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和戈壁有什么区别?

作者&投稿:荀轰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戈壁和沙漠有什么区别~

戈壁是粗砂、砾石覆盖在硬土层上的荒漠地形。按成因砾质戈壁可分为风化的、水成的和风成的三种。
沙漠指沙质荒漠,整个地面覆盖大片流沙,广泛分布着各种沙丘。在风力作用下,沙丘移动,对人类造成严重危害。
沙漠的地表覆盖的是一层很厚的细沙状的沙子(有去过海边吗?和沙滩是一样的.只不过形成的原因不同,一个是水的长期作用,而另一个是风的长期作用.)沙漠的地表是会自己变化和移动的,当然是在风的作用下:)因为沙会随着风跑.沙丘就会向前层层推移,变化成不同的形态.
戈壁就不会那样了.因为戈壁的地表是黄土还有稍微大一点的砂石混合组成的.其比例大概为1:1.在戈壁滩上还有分布或多或少的植被.在起风的时候吹起的大多是尘土,风力大时也会出现风沙走石的景观,但是戈壁的地貌是不会改变的.

沙漠和戈壁滩之间有相似之处,它们都是因降雨量小和蒸发量较大形成的地理环境。虽然两者之间有相同的点,但它们也有明显的不同之处。区别为沙漠地貌多为砂石和粉尘状态,戈壁则为形状大小不一的裸露岩石。两者虽然都处在干旱地带,戈壁地区却仍有少数耐旱生物可以生存。这两种生态系统都非常的脆弱,需要好好进行保护,争取转换成健康一点的生态环境则会更好。
一、沙漠和戈壁的异同沙漠的形成因素多为风化作用所导致,戈壁则风化、洪水搬运原因共存。它们的地貌有明显的不同,戈壁多数是因西部石头受风力侵蚀而形成的碎片,石头里的含水量较少,降雨量又有限所形成的自然景观。沙漠则是地面被沙子覆盖后水源变得稀少,生物难以生存形成的。沙漠地区沿海水汽难以到达,经常会遭受着大风的侵蚀。
二、沙漠和戈壁滩两者之间不同的形成原因戈壁地区的石头受到风力侵蚀,从山上滚落到山脚下。高山上的冰雪经消融后形成了小河流,流过山脚带走了一些较小的碎片,留下颗粒大的岩石变成为戈壁滩。由于有冰雪融水的补给,耐干旱度强的植物在这里有效生存,呈现为半荒漠化地貌。沙漠地区的比热容比较小,日间温度上升快,夜间下降快,生物难以生存。加上沿海地带的水汽难以到达内陆地区,降水量无法满足植物生长需要,几乎没有生物量。当地的土壤多呈现为微粒、粉尘状态,沙漠则是由这些粉尘微粒形成的。
沙漠和戈壁滩都是一种特殊的生态环境,有一定的地理原因形成。它和我们的环境息息相关,改善和保护这两种生态环境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它关系着人类的生活,对人类的生存环境有一定的影响。

沙漠和戈壁区别:

1、环境不同:

(1)沙漠,主要是指地面完全被沙所覆盖、植物非常稀少、雨水稀少、空气干燥的荒芜地区。

(2)戈壁多数地区不是沙漠而是裸岩。

2、成因不同:

(1)沙漠:所渭沙漠化,即植被破坏之后,地面失去覆盖,在干旱气候和大风作用下,绿色原野逐步变成类似沙漠景观的过程。

(2)戈壁的形成是由于喜马拉雅山的雨影效应阻挡了雨云抵达戈壁地区。

3、指范围不同

(1)沙漠包括戈壁,戈壁源于蒙语,沙漠的一种。 

(2)戈壁戈壁在风蚀作用进一步的侵蚀下就会演变成沙漠,戈壁是荒漠的一个类型。

沙漠是指沙质荒漠化的土地。地球陆地的三分之一是沙漠。因为水很少,一般人以为沙漠荒凉无生命,有“荒沙”之称。 和别的区域相比,沙漠中生命并不多,但是仔细看看,就会发现沙漠中藏着很多动物,尤其是晚上才出来的动物。

