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谁知道孙子兵法

作者&投稿:嬴中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中国有几个孙子兵法?现在的孙子兵法指的是谁的?~

就一个
作者 孙武
有人认为是孙膑,请看以下怀疑及证据。
孙子 吴越人(孙武)《孙子兵法》辅吴
孙膑 春秋魏人《孙膑兵法》 辅齐
《孙子兵法》作者为春秋末年的齐国人孙武(字长卿)。因此此书又称《孙武兵法》、《吴孙子兵法》。根据书中信息推敲,《孙子兵法》成书于专诸刺吴王僚之后至阖闾三年孙武见吴王之间,也即前515至前512年,全书为十三篇,据说是孙武初次见面赠送给吴王的见面礼。 有个别观点曾认为今本《孙子》应是战国中晚期孙膑及其弟子的作品,但是银雀山出土的汉简(同时在西汉墓葬中出土《孙子兵法》、《孙膑兵法》各一部)已基本否定此说。
《孙子兵法》又称《孙武兵法》、《吴孙子兵法》、《孙子兵书》、《孙武兵书》等,是中国古典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是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赡,逻辑缜密严谨。作者为春秋末年的齐国人孙武(字长卿)。一般认为,《孙子兵法》成书于专诸刺吴王僚之后至阖闾三年孙武见吴王之间,也即前515至前512年。全书分为十三篇,是孙武初次见面赠送给吴王的见面礼,事见司马迁《史记》:“孙子武者,齐人也,以兵法见吴王阖闾。阖闾曰:子之十三篇吾尽观之矣。”有用兵如《孙子》,策谋《三十六》的说法。

《孙子兵法》成书于春秋末期,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最早、最完整、最著名的军事著作,在中国军事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其军事思想对中国历代军事家、政治家、思想家产生非常深远的影响,其已被译成日、英、法、德、俄等十几种文字,在世界各地广为流传,享有“兵学圣典”的美誉。

《孙子兵法》作者为春秋时祖籍齐国乐安的吴国将军孙武。
孙武(约公元前545年-约公元前470年):字长卿,齐国乐安人(今山东广饶人),中国春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尊称兵圣或孙子(孙武子),被誉为“百世兵家之师”、“东方兵学的鼻祖”。
孙膑和孙武不是一个人,孙膑是孙武的后人而已。

