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有关于甘肃通渭古堡的相关资料,越详细越好!

作者&投稿:项包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甘肃包括那些地区~

截至2018年,甘肃省下辖12个地级市、2个自治州、17个市辖区、5个县级市、57个县、7个自治县。
主要地区如下:
1、12个地级市:兰州市、嘉峪关市、金昌市、白银市、天水市、武威市、张掖市、平凉市、酒泉市、庆阳市、定西市、陇南市。
2、2个自治州:临夏回族自治州、甘南藏族自治州。
3、5个县级市:华亭市、玉门市、敦煌市、临夏市、合作市。

扩展资料
甘肃省简介
1、地理位置
位于中国西北地区,甘肃界于北纬32°11′-42°57′,东经92°13′-108°46′之间,东通陕西,西达新疆,南瞰四川、青海,北扼宁夏、内蒙古,西北端与蒙古接壤。
2、地形地貌
甘肃地形呈狭长状,地貌复杂多样,山地、高原、平川、河谷、沙漠、戈壁,四周为群山峻岭所环抱,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甘肃地处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和内蒙古高原三大高原的交汇地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甘肃

甘肃古代叫雍凉之地。
先秦时期,中国分为九州,甘肃省境大部属雍、凉二州,旧称“雍凉之地”。
雍州,一般是指现在陕西省中部北部、甘肃省(除去东南部)、青海省的东北部和宁夏回族自治区一带地方。
凉州即甘肃省西北部的武威市凉州区,地处河西走廊东端,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史有“ 五凉古都,河西都会” 之美称,素有“银武威”之称,自古以来就是“人烟扑地桑柘稠” 的富饶之地,“ 通一线于广漠,控五郡之咽喉”的军事战略要地和“ 车马相交错,歌吹日纵横”的商埠重镇。

扩展资料甘肃,省会兰州,位于中国西北内陆地区,甘肃界于北纬32°11′-42°57′,东经92°13′-108°46′之间,东通陕西,西达新疆,南瞰四川、青海,北扼宁夏、内蒙古,西北端与蒙古国接壤。甘肃省总面积42.59万平方千米。
甘肃地形呈狭长状,地貌复杂多样,山地、高原、平川、河谷、沙漠、戈壁,四周为群山峻岭所环抱,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甘肃地处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和内蒙古高原三大高原的交汇地带,气候类型从南向北包括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和高原山地气候四大类型。
截至2017年底,甘肃省下辖12个省辖市,2个自治州,57个县,7个自治县,5个县级市,17个市辖区。
截至2017年末,甘肃省常住人口2625.71万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7677.0亿元,第一产业1063.6亿元,第二产业2562.7亿元,第三产业4050.8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实现29326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甘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雍凉

  恩我也是甘肃的,给你吧!

