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器历史

作者&投稿:宣丁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1.计算器的历史

说起计算器,值得我们骄傲的是,最早的计算工具诞生在中国.

中国古代最早采用的一种计算工具叫筹策,又被叫做算筹.这种算筹多用竹子制成,也有用木头,兽骨充当材料的.约二百七十枚一束,放在布袋里可随身携带.

直到今天仍在使用的珠算盘,是中国古代计算工具领域中的另一项发明,明代时的珠算盘已经与现代的珠算盘几乎相同.

17世纪初,西方国家的计算工具有了较大的发展,英国数学家纳皮尔发明的"纳皮尔算筹",英国牧师奥却德发明了圆柱型对数计算尺,这种计算尺不仅能做加减乘除、乘方、开方运算,甚至可以计算三角函数,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这些计算工具不仅带动了计算器的发展,也为现代计算器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成为现代社会应用广泛的计算工具.

1642年,年仅19岁的法国伟大科学家帕斯卡引用算盘的原理,发明了第一部机械式计算器,在他的计算器中有一些互相联锁的齿轮,一个转过十位的齿轮会使另一个齿轮转过一位,人们可以像拨电话号码盘那样,把数字拨进去,计算结果就会出现在另一个窗口中,但是只能做加减计算。1694年,莱布尼兹在德国将其改进成可以进行乘除的计算。此后,一直要到1950年代末才有电子计算器的出现。

世界的第一个计算器

帮助做计算的第一个仪器是这个算盘。 这有木制床向前走电线或者瘦的木制棍描述号。 它被在公元前3000年在巴比伦发展。

第一个计算机在1642年被在法国发明并且能自动加减数字。

在仅仅19的年轻的年龄科学家布勒斯帕建造了它。 数目被通过车轮装入计算器。 这些在计算器里面转动齿轮。 他们那时移动与号码一起拨结果在一套窗子内表现。

布勒斯帕是一位数学家,物理学家和神学家。 十几岁时他学习数学,与皮埃尔·德·费马合作,他为计算binominal 扩大的系数发明三角形。 他也在易流动的机制里取得发现,特别是在一种流体里的压力处处相等。 在31岁的时候有一次神秘的经验并且从那时起他献身于宗教。

it钬时间以来正常工作,但是只能加减计算器。 也能乘以并且分的第一个机器被德国科学家莱布尼茨发明,在1694年。

2.计算机的历史

计算机的历史 计算机是新技术革命的一支主力,也是推动社会向现代化迈进的活跃因素。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发展最快、影响最为深远的新兴学科之一。计算机产业已在世界范围内发展成为一种极富生命力的战略产业。

现代计算机是一种按程序自动进行信息处理的通用工具,它的处理对象是信息,处理结果也是信息。利用计算机解决科学计算、工程设计、经营管理、过程控制或人工智能等各种问题的方法,都是按照一定的算法进行的。

这种算法是定义精确的一系列规则,它指出怎样以给定的输入信息经过有限的步骤产生所需要的输出信息。 信息处理的一般过程,是计算机使用者针对待解抉的问题,事先编制程序并存入计算机内,然后利用存储程序指挥、控制计算机自动进行各种基本操作,直至获得预期的处理结果。

计算机自动工作的基础在于这种存储程序方式,其通用性的基础则在于利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的共性方法。 计算机的历史 现代计算机的诞生和发展 现代计算机问世之前,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机械式计算机、机电式计算机和萌芽期的电子计算机三个阶段。

早在17世纪,欧洲一批数学家就已开始设计和制造以数字形式进行基本运算的数字计算机。1642年,法国数学家帕斯卡采用与钟表类似的齿轮传动装置,制成了最早的十进制加法器。

1678年,德国数学家莱布尼兹制成的计算机,进一步解决了十进制数的乘、除运算。 英国数学家巴贝奇在1822年制作差分机模型时提出一个设想,每次完成一次算术运算将发展为自动完成某个特定的完整运算过程。

1884年,巴贝奇设计了一种程序控制的通用分析机。这台分析机虽然已经描绘出有关程序控制方式计算机的雏型,但限于当时的技术条件而未能实现。

巴贝奇的设想提出以后的一百多年期间,电磁学、电工学、电子学不断取得重大进展,在元件、器件方面接连发明了真空二极管和真空三极管;在系统技术方面,相继发明了无线电报、电视和雷达……。所有这些成就为现代计算机的发展准备了技术和物质条件。

