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七年级上册语文的复习提纲,人教版的!完整一点。

作者&投稿:汲满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急求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复习提纲或相关资料~

七年级上册基础知识梳理

第 一 单 元
1.下面的注意有误,请改正。
痴(chí)心 隐(yníg)秘 绽(diàn)开 瀑(bào)布 凝(líng)成
擎(qín)天 啜(zhuì)泣 盘虬(yóu) 骚(shāo)扰
改正:
2.找出下列短语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擎天憾地 白白糟塌 蜂围蝶镇 驻立凝望 孤零希落 庸禄无为 灰心伤气
错别字:
改正:
3.解释下列成语。
小心翼翼:
肃然起敬:
忍俊不禁:
怡然自得:
庞然大物:
明察秋毫:
4.结合语境解释下面黑体词语。
(1)我的心在瘦骨嶙峋的胸腔里冬冬直跳。
解释:
(2)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解释:
5.指出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并简析其含义。
(1)(藤萝)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
修辞手法: 含义:
(2)一颗从小飘来的处子/却在我的心中扎下了深根
修辞手法: 含义:
6.解释《童年》中与现代汉语意义差别较大的字。
余忆童稚时: 张目对日: 私拟作:
项为之强: 方出神: 鞭数十:
7.解释下列文言虚词。
之:藐小之物: 心之所向:
昂首观之: 为之怡然称快:
为:项为之强: 为之怡然称快:
凹者为壑: 尽为所吞:
以:徐喷以烟: 以虫蚁为兽:
自以为是:
8.翻译下列文言句子。
(1)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2)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


9.常识填空。
(1)《意趣》选自 ,作者是 代文学家 。
(2)《在山的那边》中“山”的含义是 。

第 二 单 元
1.给下列词语中的黑体字注意。
玷( )污 洗濯( ) 寂寥( ) 诅( )咒
雏( )形 蜕( )化 贪婪( ) 姊( )妹
地窖( ) 厄( )运 猝( )然 蹂蹒( )
禀( )告 泯( )灭 倔强( )
2.根据读音在括号中填字。
(1)我们的存在只是一种悲凉的zhuì( )。
我听见有人chuò( )泣。
(2)那只不过是它的fù( )产品。
这景色不见得很美,却是一fù( )秋日风情画。
(3)她不kuì( )是赏月的行家。
他英俊kuí( )梧的身材时时出现在我的眼前。
(4)在她的眼里,月的阴晴yuán( )缺无不各具风韵。
爱护环境就是爱护我们的家yuán( )。
3.从下面的词语中挑出错别字,并加以改正。
绝处缝生 种种锁事 过分奥恼 生活坚辛 险象跌生 心犷神怡
独具惠心 羽毛建丰 不可摩灭 夸耀躬勋 蜕作佣人 玲珑踢透
错别字:
改正:
4.根据下面的示例解释词语。
示例:沉甸甸——形容物品很沉重。
方法:解释重叠的形容词时,只要用“很××”就可以不翻词典而比较准确地解释其含义。
(1)结实累累的柚子树:
(2)眼巴巴地等候小鸟孵出:
(3)彩旗冉冉升起:
(4)庸人失去理想,碌碌终生:
5.给下面雅致的书面语找常用的同义词。
诅咒—— 寂寥—— 玷污—— 洗濯——
点缀—— 雏形—— 丰硕—— 厄运——
归属—— 禀告——
6.仿照例句,用下面的关联词造句。
诚然,人类需要讲究现实的人,他们在工作中获得很多的报酬。但是,人类也需要梦想家——他们受事业的强烈的吸引,既没有闲暇也没有热情去谋求物质上的利益。
造句:诚然……但是……既没有……也没有……



7.翻译下列文言句子。
(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翻译:
(2)士不可以不弘毅。
翻译:
(3)温故而知新。
翻译:
8.文学常识填空。
(1)《人生寓言(节选)》的作者是 ;《我的信念》的作者是 ,即 ,著名 ,曾两次获 。
(2)《论语》是记录 的一部书。

第 三 单 元
1.找出下列每组注音错误的罢休字并加以改正。
A.朗润(rèn) 酝酿(niàng) 黄晕(yùn) 买弄(nèng)
改正:
B.水藻(zǎng) 澄(chén)清 湛(zhàn)蓝 抖擞(shǒu)
改正:
2.给下面的形近字注音、组词。
嫩( ) 懒( )
茏( ) 笼( )
贬( ) 眨( )
敦( ) 郭( )
猝( ) 粹( )
3.找出并改正下列短语中的错别字。
纹理精至 反老还童 津津乐到 花枝召展 苏活筋骨 乎朋引伴
稳士高僧 俯生凝神 溪水清烈 卢蓬白霜
错别字:
改正:
4.指出下列句子描写的角度和作用。
(1)(鸟儿)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歌喉,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
角度:
作用:
(2)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角度:
作用:
5.指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说说其表达效果。
(1)走出门,就与含着露水和栀子花气息的好风童个满怀。
修辞手法:
表达效果:
(2)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斜织着……
修辞手法:
表达效果:
6.文学常识填空。
(1)《春》的作者是 ;《济南的冬天》作者是 ,原名 。
(2)《山中访友》中的“友”就是 ,文题的意思是 。
(3)《秋天》的作者是 ,现代 人、 家。代表作有 。
(4)《观沧海》的作者是 是 (时代)的 家、 家、诗人。
(5)《钱塘湖春行》的作者是 是 代大诗人,著有 。钱塘湖就是 。
(6)《西江月》的体裁是 ,“西江月”是 。作者 ,号 , (朝代)著名爱国词人。本篇选自 。《天净沙》的体裁是 ,“天净沙”是 。作者 , 代著名的 家。
7.背诵默写。
(1)春中赞美春天的生命力、表现文章主题的三个比喻句分别为