孙子兵法注释 崔国政 谢守芝 经济日报出版社
计篇
孙子说:战争是国家的大事,关系到军民的生死,国家的存亡,是不能不认真研究、不慎重考虑的。
所以,要用五项决定战争胜败的基本因素为纲要,把敌对双方的优劣条件作比较,来探索战争胜负的情势。这些主要条件是:一政治,二天时,三地利,四将帅,五法制。政治,是讲要使民众和君主的意愿一致,可以叫他们为君主死,为君主生,而赴汤蹈火。天时,是讲昼夜、阴晴、寒冬、酷暑等气候季节情况。地利,是讲远途近路、险要平坦、广阔狭窄、死地生地等地形条件。将帅,是讲才智、诚信、仁慈、勇敢、威严等条件。法制,是讲部队的组织编制、指挥信号的编制、指挥信号的规定,将帅的职责,粮道和军需军械的管理等情况和制度。凡属这五方面情况,将帅都不能不知道。了解这些情况的就能胜利,不了解的就不能胜利。所以,要把对敌对双方优劣条件的估计作比较,来探索战争胜负的情势。要看:哪一方君主的政治开明?哪一方将帅的指挥高明?哪一方天时地利有利?哪一方法令能贯彻执行?哪一方的军事实力比较强大?哪一方的兵卒较有训练?哪一方的赏罚比较严明?我们根据这些,就可以判断谁胜谁败了。
为将如果能听从我的讲谋,指挥作战肯定会获得胜利,就留在这里;如果不能听从我的计谋,指挥作战注定要失败,我就不用。
经过对利害条件的分析,正确的意见得到采纳,然后就造成有利的态势,作为外地的辅助条件。所谓“势”,就是利用有利的情况,而采取灵活的战术。
用兵是一种诡诈的行为。所以,能打,装做不能打;要打,装做不要打。要向近处,装做要向远处;要向远处,装做要向近处。给敌人以小利,去引诱它;迫使敌人混乱,然后攻取它。敌人力量充实,就要防备它;敌人兵力强大,就要避免决战。用挑逗的方法去激怒敌人,使其失去理智;用谦卑的言辞表示自己的弱小,使敌人骄傲。敌人休整得好,要搅得它不得安生,使其疲劳;敌人内部和睦,要设法离间它。攻击敌人无备的地方,出乎敌人意外的行动,这是军事家指挥的微妙,是不能事先呆板规定的。
凡是未开战之前预计可以打胜仗的,是因为胜利的条件充分;未开战之前预计不能打胜仗的,是因为胜利的条件不充分;条件充分的能胜利,不充分的不能胜利,何况毫无条件呢?我们根据这些来看,胜败就可以预见了。
作战篇
孙子说:凡用兵作战的一般原则,要动用轻车千辆,重车千辆,步卒十万,还要向千里之外运输粮食,那么前方后方的经费,招待国宾使节的费用,维修保养弓箭甲盾所需的胶漆器材的补充,车辆盔甲的补修每天要开支“千金”,然后十万军队才能出动。用这样的军队去作战,就要求速胜,持久就会使军队疲惫,锐气挫伤;攻城就会使力量耗尽;长久出兵在国外,就会使国家的财政发生困难。如果军队疲惫,锐气挫伤,力量耗尽,经济枯竭,则列国诸侯就会乘着你的危机而起兵进攻,那时即使有智谋的人,也无法替你善后了。所以用兵只听说老实的速决,没有见到弄巧的持久。战争持久而对国家有利,是不会有的事情。所以不完全了解用兵有害方面的人,就不能完全了解用兵的有利方面。
关于用兵的人,兵员不征集两次,粮秣不运输三回;军需自国内取用,粮食和草料在敌国就地征集,这样军队的粮草供给就可以满足了。
国家之所以会因军队出动而贫穷的,就是由于远道运输,远道运输,“百姓”就会贫困。在军队集中的附近地方,东西会涨价,东西涨价,就会使得“百姓”枯竭,财政枯竭就要急于增加税收和遥役。力量耗尽,财富枯竭,国内千里原野,家家空虚。“百姓”的财产要耗去十分之七;“公室”的耗费,车辆损坏,马匹疲惫,盔甲、戟盾、蔽橹以及运输用的牛和大车,也要损失十分之六。
所以聪明的将帅务求在敌国就地取粮。吃敌粮—“钟”(一钟为六百四十升)抵得本国的二十“钟”;用草料一“石”抵得本国的二十“石”。
要使军队勇敢杀敌,就要激励部队;要使军队勇于夺取敌人的物资,就要奖赏士兵。在车战中,凡缴获战车十辆以上的,就奖励首先夺得战车的人,并且把车上的旗帜换成自己的旗帜,派出自己的士兵夹杂乘坐;对俘虏的兵卒要优待和供养他们。这就是所谓战胜敌人也越加壮大自己。
所以用兵贵在速胜,不宜持久。
所以懂得用兵的将帅,是民众的“司命”,国家安危的主宰。
谋攻篇
孙子说,指导战争的法则是,使敌人举国完整地屈服是上策,击破敌国就差些;使敌人全军完整地降服是上策,击破敌人的军就差些;使敌人全“旅”完整地降服是上策,击破敌人的“旅”就差些;使敌人全“卒”完整地降服是上策,击破敌人的“卒”就差些;使敌人全“伍”完整地降服是上策,击破敌人的“伍”就差些。因此,百战百胜,还不算高明中最高明的,不战而使敌人屈服,才算得是高明中最高明的呀!
所以,指导战争的上策是失败敌人的战略计谋,其次是失败敌人的外交,再次是进攻敌人的军队,下策是攻城。攻城的办法是不得已的。制造攻城用的四轮大车,准备攻城器械,三个月才能完成;构筑攻城的土山又要三个月才能竣工。将帅不胜其忿怒,驱使他的军队象蚂蚁一般去爬城,士兵伤亡三分之一,而城还是攻不下来,这就是攻城的灾害呀!所以善于指导战争的人,屈服敌人的军队不用硬打,夺取敌人的城堡不用硬攻,毁灭敌人的国家不须旷日持久。一定要用全胜的计谋争胜于天下,这样军队不致受到挫伤,而胜利可以完满取得。这就是谋划进攻的法则。
所以用兵的法则,有十倍于敌的兵力就包围敌人,有五倍于敌的兵力就进攻敌人,有一倍于敌的兵力就要设法分散敌人,有与敌人相等的兵力就要善于抗击敌人。兵力比敌人少就要退却,实力比敌人弱就要避免决战。所以弱小的军队如果固执地坚守,就会成为强大敌人的俘虏了。
将帅好比是国家的辅木,将帅和国家的关系如同辅木与车身互相依存。如果相依无间,国家一定强盛;相依有隙,国家一定衰弱。
国君可能不利于军队的情况有三种:不懂得军队不可以前进而硬叫它前进,不懂得军队不可以后退而硬叫它后退,这叫牵制军队;不懂军队的内部事情而干预军事行政,就会使士兵迷惑;不懂得用兵的权谋而干预军队指挥,就会使军队怀疑。军队既迷惑而且怀疑,列国诸侯的祸患就会乘隙而来。这就是所谓乱军心,自找失败。
有五种情况可以预见胜利:凡是能看清情况知道可以打或不可以打的,就能胜利;官兵有共同欲望的,就能胜利;自己有准备以对付疏忽懈怠的敌人的,就能胜利;将帅有指挥才能而国军不加以牵制的,就能胜利。这五条,是预见胜利的方法。
所以说,了解敌人了解自己,百战都不会有危险;不了解敌人而了解自己,胜败的可能各半;不了解敌人又不了解自己,那就每战必败了。
形篇
孙子说:从前会打仗的人,先要造成不会被敌战胜的条件,来等待可以战胜敌人的机会。不会被敌人战胜,这权利操在我军自己手中。可不可能战胜敌人,却在于敌人是否犯错误暴露了弱点。所以会打仗的人,能够做到即使我们不一定会战胜敌人,但也不会被敌人战胜。所以说,胜利可以预见,而不能强求。使敌人不能胜我,这是属于防守方面的事;使我可以胜敌,这是属于进攻方面的事。采取防守,是由于兵力不足(劣势);采取进攻,是由于兵力有余(优势)。善于防守的人,深深荫蔽自己兵力于各种地形之下;善于进攻的人,高度发挥自己力量,动作于各种天候之中。所以这样才能保存自己而取得完全消灭敌人的胜利。
预见到胜利,不超过一般人的见识,不算得高明中最高明的;经过激战而取胜普天下都说好,这也不算得高明中最高明的。这就像举得起秋毫算不得大力,看得见日月算不得眼明,听得见雷霆算不得耳聪一样。古时所说的善于打仗的人,都是在容易取得胜利的条件下战胜敌人的。所以善于打仗的人,打了胜仗,既显不出智谋的名声,也看不出勇猛的武力。因为他取得胜利,是无疑的。其所以无疑,是由于他的作战措施放在必胜的基础上,去战胜已处于失败地位的敌人。善于打仗的人,总是使自己处于不败的地位,而不放过使敌人失败的机会。因此胜利的军队有了胜利的把握,才寻找敌人交战;失败的军队先同敌人交战,希望在作战中取得侥幸的胜利。善于领导战争的人,修明政治,确保法制,所以能掌握胜败的决定权。
用兵之法:一是“度”,二是“量”,三是“数”,四是“称”,五是“胜”。敌对双方都有土地,有了土地就产生土地面积大小的问题;双方土地面积大小的不同,就产生物产资源多少的问题;双方物产资源多少的不同,就产生能动员和供给兵卒众寡的问题;双方人力众寡的不同,就产生军事力量轻重的对比;双方力量强弱的不同,就产生了胜败。
胜利的军队,在力量对比上,就像用巨石碰鸡蛋那样绝对优势,自然轻而易举,必胜无疑;失败的军队,在力量对比上,就像用鸡蛋碰巨石那样,处于绝对劣势自然无能为力,必败无疑。
胜利者指挥军队作战,就像在八百丈高处的水库决堤那样,这是一种力量的表现!
势篇
孙子说:管理大部队,如同管理小部队一样,这是由于组织得好。指挥大部队作战,如同指挥小部队作战一样,这是由于有规定好了的信号来指挥。统帅全国军队,即使遭受敌人的进攻,也不致失败,这是由于“奇正”运用得正确。所谓奇正,指在军队部署上担任守备部队,钳制敌人的为正,集中机动担任突击的为奇;在作战方式上,正面明攻为正,特殊的作战方式为奇。军队进攻所面对的敌人如同用石头打鸡蛋一样,这是由于“避实就虚”运用得适宜。
作战总是用“正”兵挡敌,用“奇”兵取胜。所以善于出“奇”的将帅,其战法变化就像天地那样运行无穷,像江河那样奔流不章息。入而复出,如同日月的运转;去而又来,类似四季的更迭。乐音不过五个音阶,可是五个音阶的变化,就听不胜听;颜色不过五种色素,可是五种色素的变化,就看不胜看;滋味不过五样味道,可是五样味道的变化,就尝不胜尝。作战的形式不过“奇”“正”,可是“奇”“正”的变化,就无穷无尽。“奇”“正”相互转化,就象圆环一样,无始无终,谁能穷尽它呢?!
湍急的水,飞快地奔流,以至能冲走石头,这就叫“势”。鸷鸟迅飞猛击,以致能捕杀小鸟小兽,这叫“节”。所说善于指挥作战的人,他所造成的势就像涨满的弓弩,短促的节奏就象击发弩机把箭突然射击一般。
旌旗纷纷,人马纭纭,在混乱的战斗中作战,要使军队不混乱;战车转动,步卒奔驰,在迷雾不清的情况中打仗,要部署得各方面都能对付可能发生的情况而不会被打败。
混乱可以从严整中发生,怯懦可以从勇敢中发生,软弱可以从坚强中发生。严整或混乱,这是组织编制的好坏的问题;勇敢或怯懦,这是态势的优劣问题;坚强或软弱,这是军事实力的问题。
所以善于调动敌人的将帅,伪装假象迷惑敌人,敌人就会听从调动;投其所好引诱敌人,敌人就会来夺取。用小利去调动敌人,用重兵来等待击溃它。
善于作战的人,要依靠有利的态势取胜,而不苛求将吏的责任。所以要能选择将吏,去利用各种有利的态势。所谓“任势”,是说善于选用将吏指挥作战,就像滚动木头、石头一般。木头、石头的本性,放在安稳平坦的地方就静止,放在险陡倾斜的地方就滚动;方的就会静止,圆的会滚动。所以,善于指挥作战的人所造成的有利态势,就像转动圆石从八百丈高山上滚下来那样。这就是所谓势呀!
虚实篇
凡先到战场等待敌人的就从容、主动,后到战场奔走应战的就疲劳。所以善于指挥作战的人,能调动敌人而不被敌人调动。
能使敌人自动进到我预定地域的,是用小利引诱的结果;能使敌人不能到达其预定地域的,是制造困难阻止了它。所以敌人休整得好,就要设法使它疲劳;敌人粮食充足,就设法使它饥饿;敌人住扎安稳,就得使它移动。
进军要向敌人不及急救的地方,急进要向敌人意料不到的方向。行军千里而不劳顿的,是因为走的是没敌人阻碍的地区。而进攻必然会得手的,是因为进攻的是敌人不防守或不易防守的地点。防御而必然能稳固的,是因为扼守的是敌人进攻或不易进攻的地方。
所以善于进攻的,能使敌人不知道怎么防守;善于防御的,能使敌人不知道怎么进攻。
微妙呀!微妙到看不出形迹。神奇呀!神奇到听不见声息。这样就能主宰敌人的命运。
前进而使敌人不能抵御的,是因为冲击敌人空虚的地方;后退而使敌人无法追击的,是因为退得迅速使敌人追赶不上。所以我军想要打,敌人虽然高垒深沟,也不得不出来同我作战的,是因为进攻敌人所必求的地方;我军不想打,虽然画地防守,敌人也无法来同我作战的,是因为我们诱使敌人改变了他们进攻的方向。
