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共两党的两次合作的意义是什么??

作者&投稿:弓侨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国共两党的第二次合作有什么重大意义?~

一、内部意义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侵略军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7月8日,中共中央通电全国,号召国共合作和全民族团结,建立民族统一战线,抵抗日本的侵略。
在中国共产党的推动下,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陕北的红军主力和留在南方的红军、游击队分别于同年8月和10月,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简称八路军)和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
在8年抗战中,中国共产党坚持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和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全面抗战路线,实行了持久战的战略方针,开辟了广阔的敌后战场,建立了敌后抗日民主根据地,先后打退了国民党顽固派发动的三次反共高潮。
党领导下的八路军、新四军等人民抗日武装,开展了艰苦卓绝的敌后抗日游击战争,进行了著名的平型关战役和百团大战等十二万五千余次对敌作战。
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中国共产党成为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中流砥柱,党所领导的人民革命力量在抗日战争中得到了空前壮大,成为决定中国政治前途的根本力量。1945年8月,日本帝国主义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取得了伟大胜利。
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独立自主原则,确保无产阶级在统一战线中的政治领导权;
坚持放手发动群众,开展敌后游击战争,扩大抗日人民武装和抗日根据地,并在根据地内建立“三三制”政权,即在政权人员的分配上,共产党员(代表工人阶级和贫农)、左派进步分子(代表小资产阶级)﹑中间分子及其它分子(代表中产阶级和开明绅士)大体各占三分之一。
针对国民党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政策,中国共产党采取了“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总方针,执行“又团结又斗争,以斗争求团结”的政策,在与顽固派的斗争中,坚持“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从而克服了国民党当局制造的反共摩擦,发展和壮大了人民抗日力量,巩固和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保证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二、对于外国
第二次国共合作无论在酝酿时期还是在合作期间,苏美等国都曾起过积极作用,并一直维持到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以后由于美国的扶蒋反共政策,使国共关系完全破裂。
早在酝酿时期,共产国际和苏联就指示中共应当同其他一切抗日力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苏联还从中斡旋,为谋求国共两党的重新合作努力。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发生后,各国从各自不同的利益出发,对事变采取不同的态度。
苏联支持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美英法等国从需要中国牵制日本维护自身利益出发,也支持和平解决。正是由于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才为第二次国共合作提供了前提。斯诺在《西行漫记》中说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是"中国得了利,日本失了利。
“七七”事变后,中国人民的抗日得到了广泛的国际援助和支持,最终形成了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并作为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组成部分,长期得到苏美英等盟国的支持。
第二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后,两党关系在曲折中发展,国民党先后掀起了三次反共高潮,使两党关系几至破裂。在国内外强大压力下,蒋介石不敢公开中止两党关系。
美国对蒋介石施加压力对维护国共合作关系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皖南事变发生后,美国总统罗斯福派特使居里来华对国共关系进行调解,希望两党能团结抗日,居里在重庆与蒋介石和周恩来分别会谈,并向蒋声言:“美国在国共纠纷未获解决前,无法大量援助中国” 。以此向蒋介石施加压力,迫使其改善国共关系。
1943年,共产国际宣布解散,蒋介石抛出《中国之命运》掀起第三次反共高潮。在此之后,1944年6月,美国总统罗斯福派副总统华莱士来华与蒋会谈,调解国共两党关系,华莱士说:“罗斯福总统曾经谈到中国共产党。
罗斯福总统认为,共产党人和国民党的党员终究都是中国人,他们基本上是朋友,‘朋友之间总有商量的余地’ ”。
“罗斯福总统表示,如果双方不能够一致,他们可以‘找一个朋友来’,并且表示他可以充当那个朋友”。
蒋介石说美国“不了解共产党对中国政府所构成的威胁,并且过高估计了共产党抗日的作用”,并提出要政治解决之。可见蒋介石并不是真诚同共产党合作,由于美国的强大压力,使得蒋不能不作出一些让步。
当然,美国调停国共关系是从它自身利益出发的。在抗战胜利前夕,美国也曾就组成联合政府从中斡旋,但在罗斯福总统逝世后,杜鲁门上台,加上苏联红军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伟大胜利,美国的调停就越来越偏向国民党一边,最后推行一套反动的扶蒋反共政策。

