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常用的特殊值

作者&投稿:瞿侍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麻烦给我说一下高中常用特殊对数值,谢谢!~

loga(a)=1,loga(1)=0,
lg10=1,lg1=0,lg2=0.3010,lg3=0.4771,lg5=1-lg2=0.6990

记得ln2=1.4多 .ln3=1.7多就可以了 这种题目一般比较大小才会用到的

这是一些特殊的函数至,你看看吧,熟了就都记住了
(1)特殊角三角函数值

sin0=0

sin30=0.5

sin45=0.7071 二分之根号2

sin60=0.8660 二分之根号3

sin90=1

cos0=1

cos30=0.866025404 二分之根号3

cos45=0.707106781 二分之根号2

cos60=0.5

cos90=0

tan0=0

tan30=0.577350269 三分之根号3

tan45=1

tan60=1.732050808 根号3

tan90=无

cot0=无

cot30=1.732050808 根号3

cot45=1

cot60=0.577350269 三分之根号3

cot90=0

(2)0°~90°的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值,查三角函数表。(见下)

(3)锐角三角函数值的变化情况

(i)锐角三角函数值都是正值

(ii)当角度在0°~90°间变化时,

正弦值随着角度的增大(或减小)而增大(或减小)

余弦值随着角度的增大(或减小)而减小(或增大)

正切值随着角度的增大(或减小)而增大(或减小)

余切值随着角度的增大(或减小)而减小(或增大)

(iii)当角度在0°≤α≤90°间变化时,

0≤sinα≤1, 1≥cosα≥0,

当角度在0°<α<90°间变化时,

tanα>0, cotα>0.

“锐角三角函数”属于三角学,是《数学课程标准》中“空间与图形”领域的重要内容。从《数学课程标准》看,中学数学把三角学内容分成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放在义务教育第三学段,第二部分放在高中阶段。在义务教育第三学段,主要研究锐角三角函数和解直角三角形的内容,本套教科书安排了一章的内容,就是本章“锐角三角函数”。在高中阶段的三角内容是三角学的主体部分,包括解斜三角形、三角函数、反三角函数和简单的三角方程。无论是从内容上看,还是从思考问题的方法上看,前一部分都是后一部分的重要基础,掌握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和解直角三角形的方法,是学习三角函数和解斜三角形的重要准备。

附:三角函数值表

sin0=0,
sin15=(√6-√2)/4 ,
sin30=1/2,
sin45=√2/2,
sin60=√3/2,
sin75=(√6+√2)/2 ,
sin90=1,
sin105=√2/2*(√3/2+1/2)
sin120=√3/2
sin135=√2/2
sin150=1/2
sin165=(√6-√2)/4
sin180=0
sin270=-1
sin360=0

对了,看完了你在看看这里的
http://baike.baidu.com/view/276988.htm

http://wenku.baidu.com/view/d54f8484b9d528ea81c77901.html
你说的那个东西没找到,书上其实都有,重要的是公式,做题多了就会记得那些特殊值
前面那个链接对你比较有用,看看吧,数学没有什么技巧,多做,哥哥当年第一次高考62,(要是84分我就考上大学了)第二次108(08年),所以还是要做,把公式用活。
一句话,多做题目!!!
这是一些特殊的函数至,你看看吧,熟了就都记住了
(1)特殊角三角函数值

sin0=0

sin30=0.5

sin45=0.7071 二分之根号2

sin60=0.8660 二分之根号3

sin90=1

cos0=1

cos30=0.866025404 二分之根号3

cos45=0.707106781 二分之根号2

cos60=0.5

cos90=0

tan0=0

tan30=0.577350269 三分之根号3

tan45=1

tan60=1.732050808 根号3

tan90=无

cot0=无

cot30=1.732050808 根号3

cot45=1

cot60=0.577350269 三分之根号3

cot90=0

(2)0°~90°的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值,查三角函数表。(见下)

(3)锐角三角函数值的变化情况

(i)锐角三角函数值都是正值

(ii)当角度在0°~90°间变化时,

正弦值随着角度的增大(或减小)而增大(或减小)

余弦值随着角度的增大(或减小)而减小(或增大)

正切值随着角度的增大(或减小)而增大(或减小)

余切值随着角度的增大(或减小)而减小(或增大)

(iii)当角度在0°≤α≤90°间变化时,

0≤sinα≤1, 1≥cosα≥0,

当角度在0°<α<90°间变化时,

tanα>0, cotα>0.

