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教育教学中加强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

作者&投稿:巩疫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在教育过程中怎样加强对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

近日看报,在一次中、日青少年夏令营活动中,那些日本孩子是独自背着行李,扛着帐篷到达目的地的,与此相反的是,每一个中国孩子的身边都有由亲人组成的“护送队伍”。到达目的地后,家长们忙着为孩子做这做那,而孩子们则坐在一旁大声叫累,以致日本人说中国的下一代不是他们的对手。出现这种情况,其原因是发人深省的,它说明我们现代的孩子意志品质太差,依赖性太强,缺乏自主性。
有人说现在的孩子,“吃鱼吃肉吃五谷,谁教他们来吃苦,学琴学棋学书画,谁教他们学做人”,作为教育者,如何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加强目的教育,培养学生意志品质
意志是在一系列的有目的行动中表现并发展起来的。在活动中,人为了实现自己确立的某一目标或理想,就会努力去克服行动中发现的各种困难和阻碍,从而锻炼和发展自己的意志。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利用各种有利因素,对学生进行目的性教育。比如说上政治课,就可以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和集体主义教育,引导学生将自己的学习与未来的美好前景联系起来,从小树立崇高的理想和正确的人生观。任务清楚了,目标明确了,他们就会不断地为实现目的而与困难作斗争,逐渐发展优良的意志品质。
二、参加实践活动,锻炼学生意志品质
坚强的意志品质是在克服困难的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的同时,要多引导和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劳动、体育运动可以增强学生吃苦耐劳的能力,野外活动可以增强学生的集体观念和自主性、此外还有科技活动,社会公益活动以及其他生活事务等。在学生遇到困难,意志松懈时,可以鼓励学生,比如长跑中告诉他“坚持就是胜利” 、“到达终点就是胜者”,学生在这样的活动中战胜了自己,增强了克服困难的信心和进一步锻炼意志的决心。
三、发挥模范作用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英雄模范人物的光辉形象对学生具很大的说服力和感染力,能为他们指明前进的方向,给他们的行动以动力。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像领袖、英雄模范人物那样学习、工作和生活。当我们看到奥运冠军站在高高的领奖台上,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我们为他们感到骄傲和自豪,因为他们实现了自己的人生梦想,为祖国争得荣誉,这一切,是他们汗水和心血的结晶,是多年如一日锻炼的结果。当我们学到《登山》、《邱少云》等文章时,讲述登山要有意志力,要知难而进,不要知难而退,不畏艰险,才能到达顶峰,才能看到山顶的无限风光;邱少云在火焰腾空的大火中,烈火烧到他身上,还是纹丝不动,说明他坚强的意志。可以此因势利导,鼓励学生在学习上也要不畏困难,迎难而上,就会取得学习和事业上的成功。
四、启发学生加强锻炼
意识具有客观性和主观性两个方面,人的意志品质不仅在客观存在的影响下形成,而且可以在自我修养和自我锻炼的过程中形成,对广大青少年学生而言,受环境的影响较大,自制力也较差,不能有效地调节控制自己,遇到这种情况,教师应满腔热情地启发和帮助学生掌握自我锻炼的方法。对于时间观念差的学生,可以根据客观条件,指导他们制订合理的学习计划及作息时间表,让他们能均匀、合理地利用时间。对于坚持性较差的学生,要求他们在学习和参加活动中要态度坚决、有始有终,并坚持做到持之以恒。
五、具体分析、采取不同措施
俗话说:“人心不同、各如其面。”学生的意志类型也是这样,在行动中存在各种各样的差异,有的缺乏主见和信心,易受外界影响,有的优柔寡断、患得患失、遇事犹豫不决、顾虑重重,有的学习时想着游戏,做数学时想着语文,常常是什么也做不好,什么也完不成,针对这些情况,教师要深入了解每一个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采取不同的培养措施。对于那些胆小、遇事犹豫不决的学生,要鼓励他们多参加公共活动,“一回生、二回熟”,多次活动以后,他们就会变得大胆、勇敢。对于容易盲从、轻率行事的学生,可通过实验等方式,培养他们的持久性及果断性的意志品质。
当然,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我们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断加强训练,方法也不仅局限于以上几种,教师可以根据学校及自身条件,采取不同的培养方法。

由于意志品质是意志在不同人身上的具体表现,具有个别差异,因此,对意志品质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和方法。例如:对于行动中常表现出盲目性和独立性的学生,应加强自觉性教育,对于行动中常优柔寡断草率决定的学生,要培养他们果断性的品质,对于见异思迁、虎头蛇尾、缺乏毅力的学生,要培养他们的坚韧品质,对于任性、怯懦的学生,要培养他们的自制力。

