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塔里木人精神的作文

作者&投稿:边明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关于塔里木河母亲河的作文~

 记得小时侯,我家院子里种着一棵和我出生时一起种的桔树,我经常拿小刀在树干上刻了个记号,天天去测量自己是否长高。看着一条条横线,我真盼望快快长高。有一天,我忽然发现自己比那记号矮了。天啊!难道我倒着长了?我心里害怕极了,连忙跑去问妈妈:“妈妈,为什么别的小伙伴都长高了,我怎么变矮了?”妈妈忙放下身边的活,把我放在椅子上问:“为什么这么说啊!”我忙跳下椅子,拉住妈妈的手,把她拉到院子里指着说:“我天天用小刀在树上刻我的身高,可是我今天来刻却在以前刻的横线下面了。”我边说边在树上指出那两条横线。妈妈听了我的话,又看了看树,沉默了两分钟后就莫名其妙的大笑起来,笑得都直不起腰来,眼泪都出来,拍了拍傻呆呆看着她的我的头说:“傻瓜,不是你矮了,是树高了,以后可别做这种傻事喽。”我恍然大悟,原来不是我矮了,而是树高了。之后我又高高兴兴去找小鸡玩耍,真不知道自己又会对小鸡干出什么傻事……
  哈哈!有趣吧!我的童年就是这样,傻事趣事

老军垦
我的奶奶是1956年来支援边疆建设的一名老军垦战士,奶奶今年71岁了,她退休前曾是石河子市八一棉纺织厂工会的副主席。
1956年5月,18岁的奶奶为了支援边疆建设,从河南老家来到了新疆。 奶奶告诉我早在1950年2月,王震将军率中国人民解放军挺进石河子,拉动了“军垦第一犁”,创建了比共和国仅小一岁的石河子新城。石河子有着独特的文化。由转业官兵、支边青年等构成的60万石河子各族人民,来自五湖四海,而支边青年中人数较多的是河南支青。
奶奶说来疆之前也知道新疆荒凉,但没有想到这里这么荒凉,荒凉得让人感到恐怖。
奶奶来后被分配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八师24团8连,当时这里很荒凉,他们的任务是开荒挖渠搞农业生产,种棉花、包谷和小麦。奶奶说当年在地里干活,弯着腰在水里拔稻草,一干就是一个上午、一个下午,中间休息10分钟,水里没法躺,就躺在堆放杂草的田垄上,脚放在水里就能睡着,吃饭时大家背靠背,要不就可能吃着吃着栽倒;凌晨两三点,还要去棉花地手撒治蚜虫的六六粉,那时的办法是用白纱布做成袋子,把六六粉装进去举着撒,脸上、鼻子里,到处都是六六粉;午夜,伸手不见五指,还在地里背包谷秆,腿脚常常被包谷秆刺得血肉模糊,脚后跟流脓水;为了不落后于山东支青,奶奶经常戴着帽子、穿着衣服睡觉,一听见他们干活就跟着也跑出去。奶奶说那时人很纯洁,让干就干,而且活干得好,还不叫苦。在奶奶眼里,当时的生活再简单不过,吃饭,睡觉,干活,人就像一架干活的机器。
奶奶告诉我当年是如何开进北疆的茫茫戈壁上用双手搭起四面透风的棚子、挖地窝子、如何开荒造田、修路栽树,当年又是如何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并且毫无怨言。奶奶说游憩广场上的军垦第一犁的雕塑就是反映当年垦荒情形。
奶奶告诉我石河子创造了“人进沙退”的世界奇迹;她是中国“屯垦戍边”的成功典范;她以优美的环境、独特的文化、璀璨的文明被世人誉为“戈壁明珠”。
兵团人太伟大了,没有兵团人艰苦奋斗,就没有今天美好的石河子,我要以兵团人为榜样,发扬兵团精神,完成大学学业,将来报效祖国,做军垦人后代,建设好我的家乡。

