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计算税负率?

作者&投稿:乜园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请问一下,税负率怎么计算~

税负率=当期应纳增值税/当期应税销售收入。
当期应纳增值税=当期销项税额-实际抵扣进项税额。
实际抵扣进项税额=期初留抵进项税额+本期进项税额-进项转出-出口退税-期末留抵进项税额。

扩展资料税负率是指增值税纳税义务人当期应纳增值税占当期应税销售收入的比例。对小规模纳税人来说,税负率就是征收率:3%,而对一般纳税人来说,由于可以抵扣进项税额,税负率就不是17%或13%,而是远远低于该比例。
通常情况下,当期应纳增值税=应纳增值税明细账“转出未交增值税”累计数+“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累计数。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税负率

税负率是指增值税纳税义务人当期应纳增值税占当期应税销售收入的比例。对小规模纳税人来说,税负率就是征收率:3%,而对一般纳税人来说,由于可以抵扣进项税额,税负率就不是13%或9%,而是远远低于该比例。

税负率=当期应纳增值税/当期应税销售收入。

当期应纳增值税=当期销项税额-实际抵扣进项税额。

实际抵扣进项税额=期初留抵进项税额+本期进项税额-进项转出-出口退税-期末留抵进项税额。

扩展资料

计算方法

增值税税负率=实际交纳增值税税额/不含税的实际销售收入×100%

所得税税负率=应纳所得税额÷应纳税销售额(应税销售收入)×100%。

主营业务利润税负率=(本期应纳税额÷本期主营业务利润)×100%

印花税负担率=(应纳税额÷计税收入)×100%

具体计算:

税负率=当期应纳增值税/当期应税销售收入

当期应纳增值税=当期销项税额-实际抵扣进项税额

实际抵扣进项税额=期初留抵进项税额+本期进项税额-进项转出-出口退税-期末留抵进项税额

注:1 对实行“免抵退”的生产企业而言。应纳增值税包括了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

2 通常情况下,当期应纳增值税=应纳增值税明细账“转出未交增值税”累计数+“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累计数

税负率是分类的,如增值税税负率为:

实际交纳增值税税额/不含税销售收入×100%

所得税税负率为:

实际交纳所得税税额/不含税销售收入×100%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税负率



一、内销企业税负率的计算公式

某时期增值税“税负率”=当期各月“应纳税额”累计数÷当期 “应税销售额” 累计数。

1、月“应纳税额”即为每月《增值税纳税申报表》应纳税额合计数。

2、月“应税销售额”=每月《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中按适用税率征税货物及劳务销售额 +按简易征收办法征税货物销售额。

二、“免抵退税”企业的税负率的计算公式

某时期增值税“税负率”=当期“各月应纳税额累计数”÷当期“应税销售额”累计数={当期各月[ “销项税额”-(“进项税额”-“进项税额转出”)-“上期留抵税额”]累计数+当期“简易征收办法应纳税额” 累计数 -当期“应纳税额减征额”累计数}÷当期“应税销售额” 累计数。

1、月“销项税额”=每月《增值税纳税申报表》(按适用税率征税货物及劳务销售额 +免、抵、退办法出口货物销售额) ×适用税率=每月《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销项税额+“虚拟销项税额”即每月《增值税纳税申报表》免、抵、退办法出口货物销售额 ×适用税率。

2、月“进项税额”=每月《增值税纳税申报表》进项税额(不剔除征退税率差部分进项税额)+“虚拟进项税额”即每月进(来)料加工料件金额×适用税率。

3、月“进项税额转出”=每月《增值税纳税申报表》进项税额转出”包括征退税率差部分进项税额) - 每月《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附表2》免抵退税办法出口货物不得抵扣进项税额( 即征退税率差部分进项税额)。

4、月“上期留抵税额”=每月《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上期留抵税额 - 每月《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上期免抵退货物应退税额。

5、“应税销售额”=每月《增值税纳税申报表》按适用税率征税货物及劳务销售额 +免、抵、退办法出口货物销售额+按简易征收办法征税货物销售额。

注:

1、对实行“免抵退”的生产企业而言。应纳增值税包括了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

2、通常情况下,当期应纳增值税=应纳增值税明细账“转出未交增值税”累计数+“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累计数

税负率是分类的,如增值税税负率为:

实际交纳增值税税额/不含税销售收入×100%

所得税税负率为:

实际交纳所得税税额/不含税销售收入×100%

扩展资料

税负率的影响因素

一、销售价格降低,你可以比较一段时期内的销售价格走势,并说明为什么销售价格会降低的原因。比如季节性、供大于求、商业竞争激烈等等。

二、进货价格上涨,可以抵扣的进项税额也会增加,这样,销项税减进项税的差额也就少了,税负率就降低了。

三:一个时期内的进货多,销售少,抵扣的进项税多,销项税少,也会降低这个时期的税负率。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税负率





税负率=当期应纳增值税/当期应税销售收入

当期应纳增值税=当期销项税额-实际抵扣进项税额

实际抵扣进项税额=期初留抵进项税额+本期进项税额-进项转出-出口退税-期末留抵进项税额。

根据你所说的1%左右是没有关系的。

一般纳税人的税负率计算方法

1、 企业税收负担率的测算分析

企业税负率=本期累计应纳税额÷本期累计应税销售额×100%

税负率差异幅度=[企业税负率-本地区同行业平均税负率(或上年同期税负率)]÷本 地区同行业平均税负率(或上年同期税负率)×100%

如果税负率差异幅度低于-30%,则该企业申报异常。

2、 企业销售额变动率的测算分析

当月应税销售额变动率=(当月应税销售额-上月应税销售额)÷上月应税销售额×100%

累计应税销售额变动率=(本期累计应税销售额-上年同期应税销售额)÷上年同期应税销售额×100%

如果累计应税销售额变动率或当月应税销售额变动率超过50%或低于-50%,应将应税销售额和应纳税额进行配比分析,以确定该企业申报是否异常。

3、 企业销售成本变动率与

销售额变动率的配比分析

销售成本变动率=(本期累计销售成本-上年同期累计销售成本)÷上年同期累计销售成本×100%

销售额变动率=(本期累计销售额-上年同期累计销售额)÷上年同期累计销售额×100%

企业销售成本变动率与销售额变动率的差异额=销售成本变动率-销售额变动率

如果企业销售成本变动率与销售额变动率的差异幅度超过各地设定的正常峰值,该企业申报异常。

4、 企业零负申报异常情况分析(考虑留抵税额增长比例)

如果企业应纳税额连续三个月等于0,该企业异常。

5、 进项税额构成比例分析

进项税额构成比例=当期非增值税专用发票抵扣凭证抵扣进项税额÷当期抵扣的全部进项税额×100%

利用上述公式测算的结果如果连续两个月大于60%(特殊行业除外),该企业申报异常。

6、 增值税专用发票开具金额变化分析

专用发票开具金额变动率=当期申报的专用发票开具金额÷上期申报的专用发票开具金额×100%

扩展资料:

影响因素

一、销售价格降低,你可以比较一段时期内的销售价格走势,并说明为什么销售价格会降低的原因。比如季节性、供大于求、商业竞争激烈等等。

二、进货价格上涨,可以抵扣的进项税额也会增加,这样,销项税减进项税的差额也就少了,税负率就降低了。

三:一个时期内的进货多,销售少,抵扣的进项税多,销项税少,也会降低这个时期的税负率。

具体分析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

1、分析企业的价值链

制造企业的价值链通过包括了研发设计、采购、生产制造、销售、运输、售后服务、行政人力资源等部分。

对于一个独立的企业,往往内部囊括了以上价值链的全部,各个部分产生的增加值在同一家公司汇集,企业税负比较高。对于集团公司,内部价值链各个部分可能是分开的,因此,每家企业的增值税税负比较低。

2、分析企业的生产方式

企业的加工费用包括了折旧、人工、辅助生产的费用,这些费用都没有对应的进项可以抵扣。但如果企业将部分产品发外加工,对方开具专用发票,这些加工费就产生了进项,企业销售额相同的情况下,交纳的增值税减少,税负下降。

企业高速成长过程中,选择发外加工模式的情况很普遍,所以分析税负率时,要分析企业是否存在发外加工的情况。

3、分析企业的运输方式

现在企业销售产品往往是送货到对方的仓库,运输成本比较高。运输费用的处理有不同的方式,我们比较两种常见方式的税负差异:一是买方承担,运输公司直接开具发票给买方;一是卖方承担,运输公司直接开具发票给卖方。

4、分析企业产品的市场定位

现在分析税负时比较强调同行业比较。其实,同一行业的企业在市场中的定位往往不同。有些企业树立品牌形象,走高端路线,产品品质好,销售价格贵。有些产品重视低成本运作。

重视大众市场,市场容量大,赢在薄利多销。由于市场地位不同,产品的毛利不一样,利润是增值额的一部分,利润越高,税负越高。因此同一行业中,做高端产品的企业税负比较高,做低端产品的企业税负比较低。