能察明敌人情况而不让敌人察明我军的情况,这样我军的兵力就可以集中而敌人兵力就不得不分散。我军兵力集中在一处,敌人兵力分散在十处,这就是用十倍于敌人的兵力去攻击敌人,这样我军就成了优势,敌人就转为劣势了。能够集中优势兵力攻击劣势的敌人,那么同我军当面作战的敌人就有限了。我军所要进攻的地方敌人不得而知,不得而知,那么它所要防备的地方就多,敌人防备的地方一多,那么我军所要进攻的敌人就少了。
所以防备了前面,后面的兵力就薄弱;防备了后面,前面的兵力就薄弱;防备了左边,右边的兵力就薄弱;防备了右边,左边的兵力就薄弱;到处到防备,就到处兵力薄弱。兵力劣势是因为被动地去防备敌人;兵力优势是因为使敌人被动地防备我军。
能预料在什么地方打,在什么时候打,就是千里也可以同敌人交战;不能预料在什么地方打,那就连左翼也不能救右翼,右翼也不能救左翼,前面不能救后面,后面也不能救前面,何况远在数十里,近在数里呢?
依我分析,越国的兵虽多,又有什么补益于决定战争的胜败呢?
所以说,胜利是可以人为造成的。敌军虽多,可以使他无法战斗。
所以要筹算一下计谋,来分析得失利害;骚扰一下敌军,来了解敌人的动静规律;侦察一下情况,来了解哪里有利哪里不利;进行一下小战,来了解敌人哪方面优势哪方面劣势。
所以伪装佯动做得最好的,就看不出形迹。看不出形迹,即使有深蔵的间谍也窥察不到底细,聪明的敌人也想不出办法来。
适应敌情而取胜,把胜利果实摆在众人面前,众人还是莫明其妙;人们只知道我们所以战胜敌人的作战方式,却不知道我们怎样灵活运用这些作战方式。所以每次打胜仗,都不是重复老的方式,而是适应不同的情况,变化无穷。
作战方式有点像水,水运动的规律是避开高处而向下奔流,作战的规律是避开敌人坚实的地方而攻击敌人的弱点,水因地形而制约它奔流的方向,作战则根据敌情而决定取胜的方针。所以作战没有固定的方式,就像水没有固定的形态一样,能根据敌情变化而取胜的,就叫用兵如神。
用兵规律就像自然现象一样,水、火、木、金、土互生互制;春夏秋冬四季交替。昼有长短,月有圆缺,永远处于变化之中。
军争篇
孙子说:一般用兵的规律,主将接受国君的命令,从动员组织民众、编成军队到同敌人对阵,在这过程中没有比战略前进中争取主动而获得更困难的。争取主动而先发制人之所以困难,是因为要把从表面看似遥远的迂回的弯路,变为实际上是近便的直路,是要把困难变成有利。所以故意迂回绕道,并用小利引诱敌人,这样就能比敌人后出动又比敌人先到达所要争夺的战场要地,这就叫做懂得以迂为直的计谋。
所以争取先发制人是有利的,同时争取先发制人也是有危险的。如果全军带着装备辎重去争利,这样行军迟缓就不能及时到达预定地域;如果放下重装备和辎重去争利,装备和辎重就会丢失。因此,卷起盔甲,轻装急进,昼夜不停,加倍行程来赶路,走上百里去争利,如果遇到意外情况那么三军将领都可能被俘,队伍强壮的先到,疲弱的掉队,其结果只会有十分之一的人马赶得到;走五十里去争利,如果遇到情况,先头部队的将领会受挫折,队伍只有半数赶得到;走三十里去争利,可能有三分之二赶得到。要知道军队没有随军辎重就不能生存,没有粮食接济就不能生存,没有物资补充就不能生存。
不了解列国政治动向的,不能预定外交方针;不熟悉山林、险阻、水网、沼泽等地形的,不能行军;不重用向导的,不能得到地利。
军队是用诡诈的方法隐蔽自己的意图,根据有利的情况决定自己的行动,把分散和集中兵力作为战略战术的变化的。
所以军队的行动迅速起来像疾风,舒缓的时候像森林,攻击起来像烈火,不动的时候像山岳,难以窥测像阴天不见日月星辰,一动起来像迅雷不及掩耳、闪电不及瞬目。
占领敌方的乡村城镇,扩张领土,分配掠夺来的资源和俘虏,衡量利害得失,然后决定行动。
事先懂得以迂为直的计谋的就胜利,这就是争夺先机之利的原则。
古代一部叫《军政》的书中说:“因相互间听不见讲话,所以设置锣鼓来指挥;相互间看不见动作,所以设置旌旗来指挥。”锣鼓、旌旗是统一军人耳目的,人们的视听既然一致,那么勇敢的就不能单独前进,怯懦的也不能单独后退了。这就是指挥大部队作战的方法。所以夜间作战多用火光和鼓声,白天作战多用旗帜。这些不同的指挥讯号是为了适应人们的视听而变动使用。
对于敌人的军队,可以打击它的士气,对于敌人的将领,可以搅乱他的决心。早晨朝气饱满,中午以后逐渐懈怠,傍晚就疲乏思归了。所以善于用兵的人,要避开敌人刚上阵时的锐气,等待敌人松懈疲惫时再去打它,这是掌握军队士气的方法。用自己部队的饱食等待敌人的饥饿,这是掌握军队战斗力的方法。不去拦击旗帜整齐、配备精良的敌人,不去攻击阵容堂皇实力强大的敌军,这是掌握机动变化的方法。
用兵的法则是:敌军占领山地,不要去仰攻,敌军背靠高地,不要去正攻,敌军假退不要去跟踪追击,敌军精锐所在不要去招惹,敌军用小利诱我不要上钩,敌军退回本国不要去拦截,包围敌军要留缺口,敌军已到绝境可能拼命时,不要急于迫近,这是用兵的法则。
九变篇
孙子说:用兵的法则是:主将接受国君的命令,动员组织民众编制成军队出征,在难以行军的地段内不可建造营地,在四通八达的地区应结交诸侯,在不具备生活条件的地区不可停留,遇到道路狭窄进退两难的地段就要巧出计谋,陷入不迅速奋战就只有死亡的地区就要坚决奋战就只有死亡的地区就要坚决奋战。
道路有的虽可走而不走,敌军有的虽可打而不打,城堡有的虽可攻而不攻,地方有的虽可争而不争,国君有的命令虽可受而不受。
将帅能精通以上各种机变的运用,就是懂得用兵了。将帅不精通以上各种机变的应用,虽然了解地形,也不能得到地利。指挥军队不知道各种机变的方法,虽然知道“五利”,也不能充分发挥军队的战斗力。
聪明的将帅的思考,必须兼顾到利害两个方面,在不利情况中要同时看到有利条件,才能提高胜利信心;在顺利情况中要同时看到不利条件,才能解除可能发生的祸患。
要使各国诸侯的力量不能伸展,就要用计谋去伤害它;要使各国诸侯忙于应付,就要用它不得不做的事业驱使它;要使各国诸侯疲于奔命,就要用小利去引诱它。
用兵的法则,不要指望敌人不来打,而要依靠我们有了准备等待它,不要指望敌人不进攻,而要依靠我们有了使敌人进攻不下的力量和办法。
将帅有五种性格上的缺陷会造成危险:只知死拼会被杀,贪生怕死会被虏,急燥易怒则经不起刺激,廉洁自爱则受不了侮辱,爱护居民则会因掩护居民而遭受烦劳。这五种危险,是将帅的过错,也是用兵的灾害呀!军队覆灭、将帅被杀,都由于这五种危险引起,是不可以不警惕的。
行军篇
孙子说:军队在各种地形上处置和判断敌情时,应该注意以下原则:通过山地,必须靠近山谷,驻在高处,使前面视界开阔。敌人占领高处,不宜云仰攻,这是军队在山地上的处置。横渡江河,应远离水流;敌人渡水而来,不要迎击它于水内,让它渡过一半时去攻击它,才有利;想决战的,不要紧靠水边抗击敌人;沿河驻扎军队也应驻在高处,使前面视界开阔,不要面迎水流,这是军队在江河水流上的处置。通过盐碱沼泽地带,要迅速离开,不可逗留;如果同敌军相遇于盐碱沼泽地带上,那就必须靠近水草而背靠树林,这是军队在盐碱沼泽地带的处置。在平原上应占领开阔地域,主要的翼侧和后方应倚托高地,前低后高,这是军队在平原地上的处置。掌握这四种利用地形的原则,就是黄帝之所以战胜四周部落的原因啊!
凡是驻军一定选择干燥的高地,而避开潮湿的洼地;要求向阳,而回避阴暗;接近水草;保持供应,驻扎高处;这样军中没有各种疾病,也就是胜利的保证了。对于丘陵堤防,应占领它向阳的一面,而把主要的翼侧和后方倚托着它。这些对于用兵有利的措施和处理,是利用地形作为辅助条件的。
河流上游下雨看到水沫漂来,要徒涉的,应等待水流稍定,以防山洪暴至。
地形有的前后险峻,水横其中,断绝人行;有的是四面陡峭,溪水注流的天然大井;有的是三面环山,易近难出的天然大牢;有的是草深林密、行动困难的天罗地网;有的是地势低洼、道路泥泞的天然陷井;有的是千沟万壑的天然地隙。遇上这些地形必须迅速离开,不可接近。我们应远离这种地形,让敌人去靠近它;我们应面向着它,而让敌人去背靠着它。
进军路上遇有悬崖绝壁的隘路、湖沼、水网、芦芜、山林和草木茂盛的地方。必须谨慎地反复搜索,这些都是敌人可能设下埋伏或隐蔽侦探的地方。
敌人逼近而安静的,是依靠他占领地形的险要;敌人远离而来挑战的,是想诱我前进;敌人所以不居险要而占领平地,一定是有利于同我决战。
无风而许多树木摇动的,是敌人荫蔽前来,丛草中有许多障碍的,是敌人布下的疑阵;鸟儿突然飞起,是下面有伏兵;野兽惊骇而走动的,是敌人隐蔽来袭;尘土高而尖的,是敌人的战车来了;尘土低而宽的,是敌人的步兵来了;尘土疏散飞扬的,是敌人在砍草曳柴;尘土少而时起时落的,是敌人正在扎营。
敌人派来的使者措词谦逊而却正在加紧备战的,是准备进攻;措词强硬而摆出进攻姿态的,是准备后退;轻车先出去,部署在翼侧的,是在布列阵势;没有约会而来讲和的,是另有阴谋;敌人兵卒奔走而摆开兵车列阵的,是期待同我决战;敌人半进半退的,是企图引诱我军上钩。
敌兵倚着兵器而站立的,是饥饿的表现;敌兵打水而自己先饮的,是干渴的表现;敌人见利而不前进的,是疲劳的表现;敌人营寨上集聚鸟雀的,正面是空营;敌人夜间惊叫的,是恐慌的表现;敌军惊扰的,是敌将不持重;旗帜摇动不整齐的,是敌人队伍已经混乱;敌人军官易怒的,是疲倦的表现;用粮食喂马,杀掉拉辎重大车的牛吃肉,收拾起炊具,部队不返营舍的,是准备拼命突围或逃跑的穷寇;低声下气同部下讲话的,是敌将失去人心;不断奖励的,是敌军没有办法;不断惩罚的,是敌军处境困难;先强暴而后又害怕部下的,是最不精明的将领;派来使者谈判措词委婉态度谦逊的,是敌人想休战;敌军愤怒向我前进,但久不交锋又不撤退的,必须谨慎观察他的企图。
兵力不在于越多越好,只要不盲目冒进,而能集中力量,判明敌情,选拔人才,就行啦。只有那种毫无深思熟虑而又轻敌的人,必定会被敌人所俘虏。
将帅在兵卒不未曾亲近依附之前就执行惩罚,他们会不服,不服就很难合作。兵卒已经依附以后,如果纪律不能执行,也不能用来作战。所以要用“文”的“怀柔手段”去管理他们,用“武”的军纪军法使他们整齐一致,这样的军队打起仗来就必能胜利。平素严格贯彻命令来管教兵卒,兵卒就会养成服从的习惯,平时不能严格贯彻命令来管教兵卒,兵卒就会养成不服从的习惯。命令平时能够贯彻执行的,是将帅同兵卒之间相处得好的表现。
地形篇
孙子说:地域形态有“通”、“挂”、“支”、“隘”、“险”、“远”等六形。我们可以去,敌人可以来的地域,叫做“通”。在这种“通”形的地域上,应先占领视界开阔的高地,沟通并保护粮道,这样作战就有利。可以前进,难以后退的地域叫做“挂”。在这种“挂”形地域上,如果敌人没有防备,就可以突然出击而战胜它;如果敌人有防备,出击而不能取胜,又难以退回,就不利了。我军前出不利,敌军前出也不利,叫做“支”。在这种“支”形地域上,纵然敌人利诱我们,我们也不要前出;可引兵离去,让敌人前出一半然后回击它,这样就有利。在“隘”形的地域上,如果我们先到达,必须先出占领隘口的,等待敌人来犯;如果敌人先到达,已前出占领隘口的,不要去打;没有占领隘口的,可以去打。在“险”形的地域上,如果我军先到达,必须控制视界开阔的高地,以等待敌人来犯;如果敌人先到达,就应引兵离去,不要去打它。在“远”形地域上,双方形势均等,不宜挑战,勉强求战,就不利。这六条,是利用地形的原则,将帅重大责任所在,是不可以不认真研究的。
地形是用兵的辅助条件。判明敌人企图,研究地形险易,计算道路远近,制定取胜计划,这是主将的职责。懂得这些道理去指挥作战的,必然会胜利,不懂得这些道理去指挥作战的,必然会失败。
从战争规律上看来必然会胜利的,虽然国君说不打,也可以坚持去打;从战争规律上看来不能打胜仗的,虽然国君说一定要打,也可以不去打。应该进不贪求战功,退不回避罪责,只知道保护民众而利于国君。这样的将帅,是国家宝贵的财产。
将帅对待兵卒像对待婴儿一样体贴,就可以叫他们跟随自己去赴汤蹈火;对待兵卒像爱子一样,就可以叫他们去拼死。如果厚待而不能指使,抚爱而不能命令,违法乱纪而不能治理,那就像骄子一样,是不能用来作战的。
了解自己的部队能打,而不了解敌人不可以打,胜利的可能只有一半;了解敌人可打

