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了解南满和北满以及宽城子这名字?

作者&投稿:佘背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南满北满是怎么划分的~

基本以沈阳为划分基点。
南满指辽东半岛,东满指本溪以东、东南、东北地区范围。西满指辽西走廊,北满指四平以北的广大地区。


为什么要了解南满和北满以及宽城子这名字?作为愿意了解东北历史的朋友们,南满北满的历史以及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都是与这息息相关的,事实上笔者的评价沙俄和日本都不是什么好东西,这个是了解东北历史的节点!不了解历史,就会真正的无知,但是有些内容无法用情绪来表达,需要理性,本文真是为大家梳理一下近代东北历史的节点事件!先看一下了两个条约一个是马关条约和朴茨茅斯条约。

1.《马关条约》(又称《春帆楼条约》)共11款,并附有“另约”和“议订专条”。条约的主要内容为:

(1)清政府从朝鲜半岛撤军并承认朝鲜的“自主独立”;

(2)清政府不再是朝鲜的宗主国;

(3)清政府割让台湾岛及所有附属岛屿、澎湖列岛和辽东半岛给日本;

(4)清政府赔偿日本军费两亿两;

(5)清政府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6)允许日本人在通商口岸设立领事馆和工厂及输入各种机器;

(7)彼此的最惠国待遇。

第三条辽东半岛给日本,结果《马关条约》签订6天后,俄罗斯帝国因日本占领辽东半岛,阻碍它向中国东北伸张势力,便联合法、德两国进行干涉,结果是日本于同年5月4日宣布放弃辽东半岛,但要中国以白银3000万两将其“赎回”。日本在甲午中日战争后一共勒索了中国两亿三千万两巨额白银。

然而,三国干涉还辽对日本来说仍然是飞来横祸,它使日本藉由甲午中日战争获胜之机侵占满洲(中国东北)的企图遭到粉碎,也使俄国增强其在远东的势力,遏制了日本在朝鲜的扩张。为了实现日本“大陆政策”的第二步(吞并朝鲜)和第三步(进军满蒙),日本重新整军备战,发动在中国的日俄战争。这个战争没有正义的,两个国家在另外的一个国家土地上进行战争!奇耻大辱!为什么就好比两个人在你家打仗把你家砸个稀巴烂,最后研究怎么分你家的东西!

2.日俄战争(英文:Russo-Japanese War,日文:日露戦争,俄文:-)是指1904年到1905年间,日本帝国与俄罗斯帝国为了争夺中国辽东半岛和朝鲜半岛的控制权,而在中国东北的土地上进行的一场帝国主义列强之间战争。以俄罗斯帝国的失败而告终。日俄战争后期,俄国方面以尼古拉二世为首的统治集团,完全失去了赢得战争并利用战争的胜利扼杀革命的希望,日本方面鉴于人力物力的巨大消耗,也认为继续打下去对它不利。经过十次会议,在美国等国的撮合下,俄国被迫于1905年9月5日在朴茨茅斯同日本签订和约。俄国全权代表为谢尔盖维特伯爵(俄语:),日本全权代表为外务大臣小村寿太郎(日本语:)。

条约正文十五条,附约二条,主要内容是:

俄国承认日本对朝鲜“政治军事经济上均享有卓绝的利益,如指导、保护、监理”的权利。凡是日本认为必要的措置,俄国“不得阻碍干涉”。

“俄国政府以中国政府之允”,将俄国从中国攫取的旅大租借地及其附属的一切权益、公产均转让给日本。

俄国政府将从长春(宽城子)至旅顺段的中东铁路支线及其所属的一切权利、财产,包括煤矿,均移让给日本。日、俄两国可在各自霸占的铁路沿线每公里驻护路兵十五名。

俄国宣布取消在东北的一切有违机会均等主义的权益。

俄国将北纬五十度以南的库页岛(东起鄂霍次克海向西延伸到间宫海峡,全长130公里。极东端鄂霍次克海沿岸:北纬50度0分0秒,东经143度59分24秒;极西端间宫海峡面:北纬50度0分0秒,东经142度9分16.25秒)及其附近一切岛屿并该处一切公共营造物及财产之主权,永远让与日本。

日俄订约后,日本又强迫清政府承认《朴茨茅斯和约》中有关中国的各项规定,并取得经营安(东)奉(天)路、修筑长春到吉林的铁路以及在鸭绿江右岸伐木等权利,又开放东三省十六处为商埠。

