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的诗词曲五首和第六单元的诗五首的书下注视!!

作者&投稿:冀才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和第六单元的文言文。~

21课 《与朱元思书》吴均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piǎo)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miǎo),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líng)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yuan)飞戾(lì)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22课 《五柳先生传》陶渊明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hào)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shì)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zhé)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céng)不吝((lìn)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hè)穿结,箪(dān)瓢(piáo)屡空,晏(yàn)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pō)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qián)娄(lóu)之妻有言:“不戚(qī)戚于贫贱,不汲(jí)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chóu)乎?衔(xián)觞(shāng)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yú)?葛天氏之民欤(yú)?
23课 《马说》韩愈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zhǐ)辱于奴隶人之手,骈(pián)死于槽(cáo)枥(lì)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shí)或尽粟(sù)一石(dàn,古音为shí)。食(sì)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sì)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shí)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xiàn),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sì)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yé)?其真不知马也。
24课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宋濂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guān ),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chì)咄(duō),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sì)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qiè)曳(yè)屣(xǐ),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jūn)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jìng)不能动,媵(yìng)人持汤沃灌,以衾(qīn)拥覆,久而乃和(hé)。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pī)绮(qǐ)绣,戴朱缨(yīng)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xiù),烨(yè)然若神人;余则缊(yùn)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25课 《诗词曲五首》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赤壁(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过零丁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水调歌头(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gé),低绮(qǐ)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山坡羊 潼关怀古(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踟)躇(chú)。伤心秦汉经行处,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26课 《小石潭记》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huáng)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lè)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liè)。全石以为底,近岸,卷(quán)石底以出,为坻(chí),为屿(yǔ),为嵁(kān),为岩。青树翠蔓(wàn),蒙络摇缀(zhuì),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通假字,通“彻”,有的版本为“彻”),影布(于(在))石上,佁(yǐ)然不动。俶(chù)尔远逝,往来翕(xī)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dǒu)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liáo)无人,凄神寒骨,悄(qiǎo)怆(chuàng)幽邃(suì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gōng )古,余弟宗玄。隶(lì)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yī)。
27课 《岳阳楼记》范仲淹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zhé)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zhǔ)予(yú)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fú)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shāng),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yín)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yào),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qiáng)倾楫(jí)摧;薄(bó)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zhǐ)汀(tīng)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jiē)夫!予(yú)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chǔ)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y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28课 《醉翁亭记》欧阳修
环滁(chú)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hè)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láng yá)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chán)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zhé)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fú)日出而林霏(fēi)开,云归而岩穴(xué)暝(míng),晦(huì)明变化者,山间之朝(zhāo)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yǔ)偻(lǚ)提携(xié),往来而不绝者,滁(chú)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liè),山肴野蔌(sù),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hān)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yì)者胜,觥(gōng)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yì),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29课 《满井游记》袁宏道
燕 (yān) 地寒,花朝 (zhāo) 节后,余寒犹厉。冻风时作,作则飞沙走砾(lì)。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zhé)返。
廿 (niàn)二日天稍和,偕(xié)数友出东直,至满井。高柳夹(jiā)堤(dī),土膏(gāo)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 (hú)。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zhà)明,鳞(lín)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xiá)也。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yán)明媚,如倩(qiàn)女之靧(huì)面而髻(jì)鬟(huán)之始掠也。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 (liè) 寸许。游人虽未盛,泉而茗(míng)者,罍(léi)而歌者,红装而蹇(jiǎn)者,亦时时有。风力虽尚劲(jìng),然徒步则汗出浃 (jiā) 背。凡曝 (pù) 沙之鸟,呷(xiā)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 (liè) 之间皆有喜气。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夫(fú)不能以游堕 (huī) 事,潇(xiāo)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而此地适与余近,余之游将自此始,恶(wū)能无纪?己亥(hài)之二月也。
30课 《诗五首》
饮酒(其五)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行路难(其一)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zhé),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sǎn)入珠帘湿罗幕,狐裘(qiú)不暖锦衾(qīn)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qiāng)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chè)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己亥杂诗(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与朱元思书2.五柳先生传3.马说4.送东阳马生序(节选)5.诗词曲五首《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赤壁》《过零丁洋》《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山坡羊·潼关怀古》6.小石潭记7.岳阳楼记8.醉翁亭记9.满井游记10.诗五首《饮酒》(其五)《行路难》(其一)《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已亥杂诗》课外古诗词背诵:1.曾从弟(其二)2.送杜少府之任蜀州3.登幽州台歌4.送元二使安西5.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6.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7.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8.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9.登飞来峰10.清平乐·村居

