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哪个城市或地区的医药工业(制药)比较发达?

作者&投稿:任奖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国内哪个城市或省份的药企比较多而且强悍~

石家庄市。亚洲最大的华北制药就在这里,随之一大批药企建立,是河北的骨干产业。

参考了2008年中国医药制造企业经营数据分析报告,南京比较发达。
哈尔滨也不错,总听见广告报哈药六厂,但是要知道广告是最不可信的。

  以下为2009年医药工业前100排名,可以此为依据分析地区的医药工业情况

  排名企业名称
  1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包括:扬子江药业集团上海海尼药业有限公司)
  2哈药集团有限公司(包括:哈药集团三精制药有限公司)
  3修正药业集团
  4石药集团有限公司(包括:石药集团中诺药业(石家庄)有限公司,石家庄制药集团欧意药业有限公司,石药银湖制药有限公司)
  5天津天士力集团有限公司(包括:天津天士力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天士力帝益药业有限公司,天津天士力现代中药资源有限公司)
  6威高集团有限公司
  7华北制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包括:华北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华北制药集团制剂有限公司)
  8东北制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9太极集团有限公司(包括:太极集团重庆涪陵制药厂有限公司 ,太极集团绵阳制药有限公司,西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太极集团重庆桐君阁药厂有限公司,太极集团重庆中药二厂,太极集团四川太极制药有限公司,太极集团浙江东方制药有限公司,太极集团四川天诚制药有限公司)
  10北京双鹤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包括:安徽双鹤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北京万辉双鹤药业有限公司,西安京西双鹤药业有限公司,山西晋新双鹤药业有限公司,北京双鹤现代医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11华润三九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包括:深圳九新药业有限公司)
  12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
  13齐鲁制药有限公司(包括:齐鲁制药(海南)有限公司,齐鲁天和惠世制药有限公司,齐鲁安替制药有限公司)
  14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包括: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新昌制药厂,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维生素厂)
  15珠海联邦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16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包括:湖南科伦制药有限公司,江西科伦药业有限公司,湖南中南科伦药业有限公司,黑龙江科伦制药有限公司,山东科伦药业有限公司,湖北拓朋药业有限公司,昆明南疆制药有限公司,辽宁民康制药有限公司,四川珍珠制药有限公司,四川新元制药有限公司,黑龙江科伦药品包装有限公司,四川科伦药用包装有限公司,吉林科伦康乃尔制药有限公司,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广安分公司,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仁寿分公司)
  17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18上海复星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包括:重庆药友制药有限公司,上海朝晖药业有限公司,重庆凯林制药有限公司,桂林南药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克隆生物高技术有限公司)
  19瑞阳制药有限公司
  20辅仁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包括:开封(制药)集团有限公司,河南辅仁堂制药有限公司,河南辅仁怀庆堂制药有限公司,河南同源制药有限公司)
  21山东药用玻璃股份有限公司
  22辉瑞制药有限公司
  23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
  24鲁南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包括:鲁南贝特制药有限公司,山东新时代药业有限公司,鲁南厚普制药有限公司)
  25赛诺菲安万特(杭州)制药有限公司
  26仁和(集团)发展有限公司
  27丽珠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包括:丽珠集团丽珠制药厂,丽珠集团珠海保税区丽珠合成制药有限公司,上海丽珠制药有限公司,丽珠集团福州福兴医药有限公司,丽珠集团利民制药厂,丽珠集团新北江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丽珠集团珠海保税区丽达药业有限公司)
  28山东新华医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9杭州默沙东制药有限公司
  30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
  31河南天方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32华润东阿阿胶有限公司
  33浙江升华拜克生物股份有限公司
  34先声药业有限公司(包括:海南先声药业有限公司,南京先声东元制药有限公司,南京东捷药业有限公司,江苏延申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35寿光富康制药有限公司
  36河南省宛西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37利君制药(包括:石家庄四药有限公司)
  38山东鲁抗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包括: 山东鲁抗医药集团赛特有限责任公司)
  39江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40江苏济川制药有限公司
  41山东罗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42江苏康缘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包括: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南星药业有限责任公司,连云港康贝尔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连云港市和兴堂中药材饮片加工厂)
  43秦皇岛骊骅淀粉股份有限公司
  44广州白云山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包括:广州白云山和记黄埔中药有限公司,广州白云山天心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广州白云山明兴制药有限公司,广州白云山光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广州百特侨光医疗用品有限公司)
  45山东淄博山川医用器材有限公司
  46江苏正大天晴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47石家庄以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48美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49成都地奥集团
  50安徽丰原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51浙江尖峰药业有限公司
  52山东绿叶制药有限公司
  53广州王老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54武汉人福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55浙江康恩贝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56山东仙河药业有限公司
  57山东鲁抗辰欣药业有限公司
  58欧姆龙(大连)有限公司
  59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60江苏奥赛康药业有限公司
  61东港工贸集团有限公司
  62天圣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63黑龙江省珍宝岛制药有限公司
  64江苏苏中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65华兰生物工程股分有限公司(包括:华兰生物疫苗有限公司)
  66杭州中美华东制药有限公司
  67北京同仁堂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68山西威奇达药业有限公司
  69上海现代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包括:上海现代哈森(商丘)药业有限公司)
  70悦康药业集团有限公司
  71桂林三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包括:桂林三金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三金集团桂林三金生物药业有限责任公司,三金集团湖南三金制药有限责任公司)
  72宁夏启元药业有限公司
  73九芝堂股份有限公司
  74上海新亚药业有限公司
  75江苏恩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76黑龙江葵花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77安丘市鲁安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78菏泽睿鹰制药集团有限公司
  79北京费森尤斯卡比医药有限公司
  80贵州益佰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包括:桂林益佰漓江制药有限公司,海南长安国际制药有限公司)
  81深圳致君制药有限公司
  82迪沙药业集团有限公司
  83江苏联环药业集团有限公司
  84江苏亚邦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包括:江苏亚邦爱普森药业有限公司,江苏亚邦生缘药业有限公司,江苏亚邦强生药业有限公司)
  85横店集团康裕药业有限公司
  86正大青春宝药业有限公司
  87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
  88山东天力药业有限公司
  89福建省福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90四川蜀中制药有限公司
  91北京同仁堂健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92安斯泰来制药(中国)有限公司
  93上海新先锋药业有限公司
  94咸阳步长制药有限公司
  95浙江华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96辽宁诺康生物制药有限责任公司
  97北京泰德制药有限公司
  98浙江海力生制药有限公司
  99山东新华医械集团
  100上海百特医疗用品有限公司

