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无阿弥陀佛,断见惑、思惑是什么意思?

作者&投稿:国径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佛教里所讲的三大烦恼分别是什么意思?~

佛教里所说的三大烦恼分别是无明烦恼,见思烦恼,尘沙烦恼。具体如下:
1、无明烦恼
“无明烦恼”又叫“无明惑”,是佛教用语。无明烦恼是根本烦恼,能障蔽中道实相的道理,菩萨破一分无明,证一分法身,无明断尽,就成佛。
佛菩萨把障碍分成三大类,叫做烦恼,三大类的烦恼。第一个是无明烦恼,无明烦恼就是现代科学家发现的波动的现象,也就是心动念。这种念动是极其微细,这个起心动念本人完全不知道,连八地以前的菩萨都不知道。
这个极其微细的波动,在佛学里有个名词叫无始无明。无明加一个无始,这两个字加得妙!无始是什么?没有开始,也没有理由。要说:为什么它会动?为什么会有这一动?愈问就愈糟糕,为什么?愈问它动得愈厉害,波动得愈厉害。
别管它,随它去吧!它慢慢就降温,它就变成不动,不动就还源了。你可不能找它的原因。所以第一个动,那个微细的东西叫无始无明,从它以后就有因、就有果,第一个没有因,一定要明白这个道理。别去追究它,愈追究就愈往里面钻,钻进去就出不来,就坏了,这是无明烦恼。
2、见思烦恼
见惑和思惑。依小乘俱舍宗来说,是以迷理和迷事来分别见思二惑,迷于理而起之惑如身见边见等五不正见,叫做见惑,迷于事而起之惑如贪嗔痴等五烦恼,叫做思惑。
依大乘唯识宗来说,则以分别俱生之二起来分别,分别起的烦恼障和所知障是见惑,俱生起的烦恼障和所知障是思惑。此二惑是正受三界生死的因,断此二惑才能免三界的生死。断的次第,须先断见惑,次断思惑。断见惑之位,叫做见道,断思惑之位,叫做修道,二惑皆断之位,叫做无学道。
3、尘沙烦恼
迷于界内外恒沙尘数法所起之惑障,称尘沙惑。二乘断除见思惑后,易着于空观而未能进一步了知众生之尘沙惑,及对治教化法,故此惑又称着空惑,致妨碍出假利生,化度众生。此惑为二乘趋入菩萨间所断,又称别惑,但通于界内外,须假观破之.
是执着于空,迷于界内外尘沙数法,障出假利生。此惑通界内外。界内通二乘有,以见思为体。界外只限于菩萨所断,所以又叫别惑。

扩展资料
三惑是和三谛是相应的,即不明了空谛理起见思惑,不明了假谛理起尘沙惑,不明了中谛理起无明惑。所以明了三谛理,断三惑,即证三智,成三德。但是三谛是实相的三方面,空、假、中,都是一实相的全体。空显破情之德,假显立法之德,中显绝待之德。
所以说空,假、中就在其中,非是和假、中相对之空,而是和假、中相即之空,于是一空一切空。说假、说中,同样一假一切假,一中一切中。这就是三谛圆融。三谛圆融所以证一谛即证三谛。三智是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
一切智是于色心依正一切诸法通达毕竟空寂之理,即空谛智。道种智是了知一切种种差别的道法,即假谛智。
一切种智是于一切诸法上通达本有性德之体,即中谛智。在四教的别教中,三惑其体各别,因而次第断除,三智也次第发得。就中先修空观,破见思惑,得一切智,证真谛理。次修假观,破尘沙惑,得道种智,了知假谛恒沙法门。
后修中观,破无明惑,得一切种智,证中道法身。这样,由隔历的次第三观断三惑、得三智。然而在圆教就不这样,三谛既然圆融,而能障蔽它的三惑也就同体,即就迷于绝对理的一惑,把它的粗分叫作见思,细分叫作尘沙,极细分叫作无明。
一惑即三惑,所以起一惑即障蔽三谛,粗分的见思障蔽空谛,细分的尘沙障蔽假谛,极细分的无明障蔽中谛,其实,却是一心三惑,又称为同体三惑。断一惑即断三惑,得一智即得三智,这称为“三惑顿断”,“三智一心中得”。
但就断惑的渐次上,先在十信位断见思和尘沙,其中初信断三界的见惑,次六信断三界的思惑,后三信断界内外的尘沙惑。从十住位的初住以后到十地渐次断无明一品,证中道理一分,即断四十品惑。更破一品无明,进入等觉位。
再进而破第四十二品无明,发究竟圆满的觉智,智断二德圆满,即为圆教的妙觉果位。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三惑
百度百科-见思
百度百科-无明烦恼

