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一些桥梁之最和具有代表性的桥梁

作者&投稿:枞肿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中国桥梁之最~

  最大的园林桥:颐和园十七孔桥

  该桥横卧在昆明湖南湖岛与东岸之间的水面上。两侧安有汉白玉石栏板,有望柱124根,雕有石狮544只,形态生动。最特别的是十七孔桥券洞的设置,以中间券洞最为高大,由此向两侧逐渐缩小;但从东端或西端分别向中间的券洞数去,桥洞的数目都是九个,那是由于古人认为「九」是最大的阳数,含有吉祥平安的意愿。
  十七孔桥状如初月,轮廓秀美,又有人把它喻为龟颈,跟桥西被喻为龟身的南湖岛、桥东被喻为龟头的廓如亭,连同廓如亭外的雕石座上的铜牛,分别构成了「犀牛望月」、「神龟卧波」的图案,为颐和园的重要景点之一。

  最长的古桥:安平桥

  安平桥俗称「五里桥」,横卧在福建省晋江市与南安市交界处的水面上。这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长的一座漫水石梁桥,桥亭上的对联还写有「天下无桥长此桥」的词句。
  此桥初建于南宋绍兴八年(1138年),历时 13年完成。那时,桥长2?熏500米,宽5米,有桥洞362孔。后经不断维修和地理环境的变化,现桥长2?熏070米,有桥洞311个。因为桥太长,故在桥上建有五个桥亭以供人休憩。桥墩均用长条石砌成,浅水处为方形,深水处为两头尖形,一侧水深一侧水浅处为前尖后平形。桥面铺着石板,两侧建有栏杆,现仍可通过行人和车马。


  最美的群桥:外金水桥

  一般的桥梁都是一座单桥,而横卧在北京天安门城楼前外金水河上的外金水桥,由于是皇帝和王公大臣们进出皇宫的通道,所以这是由七座单桥组成的大型群桥。此桥建于明永乐十五至十九年(1417-1421年)。其造型之美,雕刻之精,全国少见。
  外金水桥全部用汉白玉石砌成。中间的五座分别与天安门城楼下的五个门洞相通。中间一座桥面宽大,两侧栏板柱头上刻有盘龙。这是皇帝进出皇宫的通道,称为御路桥。两侧两座略小,栏板柱头上刻着荷花,是王公大臣进出皇宫的通道,称作王公桥。另外两座,一在太庙(今劳动人民文化宫)前,一在社稷坛(今中山公园)前,是皇帝祭祖和祭祀社稷神的通道。优美的外金水桥和天安门城楼、华表、石狮一起,已经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标志。

  最古的石桥:赵州桥

  最古的石桥是河北省赵州城南2.5公里处的安济桥(即赵州桥)俗称大石桥,与赵州永通桥并称为姊妹桥。无论在结构技术或建筑艺术上,它在世界桥梁史上都占有极高地位。
  这是一座敞肩式单孔石拱桥。长64.4米。此桥初建于隋开皇十一至十九年(公元591-599年),至今已有1?熏500年。这是全中国、也是全世界现存修建时间最早、保存最好的一座石拱桥。


  构件最重的石桥:江东桥

  构件最重的石桥要数福建省漳州市东16 公里处的江东桥,又名「虎渡桥」。据明代人编纂的《虎渡桥记》中有此传说:建桥前,曾有一老虎负子过江,期间不时歇;后来人们发现老虎歇处皆为石堆,于是人们便循着老虎这条路线上的歇息处,以石堆为基而建桥,并称之为「虎渡桥」。这传说虽未足信,却替江东桥平添了生动的民间色彩。
  江东桥初建于南宋绍兴年间(1131-1162 年),本为浮桥,后重建成石墩石梁桥。桥墩上大下小,侧面呈弧形,墩上石梁巨大,一般都在百吨以上。其中最大一根石梁,长22米,宽1.7米,厚1.9米,重达200余吨,是全中国乃至世界之最。

