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徒生作品及成才之路

作者&投稿:司马软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安徒生的简介,以及作品~

  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Hans Christian Andersen,1805年4月2日-1875年8月4日)丹麦作家,诗人,因为他的童话故事而世界闻名。他最著名的童话故事有《小锡兵》、《冰雪女王》、《拇指姑娘》、《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和《红鞋》等。安徒生生前曾得到皇家的致敬,并被高度赞扬为给全欧洲的一代孩子带来了欢乐。他的作品已经被译为150多种语言,成千上万册童话书在全球陆续发行出版。他的童话故事还激发了大量电影,舞台剧,芭蕾舞剧以及电影动画的制作。逝世日期: 1875年8月4日上午11时

  职业: 作家,诗人
  主要成就: 共写了168篇童话和故事
  他的作品已经被译为150多种语言
  被尊为"现代童话之父"
  代表作品: 《小锡兵》、《拇指姑娘》、《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

  目录

  人物事迹
  作品情况

  1. 长篇小说
  2. 剧本
  3. 游记
  4. 自传
  5. 诗
  6. 童话

  人物资料

  1. 早期作品
  2. 游历生活
  3. 自传作品
  4. 晚年生活

  作品特色
  作品寓意
  文学素养
  体裁手法
  风格特点
  人物历程

  1. 诞生
  2. 生活
  3. 成长
  4. 学习
  5. 战争
  6. 母亲
  7. 离乡
  8. 转变
  9. 游历
  10. 创作

  创作情况

  1. 安徒生的第一时期
  2. 安徒生的第二时期
  3. 安徒生的第三时期

  其它介绍

  1. 安徒生作品的中国史
  2. 歌曲:安徒生

  人物事迹
  作品情况

  1. 长篇小说
  2. 剧本
  3. 游记
  4. 自传
  5. 诗
  6. 童话

  人物资料

  1. 早期作品
  2. 游历生活
  3. 自传作品
  4. 晚年生活

  作品特色
  作品寓意
  文学素养
  体裁手法
  风格特点

  * 人物历程
  1. 诞生
  2. 生活
  3. 成长
  4. 学习
  5. 战争
  6. 母亲
  7. 离乡
  8. 转变
  9. 游历
  10. 创作
  * 创作情况
  1. 安徒生的第一时期
  2. 安徒生的第二时期
  3. 安徒生的第三时期
  * 其它介绍
  1. 安徒生作品的中国史
  2. 歌曲:安徒生

  展开

  人物简介
  安徒生(Hans Christian Andersen 1805—1875)


  [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

  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
  早年生活
  丹麦19世纪童话作家,世界文学童话创始人。1805年4月2日生于丹麦菲英岛欧登塞的贫民区。父亲是个穷鞋匠。曾自愿服役,抗击拿破仑·波拿巴的侵略,退伍后于1816年病故。当洗衣工的母亲不久即改嫁。安徒生从小就为贫困所折磨,先后在几家店铺里做学徒,没有受过正规教育。少年时代即对舞台发生兴趣,幻想当一名歌唱家、演员或剧作家。1819年在哥本哈根皇家剧院当了一名小配角。后因嗓子失润被解雇。从此开始学习写作,但写的剧本完全不适宜于演出,没有为剧院所采用。
  创作之路
  1822年得到剧院导演约纳斯·科林的资助,就读于斯莱厄尔瑟的一所文法学校。这一年他写了《青年的尝试》一书,以威廉·克里斯蒂安·瓦尔特的笔名发表。这个笔名包括了威廉·莎士比亚、安徒生自己和司各特的名字。1827年发表第一首诗《垂死的小孩》,1829年,他进入哥本哈根大学学习。他的第一部重要作品《1828和1829年从霍尔门运河至阿迈厄岛东角步行记》于1829年问世。这是一部富于幽默感的游记,颇有德国作家霍夫曼的文风。这部游记的出版使安徒生得到了社会的初步承认。此后他继续从事戏剧创作。1831年他去德国旅行,归途中写了旅游札记。1833年去意大利,创作了一部诗剧《埃格内特和美人鱼》和一部以意大利为背景的长篇小说《即兴诗人》(1835)。小说出版后不久,就被翻译成德文和英文,标志着作者开始享有国际声誉。1835年开始创作童话,并取得巨大成就,一生共创作168篇童话。
  代表作
  《海的女儿》、《丑小鸭》、《卖火柴的小女孩》、《拇指姑娘》、《皇帝的新装》、《打火匣》等
  编辑本段人物事迹
  1805年4月2日出生于丹麦费恩岛奥塞小镇。
  [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