(固执自身的恶见等,以为最胜)、戒禁取见(固执不合理的禁戒等,以为最胜)。五钝使就是贪、嗔、痴、慢、疑五种。利使好像刀口,钝使好像刀背,利使的造业,是与钝使分不开的。所以修行到了小乘见道位,这利、钝十使(五见与“疑”,叫作“亲迷之惑”;依于五见等所起的贪、痴、慢,叫“疏迷之惑”)便同时断尽。因为这十使
是见道位中所断之惑,故简称“见惑”。至于依于妄情而贪着一切可爱之境等的真正三毒——贪、嗔、痴和慢,是小乘修道位进一步思维与修习真理,渐断的惑,简称“思惑”。“见思惑”是粗惑,叫“烦恼障”,能招致三界内的分段生死。“尘沙惑”和“无明惑”是细惑,叫“所知障”,能招致三界外的变易生死,又前三种也叫枝末无明,后一种也叫根本无明。
“见惑”有五个,是思想上,学问上,观念上的问题;就是“身见”、“边见”、“见取见”、“邪见”、“戒禁取见”。许多宗教家、哲学家、大学问家,都脱不了见惑的范围;或者落在身见,或者落在边见,思想学问愈高的人,这个五见愈厉害。邪见、戒禁取见,多数是属于宗教信仰方面的,认为非这样不可,初一十五非拜拜不可,否则就犯戒了。有些教一定要吃什么东西才行,这些都属于戒禁取见。见取见是说自己的心得修养,譬如有人打坐修行有了境界,或者见光了,认为这个光才是道,你没有得到光就没有道,这就落在见取见上,都是思想观念的问题。
  “思惑”也有五个,就是贪、嗔、痴、慢、疑,这也是人性,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什么是贪?贪名、贪利、贪感情、放不下,贪这个世界上的一切,都是属于贪。“尘沙惑”是最细微的烦恼。菩萨还有一品生相无明没有破,完全破除彻底干净了,这个人就叫做佛!