与此同时,数学、物理也相应地蓬勃发展。到了20世纪30年代,物理学的各个领域经历着定量化的阶段,描述各种物理过程的数学方程,其中有的用经典的分析方法已根难解决。

于是,数值分析受到了重视,研究出各种数值积分,数值微分,以及微分方程数值解法,把计算过程归结为巨量的基本运算,从而奠定了现代计算机的数值算法基础。 社会上对先进计算工具多方面迫切的需要,是促使现代计算机诞生的根本动力。

20世纪以后,各个科学领域和技术部门的计算困难堆积如山,已经阻碍了学科的继续发展。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后,军事科学技术对高速计算工具的需要尤为迫切。

在此期间,德国、美国、英国部在进行计算机的开拓工作,几乎同时开始了机电式计算机和电子计算机的研究。 德国的朱赛最先采用电气元件制造计算机。

他在1941年制成的全自动继电器计算机Z-3,已具备浮点记数、二进制运算、数字存储地址的指令形式等现代计算机的特征。在美国,1940~1947年期间也相继制成了继电器计算机MARK-1、MARK-2、Model-1、Model-5等。

不过,继电器的开关速度大约为百分之一秒,使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受到很大限制。 电子计算机的开拓过程,经历了从制作部件到整机从专用机到通用机、从“外加式程序”到“存储程序”的演变。

1938年,美籍保加利亚学者阿塔纳索夫首先制成了电子计算机的运算部件。1943年,英国外交部通信处制成了“巨人”电子计算机。

这是一种专用的密码分析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得到了应用。 1946年2月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莫尔学院制成的大型电子数字积分计算机(ENIAC),最初也专门用于火炮弹道计算,后经多次改进而成为能进行各种科学计算的通用计算机。

这 *** 全采用电子线路执行算术运算、逻辑运算和信息存储的计算机,运算速度比继电器计算机快1000倍。这就是人们常常提到的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但是,这种计算机的程序仍然是外加式的,存储容量也太小,尚未完全具备现代计算机的主要特征。 新的重大突破是由数学家冯·诺伊曼领导的设计小组完成的。

1945年3月他们发表了一个全新的存储程序式通用电子计算机方案—电子离散变量自动计算机(EDVAC)。随后于1946年6月,冯·诺伊曼等人提出了更为完善的设计报告《电子计算机装置逻辑结构初探》。

同年7~8月间,他们又在莫尔学院为美国和英国二十多个机构的专家讲授了专门课程《电子计算机设计的理论和技术》,推动了存储程序式计算机的设计与制造。 1949年,英国剑桥大学数学实验室率先制成电子离散时序自动计算机(EDSAC);美国则于1950年制成了东部标准自动计算机(SFAC)等。

至此,电子计算机发展的萌芽时期遂告结束,开始了现代计算机的发展时期。 在创制数字计算机的同时,还研制了另一类重要的计算工具——模拟计算机。

物理学家在总结自然规律时,常用数学方程描述某一过程;相反,解数学方程的过程,也有可能采用物理过程模拟方法,对数发明以后,1620年制成的计算尺,己把乘法、除法化为加法、减法进行计。

3.计算器的来历

中国

算盘:

公元前550年中国人发明了算盘,用于计算,也是自古以来商业上广泛应用的计算工具,后来传到世界各地,到12世纪才逐渐被现代 *** 数字所取代。到20世纪前苏联和远东地区很多人仍然使用算盘,生塑算盘代替木竹算盘。目前世界上电子计算器和电子计算机有代替算盘的趋向,但因为算盘价格低廉,所以,用电子计算机在全世界完全代替算盘,至少还需要十年。

我国古代人民发现,将小竹棍按一定的规则摆成各种形状,就能表示一切的自然数,能够很大的提高计算速度,于是又发明了算筹。算筹轻巧灵便,用它不仅可以进行加减乘除法运算,还能进行乘方、开方和其它代数运算,计算程序与现在算盘的运算,还能程序基本相同。它是我国古代人民一项极为出色的创造。

算筹也有不足之处。运算时需要经常改变它的形状,遇到很复杂的计算问题,常常是心算己经得出某一步骤的结果,而手中的算筹仍在慢慢摆放,给人一种得心不应手的感觉。所以,大约在15世纪,算筹就被更快速的计算工具算盘所取代了。

在世界各种古算盘中,我国的算盘是最先进的。它用竹签串联一粒粒算珠代替一根根零散的算筹,用快速的拨珠代替缓慢的〃运筹〃,因而既便于演算,又便于携带,算起来又快又准。尤其是通常的加减运算,用算盘甚至比用电子计算器算得还快!

