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诗歌的30到问答题

作者&投稿:邲科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关于古诗词的问答题,要有答案,三十个,要有难度哦!会加分的,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

1.昔人已乘黄鹤去,——。黄鹤一去不复返,——。《黄鹤楼》
2.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人生得意须尽欢,——,天生我材必有用,——。《将进酒》

自己写

1 如何看待新世纪以来中国诗歌的语言表达方式?

2 新世纪以来中国诗歌的美学变化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3 诗歌创作如何应对网络时代?

4 一个诗人如何实现在社会发展中的价值?

5 新世纪以来国际诗歌交流频繁,中国诗歌如何借鉴国外诗艺、体现民族性与世界性?

6 中国作为一个物质文明日趋发达的诗歌大国应该怎样促进自己的诗歌建设?

7 如何评价当代的长诗写作?

8 如何看待诗歌与信仰之间的关系?

9 当下人文生态的变化是有目共睹的,能否谈谈你的看法?

10 你如何看待朦胧诗后的先锋诗歌,其成就和缺陷?

11 你对当代后现代主义诗歌有何看法?

12 你如何看待人本与文本之间的关系?

13 如何理解北岛的诗 “我们隔着桌子相望,而最终要失去我们之间这惟一的黎明 ” ?

14 中国当代诗坛的现状如何?当代诗人的境遇如何?

15 现在的中国诗歌有哪些流派?怎样的诗歌能让人关注?

16 近代诗歌的流派与体系,如果想作诗从哪方面入手?

17 席慕容和泰戈尔诗各有何特点?

18 什么是「诗歌的节奏」?

19 海子说:「我来这世上,只为一首诗。」这首诗是他的哪首诗?

20 新诗发展进程中散文化与纯诗化的矛盾运动的具体是什么?

21 说到“现代汉语的诗歌”,我想问一下,这种诗歌(所谓白话诗、新诗或现代汉诗)是否真的成立?

22 对现在的写作来说,现代汉诗的过去主要是由什么构成的?

23 您如何看待诗与遗产(传统)、诗与时代?

24 为什么诗人译诗会成为一个传统?

25 翻译对诗人而言是一种怎样的给养?

26 罗伯特·洛厄尔、保罗·策兰也都翻译过曼德尔施塔姆,回到第一个问题,为什么会有这种众多诗人翻译另外一个诗人以及相互翻译的现象?就翻译这个问题而言,诗人是否有一个类似于“共同体”的存在?

27 谈一下你所处的地理位置,在那里你比较关注的文化或亚文化形式是什么,它们对塑造你的诗歌个性起到了什么作用?

28 有人认为,中国当代诗歌界早已没有民间/知识分子的区分,或者从来就没有过。有的就是权力与既得利益的不断再分配,所谓的诗歌声誉经常是诗歌政客们互相妥协的结果。你怎么看当代诗歌的政治?

29 有人认为这是诗歌最好的年代,有人认为这是最差的年代,你的看法是什么,根据是什么?

30 叶芝通过一层层“面具”的脱落达到“真理”的自我,佩索阿则是通过一些“异名”遮蔽了自我,你在诗里使用面具吗,你的诗里有你的“身外化身”吗?

1.在期末写评语时,老师会祝你来年:(“更上一层楼。”)

2.小明成天心思不在学习上,请你用学过的诗句劝他:(“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3.当我们浪费粮食时,老爷爷经常用唐代李绅的诗句来教育我们:(“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4.有时候,有些人对自己所处的环境下正在做的事情反而不及旁人看得清楚,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宋朝诗人苏轼在《题西林壁》中的诗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说明的就是这个朴素的道理。

5.当我们要报答母亲的深恩时,我们会很自然地吟诵起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6.当我们在外地过节时,常引用唐代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来表达对家人的怀念。

7.现在人们常用《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名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来表达对远别好友的深情厚谊。

8.来到瀑布脚下,仰望瀑布倾泻而下,泼洒飞流,我不禁想起(“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诗句。

9.昨晚有一道数学题,我绞尽脑汁,百思不得其解。就在我(“山重水复疑无路”)时,爸爸走过来,经他一点拨,我豁然开朗,真是(“柳暗花明又一村”)。

10?爷爷七十大寿,大家祝爷爷:“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爷爷却叹道:(“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我赶紧把爷爷的话打住:“(‘霜叶红于二月花’)。爷爷,您的身子骨比年轻人还壮实呢。”爷爷高兴地笑了。

11.“少壮不努力,老大徒(2)”出自《汉乐府·长歌行》。
(1)悲伤 (2)伤悲 (3)忧伤

12.晏殊的《浣溪沙》中“无可奈何花落去”的下句是(3)。
(1)似曾相识鸟归来 (2)似曾相识雁归来(3) 似曾相识燕归来

13.《七步诗》的作者是(1)。
(1)曹植 (2)曹丕 (3)曹操

14.“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1)”。
(1)阴山 (2)边关 (3)燕山

15.杜甫的《春夜喜雨》中“晓看红湿处”的下句是(2)。
(1)花重绵阳城 (2)花重锦州城 (3)花重锦官城

16.“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出自叶绍翁的(1)。
(1)《游园不值》 (2)《春望》 (3)《春夜喜雨》

17.“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1)的诗句。
(1)王勃 (2)李白 (3)白居易

18.“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2)”是文天祥的诗句。
(1)汉青 (2)汗青 (3)汗清

19.“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中“坐”的意思是(1)。
(1)因为 (2)坐下 (3)座位

20?杜牧的《江南春》中“南朝四百八十寺”的下句是(3)。
(1)多少楼台烟波中 (2)多少楼台风雨中 (3)多少楼台烟雨中

21.“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是(1)的诗句。
(1)王维 (2)王之涣 (3)王勃