  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
  1816年11岁时父亲过世。
  1819年,14岁时独自离家到哥本哈根,寻求创作机会。
  1822年8月发表作品《尝试集》,含诗剧及故事共三篇。此集子因其出身寒微而无出版机会,但已引起文化界某些人士的注意。10月,进入中等教会学校补习文化,共读六年,对其教育方式感到痛苦不已;不过这六年中大量阅读名家作品,也练习创作诗篇、歌剧。
  1827年,安徒生离开学校回到哥本哈根。发表诗歌,受到上流社会评论家称赞,鼓起安徒生对写作的信心。
  1829年,写出长篇幻想游记《阿马格岛漫游记》出版,第一版销售一空。出版商立刻以优厚条件买下第二版,安徒生因此从饥饿的压迫中解脱。喜剧《在尼古拉耶夫塔上的爱情》在皇家歌剧院上演。同年也出版第一本诗集。
  1830年,他的初恋失败。开始旅行;第二本诗集出版。
  1831-1834年,安徒生的恋爱再度失败,遭逢母丧,不久出版长篇自传体小说《即兴诗人》。
  1835年,30岁的安徒生开始写童话,出版第一本童话集,仅61页的小册子,内含《打火匣》、《小克劳斯和大克劳斯》、《豌豆上的公主》、《小意达的花儿》共四篇。作品并未获得一致好评,甚至有人认为他没有写童话的天份,建议他放弃,但安徒生说:“这才是我不朽的工作呢!”
  1844年,他写出自传性作品《丑小鸭》。
  1846年,他写出《卖火柴的小女孩》。
  1870年,出版晚期最长一篇作品《幸运的贝儿》,共七万余字,是以他自己的生活感受为基础写成的,但不完全是自传。
  1867年,安徒生被故乡奥登塞选为荣誉市民。
  1875年8月4日上午11时,安徒生因肝癌逝世于朋友的乡间别墅。丧礼备极哀荣,享年70岁。

  编辑本段作品情况

  [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

  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
  长篇小说
  6部:《即兴诗人》(1835),《奥·特》(1836),《不过是个提琴手》(1837),《两位男爵夫人》(1848),《生乎?死乎》(1857),《幸运儿》(1870)。
  剧本
  25部:诗剧《阿夫索尔》(1822),《圣尼古拉教堂钟楼的爱情》(1829),歌剧《拉默穆尔的新娘》(1832),歌剧《乌鸦》(1832),诗剧《埃格纳特的人鱼》(1834),轻歌舞剧《离别与相逢》(1835),歌剧《司普洛峨的神》(1839),《黑白混血儿》(1840),《摩尔人的女儿》(1840),《幸福之花》(1844),独幕诗剧《国王的梦想》(1844),《梨树上的鸟儿》(1845),《小基尔斯滕》(1846),《科莫河边的婚礼》(1848),四幕喜剧《比珠宝还珍贵》(1850),歌剧《北欧的女神》(1850),《新房产》(1850),《睡魔》(1850),喜剧《海尔德摩尔》(1851),喜剧《接骨木妈妈》(1851),喜剧《出身并非名门》(1863),喜剧《长桥》(1863),三幕剧《西班牙客人》(1865),独幕剧《初来者》,《罗斯基里达之夜》。
  游记
  6部:《1828年和1829年从霍尔门运河至阿迈厄岛东角步行记》(1829),《瑞典纪行》(1851),《西班牙风光》(1863),《访问葡萄牙》(1866)。
  自传
  3部:《小传》(1832),《我一生真实的故事》(1847),《我的童话人生》(1855)。
  诗
  4部:《诗集一》(1829),《诗集二》(1830),诗集《幻想与现实》(1830),诗集《一年的十二个月》(1832)。
  童话
  共计163篇
  001 打火匣 002 皇帝的新装 003 飞箱
  004 丑小鸭 005 没有画的画册 006 跳高者
  007 红鞋 008 衬衫领子 009 一个豆英里的五粒豆
  010 一个贵族和他的女儿们 011 守塔人奥列 012 蝴蝶
  013 贝脱、比脱和比尔 014 烂布片 015 织补针
  016 拇指姑娘 017 跳蚤和教授 018 区别
  019 一本不说话的书 020 夏日痴 021 笔和墨水壶
  022 风车 023 瓦尔都窗前的一瞥 024 甲虫
  025 幸福的家庭 026 完全是真的 027 蓟的遭遇
  028 新世纪的女神 029 各得其所 030 一星期的日子
  031 钱猪 032 在辽远的海极 033 荷马墓上的一朵玫瑰
  034 野天鹅 035 母亲的故事 036 犹太女子
  037 牙痛姑妈 038 金黄的宝贝 039 民歌的鸟儿
  040 接骨木树妈妈 041 沙丘的故 事 042 小克劳斯和大克劳斯
  043 迁居的日子 044 鬼火进城了 045 幸运的套鞋
  046 鹳鸟 047 枞树 048 香肠栓熬的汤
  049 牧羊女和扫烟囱的人 050 天上落下来的一片叶子 051 恶毒的王子
  052 演木偶戏的人 053 舞吧,舞吧,我的玩偶 054 安妮·莉斯贝
  055 素琪① 056 藏着并不等于遗忘 057 谁是最幸运的
  058 钟声 059 顽皮的孩子 060 识字课本
  061 老约翰妮讲的故事 062 老墓碑 063 姑妈
  064 墓里的孩子 065 老路灯 066 老头子做事总不会错
  067 老房子 068 天鹅的窠 069 创造
  070 冰姑娘 071 小鬼和小商人 072 阳光的故事
  073 依卜和克里斯汀 074 梦神 075 老上帝还没有灭亡
  076 园丁和他的贵族主人 077 书法家 078 茶壶
  079 小小的绿东西 080 一点成绩 081 天国花园
  082 最难使人相信的事情 083 一枚银毫 084 肉肠签子汤
  085 光棍汉的睡帽 086 做出点样子来 087 老橡树的最后一梦
  088 字母读本 089 沼泽王的女儿 090 跑得飞快的东西
  091 钟渊 092 狠毒的王子 093 多伊和他的女儿们
  094 踩面包的姑娘 095 守塔人奥勒 096 安妮·莉丝贝特
  097 孩子话 098 一串珍珠 099 墨水笔和墨水瓶
  100 墓中的孩子 101 家养公鸡和风信公鸡 102 沙冈那边的一段故事
  103 演木偶戏的人 104 两兄弟 105 教堂古钟
  106 搭邮车来的十二位 107 屎壳郎 108 老爹做的事总是对的
  109 雪人 110 在鸭场里 111 新世纪的缪斯
  112 夜莺 113 蝴蝶 114 普赛克
  115 蜗牛和玫瑰树 116 害人鬼进城了 117 风磨
  118 银毫子 119 伯尔厄隆的主教和他的亲眷 120 在幼儿室里
  121 金宝贝 122 狂风吹跑了招牌 123 茶壶
  124 民歌的鸟 125 绿色的小东西 126 小精灵和太太
  127 贝得、彼得和皮尔 128 隐存着并不就是被忘却 129 看门人的儿子
  130 搬迁日 131 谎报夏
  132 姨妈
  133 癞蛤蟆 134 教父的画册 135 碎布块
  136 汶岛和格棱岛 137 谁最幸福 138 树精
  139 看鸡人格瑞得的一家 140 蓟的经历 141 你能琢磨出什么
  142 好运气在一根签子里 143 彗星 144 一个星期的每一天
  145 阳光的故 事 146 曾祖父 147 烛
  148 最难令人相信的事 149 一家人都怎样说 150 跳吧,舞吧,我的小宝宝
  151 大海蟒 152 园丁和主人 153 跳蚤和教授
  154 老约翰妮讲了些什么 155 大门钥匙 156 跛脚的孩子
  157 牙痛姨妈 158 最后的一天 159 亚麻
  160 “真可爱” 161 海的女儿 162 邻居们