用兵如孙子,谋略三十六.六六三十六,数中有术.术中有数! 春秋战国时期,世外奇人鬼谷子得意弟子-孙膑与庞涓…看这两人在这「强者生,弱者亡」的时代里,如何运用古人智能创造出不败的兵法与计谋,看这两位杰出的谋略家,如何印证、运用孙子兵法中的谋略技俩获得胜利。孙子兵法是古今中外公认的兵书之王,商场、处事、计谋、公关、攻心等…无不是现代商业社会中活动的特质
《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 孙子兵法36计

第一集:上屋抽梯
战国时期,天下群雄并立,小国被鱼肉,大国争霸权。
在中原的鬼谷,有一个既知天时地理,又知兵法战阵的奇人,人称鬼谷子。鬼谷子手下有两个得意弟子,一个是孙子(孙武)的后世子孙--孙膑,另一个是庞涓。庞涓应魏国之邀,先于孙膑出山,鬼谷子将失传的《孙子兵法》独自传于孙膑一人。
庞涓当了魏国的元帅,与魏王一同率军进攻楚国,在方城楚国军队相持不下,若拖下去,对魏国十分不利。
庞涓派谋士公孙阅请鬼谷子为其出一良策,鬼谷子将此事推于孙膑。孙膑引用《孙子兵法》,向公孙阅献"上屋抽梯"之计。庞涓用孙膑之计,引诱城内楚军出击,然后截断后路,消灭了楚军。楚国被迫割城认败。

第二集:笑里藏刀
庞涓请孙膑出山,孙膑推辞不过,告别鬼谷子来到魏国。庞涓嫉妒孙膑的才能,但为得到《孙子兵法》,表面上笑脸相迎,派美女钟离秋照顾孙膑。钟离秋钟情于孙膑。
庞涓利用孙膑的思乡之情,设下圈套,栽脏孙膑。魏惠王听信庞涓,欲杀孙膑。庞涓出面为孙膑说情,孙膑死罪免除,被处以膑刊。
庞涓将受伤的孙膑接回家中,请来最好的医师为他医腿,并让钟离秋继续照看孙膑,孙膑十分感激,答应将所知道的《孙子兵法》为庞涓抄录下来。

