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战役的名称

作者&投稿:台呢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列举解放战争中三大战役的名称~

解放战争中著名的三大战役的名称和发生时间:
三大战役是指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同国民党军队进行的战略决战,包括辽沈、淮海、平津三个战略性战役。
辽沈战役:
辽沈战役是第一个战役。辽沈战役从9月12日发起,东北野战军先后分路奔袭北宁路。到10月1日,切断了北宁路,一部分主力进抵锦州城下。10月10日,由华北国民党军组成的“东进兵团”自锦西向通往锦州的要隘塔山发起猛攻。东北野战军预先设置在塔山的两个纵队顽强阻击,鏖战6昼夜,打垮国民党军的数十次冲击,成功地阻止了它的东进。其“西进兵团”出动后,也遭到解放军3个纵队的阻击,进至彰武、新立屯一带后,未敢继续南进。10月9日起,东北野战军发起对锦州的攻击。经过激战,于15日攻克该城,全歼守敌10万余人。随后,被长期围困在长春的国民党第六十军于10月17日起义,新编第七军也放下武器投诚。21日,长春宣告和平解放。10月26日至28日,东北野战军主力在新立屯、黑山地区全歼廖耀湘兵团10万人。11月2日,直下沈阳、营口。辽沈战役至此胜利结束。东北全境宣告解放。在辽沈战役中,人民解放军以伤亡6.9万人的代价歼灭国民党精锐部队47.2万余人。

淮海战役:
淮海战役是第二个战役,是在以徐州为中心,东起海州、西至商丘、北起临城(今薛城)、南达淮河的广大地区进行的。淮海战役于11月6日发起,到22日为战役第一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华东野战军在碾庄地区歼灭黄百韬兵团10万人。中原野战军也完成对徐州的战略包围。11月23日到12月15日,为淮海战役第二阶段。在这个阶段中,中原野战军及华东野战军一部,在宿县西南的双堆集地区包围并歼灭黄维兵团11万人。华东野战军主力在杜聿明指挥的徐州国民党军3个兵团25万人向西突围时,将这股敌人合围于永城东北的陈官庄地区,并歼灭其中的孙元良兵团约4万人。12月15日到1949年1月10日,为淮海战役第三阶段。1949年1月,华东野战军发起对杜聿明部的总攻,全歼邱清泉、李弥两个兵团10个军约20万人,淮海战役中,人民解放军经过66天紧张艰苦的战斗,以伤亡11万余人的代价,歼灭国民党军55.5万人,使长江以北的华东、中原地区基本上获得解放。

平津战役:
平津战役是最后一个战役。平津战役在11月29日发起。从12月22日起,人民解放军按照中共中央军委先打两头、后取中间的原则,首先攻克西线的新保安、张家口,在东线,1949年1月15日,全歼天津国民党守军13万余人,解放天津。经过解放军和中共北平地下党的耐心工作,1月31日,傅作义率部接受改编,北平和平解放,平津战役胜利结束。平津战役历时64天,人民解放军以3.9万人的伤亡为代价,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52万余人,使华北地区除太原、大同、新乡等少数据点及绥远西部一隅之地外,全部获得解放。

三大战役的三个名称均为战前就有,是战役制定时习惯叫法。其中,淮海战役一词由粟裕于9月24日7时发电报给中共中央军委,“建议即进行淮海战役”。中共中央军委经过慎重考虑,于9月25日19时复电,同意粟裕的建议:“我们认为举行淮海战役,甚为必要。此时淮海指淮阴——海州一带的第7兵团(黄伯韬部),而不是整个徐州集团,后期战争越大越打,整个徐州集团均被围歼,此时淮海则指两淮地区和海州地区;另外两个名称,均有中央军委制定战略时设置;
在三大战役开始之前,国民党和我党双方力量对比已经从解放战争爆发初期的3.14:1,变为1.3:1,在东北地区我方已占数量优势,故有从东北开始决战的战略设计,而东北地区整个战役重点在辽西地区(即锦州地区)和沈阳地区,故称辽沈战役。辽沈战役的初步成功,进一步加速国共两党力量转变,使得中共中央军委认为可以在淮海地区打赢战役,进而执行了淮海战役,当淮海战役完结后,华野(淮海战役我方主力部队简称)和四野(辽沈战役我方主力部队简称)汇聚于京津地区,有压倒性优势,为解决残敌,进行了平津战役(北平地区和天津地区)

三大战役有两种,一是古代三大战役,二是人民解放战争三大战役.三大战役是指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同国民党革命军进行的战略决战,包括辽沈、淮海、平津三个战略性战役。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历时142天,共争取起义、投诚、接受和平改编与歼灭国民党正规军144个师,非正规军29个师,合计共154万余人。国民党赖以维持其反动统治的主要军事力量基本上被消灭。三大战役的胜利,奠定了人民解放军在全国胜利的基础。战国末期的长平之战,三国时期的赤壁之战和公元383年的淝水之战秉承为古代三大战役。