(2)《次北固山下》的颈联是

(3)《钱塘湖春行》中写动物的诗句是 ,写植物的诗句是 。
(4)《观沧海》中表现诗人博大胸襟的诗句是 。
(5)《西江月》里形象表现丰收之乐的诗句是 。
(6)《天净沙》中表现全曲主旨的一句是 。
第 四 单 元
1.给下列黑体字注意。
骸骨( ) 峰峦( ) 妒( )忌 预兆( )
喑哑( ) 嗉囊( ) 静谧( ) 篡( )改
劫( )掠 莴( )苣 螽( )斯 尖喙( )
2.根据果文填写词语。
(1)天上的云,真是姿态万千,( )。
(2)如果你拉的琴再响亮一点儿,那你就是比蝉( )的歌手了。
(3)虽说是近邻,离地球也有38万公里,真是( )。
3.找出并改正下列短语中的错别字
稍然潜行 大雨顷盆 朦胧不青 乌云弥慢 清诡响声 哀鸣剔蹬
惊惶矢措 夜色沧茫
错别字:
改正:
4.在下列括号里填上恰当的修饰词语。
示例:(高明的)魔术师
( )雕刻家 ( )宇航员 ( )狩猎者 ( )侵略者
5.仿照下面的句子写一段话。
(登上月球)这一小步,对一个人来说,是小小的一步;对整个人来说,是巨大的飞跃。(提示:句子中的“小”与“大”形成对比,突出了登上月球的重大意义。)
仿写:建立新中国,


6.辨别下列句子的表达方式。
(1)飞船像一叶孤舟在太空中缓缓地行驶。( )
(2)高积云是成群的扁球状的云块……( )
(3)美国宇航员……拜访了月球,迈开了人类探索太空的重要一步,树起了宇航事业的一块新的里程碑。( )
7.指出下列句子分别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1)如果卷云成群成行地排列在空中,好像微风吹过水而引起的鳞波。( )
(2)蝈蝈则相反,它进攻比自己大得多、强壮有力得多的庞然大物,而这种身材大小悬殊的肉搏,其结果是毫无疑问的。( )
(3)这个引力的静止点在离月球28000公里的地方……( )
(4)里层是红色的,外层是紫色的。这种光圈叫做晕。( )
8.文学常识填空。
(1)《化石吟》属于 诗;诗句“ ”表现了诗的主题。
(2)《绿色蝈蝈》的作者 是 国著名的 家。本文选自 。
(3)《山市》选自 ,作者 世称 先生。 代
家。山市与 相似。

第 五 单 元
1.根据拼音写汉字。
投zhì( ) nüe( )杀 mǒ( )杀 jué( )别 ǒu( )尔
shí( )物 sè( )缩 dǎo( )告 沐yù( )
2.给下列书面语找一个同义口头语。
荡漾—— 嫌恶—— 寂寞—— 寒颤——
宽恕—— 匿笑——
3.根据课文填写成语。
(1)我( )似的,便跑向少有人去的一间堆积杂物的小屋去……
(2)我们俩( ),语文老师管我俩叫( )。
(3)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 ),终不愿意。
4.下列句子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1)我呆呆地望着她,止不住流下了眼泪。
角度:
作用:
(2)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
角度:
作用:
(3)“我不告诉你,妈妈。”这就是你问我那时所要说的话了。
角度:
作用:
5.景物描写往往被作者赋予了有鲜明感情色彩的意象。细读并分析下面的句子。
(1)四面都还是严冬的隶杀,而久经诀别的故乡的久经逝去的春天,却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
景物的意象:
表达的感情:
(2)月亮出来了,冷冷的,我不禁打了个寒颤。
景物的意象:
表达的感情:
(3)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
景物的意象:
表达的感情:
6.文学常识填空。
(1)《风筝》选自散文集 ,作者 是我国现代伟大的 家、
家、 家。
(2)《纸船》选自诗集 ,作者 原名 ,是我国现代著名的 家、诗人。
(3)《金色花》选自 ,作者 是 (国家)文学家。1913年获 奖。
(4)《散步》的体裁是 ,表现了 的主题;《羚羊木雕》的体裁是 ,表现了 的主题。
7.读下面一段话,思考填空。
对于子女来说,父母就是心中迷恋的家;对于妻子来说,丈夫就是心头依靠的家;对于丈夫和爸爸来说,丈夫就是心头依靠的家;对于丈夫和爸爸来说,妻子儿女就是他永远的家。
思考填写:“家”就是他们心中的 。
8.解释下列文言短语中的团体词。
寒雪日内集 讲论文义 何所似 差可拟
与人期行 去后乃至 下车引之 非人哉
太丘舍去 尊君在不

