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普洱茶: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寻求发展(一)

作者&投稿:莱纪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在茶山的调研,有很多常困扰我们的问题,诸如古茶山的开发保护和小规模普洱茶加工生产的发展等。这些年在探索云南山区传统茶叶经济发展方面各级政府都十分关心重视。易武等六大茶山在云南民族茶文化研究会李师程会长主持下,曾开展了长达2年的课题调研,去努力寻找一种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山区茶叶生产的发展模式。
茶是云南的传统产业,是山区农村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普洱茶历史上的发展,是与云南茶农长期的生产实践,尤其是在日益扩大的茶叶贸易需要下不断促进了各地茶叶加工工艺的变革分不开的。历史发展形成的以云南大叶种茶晒青为原料的各种紧压茶,也就是今天的“七子饼茶”,成了普洱茶的象征和代表。但从新中国建立以来至今的长时间内,因种种原因,云南边地茶叶产业的发展一直缓慢,没有能形成大气候。茶叶的总产量、单产量和产值均长期处于较低水平。
近年来,各地茶业一方面是发展迅速,一方面又有不少困难,是挑战与机遇并存,是希望和困难同在,能否继续发展,还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
20世纪90年代后,六大茶山随着普洱茶的美名远扬,再度成为普洱茶的金字招牌。近几年新老六大茶山及其周边茶山的毛茶价格连年翻番。在市场的推动下,古茶山人抓住机遇,重拾中断了数十年的传统,承传七子饼普洱茶工艺,使传统普洱茶的种植、加工迅速恢复发展起来。目前仅易武古镇集种茶、制茶、售茶为一体的小作坊已达30余家。
现阶段在易武茶业发展过程中存在很多在云南省都可以说是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问题。一是分散经营、规模较小。这些小作坊、小茶庄目前仍是分散的小规模经营,生产条件较差。30多家小茶庄平均每家年加工茶叶不到5吨,产量及附加值低,处于低投入低产出的原始加工状态。二是以手工为主的分散的生产模式,使易武茶业一直都无法形成标准化和规模化生产。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资金不足、技术落后且茶树种植基本以农户为主体,生产规模狭小,技术手段落后等。三是生产力水平低和生产方式落后导致种植和管理粗放、茶园基础差、加工不规范、缺乏可控的质量标准等,加上不规范和众多外来厂商无序竞争,使易武茶产品质量和价格混乱,此外品牌意识差及食品检验安全卫生的问题等,已形成对易武茶业发展的严重障碍。四是过度的掠夺式采集和不规范的生产造成资源破坏,对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生态环境破坏已产生严重的后果。
由于古茶山的乔木古树茶原料的紧缺和需求价格的暴涨,掠夺性采摘和资源的破坏及加工不规范,产品良葵混杂,加上少数以次充优、以假乱真扰乱市场行为导致矛盾日益加剧。已经有越来越多的茶农认识到只顾眼前利益的做假行为只会断送未来的前程,他们已自觉行动起来抵制不良行为,希望通过市场准入来进行公平正当的竞争,让不同品质茶叶的茶价能真正反映市场价与出产价的合理与公平。
针对上述矛盾,云南民族茶文化研究会和省质监局经过调研并报送政府的报告认为:量化普洱茶理化和卫生安全指标,制定产品质量安全标准,规范普洱茶生产工艺,提高并稳定普洱茶品质,确保其食用安全和保健功能发挥,才能净化普洱茶市场,才能弘扬普洱茶文化,树立国际品牌,才能在混乱中挽救面临凋亡的危险。按照准入标准(国家茶叶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为从源头加强了食品质量安全的监督管理,规范了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以提高我国食品质量安全水平,规定对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必须进行保证产品质量必备条件的核查和食品质量安全检验,才可获得食品生产许可证)进行QS认证是保障消费者权益不受侵犯,是规范市场的当务之急。
但易武等地大量存在的茶树种植、茶叶加工基本以农户为主体,生产规模狭小,技术手段落后是难以实现现代化生产并获得市场准入的。对此,有两种意见:一是取消这些达不到要求的小茶厂和小作坊生产,引进生产能力上千吨现代化大工厂生产才能市场准入;另一意见是保留并继续发展作坊式生产。(参考文献——蒋文中教授《古茶乡韵》,来源:云茶传习讲坛)