我国是桥的故乡,自古就有“桥的国度”之称,发展于隋代,兴盛于宋代。遍布在神州大地的桥、编织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连接着祖国的四面八方。
我国古代木桥、石桥、浮桥和铁索桥都长时间保持世界领先水平,在桥梁发展史上曾占据重要地位,为世人所公认。其建筑艺术在世界桥梁史上的创举,充分显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非凡智慧。
我国古代木桥以天然木材作为主要建造材料的桥梁。由于木材分布较广,取材容易,而且采伐加工不需要复杂工具,所以木桥是最早出现的桥梁形式。
考古专家发现的秦始皇时期的木桥,长约300米,宽达20米,是世界最大木桥。它在古代都城考古、尤其是世界桥梁建筑史和交通史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研究价值,为研究渭河交通及其变迁提供了重要资料。
秦代巨型木桥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北郊,主要由众多巨型木头和部分石块构筑而成。专家确认,这座木桥是用于联系跨渭河建设的秦都咸阳的南北两岸,是秦始皇居住的咸阳宫和位于渭河南岸的兴乐宫的重要交通枢纽。
其实,秦代木桥除了在秦始皇时期发挥过重要作用外,还延续至了汉代,成为汉代长安城北跨渭河的重要桥梁。
如今的渭河距离发现木桥的地方,初步测量已有7000米左右的距离。渭河的变迁一方面毁坏了秦咸阳宫,一方面也让3座2000多年前的木桥保存下来。这是研究人与自然关系的绝佳例证,对于人类文明与生态的演变史等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的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占有显著的地位。著名的古代石桥有:福建省泉州洛阳桥、河北省赵州桥和北京卢沟桥。
福建省泉州洛阳桥原名“万安桥”,位于福建省泉州东郊的洛阳江上,我国现存最早的跨海梁式大石桥。由宋代泉州太守蔡襄主持建桥工程,从1053年至1059年,前后历7年之久,耗银1400万两,建成了这座跨江接海的大石桥。
桥全系花岗岩石砌筑,初建时桥长360丈,宽1.5丈,武士造像分立两旁。造桥工程规模巨大,工艺技术高超,名震四海。
桥之中亭附近历代碑刻林立,有“万古安澜”等宋代摩崖石刻;桥北有昭惠庙、真身庵遗址;桥南有蔡襄祠,著名的蔡襄《万安桥记》宋碑立于祠内,被誉为书法、记文、雕刻“三绝”。洛阳桥是世界桥梁筏形基础的开端。
河北省赵州桥又叫“安济桥”,坐落在河北省赵县城南五里的洨河上。赵县古时曾称作“赵州”,故名。
赵州桥是隋代石匠李春设计建造的,距今已有近1400多年,是世界现存最古老最雄伟的石拱桥。
赵州桥只用单孔石拱跨越洨河,石拱的跨度为37.7米,连南北桥堍,总共长50.82米。采取这样巨型跨度,在当时是一个空前的创举。
更为高超绝伦的是,在大石拱的两肩上各砌两个小石拱,从而改变了过去大拱圈上用沙石料填充的传统建筑形式,创造出世界上第一个“敞肩拱”的新式桥型。这是一个了不起的科学发明,在世界上相当长的时间里是独一无二的。
北京卢沟桥位于北京西南郊的永定河上,联拱石桥。桥始建于1189年,成于1192年,元明两代曾经修缮,清代康熙时重修建。
桥全长212.2米,有11孔。各孔的净跨径和矢高均不相等,边孔小、中孔逐渐增大。全桥有10个墩,宽度为5.3米至7.25米不等。
桥面两侧筑有石栏,柱高1.40米,各柱头上刻有石狮,或蹲,或伏,或大抚小,或小抱大,共有485只。石柱间嵌石栏板,高0.85米,桥两端各有华表、御碑亭、碑刻等,桥畔两头还各筑有一座正方形的汉白玉碑亭,每根亭柱上的盘龙纹饰雕刻得极为精细。
卢沟桥以其精美的石刻艺术享誉于世。意大利人马可·波罗的《马可·波罗行纪》一书,对这座桥有详细的记载。
浮桥是用船或浮箱代替桥墩,浮在水面的桥梁。军队采用制式器材拼组的军用浮桥,则称“舟桥”。浮桥的历史记载以我国为早。
广东省潮州广济桥俗称“湘子桥”,位于潮州市东门外,为古代闽粤交通要道。为我国第一座启闭式浮桥。
潮州广济桥为南宋时所建。桥全长515米,分东西两段18墩,中间一段宽约百米,因水流湍急,未能架桥,只用小船摆渡,当时称“济州桥”。
明代重修,并增建5墩,称“广济桥”。正德年间,又增建一墩,总共24墩。桥墩用花岗石块砌成,中段用18艘梭船联成浮桥,能开能合,当大船、木排通过时,可以将浮桥中的浮船解开,让船只、木排通过。然后再将浮船归回原处。
潮州广济桥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座开关活动式大石桥。广济桥上有望楼,为我国桥梁史上所仅见。
广济桥与赵州桥、洛阳桥、卢沟桥并称我国古代四大名桥,是我国桥梁建筑中的一份宝贵遗产。
我国索桥的发展较早。这种桥一般架在峡谷处,两岸山崖较陡,深水激流中不易立柱做墩。于是,山区人在生活实践中用悬索为桥,凌空飞渡的索桥由此诞生。
索桥的种类很多,若以材料区分,主要有藤桥、竹索桥和铁索桥。据古书记载,我国在北魏时期就出现了铁索桥。铁索桥是在竹索桥、藤索桥的基础上由我国人发明的。
我国古代铁索桥,最著名的要数位于四川省泸定县大渡河上的铁索桥,成为泸定桥。仅从制作架设上看,这座桥即可视为世界历史上铁索桥的代表。更因为有一段红军“飞夺泸定桥”的英雄故事发生在这里,泸定桥更是闻名于世。
泸定桥是由清康熙帝御批建造的悬索桥。1705年,康熙皇帝为了祖国的统一,解决汉区通往藏区道路上的梗阻,下令修建大渡河上的第一座桥梁,经过一年的修建,大桥于1706元建成。
康熙皇帝取“泸水”、“平定”之意,御笔亲书“泸定桥”3个大字,从此泸定铁索桥便成为连接藏汉交通的纽带,泸定县也因此而得名,这块御碑如今还屹立在西桥头。桥东还有1709年的“御制泸定桥碑记”。