自此,中国东北成为日俄两国的势力范围,出现从一国独占变为两国分据南北的局面。日本又加紧了对朝鲜的控制,至1910年(宣统二年)完全兼并了朝鲜(称日韩合邦)。

在日俄战争中俄军伤亡27万人(其中战死5万余人),日军伤亡27万人(其中战死8.6万人)。日俄战争中俄国惨败宣告了沙俄远东政策的失败,俄国的实力遭到重大削弱,加速了俄国革命的到来。

3.在过去长春与宽城子这两个名字并用,长春就是宽城子,宽城子也是长春。1905年,日俄战争以俄罗斯战败而结束,日俄在英国签订的《普利茅斯条约》有一个核心内容,就是把俄罗斯中东铁路长春以南路段及其附属权益无偿的转让给战胜国日本,当提到两国在中东铁路线上划界时,条文细节是这样说的:以宽城子(长春)为界,宽城子以北是俄罗斯势力范围(俗称北满铁路),包括宽城子以南是日本的(号称南满铁路)。直到今天也经常提到长春的旧名——宽城子,如今,长春仍然保留有宽城区;那么,宽城子这个地名到底是怎么来的?

早在清政府设立长春厅之前,伊通河两岸已经有了许多村落和居民点,而宽城子就是这些居民点中最大的一个,具体位置就在今天的南关区。不妨看一下当时的地图;这就是宽城子的位置和范围。

当年的老地图

长春市区就是从这片地方发展起来的,里面的大马路、头道街、二道街、三道街、四道街,都是有一百多年历史的老街路,是名副其实的老街区。

宽城子在长春的历史中一向有很多争议,争论的焦点就是这里是不是古城的遗址,争论来源于嘉庆年间重修的《大清一统治》,里面有这样一句话:古城“宽城子在长春北五十里,设废年无考。”后来修撰的《长春县志》就顺藤摸瓜,沿袭此说,并进一步解释说,之所以叫宽城子是因为城垣的不规则形状。一般城垣都是南北长,东西短,是一个竖着放的长方形;而宽城子却是相反,是一个横着放的长方形,看起来像个比较宽的城,所以叫宽城。据此,人们认为宽城子是座古城,长春就是在古城遗址上发展起来的。其实不然,史料和地下考古均没有这方面证据。实事求是的讲,宽城子是在长春厅出现之前就存在的一个村落,是由汉族人过来垦荒后逐步形成的,也可能是长春厅辖区内最大的村落,由于水运便利,逐渐发展成一个中心集镇。那么,宽城子是什么时间形成的呢?据《农安县情》上记载:“高家先人于雍正末年从山东逃荒至宽城子开设广元店”,由此可见,既然高家先人来此开商号,那么宽城子至少在雍正末年即1735年之前,就形成了集镇。

到了1825年,长春厅衙门由新立城北迁到宽城子,政治中心与经济中心合二为一,宽城子名气就更大了,尤其是做买卖的商人,长期使用宽城子之名对外联系,宽城子已成交往中的名片,成为长春的象征,人们为了联系方便,始终称这里为宽城子,在对比关里,比如说和河北、山东等地联系时,有的人还把宽城子雅化为宽庄,以示与关里一体。

到了1865年,此地修筑了城墙,修了几条土路,长春第一块街区多少有了点模样,当时的面积大约在5平方公里左右,这就是长春的第一块街区,统称为长春城内。

1865年长春城城门

1899年,中东铁路修到了长春,这是俄国中东铁路附属地,也是长春第一个火车站,就位于今天机车厂厂区内。

1899年修建的宽城子车站

俄罗斯人认为宽城子的名气大,火车站就在宽城子北侧,于是就用宽城子命名了它的火车站,火车的鸣响不仅把长春的物品带到了遥远的地方,也让宽城子更加出名,所以在某一阶段的史料中,宽城子出现的频率远远高于长春,就是到了1905年日俄战争后,两国签订《朴茨茅斯条约》时,里面依然是宽城子与长春并用。

这是伪满时期改建的宽城子火车站

由于宽城子非常出名,所以有宽城子搬家之说,比如伪满时期,曾经借宽城子之名,在孟家桥以北设立宽城子区公署,这时的宽城子区就从铁北搬到孟家桥了。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时代和解放初期,这里一直沿用宽城子区名,这也是宽城区名称的来源。

地名是历史发展过程中比较稳定的元素,当然它也有许多变化,但是除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地名因为翻译等原因变动较大外,汉语地名相对而言还是比较稳定的,所以有人说地名是历史的活化石。我认为地名不仅仅是历史的化石,对于个体生命而言,它还是一种寻找的冲动。(摘之戈壁流沙的博客)感谢博主!是了解东北历史的节点!!