  以下为行业发展趋势:
  最近一年,国内医药行业频现巨头整合,上海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药集团”)与上海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实集团”)的医药板块率先实现合并成立新上药;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以下简称“国药集团”)继去年合并中国生物技术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生集团”)之后于今年4月12日成功重组了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以下简称“医工院”)成立新国药;就在这之前的10天,华润集团与北京市人民政府正式签署了《关于共同发展医药产业和微电子产业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华润正式将北药囊入怀中,成立新华润。至此,随着国内医药三大巨头的兼并重组完成,2009年以来医药行业的并购交易金额达到了2000年以来的最高峰,医药市场的竞争格局明显发生了改变,中国医药行业正式步入三国时代。新国药、新华润、新上药3家座次排定,重新排座后的行业大佬们浮出水面,近期国家要求的在国内形成几个医药领袖集团的设想已初步实现。

  新国药

  中国医药行业内当仁不让的老大仍是新国药集团。4月12日,医工院整体并入国药集团,成为其全资子企业。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的企业由127户调整为126户。医工院整体并入对国药意思重大。虽然国药集团作为国内医药行业的绝对龙头,但在其利润构成中,80%来自于国药控股代表的医药企业,即便重组的中生集团生物制品有持续高利润贡献,也始终难掩国药在医药工业上的明显短板。更迫切的问题在于,先行整合出山的新上药稳踞华东,央企另一巨头华润集团一直从未停止收购的野心和脚步,在新医改基层下沉的推动下,各地区域龙头也并不甘示弱,纷纷结盟对抗。“内忧外患”之下,医工院之于国药,已经是必须拿下的一张王牌。