宋桥在桥梁发展史上有重要地位,这时出现了中外闻名的洛阳桥、五里桥、湘子桥、汴梁虹桥、绍兴八字桥等。此外,金代的卢沟桥也是可与这些宋桥媲美的。

宋造桥数量极大,就结构类型来看,有梁桥和拱桥两大类。梁桥中有竹、木梁桥与石梁桥之分,拱桥中有竹、木、石多种材料所造的拱桥。拱的形状有圆形拱、折边拱、敞肩拱等多种,但能长久留存的当然要数石梁桥和石拱桥了。此外还有浮桥、索桥等少量特殊类型的桥。

我国有悠久的造桥历史,第一座敞肩石拱桥赵州桥举世闻名。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今天,我国凭借拥有一大批桥型多、跨径大、难度高的具有世界级水平的公路桥梁,正在跻身于世界桥梁强国之列。
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我国还没有一座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大跨径悬索桥和斜拉桥。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伴随着世界最大规模公路建设的展开,我国积极吸纳当今世界结构力学、材料学、建筑学的最新成果,公路桥梁建设得到极大发展,在长江、黄河等大江大河和沿海海域,建成了一大批有代表性的世界级桥梁。目前,在187万公里的公路上,有各类桥梁32万多座、1337.6万延米,其中长度超千米的特大型桥梁有717座。在跨径前十位的世界各类桥型中,斜拉桥我国占了6座,悬索桥我国内地占了两座,完成了由桥梁大国向桥梁强国的历史性跨越,成为展示我国综合国力的窗口之一。
今年4月30日,全部由中国人自己设计、施工、监理、管理,所用建筑材料和设备也绝大部分由我国自行制造或生产的润扬大桥正式建成通车。它是我国第一座由悬索桥和斜拉桥构成的特大型组合桥梁,其中南汊主桥为单孔双铰钢箱梁悬索桥,主跨径1490米,目前位居世界第三,可通行5万吨级巴拿马型货轮。润扬大桥建设条件复杂,技术含量非常高,施工难度特别大,被国际桥梁专家称为"中国奇迹"。美国高级公路代表团专家看了润扬大桥后说,美国要向中国学习桥梁建设技术。国际桥梁协会主席伊藤学先生在参观大桥后认为,这是他看到的最漂亮的混凝土桥梁。
目前正在建设的跨径达1088米的苏通长江公路大桥将创造斜拉桥型的多项世界之最。在世界同类型桥梁中,苏通大桥的主塔最高、群桩基础规模最大、斜拉索最长、跨径最大。杭州湾跨海大桥全长36公里,是目前世界上在建的最长公路跨海大桥。此外,还有东海大桥、崇明岛过江通道、深港西部通道、珠港澳大桥等一批世界级桥梁正在建设或进行前期工作。它们的建成将会再次吸引世界的目光,并极大地丰富世界桥梁宝库。

一、洛阳桥

这座桥位于福建省泉州市东北10公里的洛阳江上,旧名万安渡,故又称万安桥,宋皇佑五年(1053年)至嘉佑四年(1059年)建,历时六年完成。全长540米,桥宽7米,为一座巨石砌成的梁桥。由于该桥所处地段濒临洛阳江入海口,潮水涨落造成的水头冲击力很大,靠石块自重来达到桥墩的稳定是非常困难的。这座桥采用植蛎固基的作法,先在江底沿桥中线抛石块,建造筏形基础,植入牡蛎,通过牡蛎无孔不入的繁殖,把分散的石块胶固成整体,以作为桥的基础,然后在稳固的基础上再用大石块砌出四十六座桥墩,上放巨大石梁,然后铺石板。石梁自重很大,不易搬运,利用海潮水位涨落的环境特点,采用浮运架桥。

二、安平桥

这是一座中国古代最长的桥,长810丈(2500米),又称五里桥,位于福建晋江的安海镇,建于绍兴八年至二十一年(1138~1151年),历时十三年,也是一座梁式石桥。这里原为海湾,河面宽广。桥下采用筏形基础,桥墩用条石垒砌,石材纵、横分层排列,形状有长方形、船形,桥面用巨大石梁拼成。后世由于飓风、海潮、地震等袭击,曾有六次修理,桥长也因自然淤积而缩短成为2070米。
福建晋江安平石桥,跨于晋江、南安二县交界的海湾上。

三、湘子桥

湘子桥又称广济桥,建于南宋乾道年间(1165~1173年),位于广东省潮州市城东恶溪上。由于中流激湍,不可为墩,故建成一座由梁桥与浮桥相结合的组合型桥,全长518.13米,东西两端为梁桥,中间为浮桥,以船相连,当年曾将十八只木船用钢缆联成整体,船上铺木板为桥面。此桥在古代创造性地解决了急流险滩处的交通问题,在当时是创举。现该浮桥已易为三孔钢筋混凝土桥。

四、卢沟桥

此桥位于北京市西南13公里处的永定河上,是一座多孔连拱石桥,建于金明昌三年(1192年),桥长265米,宽8米,桥高约10米,共十二孔。桥墩迎水面为尖形,以分散水的冲击力,后部为方形,墩下地质为冲积砂卵石,因之打短木桩以加固。该桥不仅结构坚实,还以栏板、望柱的石狮雕刻精美、数量众多而著称。这座至今已达八百多年的古桥,虽在清代有过几次小的修理,但仍较好的保存了原物。此桥曾经通过重达429吨的平板运输车,屹然如常,显示了惊人的承载能力
1.中国古代的桥(潘洪萱)