22.《天净沙·秋思》是一首小令,作者是元代的(2)。
(1)张养浩 (2)马致远 (3)元好问

23.“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句出自(1)。
(1)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2)王昌龄《出塞》 (3)杜牧《江南春》

24.“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写的是(3)。
(1)春色 (2)梨花 (3)雪景

25.“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出自(3)的《无题》。
(1)李贺 (2)李清照 (3)李商隐

26.“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出自杜甫 的(2)。
(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登高》 (3)《蜀相》

27.“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是(2)的词句。
(1)岳飞 (2)辛弃疾 (3)陆游

28.龚自珍《己亥杂诗》“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句中,“红”是指(2)。
(1)红色 (2)花 (3)树叶

29.“海上生明月,(3)共此时”是张九龄的名句。
(1)天地 (2)天下 (3)天涯

30?“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出自(1)的《别董大》。
(1)高适 (2)岑参 (3)王昌龄

31.“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中的“君”是指(2)。
(1)李延年 (2)李龟年 (3)崔九

32.“别时容易见时难”“相见时难别亦难”分别是(3)的诗句。
(1)李煜、柳永 (2)柳永、李清照 (3)李煜、李商隐

关于古诗词的问答题,要有答案,三十个,要有难度哦!会加分的,快快快快快...
答:初疑路不同。安知清流转,忽与前山通";卢伦《送吉中孚归楚州》"暗入无路山,心知有花处";耿湋《仙山行》"花落寻无径,鸡鸣知有村";周晖《清波杂志》卷中载强彦文诗:"远山初见疑无路,曲径徐行渐有村";还有前面选的王安石《江上》。

跪求25道古诗问答题+答案,好的哦!
答:1.送别诗:___、___ 2、边塞诗:___、___ 3、思念家乡及亲人的诗:___、___ 4、体现爱国思想的诗:___、___ 三、按要求填写表格。 作者 朝代 题目 名句 白居易 《忆江南》 王冕《墨梅》 于谦《石灰吟》 唐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四、根据情景填写名句。 1、中秋佳节,皓月当空。那一轮圆月被...

唐诗常识题目大全
答:1.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是? 《诗经》 2.楚辞的代表诗人是? 屈原,宋玉 3.乐府诗最早出现在哪个朝代?乐府双壁指的是那两首诗歌? 秦朝;《木兰诗》和《孔雀东南飞》 4.东晋末年诗歌史上有一位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他是? 陶渊明 5.初唐四杰是唐诗开创时期的主要诗人,他们分别是? 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6....

关于诗歌的知识竞赛题
答:一、必答题:答对1题得10分。1、诗经共有多少篇?2、《诗经 采薇》中的“今我来思”中的“思”是什么意思?3、《春夜喜雨》中的哪一句诗是诗人想到的?4、《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5、《天净沙 秋》哪一句使诗中的静景转为动景?6、《白桦》的作者是谁?7、你觉得古代诗与现代诗歌...

有关诗歌的30到问答题
答:26 罗伯特·洛厄尔、保罗·策兰也都翻译过曼德尔施塔姆,回到第一个问题,为什么会有这种众多诗人翻译另外一个诗人以及相互翻译的现象?就翻译这个问题而言,诗人是否有一个类似于“共同体”的存在?27 谈一下你所处的地理位置,在那里你比较关注的文化或亚文化形式是什么,它们对塑造你的诗歌个性起到了...

收集有关诗歌的知识十题
答:1.被苏轼形容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是哪一位诗人:(A)A. 王维 B.孟浩然 C.刘禹锡 2.下列不属于田园派诗人的是:(C)A. 陶渊明 B.孟浩然 C.王昌龄 3.“两小无猜”出自哪首诗:(A)A.李白《长干行》B.李商隐《无题》C.白居易《赠内》4.下列诗句中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诗歌类问题怎么回答,比如问诗中景色作用,诗人情感。
答:如果问的是某种诗歌技法,就……这个我也没办法,把理解类第一题提到的表现手法的一般作用记住吧,譬如“赋”就开门见山、直抒胸臆,“比”就生动形象具体,“借代”就化繁为简、生动形象等。 发散类的就不说了,都是问一些“这首诗歌给你怎样的启迪”“你联想到什么文章或者某某诗人的哪一首诗”之类的,你想到...

关于诗歌的知识竞赛题,多一点~~~
答:白居易的《长相思》是题目还是词牌名?2.“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作者是谁?3.“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全是由什么类别的词组成?4.唐代的诗仙、诗圣分别指谁?5.“烽火连三月”的后一句是什么?6.《洛神赋》的作者是谁?7.杜甫写了几首《梦李白》的诗?8.宋词豪放派的代表人物有谁?9.宋词婉...

关于古诗词的问答题
答:(1)先秦时期,诗歌的基本形式是抒情诗。但《诗经》中的部分诗歌已有叙事成分,如《生民》《公刘》等,记事概括,没有中心情节和饱满的人物,是叙事诗的萌芽。(2)叙事诗至汉代乐府民歌方初步形成。民歌是诗歌的先行者,两汉乐府民歌中叙事成分占很大比重,如《东门行》、《陌上桑》等,它们都写了...

《望岳》诗中的问答题
答:这首诗是杜甫青年时代的作品,充满了诗人青年时代的浪漫与激情。全诗没有一个“望”字,却紧紧围绕诗题“望岳”的“望”字着笔,由远望到近望,再到凝望,最后是俯望。诗人描写了泰山雄伟磅礴的气象,抒发了自己勇于攀登,傲视一切的雄心壮志,洋溢着蓬勃向上的朝气。首句“岱宗夫如何?”写乍一望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