沙漠地域大多是沙滩或沙丘,沙下岩石也经常出现。泥土很稀薄,植物也很少。有些沙漠是盐滩,完全没有草木,沙漠一般是风成地貌。

扩展资料:

沙漠地区,气候干燥,雨量稀少,年降水量在250毫米以下,有些沙漠地区的年降水量更少至10毫米以下(如中国新彊的塔克拉玛干沙漠),但是偶然也有突然而来的大雨。沙漠地区的蒸发量很大,远远超过当地的降水量;空气的湿度偏低,相对湿度可低至 5% 。

气候变化颇大,平均年温差一般超过摄氏30度;绝对温度的差异,更往往在50度以上;日温差变化极为显著,夏秋午间近地表温度可达60度至80度,夜间却可降至10度以下。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戈壁 百度百科-沙漠



戈壁和沙漠的区别:
戈壁就不会那样了。因为戈壁的地表是黄土还有稍微大一点的砂石混合组成的。其比例大概为1:1。在戈壁滩上还有分布或多或少的植被。在起风的时候吹起的大多是尘土,风力大时也会出现风沙走石的景观,但是戈壁的地貌是不会改变的。
沙漠的地表覆盖的是一层很厚的细沙状的沙子(有去过海边吗?和沙滩是一样的。只不过形成的原因不同,一个是水的长期作用,而另一个是风的长期作用。)沙漠的地表是会自己变化和移动的,当然是在风的作用下:)因为沙会随着风跑。沙丘就会向前层层推移,变化成不同的形态。
戈壁的特点:
1、终年少雨或无雨,年降水量一般少于250毫米,降水为阵性,愈向荒漠中心愈少。
2、气温、地温的日较差和年较差大,多晴天,日照时间长。
3、风沙活动频繁,地表干燥,裸露,沙砾易被吹扬,常形成沙暴,冬季更多。荒漠中在水源较充足地区会出现绿洲,具有独特的生态环境利于生活与生产。
戈壁的主要类型:
戈壁的地表依据其组成物质可划分为岩漠、砾漠两类。岩漠是指地表岩石裸露或仅有很薄的一层岩石碎属 戈壁覆盖的山麓地带,分布在周围及内部山前面积不大。如马鬃山、雅布赖山、贺兰山、罕乌拉山、巴彦乌拉山的山前地带,砾漠地表为砾石覆盖,砾石大小不等,在石漠的外围地带面积广大,强劲的风力,将细小颗粒吹走,留下粗大的砾召,砾石多成为风棱石,上覆盖一层坚硬光滑的黑褐色荒漠漆皮,以岩漠和砾漠组成的荒漠戈壁面积广大,分布范围只在阿拉善巴丹吉林、腾格里、乌兰布和三大沙漠外围。
沙漠指沙质荒漠,整个地面覆盖大片流沙,广泛分布着各种沙丘。在风力作用下,沙丘移动,对人类造成严重危害。
沙漠特点
1、泥土
干燥地区的泥土有很多矿物质,很少有机肥料。重覆的水储积把有的土壤变成盐性层。盐溶液里沉淀的碳酸钙可以把沙粒和石子沾成50米厚的“水泥”。
硝石层是沙漠土壤常见的红棕色到白色层。硝石层一般成块,或者裹在矿物颗粒外面,是由水和二氧化碳之间复杂的互作用中形成的。二氧化碳来自植物根部,或者有机品腐烂的副产品。气候炎热,早晚温差大。
2、植物
多数沙漠植物是抗旱或抗盐的植物。有些在根,茎,叶里存水;有些具有庞大的根茎系统,可以达到地下水层,拦住土壤,防止水土流失;有些有较大的茎叶,可以减低风速,保存沙土。
沙漠上的植物分布比较稀薄,但是有很多品种。美国西南部的沙漠里的柱仙人掌可以活200年,长到15米,10吨,成为沙漠里的树木。柱仙人掌成长很慢,9年之后才有15厘米,75年才分第一个枝。因为身躯庞大,看起来好像沙漠里有很多仙人掌。其实豌豆类和向日葵类植物也可以在干燥酷热地域生存。梭梭也是沙漠中独特的灌木植物,平均高达2-3m,有的高达5m,被称为“沙漠植被之王”寿命也可达百年以上。春季冰冷的沙漠里一般长草或灌木丛。
3、水源
沙漠里偶尔也会下雨,下起来常常是暴风雨。撒哈拉沙漠曾经有过在3个小时内降水44毫米的记录。这种时候,平常干的河道会很快充满水,容易发洪水。
虽然沙漠内部少下雨,沙漠常从附近高山流出的河流进水。这些河流一般带着很多土,在沙漠里流了一两天的距离就干了。世界上只有几条大河流通沙漠,如埃及的尼罗河,中国的黄河,和美国的科罗拉多河。
如果水足够,沙漠里会形成季节湖,一般较浅较咸。因为湖底很平,风会把湖吹到好几十平方公里。小湖干了之后会留下一个盐滩。在美国有上百个这样的盐滩,大多是12000年前冰河时期的大湖的遗物,其中最著名的是犹他州的大盐湖。平平的盐滩是赛车,飞机跑道和宇航器降落的好地方。
4、矿物储藏
有些矿物在干燥区域形成。地面的水溶解矿物质,然后把它集中在地下水面附近,成为容易开发的储藏。
盐滩上有很多水蒸发之后留在表面的矿物质,如石膏,盐(包括钠硝酸盐和氯化钠,和硼酸盐。)从硼砂和其它硼酸盐炼出来的硼,是玻璃、陶瓷、搪瓷、农业化学制品,软水剂和西药的一种基本成分。类似的还有沙金等。