根据史料和考察,在原始社会,我国就有了独木桥和数根圆木排拼而成的木梁桥。早在战国时期,单跨和多跨的木、石梁桥已普遍在黄河流域及其他地区建造。公元前三百多年建于陕西省蓝田县蓝峪水上的蓝桥,就是多跨木梁木柱桥的一个代表。《诗经·大雅·大明》第一次记叙周文王娶妻,在渭河上造了座专供帝王使用的浮桥。长江、黄河上曾设过近二十座浮桥。第一座黄河浮桥建于公元前541年临晋关附近,是秦景公的母弟后子,怕被景公杀害,乘车逃奔晋国途中所建。第一座长江浮桥是公元35年东汉光武帝建造的,桥址在宜昌至宜都之间的江上。

吊桥首创于我国,吊索由藤索、竹索发展到铁链。在唐朝中期,就有了铁链吊桥,比西方早八百年以上。拱桥始建于东汉中期,其形式之多,造型之美,为世界少有。

灞桥、洛阳桥、安平桥、虎渡桥、绍兴八字桥、阴平桥、程阳桥等是木、石梁桥的代表。西安灞桥建于汉代,是座木梁石柱墩桥,它用四段圆形石柱卯榫相接(中间还加石柱)形成一根石柱,由六根石柱组成一座轻型桥墩,墩台上加木梁并铺设灰土石板桥面。是石柱墩的首创者。

“闽中桥梁甲天下”是宋朝(特别是南宋)闽中地区大量建造石梁桥的真实写照。南宋一百五十年中,建成七十余座石梁桥,其中五公里以上的长桥就有四五座。被誉为“天下无桥长此桥”的安平桥,宋绍兴八年到二十一年(1138—1151)建造,长约2.5公里,故又名五里桥,用花岗石砌筑,为我国现存最长古桥。1240年建成的虎渡桥(又名江东桥),它最大的石梁长23.7米,宽1.7米,高1.9米,重二百余吨,即使在今天要开采、运输、架设这样的石梁,也是十分困难的。1979年5月,我国有关部门发现现存最古老的石梁桥——晋江县大桥和小桥,这两座桥均建于北宋太平兴国年间(976—984)。绍兴八字桥是座宋代城市石梁桥,布局十分巧妙,既保证了水陆交通,在建造中又不拆房屋,不改街道。程阳桥坐落在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林溪河上,是一座四跨石墩伸臂的木梁桥,建于1916年,全长64.4米,分四个桥孔,每孔净跨12.2米,宽3.4米,高16米。五个桥墩之上各有民族形式的宝塔型、宫殿型桥亭,桥亭檐层层而上,如翼欲飞,宏伟壮观。整座桥梁建筑不用一颗铁钉或其他铁件,均采用榫槽结合或竹木梢钉,但结构联系却十分牢固。程阳桥精湛的建桥技术充分显示我国侗族人民杰出的智慧和创造力。

四川灌县的珠浦桥是竹索桥的代表,它位于著名的都江堰口,横跨岷江的内外两桥,长340米,8孔,最大一孔跨径为61米,它的24根粗5寸的竹索由细竹篾编织而成,桥的两端和中间石室中,安放绞竹索和木绞车等设备,桥始建于宋代以前,历代时毁时修。泸定县的大渡河铁索桥建成于1706年4月,净跨100米,净宽2.8米,桥面距枯水位14.5米。用了13根铁链9根底索承重,两边各放二根作为扶手缆。每根铁链平均由890个扁环扣联而成,重约一吨半。1935年红军长征中,飞夺泸定桥,创造了震惊世界的奇迹。它在国际桥梁展览活动中多次展出。据调查,跨径不小于泸定桥的铁链桥或铁眼杆桥,在四川、云南山区不止一座。由于它结构简单、用料节约,当地人民又有世代相传的建造经验,因此解放后这种桥型不仅没有淘汰,还有所发展。

赵州桥、宝带桥、卢沟桥、枫桥以及北京颐和园的玉带桥、十七孔桥等都是拱桥的杰出的代表。河北赵县的赵州桥是世界上第一座采用弓形拱的敞肩拱桥,欧洲在赵州桥建成七百余年后才采用弓形拱。

解放后,桥梁建筑事业取得巨大的成就,1968年南京长江大桥胜利建成,标志着我国桥梁建设事业达到了先进的水平。

(选自《旅游天地》1980年第3期)

2.桥梁审美观(樊凡)

桥梁主要用于交通负荷、跨越障碍,这是它的基本功能,所以桥首先要符合此要求。如果是一座不堪使用的危桥,摇摇欲坠,也就没有什么美可谈了。因此,桥梁结构的造型应表现出有力量、稳定、连续和有跨越能力等等,以显示功能的保证性。这也就自然地引起人们的美感。对于不同用途的桥梁,如园林、城市、公路、铁路桥梁等,或同一用途而其所在环境条件不同时,其结构及各项附属设施的造型都应准确鲜明地表现出符合使用要求,并能恰如其分。这也就是一种美的因素。就所有桥梁而论,交通使用功能要求和鉴赏要求在其重要性上,并不是等量齐观的,它随着建桥目的和建桥环境等因素而有所差异,并通过造型表现出来为人们所理解。如荒漠原野上的公路桥和繁华城市中的园林桥应当各自“量体裁衣”地选择适合的型式。

正确的桥梁审美观是功能、技术、经济与美观融合一体,共同作用,美寓其中。

3.桥梁美十则(樊凡)

