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复习资料

作者&投稿:龙宗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苏教版四年级下数学复习资料试题~

加法交换律:a+b=b+b
加法结合律:a+b+c=a+(b+c)
1 每份数×份数=总数
总数÷每份数=份数
总数÷份数=每份数
2 1倍数×倍数=几倍数
几倍数÷1倍数=倍数
几倍数÷倍数=1倍数
3 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速度=时间
路程÷时间=速度
4 单价×数量=总价
总价÷单价=数量
总价÷数量=单价
5 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6 加数+加数=和
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7 被减数-减数=差
被减数-差=减数
差+减数=被减数
8 因数×因数=积
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9 被除数÷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商×除数=被除数
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
1 正方形
C周长 S面积 a边长
周长=边长×4
C=4a
面积=边长×边长
S=a×a
2 正方体
V:体积 a:棱长
表面积=棱长×棱长×6
S表=a×a×6
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a×a×a
3 长方形
C周长 S面积 a边长
周长=(长+宽)×2
C=2(a+b)
面积=长×宽
S=ab
4 长方体
V:体积 s:面积 a:长 b: 宽 h:高
(1)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
(2)体积=长×宽×高
V=abh
5 三角形
s面积 a底 h高
面积=底×高÷2
s=ah÷2
三角形高=面积 ×2÷底
三角形底=面积 ×2÷高
6 平行四边形
s面积 a底 h高
面积=底×高
s=ah
7 梯形
s面积 a上底 b下底 h高
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 h÷2
8 圆形
S面积 C周长 ∏ d=直径 r=半径
(1)周长=直径×∏=2×∏×半径
C=∏d=2∏r
(2)面积=半径×半径×∏
9 圆柱体
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 c:底面周长
(1)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2)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
(3)体积=底面积×高
(4)体积=侧面积÷2×半径
10 圆锥体
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
体积=底面积×高÷3
总数÷总份数=平均数
和差问题的公式
(和+差)÷2=大数
(和-差)÷2=小数
和倍问题
和÷(倍数-1)=小数
小数×倍数=大数
(或者 和-小数=大数)
差倍问题
差÷(倍数-1)=小数
小数×倍数=大数
(或 小数+差=大数)
有的可能不是
第一单元乘法
1、三位数乘两位数,所得的积不是四位数就是五位数。
2、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法则:先用两位数的个位上的数与三位数的每一位相乘,乘得的积和个位对齐,再用两位数十位上的数与三位数的每一位相乘,所得的积和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3、末尾有0的乘法计算方法:现把两个乘数不是零的部分相乘,再看两个乘数末尾一共有几个零,就在积的末尾加几个零。
第二单元升和毫升
1、1升(L)=1000毫升(ml 、mL)
2、从里面量长、宽、高都是1分米的正方体容器正好是1升。1升水重1千克。生活中一杯水大约250毫升;一个高压锅大约盛水6升;一个家用水池大约盛水30升,一个脸盆大约盛水10升;一个浴缸大约盛水400升;一个热水瓶的容量大约是2升,一个金鱼缸大约有水30升,一瓶饮料大约是400毫升,一锅水有5升,一汤勺水有10毫升。
3、一个健康的成年人血液总量约为4000----5000毫升。义务献血者每次献血量一般为200毫升。
4、1毫升大约等于20滴水。
第三单元三角形
1、围成三角形的条件:较短两条边长度的和一定大于第三条边。
2、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对边的垂直线段是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是三角形的底。
3、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也就是当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的长度确定后,这个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都不会改变),生活中很多物体利用了这样的特性。如:人字梁、斜拉桥、自行车车架。
4、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两个内角的和大于第三个内角。)
5、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两个内角的和等于第三个内角。两个锐角的和是90度。两条直角边互为底和高。)
6、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两个内角的和小于第三个内角。)
7、任意一个三角形至少有两个锐角,都有三条高,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度。(锐角三角形的三条高都在三角形内;直角三角形有两条高落在两条直角边上;钝角三角形有两条高在三角形外)。
8、把一个三角形分成两个直角三角形就是画它的高。
9、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相等的两条边叫做腰,另外一条边叫做底,两条腰的夹角叫做顶角,底和腰的两个夹角叫做底角,它的两个底角也相等,是轴对称图形,有一条对称轴(跟底边高正好重合。)三条边都
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三条边都相等,三个角也都
相等(每个角都是60°,所有等边三角形的三个角都是60°。)
10、有一个角是直角的等腰三角形叫做等腰直角三角形,
它的底角等于45°,顶角等于90°。
10、求三角形的一个角=180°-另外两角的和
11、等腰三角形的顶角=180°-底角×2=180°-底角-底角
12、等腰三角形的底角=(180°-顶角)÷2
13、一个三角形最大的角是60度,这个三角形一定是等边三角形。
14、多边形的内角和=180°×(n-2){n为边数}
第四单元混合运算
1、混合运算中:先乘除后加减,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的。
第五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1、两组对边互相平行的四边形叫平行四边形,它的对边平行且相等,对角相等。从一个顶点向对边可以作两种不同的高。