  在中国医药研究领域,医工院一直是一个骄傲的存在——作为央企序列中唯一的医药行业科研院所,医工院曾先后隶属于中央企业工委、国务院国资委。沪深股市医药板块中有30余家上市公司以其输出的科研成果作为主要产品,2010年目标营收15亿元,主业是创新药物的研发、药品生产、销售,研发力量全国首屈一指。尽管其年营业收入不足10亿元,但它强大的科研力量,成为国药集团的产业发动机和裂变器。医工院下属的两家工业企业,现代制药和上海现代药物制剂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业绩均很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甚至很难估价。

  4月22日,中国医药集团与山西威奇达药业(以下简称“威奇达”)在山西大同签署协议,国药集团正式开始对威奇达的重组工作。国药集团承诺将通过股权收购和增资扩股的方式,对威奇达实现控股。这是国药集团在医药工业领域展开自主并购的第一步,意思重大,能加速国药实业化进程,同时并购威奇达之后,国药肯定会在山西打开一个突破口,将其他业务引入这一区域。威奇达是国内医用中间体7-ACA的主要生产商,该中间体的直接下游产品就是头孢曲松钠。中国是抗感染药品使用大国,全国抗感染类药品以年均17%左右的速度迅猛增长,2009年全国抗感染类药品的市场规模已超过400亿元。头孢曲松钠一直是抗生素中销售金额排名首位的药物。2008年,中国药学会曾对全国22家医院进行统计,头孢曲松钠用药金额达到2.6978亿元,远超其他药品。石药集团和福州抗生素集团是7-ACA的生产大户,年产能为1600吨左右。威奇达列第三位,约1000吨,健康元等企业年产能都在800吨以下。在重组协议中,国药集团表示将进一步扩大威奇达的产能,实现1200吨7-ACA和300吨克拉维酸的生产规模。并计划到2015年,实现威奇达的销售收入超过30亿元。

  作为国资委整合医药央企的平台,在拿下医工院与威奇达之前,国药集团已经于2009年9月16日将中生集团收入囊中。中生集团携独家垄断的疫苗业务和血液制品业务,化入国药集团庞大金刚之身,对国药具有绝对重要意思。中生集团弥补了国药集团欠缺的血液和疫苗业务。此举在医改近万亿大工程之中,与国资委将国药集团打造成贸科工一体化运营的大型医药集团的长期战略不谋而合。中生集团成为国药集团的第八个业务板块——此前中生集团是中国最大的疫苗和血制品生产供应商,主要从事疫苗、血液制品、诊断试剂三类生物制剂的制造销售,中国90%的计划疫苗出自中生集团,其2008年收入49亿元。

  目前,按照国药集团董事长宋志平的设想,2010年底前国药集团销售排名要挤进前40,进入中央提出的“30~50家具有国际竞争力企业”中的前30位。2009年,国药集团实现营业收入650亿元、实现利润36.3亿元,位列医药行业国内第一,在129家央企中,两项指标分别排名第50位和38位。今明两年,国药对销售收入的目标分别设定为800亿和1000亿元。国药集团远期目标是在2015年进入世界500强。而根据国药集团的预测,届时世界500强的入围门槛,就销售收入而言大约是1600亿元左右。

  新华润

  华润医药集团是国资委“打造央企医药平台”的另一手牌。华润在重组央企华源集团、三九集团医药资源的基础上,成长为大型药品制造和分销企业。华润医药年营业额逾270亿元,旗下拥有北京医药、三九医药、华润东阿阿胶等知名医药企业,直接或间接控股三九医药、东阿阿胶、双鹤药业、万东医疗等多家上市公司。医药产业与消费品、电力、地产并列为华润集团的一级利润中心。华润已经在医药板块占据了上海、北京和深圳三大主力市场,区域布局相对成型。在医改去年出台的药物基本目录利好下,在OTC和中药制药方面具有品牌优势的三九医药,无疑又给华润注入了新的活力。华润和北药已于2010年4月2日下午在京与北京市人民政府正式签署了《关于共同发展医药产业和微电子产业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华润增持北药股份可能锁定在5%~10%之间。战略协议的签署,使华润集团成功完成排名三进二的转变。