戈壁,(蒙古语Говь)在蒙古语中是沙漠的意思。在中文里又称“瀚海沙漠”(瀚海又指贝加尔湖)、“戈壁滩”、“戈壁沙漠”。

蒙古国在其南部有戈壁阿尔泰省、南戈壁省、中戈壁省、东戈壁省、戈壁阿尔泰山脉。虽然戈壁在蒙古语中就是沙漠的意思,但在中文里有时戈壁单指地势起伏平缓、地面覆盖大片砾石的荒漠地区,同以沙丘为特征的沙漠相区别。但是也有人把戈壁或戈壁沙漠用在任何沙漠上。 戈壁,英语为Gobi ,意思为戈壁、荒漠、戈壁滩、戈壁沙漠。

以下是本人翻译的“Microsoft Encarta 97 Encyclopedia”有关戈壁的论述:

<戈壁(Gobi),亚洲中部广阔的荒漠区域, , 主要集中蒙古,中文有时称为沙漠(汉语音译)。戈壁东西绵延1610 多公里,南北970多公里。东起大兴安岭西至天山山脉,北起阿尔泰山脉、杭爱山脉、雅布洛诺夫山脉,南至the Altun Shan and Nan Shan山脉。戈壁主要有高山之间的高原组成,高原海拔高度从东部的914米到西部的1524米。戈壁高原的表面由分布大片砾石的平原组成, 散布着地势起伏平缓的山脉和地质断列作用形成的孤山。戈壁的东南部是几乎没有任何水源,其它四分之三的区域分布生长着稀疏的草丛、灌木、荆棘,其足以喂养居住在那里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民族的畜群,水源来自打井和少量的浅湖。戈壁边缘的北部和西北部植被丰富,大草原分布在沙漠地区的东南部边缘。古代商队路线曾穿越戈壁地区,其中最主要的路线是从俄罗斯Partizansk (Suchan)到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哈密,和从中国河北省张家口到蒙古乌兰巴托。第一个横穿戈壁的欧洲人是1275年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和他的父亲、叔父,其次有记录记载的是1680年法国天主教传教士 Jean Fran鏾is Gerbillon(1654-1707)。在近代,许多远征探险队来到戈壁, 其中包括由瑞典探险家Sven Anders Hedin 爵士领导的远征考古队。1921年至1930年期间,纽约的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资助了一系列由美国博物学家Roy Roy Chapman Andrews领导的考古探险活动。在戈壁地区,探险队发现了恐龙化石蛋,考古学家发现了包括原始石器时代的、旧石器时代的、中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和铜器时代在内的文明遗迹。>