新时代普洱茶: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寻求发展(一)
答:在茶山的调研,有很多常困扰我们的问题,诸如古茶山的开发保护和小规模普洱茶加工生产的发展等。这些年在探索云南山区传统茶叶经济发展方面各级政府都十分关心重视。易武等六大茶山在云南民族茶文化研究会李师程会长主持下,曾开展了长达2年的课题调研,去努力寻找一种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山区茶叶生产的发展模式。

新时代普洱茶: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寻求发展(二)
答:李师程会长强调,易武的市场准入工作只是一个起点,但只要坚持准入标准,普洱茶的未来发展充满希望。曾丽云董事长坚信,普洱茶的发展需要提高产品质量,维护公平竞争,无论传统或现代,产品质量安全都是首要任务。易武正山公司的探索,标志着在传统与现代的交融中,古茶业的振兴之路正稳步前行。在云南易武正山公...

新时代普洱茶: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寻求发展(二)
答:云南易武正山公司董事长曾丽云深信云南普洱茶要发展,要做大做强,让小规模的作坊发展起来,要抓住机遇,就必须在进一步提高并稳定质量,开发新产品同时,建立普洱茶生产经营的正常秩序与公平竞争机制,不论传统的、现代的,都要把产品质量安全摆在第一位,按照准入标准实行生产许可证认证,进行经常性的全面...

普洱茶的传统与现代
答:云南普洱茶从入贡清廷,声名鹊起,遐迩闻名代表性的产品可以分为“传统普洱”和“现代普洱”两大类。“传统普洱茶”,是以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经缓慢自然后发酵或直接将毛茶分筛、蒸压成各种产品,在“普洱府”一带集散、销售的茶叶。其形制,古代大多为团块状、饼状、砖形,也有少量的散装茶...

普洱茶的传统手工制茶与现代机械制茶
答:杀青和揉捻是传统制茶中的重要环节,要做出一款优质的普洱茶实属不易,故每一杯端上茶桌的茶都应该被珍惜。普洱现代机械制茶 1、鲜叶采摘 以人工采摘为主。2、摊晾 将采摘好的鲜叶放在干净的地方,摊开,尽量摊得薄,避免茶叶堆积,导致萎凋不均匀。3、杀青 机械杀青有专门的设备,并且是大批量的...

浅谈普洱茶界的“传统派”与后“现代派”
答:茶的品味自古以来追求恬淡,但时代的变迁使陈年普洱茶以其独特的陈化香气吸引现代人。然而,这并不能代表传统茶文化的全部,将老茶文化归类为"后现代",而非"传统",是对历史和传统的重新解读。老茶热既偶然又必然,反映了现代社会的复杂影响,但品茶的真谛在于理解其本真的含蓄之美,而非一味追求新奇...

浅谈普洱茶界的“传统派”与后“现代派”
答:由于时代的错位,陈年普洱茶史无前例地风靡起来,茶人的意识和行为已经背离了传统理念,不应打着传统的旗号宣扬老茶,因为我们的老祖宗从来没有这样喝过茶,也从不喝这种茶!如果把老茶刻意文化,那只能定义为“后现代茶文化”,这个群体也不应归纳在传统茶人范畴,而是“后现代派茶人”,邓时海先生首...

普洱茶的古法技艺与现代科技
答:在手工制茶的时代,如澜沧江沿岸茶山的传统,石磨压制是普洱茶定型的重要步骤,大量的人力投入保证了每一片普洱的独特性。然而,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手工与机械的结合成为了新的趋势。2013年在勐海茶厂,我们观察了手工与机械在马年生肖茶制作中的交融。手工将散茶变为饼茶,如七八人团队协作,原料经过蒸汽...

现代普洱茶和传统普洱茶是普洱茶的历史性代表产品
答:代表性产品散茶类主要有:宫廷普洱,特级普洱等,紧压茶类有普洱饼茶、普洱沱茶、普洱砖茶等。进十年以来,云南普洱茶发展迅速,制造企业增多,新的商标品牌大量涌现,其中不乏品质优异者。传统普洱 他又分为在早期散茶、后期散茶、生普洱紧压茶 早期散茶是指明代以前滇南一带土著民族采摘当地大叶种茶树鲜叶生...

普洱茶膏的传统工艺与现代工艺发展史
答:现代科技在普洱茶膏制作中发挥了关键作用。通过冷等静压、细胞破壁等先进技术,实现了科学、卫生的生产过程。现代工艺简化了工艺,提高了出品率,保留了茶叶活性和营养成分,如科技普洱茶膏,通过微热效常温萃取技术,保留原香,去除了有害物质,如三七茶膏、玛咖茶膏,品质远超传统普洱。科技普洱茶膏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