正在打字中....................稍等9:15
现在终于好了10:54

诗词曲五首:
(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① 选自《刘禹锡集.外集》(中华书局1990年版)。刘禹锡参与王叔文集团的政治改革,失败后被贬到外地做官二十多年。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刘禹锡在扬州遇到白居易。在酒宴上白居易写了《酔赠刘二十八年使君》,刘禹锡作此诗答谢。酬,这里是以诗相答的意思。使君,称刺史。②【巴山楚水】泛指作者贬谪之地四川、湖南、湖北一带。③【二十三年弃置身】从唐顺总永贞元年(805)刘禹锡被贬为连州刺史到写此诗是,共22个年头,因为第二年才能回到京城,所以说二十三年。④【闻笛赋】指西晋向秀所作的《思旧赋》。向秀跟嵇康是好朋友,嵇康因不满司马集团而被杀,向秀经过嵇康故居时,听见有人吹笛,不禁悲从中来,于是作《思旧赋》。⑤【烂柯人】指晋人王质。王质上山砍柴,看见两个童子下棋,就停下观看。等棋局终了,手中的斧把已经朽烂。回到村子,才知道已经过了一百年。⑥【歌一曲】指白居易的《酔赠刘二十八年使君》。⑦【长】增长,振作。

(2)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至今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①选自《樊川诗集》(中华书局1962年版)卷四。赤壁,东汉献帝十三年(208)周瑜大败曹操处,现在湖北赤壁(原蒲圻)西北长江南岸。②【折戟】折断的戟。戟,古代兵器。③【销】销蚀。④【将】拿起。⑤【磨洗】磨光洗净。⑥【认前朝】认出戟是东吴破曹时的遗物。⑦【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假如东风不给周瑜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将被关进铜雀台中了。东风,指火烧赤壁事。铜雀,台名,曹操所建,上居姬妾歌妓,是曹操暮年行了处。故址现在河北临漳。二乔,指江东乔公的两个女儿,都是东吴美女,大乔是孙策(孙权兄)之妻,小乔是周瑜之妻。

(3)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沉浮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①选自《文山先生全集》(《四部丛刊》本)。文天祥(1236-1283),字履善,又字宋瑞,自号文山、浮休道人,吉林吉水(今属江西)人。此诗是文天祥被元军俘虏的第二年(1279)正月过零丁洋时所作。零丁洋即“伶丁洋”,现在广东省珠江口外。②【遭逢起一经】指自己由于熟读经书,通过科举考试,被朝廷选拔入仕做官。一经,古代科举考试中,考生要选考一种经书。③【干戈寥落四周星】在频繁的抗元战斗中已度过四年。干戈,两种兵器,这里指战争。寥落,荒凉冷落。四周星,四年,从德祐元年(1275)正月起兵抗元被俘恰是四年。④【山河破碎风飘絮】大宋国势危亡如风中柳絮。写此诗后20天,设在崖山的南宋流亡朝廷覆亡。⑤【身世浮沉雨打萍】比喻自己一生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根,时起时沉。⑥惶恐滩】在江西万安赣江中,水流湍急,极为险恶。景炎二年(1277)文天祥兵败后,曾从惶恐滩一带撤退。⑦【伶仃】孤苦无依的样子。⑧【丹心照汗青】忠心永垂史册。丹心,红心,比喻忠心。汗青,古代在竹简上写字,先以火炙烤竹片,以防虫蛀。因为竹片水分蒸发如汗,故称书简为汗青。这里特指史册。

(4)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①选自《东坡乐府笺》(商务印书局1958年版)。苏轼(1037-1101),字子瞻,自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宋代文学家。。水调歌头,词牌名。②【丙辰】熙宁九年(1076)。③【子由】苏轼的弟弟苏辙的字。④【把酒】端起酒杯。⑤【宫阙】宫殿。⑥【归去】回到天上去。⑦【琼楼玉宇】美玉砌成的楼宇。指想象中的仙宫。⑧【不胜】经受不住。⑨【弄清影】意思是月光下的身影也跟着做出各种舞姿。⑩【何似】哪里比得上。【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月儿经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人(指诗人自己)。【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月儿)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偏在人们分离时圆呢?何事,为什么。【此事】指人的“欢”“合”和月的“晴”“圆”【千里共婵娟】虽然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婵娟,指月亮。

(5)山坡羊 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①选自《全元散曲》(中华书局1986年版)。山坡羊,曲牌名。潼关,在陕西东部。张养浩(1207-1329)字希孟,号云庄,济南(今属山东)人,元代散曲作家。②【山河表里】指潼关外有黄河,内有华山。③【西都】指长安。④【伤心秦汉经行处】令人伤心的是途中所见的秦汉宫殿遗址。经行,经过。
———————————————————————————————————————