第三集:假痴不癫
公孙阅早就看中了钟离秋,为达到自己的目的,他有意将庞涓陷害孙膑的事实悄悄告诉孙膑。
孙膑对庞涓所为气愤之极,但无计可施,情急这中想到临别之时鬼谷子送给他的锦囊秘计。他依据鬼谷子之计,装疯卖傻,将抄录的部分兵法全部烧毁。
庞涓不相信孙膑真疯,多次试探,都没看出破绽。庞涓还是放心不下。
钟离秋盼望孙膑不是真疯,向孙膑倾吐真情,以期打动孙膑。孙膑无动于衷,仍疯疯癫癫。钟离秋痛苦万分,当着孙膑的面拨剑自杀,孙膑见死不救,钟离秋彻底失望。暗中监视孙膑的庞涓因此也信以为真。

第四集:金蝉脱壳
公孙阅托媒人到钟离家说情,钟离秋的姐姐钟离春为使妹妹忘记疯子孙膑,收下聘礼,未曾想钟离秋痴心不改,并与姐姐大闹一场。
钟离春是个剑术高超的烈女,她为了断绝妹妹的恋情,欲杀孙膑。孙膑面对死亡,仰天长叹,叹自己空有世上无双的《孙子兵法》,却无用武之机,辜负了祖先和老师的厚望。钟离春方知孙膑是装疯。
钟离春只身来到孙膑的家乡齐国国都,遇到了齐国将军田忌,将孙膑的遭遇告诉了田忌,请田忌设法解救孙膑。田忌不信孙膑其才,田忌的门客禽滑说他到魏国一试孙膑,然后见机行事。
禽滑来到魏国,在钟离春的安排下与孙膑见面。一番交谈,禽滑与孙膑相见恨晚。禽滑用孙膑之计,让自己的仆从装扮成蓬头垢面的孙膑醉卧猪栏,孙膑乘机躲入禽滑的马车逃离魏国。

第五集:李代桃僵
数天后,有人在河边发现了孙膑的衣服,误以为孙膑已死,钟离秋闻此痛不欲生。公孙阅娶钟离秋为妻,钟离春见妹妹有了归宿,悄悄离开魏国,来到齐国。,
孙膑为了不得罪魏国,暂时隐居在田忌家中。钟离春来到田忌家,照顾孙膑。
田忌爱马,常和齐威王赛马,每赛必负。孙膑告诉田忌,可采用"李代桃僵"之计,即牺牲三等马,用一等马对齐王的二等马,用二等马对齐王的三等马,必胜无疑。田忌听从孙膑的意见。下重赌和齐王赛马,果然获胜。齐威王纳闷,询问田忌,田忌将孙膑的计策告诉齐王,齐王立即召见孙膑。

第六集:围魏救赵
庞涓为报中山之仇,带重兵进攻赵国,赵国连战连败,国都危在旦夕。
赵国向齐国求救,田忌主张救赵,相国邹忌等人惧怕魏国,坚决反对。齐威王力排众议,派兵救赵,命田忌为大将,孙膑为军师。
田忌采取孙膑的计策,不去赵国,直逼魏国。田忌的堂弟田国是一个有战功的将军,他以为孙膑怕死,怂恿数名将军不听孙膑之令,定要前往赵国和魏军一决高低。孙膑好言相劝,田国等人不从。孙膑按军法斩杀田国手下一个有功之将,田国等人在军法的威慑下,带军向魏国开进。
魏国告急,庞涓只好从赵国撤军。回军途中,庞涓和齐军相遇,孙膑用计大败庞涓。庞涓这才知道孙膑没死,率残部逃回魏都,田国等人此时对孙膑口服心服。

第七集:擒贼擒王
庞涓为报复齐国,纠集楚国、韩国、燕国讨伐齐国,扬言若齐国不交出孙膑,便毁灭齐国。邹忌等人也推波助澜主张交出孙膑以解齐国之难。齐威王为齐国安危,答应了庞涓的条件。
钟离春劝孙膑离开忘恩负义的齐国,另择明主。田忌、田国也劝孙膑逃走。孙膑胸有成竹,说他可兵不血刃,使庞涓撤兵。
盟坛上,四国元帅商谈退兵和好之事,庞涓坚持必须得到孙膑,才可退兵。装扮成齐国将军的钟离春押着假孙膑来到坛下,庞涓上前辨认孙膑,冷不防被钟离春用剑逼住,周围的魏国士兵怕钟离春杀庞涓,不敢上前。庞涓无奈,只好答应退兵。

第八集:以逸待劳
楚、韩、燕三国军队退去。庞涓也只好撤军。回军的路上庞涓越想越气,又带大军杀回。
魏国大军的突然返回,使齐国有此措手不及。齐威王命田忌和孙膑带兵抗敌。虽然楚、韩、燕三国的军队已经返回,齐军和魏军相比还是敌强我弱,孙膑令全军守而不出。
庞涓为激孙膑出营作战,命魏国士兵在营外高声漫骂。孙膑仍按兵不动。田国气愤不过,要求出兵,没想到孙膑竟然同意。田国率精干之兵不断袭击敌人,使魏军更加疲惫。
庞涓战不能战,拖又拖不起,只好撤军,孙膑乘机出兵,大败魏军。

第九集:无中生有
庞涓回到魏国后,又气又恨,欲杀钟离秋。公孙阅为保钟离秋,说他可以用计让孙膑和田忌失去兵权,然后再治他们于死地。
公孙阅带着钟离秋来到齐国,投奔在相国邹忌门下,向邹忌讲述田忌得势的利害。邹忌本来就嫉妒田忌的功劳,便向齐威王进谗言,诬陷田忌和孙膑,齐王不信。公孙阅告诉邹忌,无中可以生有,多说几次,齐王就会相信。
钟离春向孙膑表露爱慕之心,孙膑以占卜者的话拒绝了钟离春,钟离春一气之下,离开齐国。
公孙阅冒充田忌的门人带重金请占卜者为其占卜,所问乃谋国之事。邹忌将此事禀告齐王,齐王终于相信了邹忌的谗言。

第十集:借刀杀人
齐威王派人监视田忌,孙膑告诉田忌,只有交出兵权才可免去杀身之祸。田忌听从孙膑的计策,主动交出兵权,齐威王打消斩杀田忌的念头。
公孙阅劝邹忌斩草除根,邹忌说在齐国难以得手。公孙阅让邹忌"借刀杀人"。
邹忌向齐威王建议与楚国建立联盟,共同对付魏国,并提议让田忌和孙膑出使楚国。齐王担心二人一去不回,邹忌说他们如果不回,就灭其九族。邹忌随后派心腹赶往楚国,密报田、孙到楚国是为了探查虚实。
孙膑和田忌一路上几遇危险,幸遇钟离春暗中保护,才化险为夷,到达楚国。楚国为了对付魏国,要留往田忌孙膑,并许以高官厚禄,田忌和孙膑执意要走,楚王一怒之下将二人困在楚国。

第十一集:趁火打劫
庞涓听说孙膑被困在楚国,带着珍宝亲自出使楚国,将珍宝献给喜爱珍宝胜于自己生命的楚王,还答应将占据楚国的城邑还给楚王,以换取孙膑。楚说可以考虑庞涓的建议。
楚王要挟孙膑,说他如果不答应留在楚国,就把他交给庞涓。孙滨告诉楚王,庞涓要的不是他,是《孙子兵法》,有了《孙子兵法》,魏国就会称霸。孙膑答应为楚王抄录一套《孙子兵法》,楚王同意先放田忌回国。
钟离春收买众多敢死之士,欲救孙膑,孙膑为保田忌回国,没有答应,钟离春十分不快。
庞涓得知孙膑答应为楚王抄录兵法,进见楚王,说他知道兵法的一些内容,为防止孙膑抄录假兵书欺骗楚王,他可以为楚王监视孙膑,条件是他再把兵书抄录一遍带回魏国。楚王答应了他的要求。

第十二集:瞒天过海
庞涓又会见孙膑,说他即使给楚王抄录了兵法,楚王还是不会放过他,不如为他抄写一部兵法,他可以帮助孙膑逃离楚国。孙膑将计就计答应庞涓的要求。按照庞涓和孙膑定下的计策,庞涓离开楚国。庞涓走后,孙膑拜见楚王,说兵法乃兵圣之作,必须找一类似鬼谷的山谷抄写,才可不辱圣灵,否则将受到上天惩罚。楚人一向宠信鬼神,楚王答应了孙膑的要求。
孙膑选择了靠近楚魏边境的一条山谷,假意不敢前往。楚王得兵法心切,派军队保护孙膑。
庞涓带兵秘密袭击孙膑所在的山谷,意欲劫持孙膑。孙膑乘庞涓与楚军混战之机,在钟离春的帮助下,逃离楚国。