“锐角三角函数”属于三角学,是《数学课程标准》中“空间与图形”领域的重要内容。从《数学课程标准》看,中学数学把三角学内容分成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放在义务教育第三学段,第二部分放在高中阶段。在义务教育第三学段,主要研究锐角三角函数和解直角三角形的内容,本套教科书安排了一章的内容,就是本章“锐角三角函数”。在高中阶段的三角内容是三角学的主体部分,包括解斜三角形、三角函数、反三角函数和简单的三角方程。无论是从内容上看,还是从思考问题的方法上看,前一部分都是后一部分的重要基础,掌握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和解直角三角形的方法,是学习三角函数和解斜三角形的重要准备。

附:三角函数值表

sin0=0,
sin15=(√6-√2)/4 ,
sin30=1/2,
sin45=√2/2,
sin60=√3/2,
sin75=(√6+√2)/2 ,
sin90=1,
sin105=√2/2*(√3/2+1/2)
sin120=√3/2
sin135=√2/2
sin150=1/2
sin165=(√6-√2)/4
sin180=0
sin270=-1
sin360=0

对了,看完了你在看看这里的
http://baike.baidu.com/view/276988.htm
sin0=0 cos0=1 tan0=0 cot0不存在
sin30=1/2 cos30=√3/2(√为根号) tan30=√3/3 cot30=√3
sin45=√2/2 cos45=√2/2 tan45=1 cot45=1
sin60=√3/2 cos60=1/2 tan60=√3 cot60=√3/3
sin90=1 cos90=0 tan90不存在 cot90=1
sin120=√3/2 cos120=-1/2(在高中三角函数有负数) tan120=-√3 cot120=-√3/3
sin135=√2/2 cos135=-√2/2 tan135=-1 cot135=-1
sin150=1/2 cos150=-√3/2 tan150=-√3/3 cot150=-√3
sin180=0 cos180=-1 tan180=0 cot180不存在
sin270=-1 cos270=0 tan270不存在 cot270=0
sin360=0 cos360=1 tan360=0 cot360不存在

1)特殊角三角函数值

sin0=0

sin30=0.5

sin45=0.7071 二分之根号2

sin60=0.8660 二分之根号3

sin90=1

cos0=1

cos30=0.866025404 二分之根号3

cos45=0.707106781 二分之根号2

cos60=0.5

cos90=0

tan0=0

tan30=0.577350269 三分之根号3

tan45=1

tan60=1.732050808 根号3

tan90=无

cot0=无

cot30=1.732050808 根号3

cot45=1

cot60=0.577350269 三分之根号3

cot90=0

(2)0°~90°的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值,查三角函数表。(见下)

(3)锐角三角函数值的变化情况

(i)锐角三角函数值都是正值

(ii)当角度在0°~90°间变化时,

正弦值随着角度的增大(或减小)而增大(或减小)

余弦值随着角度的增大(或减小)而减小(或增大)

正切值随着角度的增大(或减小)而增大(或减小)

余切值随着角度的增大(或减小)而减小(或增大)

(iii)当角度在0°≤α≤90°间变化时,

0≤sinα≤1, 1≥cosα≥0,

当角度在0°<α<90°间变化时,

tanα>0, cotα>0.

“锐角三角函数”属于三角学,是《数学课程标准》中“空间与图形”领域的重要内容。从《数学课程标准》看,中学数学把三角学内容分成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放在义务教育第三学段,第二部分放在高中阶段。在义务教育第三学段,主要研究锐角三角函数和解直角三角形的内容,本套教科书安排了一章的内容,就是本章“锐角三角函数”。在高中阶段的三角内容是三角学的主体部分,包括解斜三角形、三角函数、反三角函数和简单的三角方程。无论是从内容上看,还是从思考问题的方法上看,前一部分都是后一部分的重要基础,掌握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和解直角三角形的方法,是学习三角函数和解斜三角形的重要准备。

附:三角函数值表

sin0=0,
sin15=(√6-√2)/4 ,
sin30=1/2,
sin45=√2/2,
sin60=√3/2,
sin75=(√6+√2)/2 ,
sin90=1,
sin105=√2/2*(√3/2+1/2)
sin120=√3/2
sin135=√2/2
sin150=1/2
sin165=(√6-√2)/4
sin180=0
sin270=-1
sin360=0
希望对你有帮助

这位同学,我觉得这种方法记忆可能不太好,并且效果相对来说也是不太佳得。其实你只要用草稿纸画个图形,然后自己去推理出来的答案再和三角函数定理的基本公式校对一下,可能获得的收获会更大得,并且这种方法有助于你的记忆,提高你的解题技巧和方法。而不会很快的遗忘。其实你只要多做题,然后从中领悟,这样才能真正得转化成你自己拥有的知识和解题能力!
已经有很多好心网友写出了那些基本公式,你只要自己推导后再校对下面的答案,我想你学到的知识一定会更多的!
祝你在学业上取得进步!

