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泥石流主要分布在哪?

作者&投稿:亓杭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我国的泥石流主要分布在哪,为什么~

我国泥石流划为6个分布区:
青藏高原边缘山区是中国冰川类泥石流最发育地区,泥石流发生频繁猛烈且规模巨大;
横断山区和川滇山区是中国降雨类泥石流最发育地区,并发育有少量冰川类泥石流;
西北山区泥石流分布零星,暴发频率低,十几年至几十年才发生一次;
黄土高原山区常出现经暴雨激发而成浓稠的泥流,主要发生在黄河上游湟水河畔的湟源、西宁、乐都等地,兰州附近的黄河两岸,渭河两岸的天水、社棠、伯阳等地及陕北、陇东、晋西等水土流失严重的山区;
华北和东北山区多形成非粘性的水石质的泥石流,称水石流,活动频率较低,一般几年至十几年暴发一次;
秦岭、大别山以南,云贵高原以东的中国南方山地,降水丰沛,暴雨或台风雨来势猛烈,特别是江西、广东、福建、台湾和海南岛一带山地,历史上均曾发生过灾害性泥石流。近年来,由于人类生产活动的加剧,泥石流灾害有加重之势。
原因:沟谷地形陡峻、松散固体物质丰富和水源动力充沛三者之间的组合,是中国泥石流广泛发育的根本原因。人类生产活动向山区的迅速扩展,破坏了山地地表结构,加剧了水土流失,促使滑坡崩塌频起,是中国泥石流活动日趋频繁的重要原因。
中国泥石流的分布和发育受控于地质构造和地貌组合;泥石流的暴发频率和活动强度,受控于水源补给类型和动力激发因素;泥石流的性质和规模,受控于松散物质的储量多寡、组构特征和补给方式。 中国泥石流的分布空间上主要分布在断裂构造发育、新构造运动活跃、地震剧烈、岩层风化破碎、山体失稳、不良地质现象密集、正负地形高差悬殊、山高谷深、坡陡流急,气候干湿季分明、降雨集中,并多局地暴雨,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的山区,及现代冰川(尤其是海洋性冰川)盘踞的高山地区;时间上,泥石流大都发生在较长的干旱年头之后(物质积累阶段),出现多雨或暴雨强度大的年份及冰雪强烈消融的年份;就季节变化而论,泥石流多发生在降雨集中期和冰川积雪强消融期的6~9月;就日际变化而论,泥石流多发生在午后至夜晚。 中国泥石流广布于各种气候带和各种高度带的山区,从青藏高原西端的帕米尔向东延伸,经喜马拉雅山带,穿越波密一察隅山地向东南呈弧形扩展,经滇西、川西的横断山区,折向东北,沿乌蒙山北转大凉山、邛崃山,过秦岭东折,经黄土高原南缘及太行山,直达长白山山地。根据泥石流形成的自然环境、泥石流类型与活动特点的差异,可将中国泥石流划为6个分布区。

我国泥石流的分布,明显受地形、地质和降水条件的控制。特别是在地形条件上表现得更为明显。
1.泥石流在我国集中分布在两个带上。一是青藏高原与次一级的高原与盆地之间的接触带;另一个是上述的高原、盆地与东部的低山丘陵或平原的过渡带。
2.在上述两个带中,泥石流又集中分布在一些大断裂、深大断裂发育的河流沟谷两侧。这是我国泥石流的密度最大、活动最频繁、危害最严重的地带。
3.在各大型构造带中,具有高频率的泥石流,又往往集中在板岩、片岩、片麻岩、混合花岗岩、千枚岩等变质岩系及泥岩、页岩、泥灰岩、煤系等软弱岩系和第四系堆积物分布区。
4.泥石流的分布还与大气降水、水雪融化的显著特征密切相关。即高频率的泥石流,主要分布在气候干湿季较明显、较暖湿、局部暴雨强大、水雪融化快的地区。如云南、四川、甘肃、西藏等。低频率的稀性泥石流主要分布在东北和南方地区。
泥石流活动强度的相关因素:泥石流的活动强度主要与地形地貌、地质环境和水文气象条件三个方面的因素有关。比如、崩塌、滑坡、岩堆群落地区,岩石破碎、风化程度深,则易成为泥石流固体物质的补给源;沟谷的长度较大、汇水面积大、纵向坡度较陡等因素为泥石流的流通提供了条件;水文气象因素直接提供水动力条件。往往大强度、短时间出现暴雨容易形成泥石流,其强度显然与暴雨的强度密切相关。

我国泥石流的分布,明显受地形?地质和降水条件的控制?特别是在地形条件上表现得更为明显?

泥石流在我国集中分布在两个带上:一是青藏高原与次一级的高原与盆地之间的接触带;另一个是上述的高原?盆地与东部的低山丘陵或平原的过渡带?

在上述两个带中,泥石流又集中分布在一些大断裂?深大断裂发育的河流沟谷两侧?这是我国泥石流的密度最大?活动最频繁和危害最严重的地带?