第十三集:偷梁换柱
孙膑的逃离使庞涓十分恼怒,他来到楚国,一番口舌,使楚王相信了他的谎言。楚王派使者来到齐国,污蔑孙膑偷走了楚国的国宝,要孙膑将国定送回楚国,否则楚国将与魏国一同向齐国问罪。齐威王明知孙膑不是鸡鸣狗盗之徒。但迫于楚国的威胁,再加之邹忌的谗言,齐王让孙膑亲自到楚国向楚王说明。
钟离春与钟离秋姐妹终于相见,感慨万分。钟离春将公孙阅的所为告诉了妹妹,钟离秋逼公孙阅离开邹忌。
孙膑为了田忌将军一家人的性命,打算再次动身去楚国,钟离春极力阻止孙膑前往楚国。
禽滑用偷梁换柱之计,命手下人装扮孙膑,带着一批希世珍宝随自己前往楚都。孙膑乘机带着田忌的信,随钟离春经楚国前往到韩国去找申大夫。

第十四集:假道伐虢
孙膑来到韩国申大夫家,申大夫要将他引见给韩王,孙膑不愿让自己来到韩国的消息传到魏国,因此不愿去见韩王。申大夫还是将孙膑来到韩国的事告诉了韩王,韩王立即召见孙膑,拜孙膑为军师。
庞涓得知孙膑在韩国,故作不知,派使者来到韩国,邀请韩国在成周会盟,对付共同的敌人秦国,请韩王允许魏国参加盟会的人路经韩国成皋。
孙膑向韩王进言,说魏国肯定另有所图,并向他讲了当年晋献公假道伐虢的故事。韩王只答应盟会,未答应借路。
盟会之时,魏王假作劳累过度,旧病复发,庞涓再次提出借路韩国的北方重镇成皋,从近路回国。韩王以为盟约以定,魏国不会与之为敌,答应了庞涓了请求。庞涓回国途中,乘韩国不备,突然占领了成皋。然后向韩王提出:以成皋换孙膑。

第十五集:声东击西
成皋是韩国北方的屏障,成皋失陷,韩国上下一片慌乱。
韩国不少大夫主张用孙膑换回成皋,韩王也打算把孙膑交给魏国。申大夫坚决反对,他说只要孙膑在韩国,成皋就不愁不能夺回,而且魏国也不敢小视韩国。身为大将军的韩国太子也反对交出孙膑,认为如此将是韩国的羞辱。韩王改变主意,命太子和孙膑带兵夺回成皋。
韩国的军队没有进攻成皋,而是直逼魏国的重镇中牟。庞涓估计孙膑会象当年围魏救赵一样故计重演,并未回兵中牟,而是率主力直逼韩国国都。韩王立刻命太子和孙膑回军。
孙膑让太子率大军明为回国救急,实为虚晃一枪,他与钟离春率领一支精干轻装军队,夜奔成皋,乘敌不备,夺回了成皋。

第十六集:空城计
庞涓在韩都城外准备与孙膑一决胜负,可发现韩军营中没有孙膑,他意识到孙膑肯定是去了成皋,立刻率大军悄悄返回成皋。
孙膑夺取成皋后,为长期坚守成皋,派军队到城外征粮,未曾想庞涓先头轻装军队已经逼近成皋。
孙膑处乱不惊,命城外征粮军队立刻集结,然后大开城门,装做毫无戒备。
魏国费将军带先头魏军来到成皋城外,见城门大开,不由疑惑,不敢进兵。后又发现城内街旁有隐蔽的士兵,城外林中也有韩国士兵,怕中孙膑的埋伏,急忙率军后撤数十里。城外征粮韩军得以回城。
庞涓大军赶到,将成皋团团围住。
钟离春回韩都请兵,许多韩国大夫不愿因孙膑与魏国交战,再次提出用孙膑换成皋。韩王犹豫再三,命太子和申大夫率韩国大军前往成皋,但为留后手,不准他们与庞涓交战。

第十七集:反间计
太子大军来到成皋三十里外安营扎寨。孙膑见太子迟迟按兵不动,派钟离春来到太子营 中,问太子为何不出兵。太子推说庞涓围而不攻,他必须谨慎行事,以免中计。
成皋城内缺粮,韩国守城的军队不免人心浮动。庞涓派入成皋的间隙随波逐流乘机挑唆守城百姓哄抢粮库,一声内乱迫在眉婕。幸亏孙膑带兵及时赶到,制止了内乱,领头的抢粮 赵壮士被扣押。赵壮士状告冯将军,说冯将军扣发他们的口粮,他们是被迫抢粮。孙膑告诉赵壮士,是他让冯将军扣发粮食,逼他们抢粮,造成城中没粮的假象,这样庞涓继续围而不攻,以便有足够的时间等待秦国援军的到来。
赵壮士将孙膑的话告诉间隙,间隙尚存疑惑。孙膑再布迷阵,使间隙相信城中确实有粮。
间隙逃离成皋,将成中内情报告庞涓,庞涓决定攻城。

第十八集:树上开花
庞涓攻城:韩国太子仍按兵不动,韩国将士情绪激愤,许多将军以死逼太子出兵,众怒难犯,太子只好出战。
韩国军队依照孙膑"树上开花"之计,四方出兵,虚张声势,庞涓错误的以为,韩军主攻方向在韩国太子一路,率主力迎击太子,结果申大夫率韩军主力突破魏军包围,将粮食和援军送进成皋。
太子不听劝告,违背孙膑之意,被宠涓大军围困在城西。
孙膑再用"树上开花"之计,让成皋守城军队东门出,南门进,造成大军进城的假象。庞涓估计孙膑将从成皋西门突袭庞涓,调集大军埋伏在城西。谁知孙膑大军从魏军包围圈的另一方向突破,救出太子及所率将士。

第十九集:抛砖引玉
庞涓率大军在外,不敢久战,意欲与韩军一战决胜负。但孙膑固守不出,意在将庞涓拖垮。
庞涓派士兵四处抢粮,杀戮韩国百姓,引诱韩军出动。部分韩国士兵不听军令,私自出击,被魏军所杀。庞涓将韩国士兵的尸体堆在韩军大营前,韩国士兵被击怒,拥入孙膑帐内,威胁孙膑,若再不出战,将杀死孙膑。孙膑用兵法说服众士兵,士兵决意按孙膑之计行事。
庞涓继续抢粮,韩军出兵,打了就撤,在回撤之时。部分将士出而不返,秘密潜伏于西山。十数天后,潜伏于西山的韩军已达数万人,孙膑命出击的军队将魏军引入西山,将其歼灭。
西山之战魏军被重创,庞涓知再战也无利可图,只好撤军回国。

第二十集:混水摸鱼
为彻底消除魏国的威胁,韩王采纳孙膑的伐交之策,打算与楚国、齐国结盟。钟离春以韩国使者的身份回到齐国,此时,齐威王已生命垂危。
齐威王临终前悔恨错待田忌和孙膑,他恳请田忌辅佐太子辟疆,还嘱咐太子一定请回孙膑。
齐威王死后,公孙阅挑拨太子其弟公子郊师争夺王位。郊师以献美女为名,将太子请入公子府,预谋杀害太子。钟离春装扮宫卫,将太子救出。
田国带兵攻打公子府,公孙阅帮助公子逃脱。
公子郊师带领叛乱军队,逃往齐魏边境。庞涓趁此占领了齐国的数座城池,并将边城交给郊师,让他与齐国当政者作对。

第二十一集:暗渡陈仓
太子继位,是为宣王,齐宣王听从田忌之言,请孙膑回国,对付外敌和内乱。
钟离春带着齐宣王的亲笔信回到韩国,孙膑知韩王不会放自己回国,庞涓也将在路上派兵截杀,凭自己的力量,难以安全回国。
孙膑请韩王把他当做韩国人,按照他的功绩,给他一富庶的城邑做为封地,这座城邑就是魏国的上党。韩王早就想得到上党,若夺取上党,就将上党赐于孙膑。
孙膑率军队前往上党,庞涓派兵在上党的必经之要道长山拦住孙膑的军队。孙膑假意准备进攻长山,暗中派钟离春寻到一路,然后带军队沿小路轻装奔袭上党。孙膑攻克毫无防备上党后,又离开上党,前往赵国,既摆脱了韩王的控制,又躲开了庞涓截杀。