第 六 单 元
1.改正下列黑体字的错误注意。
炫(xián)耀 称(chàng)职 呈(céng)报 爵(jiáo)士 附和(huò)
莽莽榛榛(zēn) 溅(qián)落 踪(zhōng)迹 萤(yún)火
改正:
2.按照要求默写诗句。
(1)《天上的街市》中表现诗人追求自由的诗句是:你看, ,定然是 。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 。
(2)《过故人庄》的颔联是: 。
(3)《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抒发思念之情的诗句是: ,

(4)《夜雨寄北》中虚写相逢情景的诗句是: ,

(5)《泊秦淮》中借古讽今的诗句是: ,

(6)《浣溪沙》中广为传颂的名句是: ,

3.仿照下面的句子写一段话。
澄澈的池水照见了她的面容和身影;她笑,池水里的影子也向着她笑;她假装生气,池水里的影子也身着她生气。
蔚蓝的天空像镜子映照着她的心思。 ;

4.文学常识填空。
(1)从体裁看,《女娲造人》是 故事;《盲孩子和他的影子》是 故事;《蚊子和狮子》是 故事。
(2)选自《伊索寓言》的课文是 ;选自《韩非子》的寓言是 ;选自《淮南子》的寓言是 ;
(3)从诗词的格律来看,《龟虽寿》属于 诗;《过故人庄》属于 诗;《夜雨寄北》属于 诗;《浣溪沙》属于 诗。
5.回顾课文,回答问题。
(1)《龟虽寿》中用神龟、腾蛇这些长寿之物对吟咏“老骥”和“烈士”有什么作用?
作用:
(2)宋国富人智子疑邻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原因:
(3)我们从塞翁“丢马”“得马”和“折其髀”“父子相保”等事件中发现了什么道理?
道理:
(4)我们从《盲孩子和他的影子》的故事中体会到了什么哲理?

因为字数限制,还有很多内容没有上传,请给个邮箱,我发到你邮箱

语文学习复习,最基本的要学会听课,掌握老师要求的知识点。同时,学习要有计划,计划主要是为了提高学习的有效性,同时也有利于要成一个好的学习习惯。如果写作能力差,就一周写一篇作文,如果阅读差就一天练习一篇阅读理解,如果基础知识差就每天抽出点时间记忆背诵一下,等等。

1、学好语文重点之一:字词、古诗词、古文等的记忆背诵或赏析。这类知识的学习重点在课堂上,课上要专心,课后多花点时间去记忆背诵、理解运用。

2、学好语文重点二:阅读一定要强化,最好能够做到每天练习一篇阅读。另外可以学习一下快速阅读,快速阅读是一种高效的阅读、学习方法,其训练可以激活我们“脑、眼”潜能,培养和提高我们的阅读速度、归纳分析、理解记忆等方面的能力。掌握快速阅读之后,在阅读文章、材料的时候可以快速的提取段落、文章的脉络和重点,促进整理归纳分析,提高做提效率;同时可以节约大量的时间,游刃有余的做其它事情。快速阅读的具体练习可以参考《精英特全脑速读记忆软件》,我自己学生时代练习过,现在也在受益。

3、学好语文重点三:提高写作能力。写作的基础是素材和思路,平时要多阅读多积累。高中学习是比较紧张的、时间也很有限,我前面提到的快速阅读在素材积累上就可以提现出很大作用。有了积累,可以多看看那些优秀作文,找找写作的思路,要多动笔写,学会借鉴、运用、融会贯通,这样写作能力才会不断地提高。

语文成绩提高也是需要做题的,平时不能只是一味的记忆背诵,防止眼高手低。

1、 语言积累和运用。

2、 现代文阅读。

3、 文言文、古诗词阅读。

4、 作文复习。

5、 专题训练及总测试。

二 重点

1、 注意辨别字形、正字音、释词义,理解语句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

2、 整体感知课文,理解文章内容和写作特色,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3、 学习文言文,生在朗读、背诵。掌握积累一些文言词语,理解文章大意,学会翻译文言文。

4、 学会审题,并结合学习生活实际,选取典型的材料进行作文,学会运用学过的词语及写作技巧。

三 难点:

1、 关键词语的揣摩。

2、 理解一些重要语句的深刻含义。

3、 理解诗歌的意境。

4、 作文的选材立意。

四、学情分析:

七(2)班共有学生47人,根据半学期的教学情况来看,具体表现为:

1、书写能力差。有许多学生不能规范地书写汉字。许多汉字没有掌握好,连一些常见的字都写错。

2、汉语拼音知识掌握不好。许多同学不会四声,有的连“b”、“d”都不会分。

3、理解能力差。不会审题。辨别美丑善恶的能力差。所以,在答题时答非所问或者根本就错误。

4、阅读量小。许多人没有读过四大名著。

5、许多同学学习目的不明确,吃苦能力差。不认真做作业。

五、策略与措施:

1、根据学情制定好复习计划并认真落实。

2、针对不同学生的情况进行个别谈话指导。

3、练习要扎实,讲练结合。

4、进行模拟测试。

5、通过练习、模拟教给学生答题、审题的方法以及训练他们的答题速度。

六、课时划分:

1、 积累与运用(4课时)。A、名著导读。B、拼音汉字、改正错别字。C、

古诗、名句的默写。D、仿写句子、广告标语、综合性学习。

2、 现代文阅读(6课时)。A、课内阅读(4课时)。B、课外阅读(2课时)