这种广义的说法在中国用法比较少见,但在西方媒体中提及“戈壁沙漠”通常是这种含义。譬如说沙尘暴来自戈壁沙漠。
沙漠的地表覆盖的是一层很厚的细沙状的沙子(有去过海边吗?和沙滩是一样的.只不过形成的原因不同,一个是水的长期作用,而另一个是风的长期作用.)沙漠的地表是会自己变化和移动的,当然是在风的作用下。因为沙会随着风跑.沙丘就会向前层层推移,变化成不同的形态.

沙漠地区温差大,平均年温差可达30-50℃,日温差更大,夏天午间地面温度可达60℃以上,若在沙滩里埋一个鸡蛋,不久便烧熟了。夜间的温度又降到10℃以下。由于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植物贮存糖分,所以沙漠绿洲中的瓜果都特别甜。

沙漠地区风沙大、风力强。最大风力可达10-12级。强大的风力卷起大量浮沙,形成凶猛的 风沙流,不断吹蚀地面,使地貌发生急剧变化。

值行人们警惕的是,有些沙漠并不是天然形成的,而是人为造成的。如美国1908-1938年间 由于滥伐森林9亿多亩,大片草原被破坏,结果使大片绿地变成了沙漠。苏联在1954-1963年的垦荒运动中,使中亚草原遭到严重破坏,非但没有得到耕地,却带来了沙漠灾害。

撒哈拉沙漠给人类带来很大危害,它吞没农田、村庄,埋没铁路、公路等交通设施。据史书记载,我国丝绸之路上的楼兰古城,就是被沙漠吞没的。现在,人类正在千方百计地防沙治沙,如植树造林、植草固沙、设置沙障等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戈壁
沙漠??!!沙漠与戈壁决对是不同的两种东东啊!!

我本人可以很负责的告诉你:我就生活在戈壁.

首先让我来告诉你什么是沙漠.

沙漠的地表覆盖的是一层很厚的细沙状的沙子(有去过海边吗?和沙滩是一样的.只不过形成的原因不同,一个是水的长期作用,而另一个是风的长期作用.)沙漠的地表是会自己变化和移动的,当然是在风的作用下:)因为沙会随着风跑.沙丘就会向前层层推移,变化成不同的形态.

戈壁就不会那样了.因为戈壁的地表是黄土还有稍微大一点的砂石混合组成的.其比例大概为1:1.在戈壁滩上还有分布或多或少的植被.在起风的时候吹起的大多是尘土,风力大时也会出现风沙走石的景观,但是戈壁的地貌是不会改变的.

另外要强调一点,戈壁在一定的条件下是会沙化成沙漠的!

通常戈壁的边缘就是沙漠.这也就是有人会误把沙漠当成戈壁的原因.所以在此呼吁所有人要珍惜水源,节约用水!爱护植被,严禁滥砍滥伐!!

因为我们这里在不保护好就要变沙漠了!

还有沙漠要是继续扩张.......你家也就快变戈壁啦!

沙漠
沙漠的地表覆盖的是一层很厚的细沙状的沙子(有去过海边吗?和沙滩是一样的.只不过形成的原因不同,一个是水的长期作用,而另一个是风的长期作用.)沙漠的地表是会自己变化和移动的,当然是在风的作用下。因为沙会随着风跑.沙丘就会向前层层推移,变化成不同的形态.