  甘肃省通渭县境内,有大量古城堡遗存。战国时所筑秦长城从西南向东北穿越全境,版筑墙体,历历在目。1995年,我曾去该县专程考察,亲见这条古老长城的城、堑、亭、障及烽燧遗存,并曾撰文评介。另有筑于北宋时期的城址两座,即今鸡川古城和什川古城。除此之外,还有大量的堡城,俗称寨或堡子(bù zi)。散见于《通渭县志》的明清两代堡城有130多座,这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
  通渭县境内的此类堡城有千余座,视为中国之最,恐不为过。通渭县是文化部正式命名的“中国书画艺术之乡”,如果加称其为“中国千堡之乡”,实在是当之无愧的。
  2005年早秋,再去通渭县进行专题考察,在3日内踏访了10座堡城,尽管涉及数量较少,但是却涵盖了这些古堡的多种类型,可见该县庞大堡群之一斑。
  本文绕过秦长城和宋、元以前古城,专述明清以来堡城。
  一、堡城的类型及结构
  通渭县的堡城可归纳为村堡、族堡和家堡三种类型,其有别于各级地方军政城池,皆具民堡性质。就其规模来看,村堡较大,族堡次之,家堡最小。从构筑形制来看,有四方堡,长方堡和圆形堡三种。从总体结构来看,均由墙垣与环壕组成。每堡开设一门,多设于南墙或北墙,门洞狭窄,如遇非常情况,便于堵塞。堡内有房舍建筑和相关生活设施。
  村堡多建于山区或依山而居的村庄。凡有村庄处,皆筑村堡于紧邻村庄的山头。第三铺乡城墙湾堡筑于城墙湾村南山头,呈长方形,现存堡墙高3—8米。堡门北向,东西南垣各筑墙台1—2个,环壕宽5米,深4—5米,正对堡门处筑一宽1.5米的平台,向壕内前伸2米,是为桥台,用做搭接门桥,一但有警,村人通过门桥入堡,而后便可撤除门桥,以保安全。什川乡八里湾堡,筑于八里湾村北山头,堡呈圆形,墙体高8米,环周筑墙台八个,台间距离约20米,不仅在箭程之内,即人力投石,也能相向衔接,其设计与构筑,充分考虑到防守需要。
  族堡和家堡为常住堡,除高大的堡墙之外,堡内房舍俨然,用水及日常生活设施俱全。族堡内聚族而居,家堡则为独家居宅。从构筑形制来看,多为四方堡和长方堡,四角直交,只有个别堡筑有角墩和墙台,如南屏山废堡,角墩宽3米,外伸5米。各堡均开设南北向堡门,墙顶转角处建望楼1—2座,俗称“高房”。以平襄镇河南村“张八爷”族堡为例,东西长44米,南北宽40米,建筑总面积1760平方米,可使用面积2.6亩,外墙高约10米,含女墙约1.2米,堡墙厚6.4米,夯层6—8厘米,东南角与西南角墙顶各建一望楼,无墙台及角墩,环壕已填平。该堡现为通渭县公安局看守所使用。另如安家川安家族堡,东西宽56米,南北长58.4米,建筑总面积3278平方米,可使用面积约5亩。墙厚6.1米,夯层9—10厘米,外墙原高8米,被现住户拆除1米余,除原堡门仍在使用外,又新开一居宅式堡门。该堡无墙台及角墩,望楼可能于后期拆除。堡外环壕深5米,宽4米,堡内现居住6户人家,各开门户,互有小巷连通。再如鸡川乡李家坪族堡,东西长63米,南北宽60米,建筑总面积3800平方米,可使用面积约6亩,堡墙厚4米,顶宽3.3米,夯层7—10厘米,并筑有角墩。环壕深4米,宽5米,正对堡门处筑有桥台。堡内现为果园,田间菜畦规整,果树纵横,一片生机。族人移住于堡南村中,各建宅院。
  家堡构筑与族堡略同,只是规模更小。如平襄镇西关村刘家堡子,东西宽40米,南北长40.4米,堡墙厚3.5米,顶宽2.5米,夯层8厘米,西北角建一望楼。堡内住刘氏一家,现分为两户。环壕已填平,辟为果园,堡墙内外,鲜花满园,秋果累累,堪称人居佳境。宋堡村潘家堡子与苏家堡子腹背相连,中间仅隔2米许,堡门南北各一,均为边长30米的四方堡,环壕、望楼齐备。潘氏与张氏互为姻亲,世代和睦相处。更小者如安家川村的家堡,东西长22.4米,南北宽18.4米,有效使用面积只有0.6亩。堡墙高8米,厚3米,北墙开堡门。另建普通围墙,圈围家堡于其中。虽然袖珍,却是按规范夯筑并具有防护功能的堡城。
