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一篇《海上钢琴师》的影评,要三千字,谢了_(:з」∠)_

作者&投稿:秦严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求大神帮写一下《海上钢琴师》的影评,大概300字就好。。~

这是一个虚幻的奇迹,一个伤感的故事,也是一个关于他的传奇。大海、轮船、钢琴、陆地、孤独、友情与天才交织的故事。一部荡气回肠的诗意旅程电影——《海上钢琴师》。那无处不在的钢琴声将观众带入1900的心灵深处。
和众多欧片一样,这部片子也充满了暗示。主角1900是最大的暗示,这名出生在轮船上的孤儿,是天生的钢琴大师,他一生从来没有下过船,能够在别人因晕船而吐得一踏糊涂的时候闲庭信步。他生世凄凉却用钢琴征服所有人,他经历两次世界大战却不以为意,他能选择与船共亡却不能为了深爱的女人登上一次陆地。托纳托雷想通过他暗示什么呢?“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看到的是选择。人的一生实际上每时每刻都在面临选择,每一个细小或者重大的选择决定了各自的人生走向。1900选择了留在船上,他无法迈出走下甲板的那一小步,哪怕是为了一生中唯一的一次恋爱。所有人似乎都恨不得把他推下船,但1900毅然回头。他说:“陆地没有尽头。”这种没有尽头的感觉让他害怕,钢琴的琴键是有尽头的,这让他觉得安稳。
那个吹康牌乐器的胖子,上船挣钱的时候只有一把小号,到影片最后还是靠别人施舍才继续拥有这把小号,人生,在很多时候都是在循环,周而复始的循环,我们都在循环中消耗生命的时光。每一艘船上都有第一个发现自由女神的人,他们纵声高呼,为了一个不知道结果的目标而激动,从而开始了新一轮的奔波。还有爵士乐本身似乎也暗示着那种自以为是的人,“什么都不是,那就是爵士了。”
恕我肉眼凡胎,只能以自己的目光来理解大师。但光有暗示是不足以吸引观众的,《海上钢琴师》的情节如同碧海潮生,高潮一浪接着一浪。在狂风暴雨中一边任钢琴自由滑动一边弹奏,小孩子无师自通的演奏震惊满船的人,这些只不过是大师的铺垫罢了。自称“爵士乐祖师”的谢利上船与1900比赛钢琴,激动人心的程度简直可以和最激烈的枪战相媲美。美国的西部片中,快枪手一对一的较量很是惹眼,但欧洲人可以用钢琴当武器。让人喘不过气来的钢琴比赛才结束,1900第一眼就爱上的女人出现在了舷窗外,他弹出了快心之作“柔情似水”,窗外,美人如水,窗内,柔情似水。这一幕,必将成为电影史上的浪漫经典,这一曲,也必将成为传世之音。
他是音乐演绎的天才,轻巧的手指流水般的滑过琴键,在他的指尖下所流淌着的就不仅仅是音符,而是对生活的真诚。深情飘逸的曲风,唯美、优雅的飞扬,他的音乐时而精巧,时而大气,时而细腻,时而磅礴,时而小心,时而大胆,时而激情,时而委婉。他以音乐来体现人物,用音乐来表达情感,用音乐来讲述人生,他用音符来代替语言来触及人们的心灵,听着他的音乐,就像是听着人生的经历,听着人生总总,他的手在键上,但是心如痴迷的乐者一样随着自己的音乐一起翱翔。我第一次强烈地感觉到音乐的世界是这么广阔,原来音乐讲述的世界是这么的迷人,这种音乐与人生的立体结合真的是让人大开眼界,对于音乐也有了另一番的认识。
其实与俗世的生活来对照,影片中1900的言行似乎有不真实的地方。比如,他从未接触过钢琴和音乐,但当他的手第一次放在琴键上的时候,那些动人的旋律竟能天然一般流泻而出;他从未受过正统的教育,却能说出那么诗意而蕴涵丰富的语言;甚至最后,当朋友迈克斯在那条残破不堪的,显然已废弃很久的游船上找到他时,1900哪来的食物维持生命?
还有的就是影片最后的结局—1900和麦克斯的谈话!我喜欢这个情节的原因不是因为1900怎样选择他的生活,怎样选择他的死!相反我很不赞同他不下船的解释!因为这是一种不负责任,对生活不积极的看法!但是最后1900跟麦克斯开的玩笑才真正让我明白1900为什么这样选择,因为他死后到天堂还是想弹钢琴,弹只属于自己的曲子,因为没人能用两只右手弹琴!如果1900下船估计他会和杰里一样,不再会为自己喜欢而弹琴,而是为了别人或钱而弹琴,那是1900不想看到的,甚至1900如果下船再也没有灵感弹出属于他自己的曲子了!简单说1900为音乐而生,为音乐而死! 不简单啊!
影片采用最极端的浪漫主义风格,引起两极反应:有人视之为杰作,而西方很多人把它看成“最好看的烂片”。影片的缺憾在于人物刻画,主角太过神秘,让人无法洞察他的内心世界,因而就很难真正同情他。如果能把心态调离愤青阶段,该片则有打动人心的浪漫魔力。
我想,也只能以一颗诗意而浪漫的心去理解这部影片和1900。影片有意撇开物质的喧嚷,而突出了1900灵魂与音乐的交融,同时引导观众与片中或精彩绝伦,或妙趣横生的音乐达到共鸣。
我们都有自己的世界,都想划定自己安全的范围,都想过自己所谓的“生活”。但是,那真的是我们能够掌握和控制的吗,会不会因为太贪心而不快乐。1900把自己的生活缩小到钢琴这头到那头的距离,又放大到88颗琴键上能够演奏出的音符排列组合的矩阵里,他用自己的尺度取舍,懂得人生的自由是无限的,而自己能享受到的又何其有限。于是他总是快乐的,嘴角微微上翘,于是他总是思索的,观察着人们眉梢眼角一丝细纹的变换,于是他是注定不能留给这个世界任何痕迹的,过于纯净的生命是没有抵抗力的。他说,至少我可以决定结束自己的生命,语气是心甘情愿的放弃。
还记得:“Take a piano. The keys begin, the keys end. You know there are eightyeight of them, nobody can tell you any different.They are not infinite. You are infinite. And on these keys the music that you can make is infinite. I like that. That I canlive by. ”(拿一部钢琴来说,从琴键开始,又结束。你知道钢琴只有88个键,随便什么琴都没差。它们不是无限的。你才是无限的,在琴键上制作出的音乐是无限的。我喜欢这样,我活的惯。