  此次华润重组北药意义重大。2006年12月,华润20亿元现金收购华源持有的北药50%股份,成为北药集团第一大股东后,华润其实一直未介入北药集团的经营管理,几年来其进一步增持的愿望一直未得到北京市政府明确表态。同时,随着国药集团重组中生集团、医工院宣布完成,华润感受到越来越大的压力,如再不能抓住北药,将被对手甩开。同时,国资委重新确定国药集团为央企医药平台,华润很有压力,希望通过这次整合,旗下的华润医药集团的医药资产与北药集团合并,而华润将很可能以北药集团为基础打造华润新医药集团的平台,重新获得在央企医药界中的地位。重组北药后,华润控制的医药资产将包括北药、华润三九、东阿阿胶,涵盖中药、保健品、医药流通与医疗器械领域。不仅可以使华润以北药集团为基础打造一个全新的华润医药集团平台,还可以形成“上有北药”、“下有三九”的医药格局,整体规模也超越新上药而位居国内第二位。北药2009年销售收入269亿元,在中国医药企业中排名第三。拿下北药,则华润医药2009年的收入即可增至337亿元,超过新上药,在规模上排名国内第二位。

  新上药

  新上药集团虽然已经跌至行业第三,但谋求整合壮大实力的动作很早就开始了。2009年10月,上药集团旗下上海医药通过吸收合并、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方式,对上实集团和上药集团的医药资产进行整合,一个新上药浮出水面,成为上海国资旗下的医药产业资源整合平台。2010年伊始,新上药又一口气收购四家外地医药企业,与广州中山医药有限公司、山东商联生化药业有限公司和常州亚邦药业3家公司签订收购框架协议。

  2009年,新上药总资产从80亿元跃升到223亿元,销售收入从230亿元跃升到300亿元,实现净利润8.8亿元,成为当时仅次于国药集团的国内第二大医药集团,而如今则已经被华润甩在身后。虽然不属于央企序列,但重组后的新上药集团的医药商业销售规模已稳居华东地区第一。上药方面的规划是,2012年收入达500亿元,2013年过亿的品种超过35个,2015年收入达到800亿元

  当然是石家庄了,华北制药和石家庄制药是全国制药业第一跟第三,还用说不?

  华北制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中国最大的制药企业,位于河北省省会石家庄市。
  华北制药
  公司的前身华北制药厂是中国 "一五"计划期间的重点建设项目,由前苏联援建的156项重点工程中的抗生素厂、淀粉厂和前民主德国引进的药用玻璃厂组成,1953年6月开始筹建,总投资7588万元,1958年6月全部投产。华北制药厂的建成,开创了我国大规模生产抗生素的历史,结束了中国青霉素、链霉素依赖进口的历史,缺医少药的局面得到显著改善。
  建成五十多年来,华药稳健经营,逐步壮大,经营范围得到拓宽,销售额持续增长,业绩保持优良,主要经济指标始终处于国内同行业前列,与投产时相比,经营范围由单纯的制药拓展到了生物、化工、农药、商贸等领域,主要产品由5个增加到目前的各种类别的430多个品种,由一家产权结构单一的工厂,发展为有三十多家子公司、多元投资主体的企业集团。