养成自觉遵守纪律的习惯是良好意志品质的重点特征。在课堂教学中,不但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学得主动,学得活泼,而且要严格要求管理教育,使学生养成自觉遵守纪律的习惯。每教一班,都要根据班里的实际情况,制定课堂常规。比如,上课前要做好课前准备,书本笔盒整齐地摆放在桌子的右上角,上课铃一响,同学们要安静地等待老师来上课等。制度制定后,大部分同学都能遵守,只有少数自制力弱的学生,常常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而违犯纪律,因此,对他们的违纪行为就要及时提醒、示意,及时纠正。由于长期坚持严格要求,学生的自制力逐渐增强,逐步养成了自觉遵守课堂常规的好习惯。实践证明,严格管理教育,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自制力,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

如何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意志
答:意志和认识过程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因为知识和技能是通过认识活动而获得的,离开了认识过程,就不会有意志活动,离开了认识过程,意志就无从产生。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提高对学习目的性的认识,培养他们参与学习的自觉性,对学生自觉性的激发和培养是素质教育融入课堂的基本要求,是...

如何帮助学生增强学习意志
答:做为小学体育教师不仅是塑造人类形体美的“工程师”,而且也是塑造人类灵魂美的“工程师”。也是心理健康的极好促动者。在体育 教学中,我们不但要教给学生必要的运动知识、技能,还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一、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必须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1.要...

如何培养学生的意志力
答:遇到挫折时,使自己的注意力转到有益活动中去,借以淡化因挫折而产生的沮丧情绪,改变心情恢复正常。三、培养自控力。有自控能力的人能够控制自我,排除外界干扰,抑制感情冲动,从而坚定自己的意志。培养过程应该注意以下方面。1.克制挫折带来的消极影响。培养形成正确的失败观:失败挫折是在所难免的;失败是...

如何在体育课中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
答:如何在体育锻炼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关键词】体育;锻炼过程;意志品质;培养意志是人自觉地确立目的并支配其行为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人在实践活动过程中根据对事物的认识和态度产生改造客观事物的这样或那样的目的和行动。这种以行动表现出来的实现改造客观事物为目的的心理过程,叫做意志过程 。坚强的意志是人宝...

如何培养青少年学生的意志力
答:意志就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支配其行动认识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学生意志质培养新概念)人区别于动物的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人能够自觉地确立自己的目的。大多数情况下来说人的活动总是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的,人在做某一件事情之前,人的脑海中已客观存在一个目标,就是这个行为都离不开意志。 意志品质在改革开放,...

如何在学科教育中增强学生自信心
答:采用激励法无疑是增强学生自信心的有效手段。常用的激励手段是即时激励法。即时激励法,也就是在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取得的每一点进步及时予以表扬、鼓励。在教育过程中,教师是影响学生的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教师一个鼓励的眼神,微笑的表情、赞许的手势、表扬的话语都能唤起学生积极的情绪...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方法
答:孩子在游戏活动中,会学习如何与同伴友好相处,如何遵守各种规则,培养他们的协作能力、群体意识、注意力、意志力等,使孩子的情感、社会化和个性化协调发展,身心需要获得满足和愉悦。教育教学方式实施在每个主题教育活动中,可根据教育主题的内容,结合幼儿认知特点以及发展水平,选择有利于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教育教学方式或...

如何重视课堂教学中学生参与意识的培养
答:使学生通过参与—感知—模仿—内化—运用—创新,逐步提高自己的主动参与能力。数学教学过程是一种简约的、经过提炼的认识过程,是教师根据一定的教育目标,采用各种手段,把人类长期创造和积累起来的数学知识中的精华,变为学生头脑里的精神财富和智慧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观察、操作、讨论等实践活动都带有明确的目的...

学习,这条路上确实不易
答:许多学生对学习心生抵触,因为其中的艰辛与苦涩,又怎是一个“难”字了得?更何况,教育的马拉松长跑,我们从稚嫩的学龄前就已经踏上征程。但是,我们可以从记忆规律、教学方法、正向激励和意志力等方面寻找新的出路,让学习变得更加轻松愉快。易大脑的“傲娇”大脑是学习和记忆的主要器官,但它需要不停地“唠嗑”和“互...

如何在体育教学中能培养学生遵守规则,诚实守信的优良品质
答:例如:在耐久跑的实际教学中有很多学生意志不坚强,很多孩子都吃不了苦,跑不完。跑到“极点”的时候,就会停下来,以各种理由向老师请假,在遇到此种情况时,教师就要加强对他们的意志品德的教育,通过耐久跑教学来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和敢于克服困难,与困难作斗争的品德。在教学中教师可对学生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