  二、历史背景及围守纪录
  通渭县地处甘肃中部,居于陕甘交通的要冲地段,东连陇东及关中,西向省城及河西。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特别是明清两代及中华民国时期,战乱频仍,烽火不断。每遇变乱,官军不仅不能保民,反而为害地方。在这种情况下,民众纷纷筑垒自保,于是出现了千堡林立的民众自保体系。最先出现的是村堡,一但有警,民众便村自为阵,据堡自守。解警之后,又各自回村,生产生活如旧。久而久之,富家大户便筑堡而居,将防卫与生活融为一体。于是,出现了族堡及家堡。很显然,村堡是全村民众共同修筑并用做集体防卫的。族堡及家堡则是世家大族及富有之家的家族行为。如筑于清咸丰年间的李家坪族堡,堡主人李蓉镜,于道光戊子科(1828年)“中式第二十一名举人”,并于咸丰十一年(1861年)任湖南湘阴知县。筑于民国初年的安家族堡,堡主人安任山,早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也曾在民国要员马鸿逵部任职,其家境也可想而知。
  地方文献中多有堡城攻守事件的记载。清康熙四十六年(1781年),通渭及邻近地区回族群众因教派冲突而引发事件,并遭清军镇压。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回军7000多人据守通渭寺子川乡的石峰堡,遭遇大军围攻。堡破,死伤惨重。同治年间,甘肃发生了大规模的反清回变,事变过程中,也出现了民族仇杀。从同治元年至同治八年(1862年—1869年),通渭县连年兵燹,大部分民堡都有过攻守经历。诸如“南家石堡陷,死民两千余”,“西乡十余堡皆破,共死伤民一万多人”,“攻陇阳堡,未克”,“夜入渭阳堡,民勇力战获胜”之类的记载触目皆是。所记发生于全县民堡的攻围事件不下百起。在这些攻围事件中,不论是村堡还是族堡、家堡,都发挥过重要的军事或准军事作用。
  三、文化价值评议
  调查研究通渭县为数众多的民堡堡城,具有不可低估的历史文化价值:
  (一)、通渭的民堡,蕴涵有大量的地方历史信息,包容着数百年来甘肃中部地区的社会发展及政治军事状况的具体历史情节。能够看到古代与近代,地区历史及民族的诸多连接点。在历史动乱和当今安定和谐局面之间,不仅能找到感性认识的材料,也能归纳出诸多的理性观念。
  (二)、通渭县的古城堡为准确界定中国古城研究范畴及相关理论架构提供了依据。
  1991年,在中国长城学会召开的北戴河研讨会上的发言中,我曾发表过应扩大中国长城学的外延,从而建立“中国古城学”体系的意见。在中国古城范畴中,长城故然具有十分重要乃至特殊的地位,但却不能概全。应该既有长城体系又有卫城体系。长城体系是线型防御,多属外防;围城体系则是点阵防御,多为内卫。互有联系,却不能相互代替。而今看来,卫城体系中不仅包括都、府、州、县城池,也应包括诸如通渭县的民堡。所以在陈述中我始终称其为“堡城”,那怕它袖珍到包容面积不足一亩,但却符合“深沟高垒”的筑城理念。
  中国的古城起于史前新石器时期。在通渭县的访查中,发现有1941年所筑的家堡,我以为这完全可以被确认为中国古城研究的下限。
  (三)、在通渭县民堡存在的历史进程中,逐渐具备了社会经济结构的意义,存在过某种形式的依附与租佃关系,从中可以觉察到中世纪以来中国封建庄园经济的迁延。《水浒传》里祝家庄、李家庄、史家庄、柴进等的庄园结构及经济运行,似乎在通渭县民堡的生存和发展过程中,都可能找到兴衰、转移及流变的线索。从中可以发掘出有价值的研究课题。
  (四)、通渭县的民堡遗存具有保护和开发价值。如果地方政府能够在全面普查的基础上,制订保护和开发规划,将会为地方带来具体的文化与经济效益。 原载《中国长城博物馆》总第23期