沙漠地区温差大,平均年温差可达30-50℃,日温差更大,夏天午间地面温度可达60℃以上,若在沙滩里埋一个鸡蛋,不久便烧熟了。夜间的温度又降到10℃以下。由于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植物贮存糖分,所以沙漠绿洲中的瓜果都特别甜。

沙漠地区风沙大、风力强。最大风力可达10-12级。强大的风力卷起大量浮沙,形成凶猛的 风沙流,不断吹蚀地面,使地貌发生急剧变化。

值行人们警惕的是,有些沙漠并不是天然形成的,而是人为造成的。如美国1908-1938年间 由于滥伐森林9亿多亩,大片草原被破坏,结果使大片绿地变成了沙漠。苏联在1954-1963年的垦荒运动中,使中亚草原遭到严重破坏,非但没有得到耕地,却带来了沙漠灾害。

撒哈拉沙漠给人类带来很大危害,它吞没农田、村庄,埋没铁路、公路等交通设施。据史书记载,我国丝绸之路上的楼兰古城,就是被沙漠吞没的。现在,人类正在千方百计地防沙治沙,如植树造林、植草固沙、设置沙障等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世界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

撒哈拉沙漠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阿拉伯语撒哈拉意即“大荒漠”。位于阿特拉斯山脉和地中海以南,约北纬14°线(250毫米等雨量线)以北,西起大西洋海岸,东到红海之滨。横贯非洲大陆北部,东西长达5600公里,南北宽约1600公里,面积约960万平方公里,约占非洲总面积32%。

撒哈拉沙漠干旱地貌类型多种多样。由石漠(岩漠)、砾漠和沙漠组成。石漠多分布在撒哈拉中部和东部地势较高的地区,主要有大片砂岩、灰岩、白垩和玄武岩构成,或岩石裸露或仅为一薄层岩石碎屑。如廷埃尔特石漠、哈姆拉石漠、莎菲亚石漠等,尼罗河以东的努比亚沙漠主要也是石漠。

砾漠多见于石漠与沙漠之间,主要分布在利比亚沙漠的石质地区、阿特拉斯山、库西山等山前冲积扇地带,如提贝斯提砾漠、卡兰舒砾漠、盖图塞砾漠等。沙漠的面积最为广阔,除少数较高的山地、高原外,到处都有大面积分布。

著名的有利比亚沙漠、赖卜亚奈沙漠、奥巴里沙漠、阿尔及利亚的东部大沙漠和西部大沙漠、舍什沙漠、朱夫沙漠、阿瓦纳沙漠、比尔马沙漠等。面积较大的称为“沙海”,沙海由复杂而有规则的大小沙丘排列而成,形态复杂多样,有高大的固定沙丘,有较低的流动沙丘,还有大面积的固定、半固定沙丘。固定沙丘主要分布在偏南靠近草原地带和大西洋沿岸地带。从利比亚往西直到阿尔及利亚的西部是流沙区。流动沙丘顺风向不断移动。在撒哈拉沙漠曾观测到流动沙丘一年移动9米的记录。

撒哈拉地区地广人稀,平均每平方公里不足1人。以阿拉伯人为主,其次是柏柏尔人等。居民和农业生产主要分布在尼罗河谷地和绿洲,部分以游牧为主。20世纪50年代以来,沙漠中陆续发现丰富的石油、天然气、铀、铁、锰、磷酸盐等矿。随着矿产资源的大规模开采,改变了该地区一些国家的经济面貌,如利比亚、阿尔及利亚已成为世界主要石油生产国,尼日尔成为著名产铀国。沙漠中也出现了公路网、航空线和新的居民点

世界沙漠面积排名

世界十大沙漠

名称 沙漠面积(万平方公里) 所在国家或位置

撒哈拉沙漠 860 非洲北部

阿拉伯沙漠 233 阿拉伯半岛

比亚沙漠 169 非洲东北部

澳大利亚沙漠 155 澳大利亚

戈壁沙漠 104 中国、蒙古

巴塔哥尼亚沙漠 67 阿根廷

鲁卜哈利沙漠 65 阿拉伯半岛

卡拉哈里沙漠 52 博茨瓦纳

大沙沙漠 41 澳大利亚

塔克拉玛干沙漠 32 中国新疆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

海市蜃楼

在大海之滨了望,或在海面航行,有时在平静无风的条件下,会突然看到空中映现出船只、岛屿、楼台、城廓等奇异现象,当大风一起,这种景象就立刻消逝。这是大气中的一种幻景,称为海市蜃楼,或简称蜃景。这种现象不仅发生在海面,还可能发生在湖泊、大江、沙漠、戈壁等处的空气层中。我国宋朝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曾记载过这一幻景:“登州海中时有云气,如宫室台观,城堞人物,车马冠盖,历历可睹”。登州即今山东省蓬莱县,位于渤海南岸,渤海中有庙岛群岛,距蓬莱几十公里,这里所记载的正是蓬莱看到的庙岛群岛的幻景。

