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上少数民族的聚集地屡遭外国侵略,中华民族为维护国家统一做了哪些斗争?

作者&投稿:廉终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中国近代史上外国侵略中国的战争有哪些?~

中国近代史从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到新中国成立(1949)为止

1. 鸦片战争中:林则徐坚守广州;陈连升、关天培、葛云飞、裕谦、陈化成、海龄在战争中壮烈捐躯;三元里人民英勇抗英等。

2.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广州人民同清军奋勇抵抗侵略者;清军将领在大沽口重创英法舰队。

3. 中法战争中:刘永福率黑旗军在中越边境英勇抗法;马尾海战中爱国官兵临危不惧,英勇战斗;刘铭传扼守淡水,广东、福建、上海军民冒险接济;冯子材获镇南关大捷;临洮大捷。

4. 甲午战争中:丰岛之战,高升号全船官兵壮烈牺牲;平壤之战,马玉昆、左宝贵英勇指挥作战;黄海之战,丁汝昌、刘步蟾指挥作战,致远号管带邓世昌、经远号管带林永升壮烈牺牲;聂士成率部在辽东抵抗;威海卫战役,丁汝昌拒绝投降,自杀殉国。

5. 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战争中:义和团在廊坊、杨村一带猛烈袭击联军;在天津老龙头火车站、紫竹林等地多次击退联军;在北京东郊民巷猛攻外国使馆;进攻西什库教堂。

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抗日战争。

1661年康熙皇帝初即位,之前的郑氏降将黄梧陈灭贼五策,包括长达20年的迁界令,自山东至广东沿海廿里,断绝郑成功的经济支援;毁沿海船只,寸板不许下水;同时杀成功之父郑芝龙于宁古塔流徙处,(一说斩于北京柴市口,即今府学胡同西口,元代刑场);挖郑氏祖坟;移驻投诚官兵,分垦荒地。由于清政府的新策略,郑成功和他的军队断绝了经济来源,面临着严重的财政危机,不得不放弃以近岸离岛为基地,骚扰东南沿海的军事策略,转而进攻已久为大航海时代以来远渡重洋来到亚洲的葡萄牙人、西班牙人、英国人、荷兰人所分别殖民割据的台湾,作为新的基地,这一年三月二十三,郑成功亲率将士2.5万、战船数百艘,自金门料罗湾出发,经澎湖,出敌不意地在鹿耳门及禾寮港登陆。先以优势兵力夺取荷军防守薄弱的赤嵌城(今台南市内),继又对防御坚固的首府台湾城(今台南市安平区)长期围困。经过九个月的苦战,在早年由其父协助渡海的汉人移民的支持下于1662年打败荷兰人,迫使殖民总督揆一于同年十二月十三日(1662年2月1日)在投降书上签字。荷兰军队交出了所有武器和物资,残存的包括伤病员在内的约900余名荷兰军民,乘船撤离了台湾岛。此次战役,结束了荷兰侵略者在台湾38年的殖民统治,宝岛台湾又回到了祖国的怀抱,也使郑成功成为中国人民心目中的民族英雄。收复台湾后,郑成功祭告山川,颁屯垦令,开东宁王国,立郑家天下,拥有现在台湾南部以及一部份东部的土地,设“承天府”,改台南为“东都”,以示候明永历帝东来之意,争取明朝遗臣效忠。另辟海外乾坤、抗清朝于海外。同年4月间传来桂王朱由榔死于缅甸的消息。虽然仍有其他明朝宗室在台,但成功已决定不再拥立新帝,自为台湾之主。郑成功在台湾成立第一个汉人政权,然而,因为当时热带地方卫生条件不好,郑成功感染时疫,终于病倒,同年6月(农历五月)病逝,享年38岁。原葬台南洲仔尾,1699年迁葬南安祖墓。传说被郑经害死。康熙皇帝题撰挽联:“四镇多贰心,两岛屯师,敢向东南争半壁;诸王无寸土,一隅抗志,方知海外有孤忠。”
1662年打败侵占台湾38年之久的荷兰殖民主义者,收复了我国神圣领土,写下这首《复台》诗:“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田横尚有三千客,茹苦间关不忍离。”
郑成功的儿子郑经继续经营台湾,改东都为东宁。依陈永华之议,移植明朝中央官制,对内虽仍奉已死的明永历帝之正朔,与中国内陆清王朝之顺治、康熙各朝互不统属,对外则自称“东宁王国”,始有开国长治之想,经营成效斐然。后因降将施琅师法郑成功当年进攻荷兰人故技,攻克澎湖岛,因此孙子郑克塽于1683年降清,为免台湾民众起反抗之心,郑氏在台诸坟悉数遭清王朝掘起迁葬中国内陆。1684年4月,台湾(时为台湾府)正式纳入大清帝国版图,隶属福建省,下设台湾县,凤山县与诸罗县,总计郑氏政权在台湾只有短短二十几年的时间而已,但是因为其特殊背景,因此不只是台湾的历史学家重视,还广受中国以及日本的史界注目,提出各种不同的有趣观点。