  石药集团有限公司,由河北制药集团公司、石家庄第一制药集团公司等四家企业于1997年8月21日强强联合组建而成,是全国医药行业首家以强强联合方式组建的特大型制药企业,也是河北省大型支柱型企业集团之一。
  石药集团现有资产总额115亿元,员工约20000人,拥有中润制药、维生药业、中诺药业、欧意药业、恩必普药业、信汇制药等十余家下属公司,分布在冀、晋、津、吉、辽及内蒙古等地。其中设在香港的控股子公司--中国制药集团有限公司是中国医药行业首家境外上市公司,是目前香港最大的制药上市公司之一,同时也是香港恒生红筹股指数成份股之一,连续两次被世界著名的《福布斯》杂志评为全球亚洲区营业额10亿美元以下的100家优秀上市公司之一。2009年7月份,中国制药上榜“首届中国最具竞争力医药上市公司20强”榜单。
  石药集团是集科、工、贸于一体的特大型制药企业,主要从事医药产品的开发、生产和销售。产品主要包括抗生素、维生素、心脑血管、解热镇痛、消化系统用药和呼吸系统用药等六大系列近千个品种,青霉素系列和维生素系列是主导产品。目前,维生素C年生产能力达到了3.5万吨,青霉素系列原料药年生产能力达到了1.6万吨,7-ACA生产规模达到1600吨/年,阿莫西林年生产能力达到了6000吨,咖啡因年生产能力达到了8000吨,均居世界第一位。石药集团制剂产品的年生产能力为粉针剂30亿支、片剂200亿片、胶囊80亿粒、软胶囊10亿粒。石药集团主导产品的产量、规模、实力在全国均名列前茅,并已发展成为中国最大的“化学原料药生产基地”和“综合制剂生产基地”之一。目前石药集团有30个产品单品种销售过亿元,产品销售遍及全国和世界六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石药集团成立十多年来,不断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取得了跨越式发展,获得了可喜的成绩,先后荣获全国医药系统先进集体、质量效益型先进企业、产品质量放心承诺单位、全国五一劳动奖状、中国环保企业爱心奖等荣誉称号。2009年,石药集团全年实现不含税销售收入106亿元,实现利税、利润分别为14.6亿元和12.1亿元,上缴各类税金5亿元。全集团实现直接出口创汇4.5亿美元,位居中国医药制造企业最前列。
  在科研开发方面,石药集团依托于企业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863计划”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和河北省制剂工程技术中心,近年来先后研制开发了九十多种国家新药,涉及生物技术、手性合成药物、脂质体、透皮制剂、分子微囊剂等多种领域。目前石药集团共申请专利220余件,获得授权的有116件,申请PCT国际专利17件。其中,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一类新药“恩必普”是脑卒中治疗领域的全球领先药物,是我国第三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一类新药,填补了河北省国家一类新药空白的历史,并在全球86个国家受到专利保护。目前,企业已与美国和韩国两家知名公司,签署了恩必普软胶囊在欧美和韩国市场的专利使用权转让协议,开创了中国医药企业向世界最发达国家转让药品知识产权的先例,为国家和民族赢得了荣誉。2008年,在科技部的领导下,牵头组织成立了中国抗生素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并获得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的项目支持。在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申报中,1个创新药物孵化基地、3个创新药物研究开发技术平台和6个新药开发项目落户石药,成为行业内获得政策项目扶持最多的企业。
  在产品质量方面,石药集团建立了完备的三级质量管理体系,所有药品都通过了GMP认证,所有下属企业都通过了ISO9000、OHSAS18000和ISO14001认证,产品市场检合格率始终保持100%。同时,企业以技术提升质量内涵,目前已有咖啡因、维生素C、VB12、阿莫西林等8个原料药产品取得了欧盟COS认证,获得进军欧美高端医药市场的“通行证”。
  在品牌建设方面,石药集团拥有“石药”“欧意”两个“中国驰名商标;经全球五大品牌价值评估机构之一的世界品牌实验室测评,“石药”品牌2005年以来连续四度入选“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石药集团连续三次跻身中国企业500强,并入围2008年度中国最具品牌价值企业奖,是2008中国化学药品原料药制造行业排头兵企业。
  展望未来,石药人将继续秉承“做好药,为中国”的企业理念,致力于人类的健康事业,以更多、更新、更好的药品奉献社会,为把石药集团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全球500强的现代化大型制药企业而努力奋斗。

江苏,上海发展得好。比如扬子江药业,上海医药。

东北 广东医药企业最发达 竞争力也最强

江苏常州 来看看吧 你网上查下看看

国内哪个城市或地区的医药工业(制药)比较发达
答:华北制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中国最大的制药企业,位于河北省省会石家庄市。华北制药 公司的前身华北制药厂是中国 "一五"计划期间的重点建设项目,由前苏联援建的156项重点工程中的抗生素厂、淀粉厂和前民主德国引进的药用玻璃厂组成,1953年6月开始筹建,总投资7588万元,1958年6月全部投产。华北制药厂的建成...