3、 文言文阅读(4课时)。

4、 作文(2课时)。

七、复习教案

第一 、 二课时

复习内容

1、 名著导读。

一 掌握名著导读的知识点。

1、教师引导学生明白本册三本名著的主要内容及相关知识点。

2、老师设计几个关键性问题,让学生去找答案。

3、问题的反馈。教师归纳答题的技巧。

如:

《爱的教育》:情感的熏陶和品德的启示

1、 作家、作品。

A、《爱的教育》原名《心》,是意大利作家德.亚米契斯为9-13岁的孩子创作的一部小说。

B、采用日记体形式,讲述一个叫恩利科的小男孩成长的故事。故事主题:真挚的爱。

C、全书共100篇,分三部分:①主人公恩利科的日记。②恩利科父母的教子篇。③老师的九则故事。这三部分以青少年的情感教育和品德教育为中心。

2、问题设计。

A、《爱的教育》一书中哪个故事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为什么?

B、读了《爱的教育》,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试举例说明。

C、《爱的教育》的故事中,谁给你留下最深的印象,为什么?

《繁星》《春水》:母爱、童真、自然

1、 作家、作品。

A、《繁星》《春水》是冰心在印度诗人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下写成的。主要是“零碎的思想”。

B、全集包含三方面的内容:①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②对大自然的崇拜。③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2、问题设计

A、冰心的《繁星》《春水》中,哪一首诗给你印象最深?并谈谈你有体会。(如《纸船》)

《伊索寓言》:生活的智慧和想像的魅力

1、 作家、作品。

《伊索寓言》是世界文学史上流传闻最广的寓言故事集之一。

2、 了解其中一些经典作品的寓意。

3、 阅读其中的一些寓言故事,认识故事提示的寓意。

4、 练习巩固。

A、《伊索寓言》中你最喜欢哪几则故事?请说说理由。(最少两则)

B、你能从《伊索寓言》中说出一则警示人们做好事也要看对象,以免上当受骗的故事吗?

第三、四课时

1、 复习本册学过的生字生词,掌握音、形、义。

2、 熟练运用学过的生字词。

第五、六课时

复习内容

1、 复习古诗、名句的默写。

2、 学会初步赏析一些古诗或《论语》中的名句。

复习过程

一、学生复习要求背诵古诗和名篇。

1、 学生诵读本册要求背诵的古诗。

2、 教师指导学生熟记一些名句,会默写。

3、 掌握重点,理解诗歌的主题思想,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二、默写练习。(主要针对后进生,以激励为主)

第七课时

复习内容

1、 仿写句子。

2、 复习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的辨别和运用。

第八、九课时

复习内容

1、 本册书中的课内讲读课文。

2、 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思路,理解文章主要内容。

3、 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4、 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

5、 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

复习过程

一、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思路,理解文章主要内容

1、 指导学生再次把握各讲读课文的文章脉络,理清思路。

2、 阅读训练(下发练习卷)

二、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1、教师让明确词语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会有不同的含义,或更具深刻的含义。

2、指导学生如何去理解在语言环境中词语的深刻含义。

A、上下文的联系。

B、词语句子的言外之意。

C、作品的写作背景。

如何理解“无可把握的悲哀。我倒不如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吧”(结合写作背景)

三、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

1、理解作者表达的主题思想,划出文章中的重点句子,并能结合主题思想有较深的理解。

2、 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的方法有:

A、 看文章的题目。

B、 看文章的开头和结尾。

C、 看文章的抒情、议论部分。

D、 分析人物的性格。

E、 综合各段段意。

F、 分析文章的写作背景。

这些方法要结合具体的文章去感悟,去理解,去运用,多做专题训练,才能提高自己的阅读水平。

四、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

第十、十一课时

复习内容

1、 文言文实词、虚词积累。

2、 文言文翻译。

3、 文言文主要内容和写作特色。

4、 古诗文的朗读和背诵。

5、 重要的作家作品常识。

第十二、十三课时

复习内容

1、本册各单元的综合性学习。

2、本册中各单元的作文指导。

3、一些常用文体的写作指导。

第 十四、十五课时

综合测试,讲练结合
w w
w.5 Y k J.Co m

七年级上册语文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
《社戏》1、本文选自 ,题材是 ,“社”原指 ,在绍兴 ,“社”是 ,“社戏”就是 。课文是按 顺序,以 ,为线索写了看社戏的经过,其经过是 , , 。
2、本文作者是 ,我国著名的 家、 家、 家,主要作品有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
3、本文中心是:作者通过对童年时代一段看社戏的往事回忆,表达了对童年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留恋之情。
4、作者为什么说“一直到现在,我------------那夜似的好戏了”?含义:见课本
5、背默填空“我的很重心忽而轻松了-------于是,赵庄便在眼前了。”
安塞腰鼓1、填空:(1)骤雨一样,-------安塞腰鼓。(2)这腰鼓,------亢奋了。(3)容不得束缚------那么一股劲!(4)它使你从来-------磅礴的能量!(5)每一个舞姿------使人叹为观止。(6)使人想起:------大彻大悟。
2、运用排比和反复的手法好处是:语言气势充沛,节奏鲜明,感情强烈。
3、本文的主旨是(1)歌颂生命中奔腾的力量。(2)表现要冲破束缚、阻碍的强烈渴望。(3)歌颂阳刚之美。(4)人就应该这样痛快淋漓的生活、表现。
《竹影》 1、 本文选自 ,作者 ,现代 家 、 家。
2、芥子园画谱 即 ,为中国画技法图谱, 朝初年编印成书。
3、本文写了哪两件事?中国画和西洋画的特点各是什么?
《观舞记》 1、本文的作者是 ,原名 ,主要作品有散文集 ,学习泰戈尔写的小诗体诗集有 , ,曾被公认为小诗的楷模。
2、本文主要是用 和 等修辞手段,形象生动的表现了卡拉玛姐妹精妙的舞蹈。
3、在舞蹈风格上:安塞腰鼓主要表现阳刚之美,观舞记主要表现阴柔之美。
4、作者在文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看戏》(1)文章按戏前、戏中、戏后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描写了 和 ,突出了一个 字;第二部分重点描写了 ,突出了一个 字;第三部分交代了演员的 和 ,突出了一个 字。文章结尾处运用了 的写作手法。
(2) 是我国四大国粹之一。本文通过描写 的盛况,赞美了 。
(3)本文作者 ,著名的 家、 家译作有 。
(4)“一笑一颦“的“颦”意思是;还有一个常见的成语是 ,意思是 。
《口技》(1)本文选自 ,作者是 ,字 , 朝的 编写的 小说。
(2)文章首尾两段用相同的句式交代了演出的道具。这样对文章的结构及表现口技人的表演的作用是:
(3)写人物有 描写和 描写,文中口技者表演的部分是 描写,听众的神情和动作的部分是 描写,后一种描写在文中起到了 作用。

第二单元
《邓稼先》1、本文作者 著名的 家,获得过 奖。
2、“浩浩乎!平沙无垠 不见人”出自 朝,作者是 写的 。文中描述 揭示了 。
3、碎首黄尘, 、 。勒功指 。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1、闻一多,著 名的 、 、 ,著作有第一部诗集 ,第二部诗集 。本文作者 ,著名的诗人,成名作 ,诗集 ,本文体裁 。
2、“漂白了的四壁”出自 的诗句 。
3、本文的写作特点是(!) 结构严谨,选材精当,精于剪裁(2)语言生动形象,精练含蓄,富于感情和音乐美(3) 夹叙夹议 。
4、“仰之弥高,钻之弥坚”从《论语•子罕篇》中引来,是颜渊赞美的话,意思是:吾师之道越抬头,越觉得高,越用力钻研,越觉得深。
5、仿写: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答案:他,是锋利的匕首。他,是革命的投枪。(鲁迅)
《纪念白求恩》(1)白求恩,全名是 , (国家) 职业。
(2)本文为 而作的。
(3)写作特点:(1)夹叙夹议,以议为重(2)运用对比增强说理性(3)语言鲜明有力,富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音乐巨人贝多芬》(1)本文作者 ,当代作家,原名 。
(2)贝多芬被世人称为 , 国, 家, 家,代表有 。
(3)罗曼•罗兰 国,作家, 家, 家。有长篇小说 ,主人公 是的事迹以 为原形。
(4)课文题目中的“巨人”二字有何含义?(伴你学)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1)作者是 , 国作家,被世人称为 ,代表作有 , 。
(2)福楼拜 国作家,代表作 。
(3)都德 国作家,代表作 。
(4)左拉 国作家,代表作 。
(5)伊万•屠格涅夫是 国作家,代表作有 , 。
(6)歌德 国作家,代表作 , , 。
《孙权劝学》(1)本文选自 ,是由 主持编写的一部 。记载了从 到 共1362年间的故事。
(2)司马光,字 , 朝, 家, 家。孙权,字 , 时, 国创建者。
(3)吕蒙,字 , 时, 国名将。
(4)从这个故事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5)本文人物形象鲜明,分析三个主要人物。P41源自本文的成语有:
(6)本文注重以对话表现人物
第三单元
《最出色的球员》(1)本文作者是 , 国纽约,著名的 球员。
(2)本文以 人称的写法,好处是:真实而又便于抒发感情,使读者感到亲切自然。
(3)填空:感受今天的阳光, , 这也是一种超脱。
《我打败了男子汉》(1)本文的作者是 ,中国著名 , 获得者。
(2)本文按 顺序,较多采用 手法。
(3)“天高气爽,半边青山在蓝天的映衬下翠绿欲滴,令人赏心悦目”这一环境描写的作用是:明朗美丽的景色和自信乐观的心理相映衬,表现了我志在必得的良好状态。
《我的梦想》(1)本文以为 线索,从 到 ,继而重新设计 。
(2)本文表达了人,应该不屈服地向命运挑战,不断超越局限的人生感悟。
(3)本文采取 手法。
(4)奥运口号是: 。
《门外观球》(1)题目的含义是:①作者以一个“足球门外汉”自居②恰恰因为如此,才能从一个崭新的角度看足球。
(2)本文以时间顺序组织材料,采用 手法。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相结合等手法。
《下棋》(1)本文作者 ,现代 家、 家、 家、课文选自 ,他的代表作是 ,他的创作以 著称。
(2)本文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态度?答:即不可太张扬,亦不可太低调,干什么事情都要把握一个度,讲究不急不离,化用儒家中庸思想来对待生活。

http://www.5156edu.com/page/10-01-05/52598.html

1、《在山的那边》选自《长江文艺》,作者王家新,这是一首现代诗,诗人运用象征的手法,取象于群山和大海。用大海比喻理想,用群山比喻重重困难,用爬山比喻艰苦奋斗。告诉人们:奔向理想的人生征途是漫长的,但是,只要百折不挠地坚持奋斗,理想境界终将实现。

