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

作者&投稿:咎邢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孩子不喜欢上学咋办,孩子不爱学习,可能是这几个原因造成的~ 小学数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
来自网络
为发展学生的符号感,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尽量给学生提供机会经历从“具体事物的认识——个性化的符号表示——学会数学表示”这一个逐步符号化、形式化的过程。
一、经历过程——感知符号的意义
数学的显著特点是形式化、符号化,每一个概念或关系都有确定的符号表示。用字母和符号表示数及其运算或关系是代数学的一个基本特征。数学中的符号语言有其系统的特定含义,它与自然语言相比,具有简练性、准确性、直观性和形式化的显著特点。它反映了表达意义的内在结构和逻辑关系,成为表达特定思想的载体和诱导思维的刺激物。儿童的思维以具体的形象思维为主,抽象的符号对他们来说较枯燥、空洞,难以激发兴趣,教师要创设情景,使他们对所学内容感兴趣,唤起已有的经验,经历把知识符号化的过程。从第二学段开始接触用字母表示数,是学习数学符号的重要一步,但也是比较困难的一步。因此要尽可能从实际问题引入,从具体的、确定的数引入用字母表示的数,做好由具体到抽象的引导,由特殊到一般的概括,采用逐步渗透的方法,发展用字母表示数的能力。如在教学“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时,教材从实际事例引入,通过学生解答,初步发现不同算法间的联系,接着让学生举出类似的等式,并对这些等式进行分析和比较,引导学生主动地探究规律,发现规律,同时,教材从用符号表示规律过渡到用字母的式子表示这些规律,使得规律的表达更加准确、简明、形象,既便于掌握,又发展了他们的符号感,也为后面教学用字母表示数做好了铺垫。
二、数形结合——培养符号的意识
培养学生的符号感,就必须树立符号意识,有目的、有意识、有计划、有步骤地渗透于数学教学的始终。在一年级“认数”单元,教材十分注意加强对数的实际意义的理解,在认识了1—5以后,教学几和第几的认识,让学生联系生活经验,体会一个数可以用来表示物体的个数,也可以用来表示物体排列的/顷序。教材还十分重视帮助学生建立数的大小概念,把握数的大小关系。在教学“=”“>”“<”的认识时,例题提供了童话场景“森林运动会”,从不同动物只数的比较中,抽象出数的大小关系。比较两种物体数量的多与少,基本方法是一一对应、数形结合。通过一一对应的排列让学生明确它们的只数,以此建立“同样多”的概念,在此基础上用数形结合的方法抽象出“4=4”,认识并理解“=”的含义,使学生知道,当两个物体个数“同样多”时,可以用“=”来表示。接着引导学生比较运动会上松鼠和小熊的只数,通过一一对应的排列,使学生明确松鼠只数比小熊多,小熊只数比松鼠少,从而建立“多”“少”的概念,并以此为基础还用数形结合的方法抽象出“5>3”和“3<5”,认识理解“>”“<”的含义,学会用“>”“<”表示两数之间的关系。由此可见,符号意识的培养需要坚实的经验为基础,在教学中应促进学生在交流、分享的过程中积累经验,学习符号化的多种途径,允许个性化地表示符号;逐步体会用数、形将实际问题“符号化”的优越性,感受符号在理解和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价值。
三、实践活动——深化符号的运用
学生在生活中接触很多用符号来表示的情境,使学生积累了很多潜藏的“符号意识”,这是培养学生符号感的重要基础。数学符号的学习过程应遵循从感性→理性→运用的辩证过程。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已有的符号经验,将数学教学设计成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化实践活动,在解决问题中熟练符号的使用。如四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单元,单看例题中的条件,大部分同学有点无从下手,借助画图,标出题目中的条件,一眼就看出增加的部分是个小长方形,增加的面积就是一个小长方形的面积,它的长与原长方形的宽相同、小长方形的宽就是原长方形的长增加的长度,利用长方形面积公式就很容易求出长方形的宽,进而求出最后问题。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用画直观示意图、线段图等方式整理相关信息,进而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确定解决问题的正确思路,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将解决具体问题的思维操作转化为对符号的操作,有利于增强学生建立数学模型的意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进一步深化符号感。