慕的三口之家。妈妈是一团七连的副连长兼工会主席,爸爸是二连连长,女儿在师二中上高中。

志同道合 和谐维家

和谐的家庭是和谐社会重要组成部分,夫妻和睦是家庭和谐的坚实基础。甄敏生同志与爱人都在团场长大,有过共同的生活经历,为改变生活环境,经过各自的努力,爱人由基层连队的一名政工员成为工会主席。甄敏生也是从一名普通的技术员成长为基层连队的主管领导,共同的经历,使他们的心贴得更近,倍加珍惜得来不易的幸福生活,同时也为夫妻恩爱奠定了基础。他们结婚十几年来始终注意尊重对方,做到相互理解,在工作中支持,在生活上关心,有矛盾或意见分歧时,及时沟通,理智地解决工作中、生活上的各种问题。在生活中他们相互照顾,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结婚10多年来,几乎没有因为什么事情红过脸,当意见不统一时总是能够用理智的态度去沟通。这种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常常引来邻里、同事、亲朋的羡慕和称赞。

爱家敬业 比翼齐飞

甄敏生同志不仅深爱着自己的家庭,更加热爱自己的事业,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有了家庭的支持,使他更加放手在工作中一展身手。作为一名连队主管领导,他除了注重加强自身学习外,还积极配合支部书记组织全连职工开展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活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发挥一名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平时坚持不懈的学习农业栽培管理技术知识,不断的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在他的领导和管理下,单位的生产效益一年比一年好,职工的收入也有了明显提高,他的管理水平深受职工的拥护和称赞,他所管理的连队连年受到团里的好评。在家庭他做称职的一员,在社会老人那里问寒问暖,帮忙做一些家务,节假日陪老人聊天,讲些单位、社会上发生的一些趣事,对妻子家的兄弟姊妹在生活上给予关心,经济上也经常给予资助,对老人也是一种安慰。
甄敏生的父亲曾经是基层连队工作多年的老干部,父母的教导与影响对他的成长很有帮助,他没有辜负父母对他的培养、教育。他的成长也映射出一个文明、和谐、向上的家庭带给他的无尽精神食粮。他们总结了几点体会来教育自己的孩子:一是父母是孩子的最好老师,要以身作则,言谈举止对孩子的影响至关重要;二是对孩子既要严要求,又要交朋友,要学会倾听,关注她的感受,锻炼她思考问题和独立生活的能力;三是在生活上不要溺爱要养成勤俭和独立的品格;四是教她做人要坦诚,做事要严谨,要树立远大理想做社会有用的人。
除此之外,他们夫妻多年来一直邻里关系相处融洽,邻居家如果有事情,单位哪个职工如有困难,两口子都能够主动的去帮忙。单位上有的职工家里经济紧张,生病住院或是孩子上学困难,他们总是及时把家里的钱拿出来资助他们,帮他们渡过难关。每次团连组织的献爱心捐款捐赠衣物活动,他们也总是积极参与,为社会多献一份爱心。他们常说,我们现在生活好了,有能力帮助别人了,自己付出一点也许就能改变一个家庭面貌,我们认为非常值得,因为这个社会需要帮助的人太多了,我们会尽我们所能。就这样,他和家人在生活上互相关心、体贴着,在工作中互相鼓励、扶持着,一家人过着和和美美的生活。
老有所养,平等关爱,有事业上的成就,有学业上的进步,也有家庭地位的提高,他们家每个人都努力实现着自身价值。在这个家里每个人都是社会和谐的代表,他们在自己的岗位上,尽职尽责,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文明和谐家庭,为和谐社会的创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和谐社会的创建需要很多这样的家庭和这样的人,和谐家庭是和谐社会的基本元素,这个元素的完全覆盖,是和谐社会的最终实现,让我们共同的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努力吧!□

