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在军事理论上的主要贡献是什么

作者&投稿:友燕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孙子兵法》是最早的军事理论著作吗?~

是的。
延展知识:
简介:《孙子兵法》又称《孙武兵法》、《吴孙子兵法》、《孙子兵书》《孙武兵书》等,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兵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军事著作,被誉为“兵学圣典”。处处表现了道家与兵家的哲学。共有六千字左右,一共十三篇。
意义:
2.1《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赡,逻辑缜密严谨,是古代军事思想精华的集中体现。作者为春秋时祖籍齐国乐安的吴国将军孙武。 《孙子兵法》被奉为兵家经典。诞生至今已有2500年历史,历代都有研究。
2.2《孙子兵法》不仅在中国产生积极影响,而且被先后译成多种语言,在世界上广泛流传。法国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拿破仑,在兵败滑铁卢之后,偶然得见《孙子兵法》,无限感慨地说:“如果二十年前能见到《孙子兵法》,历史将会是另外一个结局。”
2.3美国最著名的军校──西点军校,一直把《孙子兵法》定为必读教科书;许多日本企业家,都把《孙子兵法》作为商战指南。在1990年的海湾战争中,美国军队还将《孙子兵法》配备到人手一册,用来武装美国海军陆战队将官,以至一时形成"一位看不见的中国人指挥美国人将取得海湾战争的胜利"的舆论。我们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孙子兵法》还将进一步走向世界。

早在西周时期,我国就出现了两部以军事为主题的文献著作《军志》,《军政》。但是,已经失传,无从考证,属于传说范畴。
有记载的是《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兵书,是世界现存最早的“兵学圣典”。作者孙武作为新兴地主阶级的军事家,亲历数次战争,戎马生涯长达30年,并撰写了适应当时历史要求的《孙子兵法》。《孙子兵法》有13篇,共6100余字,是一部独立完整的兵书。它总结了春秋及其以前的战争经验,具有深刻的谋略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战争的一般规律。其基本观点如下:“兵者,国之大事也”的战争观;以“道”为首的战争制胜条件论;“知彼知己”基础上的料敌定谋方法;“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全胜”论;以“致人而不致于人”为核心的一系列作战指导原则。《孙子兵法》的问世,标志着独立的军事理论从此诞生,在世界军事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初步认识到了战争的本质,冲破长期鬼神论、天命论的束缚,具有朴素的唯物论观点;它分析了战争的奇正、攻守、强弱、虚实、远近等对立的现象及其相互转化的关系,体现了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它揭示的某些战争规律和指导原则,成为后世兵书的典范。

《孙子兵法》在军事理论上的主要贡献是
1 从揭示战争指导中的“利”和“害”的矛盾运动规律入手,确立了重战与慎战相统一的战争观。
2 从揭示战争指导中“全”和“破”的矛盾运动规律入手,确立了全胜的战略观
3从揭示战争指导中“奇”和“正”的矛盾运动规律入手,确立了“文武并重”的诡道制胜观
4从揭示军队建设中“文”和“武”的矛盾运动规律入手,确立了“文武并重”的治军
孙子兵法内容归纳
《始计篇》第一、讲的是庙算,即出兵前在庙堂上比较敌我的各种条件,估算战事胜负的可能性,并制订作战计划。《始计篇》也简称《计篇》,是《孙子兵法》的第一篇,“计”本义是计算、估计,在这里指战前的战略谋划。作为《孙子兵法》的首篇,在一定程度可以视为孙子卓越军事思想的高度浓缩和精辟概括,它从宏观上对决定战争胜负的政治、军事等各项基本条件进行比较、分析和研究,并对战争的发展进程和最终结局进行预测,尤其强调用兵前的周密谋划对战争胜负的决定作用。其中,“慎战”是孙子指导战争实践的基本主张,“五事七计”是他用以预测战争胜负的基本要素,“兵者,诡道也”则指出了用兵的要领,运用智谋。“慎战”、“五事七计”、“诡道十二术”等都是我国古代最早的战略概念,属“庙算”的具体内容。
《作战篇》第二、讲的是庙算后的战争动员及取用于敌,胜敌益强。“作”是“制造”“兴起”之意。“作战”这里不是指战争,而是指战争前的准备和筹划,属于“未战而庙算”的范畴。本篇继《计篇》之后,在“慎战论”思想的指导下,着重分析了战争与经济的关系,战争依赖于经济,但会对经济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
《谋攻篇》第三、讲的是以智谋攻城,即不专用武力,而是采用各种手段使守敌投降。
前三篇说的是战略运筹。
《军形篇》第四、讲的是具有客观、稳定、易见等性质的因素,如战斗力的强弱、战争的物质准备。
《兵势篇》第五、讲的是指主观、易变、带有偶然性的因素,如兵力的配置、士气的勇怯。
《虚实篇》第六、讲的是如何通过分散集结、包围迂回,造成预定会战地点上的我强敌劣,以多胜少。
以上三篇是作战指挥。
《军争篇》第七、讲的是如何“以迂为直”、“以患为利”,夺取会战的先机之利。
《九变篇》第八、讲的是将军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战略战术。
《行军篇》第九、讲的是如何在行军中宿营和观察敌情。
以上三篇是战场机变。
《地形篇》第十、讲的是六种不同的作战地形及相应的战术要求。
《九地篇》第十一、讲的是依“主客”形势和深入敌方的程度等划分的九种作战环境及相应的战术要求。
以上两篇是军事地理。
《火攻篇》第十二、讲的是以火助攻与“慎战”思想。
《用间篇》第十三、讲的是五种间谍的配合使用。
以上二篇是特殊战法。
书中的语言叙述简洁,内容也很有哲理性,后来的很多将领用兵都受到了该书的影响

