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之战死伤最惨重的战役竟活埋40万人

作者&投稿:爱新觉罗迹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1.长平之战,秦赵两国都处于巅峰状态,倾国之力都集中在一线,对峙就长达三年,失败的赵国损失整整一代人,胜利的秦国一样国力大损。

长平之战,是周赧王五十三年至周赧王五十五年,秦国名将白起率军在赵国的长平一带同赵国发生的。赵军最终战败,秦获胜进占长平,并且获取赵国40万降兵。此战,是秦、赵之间的决战。

赵王在指导上,昧于秦强赵弱的基本形势,急于求胜,错误地坚持进攻。中秦国离间之计,弃用名将廉颇,而起用纸上谈兵的赵括代替廉颇;赵括遵照赵王意图,急于求胜,变更了廉颇的部署,更换将吏,组织进攻。

白起针对赵括骄傲轻敌的弱点,采取了佯败后退、诱敌脱离阵地,进而分割包围、予以歼灭的策略,获得胜利。战后白起无视赵投降,处决40万赵兵。赵国经此一战元气大伤,加速了秦国统一的进程。此战是古代史上最早、规模最大、最彻底的围歼战。

2.白登之战,刘邦在建立汉朝后发生的。

白登之战也称白登之围、平城之围,是指公元前200年的围困战役。

汉高祖七年(公元前200年),韩王信在大同地区反抗。韩王信的投降成了导火索,这年冬天,刘邦亲率32万大兵迎击。在铜革接连打了几次胜仗,乘胜进兵至平城。

刘邦不听刘敬劝阻,率兵进入冒顿单于40万骑兵的包围圈,虽经激战,难以突围,在白登山上被围七天七夜。据说后刘邦采用陈平计,重贿单于之妻阏氏,加上援兵即将到达,方才解围。战后,刘邦命周勃、樊哙率兵20万守代地,并采用刘敬的和亲,与其和平相处。

3.隋朝第一次征高句丽,古代史上最庞大的远征,隋炀动员主力113万,其中有至少70万是老兵,征发民夫过300百万,绵延千里,高句丽总人口不过五百万,隋朝惨败,但高句丽的人口受到惨重打击。



长平之战死伤最惨重的战役竟活埋40万人

中国的历史就是一部战争史,王朝更替,绝大多数都是通过战争的胜负来决定主宰江山的权利,而战争灭不了流血死亡,总用无辜的人民参与到这些权利游戏之中。今天就谈一谈中国历史上双方死伤最为惨烈的战役。

1. 长平之战,秦赵两国都处于巅峰状态,倾国之力都集中在一线,对峙就长达三年,失败的赵国死亡整整一代人,胜利的秦国一样国力大损。

长平之战,是周赧王五十三年至周赧王五十五年,秦国名将白起率军在赵国的长平(今山西省晋城高平市西北)一带同赵国的军队发生的战争。赵军最终战败,秦军获胜进占长平,并且坑杀赵国40万降兵。此战,是秦、赵之间的战略决战。

战争中,赵王在战争指导上,昧于秦强赵弱的基本形势,急于求胜,错误地坚持进攻战略。中秦国离间之计,弃用名将廉颇,而起用纸上谈兵的赵括代替廉颇;赵括遵照赵王意图,急于求胜,变更了廉颇的防御部署及军规,更换将吏,组织进攻。白起针对赵括骄傲轻敌的弱点,采取了佯败后退、诱敌脱离阵地,进而分割包围、予以歼灭的作战方针,获得战争的胜利。战后秦朝大将白起无视赵军投降,活埋40万。赵国经此一战元气大伤,加速了秦国统一中国的进程。此战是中国古代军事史上最早、规模最大、最彻底的围歼战。

2. 白登之战,刘邦在建立汉朝后平定韩王信的叛乱,韩王信得到匈奴帮助,刘邦32万大军亲征,惨败于白登,被围困,但匈奴也不好过。

白登之战也称白登之围、平城之围,是指公元前200年刘邦与匈奴在平城白登山的围困战役。汉高祖七年(公元前200年),韩王信在大同地区叛乱,并勾结匈奴企图攻打太原。韩王信的投降成了战争的导火索,这年冬天,刘邦亲率32万大军迎击匈奴。在铜(革是)(今沁县一带)接连打了几次胜仗,乘胜进兵至平城(大同)。刘邦不听刘敬劝阻,率兵进入冒顿单于40万骑兵的包围圈,虽经激战,难以突围,在白登山上被围七天七夜。据说后刘邦采用陈平计,重贿单于之妻阏氏,加上援军即将到达,方才解围。战后,刘邦命周勃、樊哙率兵20万守代地,并采用刘敬的和亲政策,与匈奴和平相处。

3.隋朝第一次征高句丽,古代史上最庞大的远征,隋炀帝动员主力部队113万,其中有至少70万是参加过灭陈或者突厥战争的老兵,征发民夫过300百万,部队绵延千里,高句丽总人口不过五百万,隋朝惨败,但高句丽的人口受到惨重打击。



长平之战活埋了多少人?
答:稍懂历史和军事的人,对于"长平"这个词想必都不会陌生,这里曾经掠走了战国中后期秦,赵两国数十万将士的生命,成为赵,秦乃至中华民族名副其实的伤心地。 长平之战,乃是秦赵两大强国摊牌的一场大决战,在此之前,秦国变法,国力猛增,挥兵东向,一时间韩,赵,楚,燕,齐皆受其兵锋祸害,到了昭襄王时,更是采用范睢...