安徒生的代表作有《小锡兵》《海的女儿》《拇指姑娘》《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皇帝的新装》等。
安徒生的简介:安徒生,丹麦19世纪童话作家,被誉为“世界儿童文学的太阳”。安徒生出生于欧登塞城一个贫穷的鞋匠家庭,童年生活贫苦。父亲是鞋匠,母亲是佣人。
早年在慈善学校读过书,当过学徒工。受父亲和民间口头文学影响,他从小爱文学。11岁时父亲病逝,母亲改嫁。为追求艺术,他14岁时只身来到首都哥本哈根。经过8年奋斗,终于在诗剧《阿尔芙索尔》中崭露才华。

扩展资料:
1805年4月2日,安徒生出生在北欧丹麦中部富恩岛奥登塞小镇一个鞋匠的家里。安徒生的早年是不折不扣的丑小鸭,而他最终却被证明是受世人崇敬的白天鹅。虽然他一辈子单身,但他却以168篇童话赢得了全世界一代又一代不同肤色的少年儿童的喜爱,他成了永远活在孩子们心里的童话之父。
安徒生在晚年所著自传中这样描述他的一生:“人生就是一个童话。我的人生也是一个童话。这个童话充满了流浪的艰辛和执著追求的曲折。我的一生居无定所,我的心灵漂泊无依,童话是我流浪一生的阿拉丁神灯。
我所走过的每一个城市就是我生命旅程中的一个个驿站,记录着一个个丰富多彩、变化多端的故事。我体验过什么是贫苦与孤独,后来又经历过豪华大厅中的生活。
我知道什么叫做被奚落与受尊重,我曾在冰冷的暗夜中独自流泪,承受失落爱情的苦痛;也曾在如潮的赞语中体味收获成功的快乐和幸福;也曾与国王驾车流连于阳光和煦的阿尔卑斯山中……这是我一生历史的一个个篇章。”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安徒生逝世140周年 揭秘你所不知道的童话之王