创立了中国古代的战略思想体系,奠定了中国军事战略思想的基础。它的问世,标志着中国古代战略理论的基本确立。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转.

孙子兵法在现代军事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世界许多著名的军事分析家认为,中国著名的军事思想家孙子去世将近2500年之后,正在深刻地影响着现代战场。据有关资料报道:美国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在国防部官员和美军军官中举办了上千次《孙子兵法》讲座。美国陆战队指挥官凯利将军认为《孙子兵法》是所有机动战的基础。他将该书列为部队的年度读物,要求每个陆战队员必须阅读。

最近,有一位名叫马克·麦克尼利的专家写了一部《孙子与现代战争兵法》。他谈到:“《孙子兵法》是高层军校学生必读的一本书,已经融会在美国陆军和海军陆战队的军事学说之中。”这部书的出版商在向西方读者介绍此书时,称《孙子兵法》是军事理论上的一把“瑞士军刀”,足以应对任何局面。

有一位翻译过《孙子兵法》的美国人詹姆斯·克拉维尔说:“如果我是最高统帅,或被选为总统或当上总理,我要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所有军官,特别是将军,每年都要参加两次《孙子十三篇》的考试,一次口试,一次笔试,及格分数为95分。考试不及格的将官立即自动罢免,并不准上诉,其他军衔的军官则自动降级。”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发达国家的战略家再一次发现孙子兵法的重大价值,运用其中的战略原理思考现实疑难的战略问题,均获得满意的答案和结果。例如,有的专家依据孙子战略威慑理论制定了国家核战略。尼克松在其《真正的战争》一书中,直接运用孙子兵法的思想,批判美国当时的“相互确保摧毁”的战略。

许多出台的现代军事理论都是依据孙子兵法创立的。美国著名战略理论家、美国国防大学校长理查德·劳伦斯中将在阐述《空地一体战——纵深进攻》时,认为这一作战原则所根据的原理是《孙子兵法》的“奇正之变”和“避实击虚”。美国1982年新版《作战纲要》,直接引用了大量孙子兵法的名言。这部《作战纲要》编写组的成员对孙子兵法进行了长时间的认真研究。1983年美国出版的《军事战略》,第二章的标题是《军事战略的演变——孙子的智慧》。

许多战略决策者直接依据孙子兵法来思考现实的战争问题。有资料说,在1990年海湾战争爆发时,美国总统布什的桌子上摆着两本书,一本是《凯撒传》,一本是《孙子兵法》。据媒体报道,在这次战争中,有90页之厚的《孙子兵法》英译本运往沙特阿拉伯沙漠,供参战人员阅读。美国记者从战云密布的海湾战场发回的消息称:“尽管中国在这里没有派驻一兵一卒,有一个神秘的中国人却亲临前线,操纵着作战行动,他就是2500多年前的孙子。”

在最近发生的伊拉克战争中,美国司令就称自己的作战理论是根据《孙子兵法》提出的。媒体报道说:在伊拉克战争中,担任美国中央司令部司令的弗兰克斯是个熟读《孙子兵法》的人。美军在这场战争中采用的许多战法都与孙子的思想相合,其中,孙子的“用间”思想不战而下巴格达之役堪称一绝。有一篇题目为“孙子出现在伊拉克战场”的法新社的文章说:“中国著名的军事思想家去世将近2500年之后,正在深刻地影响着在伊拉克战场上英美战地指挥官们的思维和行动方式”。“孙子的经典著作《孙子兵法》的战略思想贯穿在攻克巴格达的整体战略构想之中”。