2、《走一步,再走一步》的作者是美国作家莫顿·亨特,本文记叙的是“我”童年时一次“脱险”的经历。文章却蕴含着一个哲理:在人生道路上,不管面对怎样的艰难险阻,只要把大困难分解为小困难,一个一个地认真解决小困难,终将战胜巨大的困难,赢得最后的胜利。

3、《生命 生命》是香港女作家杏林子(本名刘侠)的一篇散文。这篇文章通过三个事例引出了对“生之欲望”、“生命力”和“生命”的感悟,并从不同的侧面引发出了三点思考:即必须对自己负责,好好地使用生命,让人生更有意义;要让有限的生命发挥了无限的价值,使我们活得更为光彩有力;要珍惜生命,珍惜时间,不懈努力,为生命奋斗,勇敢地活下去。

4、《紫藤萝瀑布》选自《铁箫人语》,是女作家宗璞的一篇散文。这篇文章通过对一树盛开的紫藤萝的驻足观赏,使原先的悲痛和焦虑化为宁静和喜悦。悟到“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不能让昨天的不幸把人压垮,每个人都应该像紫藤萝的花朵一样,以饱满的生命力,投身到生命的长河中去,在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

5、《童趣》选自清代文学家沈复《浮生六记》中的“闲情记趣”一章,本文的主旨是写作者儿时的“物外之趣”。

6、《理想》是诗人流沙河的一首现代哲理诗。这首诗从理想的历史意义、人格意义和人生意义三个方面告诉人们:人生要有理想,只要树立了理想,并为之不懈地奋斗,就会取得丰硕的收获。

7、《短文两篇》中的《行道树》是由台湾女作家张晓风所作。这篇文章借行道树的自白,抒写了奉献者的襟怀,赞美了奉献者的崇高精神,文中行道树的形象就是无私奉献者的形象。另一篇文章《第一次真好》,由台湾女作家周素珊所作。文章表达了作者的感悟: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生命也就愈益多姿多彩。当然,作者所说的第一次,都是有益身心的第一次。

8、《人生寓言》的作者是周国平。其中《白兔和月亮》告诉人们:拥有巨大的利益会勾起无穷的得失之患。《落难的王子》通过王子的经历又告诉人们:厄运能使脆弱的人变得坚强起来。

9、《我的信念》的作者是波兰著名科学家玛丽·居里(即居里夫人),在这篇文章中,作者阐述了一个位科学工作者应当具备三个方面的品质。其一,科学工作的宗旨是探讨真理,而不是“谋求物质上的利益。”其二,科学工作需要自由,需要宁静,需要时间。其三,科学研究需要献身精神。其中献身精神是全文的核心。也是居里夫人思想品质的根本。

10、《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之一。课文所选的十则,有的谈学习方法,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有的谈学习态度,如“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还有变修身做人的,如“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

11、《春》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散文,作是朱自清,字佩弦,代表作有《荷塘月色》《背影》等。在《春》中,作者按照盼春、绘春和赞春的思路来结构全文。在绘春部分,依次描绘了五幅美丽的图画,分别是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和迎春图。最后运用比喻,突出了春天新、美、力的特征。

12、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和话剧《茶馆》等。《济南的冬天》一文,开篇就以对比的写法突出了济南无风、无雾(响晴),无毒日(温晴)的宝地特点,然后,从阳光朗照下的山;薄雪覆盖下的山;不结冰的水三个方面写了济南的冬天。表达了对济南的赞美之情。

13、《山中访友》是一篇构思新奇、富有想象力、充满童心和好奇心的散文,文章充满了浪漫色彩。在叙述方式上,本文独具匠心,给人的感觉似乎是要到山中寻访一位朋友,原来是古桥、古树等自然界的朋友。然后通过与这些朋友互拆心声,营造了一个如诗如画的童话世界,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14、《秋天》这首诗,选自诗人、评论家何其芳的《预言》。这是一幅绚丽多彩的乡村秋景图。由农家丰收图、霜晨归渔图和少女思恋图组成。

15、古代诗歌五首分别出自汉乐府、唐诗(五律、七律)、宋词和元曲。

第一首《观沧海》由东汉政治家、军事家曹操所作,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通过描写茫茫沧海波澜壮阔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宏伟的抱负、宽广的胸襟,表现了诗人豪迈自信的思想感情。这首诗的基调苍凉慷慨,历来被视为“建安风骨”的代表作。