早年生活
丹麦19世纪童话作家,世界文学童话创始人。1805年4月2日生于丹麦菲英岛欧登塞的贫民区。父亲是个穷鞋匠。曾自愿服役,抗击拿破仑·波拿巴的侵略,退伍后于1816年病故。当洗衣工的母亲不久即改嫁。安徒生从小就为贫困所折磨,先后在几家店铺里做学徒,没有受过正规教育。少年时代即对舞台发生兴趣,幻想当一名歌唱家、演员或剧作家。1819年在哥本哈根皇家剧院当了一名小配角。后因嗓子失润被解雇。从此开始学习写作,但写的剧本完全不适宜于演出,没有为剧院所采用。
创作之路
1822年得到剧院导演约纳斯·科林的资助,就读于斯莱厄尔瑟的一所文法学校。这一年他写了《青年的尝试》一书,以威廉·克里斯蒂安·瓦尔特的笔名发表。这个笔名包括了威廉·莎士比亚、安徒生自己和司各特的名字。1827年发表第一首诗《垂死的小孩》,1829年,他进入哥本哈根大学学习。他的第一部重要作品《1828和1829年从霍尔门运河至阿迈厄岛东角步行记》于1829年问世。这是一部富于幽默感的游记,颇有德国作家霍夫曼的文风。这部游记的出版使安徒生得到了社会的初步承认。此后他继续从事戏剧创作。1831年他去德国旅行,归途中写了旅游札记。1833年去意大利,创作了一部诗剧《埃格内特和美人鱼》和一部以意大利为背景的长篇小说《即兴诗人》(1835)。小说出版后不久,就被翻译成德文和英文,标志着作者开始享有国际声誉。1835年开始创作童话,并取得巨大成就,一生共创作168篇童话。
代表作
《海的女儿》、《丑小鸭》、《卖火柴的小女孩》、《拇指姑娘》、《皇帝的新装》、《打火匣》等
编辑本段人物事迹
1805年4月2日出生于丹麦费恩岛奥塞小镇。 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
1816年11岁时父亲过世。 1819年,14岁时独自离家到哥本哈根,寻求创作机会。 1822年8月发表作品《尝试集》,含诗剧及故事共三篇。此集子因其出身寒微而无出版机会,但已引起文化界某些人士的注意。10月,进入中等教会学校补习文化,共读六年,对其教育方式感到痛苦不已;不过这六年中大量阅读名家作品,也练习创作诗篇、歌剧。 1827年,安徒生离开学校回到哥本哈根。发表诗歌,受到上流社会评论家称赞,鼓起安徒生对写作的信心。 1829年,写出长篇幻想游记《阿马格岛漫游记》出版,第一版销售一空。出版商立刻以优厚条件买下第二版,安徒生因此从饥饿的压迫中解脱。喜剧《在尼古拉耶夫塔上的爱情》在皇家歌剧院上演。同年也出版第一本诗集。 1830年,他的初恋失败。开始旅行;第二本诗集出版。 1831-1834年,安徒生的恋爱再度失败,遭逢母丧,不久出版长篇自传体小说《即兴诗人》。 1835年,30岁的安徒生开始写童话,出版第一本童话集,仅61页的小册子,内含《打火匣》、《小克劳斯和大克劳斯》、《豌豆上的公主》、《小意达的花儿》共四篇。作品并未获得一致好评,甚至有人认为他没有写童话的天份,建议他放弃,但安徒生说:“这才是我不朽的工作呢!” 1844年,他写出自传性作品《丑小鸭》。 1846年,他写出《卖火柴的小女孩》。 1870年,出版晚期最长一篇作品《幸运的贝儿》,共七万余字,是以他自己的生活感受为基础写成的,但不完全是自传。 1867年,安徒生被故乡奥登塞选为荣誉市民。 1875年8月4日上午11时,安徒生因肝癌逝世于朋友的乡间别墅。丧礼备极哀荣,享年70岁。
编辑本段作品情况
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
长篇小说
6部:《即兴诗人》(1835),《奥·特》(1836),《不过是个提琴手》(1837),《两位男爵夫人》(1848),《生乎?死乎》(1857),《幸运儿》(1870)。
剧本
25部:诗剧《阿夫索尔》(1822),《圣尼古拉教堂钟楼的爱情》(1829),歌剧《拉默穆尔的新娘》(1832),歌剧《乌鸦》(1832),诗剧《埃格纳特的人鱼》(1834),轻歌舞剧《离别与相逢》(1835),歌剧《司普洛峨的神》(1839),《黑白混血儿》(1840),《摩尔人的女儿》(1840),《幸福之花》(1844),独幕诗剧《国王的梦想》(1844),《梨树上的鸟儿》(1845),《小基尔斯滕》(1846),《科莫河边的婚礼》(1848),四幕喜剧《比珠宝还珍贵》(1850),歌剧《北欧的女神》(1850),《新房产》(1850),《睡魔》(1850),喜剧《海尔德摩尔》(1851),喜剧《接骨木妈妈》(1851),喜剧《出身并非名门》(1863),喜剧《长桥》(1863),三幕剧《西班牙客人》(1865),独幕剧《初来者》,《罗斯基里达之夜》。
游记
6部:《1828年和1829年从霍尔门运河至阿迈厄岛东角步行记》(1829),《瑞典纪行》(1851),《西班牙风光》(1863),《访问葡萄牙》(1866)。
自传
3部:《小传》(1832),《我一生真实的故事》(1847),《我的童话人生》(1855)。