在古代,由于无法科学解释这种现象形成的原因,因此赋以种种神话传说,将自然幻景视为海里的蜃吐气而成。其实,海市蜃楼的形成是在特殊的气象条件下,光线在大气中发生剧烈的反常折射而形成的。光的折射是指在不同的空气密度情况下,光线的速度发生改变和前进方向发生曲折的现象。当你用一根直杆斜插水中时,从侧面看好象折断一样!这就是光线折射造成的。在夏季,白昼海温较低,下层空气受水温影响,较上层空气为冷,出现上冷下暖的逆温现象,下层空气的密度就显得特别大,而上层空气密度则显得特别小。当远方的景物发出的光线由密的气层逐渐折射进入稀得气层时,并在上层发生全反射,又折回到下层密度大的空气中来。经过这种弯曲的路线,投入到观察者的眼中,就会出现海市蜃楼的现象,由于人的视觉总是感到物象来自直线方向,因此我们所看到的映象比实物抬高了许多。这种现象又称为上现蜃景。

在沙漠里,由于白天沙石被太阳晒得灼热,接近沙层的空气升高极快,形成下层热上层冷的温度分布,造成下部空气密度远比上层密度小的现象。这时前方景物的光线会由密度大的空气向密度小的空气折射,从而形成下现蜃景。远远望去,宛如水中倒影。在沙漠中长途跋涉的人,酷热干渴,看到下现蜃景,常会误认为已经到达清凉湖畔,但是,一阵风沙卷过,仍是一望无际的沙漠,这种景象原来只是一场幻景。

沙漠有一种“碎石圈”很奇妙。是一块大石头经过数百年热胀冷缩一次次碎裂后,在地上形成了一片圆形的碎石圈,非常像人为排列的作品,实际上是自然形成的。

竺可桢

古代亲身到过沙漠的人,如晋僧法显、唐僧玄奘,统把沙漠说得十分可怕,人们对它也就产生了深刻的印象。晋法显著<佛国记)说,沙漠有很多恶鬼和火热的风,人一遇见就要死亡。沙漠是这样荒凉,空中看不见一只飞鸟,地上看不到一只走兽。举目远看净是沙,弄得人认不出路,只是循着死人死马的骨头向前走。玄奘《大唐西域记》卷十二也说,东行人大流沙,沙被风吹永远流动着,过去人马走踏的脚印,不久就为沙所盖,所以人多迷路。沙漠真像法显和玄奘所说的那么可怕么?解放以来,我们的地质部、石油部、中国科学院的工作人员已经好几次横穿新疆塔克拉马干大戈壁,并没有什么鬼怪离奇的东西阻挡了他们的进行,这是什么缘故呢?试想法显出发时,只有七个和尚结队同行,而走了不久,就有人不胜其苦开了小差,有人病死途中,最后只留下他一人。唐玄奘也是单枪匹马深人大戈壁,所谓孙行者、猪八戒、沙和尚等随从人员,那是《西游记》小说中的神话人物。那时既无大队骆驼带了大量清水食品跟上来,更谈不到汽车和飞机来支援,当然就十分困苦了。沙漠里真有魔鬼吗?在那时人们的知识水平看起来,确像是有魔鬼在作怪。但是人们掌握了自然规律以后,便可把这种光怪陆离的现象说清楚。光怪陆离的现象在大戈壁夏天日中是常见的事。当人们旅行得渴不可耐的时候,忽然看见一个很大的湖,里面蓄着碧兰的清水。看来并不很远,但当人们欢天喜地似的向湖面奔去的时候,这蔚兰的湖却总有那么一个距离,所谓“可望而不可即”。阿拉伯人是对沙漠广有经验的民族,阿拉伯语文中称这一现象为“魔鬼的海”。这一魔鬼的法宝到了19世纪的初叶,才被法国数学家和水利工程师孟奇所戳穿。孟奇随拿破仑所领军队到埃及去和英国争夺殖民地,当时法国士兵在沙漠中见到这“魔鬼的海”