真爱点燃生命勤奋铸就幸福
—记南口农场二十一连孙新国家庭
●王 培
走进南口农场二十一连,提起孙新国,人们无不竖起大拇指赞扬这个三代同堂至情至爱的和谐小康家庭。
孙新国的父亲孙建中是上世纪五十年代部队转业,开发塔里木的第一代军垦战士。在过去艰苦的岁月里,他和其他老军垦一样把勤奋和艰苦创业看成是自己的历史使命,把所做的奉献都看成是为了美好的明天,他们义无反顾地在戈壁荒滩挥洒汗水,在大漠深处开垦良田,在荒原上播种着希望,默默地为开发建设塔里木奉献出了宝贵的青春,火热的年华。常年的劳累拖垮了老孙的身体,八十年代退休后经常药不离口。1994年6月他头痛中风,跌倒在地一病不起瘫痪在床,从此不能言语,每天的吃喝拉撒都需靠他人护理,这突如其来的病魔给整个家庭蒙上了一层阴影,原本家庭经济拮据的状况再次紧张起来。当父亲卧床不起的时候,姐妹中排行老小的孙新国刚刚念完中专,考虑到哥哥姐姐们均已成家另过日子,而家中的景况急需有一个儿女在身边照料,为了父亲的生命和二老的健康他放弃了继续上学深造的机会,依然回到家中挑起了难以想象的千斤重担,这对于一个从小就左眼残疾,身体单薄,且已到成家年龄的他能担负起未来生活的风风雨雨吗?
营造家庭和谐的氛围是每个家庭成员共同的责任,只要用心去体会,用行动去创造才能实现,瘦弱的孙新国用自己的行动给了人们肯定的回答。自弃学回到农场后,他就开始在连队承包棉花地,十几年来从未间断。他知道为了生存、为了生活,必须和父辈们一样,双脚踏牢这片土地,他沿袭了父辈吃苦耐劳的精神,在父亲耕耘的土地上继续前行。当相当多的老职工子女自费上学,外出打工想方设法跳出“农门”的时候,他却义无反顾地在农场承包土地,走着一条属于他自己的路。
繁忙辛苦的劳动并非他的生活全部,而对父亲长年累月,日复一日照顾侍候却实实在在占据着孙新国人生的天空,他得像伺候地里的棉花一样,从春到夏,从秋到冬,给长年瘫痪在床的父亲以无微不至的照顾,经常为父亲擦洗身子,翻晒棉被,从不嫌弃。否则,夏天的一只苍蝇,冬天的一丝寒风足可以毫不费力地夺取父亲脆弱的生命。为了让一生为开发塔里木,为养育儿女付出了毕生心血和健康的父亲有一个快乐、幸福的晚年,拿十年如一日的孝心行动作回报,孙新国从来都无怨无悔。
父亲刚瘫痪时,正赶上酷热的夏天,年迈的母亲根本翻不动父亲七八十公斤的身子,孙新国每天要给父亲擦洗七八次,每次总是累得满头大汗。为了有充足的体力做好长期照料父亲的准备,他在院子里专门制作了单杠。从此,一有空闲在上面练习臂力成了他多年来养成的一个习惯。父亲卧床久了,身板僵直,心情很坏,他起先就用别人废弃的拉拉车改装成轮椅,后来又用自行车进行多次改装,仅自制的轮椅就3辆。晴天的 午后,人们常常看到他推着轮椅上的父亲在外晒太阳的身影,2005年,为了减轻看护父亲的压力,专门为老人,买了一把多功能的轮椅。
2003年,积极响应兵团“1+3”改革的孙新国在两费自理土地固定承包中,悉心研读棉花管理书籍,充分发挥所学科技种田,在党支部的帮扶下,一举脱贫致富,事业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当喜事接踵而来,一位来自彩云之乡的佤族拾花姑娘被孙新国的赤子孝心所感动,姑娘毫不犹豫地嫁给了这位善良的小伙子,一年后,又有了一个活泼可爱的女儿。然而这时,被其乐融融的爱包围的在病床上的父亲却一反常态,不听连队领导和卫生员的劝说,拒绝服用任何治疗药物。后来,还是母亲偷偷地告诉儿子,父亲想停药结束生命,不愿再拖累儿子,他要拿余下的一笔养老金留给孙女。听了母亲的话,孙新国拉着妻子的手跪倒在父亲床前,这位在困难面前不折腰的刚强汉子,声泪俱下地说:“爸爸,想想吧,最困难的时候我们挺过去了,现在我们的日子好过了,你却要狠心丢下我们,家里的事不仅有我们,还有哥哥姐姐嘛,以后的日子会更好。”孙新国对父亲的孝心连上帝也感动了。看看长跪不起的儿子、儿媳妇,失去语言功能的父亲老泪纵横,最后顺从的服下了药物。看着儿子在左边递药物,儿媳妇在右边端开水的情景,在场的人们无不流下了欣慰的泪水,孙新国用儿女的真情、孝心让病魔望而止步,把父亲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
说起儿子对父亲的照顾孝顺,满头白发步履蹒跚的杨素珍老人,一脸自豪地说:“要不是我们新国这么些年来伺候照顾,我这把老骨头早就散架了,我那瘫痪在床的老伴怕是早就不在了。”
如今,孙建中老人尽管已经80岁高龄了,但是身体依然白白胖胖,无论是连队的职工,还是每年前来上门探望的各级领导,无不感到这是一个生命的奇迹。老人瘫痪在床十余年,能够健健康康的活着,依靠的正是孙新国十年如一日的真爱,十年如一日的赤子之心。
这是一个极其平凡的家庭,一段质朴的事迹。十多年来,孙新国以兵团人特有的质朴和善良演绎着大孝至爱的人间真情。而今孙新国夫妇抚幼养老,为他们的家庭、事业努力着,无论艰辛,还是幸福,他们不离不弃,成为新时期的和谐家庭。