4部:《诗集一》(1829),《诗集二》(1830),诗集《幻想与现实》(1830),诗集《一年的十二个月》(1832)。
童话
共计163篇 001 打火匣 002 皇帝的新装 003 飞箱 004 丑小鸭 005 没有画的画册 006 跳高者 007 红鞋 008 衬衫领子 009 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 010 一个贵族和他的女儿们 011 守塔人奥列 012 蝴蝶 013 贝脱、比脱和比尔 014 烂布片 015 织补针 016 拇指姑娘 017 跳蚤和教授 018 区别 019 一本不说话的书 020 夏日痴 021 笔和墨水壶 022 风车 023 瓦尔都窗前的一瞥 024 甲虫 025 幸福的家庭 026 完全是真的 027 蓟的遭遇 028 新世纪的女神 029 各得其所 030 一星期的日子 031 钱猪 032 在辽远的海极 033 荷马墓上的一朵玫瑰 034 野天鹅 035 母亲的故事 036 犹太女子 037 牙痛姑妈 038 金黄的宝贝 039 民歌的鸟儿 040 接骨木树妈妈 041 沙丘的故 事 042 小克劳斯和大克劳斯 043 迁居的日子 044 鬼火进城了 045 幸运的套鞋 046 鹳鸟 047 枞树 048 香肠栓熬的汤 049 牧羊女和扫烟囱的人 050 天上落下来的一片叶子 051 恶毒的王子 052 演木偶戏的人 053 舞吧,舞吧,我的玩偶 054 安妮·莉斯贝 055 素琪① 056 藏着并不等于遗忘 057 谁是最幸运的 058 钟声 059 顽皮的孩子 060 识字课本 061 老约翰妮讲的故事 062 老墓碑 063 姑妈 064 墓里的孩子 065 老路灯 066 老头子做事总不会错 067 老房子 068 天鹅的窠 069 创造 070 冰姑娘 071 小鬼和小商人 072 阳光的故事 073 依卜和克里斯汀 074 梦神 075 老上帝还没有灭亡 076 园丁和他的贵族主人 077 书法家 078 茶壶 079 小小的绿东西 080 一点成绩 081 天国花园 082 最难使人相信的事情 083 一枚银毫 084 肉肠签子汤 085 光棍汉的睡帽 086 做出点样子来 087 老橡树的最后一梦 088 字母读本 089 沼泽王的女儿 090 跑得飞快的东西 091 钟渊 092 狠毒的王子 093 多伊和他的女儿们 094 踩面包的姑娘 095 守塔人奥勒 096 安妮·莉丝贝特 097 孩子话 098 一串珍珠 099 墨水笔和墨水瓶 100 墓中的孩子 101 家养公鸡和风信公鸡 102 沙冈那边的一段故事 103 演木偶戏的人 104 两兄弟 105 教堂古钟 106 搭邮车来的十二位 107 屎壳郎 108 老爹做的事总是对的 109 雪人 110 在鸭场里 111 新世纪的缪斯 112 夜莺 113 蝴蝶 114 普赛克 115 蜗牛和玫瑰树 116 害人鬼进城了 117 风磨 118 银毫子 119 伯尔厄隆的主教和他的亲眷 120 在幼儿室里 121 金宝贝 122 狂风吹跑了招牌 123 茶壶 124 民歌的鸟 125 绿色的小东西 126 小精灵和太太 127 贝得、彼得和皮尔 128 隐存着并不就是被忘却 129 看门人的儿子 130 搬迁日 131 谎报夏 132 姨妈 133 癞蛤蟆 134 教父的画册 135 碎布块 136 汶岛和格棱岛 137 谁最幸福 138 树精 139 看鸡人格瑞得的一家 140 蓟的经历 141 你能琢磨出什么 142 好运气在一根签子里 143 彗星 144 一个星期的每一天 145 阳光的故 事 146 曾祖父 147 烛 148 最难令人相信的事 149 一家人都怎样说 150 跳吧,舞吧,我的小宝宝 151 大海蟒 152 园丁和主人 153 跳蚤和教授 154 老约翰妮讲了些什么 155 大门钥匙 156 跛脚的孩子 157 牙痛姨妈 158 最后的一天 159 亚麻 160 “真可爱” 161 海的女儿 162 邻居们
编辑本段人物资料
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
早期作品
他的第一部《讲给孩子们听的故事集》(Fairy tales, Told for Children)包括《打火匣》、《小克劳斯和大克劳斯》、《豌豆上的公主》和《小意达的花儿》,于1835年春出版。1837年在这个集子的基础上增加了两个故事,编成童话集第1卷。第2卷于1842年完成,1847年又写了一部《没有画的画册》。《皇帝的新装》辛辣地讽刺了皇帝的昏庸无能和朝臣们阿谀逢迎的丑态。
游历生活
1840至1857年,安徒生访问了挪威、瑞典、德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希腊、小亚细亚和非洲,在旅途中写了不少的游记,如:《一个诗人的市场》(1842)、《瑞典风光》(1851)、《西班牙纪行》(1863)、《访问葡萄牙》(1866)等。他在德、法等国会见了许多知名的作家和艺术家。1847年在英国结识了狄更斯。
自传作品
安徒生写过三部自传:1832年写的《小传》(1926)、1847年在德国出版的《正传》和后来写的一部《传记》(1855),他的小说和童话故事也大多带有自传的性质,如《即兴诗人》、《奥·特》(1836)、《不过是个提琴手》(1837)、《两位男爵夫人》(1848)、《活还是不活》(1857)、《幸运的贝儿》(1870)等。他在《柳树下的梦》(1853)、《依卜和小克丽斯玎》(1855)、《她是一个废物》(1853)等作品中,还写了鞋匠、洗衣妇等劳动者的生活,反映了他自己不幸的身世和遭遇,同时也表现了丹麦的社会矛盾,具有深刻的现实性和人民性。