关于桥梁美,很多人早就关心了,并提出过很多设想和措施,关于桥梁美的形态规律、审美标准等等,从一些文献资料中披露出其看法、分类多不一致,可以说是众说纷纭。现参考这些资料,并结合我国桥梁工程中习用的一些原则,以简单明了的形式拟以下桥梁美十则,并列举桥例分别论述。这十则是:1.环境的协调;2.主从与对称;3.韵律;4.均衡与稳定;5.统一;6.比例与尺度;7.连续与明暗搭配;8.力线明快;9.色彩;10.风格。这些法则也可以说是达到“协调”的法则。

(以上两则资料均选自《桥梁美学》,人民交通出版社1987年版)

4.桥名谈往(茅以升)

万物皆有名,有的还要有专名,就像人有名字一样。既然是名,就要起得好。我国近代桥梁,受了西方影响,题名时,总是从地理观点出发的。只要能指出它的所在地,使人一望而知,就行了。铁路公路上,更是用里程标记作名字,如同某某路上的“345,678公里桥”,那才真是确切不移的。然而我国古时桥名,不是这样。它总要有些文学气息,使人见了,不由地发生情感,念念不忘。或是纪事抒情,引起深思遐想;或有诗情画意,为之心旷神怡。这样,通过慎重题名,一座桥的历史、作用或影响,就立刻表现出来,因而容易流传。桥的“身价”,也因此而抬高。一座桥出了名,它的名字还会跟着多起来,除了正名,还有俗名、别名等等,就像人名,除了学名,还有别号、小字等等。有的是在民间自然而然地逐渐形成的,有的却是文人学士,要借此而为自己题名的。总之,桥成就要题名,成为风气,也是我国古代文化的一个特色。

桥的题名,字不在多,如同人名一样,一般都是两个字,有时只有一个字。就只这一两个字,而能显示出桥的特征,正是我国文字的妙用。这是由于我国历史上的典故多和文学里的成语丰富的缘故。文史里的财富,大为桥名增光。然而桥多了,关于它的典故和成语也反过来为文史服务。比如,《史记》里“信如尾生”一辞来自桥的典故,《阿房宫赋》里,“长桥卧波”一辞来自桥的成语。桥的名字题得好,它对文史就可有贡献了。桥名的重要,有如此者。

现在来介绍一些桥名,借以窥知我国桥梁文学的丰富,它也许是世界无双的。先谈单名。较著名的有:“蓝桥”,在陕西蓝田县蓝溪上,“传其地有仙窟,即唐裴航遇云英处”;“枫桥”在苏州,唐张继有《枫桥夜泊》诗;“断桥”在杭州西湖,唐张祜诗:“断桥荒藓合”,明朝莫仲有《断桥残雪》词等。但单名之桥往往系泛指,而又可能是专名,其中有的以材料为名,如“石桥”,梁简文帝即有《石桥》诗:“写虹便欲饮,图星逼似真”;“铁桥”,明朝吴兆元有《渡铁桥》诗:“宝筏群生渡,金绳八道开”;“竹桥”,杜甫有《观造竹桥》诗等。有的指明桥的所在,如“山桥”,梁简文帝诗:“卧石藤为缆,山桥树作梁”;“江桥”,唐杜甫诗:“山县早休市,江桥春聚船”;“野桥”,唐刘长卿诗:“野桥经雨断,涧水向田分”等。有的指明桥的形状,如“方桥”,唐韩愈诗:“君欲问方桥,方桥如此作”;“斜桥”,宋朝欧阳修诗:“波光柳色碧溟蒙,曲渚斜桥画舸通”;“画桥”,宋朝范与求诗:“画桥依约垂杨外,映带残阳一抹红”;“朱桥”,唐朝郑谷诗:“朱桥直抵金门路,粉堞高连玉垒云”;“天桥”,山西太原保德州及云南大理都有,大理的“下断上连,石梁跨之,两岩激水溅珠,宛如梅绽,人呼为不谢梅”等。有的与桥畔景物有关,如“花桥”,福建宁德县、湖北长阳县及广西桂林都有,桂林的有“花桥烟雨”之称;“柳桥”,在杭州西湖,宋周邦彦词:“水涨鱼天拍柳桥”等。有的比较特殊,如“草桥”,在北京右安门外;“席桥”,在山东东平县,“相传宋真宗东封泰山,车驾经行,以席铺藉”;“瓜桥”,浙江富阳县,“世传孙钟设瓜于此桥”;“鸭桥”在陕西陕城。“金桥”在山西上党,唐潘炎有《金桥赋》。更有事涉怪诞的,如“暗桥”,在安徽建平县,“旧传伍员奔吴,避于山中,追者至此,云气护之,员及桥而天暗”;“鬼桥”,《初学记》“上方有鬼桥”;“赤桥”,在山西太原晋水北渠上,“宋太宗凿卧龙山,血出成河,因更今名”等。

桥名用两个字是最普遍而又标准化的,单名的桥已经不少,双名的更是多得多。试思每桥皆有名,在我们古老的大国,该有多少桥名啊!然而在这成千上万的单名和双名中,重复的究竟不多,如果把这所有的桥名都搜集起来,编成一部《中国桥名录》,该是够洋洋大观的了。