  通渭矿产在全县的分布
  铁矿 位于县城N15°E、直距20公里的寺子川乡刘家窑坡。地理坐标:东经105°18′32〃,北纬35°23′16〃。其矿化产于震旦纪兴隆山群大理岩中,上下两个含矿层。下矿层长23米,厚3米,由大小不等的扁豆体组成;上矿层长23.4米,厚3.2米,为热液交代型。主要矿物为赤铁矿、褐铁矿和磁铁矿。储量目前还未探明,未开采。
  钼矿 位于县城N68°E、直距27公里的陇山乡徐家湾。地理坐标:东经105°31′45〃,北纬35°17′48〃。其含矿石英脉分布于海西期似斑状花岗岩中,整个岩体全长250米,宽165米,都见矿化,为细脉浸染状矿石,热液型,主要矿物为辉钼矿。储量目前还未探明,未开采。
  铜矿 位于县城N85°E、直距13公里的碧玉乡贾家门。地理坐标:东经105°23′34〃,北纬35°12′41〃。其矿化体呈透镜状,产于二叠纪上统碎屑岩中,长3米,厚1米,沉积型。主要矿物为孔雀石。储量目前还未探明,未开采。
  萤石 位于县城N15°W、直距23公里的寺子川乡锦鸡峡。地理坐标:东经105°11′00〃,北纬35°24′41〃。其矿体呈脉状,产于震旦纪兴隆山群断裂带中,矿带长约500米。萤石成网脉状分布,最长达3米,一般单脉长1米至2米,宽0.5厘米至2厘米,低温热液型。含CaF2一般30%至40%,最高达44.55%。目前初步探明储量为10万吨以上,未开采。
  萤石 位于县城N76°E、直距9公里的陇阳乡关帝湾。地理坐标:东经105°20′44〃,北纬35°13′40〃。其矿化产于海西期黑云母正长岩体外接触矽卡岩带上,可见矿脉长约2米,宽约3厘米,热液型。含CaF2一般27%至37%,SiO2 为49%至50%。储量目前还未探明,未开采。
  白云岩 位于县城N30°E、直距21公里的陇川乡石峰堡。地理坐标:东经105°21′40〃,北纬35°22′33〃。其矿体呈不规则的扁豆体状,产于震旦纪兴隆山群中,厚100米至200米,长大于200米,沉积变质型。该矿在寺子川和碧玉等地也有分布。含MgO为20.77%,CaO为31.31%,SiO2为1.21%,P2O5为0.52%。目前探得地质储量158.7万吨,远景储量740万立方米,已开采。
  花岗岩 位于县城N17°E、直距13公里的北城铺乡鹿鹿山。地理坐标:东经105°17′10〃,北纬35°19′00〃。其为海西期肉红色中细粒黑云母花岗岩。岩体长3公里至4公里,宽0.7公里至0.8公里,岩浆型,为优质石材。目前预计储量大约为2亿立方米,已开采。
  花岗岩 位于县城N68°W、直距18.4公里的马营镇何家坡。地理坐标:东经 105°03′40〃,北纬35°16′30〃。其为海西期肉红色细粒黑云母花岗岩,岩浆侵入型,为优质石材。目前预计储量为6000万立方米至8000万立方米,已开采。
  花岗岩 位于县城S60°E、直距15公里的碧玉乡碧玉峡。地理坐标:东经 105°22′10〃,北纬35°08′05〃。其为海西期灰色中细粒黑云斜长花岗岩。出露长2000米,宽400米,岩浆型。给物性测定为优质石材。目前预计储量为3000万立方米至4000万立方米,已开采。
  闪长岩 位于县城S49°E、直距18公里的碧玉乡高家店。地理坐标:东经105°22′10〃,北纬35°04′40〃。其为海西期侵入体,岩石为石英闪长岩,出露700米至800米,岩浆型。经物性测定为优质石材,商品名称为墨绿花岗石。目前储量还未探明,未开采。
