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50两一锭的金元宝大概有多少克?如各朝代的重量单位有差异请举例说明下。在此先谢过了

作者&投稿:麻蒲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古代金元宝能有多少克~

古代金元宝就是黄金熔铸成锭的金锭。到了元代,经济改为银子作为计算单位,元代起采用白银为价值尺度,元代之银锭通称为“元宝”。这时“元宝”一词含有“元朝之宝”的意思,是元宝称呼的主要来历,但绝非指形状,而是将金银锭泛称为元宝。
金元宝的形状和分量不一,按重量计算,以“两”为单位,古代的一斤等于十六两;大致是古代1两黄金=20两白银;与现在计量单位有差异,古代一两黄金大约是现在的31.25克。

(1)一锭金子有多重?   这个不好回答呀.........   中国古代流通的不是欧洲的金币或银币,而是金锭银锭   金锭不同于铜钱,铜钱除了官铸外是不允许私铸,而金锭却允许民间私铸,许多规模较大的票号、钱庄都有自己铸造金锭,因此古代金锭的称量、具名、形状、成色都没有统一的规格,种类十分杂乱,直到清朝以及其之后,金锭在铸造、称量、具名及形状等规范上较为系统了   据史料和现存古物来看:金锭有一两、二两乃至十两、二十两之分;银锭有半两、一两、十两、二十两、五十两以至一百两或三百两。   旧制一市斤等于十六两。秦和西汉时期,一斤相当于258.24克,一两等于16.14克。王莽及东汉、魏晋南北朝,一斤相当于222.73克,一两等于13.92克。隋朝初年,一斤相当于668.19克,一两等于41.76克。隋末一斤相当于222.73克,一两等于13.92克。唐至清代,一斤相当于596.82克,一两等于37.30克。   我算术不太好,就麻烦LZ自己算了   (2)能兑换多少银子?   这个也不好回答..........   水浒中1两金子大概兑换13两银子,明初的金银比价则为1:5。隆庆六年官定云南的金银比价为1:8。到崇祯年间,金银的市场比价则从1:10变为1:15,已与西欧的金银比价接近。   平均来说1两黄金约可兑换8~11两白银   所以:   一两的金锭=8~11两白银   二两的金锭=19~22两白银   十两的金锭=80~110两白银   二十两的金锭=160~220两白银   一些资料:   金银锭可分为几种:船形(元宝)、条形、饼形,不同形状的金银锭有着不同的名称,船形的一般称金银锭,条形的一般称金银铤,饼形的一般称金银饼。   金锭以明清两朝及民国初期留存下来的居多,人们也常常称其为“元宝”。“元宝”这种形状在明以前是没有的。先秦有马蹄形金锭,西汉时有麟趾金,均与元宝差别很大;唐代银锭多为长立方体,宋代则为束腰板形。唐宋银锭造型简单,堆放时能充分占用空间。   其实,元宝正是从唐宋圆弧束腰银板演变过来的。当圆弧束腰银板的边线呈圆弧型后,银板的两端开始变厚;当变厚到一定程度后,便向两边向一方面翘起,最后就成了“元宝”。   我国古代货币单位很多,各朝不同,特别是秦汉以前。这里只讨论三种基本单位:   一文制钱(即一枚标准的方孔铜钱)   一两白银   一两黄金   以上单位虽然各朝各代都不同,但至少唐宋之后相差不大,所以是可以得到比较稳定可信的数据的。   兑换关系   铜钱,白银和黄金之间的兑换比例就像现在的外汇价格一样,是常常变动的,不像1元钱等于100分这样明确。根据以下描述:   “金银的比价从1600年前后的1:8上涨到20世纪中期和末期的1:10,到18世纪末则翻了一番,达到1:20。”   可知1两黄金约可兑换8~11两白银。再有:   水浒中1两金子大概兑换13两银子;1两银子大概兑换4贯钱   “道光初年,一两白银换钱一吊,也就是一千文;到了道光二十年鸦片战争的时候,一两白银就可以换到制钱一千六七百文了。咸丰以来,银价猛涨,一两白银竟可以换到制钱两千二三百文之多。”   可知正常情况下,1两白银大约可换到1000~1500文铜钱,古时通常说的1贯钱或1吊钱就是1000文。   2 金属价格   由于金银铜制成的货币本身是有价值,而且理论上货币的价值就应该等于金属的价格,所以我们可以通过现在金属的价格来回答“一两银子到底是多少钱”的问题。   唐代的开元通宝通钱每枚直径8分,10枚重1两,千文重6斤4两;清顺治年间,每个铜钱重一钱二分五厘,后又增为一钱四分,则每千文重八斤十二两。古代“两”这个重量单位虽有不同但大约都是40克左右,而“斤”则大约是700克左右。每枚铜钱平均重量5克。   目前金银铜的价格(人民币)如下:   黄金:100元/克   白银:2元/克   黄铜:0.02元/克   推算结果为: 1两黄金:约值4000元 1两白银:约值80元 1枚铜钱(1文制钱):约值0.1元   建议,今后遇到古代的货币单位,采用以下换算系统,即方便又有感觉:   1两黄金=人民币2000元=10两白银   1两白银=人民币200元=1000文钱=1贯(吊)钱   1文钱=人民币0.2元   另外:1石米=1两白银   声明:以上结论不是学术观点,只作为老百姓观看古装电视剧,武侠小说时换算之用。