现在再来举一些双名的例,说明桥名的丰富多彩。根据反映内容,一部“桥名录”可分为五章。

第一章是“表扬”。首先是表扬桥的功用的,如“安济桥”,即“赵州桥”,在河北赵县南河上,一名“大石桥”,制造奇特,“隋匠李春之迹也”;“万安桥”,即“洛阳桥”,在福建泉州,为渡海用,“去舟而徒,易危以安,民莫不利。”“灭渡桥”,在江苏吴县,桥成“南北往来者踊跃称庆,名灭渡,志平横暴也。”“安平桥”,在福建晋江,建成于宋绍兴二十二年,全长2070米,俗名“五里桥”,旧有“天下无桥长此桥”的传说。其次是表扬造桥人物的,如“绩麻桥”,在湖北孝感县,“世传居民女绩麻所建”;“夫妇桥”,即四川灌县竹索桥,清何先德造,未完,其妻续成之;“葛镜桥”,在贵州平越,明万历间葛镜建,“屡为水决,三建乃成,靡金巨万,悉罄家资”。

第二章是“纪事”,记载有关桥的流传下来的故事。如“万里桥”,在四川成都南门外,“昔孔明于此饯费聘吴,曰万里之行,始于此矣”。唐陆肱有《万里桥赋》,宋吕大防有《万里桥》诗,杜甫诗:“万里桥西宅,百花潭北庄”,唐张籍诗:“万里桥边多酒家,游人爱向谁家宿”;宋苏轼诗:“我欲归寻万里桥,水花风叶暮萧萧”,宋陆游诗:“雕鞍送客双流驿,银烛看花万里桥”。“马桥”,即“升仙桥”,在四川成都北,西汉司马相如不甘贫贱,立志做官,“尝题柱云,大丈夫不乘马车,不复过此桥”,唐岑参有《升仙桥》诗:“及乘马车,却从桥上归”,宋京镗有《马桥记》云:“兹建桥以马名,自是长卿之遗踪亦不泯矣。”“兰亭桥”,在浙江绍兴,“晋王右军修禊处,桥下细石浅濑(lài赖),水声昼夜不绝”。“洗耳桥”,在河南汝州,相传尧要将天下让给许由,许由自命清高,认为听了这话污了自己的耳朵,此桥所在“即许由洗耳处”。“虎渡桥”,在福建漳州,亦名江东桥,“江南桥梁,虎渡第一,昔欲修桥,有虎负子渡江,息于中流……乃因垒址为桥”。“宵市桥”,在江苏扬州,即“小市桥”,“相传隋炀帝时于此开夜市”。

第三章是“抒情”,通过桥名,来表达思想感情。如“销魂桥”,即“灞桥”,在陕西西安,“东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因“取江淹别赋句,又呼为销魂桥”。唐王之涣诗:“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明葛一龙词:“桥上飞花桥下水,断肠人是过桥人。”“思乡桥”,在河北丰润,“宋徽宗北辕过桥,驻马四顾,泫然曰,吾过此向大漠,安得似此水还乡矣……人乃谓思乡桥也”。“至喜桥”,在四川广安,“昔欧阳修自吴入蜀,喜路险至此始平”。“情尽桥”,在四川简阳,唐雍陶《题情尽桥》诗有序云:“阳安送客至情尽桥,问其故,左右曰送迎之地止此。”“忘恩桥”,在陕西西安,“中官初入选,进东华门,门内有桥曰皇恩桥……俗呼曰忘恩桥,以中官既富贵,必仇所生,盖耻之也”。

第四章是“写景”,美化桥身及四周景物。如“垂虹桥”,在江苏吴江,桥身环如半月,长若垂虹,宋王安石《垂虹桥》诗云:“颇夸九州物,壮丽无此敌。”“春波桥”,在浙江绍兴,贺知章诗云:“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惟有门前鉴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故取此名桥。“海棠桥”,在湖北黄州,“宋时桥侧海棠丛开,秦观尝醉卧于此,明日题其柱”。“胭脂桥”,在江西饶州,鄱阳王萧俨生活奢华,宅中宫人,洗胭脂水流出,把桥下水都染红了,故名。“月样桥”,在山东青州,“采石凝结如天成”。“绿杨桥”,在湖北蕲水,“因东坡醉卧桥上,有‘解鞍欹枕绿杨桥’之句,遂名”。按苏轼《西江月》词自序云:“春夜行蕲水中……至一溪桥上,解鞍曲肱,醉卧少休,及觉已晓……书此语桥柱上”,即是桥也。

第五章是“神异”,把神仙和桥梁联系起来,大多与道教有关。如“圣女桥”,在陕西白水,传说为三神女一夜成之。“白鹤桥”,在江苏句容,“汉永元间茅氏兄弟三人,乘鹤至此,有白鹤桥,大茅君驾白鹤会群仙处”。“集仙桥”,在江西安福,“相传居人夜闻桥上仙乐缭绕,旦往视之,惟见书吕洞宾字于桥柱”。“乘鱼桥”,在江苏苏州,“昔琴高乘鲤升仙之地”。“照影桥”,在湖北石首,“相传有仙人于此照影”。