第二首《次北固山下》由唐代诗人王湾所作,作者通过对江南残冬早春景象新鲜而又精致的描绘,表达出诗人无比热爱江南水乡和怀念家乡及亲人的思想感情。

第三首《钱塘湖春行》由唐代大诗人,晚年又叫香山居士的白居易所作。这首诗通过抓住环境和季节特征,选取典型景物描绘了钱塘湖的早春风光,抒发了作者的喜悦心情。

第四首《西江月》由南宋豪放派词人辛弃疾所作。这首词通过描写农村夏夜的清新景色,抒发了作者的闲适心情。词的上片写景其实是烘托,下片写避雨才是本意所在,也是词的意趣所在。

第五首《天净沙·秋思》是元代著名戏曲作家马致远所作。天净沙是曲牌名。这支“曲”通过九个具有明显深秋色彩的互不相干的事物(前三句所写景物)。在苍凉的深秋暮色笼罩下构成了一个统一体。通过相互映衬达到情景妙合无痕的效果,真切地表达出天涯沦落人的孤寂愁苦之情。

16、《化石吟》是一首赞颂化石的抒情诗,“吟”是古典诗歌的和种名称,这里是“赞颂”的意思。作者以优美的语言,富有感情地赞颂了会讲话的奇异的化石。本文先通过几个疑问句启发人们和作者一起去想像亿万年前那神秘的世界,去倾听化石讲述那奇幻的神话。

17、《看云识天气》是一篇科普文。作者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从两个方面介绍了云和天气的关系:不同形态的云和天气的关系;不同光彩的云和天气的关系。在结构上,全文运用了总分总的关系。

18、《绿色蝈蝈》是法国著名的昆虫学家法布尔的一篇妙趣横生的小品文。选自他的作品《昆虫的故事》(《昆虫记》),作者采用生动活泼的笔法,把蝈蝈写得活灵活现。鲁迅曾把《昆虫记》称为“讲昆虫故事”“讲昆虫生活”的楷模。

19、《月球上的足迹》真实地记录了美国宇航员登月的全过程。文章从“准备、登月、升空、返航”四个方面按时间顺序作了记叙。这是一篇饶有兴味的科普小品。全文写得清楚明白,生动形象,吸引人。

20、《山市》选自《聊斋志异》(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作者是清代文学家蒲松龄,字留仙,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山市,山中蜃景,与“海市蜃楼”相似,是一种因折光反射而形成的自然现象。本文再现了山市由生成到消失的全过程,描述了山市的美景。

21、《风筝》选自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革命家。他在1918年第一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1921年发表了代表作《阿Q正传》。鲁迅的作品集有:小说集《呐喊》《彷徨》,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二心集》《坟》《三闲集》《而已集》等。本文以“风筝”为线索,围绕“风筝”叙写了封建教育思想对儿童精神上的压制,表现了作者的自我剖析精神和对冷酷现实的极端憎恶。

22、张之路的《羚羊木雕》以“羚羊木雕”为线索, 通过“查问木雕——赠送木雕——取回木雕”几个情节,表现了一家人不同的心态,并提出疑问:要木雕还是要友情。要不要取回木雕是整个事件的高潮和矛盾的焦点。

23、《散步》以时间顺序叙写散步的过程,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动人的画面。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昭示中年人应肩负起承前启后的责任,给人以深刻启示。

24、诗两首。《金色花》以“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生发想象,展开三幅耐人寻味的画面,让我们感受到母子情深,感受到母子之爱,那么一种亲昵,那么一种亲热。寄寓了母子情深以及人类天性的美好与圣洁。《纸船》采用托物寄情的手法,表达了远离家乡的游子对日夜思念的母亲的深情呼唤,是献给亲爱的母亲的一曲深情的颂歌。文中纸船象征漂泊无依的孤独,象征思念母亲、思念祖国的一颗心,象征诗人纯洁、美好的心愿。

25、《世说新语》两则。《咏雪》选自南朝宋时刘义庆组织人员编写的《世说新语》,它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全书共8卷,分为德行、言语、文学、政事等36门。本文编入“言语”门。通过谢太傅一家雪后赏景的故事,对才女谢道韫给予了有力的赞赏。谢朗的诗形象地写出了雪落的颜色和姿态;而谢道韫的诗在追求形似的同时,更注重了神似,有深刻的意象。《陈太丘与友期》记陈记七岁时的故事,表现了他的聪慧,但主要是写了他懂得为人的道理。“无信”和“无礼”为全篇核心。

26、《皇帝的新装》是19世纪丹麦著名的童话大师安徒生初期创作的童话作品。本文通过一个昏庸无能而又穷奢极欲的皇帝受骗上当的故事,揭露和讽刺了皇帝和大臣们的虚伪、愚蠢和自欺欺人的丑行。

27、《郭沫若诗两首》。《天上的街市》取材于我国古代有关牛郎织女的传说。它借丰富新奇的联想和想象,描绘了美妙的天街景象,表达了诗人摆脱封建束缚、追求理想、向往自由幸福的思想感情。《静夜》在写法和风格上和《天上的街市》很相似,都是在前面写景的基础上,转而进入想象的世界,收尾出人意料,让人产生无尽的回味和向往。这首诗立足“静夜”,描绘月光、松树、疏星等景物,展开联想,有一位鲛人在天河岸边对着月夜无声地流下了珍珠泪。寄托诗人的失望情绪,隐含对祖国、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28、《女娲造人》以时间为序,记叙了女娲造人的全过程,表现了原始初民对人类自身来源的好奇、追索,以及在当时社会生活条件下所做出的极富想象力的解释。文中处处充满了人类诞生的喜悦之情。