三角函数记住30度60度45度90度还有正弦和余弦之间的转换就差不多了,另外就是记导数啦,(sina)'=cosa (cosa)'=-sina ( x^n)'=nx^(n-1)(lnx)’=1/x等等希望能帮到你

高中用的赋值法跟特殊值法什么区别?
答:在解数学题时,人们运用逻辑推理方法,一步一步地寻求必要条件,最后求得结论,是一种常用的方法。对于有些问题,若能根据其具体情况,合理地、巧妙地对某些元素赋值,特别是赋予确定的特殊值(如0,1,-1等),往往能使问题获得简捷有效的解决,这就是赋值法。又叫特值法,即通过设题中某个未知量...

用特值法求a的值?(高中数学)
答:特值法,一般带入好求的特殊值进行计算,结论不一定正确,但选择题有奇效。(1)解:f(0)=2-a,f(-2)=3a-2。——(先找一对特殊值,x=0,-2,和为-1×2)∵该函数图象关于点P(-1,3)中心对称,——(理解:中心对称,有两点中点的意思)∴(2-a)+(3a-2)=3×2,解得a=3。—...

大家高中的特殊角三角函数值都是怎么背的,求方法?
答:解析:(1) 只需要记”0°,30°,45°,60°,90°,180°“,其它的,可以通过诱导公式推导出来 (2) 本质上就是两个直角三角形”1,1,√2“和”1,√3,2“(3) 画出此直角三角形,逐个计算一遍,多弄几遍,就记住了 (4) 高中/大学阶段,绝大多数数学公式/概念,”先理解,后记忆“...

马上读高一了,希望提前认识高一数学符号
答:以下是高一数学常用符号及其意义:1. + (加号):表示两个数相加。2. - (减号):表示两个数相减。3. × (乘号):表示两个数相乘。4. ÷ (除号):表示数除以另数。5. = (等号):表示两个数相等。6. \u003c (小于号):表示数小于另数。7. \u003e (大于号):表示数大于另...

高中数学三角函数的值表是什么?
答:高中常用的三角函数值表通常包括正弦函数(sin)、余弦函数(cos)、正切函数(tan)、余切函数(cot)、正割函数(sec)和余割函数(csc)在特定角度上的数值。这些函数值表提供了特定角度的三角函数取值,使得学生们可以在解题或计算过程中快速查找参考。常见的三角函数值表一般给出了0度到360度(或0到...

求高中数学所有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以15°为间隔 要准确的
答:sin15°=(sqrt(6)-sqrt(2))/4 sin30°=1/2 sin45°=sqrt(2)/2 sin60°=sqrt(3)/2 sin75°=(sqrt(6)+sqrt(2))/4 sin90°=1 cos15°=sin75° cos30°=sin60° cosx=sin(90°-x),根据该式子可以计算出其它角的余弦值。tanx=sinx/cosx,根据该式子可以计算出其它角的正切值。...

高中常用的数学符号有哪些?(要有解析,要精简)
答:3、运算符号 如加号(+),减号(-),乘号(×或·),除号(÷或/),两个集合的并集(∪),交集(∩),根号(√),对数(log,lg,ln),比(:),微分(dx),积分(∫),曲线积分(∮)等。4、集合符号 ∪ ∩ ∈ 5、特殊符号 ∑ π(圆周率)6、推理符号 |a| ...

我想知道高中数学圆锥曲线问题常用的公式,比较特殊一点的公式。
答:8.已知椭圆 (a>b>0),O为坐标原点,P、Q为椭圆上两动点,且 .(1) ;(2)|OP|2+|OQ|2的最大值为 ;(3) 的最小值是 .9.过椭圆 (a>b>0)的右焦点F作直线交该椭圆右支于M,N两点,弦MN的垂直平分线交x轴于P,则 .10.已知椭圆 ( a>b>0),A、B、是椭圆上的两点...

高一数学
答:高中数学知识点总结理科归纳5 定义: 形如y=x^a(a为常数)的函数,即以底数为自变量幂为因变量,指数为常量的函数称为幂函数。 定义域和值域: 当a为不同的数值时,幂函数的定义域的不同情况如下:如果a为任意实数,则函数的定义域为大于0的所有实数;如果a为负数,则x肯定不能为0,不过这时函数的定义域还必须根[...

高一数学
答:高中数学知识点总结理科归纳5 定义: 形如y=x^a(a为常数)的函数,即以底数为自变量幂为因变量,指数为常量的函数称为幂函数。 定义域和值域: 当a为不同的数值时,幂函数的定义域的不同情况如下:如果a为任意实数,则函数的定义域为大于0的所有实数;如果a为负数,则x肯定不能为0,不过这时函数的定义域还必须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