项乃光的北满站长
答:发给文强的职务和头衔,是里外两套:对内是国民党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东北办事处(简称军统东北办事处)处长,军阶是中将;对外是国民党政府东北行营督察处中将处长兼东北保安司令长官部中将督察处处长。在军统东北办事处之下,以四平街为界,设立南满、北满两个甲种情报站。南满站设在沈阳,又称沈阳站。

杨靖宇部有什么特别之处,为什么最令日军害怕?
答:日本侵华战争,九一八事件前的中国抵抗组织可以说是一盘散沙;九一八后的我国开启有目的、有组织的抵抗侵略,民众上下一心,众志成城。东北三省作为最早沦陷的国土,创立了东北抗联组织,主要有3支队伍,分别是北满杨靖宇部、南满赵尚志部、东满周保中。其中最被日本所忌惮的是杨靖宇部,这是为何?东北抗联,...

请问谁知道长春站的网址或者谁能给些长春站的简要介绍啊?
答:到1907年8月统计,日本购买了大约49O万平方米土地。在这个地域日本修建火车站,1907年12月落成,这就是头道沟火车站,又叫日本站,头道沟火车站即今长春火车站旧址。长春火车站1907年12月1曰开始办理客运业务后,西宽城子临时火车站关闭。由于北满线是宽(1524毫米),南满线是窄轨(1067毫米),都...

为什么日军一夜之间控制南满而控制北满却用了几个月
答:这就是抵抗和不抵抗的区别,东北军在南满不抵抗,一溃千里,在北满时任黑龙江省代主席马占山领导江桥抗战,江桥抗战历时半个月,是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军队对日军的第一次有力抵抗。

韩国人为什么总管中国东北地区叫满洲是不是有什么阴谋
答:这个有历史原因,一方面因为东北是满洲龙兴之地,而西方人对满洲人比较熟识,或者分不清楚满族汉族等等的一系列复杂关系(比如西方的游戏就有郑和带辫子军下西洋的画面),这样来看满洲是一种传统说法。还有一种说法是,外国人眼中满清和中国本土汉族政权是有区别的,那么满洲是满洲,中国本土是中国本土,这样...

四保临江有什么历史见证
答:三下江南、四保临江作战,历时3个半月,民主联军南满、北满部队密切配合,东满、西满部队主动出击,共歼灭国民党军4万余人,收复城镇11座,粉碎了国民党军南攻北守、先南后北的战略计划,保卫了南满根据地,迫使其在东北战场由攻势转为守势。通过这一阶段作战,北满根据地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南满的局面...

东北野战军3下江南是指的什么?是长江以南吗?如果不是那又是什么?_百度...
答:国民党中将杜聿明的战略方针是“先南后北”。在进攻四平时,他首先攻占本溪,然后分兵北上,一举夺下四平,他又故技重施,四犯临江,先歼灭南满(靠近朝鲜)的民主联军,再向北满挺进。东北民主联军司令员林彪则针锋相对:北满不支,南满出击,南满困难,北满出援,叫你首尾不能相顾。于是,三下江南、四...

中国野战军的四野
答:在这期间,对部队初步进行了整编,将原来划分的军区先后合并为东满、西满、南满、北满4个二级军区,实行新老部队合编,以主力的大部划归各军区指挥,重新调整了各省军区和军分区,抽调少数主力部队充实地方武装。后因情况变化,东北民主联军遵照中央军委的指示又逐步集中主力,进行了为时1个多月的四平保卫战,歼敌万余人,...

满文对照表是什么?
答:满文对照表是:满文主要借鉴了传统的回鹘式蒙古文,后在此基础上加以改进,形成了符合满族本民族语言表达要求的新满文。满族不仅创造了自己的文字——满文,而且将满文作为清朝的法定文字来推广和使用,形成了大量的满文古籍文献,包括图书、档案、碑刻、谱牒、舆图等等。

为什么东北不再叫满洲
答:但这种划分方法并不是简单的地域划分,其形成也有着一定的历史渊源。在近现代历史上,东北地区以满洲的称呼伴随日俄战争,抗日战争等一系列历史大事出现,甚至有些外国人不知道中国东北,却对满洲一词有印象。伪满时期东北省份一度达到过十九个之多 日俄战争后以长春为界的南满北满 所谓“南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