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石流的发育方向

作者&投稿:郁琳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泥石流发育条件如何?~

泥石流是山区沟谷中,由暴雨、水雪融水等水源激发的,含有大量的泥砂、石块的特殊洪流。

泥石流形成的基本条件
泥石流的形成必须同时具备以下3个条件:陡峻的便于集水、集物的地形、地貌;有丰富的松散物质;短时间内有大量的水源。

(1).地形地貌条件:在地形上具备山高沟深,地形陡峻,沟床纵度降大,流城形状便于水流汇集。在地貌上,泥石流的地貌一般可分为形成区、流通区和堆积区三部分。上游形成区的地形多为三面环山,一面出口的瓢状或漏斗状,地形比较开阔、周围山高坡陡、山体破碎、植被生长不良,这样的地形有利于水和碎屑物质的集中;中游流通区的地形多为狭窄陡深的峡谷,谷床纵坡降大,使泥石流能迅猛直泻;下游堆积区的地形为开阔平坦的山前平原或河谷阶地,使堆积物有堆积场所。

(2).松散物质来源条件:泥石流常发生于地质构造复杂、断裂褶皱发育,新构造活动强烈,地震烈度较高的地区。地表岩石破碎,崩塌、错落、滑坡等不良地质现象发育。为泥石流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固体物质来源;另外、岩层结构松散、软弱、易于风化、节理发育、或软硬相间成层的地区,因易受破坏,也能为泥石流提供丰富的碎屑物来源;一些人类工程活动,如滥伐森林造成水土流失,开山采矿、采石弃渣等,往往也为泥石流提供大量的物质来源。

(3).水源条件:水既是泥石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泥石流的激发条件和搬运介质(动力来源),泥石流的水源,有暴雨、水雪融水和水库(池)溃

发生泥石流的条件:有松软的泥夹石混合地质;这种泥夹石混合地质有一定的坡度,当泥夹石地质被雨水浸泡后就会沿这个斜坡向下滑动就形成了泥石流。

我国泥石流分布大体上可以大兴安岭—燕山—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为界,以西,多为深切高山、中山,泥石流最发育,最分布最集中的地区,泥石流灾害发生频繁高。以东,为中山、低山丘陵区,泥石流少、微弱,具体分布最以下基本规律:

(一)沿断层构造带密集分布

(二)在地震活动带成群分布,主要分布在烈度Ⅶ以上的地震区。

(三)在深切割的高山与中山、中山与低山的过渡地带的地形相对高差大,泥石流普遍发育。

(四)受气候影响,冰川泥石流主要分布在冰川的冰缘地带。降雨型泥石流在降雨量大和暴雨区多有分布。

(五)受人类工程活动的影响

在大面积砍伐森林,水土流失强烈的地区,采矿大量堆积矿渣的沟谷,大规模开挖堆积弃土的山坡和沟谷,都易产生泥石流。如四川冕宁县盐井沟大量矿渣堆积形成泥石流,云南个旧火谷都尾矿坝溃决形成泥石流等。

二、泥石流的活动特点

(一)泥石流活动具高速、突发性

泥石流受突发水流的影响,再加上沟谷地形陡,使泥石流有暴发突然,流动速度快,历时短的特点。一场泥石流,从发生到结束,一般仅几分钟到几十分钟,在流通区的流速每秒可高达30-100m。这种突发性,不仅使灾情加重,而且难于准确预报和有效防治。

(二)泥石流活动的周期复活性

泥石流形成的三个条件中,地形变化较慢,可视为不变因素,它的发生时间间隔长短主要取决于是否有充足的水源和松散固体物质的补给速度。补给速度快者周期短,每年可暴发数十次,如云南东川蒋家沟,盈江浑水沟等,补给速度慢者周期长,可数年、数十年,甚至数百年才暴发一次,如云南东川因民矿黑山沟泥石流每30-50年才发生一次,四川南坪关庙沟、雅安陆王沟、千溪沟泥石流约200年才发生一次。活动周期长的泥石流沟,泥石流发生时固体物源、水源和地形的组合处于最佳状态的机会就多,当遇特大暴雨或水库溃决、地震时,形成猛烈性泥石流,灾害成为严重。

(三)链生性和群发性

滑坡、崩塌常成为泥石流的固体物源,但泥石流在流动过程中又强烈冲刷、侵蚀岸坡,触发滑坡、崩塌产生,故常有滑坡、崩塌→泥石流→滑坡、崩塌的循环产生。一个地区内,当地质、地形条件相似时,一次暴雨常激发多条沟谷产生泥石流,如1979年滇西北怒江六库、泸江、福贡、贡山和磐江等县有40多条沟谷暴发泥石流;1985年云南东川小江河谷两岸有20多条支沟暴发泥石流;由于泥石流成灾的链环性,又进一步加剧了它们的群发性。