惑,为烦恼之别称。即依有漏道、无漏道之力断除烦恼,便惑障不生起。又作断结(结使,为烦恼之异名)、断障、离染。由无间道能断除烦恼,由解脱道能证得涅盘(菩提)之真理,两者合称为断惑证理,略称为断证。 部派佛教系以断尽烦恼,悟得阿罗汉果为目的,故于‘见道’断除思想上之错误、知识上之迷惑(即迷理惑,或称见惑);于‘修道’断除人性根本属于情意之恶德(即迷事惑,或称修惑)。因见惑能在短期内速断,修惑则须长期修行始能次第断除,故断见惑称为顿断,断修惑称为渐断。 断烦恼有两种,一为圣者生起无漏智,彻底断除烦恼之种子,使不再生起,此称无漏断或毕竟断;一为凡夫修有漏之六行观,相对观上地与下地,而断下地之烦恼,或压抑烦恼之现行,此称有漏断或损伏断。又依俱舍论卷二十一载,所有存在之事物(十八界),由断惑可分为三断,其以见道断者,称为见所断,又作见道所断、见断;以修道断者,称为修所断,又作修道所断、修断;如无漏法亦可不断者,称为非所断,又作非断、不断。 如何断烦恼,有四种情形,此谓断惑四因。其中,前三者系断见惑之因,后者系断修惑之因。见惑有苦、集、灭、道等四谛所断之别,其四谛亦各有二类,苦、集二谛下有自界缘惑、他界缘惑二者,灭、道二谛下有有漏缘惑、无漏缘惑二者。表解如左。 (一)遍知断,即断除见惑中之苦、集二谛下之自界缘惑与灭、道二谛下之无漏缘惑;自界缘惑系仅以自己所住之境界为对象而起之惑,无漏缘惑则为以无漏法之灭、道二谛为对象所起之惑。此二惑均为迷于四谛理之惑,故若遍知各所缘(所迷之对象)之理,则惑即可断除。例如苦谛下之惑,由遍知苦谛之理而断;集谛下之惑,由遍知集谛之理而断。(二)能缘断,即断除苦、集二谛下之他界缘惑。例如在欲界者,以色界等为对象而起惑,为他界缘惑。他界缘之惑为自界缘惑 之所缘,故断能缘之自界缘惑,则所缘之他界缘惑自亦断除。(三)所缘断,即断除灭、道二谛下之有漏缘惑。有漏缘惑以无漏缘之惑为所缘,故断所缘之无漏缘惑,能缘之有漏缘惑亦自然断除。(四)对治断,即指修惑唯以对治道断除之。在九地各九品之中,上上品之惑以下下品之道能对治,下下品之惑以上上品之道能对治。 断惑依其性质,复分为二断:(一)自性断,即如烦恼本身,其性质染污者,若自体不再起,则能自然断除。(二)缘缚断,又作所缘断、离缚断。如有漏善或色法等,由于成为其烦恼之对象,而为烦恼所束缚,故并非断其自体,而系断除能缘能缚之烦恼,始得解脱。 大乘唯识宗主张,依邪师、邪教、邪思惟而起之分别起烦恼,为见所断;与生俱来之烦恼,即俱生起之烦恼,为修所断。断除见所断烦恼之种子,为初地入见道时;断除修所断烦恼之种子,则为金刚喻定时。 总言之,俱舍宗承认有漏智能断惑,但经部、唯识宗则主张有漏智仅能制伏烦恼现行,而不能断其种子。因此,俱舍宗主张有漏、无漏之无间道皆能断惑,称为断道;相对于此,唯识宗主张加行智与有漏道是伏道,并非断道,但根本智、后得智与无漏道是伏道亦是断道(断道为对治道,即断烦恼之道)。成唯识论卷八并提出自性断、离缚断、不生断等三断说,依次能断除染污、有漏善与无覆无记、诸恶趣与无想定。成唯识论了义灯卷五则举出四断说,即自性断、相应断(指其自体虽非染污,但因与烦恼相应而成为染污之有漏八识等,一旦断除相应之烦恼时,即可从烦恼之系缚中解脱)、缘缚断与不生断。 此外,三论、华严、天台等宗主张,所有存在之真相为觉悟之本体,虽言断烦恼,但毕竟仍是无断。密教则认为显教之断惑,乃视一切烦恼为过患(祸害),藉修道而以始觉之智断除之,此为过患断;密教之断惑则视烦恼与本觉之德无二,故悟其本无(本来即无)即为断烦恼,称为功德断。〔大毗婆沙论卷五十一、卷五十三、俱舍论卷十六、卷二十五、顺正理论卷六、成唯识论卷十、瑜伽师地论卷五十四、卷五十九、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九、大乘义章卷九〕

思惑是什么?贪、嗔、痴、慢、疑、恶见,生生世世累积的习气,俱生烦恼。合起来这是四住,见叫一住,思里面有欲界、色界、无色界,这四住了,合起来是烦恼障,通常我们也称为见思烦恼。

依剑兄您好:

这个在南禅七日的第22盘中有,而且很对我们的机缘

思惑---贪、嗔、痴、慢、疑的习气无始来太重
基本是慢慢断的----事非顿除,依次第尽

见惑--有明师锤炼,依照经典,深刻反省,加以修行
我们这一生是绝对有机会的

还有,注意 欲界有欲界的见思惑
色界有色界的.....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

这个在看字典或佛经中要注意,对象不同

细微的层次是不同的..........