晚年生活
1843年,安徒生认识了瑞典女歌唱家燕妮·林德。真挚的情谊成了他创作中的鼓舞力量。但他在个人生活上不是称心如意的。他没有结过婚。他晚年最亲密的朋友是亨里克和梅尔彻。1875年8月4日,安徒生在哥本哈根梅尔彻的宅邸去世。这位童话大师一生坚持不懈地进行创作,把他的天才和生命献给“未来的一代”,直到去世前三年,共写了168篇童话和故事。他的作品被译成80多种语言。
编辑本段作品特色
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
安徒生的童话故事体现了丹麦文学中的民主传统和现实主义倾向。他的最好的童话脍炙人口,到今天还为世界上众多的成年人和儿童所传诵。有些童话如《卖火柴的小女孩》(The Little Match Girl)《丑小鸭》(The Ugly Duckling)《看门人的儿子》等,既真实地描绘了穷苦人的悲惨生活,又渗透着浪漫主义的情调和幻想。由于作者出身贫寒,对于社会上贫富不均、弱肉强食的现象感受极深,因此他一方面以真挚的笔触热烈歌颂劳动人民,同情不幸的穷人,赞美他们的善良、纯洁等高尚品质;另一方面又愤怒地鞭挞了残暴、贪婪、虚弱、愚蠢的反动统治阶级和剥削者,揭露了教会僧侣的丑行和人们的种种陋习,不遗余力地批判了社会罪恶。《皇帝的新装》(The Emperor's New Clothes)辛辣地讽刺了皇帝的昏庸无能和朝臣们阿谀逢迎的丑态;《夜莺》(The Nightingale)和《豌豆上的公主》(The Princess and the Pea)嘲笑了贵族的无知和脆弱。他在最后一部作品《园丁和主人》中,还着力塑造了一个真正的爱国者的形象,反映了作者本人始终不渝的爱国主义精神。
编辑本段作品寓意
他虽然把满腔同情倾注在穷苦人身上,但因找不到摆脱不幸的道路,又以伤感的眼光看待世界,流露出消极情绪。他认为上帝是真、善、美的化身,可以引导人们走向“幸福”。他在作品中有时也进行道德说教,宣扬基督教的博爱思想,提倡容忍与和解的精神。
编辑本段文学素养
安徒生的童话同民间文学有着血缘关系,继承并发扬了民间文学的朴素清新的格调。他早期的作品大多数取材于民间故事,后期创作中也引用了很多民间歌谣和传说。
编辑本段体裁手法
在体裁和写作手法上,安徒生的作品是多样化的,有童话故事,也有短篇小说;有寓言,也有诗歌;既适合于儿童阅读,也适合于成年人鉴赏。他创造的艺术形象,如:皇帝的新装、小锡兵、拇指姑娘、丑小鸭、红鞋等,已成为欧洲语言中的典故。
编辑本段风格特点
在语言风格上,安徒生是一个有高度创造性的作家,在作品中大量运用丹麦下层人民的日常口语和民间故事的结构形式。语言生动、自然、流畅、优美、充满浓郁的乡土气息。
编辑本段人物历程
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
诞生
1805年4月,一个婴儿出生在一张由棺材板拼成的床上。他大声啼哭着,仿佛抗议上帝将天使贬谪到人间。教士安慰惶恐的母亲说:“小时候哭声越大,长大后歌声就越优美。”果然许多年后,这个天使用夜莺般的歌喉向全世界唱起歌儿了,即使是圣诞老人,也并不会比他更有名气。他的名字,就是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 安徒生父亲是丹麦欧登赛城的一个贫苦鞋匠,他读过不少书,想象力丰富并有点浪漫气质,不过这些在他来说并不是值得庆幸的事情。他的妻子是一个质朴的女人——并不美,但很耐劳,很容易相信一切,包括上帝。 这个春天,鹳鸟再次飞来,庭院里的醋栗树重新皱起细小的新叶,小小的安徒生知道自己已经6岁了。他故作正经地走在父亲身边,指点着收拾旧巢的鹳乌。当听说夏天以后,体弱的小鹳鸟因为无力飞到埃及过冬,会被啄死的时候,他忧愁起来:“让它们到咱们的顶楼上来吧,冬天里我一定会分点东西给它们吃的。”
生活
欧登塞是个封闭的小镇,人们坚信上帝和女巫。许多神秘的传说在空气中荡漾不绝。纺纱室的阿婆们有时会把《一千零一夜》中的离奇故事讲给来玩耍的小安徒生听,使这个原本喜欢空想的脑子更加丰富了。小家伙多么奇怪啊:许多人听着这些可怕的故事都无限叹息,担惊受怕,可是过后却好像没事儿似的。在他来说,他所听到的一切都带着鲜明的神奇色彩,仿佛真的一样重现在眼前。有时他会被树林中自己想象出来的精灵吓得飞奔回家,魂不附体。多年以后,这些古老的传说和童年的幻想,都成为他创作的源泉。
成长
母亲对柔弱的独生儿子充满怜爱,为了让他逃过学校坏脾气老姑婆的肉体虐待,6岁的安徒生被送到年轻的卡尔斯倩斯那里读书,成为年纪最小的学生。这位以公平温厚而备受尊敬的教师很喜欢女孩般文静的新学生,课间时常牵着他的手在校园里散步,并不时对嬉闹的学生们喊一句;“安静点,淘气鬼们,别把这孩子推倒了。” 安徒生经常偷看学校里唯一的女孩子萨拉,他把她想象成童话中的公主,渴望接近这个黑眼睛的小姑娘。有一次,他们一起回家,其实他的家早就走过了,可是他一声不吭。同样贫苦出身的萨拉发誓自己将来会成为某农场的女管事。安徒生睁大双眼:“那多乏味!”公主怎么能当管事呢?“我长大以后,要把你接到我的城堡里。”他告诉女孩子他的家原是贵族的分支,只是因为某种原因……,总有一天……萨拉笑起来,这小家伙一定是疯了。第二天,一个磨坊主的儿子奥来揪着安徒生的头发嚷道:“日安,公爵大人!你漂亮的城堡在哪儿呢?”周围的人捧腹大笑。 安徒生的爱情黯然退却。但在幻想中,他让自己在大火中救下萨拉,并接受了她的道歉。他甚至原谅了欺侮嘲笑他的奥来,当这个顽童被罚站在桌子上时,小安徒生设身处地地想象奥来羞辱的处境,以至于被罚者还没有哭,他就哭出声来,并苦苦哀求老师原谅他的“敌对行动人”。这件事后,作坊主的儿子就成了小个子安徒生的保护人了。 时光过得飞快,在学校里安徒生十分快乐,然而时世的艰难使学校关闭了,他只好回到家里。父亲为他做的几只木偶给儿子带来极大的满足,他给小人们缝制了漂亮的衣裳,让木偶们在“舞台”上尽情发挥他的幻想。