底和高一定要对应。一个平行四边形有无数条高。
2、用两块完全一样的三角尺可以拼成一个平行
四边形。
3、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不稳定性)。生活中许
多物体都利用了这样的特性。如:(电动伸缩门、铁拉门、
伸降机)把平行四边形拉成一个长方形,周长不变,面积变了。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
4、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梯形。平
行的一组对边较短的叫做梯形的上底,较长的
叫做梯形的下底,不平行的一组对边叫做梯形
的腰,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叫做梯形的高
(无数条)。
5、两条腰相等的梯形叫等腰梯形,它的两个底角相等,是轴对称图形,有一条对称轴。直角梯形有且只有两个直角。
6、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7、正方形、长方形属于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第六单元找规律
1、搭配型规律:两种事物的个数相乘。(如帽子和衣服的搭配)
2、排列:(1)爸爸、妈妈、我排列照相,有几种排法:2×3。
(2)5个球队踢球,每两队踢一场,要踢多少场:4+3+2+1
第七单元运算律
1、乘法交换律:a×b=b×a
2、乘法结合律:(a×b)×c=a×(b×c)
3、乘法分配律:(a+b)×c=a×c+b×c(合起来乘等于分别乘)
4、衍生:(a-b)×c=a×c-b×c
5、简便运算典型例题:
102×35=(100+2)×35 36×101-36=36×(101-1)
35×98=35×(100-2)=35×100-35×2
第八单元对称、平移和旋转
1、画图形的另一半:(1)找对称轴(2)找对应点(3)连成图形。
2、正三边形(等边三角形)有3条对称轴,正四边形(正方形)有4条对称轴,正五边形有5条对称轴,……正n变形有n条对称轴。
3、图形的平移,先画平移方向,再把关键的点平移到指定的地方,最后连接成图。(本学期学习两次平移,如从左上平移到右下,先向右平移,再向下平移。)
4、图形的旋转,先找点,再把关键的边旋转到指定的地方,(注意方向和角度)再连线。(不管是平移还是旋转,基本图形不能改变。)
第九单元倍数和因数
1、4×3=12,或12÷3=4。那么12是3和4的倍数,3和4是12的因数。(倍数和因数是相互存在的,不可以说12是倍数,或者说3是因数。只能说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因数。)
2、一个数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一个数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如18的因数有:1、2、3、6、9、18。
3、一个数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一个数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如:18的倍数有:18、36、54、72、90……(省略号非常重要)
4、一个数最大的因数等于这个数最小的倍数(都是它本身)。
5、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个位是0、2、4、6、8的数)
6、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奇数。(个位是1、3、5、7、9的数)
7、个位上是2、4、6、8、0的数是2的倍数,个位上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
8、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个位上一定是0。(如:10、20、30、40……)
9、一个数各位上数字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如:453各位上数字的和是4+3+5=12,因为12是3的倍数,所以453也是3的倍数。)
10、一个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的数叫素数。(或质数)如:2、3、5、7、11、13、17、19…… 2是素数中唯一的偶数。(所以“所有的素数都是奇数”这一说法是错误的。)
11、一个数除了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外,还有其它因数的数叫合数。如:4、6、8、9、10……
12、1既不是素数也不是合数,因为1的因数只有1个:1
13、哥德巴赫猜想:任何大于2的偶数都是两个素数之和。20=3+17、40=11+2、8=3+5、10=3+7、12=5+7、14=3+11=7+7、30=23+7=13+17
14、100以内的素数表:2、3、5、7、11、13、17、19、23、29、31、37、41、43、47、53、59、61、67、71、73、79、83、89、97。
15、三个连续自然数(3、4、5),三个连续奇数(3、5、7),三个连续偶数(4、6、8)的和都是3的倍数。
第十单元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1、积的变化规律:
①一个因数缩小几倍,另一个因数扩大相同的倍数,积不变。
②一个因数缩小(或扩大几倍),另一个因数不变,积也随着缩小(或扩大)几倍。
2、商的变化规律:
①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商不变。(余数会变)
②被除数扩大(或缩小)几倍,除数不变,商也随之扩大(或缩小)几倍。
③被除数不变,除数缩小几倍(0除外),商反而扩大几倍。
第十二单元统计
1、折线统计图不仅能够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够更清楚地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折线统计图的制作步骤:①定点 ②写数据 ③连线 ④写日期
第十三单元用字母表示数
1、用字母表示数的基本规律:
如果正方形的边长用a表示,周长用C表示,面积用S表示。那么:正方形的周长:C=a×4 正方形的面积:S=a×a。
a×4或4×a通常可以写成4•a或4a;a×a可以写成a•a,也可以写成a2,读作“a的平方”。如果是a与1相乘,就可以直接写成a。
附:常用数量关系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S=a×a=a2)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C=a×4=4a)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S=a×b=ab)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C=(a+b)×2
总价=单价×数量 单价=总价÷数量 数量=总价÷单价
路程=速度×时间 速度=路程÷时间 时间=路程÷速度
工总=工效×时间 工效=工总÷时间 时间=工总÷时间
房间面积=每块地面砖面积×块数
块数=房间面积÷每块面积
相遇的路程=(甲速度+乙速度)×相遇的时间=甲速度×时间+乙速度×时间
相距的路程=(甲速度—乙速度)×时间=甲速度×时间—乙
两位数除法的估算,一般是把两位数看作与它比较接近的整十数,再口算出结果。