算盘已经基本具备了现代计算器的主要结构特征。例如,拨动算盘珠,也就是向算盘输入数据,这时算盘起着〃存贮器〃的作用;运算时,珠算口诀起着〃运算指令〃的作用,而算盘则起着〃运算器〃的作用,。..当然,算盘珠毕竟要靠人手来拨动,其运算速远远比不上电子计算器,而且也根本谈不上〃自动运算〃。,因此人类便一直想发明一种「神奇的机器」,这个重担自然而然地落在数学家身上。

4.计算工具 发展历史

计算工具[Calculating Devices]是计算时所用的器具或辅助计算的实物。

人们从数学产生之日,便不断寻求能方便进行和加速计算的工具。因此,计算和计算工具是息息相关的。

中国古代的数学是一种计算数学,当时的人创造了许多独特的计算工具及与工具有关的计算方法,早在公元前5世纪,中国人已开始用算筹作为计算工具,并在公元前3世纪得到普遍的采用,一直沿用了二千年。后来,人们发明了算盘,并在15世纪得到普遍采用,取代了算筹。

它是在算筹基础上发明的,比算筹更加方便实用,同时还把算法口诀化,从而加快了计算速度。后来更发现算盘对人类有较强的数学教育功能,因此源用至今,并流传到海外,成为一种国际性的计算工具。

除中国外,其它中古的国家亦有各式各样的计算工具发明,例如罗马人的「算盘」,古希腊人的「算板」,印度人的「沙盘」,及英国人的「刻齿本片」等。这些计算工具的原理基本上是相同的,同样是透过某种具体的物体来代表数,并利用对物件的机械操作来进行运算。

近代的科学发展促进了计算工具的发展: 比例规:伽利略发明了「比例规」,它的外形像圆规,两脚上各有刻度,可任意开合,是利用比例的原理进行乘除比例等计算的工具。 纳皮尔筹:15世纪后,「格子算法」通行於中亚细亚及欧洲,纳皮尔筹便是根据了「格子算法」的原理,但与格子算法不同的是它把格子和数字刻在「筹」[长条竹片或木片]上,这便可根据需要拼凑起来计算。

计算尺:在1614年,对数被发明以后,乘除运算可以化为加减运算,对数计算尺便是依据这一特点来设计。1620年,E‧冈特最先利用对数计算尺来计算乘除。

1632年,奥特雷德发明了有滑尺的计算尺,并制成了圆形计算尺。1652年,R‧比萨克制成了有固定尺身和滑尺的计算尺。

1850年,V‧曼南在计算尺上装上游标,因此而受到当时科学工作者,特别是工程技术人员所广泛采用。 机械计算机:机械式计算机是与计算尺同时出现的,是计算工具上的一大发明。

席卡德[1623]是最早构思出机械式计算机,他在给天文学家J‧开普勒的信[1623,1624]上描述了他发明的四则计算机,但并没有成功制成。而能成功创制第一部能计算加减法的计算机是B‧帕斯卡[1642],在1671年,G‧W‧莱布尼茨发明了一种能作四则运算的手摇计算机,是长1米的大盒子。

自此以后,经过人们在这方面多年的研究,特别是经过L‧H‧托马斯,W‧奥德内尔等人的改良后,出现了多种多样的手摇计算机,并风行全世界。於17世纪末,这种计算机传入了中国,并由中国人制造了12位数的手摇计算机,独创出一种算筹式手摇计算机。

电子计算机:一种能依照一定的「程序」自动控制的计算机。19世纪初,法国的J‧M‧雅卡尔发明了用穿孔卡片来控制的纺织机,1822年,英国的C‧巴贝奇便根据同一原理制成了一部能执行计算程序的差分机,并於1834年,设计了一部完全程序控制的分析机,可惜碍於当时的机械技术所限制而没有制成,但已包含了现代计算的基本思想和主要的组成部分了。

此后,由於电力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电动式计算机便慢慢取代以人工为动力的计算机。在1880年,美国的H‧霍勒里斯与J‧S‧比林斯发明了电动穿孔卡片式计算机,能机械化地处理数据。