罗素说过:“什么是数学?数学就是符号加逻辑。”数学符号是具有简洁性和抽象性的规范语言,它准确、清晰,具有简约思维、提高效率、便于交流的功能。数学课程的一个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对用符号表示数及其运算的理解和感受。可见,培养学生的符号感对于数学语言表达思想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是发展学生思维的需要。一、让学生感到引入符号的必要数学符号的引入,可简短地表示和反映数量关系与空间观念中最本质的属性,并推进数学的发展。因此,在教学中应当生动地展示这种情境,让学生感到引入符号的必要性,并从中体验到优越性,从而激发新奇感,强化认知动机。例如,教学“认识=、>、3、3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符号意识
答:学会用“>”“<”表示两数之间的关系。由此可见,符号意识的培养需要坚实的经验为基础,在教学中应促进学生在交流、分享的过程中积累经验,学习符号化的多种途径,允许个性化地表示符号;逐步体会用数、形将实际问题“符号化”的优越性,感受符号在理解和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价值。三、灵活运用,强化符号意识...

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符号意识
答:学会用“>”“<”表示两数之间的关系。由此可见,符号意识的培养需要坚实的经验为基础,在教学中应促进学生在交流、分享的过程中积累经验,学习符号化的多种途径,允许个性化地表示符号;逐步体会用数、形将实际问题“符号化”的优越性,感受符号在理解和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价值。三、灵活运用,强化符号意识...

如何培养小学生符号意识
答: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数学符号的学习不能变成单纯的抽象符号的学习,要尽可能的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做数学,通过观察、实践、分析、归纳,获得体验,感受符号化,如教学几何图形这一类图式符号时,我们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实物,让学生通过摸、印模、描绘等操作,从中抽象出几何图形,并让学生充分感知几何图形...

小学数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
答:培养学生的符号感,就必须树立符号意识,有目的、有意识、有计划、有步骤地渗透于数学教学的始终。在一年级“认数”单元,教材十分注意加强对数的实际意义的理解,在认识了1—5以后,教学几和第几的认识,让学生联系生活经验,体会一个数可以用来表示物体的个数,也可以用来表示物体排列的/顷序。教材还...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符号感
答:数学符号是数学一种特定语言,在数学教学中尤其特殊地位,在加强学生符号感培养上我采用以下方法:一、挖掘学生已有经验中潜在的符号意识 在现实生活中,商店的招牌,车牌号码,医院的红“十”字标记,公路上的交通标志……各种各样的符号处处可见。语言学家皮埃尔•吉罗说:“我们是生活在符号之间。...

小学数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
答:能选择适当的程序和方法解决用符号所表示的问题.”如何按课程标准的要求,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符号感呢-笔者认为,学生符号感的建立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而是在学习过程中逐步体验和建立起来的.下面,笔者就结合自己的实际教学,谈自己的一些做法.一、引“生活之水”——唤醒符号意识1.挖掘学生已有经验...

小学数学教学如何渗透符号化思想
答:2、把培养符号意识落实到课堂教学目标中,教师在每堂课的教学设计中,要明确符 号的具体应用,纳入教学目标中。创设合适的情境,引导学生在探索中归纳和理解符号化的模型。3、在渗透符号思想的过程中要多启发、多引导, 引起学生自主建构。例如: 50. □<52.6, 学生在方框里填上一个数很容易,但教师要明白, 若将...

浅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答:《数学课程标准》在总体目标中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够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它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这一目标的指出,要求教育者在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而数学的应用能力正是数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小学数学中应培养学生的哪些学习习惯
答:一、小学数学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哪些良好的学习习惯?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青少年研究专家孙云晓最近指出:习惯决定孩子的命运。 所以,教育的最根本目的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习惯是一种惯量,也是一种能量的储蓄。专家研究表明,3-12岁是人形成良好行为的关键期。12岁以...

小学数学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答:教学实践证明,让学生动手操作参与教学,比看教师拼、摆,听教师讲解获得的知识牢固得多,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发展学生的数学潜能。总之,就是使学生在愉快的操作活动中掌握抽象的数学知识,既发展学生的思维,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四、巧设练习,增添学习兴趣 练习是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