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现以宫室建筑为主的宫苑是在什么时期

作者&投稿:於庭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中国古代园林是怎样形成的~

中国古代园林是人利用自然的山泽、水泉、鸟兽进行造园活动。
春秋战国时期的园林中有了进一步的风景组合,有土山等,已经开始营构自然山水园林。在园林中造亭筑桥,种植花木,园林的组成要素已经基本具备,不再是简单的囿了。秦汉时期出现了以宫室建筑为主的宫苑。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园林发展中的转折点。佛教的传入及老庄哲学的流行,使园林转向崇尚自然。私家园林逐渐增加。自然山水园林形成。
唐宋时期园林达到成熟阶段。唐宋写意山水园林在体现自然美的技巧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如叠石、堆山、理水等,都有了一定的程式。
明清时期,园林艺术进入精深发展阶段,无论是江南的私家园林,还是北方的帝王宫苑,在设计和建筑上,都达到了高峰。现代保存下来的园林大多属于明清时代,这些园林充分表现了中国古代传统园林建筑的独特风格和高超的造园艺术。

扩展资料
中国古代园林用种种办法来分隔空间,其中主要是用建筑来围蔽和分隔空间。分隔空间力求从视角上突破园林实体的有限空间的局限性,使之与自然融合。因此必须处理好形与神、景与情、意与境、虚与实、动与静等种种关系,把园内空间与自然空间融合起来。比如漏窗的运用,使空间流畅,视觉流畅,因而隔而不绝,在空间上起相互渗透的作用。
中国古代园林中,有山有水,有堂、廊、亭、榭、楼、台、阁、馆、斋、舫、墙等建筑。所有建筑,其形与神都与天空、地下自然环境相吻合,同时又使园内各部分自然相接,以使园林体现自然淡薄、恬静含蓄的艺术特色,并收到步移静换、渐入佳境、小中见大等观赏效果。
与西方园林不同,中国古代园林对树木花卉的处理与安设,讲究表现自然而然的状态。
师法自然、融于自然、顺应自然、表现自然——这是中国古代园林体现“天人合一”中华民族文化观念所在,是中国园林的最大特色,也是其永具艺术生命力的根本原因。

发展阶段:生成期——转折期——成熟期——成熟后期——新兴期
一)园林生成期——商、周、秦、汉
最早的园林形式囿,里面主要建筑为台,雏形是囿与台的结合。囿起源于狩猎,兼有游的功能。台可以观天象,赏风景。
1、殷商时期(起源):园林的最初的形式是囿。
囿是利用天然山水林木,挖池筑台而成的一种游憩生活境域,供天子、诸侯狩猎游乐。如周文王“灵囿”
2、秦汉时期:出现了以宫室建筑为主的宫苑,“一池三山”的布局初步形成。
特点(利用自然)
(1)面积大,周围数百里,保留囿的狩猎游乐的内容;
(2)有了散布在广大自然环境中的建筑组群。苑中有宫,宫中有苑,离宫别馆相望,周阁复道相连。如秦始皇的阿房宫、西汉时候的建章宫。
二)园林转折期——魏、晋、南北朝(园林开始崇尚自然,私家园林出现)。
园林规模由小入大,由神异色彩转为自然气氛,创作方法由写实趋向于写实与写意相结合。
私园已从利用自然环境发展到模仿自然环境的阶段,筑山造洞和栽培植物的技术有了较大的发展,造园的主导思想侧重于追求自然情致,如北魏张伦在宅园中“造景阳山,有若自然”,产生了“自然山水园”。佛教自东汉传入,盛行于魏晋,南朝梁武帝将其定为国教,寺庙园林开始兴起。
三)园林的全盛期——隋、唐
奠定于风景式园林艺术的基础上,皇家气派已经形成。园林规模宏大,反映在园林总体布局上,形成了大内御苑、行宫御苑、离宫御苑三个类别及其类别特征。
(1)皇家宫苑继续扩大发展。
隋:西苑;唐:长安城;宋:艮岳——将模写山水推向顶峰
(2)风景游览地开始形成:杭州西湖
(3)私家园林兴盛:写意山水得到发展。
唐朝白居易的庐山草堂;宋代的网师园。

  ”秦汉时期“出现了以宫室建筑为主的宫苑。

  一、秦汉宫苑简介: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营造宫室,规模宏伟壮丽。这些宫室营建活动中也有园林建设如“引渭水为池,筑为蓬、瀛”。汉代,在囿的基础上发展出新的园林形式--苑,其中分布着宫室建筑。苑中养百兽,供帝王射猎取乐,保存了囿的传统。
  苑中有宫、有观,成为以建筑组群为主体的建筑宫苑。汉武帝刘彻扩建上林苑,地跨五县,周围三百里,“中有苑二十六,宫二十,观三十五。”建章宫是其中最大宫城,“其北治大池,渐台高二十余丈,名曰太液池,中有蓬莱、方丈、瀛洲,壶梁象海中神山、龟鱼之属。”这种“一池三山”的形式,成为后世宫苑中池山之筑的范例。