极为惊奇,就去问孟奇。孟奇深深思考以后,便指出这是因为沙漠中地面被太阳晒得酷热,贴近地面一层空气温度就比上面一两米的温度高许多。这样由于光线折光和反射的影响,人们产生了一种错觉,空中的乔木看来像倒栽在地上,蔚兰的天空,倒影在地上,便看成是汪洋万顷的湖面了。若是近地面的空气温度下面低而上层高,短距离内相差七到八度,像平直的海边地区有时所遇见的那样,那便可把地平线寻常所见不到的岛屿、人物统统倒映到天空中,成为空中楼阁,又•叫海市蜃楼。中国向来形容这类现象为“光怪陆离”四个字,是确有道理的。在沙漠里不但光线会作怪,声音也会作怪。唐玄奘相信这是魔鬼在迷人,直到如今,住在沙漠中的人们,却也还有相信的。群众把会发生声音的沙地称为“鸣沙”。在现在宁夏自治区中卫县靠黄河有一个地方名叫鸣沙山,即在今日沙坡头地方,科学院和铁道部等机关在此设有一个治沙站。站后面便是腾格里沙漠。沙漠在此处已紧逼黄河河岸,沙高约100米,沙坡而南座北,中呈凹形,有很多泉水涌出,此沙向来是人们崇拜的对象,据说,每逢夏季端阳节,男男女女便在山上聚会,然后纷纷顺着山坡翻滚下来。这时候沙便发生轰隆的巨响,像打雷一样。两年前我和五六个同志曾经走到这鸣沙山顶上慢慢滚下来,果然听到隆隆之声,好像远处汽车在行走似的。据苏联专家彼得洛夫的意见,只要沙漠面部的沙子是细沙而干燥,含有大部分石英,被太阳晒得火热后,经风的吹拂或人马的走动,沙粒移动摩擦起来便会发出声音,这便是鸣沙。古人说:“见怪不怪,其怪自败”,沙漠里的•一切“怪异”现象,其实都是可以用科学的道理来说明的。

戈壁是粗砂、砾石覆盖在硬土层上的荒漠地形。按成因砾质戈壁可分为风化的、水成的和风成的三种。
沙漠指沙质荒漠,整个地面覆盖大片流沙,广泛分布着各种沙丘。在风力作用下,沙丘移动,对人类造成严重危害。

沙漠的地表覆盖的是一层很厚的细沙状的沙子(有去过海边吗?和沙滩是一样的.只不过形成的原因不同,一个是水的长期作用,而另一个是风的长期作用.)沙漠的地表是会自己变化和移动的,当然是在风的作用下:)因为沙会随着风跑.沙丘就会向前层层推移,变化成不同的形态.

戈壁就不会那样了.因为戈壁的地表是黄土还有稍微大一点的砂石混合组成的.其比例大概为1:1.在戈壁滩上还有分布或多或少的植被.在起风的时候吹起的大多是尘土,风力大时也会出现风沙走石的景观,但是戈壁的地貌是不会改变的.

戈壁和沙漠区别
答:戈壁和沙漠在成因、环境和范围上存在明显的区别。沙漠荒凉无生命,有“荒沙”之称。沙漠地域大多是沙滩或沙丘,沙下岩石也经常出现。泥土很稀薄,植物也很少。有些沙漠是盐滩,完全没有草木。 成因:沙漠主要是由于地面完全被沙所覆盖,植物非常稀少,雨水稀少,空气干燥,在干旱气候和大风作用下逐步变成类似沙漠景观的过程。...

戈壁与沙漠的区别
答:戈壁(戈壁滩)与沙漠的区别有:1、分布不一样:戈壁滩沙漠主要分布在我国的新疆、青海、甘肃、内蒙和西藏的东北部等地。沙漠多分布于北半球北纬35°—50 °之间,集中分布于亚洲的中部和美国西部。沙漠在我国分布在新疆、青海、甘肃、内蒙古、陕西、吉林和黑龙江等7个省区。2、特点不一样:戈壁渗透性...