其他的,建议读一读,《如何修证佛法》

理路明,则妄心死,正好一心念佛
纵然思惑未断,也可凭愿力,善行,见地,功夫,..
蒙弥陀接引的,

那时同游极乐,并肩于弥陀坐下听法
岂不快哉..........

南无(梵namas,巴namo,藏phyag-h!tshal ba)意译归命、敬礼、归依、救我、度我等义,是众生向佛至心皈依信顺的话。音译又作南谟、南忙、那模、娜谟、纳莫、曩谟。归依阿弥陀佛之意。观无量寿佛经疏卷一(大三七·二四六中):‘无量寿者,乃是此地汉音。言南无阿弥陀佛者,又是西国正音。又南者是归,无者是命,阿者是无,弥者是量,陀者是寿,佛者是觉。故言归命无量寿觉,此乃梵汉相对,其义如此。’
另梵本阿弥陀经谓,阿弥陀有无量寿(梵amita^yus ,音译作阿弥多廋遮)、无量光(梵amita^bha ,音译作阿弥多婆)二义,玄奘译之称赞净土经亦准此区分;然鸠摩罗什译之阿弥陀经均译为‘阿弥陀’而不别之,又支娄迦谶、支谦、慈贤等历代译经家亦然。此外,深励之阿弥陀经讲义谓,古来翻译阿弥陀之梵语为无量寿、无量光,全称为‘归命无量寿觉’,即南无阿弥陀廋晒佛陀耶(梵namo amita^yus/ebuddha^ya ),亦即表示归敬无量寿佛;若以阿弥陀婆耶(梵amita^bha^ya )表之,则为归依无量光佛之意。
称念六字名号,愿生西方净土,乃庐山慧远等所倡,当时非纯粹称名往生,乃藉称名而便于观想,为专注思惟而念佛,后历昙鸾、道绰至善导即倡‘念佛往生’,而主张他力念佛。六字名号乃摄弥陀因位之万行、果地之万德,以成就其体义、德用,故功德效验甚大。无量寿经谓,称一声此名号,具足无上功德;观无量寿经谓,但闻佛名,能除无量劫生死之罪;阿弥陀经谓,念佛之行者,可得六方恒沙之诸佛护念之。〔无量寿如来修行供养仪轨、观经疏玄义分、赞阿弥陀佛偈(昙鸾)〕

断是断除。惑指内心的迷乱状态。为妨碍开悟之心理作用的总称。包含对事与理之迷惑。

见惑是见解上的迷惑错误,如身见(执着身体为实有的邪见)、边见(遍于一边的恶见。如有人固执人死之后为断灭,没有后世,叫做断见或无见。又有人固执人死之后仍是为人,猪马牛羊死后仍是为猪马牛羊,叫做常见或有见。这些执断执常的见解,都遍于一边)、邪见(1拨无因果之见叫做邪见。2.凡是不合正法的外道之见都可叫做邪见)、见取见(执着自己的见解,安住不舍,而且强非为是,即近于普通人的成见)、戒禁取见(执行邪戒却以为是正戒)等五不正见是。

思惑是思想上的迷惑错误,如贪(多求无厌的意思)、嗔(恼怒打骂伤害别人)、痴(又名无明,不明白事理的意思)、慢(骄慢)、疑(狐疑不信)等五烦恼是。

南无阿弥陀佛,断见惑、思惑是什么意思?
答:由无间道能断除烦恼,由解脱道能证得涅盘(菩提)之真理,两者合称为断惑证理,略称为断证。 部派佛教系以断尽烦恼,悟得阿罗汉果为目的,故于‘见道’断除思想上之错误、知识上之迷惑(即迷理惑,或称见惑);于‘修道’断除人性根本属于情意之恶德(即迷事惑,或称修惑)。因见惑能在...