去豆瓣吧,,大把大把的,,好几万个评论呢,,各种水平的都有,,绝对不会有人说是你抄的

别忘了采纳呀,,呵呵

1900,我遗憾我未曾遇见你
明明该像看完肖申克的救赎一样泪流满面的,都是极端的情感,一个是心存自由的淡定从容,一个身处船上的自然无忧。我却没有哭,我在船爆炸的那一刻就开始沉默,然后试图发音却无法从嗓子里吐出一声哪怕是咳嗽,只是深呼吸,却总觉得快要被溺死,耳边仿佛真的有海的呐喊,心脏被扼住,头皮渗着血液。这好像是比哭泣更让人难以忍受的折磨吧,真希望自己就在那船上,然后找一个离他很近的地方就够了,然后告诉自己船会开到时间的尽头 ,它不会停下来,不会有战争,更不可能会旧会爆炸,只是1900确实去了时间的尽头,我却还坐在某个城市角落 ,等待城市的序曲,然而一抬眼我就坐在台下和一群人等待着演奏者,下一刻报幕员就挨个报了我们的名字,然后我们或鼓掌,或欢呼,或嬉笑,或喝倒彩,用这些掩盖着我们灵魂的哭泣,继续抱以笑声。我喜欢1900看每个人的眼神,不闪躲却又好似不经意,淡淡的几眼便看透了人心,所以当他弹琴的时候会把人心弹进去,让人沉醉,而且在他眼中人与人没有贫富贵贱,他不会因为在高级厅演奏而有所改变,这何尝不是安能摧眉折腰示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表现,随心所欲,无论场合,音乐就是每个人都拥有的美好。
觉得更巧妙设计是站在1900旁的那个拥有令我作呕表情的开幕人样子和举止,举着小提琴的样子却那么像刽子手,我喜欢看1900面对他时可爱无辜的样子,不落俗套的干净遇上了浓厚恶俗的市井,对比强烈。
注意到电影的细枝末节。其实1900的孤独与寂寞在每一个细节中更为充盈,他在船到岸人群散去的一个眼神,常常盯船外看的样子,在心动之人离开后,用力捏CD的动作,看一次心就随之闪烁,其实他的心住着一个永远长不大的孩子,但也只有如此干净的灵魂才拥有无穷尽的灵感,自然在指尖流淌,然后涌入大海,甚至润泽海燕的羽翼〜 斗琴,记得第一次看到是在「不能说的秘密里」,说不上好坏高低,只是在音乐一波又一波的冲击下,浑身的毛孔都在迎接小太阳般的音符,汗毛颤栗着,真是通透无比,也因此明白为什么古代许多高超技艺之人可将乐器变为武器〜
「海上钢琴师」,斗琴的片段应当被许多朋友奉为经典,但这般硝烟四起貌似不应属于这艘游轮,这个属于1900 的音乐圣地,应当是充满阳光,嗅的到花香的。当然,与大多数一样,这段斗琴是让我激情澎湃不已的。虽然开场,爵士大师趾高气扬的样子和不与1900 握手的举动都令我反感,而那些蜂拥而至的记者又在不停拍照,1900 被拍照时被光闪时的神态更是烘托了这样的情感。看的出他的不情愿,但生活在船上,这样的真人演奏或许也就这一次,他是想用音乐与他人交流罢了,只是事与愿违。我承认自己真的很厌恶那个小提琴开幕员,特别是第二轮较量后,他觉得爵士大师好像占了上风时,那上挑的嘴角,毛毛虫般的眉毛兴奋的不知所措,这嘴脸恶心让人作呕。也因前面这些更大爱最后1900 那段演奏,到现在,只要想起就会大脑充血,就像在跑接力赛,看那些呆滞的表情就会有很喜上眉梢的反应。