后来他们更开创了第一家制造电子计算机的公司——国际商业机器公司[简称IBM]。 20世纪以来,电子技术与数学得到充分的发展,电子技术的改进,为计算机提供了物质上的基础,而数学的发展对设计及研制新型的计算机有很大的帮助。

1941年,德国的楚泽采用了继电器,制成了第一部通用程序控制计算机,实现了100多年前巴贝奇的理想。1944年,美国的艾肯亦以同一方法制成了一台程序控制自动数字计算机。

20世纪初,电子管的出现,使计算机的改革有了新的发展,并由於二次大战的迫切的军事需要,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和有关单位在1946年制成了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电子数字积分仪与计算机」[ENIAC],由J‧W莫利和J‧P‧埃克特等主要设计,而J‧冯‧诺伊曼亦曾参与改进工作。ENIAC使用了18000个电子管,占地170平方米,功率150千瓦。

在ENIAC产生之前,英国的A‧M图灵已提出了「理想计算机」的理论,并探讨了制造通用数字计算机的可能性。1943年实际上制造出破译密码的计算机,但由於军事保密,外人未知其详。

电子计算机[又称电脑]在40多年得到高速的发展,其使用的元件亦已经历了四代的变化。包括第一代的电子管、第二代的晶体管、第三代的集成电路、及第四代的大规模集成电路。

1983年底,中国制造了亿次「银河」计算机,这标志著中国已进入研制巨型机的行列。 现在,电子计算机的功能已不止是一种计算工具,它已渗入了人类的活动领域,并改变著整个社会的面貌,使人类社会迈入一个新的阶段。

5.计算器的历史

说起计算器,值得我们骄傲的是,最早的计算工具诞生在中国。

中国古代最早采用的一种计算工具叫筹策,又被叫做算筹。这种算筹多用竹子制成,也有用木头,兽骨充当材料的。

约二百七十枚一束,放在布袋里可随身携带。 直到今天仍在使用的珠算盘,是中国古代计算工具领域中的另一项发明,明代时的珠算盘已经与现代的珠算盘几乎相同。

17世纪初,西方国家的计算工具有了较大的发展,英国数学家纳皮尔发明的“纳皮尔算筹”,英国牧师奥却德发明了圆柱型对数计算尺,这种计算尺不仅能做加减乘除、乘方、开方运算,甚至可以计算三角函数,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这些计算工具不仅带动了计算器的发展,也为现代计算器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成为现代社会应用广泛的计算工具 计算模式和计算器设定 计算模式 指定计算模式 (2)按下您所要选择模式的数字键。 设定计算器环境 指定输入/输出的格式 1 数学格式会产生分数、无理数和其他表示式,如同它们在画面资料出现一样。

2 线性格式会产生在同一行显示的分数和其他表示式。 指定预设的角度单位 指定显示数字的位数 计算结果显示范例 1 fix:您所指定的数值(从0到9),控制了计算结果所要显示的小数位数。

计算结果在显示前会先四舍五入到指定的小数位数。 2 sci:您所指定的数值(从1到10),控制了计算结果所要显示的有效数字位数。

计算结果在显示前会先四舍五入到指定的有效位数。 3 norm:选择两个可供选择的设定之一(norm1,norm2),决定非指数格式显示的范围。

在这个范例之外,计算结果会以指数格式显示。 指定分数的显示格式 指定复数的显示格式 复数显示格示规定显示格式用于eqn模式下方程式连算产生的复数解法。

指定统计上的显示格式 使用以下的步骤将stat模式的stat编辑画面的频率(freq)栏位设定为开放或关闭。 指定小数点显示格示 在此所设定的环境只应用于计算结果。

输入值的小数点始终都是句点(.)。 计算模式和其他设定的最初设定。

执行以下步骤将初始化计算模式和其他设定如下。

6.计算机的历史

1666年,在英国Samuel Morland发明了一部可以计算加数及减数的机械计数机。

1673年, Gottfried Leibniz 制造了一部踏式(stepped)圆柱形转轮的计数机,叫“Stepped Reckoner”,这部计算器可以把重复的数字相乘,并自动地加入加数器里。 1694年,德国数学家,Gottfried Leibniz ,把巴斯卡的Pascalene 改良,制造了一部可以计算乘数的机器,它仍然是用齿轮及刻度盘操作。

1773年, Philipp-Matthaus 制造及卖出了少量精确至12位的计算机器。 1775年,The third Earl of Stanhope 发明了一部与Leibniz相似的乘法计算器。