  大理石 位于县城 N88°E、直距9公里的碧玉乡丁家河。地理坐标:东经105°20′52〃,北纬35°12′41〃。其矿体呈层状,产于震旦纪地层中,长25米,宽5米,为沉积变质型。此外在寺子川、陇川也有分布,且岩层较厚。目前探明储量约740万吨,未开采。
  高岭土 位于县城N69°E、直距21公里的陇山乡何家山。地理座标:东经105°27′54〃,北纬35°16′28〃。其矿体产于石炭系煤系地层中,共22个矿体,似层状,呈透锐状。主矿体7个,长420米至949米,厚1米至4.5米,延深64.5米至259米。主要矿物为水云母、高岭石,为沉积型。含SiO2 为52.33%,AL2O3 为28.24%, Fe2O3为1.18%,TiO为0.76%,MnO为6.7%,CaO为1.07%,MgO为0.42%,K2O为1.5%,NaO为0.25%。目前探明储量为496.6万吨,已开采。
  石灰岩 分布于寺子乡刘家窑坡。产于震旦纪兴隆山群地层中,其中CaO含量超过54%。目前探明储量为240万吨,已开采。
  安山岩 分布在常家河镇青石峡一带。其岩石呈茶绿色,粒度均匀,质地坚硬,块度较好,地表出露也好。该岩体穿过石炭二迭纪沉积地层,属燕山运动的产物。目前探明储量约10亿立方米,未开采。
  石英岩 分布在陇山乡、北城乡等地,产于前震旦纪地层中。含SiO2 为98.31%,Fe2O3为1.1%,AL2O3为0.51%,CaO为0.33%。目前预计储量为318万立方米,未开采。
  煤矿 位于县城N69°E、直距21公里的陇山乡何家山。地理座标:东经105°27′54〃,北纬35°16′28〃。其为石岩系含煤岩系,有5至6层煤,3层较厚可开采,其厚度分别为1米,0.6米,1至1.5米。煤层稳定,质量较差,属无烟煤,沉积型。目前探明储量为252万吨,未开采。
  温泉 位于县城以西8公里的汤池沟内,交通方便。其地热水产于华力西花岗岩与震旦系混合质片麻岩的断裂接触带内,泉水透过沟谷两岸坡积层出露地表。由于沟沿断裂带发育,故在沟池有许多泉眼出露,有11个热水泉眼。在此基础上,1998年县上又施工打了2眼地热井,地表水温度达51℃至54℃,属中温泉水。其泉水矿化度1.3克/升,气体含量为16毫米/升,具有硫化氢气味,PH值大于8,属SO4 ,Cl-Na.Ca型水。泉水中各元素含量(毫克/升)So4为645.8,CL为276.3,Na+K为363,Ca为136.7,SiO2为43,F为4.94,Br为1.36,Rn值大于30埃曼,具有放射性医疗作用。目前探明出水量为4000吨/昼夜,该温泉已开发利用。
  温泉 位于县城西北6公里的青土庄旁。其泉水有天然露头5个,泉口水温24℃,属低温热水泉。单泉流量很小,估计总流量为4升/秒,泉水化学类型为SO4,Cl—Na型水。矿化度1.5克/升,PH值大于7,呈碱性。其泉水可溶性SiO2含量25毫克/升,F含量大于4毫克/升。目前探明其出水量为350吨/昼夜,未利用。
  温泉 位于义岗川镇东3公里处。其泉水有天然露头1处,人工露头2处,泉口水温25℃,属低温热水泉。单泉流量较小,总流量0.7升/秒,其补给条件水质较差。目前探明出水量为60吨/昼夜,未利用。