  在笔算除法时,把除数看做整十数,想这个整十数乘几,积小于并且最接近被除数,就商几或用几试商。

  从被除数的高位数起,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如果前两位比除数小,就要看前三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位的上面;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两位数乘法,先用一个乘数个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乘数,得数的末尾和个位对齐;再用这个乘数十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乘数,得数的末尾和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乘完以后再看乘数末尾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的末尾填写几个0

  二、空间与图形

  1. 线段有两个端点,可以量出长度。

  射线只有一个端点,可以向一端无限延伸。从一点出发可以画无数条射线。

  直线没有端点,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经过任意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经过任意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

  2. 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这个点叫做角的顶点,这两条射线叫做角的边。角的符号用“∠”表示。

  量角的大小,要用量角器。角的计量单位是“度”。用符号“°”表示。

  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画出的长短没有关系,角的大小要看两条边叉开的大小。

  锐角:小于90°  直角:等于90°  钝角:大于90°而小于180°

  平角:等于180°  周角:等于360°  1平角=2直角 1周角=2平角=4直角

  钟表每一小时是30°,比如2小时的夹角就是60°。

  三角形内角之和是180°,四边形内角之和是360°。

  ∠1和∠2如果在同一条线的同一侧上,就是两角成平角,∠1+∠2=180°。

  3. 在同一个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也可以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如果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

  4. 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直线段最短,它的长度叫做这点到直线的距离。

  5. 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6. 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

  长方形和正方形可以看成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两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

  从平行四边形一条边上的一点到对边引一条垂线,这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平行四边形的高,垂足所在的边叫做平行四边形的底。画高线要用虚线,并做出垂足记号。

  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两个高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拼在一起还是平行四边形。

  7. 四边形之间的关系图。

  8. 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两组对边分别相等。

  长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两组对边分别相等;有4个直角。

  正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两组对边分别相等;四边相等,4个直角。

  长方形有2条对称轴,正方形有4条对称轴,等腰梯形只有1条对称轴。

  三、熟记数量关系

  速度 × 时间 = 路程  单价 × 数量= 总价

  工作效率 × 工作时间= 工作总量

  路程 ÷ 时间 = 速度             总价÷ 数量 =单价

  如:每小时80千米:80千米/时 240千米 3时  每本5元:5元/本  40元 8本

  每分钟225米: 225米/分  1800米  8分  每件28元:28元/件 168元 6件

现在谁还会在问答软件求答案?
我们都是用软件’互动作业‘和‘作业帮’。
只要输入书本条行码就OK了。
你的采纳是我前进的动力,
记得好评和采纳,答题不易,互相帮助,
手机提问的朋友在客户端右上角评价点(满意)即可.
如果你认可我的回答,请及时点击(采纳为满意回答)按钮!!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复习知识点
三位数乘以两位数