古代一斤等于16两等于500克
50两的话应该是500/16*50=1562.5克
各个朝代在重量上是没有差别的
只有价值上的差别(也就是物价上的差别)





从秦始皇制定统一度量衡,到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一直沿用一斤十六两的计量方法。南宋数学家杨辉在他的《日用算法》(1262年)中编造了 “斤价求两价” 的歌诀:
“一求,隔位六二五;二求,退位一二五;三求,一八七五记;四求,改曰二十五;五求,三一二五是;六求,两价三七五;七求,四三七五置;八求,转身变做五。” 意思就是一两等于0.0625斤,二两等于0.125斤……到了元朝,伟大数学家朱世杰的《算学启蒙》(1299年)书中,推进成下列的十五句:
“一退六二五,二留一二五,三留一八七五,四留二五,五留三一二五,六留三七五,七留四三七五,八留单五,九留五六二五,十留六二五,十一留六八七五,十二留七五,十三留八一二五,十四留八七五,十五留九三七五。”
那时十六两秤叫十六金星秤,是由北斗七星、南斗六星加福禄寿三星组成十六两的秤星,告诫做买卖的人要诚实信用,不欺不瞒;否则,短一两无福、少二两少禄、缺三两折寿……
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内,度量衡变动很多,又需要根据当时一斤等于多少克来换算,请查看《历代度量衡简表》。如:秦代至西汉1斤相当于258.24克,隋代初期1斤相当于668.19克,隋末1斤相当于222.73克等。
另外,根据1975年湖南湘潭出土的嘉佑铜则,自记重一百斤,实重64公斤。那么每斤相当于640克(《历代度量衡简表》的标准是596.82克),跟汉代258.24克相去甚远。
1959年开始 一斤等于十两:1959年6月25曰国务院发布《关于统一计量制度的命令》,确定米制为中国基本计量单位,在全国推广使用,保留市制, “市制原定十六两为一斤,因为折算麻烦,应当一律改为十两为一斤。” 中药计量仍袭旧制不变。
从1979年1月1曰起,中药计量单位也改用了米制,用 “克、毫克、升、毫升” ,不用 “两、钱、分” 等。
“钱”换算为“克” ,近代以来普遍采用的换算方式是:500克(1斤)÷16(旧制十六两为一斤)÷10(旧制十钱为一两)=3.125克(1钱),一些中医院校教材中也是这样的算的(此换算方法实际上并不正确)。

古代量制历经多次变革,明代以后才大体稳定,变化较小,一斤基本在595克左右。直至1929年推行计量改革,将旧制595克一斤改为500克一市斤。还应特别指出,1929年和 1959年的改制中,均将中药计量作为例外对待,仍袭旧制不变。这样,从明代到1979年,钱换算为克的正确公式应为595÷16÷10,1钱约等于 3.72克(3.71875克)。

网上可以查得到的吧!