5、分析企业的销售策略

影响增值税税负的因素还包括企业的销售策略。基本的营销策略有两种:一种是推动式。方式的特点是给予经销商大的折扣、优惠、返点、奖励,靠经销商来推动市场。另一种是拉动式。方式特点是通过品牌运作、广告投入、营销活动使最终消费者对产品认同、产生好感,拉动市场,对经销商没有特别的奖励和优惠。

税负率一般是指纳税人在当前应税销售中应缴纳的当期增值税的比例。对于小规模企业来说,税率是税率:3%,而对于一般纳税人来说,由于扣除进项税,税率不是17%或13%,而是远远低于这个比率。一般情况下,当期应纳增值税=应纳增值税明细账"转出未缴增值税"累计数+"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累计数。

一般税负率过低往往会引起税务局的关注,可以掌握在不低于1%(商业企业 1.5%左右),各行业的税负率是不同的,具体的税负率表是:

增值税税负率={[年度销项税额合计+免抵退货物销售额*应税货物实用税率-(年度进项税额合计-年度进项税额转出合计+年初留抵税额-年末留抵税额)]/[年度应税货物或劳务销售额+免抵退货物销售额]}*100%

引起税负率降低的因素主要有二:

1、进货价格上涨,可以抵扣的进项税额也会增加,这样销项税减进项税的差额也就少了‘’

2、一个时期内的进货多,销售少,抵扣进项税多,销项税少,也会降低这个时期的税负率

"税"(又称税赋、税金、税收、赋税、税捐、捐税、租税)指政府为了维持其运转以及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对个人和法人强制和无偿征收实物或货币的总称。各国各地区税法不同,税收制度也不同,分类也不同,概念不尽一样。

税的中文称呼,在中国各个朝代、各个中文地区对税的称呼也有差异。税制即指税收制度,由纳税人、课税对象、税目、税率、纳税环节、纳税期限、计税依据、减免税和违章处理等要素构成;税种指税的种类,差异表现为纳税人和课税对象的不同,税种总合构成“税制”。

税收的基本特点: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对于税法而言)。

税收分为国税和地税。地税又分为:资源税、个人所得税、个人偶然所得税、土地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车船使用税、房产税、屠宰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企业所得税、印花税等。

税收主要用于国防和军队建设、国家公务员工资发放、道路交通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科学研究、医疗卫生防疫、文化教育、救灾赈济、环境保护等领域。

税收的职能和作用是税收职能本质的具体体现

计算依据

1、从量税。从量税是指以课税对象的数量(重量、面积、件数)为依据,按固定税额计征的一类税。

从量税实行定额税率,具有计算简便等优点。如我国现行的资源税、车船使用税和土地使用税等。

2、从价税。从价税是指以课税对象的价格为依据,按一定比例计征的一类税。

从价税实行比例税率和累进税率,税收负担比较合理。如我国现行的增值税、营业税、关税和各种所得税等税种。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税负率



税负率的具体计算为:

税负率=当期应纳增值税/当期应税销售收入

当期应纳增值税=当期销项税额-实际抵扣进项税额

实际抵扣进项税额=期初留抵进项税额+本期进项税额-进项转出-出口退税-期末留抵进项税额

注:

①对实行“免抵退”的生产企业而言。应纳增值税包括了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

②通常情况下,当期应纳增值税=应纳增值税明细账“转出未交增值税”累计数+“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累计数

税负率是分类的,如增值税税负率为:实际交纳增值税税额/不含税销售收入×100%

所得税税负率为:实际交纳所得税税额/不含税销售收入×100%

扩展资料:

税负率的其他相关计算公式:

①增值税税负率=实际交纳增值税税额/不含税的实际销售收入×100%

②所得税税负率=应纳所得税额÷应纳税销售额(应税销售收入)×100%。

③主营业务利润税负率=(本期应纳税额÷本期主营业务利润)×100%

④印花税负担率=(应纳税额÷计税收入)×100%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税负率



税负率=当期应纳增值税/当期应税销售收入。

当期应纳增值税=当期销项税额-实际抵扣进项税额。

实际抵扣进项税额=期初留抵进项税额+本期进项税额-进项转出-出口退税-期末留抵进项税额。

扩展资料

计算方法

增值税税负率=实际交纳增值税税额/不含税的实际销售收入×100%

所得税税负率=应纳所得税额÷应纳税销售额(应税销售收入)×100%。

主营业务利润税负率=(本期应纳税额÷本期主营业务利润)×100%

印花税负担率=(应纳税额÷计税收入)×100%

具体计算:

税负率=当期应纳增值税/当期应税销售收入

当期应纳增值税=当期销项税额-实际抵扣进项税额

实际抵扣进项税额=期初留抵进项税额+本期进项税额-进项转出-出口退税-期末留抵进项税额

注:1 对实行“免抵退”的生产企业而言。应纳增值税包括了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

2 通常情况下,当期应纳增值税=应纳增值税明细账“转出未交增值税”累计数+“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累计数

税负率是分类的,如增值税税负率为:

实际交纳增值税税额/不含税销售收入×100%

所得税税负率为:

实际交纳所得税税额/不含税销售收入×100%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税负率



怎样计算税负率?
答:税负率=当期应纳增值税/当期应税销售收入。当期应纳增值税=当期销项税额-实际抵扣进项税额。实际抵扣进项税额=期初留抵进项税额+本期进项税额-进项转出-出口退税-期末留抵进项税额。

什么叫税负率如何计算
答:税负率的计算公式为:税负率 = (应纳税额 / 计税依据)× 100%。其中,应纳税额是指企业或个人按照税法规定应当缴纳的税款总额;计税依据则是指用于计算税款的依据,如销售收入、利润等。以企业为例,其税负率的计算通常涉及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税种。企业需根据税法规定,将各税种的应纳税额相加,...

税负率怎么算
答:税负率计算如下:1、税负率=当期应纳增值税/当期应税销售收入;2、当期应纳增值税=当期销项税额-实际抵扣进项税额;3、实际抵扣进项税额=期初留抵进项税额+本期进项税额-进项转出-出口退税-期末留抵进项税额。税负率是指增值税纳税义务人当期应纳增值税占当期应税销售收入的比例。一个时期内的进货多,...

税负率的计算公式
答:一、计算公式∶税负率=当期应纳增值税÷当期应税销售收入。而当期应纳增值税=当期销项税额-实际抵扣进项税额,实际抵扣进项税额=期初留抵进项税额+本期进项税额-进项转出-出口退税-期末留抵进项税额。二、税负率是指增值税纳税义务人当期应纳增值税占当期应税销售收入的比例。对小规模纳税人来说,税负...

税负率怎么算
答:算算法,具体如下:1、增值税税负率等于实际交纳增值税税额,不含税的实际销售收入乘以100%、所得税税负率等于应纳所得税额除以应纳税销售额应税销售收入乘100%。主营业务利润税负率等于本期应纳税额除以本期主营业务利润乘以100%。印花税负担率等于应纳税额除以计税收入乘以100%;2、税负率是指增值...

税负率怎么算
答:税负率计算方式:税负率=当期应纳增值税/当期应税销售收入。一、税负率含义 税负率是指增值税纳税义务人当期应纳增值税占当期应税销售收入的比例。对小规模纳税人来说,税负率就是征收率:3%,对一般纳税人来说,由于可以抵扣进项税额,税负率就不是13%或9%,而是远远低于该比例。二、税负率影响因素...

税负率如何计算?
答:所得税税收负担率(简称税负率) 税负率=应纳所得税额÷利润总额×100%。所得税税负率,为年度交纳所得税税额占该企业销售额或者营业额百分比。如:某企业某年度产品销售收入100万,企业会计利润是10万元,该年度交纳所得税3万,则所得税税负率为3/10*100%=30 企业所得税税负率=应纳所得税额/...

税负率怎么算
答:1、税负率=应交增值税/销售收入)×100 即,税负率=本年累计应纳税额/本年累计应税销售额(不含税)×100%。税负高说明企业效益好,利润高,企业管理规范,市场竞争力强。税负即税收负担。实际交纳的税款占销售收入净额的百分比。2、对小规模纳税人来说,税负率就是征收率:3%,而对一般纳税人来说,...

税负率怎么算
答:税负率=当期应纳增值税/当期应税销售收入。当期应纳增值税=当期销项税额-实际抵扣进项税额。实际抵扣进项税额=期初留抵进项税额+本期进项税额-进项转出-出口退税-期末留抵进项税额。

所得税税负率的计算公式
答:所得税税收负担率(简称税负率)税负率=应纳所得税额÷营业收入×100%。所得税税负率,为年度交纳所得税税额占该企业销售额或者营业额百分比。如:某企业某年度产品销售收入100万,企业会计利润是10万元,该年度交纳所得税3万,则所得税税负率为3/100*100%=3 企业所得税税负率=应纳所得税额/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