1. 三位数乘以两位数
(1) 三位数乘以两位数的积可能是4位或5位数.
(2) 笔算方法:用两位数的个位和十位依次去乘三位数,用哪一位上的数去乘,乘得的积就和哪一位对齐.,最后把两次的积加起来

拓展:
多位数乘以多位数的笔算算法
[列竖式时,把位数多的写到上面(第一个乘数),位数少的写到下面(第二个乘数)]

用位数少那个乘数(即第二个乘数)从低位到高位每一位上的数分别去乘位数多的乘数(第一个乘数),每次用哪一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乘数,用哪一位上的数去乘,乘得的积就和哪一位对齐.,最后把几次的积加起来.

(3) 末尾有0的乘法可以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最后再加上相应个数和0.
即隔开0来做乘法,(如350×80可以看作35×8再在最后的结果上补上两个0即可)

需要注意的是列竖式时,要把位数多的写到上面,如果位数的数末尾含有0时,可以隔开0来再看前面是几位数,再列竖式计算。如300×26,应当把26写到上面,300写到下面(3写到6下面,00在后面)。

运算律
1. 加法交换律:
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不变.
用字母表示即为: a+b=b+a.

2. 乘法交换律:
两个数相乘,交换乘(因)数的位置,它们的积不变.
用字母表示即为: axb=bxa

3. 加法结合律:
三个数相加,先把前面两个数相加,再加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面两个数相加,再和第一个数相加,它们的和不变。
用字母表示即为:
(a+b)+c=a+(b+c)

拓展:三个数相加,可以把任意的两个数相加再与第三个数相加.
   用字母表示即为:
(a+b)+c=a+(b+c)=(a+c)+b

4. 乘法结合律:
三个数相乘,先把前面两个数相乘,再乘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面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一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
用字母表示即为:(axb)xc=ax(bxc)

5. 乘法分配律:
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
(a+b)×c=a×c+b×c   

拓展:
(1)左右分配律
左分配律:cx(a+b) = cxa+cxb  
右分配律:(a+b)xc = axc+bxc
(2)两个数的差与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减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减。用字母表示即为:(a- b)xc=a×c-b×c

升和毫升
 升 : 用字母 L 表示.
 毫升: 用字母 mL 表示.
1升= 1000毫升 即进率为1000.
1 L = 1000 mL .

倍数和因数
1. 倍数
若a×b=c ( 也可以是c ÷ a = b)
则 c是a和b的倍数。
例1. 3×5=15,则15是3和5的倍数,15是3的5倍,15是5的3倍;
例2. 24÷3=8,则24是3和8的倍数,24是3的8倍,24是8的3倍;

 一个数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一个数的倍数个数是无限的。
 写出一个数的有限个倍数
从这个数乘1,2,3,4……开始往上乘并写出来即可;

 2的倍数
个位是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即偶数
个位是1,3,5,7,9的数是奇数。

 5的倍数
个位是0,5的数都是5的倍数。

 3的倍数
各位上数的和是3的倍数(即各位上数的和能整除3)的数都是3的倍数。
例456是3的倍数,(4+5+6=15,15/3=5。)

注意:不能把一个数单独叫做倍数,只能说谁是谁的倍数。

同时是2和5和倍数的数个位上必为0,
同时是2,3,5的倍数的数最小是30

2. 因数
若a×b=c( 也可以是c ÷ a = b)
则 a和b是c的因数。
例3. 3×5=15,则3和5是15的因数;
例4. 24÷3=8,则3和8是24的因数;

 一个数最小的 因数 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一个数的因数个数是有限的。
 写出一个数的所有因数
写出所有两个数乘积能得到这个数的=所有乘数

例、写出36的所有因数
36 = 1×36
=2×18
= 3×12
= 4×9
= 6×6
即36的因数有:1,2,3,4,6,9,12,18,36.