29、《盲孩子和他的影子》是一篇美丽的抒情童话,它营造了一种纯真、友好的氛围,具有诗情画意的境界。文章从“影子”“萤火虫”对盲孩子的关爱、帮助中,启示我们都应该来关爱弱者,只有“爱”才能使他们感受到生活的光明和美好。

30、伊索寓言《赫耳墨斯和雕像者》对盲目自高自大的赫耳墨斯进行了讽刺,告诉我们要重视事物的本质,不能爱慕虚荣;另一则《蚊子和狮子》则提醒我们,取得成绩后不要骄傲自满,得意忘形。《智子疑邻》提醒我们不能根据亲疏远近去判断人和事情,不能心存偏见。《塞翁失马》告诉我们,祸福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看书啊
背书啊
看练习册的阅读题啊
看作文选啊

七年级上册语文知识提纲
答:在复习的过程中,要依据自己的情况找出重点和难点,也就是那些自己没有记住或者记忆不清,甚至是存在偏差和错误理解的知识。复习中,可以先自己进行理解,然后再对照词语或者成语的含义,对比自己的理解是否准确到位,那些理解准确的词语可以一带而过,理解上有问题的就需要重点记忆。 七年级上册语文知识提纲相关文章: ★ 人...

最新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提纲
答:第一单元复习旨要一、应记住的基础知识。1、文学常识。①《秋天的怀念》作者史铁生。北京人,当代作家。②《羚羊木雕》作者张之路。③《散步》作者莫怀戚。④《金色花》作者泰戈尔,印度文学家。著作有诗集《新月集》、《飞鸟集》,长篇小说《沙子》、《沉船》等。191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⑤《荷叶》作者...

2021七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总结
答:初一语文上册知识点 总结 记叙文 ( 散文 )的结构特点:①按时间顺序或事件发生、发展的顺序组织材料。②按观察点的变换安排材料,如《我的空中楼阁》。③按场面的安排安排材料,如《内蒙访古》。④按材料性质归类安排结构,如《琐忆》。⑤按作者认识的过程或感情的变化安排材料。如《荔枝蜜》。...

求七年级上册语文的复习提纲,人教版的!完整一点。
答:B、你能从《伊索寓言》中说出一则警示人们做好事也要看对象,以免上当受骗的故事吗?第三、四课时 1、 复习本册学过的生字生词,掌握音、形、义。2、 熟练运用学过的生字词。第五、六课时 复习内容 1、 复习古诗、名句的默写。2、 学会初步赏析一些古诗或《论语》中的名句。复习过程 一、学生复...

急求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提纲(人教版的)必须重点,不是习题,要能复制...
答:10,时:故时有物外之趣:常常 元方时年七岁:当时 时而习之:时常.11,富:宋有富人:形容词,富裕 家富良马:动词,有很多,富有12,亡:暮而大亡其财:丢失 马无故亡而入胡:逃跑13,引:下车引之:拉 丁壮者引弦而战:拿起,拉开.14,数:见宫殿数十所:表示不确定的数目. 层层指数:点数,计算.15,词性活用:鞭:...

七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归纳
答:★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复习资料以及知识点归纳 ★ 七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总结 ★ 初中语文知识点归纳总结 ★ 初一上册语文的重点知识点 ★ 初一人教版语文上册知识点归纳 ★ 七年级语文重点知识点总结归纳 ★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归纳 ★ 七年级上册语文基础知识汇总 ★ 新版初一上册语文课本知识...

七年级上册语文复习提纲,不要试卷。第一篇课文是《忆读书》,第二篇课文...
答:七年级(上)语文复习资料 一、认读下面的生字 1、嶙峋(línxún) 2、炫xùn目 3、啜(chuò)泣 4、训诫(jiè) 5、凝níng视 6、小憩(qì) 7、擎qíng天撼hàn地 8、肃sù然起敬 9、庸碌lù 10、糟zāo蹋 11、忍俊不禁jīn12、迸bèng溅 13、伫zhù立14、伶líng仃...

七年级语文知识点归纳上册
答:初一语文上册知识点归纳 总结 第1课.散步莫怀戚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分歧qí蹲dūn下 2.解释下列词语。(1)委屈:受到不应有的指责或待遇,心里难过。(2)粼粼:形容水的明净。(3)各得其所:每个人或每种事物都得到适当的安置。二、重点 句子 背记知识清单 到了一处,我蹲下来...

七年级上册语文浙教版复习提纲
答:shēng生 yǎng痒sū酥sū酥 liàng踉踉qiàng跄跄七年级上语文期末系统复习资料文言文阅读篇七年级上册:1、童趣一、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答案1、项为之强 项 :颈,脖颈。强:通“僵”,僵硬。2、徐喷以烟 徐:慢慢地。以:用3、果如鹤唳云端 果 :果真,果然。唳:鸟鸣4、以从草为林 林:树...

七年级语文知识点总结上册
答:我们需要做的就是熟记这些知识系统和复习规律,然后熟练的运用。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一些 七年级语文 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一语文上册知识点 总结 修辞: 1、比喻:使语言形象生动,增加语言色彩。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形象。 2、拟人:把事物当人写,使语言形象生动。给物赋予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