长平之战,结果到底如何?
答:在国与国之间的斗争当中,稍有不慎基本上就会全军覆没,而战争的结果也一直都是千百年来人们津津乐道的,比如我们今天要说的长平之战,长平之战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是影响非常深远的一次战争,这场战争的结果也十分的让人深思。 长平之战最终的结局是秦国坑杀了赵国降卒四十万,杀掉了赵国国内几乎全部的青壮年男丁,使整个...

长平之战真的活埋了40万赵军吗
答:长平之战奠定了战国末期的基本格局,秦国自此以后再也不会畏惧函谷关外六国,六国在几十年内都没有集结起能够与秦国一战的兵力。但是赵国那个时候真的有四十万大军吗,白起真的坑杀了四十万人吗?首先这场大战应该是真实存在的,坑杀赵国士兵也是真实存在的。考古学家在山西长平之战古战场发现了当年赵国...

世界上伤亡人数最多的战争都有那些?
答:斯大林格勒会战,德军150万,苏军50万 柏林攻坚战,德军100万,苏军6万 远东会战,日方120余万,苏军不足1000人 冲绳岛之战,日军50万,美军不足500人 吕宋岛之战,日军拉包尔基地60余万全歼 还有一战的凡尔登战役和索姆河战役。凡尔登战役是典型的阵地战、消耗战。双方参战兵力众多、伤亡惨重。法军损失 ...

长平之战40万赵兵活埋可信吗
答:能不能活埋40万这个问题是比较可能的。当一支军队军心涣散到一定程度时就可能。前秦淝水之战中80万大军军心动摇被8万晋军打的溃不成军。虽然有些事实的夸大,但由此可以看出士气的影响。而且赵军是被骗了,分多次掩埋的,也就是分批掩埋,并且不是挖一个坑埋一个人。而且赵军被围45天,粮断已久,...

长平之战被坑卒四十万后,赵国为何仍有能力斩杀十几万秦军?
答:长平之战是先秦历史乃至整个古代史最凄惨的战役之一,凄惨的原因并不只是战况惨烈,更因为白起屠杀了四十万赵国降卒。四十万人同时被杀绝对会让壮美山河变成人间地狱,史载赵军被杀之地“血流淙淙有声,杨谷之水皆变为丹,至今号为丹水”,而这个噩耗传回赵国后,整个国家“子哭其父,父哭其子,兄...

长平之战中,损失惨重的赵国为何还可以打败燕国?
答:而长平之战,也是我国的经典战役。可以这么说,此战过后,战国的局势就基本上已经清晰,秦国统一天下再无阻碍,统一只是时间问题。按理说,赵国在长平之战被白起坑杀四十万士兵以后,应该一蹶不振才对。但是事实上,战国后期,赵国依旧是除了秦国以外最为出彩的。邯郸一战,秦国惨败,直接影响了其统一天下...

长平之战交战双方的对比
答:在这场战争里,赵国共派遣出了大约45万士兵,可最后活下来的却寥寥无几。如此惨烈的伤亡数目给赵国带来了沉重的打击。长平之战结束后,赵国因败于秦国而元气大伤。赵国在战争中不仅失去了众多的兵马,物力和财力方面的消耗也是巨大的。战后,无论是国内的经济建设,还是军事上的休 养生 息,赵国都很...

中国古代史上死伤最多的战役是?
答:战国时期最大规模的应是秦赵长平之战,此战赵前后总共损失四十五万人,几乎是赵国当时壮丁的大半,而秦除了白起的主力军外,在战役后期更是“尽发河内民年十五以上悉诣长平”,几乎也是倾国之力了,而且秦军虽胜也是伤亡过半,长平之战是战国时期最大也是最惨烈的一次战事。楚汉相争事大规模的战役有...

历史上死伤无数的长平之战真的存在吗?
答:秦国想称霸中原,这是它的最大对手赵国就是它所攻击的目标,秦国它用全国上下所有的兵力来攻打长平之战,在长平之战这个重大战役中,对对战的两个国家都是意义重大的。对赵国来讲这是一场生死之战,对秦国来讲这也是一场重大的战役,如果这场战争输了,那秦国是很有可能会被亡国的。秦国在发动这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