这个问题一般是指解放战争的三大战役
1、辽沈战役。国民党称辽西会战
2、平津战役。国民党称平津会战
3、淮海战役。国民党称徐蚌会战

辽沈战役、平津战役和淮海战役。如果不懂可以在人民教育出版社上的电子课本里找。http://www.pep.com.cn/czls/js/tbjx/dzkb/8s/201008/t20100827_809462.htm

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

辽沈战役、平津战役和淮海战役。

三大战役指的是
答:楼主您好,三大战役是指解放战争期间的辽沈战役、淮海战役以及平津战役。其中辽沈战役解放了东北全境,是全国军事形势的一个新的转折点。也使得我方有了一个稳定的军事后方,为后两大战役的胜利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淮海战役彻底瓦解了国民党在长江以北的统治。沉重打击了国民党的士气。平津战役瓦解了国民党在...

我国解放战争中的三大战役是
答:3、平津战役 平津战役是解放战争三大战役中的最后战役,此次战役在解放战争三大战役中消灭的敌人数排在第二,一共消灭了52.1万余人,但是这次战役中,我军的伤亡人数是最少的,仅仅伤亡了3.9万人。在这次战役之后,华北地区除太原、大同、新乡等少数据点及绥远西部一隅之地外,全部获得解放。三大战役...

我国解放战争时期著名的三大战役
答:三大战役的意义 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无论战争规模还是取得的战果,在中国战争史上都是空前的,在世界战争史上也十分罕见。这三大战役共歼灭国民党军队154万余人,使国民党赖以维持其反动统治的主要军事力量基本上被摧毁,为中国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三大战役的胜利,也是人民战争的伟大胜利。

内战三大战役的前后顺序?!
答:三大战役依次是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1.辽沈战役 1948年9月18日第四野战军发起辽沈战役,东北野战军在林彪、罗荣桓指挥下开始攻锦作战。蒋介石急忙调集华北、山东的一部分兵力组成东进兵团,并以沈阳主要兵力组成西进兵团,两路增援锦州。10月16日完成对廖兵团的分割包围,经过两日一夜激战,全歼该敌...

国共三大战役,打的顺序是什么?
答:三大战役顺序为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1、辽沈战役是中国近代史解放战争中的“三大战役”之一,1948年9月12日开始,同年11月2日结束,共历时52天。中国共产党称之为辽沈战役,中国国民党称之为辽西会战,又作”辽沈会战“。2、淮海战役于1948年11月6日开始,1949年1月10日结束,徐州剿匪总司令...

解放战争中著名的三大战役指的是哪三大战役,有什么战略意义?
答:三大战役分别指的是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和平津战役。这三大战役共歼灭国民党军队154万余人,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史上的光辉里程碑,也奠定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胜利的巩固基础。

我国解放战争中时期的三大战役名称,四大野战军名以及司令员分别是那些将...
答:辽宁-沈阳(辽沈战役)北平-天津(平津战役)淮阴-海州(淮海战役)西北野战军(西野、一野)彭德怀司令 甘泗淇政委 阎揆要参谋长 下辖8个军15.5万人 王震、许光达等隶属西野 中原野战军(中野、二野)刘伯承司令 邓小平政委 陈赓、王树声等隶属中野 华东野战军(华野、三野)陈毅司令 粟裕、许世友等隶属...

三大战役指的是什么?
答:中国近代史上的三大战役是平津战役,淮海战役,辽沈战役。1,辽沈战役从1948年9月12日发起,东北野战军先后分路奔袭北宁路。到10月1日,切断了北宁路,一部分主力进抵锦州城下。10月10日,由华北国民党军组成的“东进兵团”自锦西向通往锦州的要隘塔山发起猛攻。东北野战军预先设置在塔山的两个纵队顽强...

三大战役的时间顺序是什么!
答:3、淮海战役,1948年11月到1949年1月中旬。中共60万人,总指挥粟裕,总前委刘伯承,邓小平,谭震林,陈毅。国军80万人,总指挥刘峙。中共伤亡十万余人,国军伤亡,被俘55万余人。三大战役的背景和经过:1948年,解放军攻克拥有10万重兵、工事坚固的山东省会城市济南。毙伤国民党军22423人,俘王耀武以下6187...

三大战役的时间顺序
答:三大战役的时间顺序是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一、辽沈战役 辽沈战役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在解放战争中发动的第一个大规模战略性战役,也是三大战役的第一大战役。该战役于1948年9月开始,1948年11月结束,共历时52天。二、淮海战役 淮海战役是三大战役中的第二个大战役,于1948年11月6日至翌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