金元宝是什么朝代的
答:到元朝时,元宝终于实至名归——元宝元宝,元朝之宝嘛,这不是开玩笑,没错,元朝以“元”为国号,元宝这个词最对元朝皇帝的胃口了。元朝至元三年(1266年),以平淮库(当时国家银库)的白银熔铸成锭,凡重量达50两者,名曰“元宝”。黄金做的大家就叫金元宝,银锭呢就称作银元宝,其中既有政治含义,...

三克的金元宝多大一个
答:3克等于0.3钱,很小的一点点黄金,像个小黄豆大小。3克的黄金,不到一线,一立方厘米的1/6不到,黄金的比重是19.32,一立方厘米黄金就是19.32克。在唐朝至清朝,一锭普通的金元宝大概是三十七点三克。金子作为一种贵重金属,由于它本身具有抗腐蚀,质量稳定,密度大,难提取的特点从而成为了古代...

一个金元宝多少钱?
答:一个金元宝等于现30万元人民币。解析 1两金=3000元人民币 ;1两银=1贯铜钱=300元人民币 ;1文铜钱=0.3元人民币;清朝金元宝的含金量大概有100两,所以一个金元宝=30万人民币。

金元宝是什么朝代的货币?
答:元十三年(1276年),元朝大军灭南宋后,回至扬州,丞相伯颜以将士掠夺无度,下令搜检部队行李,将所得撒银子统统销铸作锭,归朝献纳。经办此事的销钱官依金代银铤成例,制成每重五十两的银锭,取名“扬州元宝”,呈给世祖忽必烈。当时所铸元宝形呈马鞍,两端圆弧,中间束腰,在形制上与南宋和金的...

三万九千贯是多少金元宝
答:也就是从一两黄金兑换6两白银波动到一两黄金兑换11两白银不等,就按照简单的10换来计算,90000两白银兑换9000两黄金,金元宝实际上也不是一个固定格式,黄金并不是常用货币,制为金元宝大多时候是为了吉庆,官家为了便于运输,会将黄金制成金锭,有10两和50两的固定习惯,倾成50两的锭子就是180个 ...

金元宝是什么朝代的?
答:金元宝,属古代的流通货币之一,始于元代,亦称金锭,相对的银元宝则为银锭,这两者在元代既有政治含义,也是对金银货币约定俗成的通称。金元宝使用稀有金属“黄金”铸造,是财富和权利的象征,在古代也只有部分达官贵人或者富商才可能拥有,能流传至今的数量更是稀少,同时也因其是中国古代货币历史的载体...

古代一两白银到底等于多少人民币?-
答:土豪财主们送人银两,动辄五十两、一百两,大约相当于数万元到十万元。 李逵给了李鬼十两银子去做生意养活老母,大约相当于几千元到万把元。 吴用在石碣村请阮氏三雄吃饭,出了一两银子,买了二十斤牛肉、两只鸡和一坛酒。一两银子相当于人民币几百到一千多,因为肉价比较贵,大致相当于现在几百元。 晁盖派刘唐送给...

古代一两金子等于多少两银子?
答:看了一下,大概的区间也就在1000~1500元这个范围内。 明朝一两黄金等于多少白银 在古代,在今之纸币、硬币尚未正式使用之前,通用货币一般有3种,最贵的是黄金――金元宝、金条、金锭,常见的是白银――银元宝、纹银、银元,以及廉价的铜钱――圆形方孔钱,俗谓“孔方兄”。大金行用纸币,始于海陵庶人贞元二年,面值为...

古代宋代金元宝图片
答:宋代没有金元宝。中国货币史上,正式把金银称作“元宝”,始于元代。“元宝”这种形状在明以前是没有的。元代呼金银钱为“元宝”,则是元朝之宝的意思,黄金叫作:金元宝,银锭叫作银元宝,既有政治含义,也是对金银货币约定俗成的通称。早在唐初开元通宝行世时,民间就有取其硕大、贵重之意,旋读...

古代有金元宝吗?
答:其实熔铸成锭的金银锭,作为中国古代货币始自汉代,其后各代皆有铸造,但流通不广。隋唐以前称之为“银饼”、“银笏”,宋金时期称为“银锭”。不过,银锭作为支付手段流通始于金代。金代的白银每锭重五十两,值百贯。到公元1197年(承安二年)12月,“遂改铸银名‘承安宝货’一两至十两,分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