什么是见惑、思惑、尘沙惑?断后人会变成如何?南无观世音菩萨
答:“见思惑”是粗惑,叫“烦恼障”,能招致三界内的分段生死。“尘沙惑”和“无明惑”是细惑,叫“所知障”,能招致三界外的变易生死,又前三种也叫枝末无明,后一种也叫根本无明。“见惑”有五个,是思想上,学问上,观念上的问题;就是“身见”、“边见”、“见取见”、“邪见”、“戒禁...

见、思二惑含盖的内容?
答:见惑,乃至指对于五阴十八界等自我身心,误认为是真实常驻的,因此于五阴身心作真我想,真实不坏想,这就是我见(身见),由我见会引生常见与断见等边见,而戒禁取见、疑见也会跟著伴随而有,因为一旦有我见,就会对于真正解脱戒无法真实了知,也对于断除我见之法有所疑,而有了我见,会因我而...

断见思惑
答:断见思惑是要将见解上或思想上的迷惑错误永断,连贪心都没有起才叫做断, 这才能往生方有便有余土。见思惑是指佛学术语,三惑之一。见惑与思惑的并称,即迷于界内事理的见惑与思惑。略称见思。见思惑包括五个见惑,五个思惑。五见惑是身见、边见、见取见、戒禁取见、邪见;五思惑是贪嗔痴...

什么叫见惑、思惑、尘沙惑、无明惑
答:尘沙惑:迷于界内外恒沙尘数法所起之惑障,称尘沙惑。二乘断除见思惑后,易着于空观而未能进一步了知众生之尘沙惑,及对治教化法,故此惑又称着空惑,致妨碍出假利生,化度众生。此惑为二乘趋入菩萨间所断,又称别惑,但通于界内外,须假观破之。“无明烦恼”又叫“无明惑”,是佛教用语...

请问你:你回答佛学中的“见惑”和“思惑”,的内容,是何人所说啊?
答:“见思烦恼”又叫“见思惑”,见思惑是凡夫的感,可分为“见惑”和“思惑”两种。见惑是知见上的迷惑,包括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取见等,也称为“五利使”;思惑是思想上的迷惑,包括贪、嗔、痴、慢、疑等,又叫作“五钝使”。声闻、缘觉行人如果断了见思惑,就能证得阿罗汉果...

啥是见、思惑、尘沙惑、无明惑?
答:“见思惑”是粗惑,叫“烦恼障”,能招致三界内的分段生死。尘沙惑:迷于三界内外恒沙尘数法所起之惑障。二乘人断除见思惑后,易着于空观而障碍化导, 妨碍出假利生,此惑为二乘趋入菩萨间所断,又称别惑,但通于界内外,须假观破之。无明惑:又称根本无明。由痴妄颠倒,于诸法的性相理事...

断思惑是什么意思
答:1、断思惑是指断掉贪、嗔、痴等迷情。断见思惑是要将它永断,连贪心都没有起才叫做断,这才能往生方有便有余土。2、思惑(​sīhuòㄙㄧㄏㄨㄛˋ)意思是贪、嗔、痴等迷情。3、佛教语。指贪、嗔、痴等迷情。赵朴初《僧伽和佛的弟子》:"四谛的教法,能令人断除见惑(我见、常见、断见等...

不用三祇修福慧,但将六字出乾坤
答:但如果你能够修行念佛法门,以信愿感通佛力,把阿弥陀佛的功德转为自己的功德,就不要自己再进行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了。这就是「不用三祇修福慧」。你只要念「南无阿弥陀佛」的六字洪名,就能出乾坤。「乾坤」是天地,就是生死轮回——三界。那从通途的教理来看,出三界一定要断见惑、思惑。见惑...

什么样才算证得阿罗汉果
答:很简单地用我们平常语言表述:就是彻底断除了“贪、嗔、痴”三种心理和行为,如此就跳出了六道轮回,就是阿罗汉果。 用佛教专业术语,就是断尽见思惑,即证阿罗汉果。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南无莲花尊丰佛 2013-06-18 · TA获得超过2.2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