第二十二集:美人计
公孙阅在孙膑回国之前,选了两名美女,送给齐宣王。
邹忌想阻止齐宣王接纳美女,公孙阅以死威胁,邹忌只好听之任之。
齐宣王被美女所迷,终日与美女寻欢作乐,不理朝政。公孙阅也因此受到齐宣王重用。
外有强敌,国有内乱,朝中大夫心急如焚,多次进谏,劝齐王不要沉溺于美色之中。齐王不但不听,而且还杀死一位冒死进谏的大夫。朝中大夫一时不知所措。
正当田忌等人对美女无可奈何之时,孙膑和钟离春回到了齐国。

第二十三集:反客为主
如何对付公孙阅送进宫的美女,孙膑一时没有很好的对策。钟离春说好可以装扮成宫女混入宫中,杀死魏国美女。钟离春的话提醒了孙膑,他同意钟离春混入宫中,但不是去杀美女,而是想办法说服齐王。
孙膑先用计使公孙阅随田忌大军离开王宫和临淄,然后让钟离春以女仆的身份进入王宫。钟离春用奇怪地动作吸引了齐王的注意,当齐问她那些奇怪动作的含义时,她借机劝说齐王。齐王喜欢她的直率,要娶她为后。
钟离春不愿作王后,夜出王宫,要和孙膑一起逃离齐国。孙膑晓之理,动之以前,钟离春为了孙膑和国家,终于答应作王后。

第二十四集:指桑骂槐
两位美女不甘心自己的失宠,采取种种手段引诱宣王。同时买通宫中仆人,监视钟离春。宣王经不起诱惑,常和美女们过夜,时常耽搁朝政。钟离春劝说,宣王当面悔过,可一见那两个美女,又经不住诱惑。
钟离春对嫔妃宫女约法三则,不准随意留齐王在嫔妃处过夜,以免耽误齐王处理朝政。
齐王宠爱的美王妃不把钟离春的约法放在眼中,再次引诱齐王在住处过夜,并因此耽误了齐王上朝。钟离春先斩后奏,杖毙美玉,众嫔妃皆怕,再也无人敢违背约法,耽误齐王处理朝政。

第二十五集:连环计
宫中美女随受到遏制但公孙阅和邹忌仍把持朝政。孙膑决定先除掉公孙阅,然后迫邹忌就范。
禽滑来见邹忌,称赞他开始辅佐齐威王时是如何贤德,捧他为齐国栋梁,要他相助除去公孙阅。邹忌对公孙阅时常要挟他早就怀恨在心,同意帮忙。
邹忌告诉公孙阅,孙膑不除,睡卧不安。公孙阅在齐王面前诬陷孙膑,齐王将信将疑,向邹忌询问孙膑的事,邹忌却总说孙膑的好话。齐王对公孙阅失去信任。邹忌借此劝公孙阅废除齐宣王,立郊师为王,两人商定,邹忌联络郊师死党,公孙阅派人与庞涓联系,里应外合,迫宣王交出王政。公孙阅让心腹带秘信前往魏国,心腹被埋伏在城外的田国抓获,公孙阅知道上当,自杀身亡。
邹忌想要回秘信,因为上面有他的名字。禽滑不给,说只有邹忌辞去相国一职,他才交还秘信,邹忌此时才明白中了孙膑的连环计,只好同意辞去相国。

第二十六集:远交近攻
钟离秋虽然不爱公孙阅但毕竟夫妻一场,带着公孙阅的尸骨回到魏国。
大夫纷纷进言,请齐宣王收复魏国占领的城池,齐宣王命田忌和孙膑带兵夺回那几座城池,活捉郊师。孙膑不同意急于用兵,因为齐国经过内乱,国力不足,军力不强,强行夺回城池,不是魏军的对手,不如采取缓兵之计,先联络赵国、韩国、楚国,还有西方的秦国,共同对付魏国,然后再见机行事。
庞涓为对付孙膑的伐交(用外交手段达到目的),也积极开展外交,并说服魏王将魏国太子送到韩国做人质,韩王表面答应不出兵帮助齐国,但心中另有打算。
秦国出兵攻打魏国,庞涓率魏国大军迎击秦军,孙膑乘机夺回了魏占领的城池,但是却没有抓获公子郊师。

第二十七集:打草惊蛇
郊师躲在魏国边城,时常带领手下人搔扰齐国,他还招蓦死士,准备卷土重来。郊师手下死士曹扬,夜入王宫,刺伤了齐王,多亏钟离春相救,才保住了齐王的性命。被钟离春刺伤的曹扬逃入太后寝宫。
曹扬一日不除,齐王一日不得安睡。齐王命田忌立即抓获曹扬,田忌手下查遍全城,也不见曹扬的踪影。钟离春怀疑曹扬藏在太后宫内。太宫是齐宣王和郊师的母亲,不便强行进宫捉人。钟离春采用孙膑打草惊蛇之计,对太后说,有人曾看到曹扬躲入太后宫中,意欲搜查。太后否认,大闹一场。
曹扬的确藏在太后宫中,听说此事后,怕钟离春真的搜查太后住处,逃出后宫,被埋伏在宫外的钟离春抓获。

第二十八集:调虎离山
郊师不除,终为祸患。田忌打算率军进攻魏国。孙膑去找邹忌让他将功补过。邹忌想再次返朝为官,答应了孙膑的要求。邹忌来到魏国边城,告诉郊师,齐王的伤势越来越重,不久将入祖庙,田忌、孙膑正在物色继位者。他联络了一些先王手下的老臣,意欲拥戴郊师回国执政。郊师闻此十分高兴,他手下的谋士劝他要小心行事。
郊师派高将军秘密回国问太后,太后亲自去看望齐宣王,齐宣王故作不久人世的样子,太后将此情告诉了高将军。太后也期望公子能速速回国。
公子郊师悄悄回到齐国,被钟离春活捉,才知上当。

第二十九集:欲擒故纵
齐宣王将郊师终生囚禁。郊师绝食,非要见太后不可,宣王无奈,只得让他和太后相见。母子二子相见,痛哭流涕。
太后请求齐宣王赦免效师,宣王不同意,太后威胁齐王,郊师若不能出狱,她就进牢狱陪伴郊师,使世人指责齐宣王不孝,齐宣王不愿担不孝之名,只得答应了太后的请求。
郊师获释后,野心不死,重新联络死党,企图卷土重来。孙膑有意放纵不问。公子手下的刺客,刺杀孙膑未遂,孙膑和田忌借此离开临淄。
郊师认为时机可乘,纠集死党偷袭王宫。王宫早有所备,田国率军队,消灭了公子郊师的叛党,郊师被杀。

第三十集:借尸还魂
庞涓打败了秦军,稳定了徐、魏边境,回师魏都,听说郊师被杀的消息后,决定用借尸还魂之计再次扰乱齐国,然后乘机图之。他找了一个貌似郊师的人,来到齐国临淄,秘密拜见太后。太后果然把他当作真郊师,让他纠集余党,东山再起。
假郊师带着余党潜入边城马陵,杀死守将,占领马陵,扬言奉太后旨意,废除齐宣王,自立为王。一些不明真相的人,纷纷来投奔郊师。
田忌带兵讨伐,来到城下,果然见到"郊师",士兵以为是鬼,不敢攻城。田忌欲杀不战者,被孙膑阻止。孙膑命军队回撤三十里。

第三十一集:釜度抽薪
孙膑告诉田忌,只要揭穿假郊师的真实的身分,就如釜底抽薪一亲,马陵这股逆火不扑自灭。田忌回到齐都,将马陵的情况上奏齐宣王,齐宣王请太后出面,揭穿假郊师。太后一口咬定郊师不会有假。
钟离春微服来到魏国,找到钟离秋,请她打听假郊师的真实身份,并说她请齐王下旨,让孙膑娶钟离秋为妻,钟离秋同意帮助姐姐。
太后来到马陵城下,向城头的假郊师询问郊师儿时之事,假郊师无法回答,太后方知这个郊师是假。假郊师见事败,射伤太后。马陵的叛党,得知郊师是假,纷纷逃离马陵。