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

中国近代史上少数民族的聚集地屡遭外国侵略,中华民族为维护国家统一做了...
答:1684年4月,台湾(时为台湾府)正式纳入大清帝国版图,隶属福建省,下设台湾县,凤山县与诸罗县,总计郑氏政权在台湾只有短短二十几年的时间而已,但是因为其特殊背景,因此不只是台湾的历史学家重视,还广受中国以及日本的史界注目,提出各种不同的有趣观点。

我国世居少数民族分布最多的省份是
答:我国世居少数民族分布最多的省份是云南省。云南是我国民族种类最多的省份,除汉族以外人口在6000人以上的世居少数民族有彝族、哈尼族、白族、傣族、壮族、苗族、回族、傈僳族等25个。其中哈尼族、白族、傣族、傈僳族、拉祜族、佤族、纳西族、景颇族、布朗族、普米族、阿昌族、怒族、基诺族、德昂族、独龙族...

在不同历史时期下,都有哪些少数民族迁入到了中国?
答:中国哈萨克族 我国与朝鲜是隔江相望的邻邦,且又山水相连。由于这种特殊的地理环境,使两国人民自古就不断相互流移过境谋生。自19世纪中叶以来,由于战乱、饥荒、封建暴政、日本帝国主义入侵朝鲜等多种原因,有大批朝鲜人陆续迁入我国东北边疆的一些地方定居下来,渐渐地分化成了在我国境内的又一支民族共同体。

中国的最少的少数民族
答:这里就是珞巴族在我国最大的聚居地——西藏林芝地区南伊珞巴民族乡。“珞巴”一词为藏语,意为南方人,因居住地不同而有多种称谓,如“博嘎尔”、“崩尼”、“崩如”等,主要分布于西藏自治区东南部的洛瑜地区及相邻的察隅、墨脱、米林、隆子等县的边沿山区。据西藏自治区统计局公布的数字,到2000年...

甘肃省被一分为四,1928年,庞大的甘肃为何会大分家?
答:在1928年,当冯玉祥掌管西北时,他开始考虑将西北的几个省作为一个整体来治理。设置了青海省,但青海没有像样的大城市,所以从甘肃借了西宁作为首府。然后,从甘肃省又分出了宁夏省。

中国第二多的民族是什么族 ?
答:壮族,也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在第六次人口普查中显示有16926381人,民族语言为壮语。壮、布壮,原是壮族自称。在汉文史书中译写为“撞”、“徸”等,读音“壮”,最早见于宋代文献中。新中国成立后统一写为“僮”。广西是壮族的主要聚居地,当地民风彪悍,壮族子弟兵作战能力强,加上地区多山林...

少数民族资料
答:水族,中国少数民族之一。现有345993人,主要聚居在贵州省黔南布依苗族自治州的三都水族自治县和荔波、都匀、独山以及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凯里、黎平、榕江、从江等县,少数散居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西部。 水族的居住地位于云贵高原东南部的苗岭山脉以南,都柳江和龙江上游。森林密布,山水如画,适于农林业的发展,是贵州高原...

什么是客家人?
答:广东的客家人有2000多万,占全省总人数近30%,其中纯客县15个。在南洋各国及世界各地,凡有华人的地方,也就有客家人。客家人因为顽强地保留古代中原文化传统,因此,除语言上由于历史和环境的原因有所变异以外,其余生产和生活习惯,多数仍保留着浓厚的中原遗风。初到山区,他们先搭起茅寮、木屋栖身。然...

中国的十大古镇之榜首是哪里?
答:虎门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篇之地。改革开放以来,英雄的虎门人民继往开来,紧紧抓住历史机遇,以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大胆探索,开拓进取,取得了经济社会发展的丰硕成果。1843年,《虎门条约》在这里签订。现有鸦片战争博物馆、海战博物馆、威远炮台、沙角炮台等名胜古迹。虎门镇上的虎门港是国家一类口岸的国际港口,...

少数民族的服饰,饮食和民居
答:中国的朝鲜族是部分人从明末清初陆续从朝鲜半岛移居东北逐渐形成的一个少数民族,其文化与朝鲜半岛的文化有着深厚的渊源。因此,朝鲜族服装比较独特,呈出现素净、淡雅、轻盈的特点。其实朝鲜族的服饰发展有着一定的历史渊源,在初期,朝鲜族人民多居于偏僻的山村,服饰的原料主要以自种自织的麻布和土布为主。二十世纪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