1786年,J.H.Mueller 设计了一部差分机,可惜没有拨款去制造。 1801年, Joseph-Marie Jacquard 的织布机是用连接按序的打孔卡控制编织的样式。

1854年-1890年 1854年,Gee Boole 出版 An Investigation of the Laws of Thought”,是讲述符号及逻辑理由,它后来成为计算机设计的基本概念。 1858年,一条电报线第一次跨越大西洋,并且提供了几日的服务。

1861年,一条跨越大陆的电报线把大西洋和太平洋沿岸连接起来。 1876年,Alexander Graham Bell 发明了电话并取得专利权。

1876至1878年,Baron Kelvin 制造了一部泛音分析机及潮汐预测机。 1882年,William S. Burroughs 辞去在银行文员的工作,并专注于加数器的发明。

1889年,Herman Hollerith 的电动制表机在比赛中有出色的表现,并被用于 1890 中的人口调查。Herman Hollerith 采用了Jacquard 织布机的概念用来计算,他用咭贮存资料,然后注入机器内编译结果。

这机器使本来需要十年时间才能得到的人口调查结果,在短短六星期内做到。 1890年-20世纪早期 1893年,第一部四功能计算器被发明。

1895年,Guglielmo Marconi 传送广播讯号。 1896年,Hollerith 成立制表机器公司(Tabulating Machine pany)。

1901年,打孔键出现,之后的半个世纪只有很少的改变。 1904年,John A.Fleming 取得真空二极管的专利权,为无线电通讯建立基础。

1906年,Lee de Foredt 加了一个第三活门在Felming 的二极管, 创制了三电极真空管。 1907年,唱片音乐在纽约组成第一间正式的电台。

1908年,英国科学家 Campbell Swinton ?剖隽说缱由?描方法及预示用阴极射线管制造电视。 20世纪中期 1911年,Hollerith 的表机公司与其它两间公司合并,组成 puter Tabulating Recording pany (C-T-R),制表及录制公司。

但在1924年,改名为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 Corporation (IBM)。 1911年,荷兰物理学家 Kamerlingh Onnes 在 Leiden Unversity 发现超导电。

1931年,Vannever Bush 发明了一部可以解决差分程序的计数机,这机器可以解决一些令数学家,科学家头痛的复杂差分程序。 1935年,IBM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 Corporation) 引入 IBM 601”,它是一部有算术部件及可在1秒钟内计算乘数的穿孔咭机器。

它对科学及商业的计算起很大的作用。总共制造了1500 部。

1937年,Alan Turing 想出了一个 通用机器(Universal Machine)” 的概念,可以执行任何的算法,形成了一个可计算(putability)”的基本概念。Turing 的概念比其它同类型的发明为好,因为他用了符号处理(symbol processing) 的概念。

1939年11月,John Vincent Atannsoff 与 John Berry 制造了一部16位加数器。它是第一部用真空管计算的机器。

1939年,Zuse 与 Schreyer 开??制造了V2”?z后来叫Z2?{,这机器沿用 Z1的机械贮存器,加上一个用断电器逻辑(Relay Logic)的新算术部件。但当 Zuse完成草稿后,这计划被中断一年。

1939-40年,Schreyer 完成了用真空管的10位加数器,以及用氖气灯(霓虹灯)的存贮器。 1940年1月,在 Bell Labs, Samuel Williams 及Stibitz 完成了一部可以计算复杂数字的机器, 叫“复杂数字计数机(plex Number Calculator)”,后来改称为“断电器计数机型号I (Model I Relay Calculator)” 。

它用电话开关部份做逻辑部件:145个断电器,10个横杠开关。数字用“Plus 3BCD”代表。

在同年9月,电传打字 etype 安装在一个数学会议里,由New Hampshire 连接去纽约。 1940年, Zuse 终于完成Z2,它比运作得更好,但不是太可靠。

1941年夏季,Atanasoff及Berry完成了一部专为解决联立线性方程系统(system of simultaneous linear equations) 的计算器,后来叫做ABC (Atanasoff-Berry puter)”,它有60个50位的存贮器,以电容器(capacitories)的形式安装在2个旋转的鼓上,时钟速度是60Hz。 1941年2月,Zuse 完成V3”(后来叫Z3),是第一部操作中可编写程序的计数机。