第六单元的诗五首:
(1) 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①选自《陶渊明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饮酒》是一组五言古诗,共20首,写于作者辞官归隐以后。②【结庐】构筑房舍。结,建造、构筑。庐,简陋的房屋。③【人境】人聚居的地方。④【尔】这样。⑤【日夕】傍晚。⑥【相与】相伴。⑦【欲辨已忘言】想要辨识却不知怎样表达。辨,辨识。

(2) 行路难(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①选自《李太白全集》(中华书局1977年版)。“行路难”是乐府古题,李白以此为题写了三首诗,这里选的是第一首。②【樽】古代盛酒的器具。③【斗十千】一斗值十千钱(即万钱),形容酒美价贵。④【珍羞】珍贵的菜肴。羞,同“馐”,美味的食物。⑤【直】同“值”。⑥【箸】筷子。⑦【太行】太行山,在现在山西、河南、河北三省交界处。⑧【闲来垂钓碧溪上】这句是用吕尚(姜太公)的典故。相传吕尚80岁时在渭水的磻溪垂钓遇周文王,后辅佐周武王灭商。⑨【忽复乘舟梦日边】相传商朝的伊尹在被商汤委以国政时,曾梦见自己乘船在日月旁边经过。这两句诗写诗人自己对从政仍有所期待。⑩【今安在】如今山在何处。安,哪里。 【长风破浪】比喻现政治理想。南朝宋时宗悫少年有大志。他叔父问他的志向,他回答说:“愿乘长风破万里浪。” 【云帆】高高的船帆。 【济】渡。

(3)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①选自《杜诗详注》(中华书局1979年版)。这首诗作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当时安史之乱还未平定。诗中的茅屋即指草堂。②【三重茅】几层茅草。三,泛指多。③【挂罥】挂着,挂住。罥,挂。④【长】高。⑤【沉塘坳】沉到池塘水中。坳,水边低地。⑥【忍能对面为盗贼】竟忍心这样当面做“贼”。⑦【竹】竹林。【呼不得】喝止不住。【俄顷】一会儿。【漠漠】阴沉迷蒙的样子。⑧【向昏黑】渐渐黑下来了。向,渐渐。⑨【娇儿恶卧踏里裂】孩子睡相不好,把被子蹬破了。⑩【雨脚如麻】形容雨点不间断,像下垂的麻线一样密集。 【丧乱】战乱,指安史之乱。 【何由彻】如何挨到天亮。 【安得】如何能得到。
【广厦】宽敞的大屋。 【庇】遮盖,掩护。 【寒士】贫寒的士人。 【突兀】高耸的样子。

(4)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著。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① 选自《岑参集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唐玄宗天宝十三载(754),岑参任安西北庭节度判官,军府所在地为轮台(现在新疆轮台),这首诗就写于此。判官,官名,是节度使、观察使一类官吏的僚属。武判官,生平不详。京,这里指长安(现在陕西西安)。②【白草】一种晒干后变为白色的草。③【胡天】指塞北的天空。胡,我国古代对北方各民族的通称。④【珠帘】用珍珠缀成的帘子。与下面的“罗幕”一样,是美化的说法。⑤【锦衾薄】丝绸的被子(因为寒冷)都显得单薄了。⑥【角弓】一种以兽角作装饰的硬弓。⑦【控】拉开。【瀚海】沙漠。【阑干】纵横交错的样子。【中军】主帅的营帐。⑧【饮归客】宴饮回去的人,指武判官。⑨【辕门】军营的大门,古时行军扎营,以车环卫,在出入处用两车的车辕相向竖立,作为营门,故称辕门。⑩【掣】拉,扯。

(5)己亥杂诗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① 选自《龚自珍全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龚自珍(1792-1841),字瑟人,号定庵,浙江仁和(现在杭州市)人,近代思想家、文学家,是近代启蒙思想的先驱。《己亥杂诗》宫315首,多咏怀和讽喻之作,写于己亥年,即清道光十九年(1839)。②【吟鞭】诗人的马鞭。吟,指吟诗。③【落红】落花。后两句诗言外之意是说,自己虽然辞官了,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给二楼补充一下,第六单元还有: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唐】 岑(cén)参(shēn)   
 北风卷地白草折(shé),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sàn)入珠帘湿罗幕,狐裘(qiú)不暖锦衾(qīn)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qiāng)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chè)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注释:

1.这首诗是天宝十三年到至德元年之间,岑参任安西北庭节度判官时所作。判官:唐代节度使手下协助处理公务的幕僚。
2.白草:我国西北地区出产的一种牧草,牛马都喜欢吃。干枯时,变成白色,故名。
3.胡天:泛指西北地区的天空。胡:我国古代对北方和西北少数民族的称呼。
4.锦衾:锦缎的被子。
5.角弓:用兽角装饰的硬弓。控:引,拉开。
6.都护:镇守边疆的长官。唐时设六都护府,各设大都护一员。唐代也往往尊称节度使为都护。铁衣:铠甲。着:穿。
7.瀚海:大沙漠。阑干:纵横。百丈冰:形容冰层之厚。
8.惨淡:
9.中军:本义是主帅亲自统领的军队,这里借指主帅居住的营帐。饮归客:请归客饮酒。
10.胡琴、琵琶、羌笛:都是西域的乐器。
11.辕门:军营之门。古时驻军,以两车的车辕相对交叉作为营门,称为辕门。
12.“风掣”句:是说军棋上落雪结冰,冻得很硬,风吹不动。掣:牵,这里指风吹。翻:飘扬。
13.轮台:在今新疆乌鲁木齐西北,唐时属庭州,隶北庭都护府,置有静塞军。
14.天山:横贯新疆东西的山脉,长六千余里。

已亥杂诗
清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  
 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吟鞭:诗人的马鞭。吟,指吟诗
落红:落花。后两句诗言外之意是说,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额,没看见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作文
答:那时杜甫在夜幕降临时走到了一个叫石壕村的村子,他不得不在一个老百姓家里投宿。这家的老夫妇热情地接待了他。深夜,疲惫不堪的杜甫正要安歇,就听到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接着又是一阵粗暴的叫声。老汉一听就知道是来抓他壮丁的,急忙翻过墙逃走了,老婆婆颤巍巍地去开门。“快把人交出来!”差役一...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5首古诗的文学常识
答:《静夜思》、《将进酒》、《望庐山瀑布》、《早发白帝城》、《送友人》、《登金陵凤凰台》、《月下独酌》、《清平调•其一》、《清平调•其二》、《清平调•其三》、《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春思》、《赠汪伦》、《梦游天姥吟留别》、《金陵酒肆留别》、《关山月》、《子夜吴歌》、《长干行》、...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配套练习册第五单元综合练习答案
答:【答案】: 1、B 2、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3、小苑春回,莺唤起一庭佳丽,看池边绿树,树边红雨,此间有舜日尧天 4、至;通“返”凭借;美丽的 5、(1)(重重叠叠的)山峦各倚仗着自己的地势争相向上,仿佛要...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前两篇古文
答: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huáng)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chí),为屿(yǔ),为嵁(kān)为岩。青树翠蔓(màn),蒙络摇缀,参(cēn)差(cī)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课文分析
答:4、结构:第一段是文章的总起,概括描写了自富阳至桐庐一路上的奇山异水。 第二段 以简练传神的笔法从静态和动态两方面描写了富春江的异水。水色、水清、水深、水急都突出了“异”的特点:。 第三段描写了 富春江夹岸的奇山,并抒发了作者爱慕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 全文分三自然段,第一自然段总写...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配套练习册第五单元《马说》答案
答:【答案】: 一、1、略 2、(1)B;A (2)A;B (3)B;A 3、(1)“食”通“饲”,喂养。(2)“见”通“现”,表现。(3)“邪”通“耶”,语气词。4、(1)只能辱没在仆役的手里,(和普通的马)一同兀在槽枥之间。(2)...

跪求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课外古诗词的理解性默写或赏析...
答:八年级(下)理解性背诵默写 (一)《酬乐天扬州初席上见赠》(刘禹锡)1.《酬乐天扬州初席上见赠》中饱含诗人无限的辛酸和愤怒的诗句是:巴山楚水凄凉地, 二十三年弃置身。 2.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蕴含哲理,表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诗句是: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二)《赤壁...

语文八年级下册人教版的第五单元作文,古诗中的风景六百字怎么写?谢谢...
答:“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在夕阳夕下的时候,落日的余辉照射在山坡上,世界是那么的宁静,张开双臂,吸一口秋天的气息,凉凉的,很舒畅,使人忘却了夏的炎热。坐在树下,任凭秋风吹拂过脸颊,我仿佛看到秋天的银杏树,叶子就象一把把小玉扇,扇哪扇哪,扇走夏天的炎热,带来秋天的凉爽。眨一下...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知识与能力训练第五单元自测答案
答:【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 (一)略。(二)文言文、句及常识的理解 1、D 2、C 3、D 4、A 二、课内阅读 1、家里穷,没有办法得到书,就经常向有书的人家去借,亲手用笔抄写,计算着约定的日子按期归还。2、幼年读书的艰难;成年从师的艰难;求学生活条件的艰难。3、学习要勤奋,求师应...

求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和第六单元文言文
答:《与朱元思书>》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