要做的是一次反直觉的尝试,质疑我们所处的世界,感知变化的早期征兆,试着描绘未来的样子。它向它的读者提出疑问:未来15年,那些我们以为还很遥远、看似不可能的事件,会不会真的发生并改变我们的世界?当石油储量早在2006年就越过峰值,而全球化2.0却持续不断地把成百万的消费者送入中产阶...

未来的30年,中国各行业将如何迎接新变革?
答:马云还提到了云栖大会,强调大企业应承担起社会责任,降低创业门槛,让每个人都有平等的创业机会。他强调,实现创新创业成功,激情之外更需科学管理,国家应大力发展管理培训教育,改革教育体系。 同时,他提醒政府,未来30年的变革中,应关注技术革命带来的社会问题,如贫困与环境挑战。

2017商业保险巨变
答:2017商业保险巨变... 2017商业保险巨变 展开  我来答 分享 微信扫一扫 网络繁忙请稍后重试 新浪微博 QQ空间 举报 浏览1 次 可选中1个或多个下面的关键词,搜索相关资料。也可直接点“搜索资料”搜索整个问题。 商业保险 巨变 搜索资料 本地图片 图片链接 提交回答 匿名 回答自动保存中...

刘锋:2022旅游业怎么办——顺势变革 守正创新
答:15家恒大童世界5年未开园一家,文旅不过是一种拿地幌子,如此这般“挂羊头卖狗肉”现象不胜枚举。做文旅要认识到企业的能力边界,时刻保持清醒认知,在扩张与收缩间进退有度。 建立共生机制。 旅游 涉及面很宽很广,靠哪一家也不可能把所有的事做完。因此,需要用心整合各方资源实现共生、共赢。要从I到WE,形成...

陕正建设商用的可控核聚变堆装置,如何看待这次的“商业聚变”?
答:但这个笑话正在发生变化,因为根据目前的行业时间表,五十年是一个真实的数字,而不是一个想象中的数字,我们确实将在未来五十年,或2070年左右拥有可用于商业用途的聚变能源。我们应该这样理解私营公司进入核聚变领域的情况。原则上,任何投资于核聚变等高科技的人都应该受到欢迎,这无论如何都比投机于无...

沧桑巨变展新颜|全沧州>>>向东看
答:借着“五年再造一个新新华”的政策机遇,顺应城市发展的趋势和市民的期盼,以“华北商厦四期”为代表的“颐和城市中心”项目正式动工,开启了新的篇章。沧桑巨变展新颜 | 全沧州 向东看 (规划示意图)并非所有的商业区都能被誉为“城市中心”,每个时代、每座城市,其商业区的规模和形态各异。并非...

跨境电商的前生今世,未来的演变方向,抓住风口的三种关键能力
答:三,未来若干年的进出口贸易模式---跨境电商贸易模式 时间到了2010年,亚马逊和eBay的零售基础设施相对成熟和开放了,跨境电商开始兴起。 这十年时间,深圳涌现了跨境电商出口创业的潮流,环球易购、有棵树,通拓 科技 ,傲基,海翼股份等企业都是在这一个阶段,分别成立和成长起来的。 国内外的商品价格差别太大了,跨境电...

21世纪高等院校经济与管理核心课经典系列教材: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学内容...
答: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我国商业银行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需要进行全面而深刻的变革以应对。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商业银行亟需确立符合潮流、面向未来的战略,构建现代经营理论,并勇于实践创新,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竞争优势,适应全球金融一体化的格局。《21世纪高等院校经济与管理核心课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