它亦是用浮点操作,有7个位的指数,14位的尾数,以及一个正负号。存贮器可以贮存64个字,所以需要1400个断电器。

它有多于1200个的算术及控制部件,而程序编写,输入,输出的与 Z1 相同。 1943年1月 Howard H. Aiken完成ASCC Mark I”(自动按序控制计算器 Mark I ,Automatic Sequence -- Controlled Calculator Mark I),亦称“Haward Mark I”。

这部机器有51尺长,重5顿,由 750,000部份合并而成。它有72个累加器,每一个有自己的算术部件。



计算工具的发展
答:4、1642年,机械计算器诞生,代表作帕斯卡计算器(滚轮式加法器)。17世纪开始机械计算器登上历史舞台。年仅19岁的法国科学家、数学家布莱斯·帕斯卡(Blaise Pascal)引用算盘的原理,发明了第一部机械式计算器。帕斯卡加法器是由齿轮组成、以发条为动力、通过转动齿轮来实现加减运算、用连杆实现进位的计算...

你知道计算机经历过几代吗?
答:用手指进行计算虽然很方便,但计算范围有限,计算结果也无法存储。2、机械式计算工具17世纪,欧洲出现了利用齿轮技术的计算工具。1642年,法国数学家帕斯卡(Blaise Pascal)发明了帕斯卡加法器,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台机械式计算工具,其原理对后来的计算工具产生了持久的影响。3、机电式计算机1886年,美国统计学家赫尔曼·霍勒瑞...

oppo手机计算器中的历史记录怎么查看
答:1. 解锁手机后,找到桌面上的【计算器】程序,打开;2. 如图,在打开的主页面,我们可以看到最后一次的计算记录:3. 然后点击页面左侧的【时钟】图标;4. 如图,就可以看到之前的计算记录了,点击底部的清除记录可以将记录全部删除。以上就是OPPO手机计算器中的历史记录如何查看的具体操作步骤。

计算器历史
答:1.计算器的历史 说起计算器,值得我们骄傲的是,最早的计算工具诞生在中国. 中国古代最早采用的一种计算工具叫筹策,又被叫做算筹.这种算筹多用竹子制成,也有用木头,兽骨充当材料的.约二百七十枚一束,放在布袋里可随身携带. 直到今天仍在使用的珠算盘,是中国古代计算工具领域中的另一项发明,明代时的珠算盘已经与现代...

计算工具是怎样演变的
答:计算器﹝Computer﹞是一种运算的器械或计算工具.从古代原始的计算工具,以致现代先进的电子计算器,当中经历了一段漫长的历史阶段.1614年,苏格兰数学家纳皮尔﹝1550-1617﹞发明了对数后,人们便根据对数的原理,制成了至今仍被许多工程技术人员广泛地采用的对数计算尺.而计算则是最简单及最早的仿真计算器.1642...

计算器的发展历程
答:1、原始发展 计算器是最早的计算工具,例如:奇普(Quipu或khipu)是古代印加人的一种结绳记事的方法,用来计数或者记录历史。它是由许多颜色的绳结编成的。还有古希腊人的安提凯希拉装置,中国的算盘等。中国古代最早采用的一种计算工具叫筹策,又被叫做算筹。这种算筹多用竹子制成,也有用木头,兽骨...

计算工具的历史
答:计算工具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在原始社会,人类使用石块、贝壳、结绳、手指和小棒等进行计算。后来,中国古代的算盘和算筹以及印度和阿拉伯的阿拉伯数字被广泛使用。1622年,英国数学家奥特瑞德根据对数表设计了计算尺;1642年,法国数学家、物理学家帕斯卡发明了齿轮旋转进位的加法器;1673年,德国...

计算机发展历史是怎样的?
答:现代已有三类互连方式,分别以中央处理器、存储器或通信子系统为中心,与其他部件互连。以通信子系统为中心的组织方式,使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紧密结合,形成了计算机网络、分布计算机系统等重要的计算机研究与应用领域。 计算机的发展历史内容 第一台 众所周知的第一台计算机是美国军方定制,专门为了计算弹道和射击特性表面...

vivo手机自带的计算器怎么查历史记录
答:进入计算器,点击左侧的“◷”图标,即可查询历史记录;小扩展:计算器在V1.1.0.0及之后版本可保存最近1000条计算记录;计算器在V1.1.0.0版本之前可保存最近10条计算记录。(仅部分机型支持)计算器版本可点击计算器--点击 右上角设置 --检查更新即可查看。更多疑惑可进入vivo官网--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