谁有关于甘肃通渭古堡的相关资料,越详细越好!
答:(一)、通渭的民堡,蕴涵有大量的地方历史信息,包容着数百年来甘肃中部地区的社会发展及政治军事状况的具体历史情节。能够看到古代与近代,地区历史及民族的诸多连接点。在历史动乱和当今安定和谐局面之间,不仅能找到感性认识的材料,也能归纳出诸多的理性观念。 (二)、通渭县的古城堡为准确界定中国古城研究范畴及相关理论...

甘肃有哪些古镇?
答:位于甘肃省的白银市的景泰县的寺滩乡, 历史 悠久,据说距今已经有400多年的 历史 了,当初是是明政府为了防御北方少数民族的入侵修建而成的。 碧口镇 碧口镇,也称为碧峪口和碧霞口,位于陇南市的文县,它与通渭县的马营镇、华亭的安口镇、永登县的红城镇合称为“甘肃四大名镇”,而碧口镇也被列为甘肃四大名镇...

关于甘肃省通渭县的历史文化发展过程
答:同年,杨文广于擦珠谷 (今什川乡古城沟)又筑一大堡,十二月城成,宋廷赐名“通渭堡”。熙宁五年 (1072),升通渭堡为通渭寨,领者达 (后演变为“哲达”)、漆麻、本当、扑麻龙、达隆5堡,属熙河路通远军 (今陇西)辖。崇宁五年 (1106)升通渭寨为通渭县,属巩州。南宋开国,金人南下。天会五年(...

通渭县人民政府的县情概况
答:1935年9月,红一方面军长征途经通渭时,在榜罗镇召开了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榜罗会议”,毛泽东同志在县城文庙街小学接见陕甘支队一纵队第一大队先锋连全体指战员时首次朗诵了《七律·长征》。——翰墨飘香,书画通渭。素有“家中无字画,不是通渭人”之说。现有书画创作人员3000多人,其中中美协会员4...

通渭县吕姓有几百人
答:约54000人。通渭县,隶属于甘肃省定西市,位于甘肃中部,定西市东侧,自汉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置县,已有2100余年历史。根据查询相关资料显示:2020年的人口普查共有323648人,吕性在54000人左右。

通渭县的社会事业
答:通渭群众酷爱书画,习字作画蔚然成风,全县10万余户几乎家家悬挂、收藏字画,书画收藏总量150万件以上。截至2013年,全县有画廊260多家,从事书画习作创作的人员3350人,有县以上协会的创作骨干349人,其中有国家、省级书法(美术)协会会员32人,从事书画装裱和经销的人员达2000多人,年书画交易额1000万元...

2022通渭县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条件
答:通渭县,隶属于甘肃省定西市,位于甘肃中部,定西市东侧,自汉元鼎三年。根据查询相关资料显示,该县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条件是要具备大学专科毕业学历并在小学、初中教育教学岗位见习1年期满并考核合格或具备中等师范学校毕业学历,并考取教师资格证书即可。甘肃,简称“甘”或“陇”,省会兰州市,中华人民...

通渭孟相娃判刑几年
答:根据相关资料查询显示:三年。2019年9月6日,通渭县人民检察院依法对向娃作出逮捕,该犯罪嫌疑人涉嫌强迫交易罪,涉案情节严重的,处三年有期徒刑。

从甘肃省通渭县到山西文水县多少公里
答:1.通渭县内驾车方案 1) 从起点向西北方向出发,沿文化街行驶380米,调头进入文化街 2) 沿文化街行驶1.3公里,右转进入襄和路 3) 沿襄和路行驶1.8公里,左前方转弯 4) 行驶770米,左转 5) 行驶8.9公里,左前方转弯 2.行驶7.2公里,左前方转弯 3.行驶38.3公里,直行进入S304 4.沿S304行驶...

关于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资料
答:10月22日,红一、二方面军在甘肃会宁将台堡(今属宁夏)会师。 三大主力红军胜利会师后,由朱德、周恩来、彭德怀共同指挥,于11月21—23日在陇东环县以北的山城堡地区歼灭尾追而来的胡宗南部一个旅另两个团。这场战斗是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工农红军与国民党军队的最后一次战役,她同时也宣告了红军长征的胜利结束。11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