学习
不久,一种更美好的东西闯入他的生活——他读到了威廉·莎士比亚的作品,那神奇瑰丽的情节深深使他迷醉。很快,他就能整段背诵《李尔王》;他那些木偶,也都沉浸在威廉·莎士比亚激情的海洋中了。 他开始想编自己的戏——他把父亲教给他的几句德语词汇讲给木偶。你听,“Besen!”这个词多么响亮,可是你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这个木偶最爱说的字眼,其实就是“扫帚”的意思。
战争
1813年,拿破仑·波拿巴发动战争,困窘的家境和冒险的渴望促使鞋匠走上了战场。两年以后他回到家中,从此一病不起。当雪花飘起的时候,出现在小安徒生幻想中的冰姑娘带走了父亲,留下无助的妻儿和彻骨的寒冷。
母亲
父亲死后,生计日下,母亲唯一的谋生手段就是每天给别人洗衣服。在寒冷的冬天里河水的温度无法想象,她只好喝几口酒来驱寒。这在体面人看来,是多么粗鄙的行为!刻薄的流言不胜而走,城里的人们都在窃窃私语——“鞋匠的老婆玛利亚是个嗜酒如命的女人!”安徒生为母亲感到无限屈辱。多年以后,在童话《她是一个废物》中,他表达出深深的愤慨。 玛利亚本是想拼死独立支撑一家的,可镇里的长舌妇们嘲笑她的儿子游手好闲,母亲只好忍痛把瘦小羞怯的儿子送到工厂里做童工。11岁的安徒生被沉重的活计搞得头晕眼花,然而他的歌声救了他。当一次间歇时他唱起来。工人们从此不再让他干活,只要他那清脆、响亮的歌声能打破工地的沉闷,还要求这个小家伙做什么呢?小安徒生心满意足,因为他向来就喜欢在大庭广众面前表演,他甚至独个演起了威廉·莎士比亚的《麦克白》。 一个工人对他说:“干嘛你不去当演员?” 是的,那对他再适合不过了,如果不能导演命运的话,那么在舞台上演出命运不是也很好吗?这是多么奇妙的设想!于是,当安徒生14岁受过坚信礼以后,他对母亲安排他做裁缝学徒的计划表现出惊人的执拗——“不,妈妈,我要当演员。” 尽管安徒生向妈妈保证一定会成名,又是哀求又是哭泣,母亲毫不让步。然而算命的女巫帮助了他:“孩子的幸福之花不在这里开放,得离开此地到远方去寻找!” 携带着30个银毫子和心爱的木偶,年轻的安徒生在马车上回首故乡。他曾经写下过这样的句子:“当我变得伟大的时候,我一定要歌诵欧登塞。谁知道,我不会成为这个高贵城市的一件奇物?那时候,在一些地理书中,在欧登塞的名字下,将会出现这样一行字:一个瘦高的丹麦诗人安徒生在这里出生!”
离乡
这是一个准确的预言。然而此时,1819年9月6日当那个14岁的瘦高个儿的男孩手里拿着一个包袱,眺望着已展现在他面前的哥本哈根时,故乡却仿佛已遥不可及,这个巨大而陌生的城市使他感到渺小而孤独。但他立刻擦去眼泪,告诉自己,现在不是哭泣的时候,要行动,信心百倍地行动。这个来自小镇的男孩子,像《天方夜谭》中的贫苦少年阿拉丁一般,开始为自己的神灯而奋斗了。 他苦心求人写给著名芭蕾舞演员沙尔夫人的介绍信并未达到拜师的效果,便又去求见皇家剧院的经理霍尔斯坦请求做一名演员。经理打量了一下这个鹳鸟一般细高的孩子以后说道:你长得太瘦了,演起戏是会被观众嘘下台来的。”少年仍未失望,主动建议道:“这个好办,只要您给我100块钱一个月的薪水,我很快就会长胖的。”经理恼怒了——这个穷小子若不是白痴,就是来寻开心的,立时便发出逐客令,沮丧的安徒生只好离开。 舞蹈学校五月才招生,而安徒生手里的钱已所剩无几。经一位熟人介绍,他做了几天小工,又因为满口乡土口音而被人当作笑料,只好气愤地离开作坊。他流浪街头,茫然无措,突然想起在报上看到过意大利歌唱家西博尼教授在哥本哈根演出和开办歌唱学校的消息,于是便不顾一切地闯进了教授正高朋满座的家。好奇的宾客们被这个在哥本哈根孤身奋斗的少年吸引,何况,他的歌声的确展示着一颗热爱缪斯的心。大家纷纷解囊,安徒生终于如愿以偿,进入西博尼的歌唱学校。 然而幸运不会总跟着一个人,虽然安徒生勤奋超人,但一场大病损害了他的声音,学声乐已毫无希望。接下来的挫折使他发现,自己也缺少舞蹈和演戏的天份。他终于明白,自己不属于舞台。
转变
4年离乡奋斗使安徒生深刻感受了这个更为广阔、充满悲欢离合的社会。在学校里,他阅读了莎翁、歌德等人的名著以及丹麦的古典作品,深深体验到写作的魅力。他突然清楚地知道他所要追求的“神灯”是什么了——那就是“文学”。只要有百折不回的勇气和一颗真诚易感的心灵,就一定能够攀上文学的顶峰。 1822年,几位评论家读到了一个叫《阿芙索尔》的剧本,这是一个冒失的年轻人送来的。剧本韵律不齐,有许多语法错误——当然,作者毫无修养是有目共睹的。不过且慢,这其中有许多火花真实地、生动地闪烁着,也许这个微不足道的小家伙可以给戏剧界带来点清澈的东西。于是剧本的作者,汉斯·安徒生被送进拉丁文学校深造,国家顾问古林先生为他申请了一笔皇家公费以支付用度。 17岁的安徒生高高瘦瘦,坐在低年级教室里和孩子们一起上课对他来说可并不是一件愉快的事情。孩子们嘲笑他是乡下笨汉,因为他丝毫不懂上流社会的礼节,在他们眼里,他就是那只不受欢迎的“丑小鸭”;同时,那些繁复的拉丁文修饰语多么无聊:空洞的语言即使矫揉造作地装饰起来,也没有灵魂,而他必须背诵它们! 不过,经过考验和磨难,他总算在1828年通过了毕业考试。而且这几年中,他阅读了不少诗人和作家的作品,拜伦、海涅、司各特,他们才是真正的瑰宝啊! 在学校里,安徒生没有忘记他的创作,他的诗作《傍晚》和《垂死的孩子》发表在作家海登堡的刊物上,大受好评。1829年,安徒生的喜剧《在尼古拉耶夫塔上的爱情》公演,听着观众的喝彩,年轻的剧作家滚滚泪下——十几年前,正是在同一家戏院中,他曾受到尖刻的鄙薄和否定,而今天,他终于成功了,得到了公众的承认和欢呼。
游历