扩展资料:
一、第一次国共合作历史意义
1、国共合作的形成,加快了中国革命前进的步伐;
2、北伐战争的迅猛发展,威慑了帝国主义列强和北洋军阀;
3、党大大地拓展了成员数量和组织,建立了一定数量的工农武装;
4、合作失败后,使党开始成长成熟,懂得了进行土地革命和掌握革命武装的重要性。
5、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实现和革命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后来,全国反帝反封的国民革命运动迅速开展起来,北伐战争就是其中之一。
国共合作团结了一切可团结的阶级,共同反帝反封,壮大了革命力量,但是,由于党的不成熟,轻易地放弃了武装,导致后来的反革命事变。
二、第二次国共合作坚持原则
中国抗日战争取得完全胜利的关键,在于形成并基本坚持了以国共合作为主要内容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总结这个时期的统一战线经验,主要是坚持了四个原则:
1、求同存异
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要以弱小的综合国力战胜处于帝国主义阶段的日本,就必须实行全民族的大团结、大联合,建立起以国共两大军事、政治势力为主的统一战线。
而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是阶级基础和性质完全不同的党,特别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以后,汪精卫等在国民党内提出在“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个”的反革命屠杀政策的指导下,无数共产党人遭到杀害。
两党处于不共戴天的仇视状态,但在困难当头、民族危亡的时候,中国共产党以博大胸怀、捐弃前嫌,从国家和民族大局出发,提出与国民党第二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
中国共产党为争取蒋介石政府抗日,求抗日之大同,在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下,在许多非原则性问题上作了让步。国共两党在国家受到侵略,以民族利益为重,同仇敌忾,共抵外敌。
2、既统一又独立
为了抗日,中国共产党必须同国民党建立统一战线;第一次国共合作的血的教训、共产党人的革命纲领,要求在统一战线中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
国民党是执政的党,它对共产党的既定方针是限制以达到消灭。如果事事都要同国民党统一,征得它的同意,那只能是把自己的手脚束缚起来,向国民党全面投降。
中国共产党在毛泽东的正确领导下,不仅制定了第二次国共合作的正确的路线、方针,而且适时地提出了许多处理合作中出现的问题的政策、策略,使统一战线能够得以维持,赢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又使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性、先进性得以保持,“在中国革命史上开辟了一个新纪元”。
3、既联合又斗争
以蒋介石为首的亲英美派大资产阶级,是国民党政府中的当权派、势力派,但又是反共的顽固派。要建立抗日统一战线,必须与他们联合;
要保持共产党的独立性,必须与他们的顽固反共行为进行坚决的斗争,并在斗争中不忘记联合抗日的大目标。
为此,中国共产党对顽固派的斗争采取了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由于中国共产党对顽固派采取了又联合又斗争的策略,尽管蒋介石政府在八年中搞了不少磨擦,掀起了三次反共高潮,但没有发动全面内战,没有退出抗日统一战线。
4、结合自己力量和外援
国共两党从日本侵华战争爆发起,建立抗日统一战线,依靠全国人民自己的力量。同时也获得了国际反法西斯的国家和人民的援助,例如苏联、美国等国家的援助。
中国人民的抗战,正是因为首先立足于自己的力量,才能在强大的日本帝国主义的疯狂进攻下,坚持抗战八年整,中国没有亡国,这是中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结果。当然在这之中,也获得了国际方面的援助。
中日战争爆发不久,共产国际就发表了《告国际无产阶级宣言》,号召用一切方法援助中国人民抗战。苏联政府给予中国大批军火贷款,支援中国飞机1000多架,航空人员2000多人。
日本共产党一再向日本人民号召,“不送一兵一卒到中国去!”日共领导人冈野进(野坂参三)亲自来中国,同中国共产党一起组织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和反战宣传。
像加拿大的白求恩大夫、印度的柯隶华大夫以及美国史沫特莱作家等人,自愿来中国参加抗战。即使英、美、法等国,因反对日本独占中国,也希望国共合作抗日。
当中国抗战到反攻阶段,由于苏联以百万大军出兵东北,从而加速了日本失败的进程,使中国获得抗日战争的完全胜利。
这是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同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相结合的结果,也是中国共产党坚持依靠自己的力量和争取外援相结合原则的伟大胜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第一次国共合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第二次国共合作