第三十二集:顺手牵羊
齐军正准备攻城,驻守魏国边城的军队前来增援马陵,魏国将军告诉假郊师,他已派人禀报庞涓,庞涓将率大军前往马陵。
重伤的太后对自己的所作所为十分后悔,田忌要送她回国都养伤,太后不肯,她一定要亲眼看到假郊师被杀。
田忌受太后之命,准备攻城,孙膑对田忌道:强攻必然增加齐军伤亡,如果攻城不下,魏国后续援军到达,后果不堪设想。不如乘魏国边城空虚,顺手牵羊,占领魏国边城,再以小利变大利。
太后见齐军没有攻城,质问田忌,田忌将孙膑的计策告诉太后,太后不听,非要攻城不可。田忌无法说服太后,只得立下军令状:两日内攻不下马陵,太后可取他脑袋。
禽滑和钟离春带着化装成魏军的齐军出现在魏国边城,喊开城门,杀进城内……

第三十三集:关门捉贼
魏国将军得知边城失守,连忙撤离马陵,回军魏国边城。假郊师让魏氏兄弟袭击齐军大营,借机离开马陵。魏氏兄弟被孙膑围在大营。田国悄悄占领马陵。孙膑率军在途中截假郊师,假郊师急忙返回马陵。田国率兵将假郊师诱进城内,关门捉贼,活捉假郊师。

第三十四集:苦肉计
庞涓的大军赶到边城,齐军已经撤离。魏国大军刚和秦军大战,若仓促进攻齐国,胜卷难握。庞涓决定先教训韩国,以报韩国在魏秦大战时, 不按约出兵之仇,同时打算借此引诱齐国出兵,在魏国境内打败孙膑。此时魏国的太子申还在韩国做人质,魏王不同意进攻韩国。庞涓派人告诉太子申,说他母亲有病,请他回来看望。韩王不打算放太子申回国。太子申见不能回国,整日和女乐混在一起。
魏王听从庞涓的计策,指责太子申不孝,庞涓带人到韩国捉拿太子申。韩王仍不放太子申,庞涓奉魏王之命欲杀太子申,韩王见此,只好放回了太子申。庞涓随即与太子申率魏国大军进攻韩国。

第三十五集:隔岸观火
韩国向齐国求救,齐宣王派田忌和孙膑带兵救韩,孙膑不同意立即出兵,他说魏军强大,又将在魏国境内作战,胜负难定。不如先隔岸观火,待魏韩两军队打的筋疲力尽时,再出兵救韩。
田忌派禽滑到韩国把齐国出兵的消息告诉韩王。禽滑在韩都城外被魏兵所擒,庞涓要他向韩国军队喊话,说齐国不肯救韩,禽滑一口答应。当禽滑来到韩都城下时,却告诉韩军孙膑亲领齐国大军不日就到。庞涓一怒之下,当场杀死禽滑。
韩国得知孙膑将到,举国上下一片振奋,拼命抗敌,魏韩两国的军队一时相持不下。

第三十六集:走为上
魏韩两军打的筋疲力尽时,齐军杀向魏国国都大梁。庞涓率大军回国,迎击齐军。
孙膑不与庞涓正面作战,因为魏军虽是疲惫之师,但齐军深入魏国腹地, 不利之处更多,装成害怕的样子向齐国撤退。
齐军后撤第一天,埋没做饭的军灶十万,然后一天天减少。追赶齐军的庞涓不知是计,以为齐军惧怕魏军,逃兵数量众多,于是带精兵日夜兼程追赶孙膑,结果在马陵道中了孙膑的埋伏。齐军万箭齐发,庞涓无路可逃,自杀身亡。
鬼谷子来信,劝其归隐,孙膑难违天意。田忌苦苦哀求孙膑,劝他留下,孙膑还是悄然离去,只留 下一套《孙子兵法》和他自己写的《孙膑兵法》。
http://bk.baidu.com/view/9679.htm

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生死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以后别在网上粘贴了,真恶心!!粘贴那么长.又不是自己懂的!

知己知彼 百战不殆

三十六计

孙子兵法有哪36计
答:孙子兵法三十六计分别有金蝉脱壳、抛砖引玉、借刀杀人、以逸待劳、擒贼擒王、趁火打劫、关门捉贼、浑水摸鱼、打草惊蛇、瞒天过海、反间计、笑里藏刀、顺手牵羊、调虎离山、李代桃僵、指桑骂槐、隔岸观火、树上开花、暗渡陈仓、走为上、假痴不癫、欲擒故纵、釜底抽薪、空城计、苦肉计、远...

孙子兵法内容有哪些?
答:《孙子兵法》全书共十三篇。《计》讲的是庙算,即出兵前在庙堂上比较敌我的各种条件,估算战事胜负的可能性,并制订作战计划。这是全书的纲领。《作战》主要是庙算后的战争动员。《谋攻》是以智谋攻城,即不专用武力,而是采用各种手段使守敌投降。《形》、《势》讲决定战争胜负的两种基本因素:“形”...

孙子兵法有几篇
答:《孙子兵法》也有一些独特的语言文学特色。首先,《孙子兵法》句式长短不一,有骈有散,以长句和散句为主,准确简洁地表达出了文章旨意。《孙子兵法》使用格言文体著兵书,仅用六千字左右便将春秋时代约300年的战争史的规律和经验阐述出来,其文字都经过高度凝练加工,书中的不少单字都是多义的,内涵...

《孙子兵法》一共有多少篇?
答:《孙子兵法》是一部内容完备、结构严谨的兵法谋略专著。在书中,孙武把与战争有关的军事问题,分为十三篇加以论述。各篇既能独立成章,相互之间又有密切的联系,上下承启,前后衔接,浑然一体。《孙子兵法》十三篇,分别为:计篇、作战篇、谋攻篇、形篇、势篇、虚实篇、军争篇、九变篇、行军篇、地形...

孙子兵法有哪些计谋
答:孙子兵法的计谋前十五计如下:第一计、瞒天过海 本指光天化日之下不让天知道就过了大海。形容极大的欺骗和谎言,什么样的欺骗手段都使得出来 第二计、围魏救赵 本指围攻魏国的都城以解救赵国。现借指用包超敌人的后方来迫使它撤兵的战术。第三计、借刀杀人 比喻自己不出面,假借别人的手去害人。...

有没有孙子兵法最准确的内容?
答:有没有孙子兵法最准确的内容?  我来答 1个回答 #热议# 生活中有哪些成瘾食物?兵法大师 2011-12-19 · TA获得超过3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7495 采纳率:73% 帮助的人:1336万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孙子兵法》 孙武始计第一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

有谁知道孙子兵法
答:有谁知道孙子兵法 50 要具体,详细... 要具体,详细. 展开  我来答 11个回答 #限时免费# 高考志愿咨询 黄金跳骚 2007-05-30 知道答主 回答量:24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孙子兵法注释 崔国政 谢守芝 经济日报出版社计篇孙子说:战争是国家的大事...

孙子兵法有多少篇?孙子兵法是如何制敌的
答:《孙子兵法》中,重点阐述了战争中制胜敌人的规律、军队的管理和建设、作战时必须遵循的原则、击败敌人的技术技巧、特殊的战斗方法和军队的后勤等方面,体现了完整的军事思想主张。《孙子兵法》一书,总共大概有五千多个字,其中最为主要的是兵法十三篇。是中国现存的最早的兵书,同时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军事...

今存《孙子兵法》的13篇内容分别是什么?
答:今存《孙子兵法》约五千九百字,共十三篇“孙子”石碑:第一《计篇》,主要论述研究和谋划战争的重要性,通过战略运筹和主观指导能力的分析,以求得对战争胜负的预见,提出了“五事”“七计”、“兵者,诡道也”、“攻其无备,出其不意”等军事原则;第二《作战篇》,主要讨论物力、财力、人力与...

孙子兵法有哪些
答:孙子兵法主要有以下几部著作:一、《孙子兵法》这是孙子兵法最具代表性的著作,分为十三篇,包括计篇、作战篇等,全面阐述了战争的策略、军事组织、战争艺术等核心思想。其核心思想强调以智取胜,强调战略和战术的结合,强调战争前的充分准备和战争中的灵活应变。这部著作被誉为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巅峰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