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安史之乱之前,九大战区的节度使各是何人?请一一例出.

作者&投稿:仲长左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求图:抗战时期中国各大战区分布图~

一、蒋介石于1937年8月20日,按照战斗序列,将全国划分为五个战区。
1、第一战区为河北及鲁北地区,蒋介石亲自兼任司令长官。
2、第二战区为晋察绥地区,山西王阎锡山担任司令长官。
3、第三战区为京沪杭地区,冯玉祥担任司令长官。
4、第四战区为闽粤地区,何应钦担任司令长官。
5、第五战区为鲁南及苏北地区,李宗仁担任司令长官。
二、1938年2月,随着战事的进展,蒋介石重新划分战区。
1、第一战区,在平汉路作战,程潜担任司令长官。
2、第二战区,在山西作战,阎锡山担任司令长官。
3、第三战区,在苏浙作战,顾祝同担任司令长官为。
4、第四战区,在粤桂作战,何应钦担任司令长官为。
5、第五战区,在津浦路作战,李宗仁担任司令长官。
6、第六、第七战区撤销,增设第八战区,守备甘宁青地区,蒋介石兼任司令长官。
7、1938年6月14日,增设第九战区,以陈诚为司令长官,组织武汉保卫战。
武汉会战后,抗战转入相持阶段。1938年11月,蒋介石再次划分战区。
1、第一战区,辖河南及安徽一部,司令长官为卫立煌。
2、第二战区,辖山西及陕西一部,司令长官为阎锡山。
3、第三战区,辖苏南、皖南及浙闽两省,司令长官为顾祝同。
4、第四战区,辖广东、广西两省,司令长官为张发奎。
5、第五战区,辖皖西、鄂北及豫南,司令长官为李宗仁。
6、第八战区,辖甘宁青及绥远一部,司令长官为朱绍良。
7、第九战区,辖鄂南及湘赣两省,司令长官为陈诚(由薛岳代理)。
8、第十战区,辖陕西省,司令长官为蒋鼎文。

扩展资料:
全面抗战开始时,实力最强的当属于第三战区。这里集结了国军的主力部队,包括最精锐的中央教导总队。
因此,当淞沪会战打响后,第三战区顽强坚守三个月之久,让日军损伤惨重,打破了日本“三月亡华”的狂言妄语。
1938年3月—4月,徐州会战中,第五战区在李宗仁率领下,奋起作战,取得了台儿庄大捷,毙伤日军约2万余人,取得了是抗日战争以来最大胜利。
1938年的武汉会战从6月打到10月,中国军队第五、第九战区在安徽、河南、江西、湖北4省广大地区与日军英勇作战,以伤亡40余万的代价,毙伤日军25.7余万。
1938年11月后这八大战区中,第九战区实力最强。著名的长沙会战,就发生在这里。当时,中国军队与侵华日军在长沙为中心的第九战区进行了4次大规模的激烈攻防战,持续近一年。
双方总共投入兵力达到160多万(日军66万人次,中国军队100余万人次),特别是第三次长沙会战,薛岳率部毙伤日军56000余人,俘虏139人,取得了辉煌胜利。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抗日战争战区

战区炸完炸机场。
SB-2系列和Ar-2开局浅俯冲全速到达目标上空投弹,炸完逃跑。
伊尔28嘛,看你运气。
伊尔4和叶2装弹多,防护火力提升。不适合俯冲轰炸,都是属于开局后中低空快速突防的打法。尤其是叶2,战斗机就没几个敢接近的,如果是达到最大载弹量,机动性不佳,甚至机场起飞都有点难度。
佩8在后半球的防护火力非常强,尽量保持高度,一次出击至少能带走2个战区。
佩2系列机动性较好,图2系列防护火力较强,也能客串一下重战。
现在版本的图4就是空中战列舰有战区就炸战区,1个战区需要投放1.5吨TNT当量的炸弹

安禄山:其先祖是西域粟特贵族,因功受唐王朝赏封赐姓“安”。
史思明 高仙芝 封常清 哥舒翰 陈玄礼 郭子仪 李光弼

史思明 高仙芝 封常清 哥舒翰 陈玄礼 郭子仪 李光弼

安禄山,是因为继父姓改姓安的吧?原姓阿?

节度使:
中国唐代开始设立的地方军政长官。因受职之时,朝廷赐以旌节,故称。节度一词出现甚早,意为节制调度。唐代节度使渊源于魏晋以来的持节都督。北周及隋改称总管。唐代称都督。贞观以后,内地都督府并多省罢,惟军事活动频繁的地区尚存,以统州、县、镇戍。镇戍是经常性的防御据点,比较分散,兵力单弱,故每遇战事发生,必须由朝廷派遣行军总管统率出征或备御。规模较大的战役,又设置行军元帅或行军大总管统领诸总管。唐高宗、武后时期,为了加强防御力量和改变临时征调的困难,这类屯戍军设置愈多 ,并逐渐制度化,形成有固定驻地和较大兵力的军、镇、守捉,各自置使。行军大总管也逐渐演变成统率诸军、镇、守捉的大军区军事长官,于是长驻专任的节度使应时出现。节度使成为固定职衔是从睿宗景云二年(711)四月以贺拔延嗣为凉州都督充河西节度使开始的。至玄宗开元、天宝间,北方逐渐形成平卢、范阳、河东、朔方、陇右、河西、安西四镇 、北庭伊西8个节度使区,加上剑南、岭南共为10镇,始成为固定军区。节度使受命时赐双旌双节,得以军事专杀,行则建节,府树六纛(大旗),威仪极盛。节度使集军、民、财三政于一身,又常以一人兼统两至三镇,多者达四镇,威权之重,超过魏晋时期的持节都督,时称节镇。于是外重内轻,到天宝末酿成安史之乱。安史乱起,唐廷为了平叛,内地也相继设置节镇。节度使的僚属,都由节度使辟举,然后上报朝廷批准。所统州县长吏虽由中央任命,而实际则听命于节镇。内地节度使辖区虽是藩卫朝廷的军镇,但实际上往往对朝廷保持不同程度的离心状态。唐末农民战争爆发后,朝廷进一步失去对地方的控制,节度使林立,他们拥兵自雄,互相兼并。其中武力最强、在唐亡后建号称帝者,先后有五代 ;其余割据一方,立国改元(也有未改元者)自传子孙者为十国。而五代十国境内之节度使亦多桀骜跋扈,节度使部下更多悍将骄卒,逐帅杀使之军变事件不断发生。
宋初承五代旧规,节度使除本州府外,还统领一州或数州府,称为支郡,实际上是个半独立的小王国。赵匡胤、宋太宗采取各种政策,削弱节度使的军、政、财权,以加强中央集权。此后,节度使一般不赴本州府治理政事,而成为一种荣誉性的虚衔,授予宗室、外戚、少数民族首领和文武大臣,对武将更是晋升的“极致”,礼遇优厚。辽、金分别于大州或节镇诸州置节度使,掌管军民两政。元代废。

你当这是抗日战争呢!

唐朝安史之乱之前,九大战区的节度使各是何人?请一一例出.
答:安禄山:其先祖是西域粟特贵族,因功受唐王朝赏封赐姓“安”。史思明 高仙芝 封常清 哥舒翰 陈玄礼 郭子仪 李光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