  二、著名宫苑:
  著名的宫苑,汉有上林苑、建章宫,南北朝有华林苑、龙腾苑,隋有西苑,唐有兴庆宫、大明宫和九成宫,北宋有艮岳,明有西苑(发展为现今的北海、中海、南海),清有圆明园、清漪园(后扩建为颐和园)和避暑山庄等。
  1、上林苑
  汉武帝刘彻于建元二年(公元前138)在秦代的一个旧苑址上扩建而成的宫苑,规模宏伟,宫室众多,有多种功能和游乐内容。今已无存。上林苑地跨长安、咸宁、周至、户县、蓝田五县县境,纵横300里,有霸、产、泾、渭、丰、镐、牢、橘八水出入其中。
  2、建章宫
  汉武帝刘彻于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建造的宫苑。《三辅黄图》载:“周二十余里,千门万户,在未央宫西、长安城外。”武帝为了往来方便,跨城筑有飞阁辇道,可从未央宫直至建章宫。建章宫建筑组群的外围筑有城垣。
  3、汉太液池
  建章宫北为太液池。《史记·孝武本纪》载:“其北治大池,渐台高二十余丈,名曰太液池,中有蓬莱、方丈、瀛洲、壶梁象海中神山,龟鱼之属。”太液池是一个相当宽广的人工湖,因池中筑有三神山而著称。这种“一池三山”的布局对后世园林有深远影响,并成为创作池山的一种模式。

出现以宫室建筑为主的宫苑是在什么时期
答:”秦汉时期“出现了以宫室建筑为主的宫苑。一、秦汉宫苑简介: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营造宫室,规模宏伟壮丽。这些宫室营建活动中也有园林建设如“引渭水为池,筑为蓬、瀛”。汉代,在囿的基础上发展出新的园林形式--苑,其中分布着宫室建筑。苑中养百兽,供帝王射猎取乐,保存了囿的传统。苑中有宫、有观...

...500字左右(中国园林史)主要是讲园林建筑造园的内容
答:秦汉时期:出现了以宫室建筑为主的宫苑,“一池三山”的布局初步形成。特点(利用自然):(1)面积大,周围数百里,保留囿的狩猎游乐的内容;(2)有了散布在广大自然环境中的建筑组群。苑中有宫,宫中有苑,离宫别馆相望,周阁复道相连。秦始皇的阿房宫、汉武帝的上林苑。

我国最早的园林雏形是商周的囿
答:春秋战国时期的园林中有了进一步的风景组合,有土山等,已经开始营构自然山水园林。在园林中造亭筑桥,种植花木,园林的组成要素已经基本具备,不再是简单的囿了。秦汉时期出现了以宫室建筑为主的宫苑。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园林发展中的转折点。佛教的传入及老庄哲学的流行,使园林转向崇尚自然。私家园林逐...

中国古代园林萌芽于哪个朝代
答:2、苑——中国园林的进一步发展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的园林中有了进一步的风景组合,有土山等,已经开始营构自然山水园林。在园林中造亭筑桥,种植花木,园林的组成要素已经基本具备,不再是简单的囿了。秦汉时期出现了以宫室建筑为主的宫苑。3、园——中国园林的转变、成熟与精深时期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园...

简述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史。
答:d.秦汉时期,出现了以宫室建筑为主的宫苑,并在池中筑山以象征神山仙境。e.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园林发展的转折点。受佛教和老庄哲学的影响,园林转向崇尚自然。私家园林增多。f.唐宋时期,园林达到成熟阶段。官僚及文人墨客自建园林或参与造园工作,将诗与画融人园林的布局与造景中,写意山水园在...

1.秦汉时期的主要园林类型是?
答:秦汉时期出现以大规模宫苑建筑为特色的皇家园林,以规模气势恢宏见长。在此时期,苑中苑兴起,面积宏大的园林丰富而不至广泛。最富中国园林特色的叠山理水手法初步形成,奠定了中国传统园林后续发展的基础。“苑”与囿相通,“古谓之囿,汉谓之苑”。秦汉时期的宫苑是一种以宫室建筑为主体的园林形式,是...

秦汉时期宫殿和园林的结合体是
答:秦汉时期的宫苑是一种以宫室建筑为主体的园林形式,是古代囿的继承和发展。宫苑一般在圈定的广大区域内聚土为山、辟灵沼水池,池中堆石积土成岛。并种植奇树异卉,养禽鸟百兽,供皇帝行猎游乐。宫苑中宫室建筑占重要地位,宫室建筑的布局多以地形错落变化,宫室之间有辇道相通,曲折迂回。此外,西汉时期,...

古代园林的进入发展阶段___时期,理水手法有___,___,___.
答:秦汉时期:出现了以宫室为主的宫苑。魏晋南北朝时期:园林风格转向崇尚自然。唐宋时期:园林达到成熟阶段。明清时期:园林进入精深发展阶段。附2:理水之法 古代园林理水之法一般有三种:一为掩,即以建筑和绿化,将曲折的池岸加以掩映,以造成池水无边的视觉效果;二为隔,即或筑堤横断于水面,或隔水...

我国最早的园林雏形是商周的
答:1. 我国园林的起源可追溯至商周时期的“囿”,这是园林的最初形态。2. 春秋战国时期,园林艺术逐渐发展,出现了以自然山水为基础的园林组合,如土山等,标志着园林不再是简单的“囿”。3. 秦汉时期,宫苑成为主流,以宫室建筑为主导,园林景观有了新的发展。4. 魏晋南北朝时期,园林风格发生转折,...

建筑宫苑的典范——上林苑
答:建筑宫苑的典范——上林苑 上林苑是汉武帝刘彻于建元二年(公元前138)在秦代的一个旧苑址上扩建而成的宫苑,规模宏伟,宫室众多,有多种功能和游乐内容。今已无存。上林苑地跨长安(今西安)、咸宁,周至、鄠县(今户县)、蓝田二县县境,纵横300里。上林苑内容,据《汉书·旧仪》载:“苑中养百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