以上是单字和双字的桥名录。三字、四字或更多字的桥名,当然也有,但为数极少。三字桥名中著名的有二十四桥,在江苏扬州。唐杜牧诗:“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中的“二十四桥”,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云是二十四座桥,并列举其名,但据南宋姜白石的《扬州慢》词:“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则又似一座桥。后来清朝梁章巨在《浪迹丛谈》中更提到在孟毓森所居宅旁之桥上,有“二十四桥”的题名榜,可见“二十四”已成为一座桥的专名。不过这种用数目字当专名的桥,并无他例,有的只是以数为序而已,如杜甫诗“不识南塘路,今知第五桥”。四字或以上的如“旧浣花桥”、“杨柳河桥”、“德阳王桥”(以上均在成都)、“新学前桥”、“建富木桥”(以上均在南昌)、“新饭店石桥”(四川温江县)等等,有的是地名或人名关系,其余都是把单名或双名的桥加以解释,并非完整的专名。因此,中国桥名,基本上只有单名和双名两种,在《桥名录》中把这两种搜集齐全,所余就无几了。

但是,我国古桥并非个个都有专名。有的本来并无名称,后来有人随便叫它一下,逐渐也就成了名字,如“大桥”“小桥”“新桥”“旧桥”“长桥”“短桥”“南桥”“北桥”等等。这些“俗名”,时间一久,就成为“正名”了,如福州的“小桥”,因在“万寿桥”的大桥附近而得名,就此成为专名。有的“桥”,名气非常之大,但实际上并无此桥,如“陈桥”,在河南开封,宋赵匡胤“黄袍加身”处,实系“陈桥驿”,“唐为上元驿,朱全忠纵火,欲害李克用之所”,但更多的桥,却是不声不响地在那里服务,而它们的名字是早就湮没不彰了。可见,桥和桥名,都有幸与不幸,有的是有名无桥,有的是有桥无名。然而,虽是无名,难道就不是“英雄”!

(选自1962年7月22日《光明日报》,有改动)

5.世界各地名桥

英国泰晤士河伦敦桥、意大利威尼斯里阿尔托桥、美国纽约布鲁克林大桥、英国伦敦塔桥、加拿大魁北克桥、澳大利亚悉尼海港大桥、美国旧金山金门大桥、土耳其博斯普鲁斯海峡大桥、英国恒比尔大吊桥、西班牙卢纳巴里奥斯桥。

一、关于桥的知识

1�梁桥:梁式又称梁柱式,是在水中立桥柱或桥墩,上搭横梁,连而成桥,有单跨多跨之分。

浮桥:用舟或其他浮体作中间桥脚的桥梁。

吊桥:古时设置在城壕上的桥,现在为悬索桥和斜拉桥的统称。

拱桥:用拱作为桥身主要承重结构的桥。

立交桥:线路(如公路、铁路等)交叉时,为保证交通互不干扰而建造的桥梁。在既有线路之上跨越者又称跨线桥,在地下穿过者又称地道桥。

2�我国古代桥梁的艺术风格,首先表现在造型上,如曲线的柔和多变;其次,我国古桥十分重视与环境的协调,由于桥的存在,又增加了环境的美;第三,我国古代桥梁的艺术风格还体现在附属建筑和石作雕刻上,许多古桥上都有桥屋、亭、阁、栏杆以及牌坊等。

二、桥话

1�桥与山水山水本来就是美丽的,桥在这样的天然图画中,真是相得益彰。杜甫诗“市桥官柳细,江路野梅香”,白居易诗“晴虹桥影出,秋雁橹声来”等,就描写了山光水色与桥共同构成的美景。

2�桥与园林园林里有山有水必有桥,亭台楼阁,小桥流水,互相映衬,缺一不可。欧阳修的“波光柳色碧溟,曲渚斜桥画舸通”这两句诗,就是对此的写照。

3�桥与文艺桥在水上山间,凌空越阻,千姿百态,普度众生,历来是文学和艺术中的绝好题材。著名的如苏州的枫桥,在诗歌中,除张继的《枫桥夜泊》诗外,还有杜牧的“长洲茂苑草萧萧,暮烟秋雨过枫桥”等。绘画中,张择端《清明上河图》里的“虹桥”,结构非常巧妙。戏剧里,光京剧里演出“桥戏”的就不少。最著名的是《长坂坡》,还有《断桥》《草桥惊梦》等。神话传说里“鹊桥”的故事源远流长,张果老倒骑驴过桥的故事也是妇孺皆知。

4�桥的历史故事建于1937年的钱塘江大桥是由中国人自己设计建造的第一座现代化大桥,这一点你也许知道;不过你可知道,这座大桥1937年9月26日通车,12月23日就被我方自行炸毁,为的是不让它为侵华日军服务!

三、古今中外形形色色的桥

1�中国古代桥梁之最

现存最古老的敞肩拱石桥是河北赵县赵州桥。隋朝开皇十五年至大业元年(595~605年)建。

现存最早的也是桥洞最多的联拱石桥是江苏苏州宝带桥。唐元和十一年(816年)始建。

苏州宝带桥

现存最早的十字桥是山西晋祠鱼沼飞梁,北宋崇宁元年(1102年)建。

最早的开关活动式大石桥是广州潮州广济桥。明宣德十年(1435年)建。

仅有的五亭桥位于江苏扬州瘦西湖。

扬州五亭桥

2�立交桥给城市增添了现代化气息。北京市兴建最早的道路立交桥是位于昌平路上的白浮桥、蓝靛厂路上的八里庄桥和车道沟桥三座跨路、跨河立交,均建成于1966年。1974年在城区建成第一座苜蓿叶形互通式立交复兴门桥。