和谐铸就幸福
—记十六团三新棉纺厂张新年、李调梅家庭
他们的家庭是一个幸福的四口之家,丈夫张新年、妻子李调梅、儿子张浩、张洁,和大多数家庭一样,只是一个平凡的家庭,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事迹,但是他们全家人遵纪守法,崇尚科学,积极进取、乐于助人,相敬相爱,家庭和谐、温馨,受到单位、邻里的一致好评。
张新年、李调梅夫妇均是十六团三新棉纺厂的职工,在工作中夫妻俩爱岗敬业,尽职尽责。丈夫张新年于1996年进三新厂工作,刚进厂时,他被安排在细纱车间当了一名推纱工。推纱工属重体力活,在此岗位上因工作太累已换了几人,而他上岗后,一干就是几年。在工作中,张新年不怕累,不怕苦,哪怕身体有时不适,也坚持干满点、出满勤,尽职尽责地完成每天的工作任务。他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在装车时将纱袋码放得整整齐齐,绝不超过规定高度,不同品种不放同一车,在运行过程中求稳不求快。由于张新年工作认真负责,从未发生过一起违章事件,也没有发生因品种混放而引发质量事故,因此他多次被车间评为先进生产者。由于工作表现突出,2004年车间将他调到空调班当了一名除尘工,工作相对比较轻松,但对工作技能却要求很高,必须掌握一些专业知识。张新年干一行钻一行,这几年在车间耳濡目染,也懂得了一些设备上的原理,再加上他虚心好学,很快便掌握了一些技能且能驾轻就熟。2006年车间将他作为技术骨干进行重点培养,把他调到梳棉工序当了一名保全工,张新年好学上进,迎难而上,通过努力,现已成为车间的技术骨干。
妻子李调梅是三新厂细纱工序的一名理管工,理管工的主要任务就是将细纱纱管整齐摆放在一个个容器里,供车间使用。由于长期用双手在一大堆纱管里整理纱管,李调梅双手指头被磨擦得粗糙红肿,疼痛难忍,为了减轻疼痛,她的十个手指时常缠着胶布,尽管这样,李调梅却从未因指头疼痛而影响工作,在完成工作任务的同时她还为车间其他工友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由于长时间弯腰工作,李调梅落下了腰病,经常腰疼,工友见她有时疼得腰都直不起来,便为她出主意说:你腰经常疼,去找找领导,看能不能给你换一个轻松一点的工作。可李调梅却说,现在正是车间人员紧张的时候,每个岗位都需要人,我怎能给领导添麻烦。于是她坚持忍痛上班,直到半年后车间人员稍有富余才为她调整了工作。
张新年、李调梅夫妇在工作中,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在生活中他们热情乐观,热心助人,与世无争。为了增加收入,他们在自家开了一个便民商店,主营一些日常百货,由于待人真诚、热情,且价格较团部市场相对便宜,人们都喜欢光顾他家的小店,因此也再现了一幕拾金不昧的现代活雷锋。
有一天,张新年在柜台的侧缝里发现一个钱包,打开一看里面有二千多元现金和一张银行卡,由于一天来来往往的人很多,也不知道是谁丢的。张新年努力回想并联系当天到店的顾客,询问有没有丢过钱包,却没有结果,于是张新年在自家门前贴了一张认领启事。事隔第二天,失主寻了回来,张新年将钱如数退还,失主非常感动,当即要对他进行酬谢,被他婉言谢绝。
由于夫妻俩既要工作,又要经营小店,非常的忙碌,也非常辛苦,每天都要忙到很晚才能休息。再苦再累,夫妻俩没有一点怨言,而是互相体谅,互相包容。看着两个儿子聪明可爱,品学兼优,他们觉得再辛苦也值得。而两个儿子也非常懂事,看着爸爸妈妈一天很辛苦,哥俩就想为家里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每天放学后早早回家,做完作业赶紧帮着做饭,照看商店。
张新年、李调梅夫妇虽然没有多高的文化,但他们在教育孩子方面却有他们独到之处。他们常常教育两个儿子,做事要先学会做人。孩子长大了,就教他们学做家务,要求他们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学会分担家庭责任。把孩子培养好,也是对国家、对社会一种贡献,因此,夫妻俩不管多忙,也抽时间教育孩子。夫妻俩统一教育思想,不能娇纵、溺爱孩子,既教孩子学知识,又教他学做人。夫妻俩为了给孩子创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育人环境,他们避免发生家庭争吵,凡事都好说好商量,如有什么事夫妻俩不能达成一致意见,也会静下心来慢慢解决,决不会当着孩子面发生争执,这样使孩子能在一个和谐、宁静的家庭氛围中健康地成长。为了让孩子从小孝敬老人、尊敬长辈,对人有礼貌,学会感恩,夫妻俩首先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感染他。在日常生活中给机会让他们孝敬长辈,发现他们对人有不敬的及时教育、引导,使他们学会辨明是非,改正缺点。为了培养他们的独立生活能力和责任心,教他们学会洗、折叠衣服、收拾房间等,给机会让他们做力所能及的事,家里的事情让他们参与做。为了培养孩子勤奋好学的精神,教育他们除了学好各门功课外,还应多看课外书,扩大知识面,陶冶性情,给他订阅多种报刊,经常带他们到书店买课外书阅读。教育他们学会安排时间学习,先认真完成作业,再痛快地玩。为了让孩子熟练掌握计算机,在大儿子刚上微机课那年,夫妻俩就买回电脑,并和孩子一起学习电脑,成了当年厂里为数不多拥有电脑的家庭之一。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如今小儿子张洁在十六团二中上六年级,在班里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深得老师的喜欢。大儿子张浩于2007年从师中毕业考入新疆大学。