沙漠和戈壁有什么不同之处
答:戈壁与沙漠的区别有环境不同、成因不同、范围不同。1、环境不同:戈壁多数地区不是沙漠而是裸岩,沙漠是指地面完全被沙所覆盖、植物非常稀少、雨水稀少、空气干燥的荒芜地区。2、成因不同:戈壁的形成是由于喜马拉雅山的雨影效应阻挡了雨云抵达戈壁地区,沙漠是植物被破坏之后,地面失去覆盖,在干旱气候和...

沙漠和戈壁有什么区别?
答:1、环境不同:(1)沙漠,主要是指地面完全被沙所覆盖、植物非常稀少、雨水稀少、空气干燥的荒芜地区。(2)戈壁多数地区不是沙漠而是裸岩。2、成因不同:(1)沙漠:所渭沙漠化,即植被破坏之后,地面失去覆盖,在干旱气候和大风作用下,绿色原野逐步变成类似沙漠景观的过程。(2)戈壁的形成是由于喜马...

沙漠和戈壁的区别是什么?
答:沙漠和戈壁都是气候干旱,植被稀少的形成的一种地理景观,两者虽然相似,但是也存在很大的不同。沙漠与戈壁之间的不同之处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形成的原因不同,二是形态不同,三是生物种类多少不同。沙漠和隔壁的形成原因不同 沙漠的形成主要和地理位置有关,一般来说,一般濒临海洋的地区降水比较多,...

沙漠和戈壁有什么区别?
答:我了解到的是,沙漠和戈壁是两种干旱地区的自然景观,区别在于形成原因和地表特征。沙漠主要由风力和气候因素形成,地表以细沙为主,干旱缺水,温差大;而戈壁主要由地质和地貌因素形成,地表覆盖砾石和岩石,气候温和略好,植被稀少但比沙漠略多。总的来说,沙漠和戈壁在形成、气候、生态和地表特征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 抢...

戈壁滩和沙漠有什么区别
答:1、指代范围不同:(1)戈壁在风蚀作用进一步的侵蚀下就会演变成沙漠,戈壁是荒漠的一个类型。(2)沙漠包括戈壁,戈壁源于蒙语,沙漠的一种。2、分布不一样:(1)戈壁的界限北抵阿尔泰山和杭爱山;东接大兴安岭西缘;南至阿尔金山、北山和阴山;西达东天山。中文“戈壁”仅指砾质、石质荒漠,半...

戈壁是沙漠的一种,两者有何不同之处?
答:戈壁与沙漠的不同之处在于,沙漠是由细小的沙石颗粒和粉尘构成,戈壁却是由大小不一裸露在地面的岩石构成;戈壁滩经常有雪山上融化的雪水流下来作为补给,有极少数能够耐旱的植物生存,属于荒漠地带;沙漠则异常干旱,动植物都不能生存其中。沙漠沙漠的特点是干旱高温、几乎没有生命迹象,降雨量也极少,水源...

沙漠和戈壁滩是一回事吗?两者有什么不同呢?
答:区别为沙漠地貌多为砂石和粉尘状态,戈壁则为形状大小不一的裸露岩石。两者虽然都处在干旱地带,戈壁地区却仍有少数耐旱生物可以生存。这两种生态系统都非常的脆弱,需要好好进行保护,争取转换成健康一点的生态环境则会更好。一、沙漠和戈壁的异同沙漠的形成因素多为风化作用所导致,戈壁则风化、洪水搬运原因...

戈壁和沙漠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答:戈壁是沙漠的前身,戈壁在风蚀作用进一步的侵蚀下就会演变成沙漠。戈壁是荒漠的一个类型,即地势起伏平缓、地面覆盖大片砾石的荒漠,来自蒙古语。蒙古语称砾石质荒漠为戈壁。戈壁地面因细砂已被风刮走,剩下砾石铺盖,因而有砾质荒漠和石质荒漠的区别。蒙古人称沙漠地区,这种地区尽是沙子和石块,地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