在各大型构造带中,具有高频率的泥石流,又往往集中在板岩?片岩?片麻岩?混合花岗岩?千枚岩等变质岩系及泥岩?页岩?泥灰岩?煤系等软弱岩系和第四系堆积物分布区?

泥石流的分布还与大气降水?冰雪融化的显著特征密切相关?即高频率的泥石流,主要分布在气候干湿季较明显?较暖湿?局部暴雨强大?冰雪融化快的地区,如云南?四川?甘肃和西藏等;低频率的稀性泥石流主要分布在东北和南方地区?

泥石流的活动强度主要与地形地貌?地质环境和水文气象条件三个方面的因素有关?比如崩塌?滑坡和岩堆群落地区,岩石破碎?风化程度深,则易成为泥石流固体物质的补给源;沟谷的长度较大?汇水面积大和纵向坡度较陡等因素为泥石流的流通提供了条件;水文气象因素直接提供水动力条件?

往往大强度?短时间出现暴雨容易形成泥石流,其强度显然与暴雨的强度密切相关?

泥石流



滑坡和泥石流 灾害主要分布在我国什么地区
答:我国泥石流的分布,大体上以辽西山地、冀北山地、华北太行山、陕西华山、四川龙门山和云南乌蒙山一线为界。该线以西的华北山地、黄土高原、川滇山地和西藏高原东南部山地,是我国泥石流的主要发育地区,泥石流呈带状或片状分布;此线以东的辽东、华东、中南山地以及台湾和海南岛等山地,泥石流呈零星分布。根据...

泥石流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哪个省份?
答:泥石流在我国主要分布在两个区域。首先是青藏高原与次一级的高原和盆地相接触的区域。其次是这些高原、盆地与东部地区的低山丘陵或平原相过渡的区域。西藏

我国泥石流主要分布在哪里原因是什么
答:①泥石流主要是因为雨量大,植被不够丰富,地质松软松散造成的。②我国主要泥石流集中在西南,该地区的地震带属于喜马拉雅山地震带东端,地壳运动活跃,地震使得地表的泥土松散,石头裂开,产生巨大隐患,再来一场大暴雨,就极易引发泥石流。比如舟曲泥石流就是汶川地震的后遗症。

滑坡、泥石流灾害主要分布于我国的
答:答案B 试题分析:我国滑坡、泥石流灾害集中于西南地区,由于位于板块交界处,地震多发,故岩石破坏,且地形起伏大,受季风气候影响,降水集中多暴雨,植被破坏严重,故导致滑坡、泥石流多发。考点:本题考查影响我国的地质灾害。点评:本题解题关键掌握滑坡、泥石流灾害的形成原因。

泥石流灾害分布在哪些地方?
答:泥石流在一些山区,一般几十年甚至几百年才发生一次,但也有个别山区一年会爆发几十次。泥石流的发生远远不如滑坡那样普遍,但其危害程度大大超过滑坡。泥石流是温带和半干旱山区所特有的一种突发性的地质灾害,在我国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的高山区,西藏高原的边缘山区以及西北的黄土高原地区。造成泥石流的...

泥石流的发育方向
答:我国泥石流分布大体上可以大兴安岭—燕山—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为界,以西,多为深切高山、中山,泥石流最发育,最分布最集中的地区,泥石流灾害发生频繁高。以东,为中山、低山丘陵区,泥石流少、微弱,具体分布最以下基本规律:(一)沿断层构造带密集分布 (二)在地震活动带成群分布,主要分布在烈度...

泥石流主要在哪些地区
答:我国西南地区是滑坡分布最集中、发生频率最高的地区。我国滑坡主要集中分布在西南的四川、云南、贵州、西藏地区和西北的陕西、甘肃、山西地区,以及中南、东南的福建、湖南、湖北等地区。在上述省区内滑坡多成群、成片、成带状分布,而其余地区则较少滑坡发生,即使有滑坡也多属零星散布。我国滑坡分布的基本...

全国泥石流易发程度分区
答:综上所述,我国独特的地质、地貌、水文、气象条件,是山地泥石流发育与分布的主要控制因素,人类工程活动仅在局部地区、某些情况下起主导作用。本次泥石流灾害易发程度的划分,应以主要控制因素的有关指标为判别特征(表4.4)。 表4.4 泥石流易发程度划分的判别特征 4.4.2 泥石流易发程度分区及各区的特征简述 根据上述泥石流...

我国泥石流的多发地点主要位于
答:1我国渍洪区集中分布地区是(淮河)(长江)流域 2我国泥石流多发区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3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灾害是(暴雨),带来的危害有(洪涝、泥石流、滑坡)

泥石流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什么地区
答:三、青藏高原在我国的面积为258.37万平方公里,占比我国全部陆地面积的26.9%左右,超过了四分之一。涉及了我国的6个省区,212个县市,基本上分布在北纬26度到40度之间,北纬30度也在此穿过。四、青藏高原上的泥石流主要分布在西藏、四川、云南、甘肃等省份。其中,四川、云南多是雨水泥石流,青藏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