安徒生作品及成才之路
答:安徒生写过三部自传:1832年写的《小传》(1926)、1847年在德国出版的《正传》和后来写的一部《传记》(1855),他的小说和童话故事也大多带有自传的性质,如《即兴诗人》、《奥·特》(1836)、《不过是个提琴手》(1837)、《两位男爵夫人》(1848)、《活还是不活》(1857)、《幸运的贝儿》(1870)等。他在《柳树下...

我喜爱的一本书
答:我最喜欢的一本书是《安徒生童话》。《安徒生童话》这本书的作者是安徒生,他写的《安徒生童话》让我收获了非常多的新知识。《皇帝的新装》让我懂得了:做事要站在客观的角度上,全面的看待事情,要实事求是,不要落下太多笑柄。《海的女儿》让我懂得了:要想幸福,首先得让别人幸福,别人幸福,自己也能很幸福。《卖火...

成才之路作文
答:成才之路作文 篇1 “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饥体肤,空乏其身。”这是大思想家孟子留给我们的“珠玑”可是凡人又怎能参悟,相反只会断章取义,适得其反。新时代的孩童们在幸福的美好时光中也搀杂了悲凉与伤感。 父母在后面追,儿女们在前面跑,恨不得有一个地缝可钻。真的很向往神仙般的生...

读书与成长高二议论文
答:不过最能吸引我目光的是郑渊洁写的《皮皮鲁和鲁西西》,里面的主人翁皮皮鲁和鲁西西身边发生的一件件生活故事都充满神话和神奇的色彩,当他们遭到挫折时,我忍不住为他们感到同情;当他们获得成功是,我也忍不住大声笑出来。记得那时我的父母不同意为我买童话书,但是我为了能一睹郑渊洁大师文学作品的风采,在放假时,...

文学泰斗的内容简介
答:莎士比亚如何创造出罗密欧、朱丽叶、哈姆雷特等深入人心的艺术形象;巴尔扎克在看尽了怎样的世间百态之后写出了《人间喜剧》;童心未泯的安徒生是怎样为孩子们创造了一个奇幻的童话王国……翻开本书,你可以发现,其实每位文学家的生活历程、成才之路本身就是一部极佳的、罕有作品。

读名人的故事有感
答:这本书让我领悟前人的经验,走上成才之路。 读名人的故事有感13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每当读到这句话时,我总会想起一个个名人的故事。这段时间,我读了一本名叫《你不可不知的世界名人故事》的书,书中介绍了古今中外世界各个国家名人的故事:哥白尼、培根、牛顿、法布尔……这些人的不朽事迹一直...

名人和读书的小故事300字左右
答:”许多文学家、科学家的成才之路就是从小刻苦读书。内请看鲁迅和容王亚南苦读的趣事。 鲁迅嚼辣椒驱寒 鲁迅先生从小认真学习。少年时,在江南水师学堂读书,第一学期成绩优异,学校奖给他一枚金质奖章。他立即拿到南京鼓楼街头卖掉,然后买了几本书,又买了一串红辣椒。每当晚上寒冷时,夜读难耐,他便摘下一颗辣椒,放在...

读《名人故事》有感
答:这本书让我领悟前人的经验,走上成才之路。 读《名人故事》有感12 楚庄王是春秋时期的五霸之一,他是一位治国有方、用人有术的君主。关于他的用人艺术,有这样一个非常生动的故事。 有一年,楚国的军队接连打了几次大胜仗,楚庄王非常高兴,专门在宫中设宴庆功,搞赏功臣将士。宴会上,楚庄王下令将士开怀畅饮,不必...

读书成就梦想 英语作文
答:读书,是起航轮船的发动机;读书,是照亮成才之路的灯塔;读书,是成就梦想的前提。“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些朗朗上口的名言早已被我们熟记在心。没错,读书确实让我增长了见识,让我明白了真理,让我学会了成长。我读过的许多中外名着使我铭记在心...

求关于“改变自我”的名人小故事
答:《贝多芬传》主要叙述了伟大音乐家贝多芬不平凡的一生,作者以高度的艺术概括和饱含激情的文字,向人们描绘着贝多芬的成才之路…… 贝多芬是被全世界公认的最伟大的音乐家,他之所以拥有如此崇高的荣誉,关键在于他的作品以及他作品独特的震撼力。 贝多芬自幼不幸,他的父亲是一个残暴的酒鬼,他剥夺了小贝多芬学习、休息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