要让职工当点家
二团七连工会扩大职工民主管理权和经营自主权,充分调动了职工的劳动积极性和创造性,职工踊跃参与劳动竞赛和丰产攻关,使连队棉花单产、总产一年比一年高。2008年总产籽棉301万公斤,稳居全团单产前三名。
今年开春,连工会召开职工议政会,充分征集职工意见,让大家共同查找不足,结果大家一致认为最迫切需要改正的不足是农机作业质量参差不齐,建议改变连领导委派机车作业的方法,由职工承包户选择机车。支部根据征集的意见,充分调研讨论,认为确实存在因领导派车质量的差异,由此大家结合团场实际制定了《2008年春播管理办法》,规定职工可以在同等情况下选择机车使用。结果有的机车在地头闲着,有的加班忙不过来,出苗情况明显好于往年,再没有农户找领导说派来的机车播种质量差。
农田使用的化肥,都是团场集中采购,连队按照面积统一标准计算用量分发到农户。今年,连里有人提出要更改用量,调整配方,理由是氮磷钾配方不适应他的棉田棉花产量需求!这个意见是连里的小郭提出的,小郭是高考落榜参加工作的,几年承包大田,勤奋好学,积累了一些经验,年年产量高于别人,现自费函授塔里木农大。支部就此事展开讨论,大家认为,我们使用的是一样标准,同种肥料,土地条件、棉花产量区别较大,确实应该根据不同地质条件,结合公关指标适当进行调整,要让职工当点家。当时在技术员建议下调整了用量,年底小郭的单产高于别人,与上年相比,每亩增加了20公斤。
今年6月,棉花开始抽水滴灌。连队议政员适时向连队领导提出:连队多数职工希望此时就棉花的生长习性、肥水运筹、营养转换等知识,对大家进行一天的培训。连队领导采纳了这一建议,扎扎实实让技术员备了课,上了一天课。职工都知道了棉花是旱作物,绝不同菠菜黄瓜的水肥需求,肥水过大会影响营养转换,造成脱蕾空杆、贪青不熟等技术要领,并把普灌和分灌相结合,改变了模式化灌水方法,按苗情调整水肥用量和施用时间,确保棉花正常生长。
就这样,七连多途径扩大职工的民主管理权,充分发挥了职工群众创造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了他们的潜力和活力,使他们全力投入生产管理中,创出可喜的好成绩。□(段学军)