第一次国共合作:
背景: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北洋军阀的独裁统治;中共的发展陷入低潮。
过程:二七罢工后,中国共产党意识到,要战胜强大的敌人,必须争取一切可能的同盟者,建立革命统一战线,于是加快了和国民党的合作。这是因为“中国现存的各政党,只有国民党比较是革命的民主派,比较是真正的民主派”,而且在社会上有一定的威信,在南方又建立了革命根据地,他的领导人孙中山也真诚的欢迎中国共产党和他合作。同时,共产国际也指示中国共产党要和国民党合作。
孙中山在第二次护法运动失败以后,深感国民党内人员过于复杂,应当改组。1923年,中国共产党在广州召开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式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会上确定了合作方针: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同时保持共产党在政治上、思想上和组织上的独立性;帮助国民党改组成为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联盟的政党。
1924年初,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主要讨论国民党改组问题,大会通过了《中国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宣言》,宣言接受了中国共产党反帝反封的主张,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这在实际上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工农”三大政策。大会同意中国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意义: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实现和革命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后来,全国反帝反封的国民革命运动迅速开展起来,北伐就是其中之一。国共合作团结了一切可团结的阶级,共同反帝反封,壮大了革命力量,但是,由于党的不成熟,轻易地放弃了武装,导致后来的反革命事变。

第二次国共合作:
背景:华北事变后,中共意识到中日矛盾已上升为主要矛盾;共产国际号召反法西斯;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过程:1935年底,中共中央在陕北瓦窑堡开会,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会后,毛泽东在党的活动分子的会议上,作了《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他指出: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国内阶级矛盾下降到次要地位,中共的任务是把红军的活动和全国的工人、农民、学生、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一切活动会合起来,形成一个统一的民族革命战线,这个统一战线必须由中共来领导。这个报告奠定了中国共产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理论基础。
在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感召下,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同红军和解停战,要求蒋介石联共抗日。在劝说无效的情况下,他们于1936年12月12日实行“兵谏”,逼蒋抗日。中共从全民族利益出发,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主张。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七七事变第二天,中共发表抗日通电,号召全国人民团结起来,国共两党亲密合作,一致抗日。7月17日,蒋介石发表庐山讲话,“确定了准备抗战的方针”。8月13日,日军大举进攻上海,威胁南京,第二天,国民党发表自卫宣言,表示要“抵抗暴力”。后中国改变军队为八路军和新四军。9月22日,国名当公布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意义:团结了一切可团结的力量一致抗日,沉重打击了日本帝国主义,全民族的抗战开始。但后来,国民党开始消极抗日,发动皖南事变,破坏了统一战线。

1、1924-1927年:国共第一次合作 意义: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推动了国民大革命运动的迅速开展。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给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以沉重打击,共产党的影响力扩大。 

2、1927-1937年:国共十年对峙 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3、1937-1946年:国共第二次合作 意义: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国共两党由对抗走向合作的开始。全面抗战爆发后,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国共两党共同走向抗日战场。

4、1946-1949年:国共再对抗 抗战胜利后,美蒋勾结发动内战,国共两党关系再次发生破裂,由合作走向全面对抗。

扩展资料

第一次国共合作标志

国民党一大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正式实现。1924年初,国民党“一大”在广州召开,讨论国民党改组问题,通过《中国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宣言》。

通过了国民党的党纲,同意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通过宣言接受了中国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主张。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实现和革命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

以国共两党合作为特征的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加速了中国革命的进程,在中国革命历史上出现了轰轰烈烈的大革命。但是到了大革命后期。

1927年7月,由于蒋介石和汪精卫控制的国民党右派不顾以宋庆龄为代表的国民党左派的坚决反对,宣布与共产党决裂,发动了“四一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公开叛变革命,致使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第一次国共合作



  1. 国共两党的第二次合作的意义:

    ①第二次国共合作,促成了全国人民空前的大团结,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②为中共力量的发展和壮大提供了很好的契机。

    ③显示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力量,使得外国列强刮目相看,提高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

  2. 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同中国国民党第二次建立的合作,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37年8月中旬蒋介石被迫同意将在陕北的中央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简称八路军),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了《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23日,蒋介石发表谈话承认了共产党的合法地位。10月间,又将在南方十三个地区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至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第二次国共合作开始。



了解国共关系的历史有什么现实意义
答:了解国共关系历史的现实意义:1、明白国共之间的矛盾,是国家内部的矛盾;2、两党在历史上曾有过两次合作,两岸盼望着两党再次合作,解决两岸政治争端;3、一国两制在抗日战争时期就曾成功地实现,并为抗日战争的胜利打下基础,因此,有理由相信,一国两制可以在当今的两岸关系中实施,实现和平统一。&#...

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建立的统一战线名称是什么,有何意义
答:是抗日战线 意义,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终形成,中国的全面抗战开始,并最终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国共的两次合作对中华民族有什么影响
答: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没有统一的组织形式,国共两党实行党外合作,两党有各自的政权和军队.革命统一战线的政权和军队由国民党掌握,抗日统一战线国共两党有各自的军队和政权,中共始终坚持对统一战线政权和军队的领导权.第一次国共合作是以新三民主义为政治纲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只有国共合作宣言,...

总结国共两党进行了几次合作?在什么时期?产生了什么作用?
答:1. 国共两党共进行了两次重要合作。2. 第一次合作发生在孙中山先生改组国民党,提出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时期。3. 在这一时期,李大钊作为中国共产党代表与孙中山先生商谈,并有多名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4. 这次合作促进了北伐战争的进行,成功击败了吴佩孚和孙传芳等势力。5. 然而,大革命...

历史题,两次国共合作对中国的民主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产生什么积极影响...
答:意义: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实现和革命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后来,全国反帝反封的国民革命运动迅速开展起来,北伐就是其中之一。国共合作团结了一切可团结的阶级,共同反帝反封,壮大了革命力量,但是,由于党的不成熟,轻易地放弃了武装,导致后来的反革命事变。第二次国共合作:...

国共两党有什么共同利益?从70多年的国共关系中可以得到哪些启示_百度...
答:国共两党有什么共同利益?每一次国共合作,都是因为有内忧外患。第一次国共合作,因为新兴的国民党和共产党有共同的,复兴中国的愿望,所以走到一起来了。第二次国共合作,是因为有日本法西斯侵略中国。共同的民主利益让国共能够合作。现在,历史又提供两岸同胞一个中华复兴的难得机遇,所以国共能够顺应民意...

...国共两党曾经有过两次合作,分别取得最重要成果是什么?
答:历史上,国共两党曾经有过两次合作。第一次国共合作,1924年1月--1927年7月。取得的重要成果是: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宣传共产党的纲领,扩大党在群众中的影响;党开始掌握部分革命武装;广大人民群众受到一次革命洗礼,为中国革命继续前进奠定了基础。第二次...

从国共两党分合的史实,得到了什么启示
答:两党分裂则民族和人民不幸。)2. 国共两党代表着不同的利益集团。在民主革命时期,两党的两次合作对打击封建军阀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起到了重要作用,推动了中国革命向前发展。3.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国共两党应以民族利益为重,寻求第三次合作,为中国的统一大业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国共两党历史上有两次合作是哪两次?
答:1、1924-1927年:国共第一次合作——打倒列强,除军阀,实现国家统一。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推动了国民大革命运动的迅速开展。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给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以沉重打击,共产党的影响力扩大。2、1937-1946年:国共第二次合作——共同抗日。国共第二次合作,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国共两党在历史上有过两次合作,请大家谈谈两次合作的成果??
答:第二次国共合作,促成了全国人民空前的大团结,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创造了有利的条件。1947年3月7日,国共第二次合作因国民党方面的原因破裂。在当前形势下,发展国共两党关系主要作用 基于当前国共合作的共同政治基础,当下形势,发展国共两党关系可以遏制岛内“台独”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