孙子兵法对其他国家的作战理念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利德尔·哈特这位“间接路线”战略的倡导者说:他在20多年中论述的战略战术原则几乎全部体现在孙子的13篇之中。芬兰科协主席、前国防部战略问题研究所所长尤玛·米尔蒂宁在谈到西方“新技术决定一切”的观点时指出:“早在两千多年前,伟大的战略家孙子就列举了决定战争胜负的一些因素。”他批评现代一些军事家忽视了孙子所说的“士气”这个最重要的因素。在一部印度人写的《印度军史》中写道:印军之所以能取得第三次印巴战争的胜利,是因为他们成功地运用了孙子避实击虚的打法。

孙子兵法在理论上的主要贡献是什么?
答:奠定了中国古代军事战略的基础,标志着中国古代军事战略理论的确立.

孙子兵法理论上的主要贡献
答:孙子兵法理论上的主要贡献如下:1、战争思想:孙子兵法提出了“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的思想,强调了战争对于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性,提出了许多关于战争策略、战术和组织的理论。2、兵法思想:孙子兵法提出了“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的思想,强调了对敌人和自己的了解和认识的重...

《孙子兵法》在军事上有何突出贡献?
答:一, 提出了重战、慎战、备战思想。战争是一种极端手段,不发动则以,一旦发动就要集中动用全部的力量,以求或者战争的胜利。战争是政治的延续,慎战是在重战的延伸,要求领导者明确战争目的,不进行盲目的战争。二, 提出了战争与诸因素的关系。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有三个方面:一是政治方面,二是经济方...

孙子兵法在军事理论上的主要贡献是什么
答:鲁文化把"仁"与"礼"放在首要地位,而三晋文化,特别是秦文化,是很不重视"仁"与"礼"的。 齐文化上述两个方面,在《孙子兵法》中也体现得十分清楚。孙武讲"仁",但是并不把"仁"放在首要地位。他说:"将者,智、信、仁、勇、严也。"①杜牧注说:"先王之道,以仁为首;兵家者流,用智为先...

孙子兵法的贡献
答:中国自古是兵学昌盛之邦,素有“兵学之邦”的美称。在中华文化浩瀚而丰富的文献典籍中,兵法与谋略始终是一只闪耀着我们民族伟大智慧的灿烂奇葩,同时也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重要贡献之一。《孙子兵法》作为一本兵书,具有非常完整的军事理论体系。它从哲学理念的层面来观察战争,探讨和揭示战争的一般规律...

《孙子兵法》所阐述的主要军事思想观点及对现代战争的指导意义?
答:我认为《孙子兵法》主要的思想在于仁、谋、将,仁,孙子兵法许多次提到为将者应当与士卒同甘苦,视卒为子;谋,百战百胜者,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者,善之善者也。孙子是一个很重谋的将军,无论是在行军中还是在利用非军事方法以获得军事胜利上都很重谋;再者,孙子在书中明确提出为将者...

孙子兵法的军事学术价值
答:2.文武治军理论。军队战斗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到战争的胜败,而军队战斗力的强弱与治军精密相连。孙武在《行军篇》中指出“令之以文,齐之以武,是谓必取”。齐文令武作为《孙子兵法》中主要治军理论,一直影响至今。其治军理论主要包括严明责罚,严格训练,慎重选将,将权贵一,善待士卒等方面。《计篇...

孙子兵法有哪些军事思想
答:1、《孙子兵法》,主要军事思想有五个:(1)战略运筹。(2)作战指挥。(3)战场机变。(4)军事地理。(5)特殊战法。2、《三十六计》,是指中国古代三十六个兵法策略,语源于南北朝,成书于明清。它是根据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斗争经验总结而成的兵书。3、《三略》明确了战争与政治、国家的密切关系...

孙子兵法的主要军事思想有哪些
答: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能保全自己而后破敌,不战而令敌人屈服,才是最高的用兵境界。这是精髓。《孙子兵法》从政治、经济、外交,从指挥、地形、间谍等等全面的论述了用兵作战方法和利害。是中国后来各朝各代进行军事斗争和军事理论研究的指导灵魂、理论基础。中国自战国后二千几...

《孙子兵法》有哪些主要内容?
答:《孙子兵法》的主要军事思想有五个:战略运筹、作战指挥、战场机变、军事地理和特殊战法。当然整个孙子兵法的思想是非常多的,值得学习的地方也很多。《孙子兵法》是中国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是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军事理论著作,也是中国古籍在世界影响最大、最为广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