除上述泥石流活动特征外,由于水源的差异,降雨量在季节上和日内不同时段上的变化,导致泥石流在活动时间上还表现出:降雨型泥石流多发生在4月—10月夜间多暴雨,故泥石流多发生在夜间,冰川型泥石流多发生在4月—10月。

我国泥石流易发生在()。
答:中国泥石流主要分布在断裂构造发育、新构造运动活跃、地震剧烈、岩层风化破碎、山体失稳、不良地质现象密集、正负地形高差悬殊、山高谷深、坡陡流急,气候干湿季分明、降雨集中,并多局地暴雨,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的山区,及现代冰川(尤其是海洋性冰川)盘踞的高山地区。A项错误而D项正确。中国泥石流的...

泥石流的定义、形成条件和特征.
答:中游流通区的地形多为狭窄陡深的峡谷,谷床纵坡降大,使泥石流能迅猛直泻;下游堆积区的地形为开阔平坦的山前平原或河谷阶地,使堆积物有堆积场所.(2).松散物质来源条件:泥石流常发生于地质构造复杂、断裂褶皱发育,新构造活动强烈,地震烈度较高的地区.地表岩石破碎,崩塌、错落、滑坡等不良地质现象发育.为...

泥石流沟道有哪些特点
答:山坡型泥石流通常发育在坡度陡峻(20°—40°),坡面较长,较为平整,坡积层较薄(一般<3米),下伏基岩透水性较差的斜坡上。泥石流形成区发育在斜坡的中、上部有一定汇水条件的凹型坡面。山坡型泥石流规模较小,流域面积一般≤0.4平方千米,堆积物多为一次性搬运,泥沙输移量为数十立方米至数千...

下列关于泥石流发育的叙述正确的是( )。
答:【答案】:B、C 泥石流的形成和发育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①陡峻的便于集水、集物的地形、地貌;②有丰富的松散物质;③短时间内有大量的水源。其中,地形地貌条件为:在地形上具备山高沟深,地形陡峻,沟床纵度降大,流域形状便于水流汇集;松散物质来源条件为:泥石流常发生于地质构造复杂、断裂褶皱...

泥石流发育和分布的影响因素
答:泥石流集中分布在相对高差大、山坡陡峻的河谷地带。泥石流沟数量随着相对高度的降低和沟床比降的减小,以及切割程度的变缓而逐渐变少。由表3-2可以看出,工程区占总数70.9%的泥石流沟主沟平均纵坡在10°~30°之间,说明工程区泥石流沟的发育要求有一定的纵坡,并主要集中在10°~30°之间。表3-2 ...

泥石流是怎样形成的?
答:地表岩石破碎,崩塌?错落?滑坡等不良地质现象发育,为泥石流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固体物质来源;另外,岩层结构松散?软弱?易于风化?节理发育或软硬相间成层的地区,因易受破坏,也能为泥石流提供丰富的碎屑物来源;一些人类工程活动,如滥伐森林造成水土流失,开山采矿?采石弃渣等,往往也为泥石流提供大量的物质来源?水...

泥石流是怎么形成的原因
答:地区地质构造越复杂,褶皱断层变动越强烈,特别是规模大、现今活动性强的断层带,岩体破碎十分发育,常成为泥石流丰富的固体物源。地震力的作用下,可直接触发大量滑坡、崩塌发生,尤其在Ⅶ度以上的地震烈度区,对岩体结构和斜坡的稳定性破坏尤为明显。2. 地层岩性 地层岩性与泥石流固体物源的关系主要体现在...

泥石流主要发生在什么
答:1. 泥石流是一种特殊的洪流,它携带大量泥沙和石块,通常由暴雨、雪融水等水源激发。2. 泥石流的形成必须同时满足三个条件:首先是地形和地貌条件,要求地势陡峭,松散物质丰富,水源短期内有突然性的大量流水来源。3. 其次是松散物质的来源条件,这包括沟坡表层岩层结构松散软弱,易风化,节理发育,以及...

泥石流是怎样形成的?
答:松散物质来源条件:地表岩层破碎,滑坡、崩塌等不良地质现象发育,为泥石流提供了丰富的固体物质来源;另外,岩层结构疏松软弱,易于风化,节理发育,或软硬相间成层地区,因易受破坏,也能为泥石流提供丰富的碎屑物质来源;一些人类工程经济活动,如滥伐森林造成水土流失,采矿、采石形成的尾矿、弃渣等,往往也...

泥石流特征
答:四、泥石流沟发育特征的面积-高程分析 采用面积-高程分析对工程区达曲流域21条泥石流沟(表2-8)的发育特征进行分析。设流域面积为A,该流域内某等高线以上的面积为a,该等高线与流域最低点的高差为h,流域最高点与最低点的高差为H。首先,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确定某泥石流流域范围,再量出每一条等高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