3. 素数(质数) 与 合数

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的数叫素数(也叫质数);
除了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外还有其它因数的数叫合数;

1的因数只有1个即1,1即不是素数也不是合数。

素数通常是奇数,2除外;
5的倍数中只有5是素数;

三角形
三角形有3条边,3个顶点,3个角,3条高

1. 三角形分类
(1)按角度分   
a.锐角三角形:三个角都小于90度 。(三个角都为锐角,等边三角形也是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等于90度的三角形。(有一个角是直角)

c.钝角三角形:有一个角大于90度的三角形。 (有一个角是钝角)  

*(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可统称为斜三角形)   

(2)按边分   
a.等腰三角形 : 有两条边或两个角相等的三角形
b.等边三角形 :三条边都相等或三个角都是60度的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是一种特殊的等腰三角形)
c.任意三角形 : 除了等腰、等边三角形外的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的角度
顶角 = 180°-﹙2×底角﹚
底角 =(180°-顶角)÷2

 三角形的两边的和一定大于第三边 ,三角形的两边的差一定小于第三边。   

 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度

 一个三角形的3个内角中最少有2个锐角。

三角形的周长 = 三边之和
三角形的面积 = (底×高)÷2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1. 平行四边形
两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叫平行四边形

长方形和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的周长 = 四边之和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 底×高

2. 梯形
一组对边平行且不相等,另一边不平行的四边形叫梯形。
直角梯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梯形

梯形的周长 = 四边之和
梯形的面积 = (上底+下底)×高÷2

请采纳!

到书店里买小学教材全练,很好用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1到3单元试卷
答: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二单元试卷(2011.3) 班级___ 姓名 ___ 得分___一、 填空(第9小题2分,其余各题每空1分,计26分)1、计量水、油、饮料等液体的多少,通常用( )作单位;计量比较少的液体时,常用( )作单位。2、125×36=125×( )×9 25×32=25×8×( )3、115的30倍是( );52个180...

四年级数学教案
答:以下是我整理的苏教版四年级数学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教案1 第八单元确定位置 课题:练习十五第1课时总第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进一步掌握在具体的情境中确定位置的方法。 2、通过练习,熟练掌握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 3、在练习过程中,感受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密切联系,...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试卷
答:4. 0.08扩大到原数的( )倍是8, 42缩小到原数的 是0.042。5. 一个等腰三角形,它的一个底角是35°,它的顶角是( )。6. 7.096保留两位小数约是( ),精确到十分位约是( )。7. 一个两位小数四舍五入后是9.5,这个两位小数最大是( ),最小是( )。8...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试卷
答:苏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试卷题目 一、直接写得数(每题0.5分,共10分)32.8+19=  0.51÷17= 240÷30= 1000×0.8= 3.06+0.2= 0.67+1.24= 8×125=7-6.28= 8.2-0.01= 99×23=50×4= 5÷1000= 0.42+9.5= 65×25&...

四年级下册数学应用题100道!有的快啊!100道!
答:四年级下册数学应用题100道!有的快啊!100道! 还有答案!... 还有答案! 展开 3个回答 #热议# 空调使用不当可能引发哪些疾病?...苏教版吗?1.学校买来5盒羽毛球,每盒12只。用去20只,还剩下多少只? 2、学校买来3个篮球,共花了96元;又买来一个足球,花了40元。买一个篮球和一...

求2017春四年级下苏教版小学生数学报能力测试卷
答:他打破了江苏的历史,在2003年高考数学。他点击看破坏社会的和谐。他,让数以百万计的人感到愤怒,他出了2010年高考数学江苏卷。 。 。他,告诉江苏考生,你活到2012年。 。苏教版小学生数学报1213期答案 去书店 带着相机 小学生数学报自带试卷 (四年级下册) 《小学生数学报》竞赛(四年级)...

求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pdf百度云::>_<::
答:国标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期末测试题卷首语:尽心尽力,轻松面对,用70分钟展示一下自己吧!一、谨慎填写(20分)1.5和30两个数,()是()的倍数,()是()的因数。24的因数有()。2.1、2、28、31、57和86这些数可以填入下面的哪些圈里?填一填。奇数素数合数3.如右图,一块三角形...

求四年级苏教版下册语文、数学综合测试题
答:2012-10-09 求四年级苏教版下册语文 人教版数学综合测试题 2011-07-19 求苏教版四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数学复习练习!急 1 2012-02-17 找四年级考试题下册急语文苏教版数学人教版 4 2010-11-11 四年级下册,语文,数学,英语,的期末的试卷。苏教版的。 13 2008-06-20 给我一份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

四年级苏教版下册数学期末考试卷答案
答: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 (70分钟完成)一、 填空题(17分)(1)80700006400读作(),省略“亿”后面的尾数约是( )亿。(2)三十点六五写作( ),它的计数单位是()。(3)38公顷=( )平方米 6平方千米=( )公顷 (4)每枝钢笔a元,小华付20元钱买5枝这样的钢笔,应找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