十团基层民主管理出新招
“我们连队居民区里的道路已全部进行了水泥硬化,今天要议的事是‘如何加强营区卫生的管理’,请大家谈谈各自的想法……”11月28日上午,在十团十一连的“职工议事会”上,连长包安怀开门见山说出了今天议事的主题。
自年初以来,十团努力探索基层单位民主管理的新办法,最大限度地为职工群众多办好事、多做实事。在全团范围内推行基层民主管理“三变”机制,一变干部“谈事”为职工“说事”,每月确定一天为“职工说事日”;二变连官“定事”为民主“议事”,并实行“四必议”,即涉及全连经济发展的重大事项必议、涉及职工群众切身利益的事必议、涉及集体办的事必议、土地承包、连务公开等重要工作必议;三变职工上访“找事”为干部下连为职工“办事”,机关挂钩连队党员干部每月必须参加所挂钩单位的“职工说事日”活动,对职工群众反映的问题,能解决的当场解决,一时解决不了的,向职工说明原因,公开承诺解决的期限。同时,还开展定期“评事”活动。团有关部门组织职工群众进行满意度测评,对满意度达不到90%的,限期整改。
截至目前,十团参与说事的职工已有15000多人,共提出各类意见和建议50多条,职工上访率明显下降,在增强工作透明度和干群关系的同时从源头化解了矛盾。□(权 益)

电力公司召开职工工资改革专题职代会
12月12日,农一师电力公司就职工工资改革召开二届五次专题职代会,讨论审查电力公司岗位绩效工资改革方案。
经过近两年的研究,农一师电力公司党委在今年上半年制定了职工工资改革初稿,经过两次大范围的讨论修改,并报请师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国资委审批同意后,电力公司于12月12日召开职工代表大会,专题讨论工资改革方案。最终在大会上以92%赞成获得了通过。
此次工资改革后,农一师电力公司干部职工工资将有岗位级别等级工资、绩效工资和技能工资三部分组成。
据了解,1999年,电力公司作为农一师第一个国有企业职工工资改革试点单位进行职工工资调整至今,农一师电力公司职工工资再没有作过调整。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工资调整已成了近两年来职工中的热点问题。
□(祁兴飞)

十四团政务公开念好“三字经”
连日来,十四团各基层单位政务公开栏前热闹非凡,承包职工拿着小本子,看着公示的农药、地膜、种子、化肥等具体数目,认认真真核对,结果完全正确后,笑眯眯地和连队干部说几句话,高高兴兴回了家,这是该团政务公开念好“三字经”带来的新气象。
“三字经”,说的是2007年,十四团政务公开在三个字上下功夫,即“亮、细、准”。“亮”,就是绝对透明,除了和职工生产经营有关的生产资料、统筹利费外,还有干部出勤、干部风险抵押金交纳、连队零招待费落实情况等,共计30多项内容全部公开,接受职工监督;“细”,指的是分项细致。仅生产资料一项就有农药、地膜、种子、化肥等10余种,然后又分为若干小项目,如化肥就有氮肥、磷肥、钾肥等,数量、价格清清楚楚,职工对照起来省时省力、明明白白;“准”,就是准确无误。十四团要求各单位各项成本务必价格清、数量明、金额准,特别是关系职工切身利益的,一定做到100%的正确。各单位对职工生产的各项成本认真计算、反复核对,公示后没有一户职工要求纠正,都表示和自己登记的完全吻合。
明明白白的职工更加喜欢清清白白的干部,家里有烦心事找干部倾诉、有喜事找干部分享,大家都说,政务公开架起了干部职工连心桥。
□(王远奇)

十一团工会开展冬季职工实用技术培训
近日,十一团工会利用冬闲时间,对冬季职工实用技术培训工作进行周密安排,精心组织。
2008年12月20日起,十一团工会利用职工冬闲时间,组织该团畜牧业技术人员、林果业技术人员、职工自用地种植协会、红提葡萄种植协会、养猪协会、养羊协会等组织机构,有针对性地对该团48名工会干部和庭院经济种、养殖职工进行实用技术技能培训,拉开了该团冬季职工庭院经济培训工作的帷幕。
此次培训涉及中国工会十五大精神及中国妇女十大会议精神学习、《集体合同》履行知识、职代会知识、政务公开知识、职工庭院经济种养殖知识、庭院经济经纪人知识、自用地示范果园标准、精品园培育与管理标准知识、计算机操作知识等25项内容。
来自全团各条战线的工会干部、工会会员将分别参加各项集中培训。□(陈秀英)