都知道1900 的生命离不开音乐,他也绝对不会容许让自己血液般的音律变成斗争的武器,但他为什么最后会大肆弹奏,不在随心所欲了呢?这不与他对音乐的爱相驳么?问题我问了自己很多遍,给我答案的还是他,想起他调皮的笑容,被音乐感动落泪的样子就明白自己要的答案是什么了〜 他其实就是个孩子,这其实都是孩子的表现,不满于一个大人的恶俗表现,于是用自己的力量证明这一点,他从不缺少别人的肯定,只是他玩乐嬉笑哭闹哀愁的载体只有钢琴罢了。
所以,我在他挥汗如雨之后并不想把他当作胜利者举过头顶,而是想给他一个暖心的拥抱,一块柔弱的手帕,这或许才是他想要的,他本身就是没有安全感的,把心包裹的严严实实,包括迈克斯也没有看透过。敢问,有哪一个大人能看懂孩子的世界呢?我们总是说孩子不懂大人的世界,那大人呢?大人真的担当的了这个称呼吗?孩子总是会有无数恐惧的东西,但又能做出无数大胆的举动,但终有一天会变成大人,但1900仿佛身上还重叠着他八岁时的影子, 他的改变是缓慢的,他才是白纸,音符是笔,音乐描绘了他的世界,他用音乐去看人心。而佛家不也是只有无欲才能看破红尘吗?1900 用简单的方式,用音乐面对这个世界,所以哪怕看不透,看不全,于他而言也已足够。
(或许有跑偏的嫌疑,但我的风格好像就是这样了,又是深夜,这文明天会有个小结,会把目前想说的说完,不然会遗憾,然后好几个月啊都不在,但真正结束估计会到夏天,迫切想知道原因的可以私信我「估计没有」 ,对这部电影真的是相见恨晚,所以要说的太多了,一定不会放弃) 若是我能遇见他,会不会是美丽的呢?会偶尔猜想这样的事,只是,百年前,我说不定只是微尘,现在其实也是吧。我们或多或少都会有许多的遗憾,1900也是这样啊,他到最后的最后恐怕也是忘记不了那个美丽的面孔的,但相见不如怀念,这何尝不是一种心动?
死亡,在大多数人心里是未知的,我们无法选择如何出生,但总有一个时间会死去,1900的出生或许是意外,但也是一个命运的安排。1900的心早就蜷缩在了船仓的角落,他摸不到自己的心,所以让灵魂随琴键舞蹈,最终逃避了世界,挣脱了世界,用这样的方式,极端却简单。
1900和楚门最大的不同或许也是因为楚门事自己世界的主角,而1900却是自己世界的配角,钢琴和船变成他世界的主角,所以我佩服楚门,却是那样深爱心疼着1900。
可叹可惜,但可爱的是我现在爱上了这种遗憾的感觉,谢谢这一切﹌


求一篇《海上钢琴师》的影评,要三千字,谢了_(:з」∠)_
答:「海上钢琴师」,斗琴的片段应当被许多朋友奉为经典,但这般硝烟四起貌似不应属于这艘游轮,这个属于1900 的音乐圣地,应当是充满阳光,嗅的到花香的。当然,与大多数一样,这段斗琴是让我激情澎湃不已的。虽然开场,爵士大师趾高气扬的样子和不与1900 握手的举动都令我反感,而那些蜂拥而至的记者又在...