四元桥位于首都机场高速公路、京顺路与四环路交叉处,是四层全互通式大型立交桥,共有大小桥梁26座,总长度2�6公里,是全国最大的城市立交桥。玉蜓桥位于南二环路与东浦路交叉处,是三层互通式蜻蜓型立交桥。

北京玉蜓桥

3�建造海底隧道耗资巨大,施工期长,因而人们更多地选择了跨海大桥。目前,世界上较大的跨海大桥已达三十多座。位于波斯湾上的巴林—沙特阿拉伯跨海大桥全长25公里,是当今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

厦门跨海公路大桥

意大利墨西拿大桥把状似皮靴的本土与状似足球的西西里岛连为一体。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市博斯普鲁斯海峡大桥,跨度虽然只有1560米,但它却是一座架在欧、亚两大洲上的洲际桥梁。

中国古代桥梁桥孔之最,苏州难得一见的桥梁



赵州桥 最早的石拱桥

卢沟桥 金朝的代表作把(这个我也不确定)

赵州桥 最早的石拱桥

找一些桥梁之最和具有代表性的桥梁
答: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伴随着世界最大规模公路建设的展开,我国积极吸纳当今世界结构力学、材料学、建筑学的最新成果,公路桥梁建设得到极大发展,在长江、黄河等大江大河和沿海海域,建成了一大批有代表性的世界级桥梁。目前,在187万公里的公路上,有各类桥梁32万多座、1337.6万延米,其中长度超千米的特大型桥梁有717座。...

世界上最著名的桥和中国著名的桥有哪些?带图片的!
答:由于该桥的主跨比目前世界第一斜拉桥日本多多罗大桥宽198米,比正在设计中的香港昂船洲大桥主跨1018米还宽出70米,所以该桥的建成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属于世界第一斜拉桥。2.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杭州湾跨海大桥杭州湾跨海大桥全长36公里,其中桥长35.7公里,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设计时速100km。总投资约107亿元3...

我国有哪些著名的桥
答:1、赵州桥 赵州桥又称安济桥,坐落在河北省赵县的洨河上,横跨在37米多宽的河面上,因桥体全部用石料建成,当地称做“大石桥”。建于隋朝开皇十一年至开皇十九年之间,由著名匠师李春设计建造,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是当今世界上现存最早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单孔敞肩石拱桥。赵州桥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

世界上有哪些著名的桥
答:金门大桥是美国最具标志性的桥,连接了旧金山半岛和马林县,被称为现代世界奇迹之一。这座桥取代了长期的渡轮服务,旅客能开车穿过直布罗陀海峡。这座桥保护要赛点而设计,这要追溯到内战前,金门桥在1933年(开始建设)就被认为值得保留给后代。金门大桥于1937年通车,庆祝活动持续了整整一个星期。一些...

我国有代表性的桥梁建筑都有哪些?
答:索桥的种类很多,若以材料区分,主要有藤桥、竹索桥和铁索桥。据古书记载,我国在北魏时期就出现了铁索桥。铁索桥是在竹索桥、藤索桥的基础上由我国人发明的。我国古代铁索桥,最著名的要数位于四川省泸定县大渡河上的铁索桥,成为泸定桥。仅从制作架设上看,这座桥即可视为世界历史上铁索桥的代表。更...

我需要一些现代桥梁的图片和说明。
答:5、杭州湾跨海大桥钢管桩的最大直径1.6米,单桩最大长度89米,最大重量74吨,开创了国内外大直径超长整桩螺旋桥梁钢管桩之最。6、杭州湾跨海大桥南岸10公里滩涂底下蕴藏着大量的浅层沼气,对施工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在滩涂区的钻孔灌注桩施工中,开创性地采用有控制放气的安全施工工艺,其施工工艺为...

古代有哪些桥梁
答:一、赵州桥。作为中国桥梁历史中最具代表性的建筑之一,赵州桥是古代桥梁建筑的杰作。这座桥跨越河流而建,巧妙的设计使之不仅承载着交通功能,同时也体现了古代工匠的智慧和艺术审美。赵州桥以其优美的曲线和坚固的结构,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至今仍在使用。二、卢沟桥。作为古代桥梁中历史悠久的代表之一...

特殊的桥:世界上最奇特的桥梁设计
答:二、创意设计桥:艺术与工程的完美结合 除了传统的古桥,现代社会也涌现出许多创意设计的桥梁,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美国旧金山的金门大桥。金门大桥以其独特的红色桥塔和铁索桥面成为了旧金山的标志性建筑,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观赏。金门大桥不仅仅是交通工程,更是艺术与工程的完美结合,展现了现代城市的...

我国具有代表性的高速铁路桥梁有哪些
答:(1)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2)武汉天兴洲公铁两用长江大桥。(3)郑州黄河公铁两用桥。

中国的桥有哪几类?
答:4、广西程阳风雨桥 广西程阳风雨桥就是典型的侗族建筑。这座横跨林溪河的木石结构大桥建于1916年,河中有五个 石砌大墩,桥面架杉木,铺木板。桥长64.4米,宽3.4米,高10.6米。其惊人之处在于整座桥梁不用一钉一铆,大小条木,凿木相吻,以榫衔接,你不得不佩服侗族人巧夺天工的技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