...成都,西安哪个城市制药医药行业或者化学行业比较发达?
答:然而,根据现有的信息来看,武汉在这些城市中化学行业和制药行业的发展较为突出。武汉市政府正积极推动光化学产业的发展,以促进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华中师范大学化学学院院长肖文精指出,以清洁可再生的太阳光为绿色能源,发展新的光化学方法和光催化技术对于化工、冶金、食品、医药、环保等行业的技术转型与升...

国内哪个城市或地区的医药工业(制药)比较发达?
答:最近一年,国内医药行业频现巨头整合,上海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药集团”)与上海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实集团”)的医药板块率先实现合并成立新上药;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以下简称“国药集团”)继去年合并中国生物技术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生集团”)之后于今年4月12日成功重组了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以...

以岭药业:石家庄企业,全国中医药企业的标杆
答:石家庄,这座曾被赞誉为“天下第一庄”的城市,凭借短短百年的飞跃,从一个只有六百多人口的小村庄发展为千万人口的现代化大都市,其在棉纺、医药和食品行业尤为瞩目。作为石家庄的璀璨明珠,制药业曾在此时熠熠生辉,以岭药业便是其中的佼佼者。2000年,石家庄医药工业总产值达到1291亿元,利税超过100亿元...

全国唯一的国家级医药高新区在哪
答:中国医药城;这是江苏省第5家国家级高新区,也是全国唯一的医药专业国家高新区,它的目标是在疫苗、生物制药、化学药新型制剂、高端医疗器械、中成药提取等五个方面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特色产业基地。中国医药城总体规划面积25平方公里,由科研开发区、生产制造区、会展交易区、康健医疗区、综合配套区五大...

2020年全国医药工业出口交货值排名第一的城市
答:2020年全国医药工业出口交货值排名第一的城市是广州。广州是一个不错的城市。在医药工业反面遥遥领先。在其他方面也是名列前茅。

中国医药城的简介
答:泰州医药高新区总面积50.18平方千米,人口15.14万,管委会驻地位于泰州市药城大道1号。 下辖泰州经济开发区、医药产业园区、出口加工区、高教园区、数据产业园区、滨江工业园区、周山河街区、寺巷街道、明珠街道、凤凰街道、沿江街道、野徐镇。 泰州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又称“中国医药城”),坐落...

石家庄东部产业新城的环境优势
答:石家庄市地处河北省中南部,环渤海湾经济区。是我国东中西三大经济带的接合部,在全国经济发展格局中发挥着“承东启西、贯通南北”的重要作用。雄厚的工业基础和科技实力。石家庄是全国最大的医药工业基地和重要的纺织基地之一,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迅猛发展的今天,石家庄依托自身优势,正在大力实施中东西三大...

泰州和连云港的医药产业,哪个更有竞争力?
答:从企业规模看,工信部公布的相关数据显示,江苏十家企业跻身于2018年中国医药工业产业发展百强名单,扬子江药业、恒瑞医药分别列全国第一名和第六位;从研发能力上看,江苏创新药、创新医疗机械申报量一直居全国前列。总结来说就是,江苏的医药在全国来看很牛,省内连云港和泰州都在前列。把这两个城市的医...

对标广深港澳 中山生物医药产业走向纵深
答:6月21日,康方生物医药有限公司(下称“康方生物”)在香港举办的“2019中国融资大奖”上,凭借其在肿瘤免疫治疗的创新性双功能抗体产品开发平台和管线,荣获“卓越生物医药企业大奖”。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支持中山推进生物医疗科技创新”。作为中山市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生物医药产业已积累了一定的产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