影评19:分离创伤,《海上钢琴师》
答:老子有云“专气致柔能达婴儿乎”,有婴儿这种状态,你看1900的身上就有,斗琴的场景中他被杰利的钢琴曲感动哭,录制乐曲时,他对着喇叭说他不疼吗?都是非常纯真的孩童状态!  一个人生活在子宫里,他只愿意在海上生活,就没办法真正完成分离,也不能离开船,你会发现他除了麦克斯也很少有朋友...

海上钢琴师影评
答:影评具体如下:《海上钢琴师》是1998年意大利电影,距今已经上映21年,这期间豆瓣有95万人打出9.2的均分,被誉为文艺青年必修的电影工艺品。是的,《海上钢琴师》早已不是一部电影,而是一件艺术品,这不仅仅是导演和演员的功劳,更是无数影迷,影评人不断解构、重建、赋予的,它在整个人类影史上都...

海上钢琴家影评
答:《海上钢琴家》讲述的是一个凄美的故事,告诉了人们一个故事的结束也许是另一个故事的开始,下面是对《海上钢琴家》的详细影评:《海上钢琴家》讲的是豪华油轮上的一个水手收养了一个被遗弃在船上的婴儿,从此婴儿就和那些水手生活在油轮的另一个世界,船的上层富丽堂皇、夜夜笙歌,船的下层则暗无天...

...大神们帮我写一篇影评,高中的800字左右。1.大致写看
答:观海上钢琴师有感,我曾经幻想海风袭浪 ,雨点跳动和弦, 抚琴自若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无名指上金色的戒指,我轻轻转动了一下,嘴角泛起一丝微笑,我想我就是丹尼 博德曼 T.D.雷蒙1900!我就是海上钢琴师。不要问我的出身,不要问我的生活,不要对我表示惊叹。你可以问我的朋友,她对我无微...

十万火急!!求电影《海上钢琴师》影评
答:十万火急!!求电影《海上钢琴师》影评 跪求电影《海上钢琴师》影评~800字左右~由于没看过~明早就得交了!!不能复制网上的,查出来就不及格!万分感谢!!!... 跪求电影《海上钢琴师》影评~800字左右~由于没看过~明早就得交了!!不能复制网上的,查出来就不及格!万分感谢!!! 展开  我来答 ...

【影评】为梦想殉生――《海上钢琴师》赏析
答:《海上钢琴师》(又名《声光伴我飞》)是意大利著名导演兼编剧的托纳托雷时空三部曲之一,另外两部分别为《西西里的美丽传说》(又名《真爱伴我行》)、《天堂电影院》(又名《星光伴我心》)。此三部最为人熟知的影片,无疑也代表了这位意大利写实主义新锐导演的最高成就。影片采用回述的方式讲了一...

《海上钢琴师》影评
答:第一次知道《海上钢琴师》这部电影时,第一印象是这是一部文艺片,又因为它两个多小时的时长一直没有去看,此次因为疫情原因我看了一下这部影片。看完之后第一感觉是经典之所以能成为经典一定是有它独特的价值。实话而言,影片情节不像《肖申克的救赎》那样震撼人心,也不像《阿甘自传》那样看完让人...

海上钢琴师影评50字
答:为了这个传奇,导演残忍的让一个天才娶了一架钢琴,1900真正的爱人就是钢琴,每一个琴音所表达的感情,1900都再熟悉不过。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不可能达到这一点,有点可悲,但确是事实。这是一个物质丰富,但感情相对匮乏的时代,各式各样的欲望冲淡了感情的点点滴滴.人们需要通过戏剧来惊喜,来悲伤,来感动....

《海上钢琴师》经典影评(2)
答:《海上钢琴师》经典影评 三、牺牲爱情是孤独的自由 如果说财富和荣誉等外在力量对1900的冲击力不大的话,那么,无论谁都回避不了对爱情的`渴望。为心爱的姑娘下船,这是他唯一一次付诸于行动的事件。此时,与爵士乐鼻祖杰里的斗琴已经让1900名声大振,各路唱片制造商纷纷前来淘金,打算借此大发横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