科技书屋成为职工们的好去处
“趁着闲了,就到图书室过来看看养殖和种植方面的书,为来年打下一个好的基础,为明年搞好家庭养殖做好准备。”十团十二连职工陈国刚说。
眼下,虽然还是师市棉花采收的最后关头,但是在十团一些连队的图书室里,却有不少职工已经忙完了眼下的工作,来到这里给自己“充电”了。
十团十二连职工陈国刚最近对养殖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不,一忙完,他就来到了连队的科技书屋里,翻出了养殖方面的书籍,认真的看了起来,还不时和旁边的人交流着自己的看法。
在十团十二连职工科技书屋,笔者看到有不少的职工正在里面看书。书架上摆满了种植、养殖等科普杂志书籍,还有不少文艺作品,琳琅满目,品种齐全。全团20个连队全部建起了“职工科技书屋”,为全团职工提供学习科技、提升文化素质的平台,丰富了职工文化生活,职工增长了知识。据了解,近年来,十团通过科技培训,涌现出许多“致富能人”如:谭琼、秦明华、高碧等。
□(吕冬梅)

塔建集团对务工人员
进行岗位考试
近日,塔建集团人力资源部工作人员会同师市有关部门领导对阿拉尔市所承建工程务工人员进行岗位考试,并把岗位考试作为今年劳动竞赛活动的重点来抓。
岗位考试事关劳务用工的合法性,也关系到施工的质量、进度、安全等方方面面。近年来,塔建集团狠抓工程进度、质量和安全方面的工作,从源头抓起,对新来的务工人员以及未取得岗位证的务工人员,组织技能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才能上岗,确保全员执证上岗。并结合往年岗位考试的经验,合理安排考试时间,从严要求考试纪律,对考试的方式也做了调整,不仅考理论知识,更注重考实际操作。
据悉,此次考试共有130余人参加,涉及到钢筋工、模板工等多个工种,确保今年劳动竞赛活动顺利开展。□ (戴 磊)

读书活动助青松集团员工素质提高
“把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平凡的事一千遍、一万遍地做好就是不平凡。企业要发展,作为企业的一名员工,我们都应该从小事做起,从细微入手,把平凡的工作当作不平凡的事来做,达到企业壮大,员工进步。”这是青松公司女员工在读完《把平凡的事做的不平凡》这本书之后的感想。
为全面提高女职工素质,近日,青松集团工会女工委在全体女员工中开展了读书活动,组织女员工学习了《把平凡的事做的不平凡》一书,以掀起读书励志,成才奉献的热潮。
近年来,青松集团把职工多读书、读好书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来抓。公司连续三年开展了向员工推荐读“两本书”活动,相继学习了《执行力》、《没有任何借口》、《把信送给加西亚》、《细节决定成败》、《你为谁工作》、《要做就做最好的》等书,并举行学习心得交流、学习内容考试,举办学习伴我成长演讲赛。通过学习强化了员工的责任感和执行力,为青松集团学习型企业创建工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王红梅)



ttttttrrrrrrrrrrrrjkdfjkgh刚发的是回家你减肥的时就不会和他的风格的规划法规和大人的过分过分的翻译的与的一家人的烦人就到家官方答复的饭店吃饭惆怅暮潮归唱歌不会不刺激和化工师傅就你不学技能成功有风格有关人员哦 就回家和规范化光辉肩铠好看就看看紧迫看窘境个正常的干哥哥

有关塔里木人精神的作文
答:又要交朋友,要学会倾听,关注她的感受,锻炼她思考问题和独立生活的能力;三是在生活上不要溺爱要养成勤俭和独立的品格;四是教她做人要坦诚,做事要严谨,要树立远大理想做社会有用的人。

有关塔里木人精神的作文
答:2. 爱家敬业 比翼齐飞 甄敏生同志不仅深爱着自己的家庭,更加热爱自己的事业,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有了家庭的支持,使他更加放手在工作中一展身手。作为一名连队主管领导,他除了注重加强自身学习外,还积极配合支部书记组织全连职工开展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活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发挥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