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文化飞地

作者&投稿:夏馥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名词解释什么是“飞地化”?~

就是飞地型城市化,是指在推进过程中,出现了空间上与建成区断开,职能上与中心城市保持联系的城市扩展方式。
飞地,一种特殊的人文地理现象,指隶属于某一行政区管辖但不与本区毗连的土地。通俗地讲,如果某一行政主体拥有一块飞地,那么它无法取道自己的行政区域到达该地,只能“飞”过其他行政主体的属地,才能到达自己的飞地。飞地的概念产生于中世纪,术语第一次出现于1526年签定的马德里条约的文件上。飞地的历史成因相当复杂,具有边缘地带的某些特征:政府控制力相对薄弱,行政管理松弛且成本较高;社会经济相对落后,文化多样性色彩比较浓郁。

扩展资料:
形式飞地有许多形式,按照G.W.S.罗宾逊1959年提出的分类体系,有3种形式:
1、梵蒂冈、圣马力诺这类完全被一个国家领土包围的国家,是标准飞地(或称实际飞地)。
2、通过另一个国家领土才能到达的飞地,称为可穿过飞地(或称准飞地),如位于法国境内属于西班牙的友维亚,以及美国被加拿大领土所隔开的阿拉斯加州。
3、由停战地带或占领地带所产生的临时或暂时疆界划出的暂时飞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飞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飞地型城市化

飞地是一种特殊的人文地理现象。飞地,一种特殊的人文地理现象,指隶属于某一行政区管辖但不与本区毗连的土地。如果某一行政主体拥有一块飞地,那么它无法取道自己的行政区域到达该地,只能“飞”过其他行政主体的属地,才能到达自己的飞地。飞地的概念产生于中世纪,术语第一次出现于1526年签定的马德里条约的文件上。飞地的历史成因相当复杂,具有边缘地带的某些特征,政府控制力相对薄弱,行政管理松弛且成本较高;社会经济相对落后,文化多样性色彩比较浓郁。

  飞地指位于其他国家国境之内而与本国不相毗邻的领土,或同一国家内位于某一行政区域包围之中而为另一行政区域管辖的土地。飞地既可存在于国与国之间,也可存在于某一国家范围内的行政区域之间。如中国青海省北部的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有一块飞地,在省境西南隅,不与该州的土地毗连,中间为玉树藏族自治州所隔。
  中国的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不仅具有历时性的特点,而且具有共时性的特点,即:在21世纪的今天,不仅存在着经历了历史的风尘而传承至今的口头和非物质遗产,而且还发现了一些文化“飞地”(借用地理学上的概念词语),★即在一个文化区域之内,有一块文化形态相对封闭的较小的地区,相对完整地保存着一种外来的、异质的口头和非物质文化的形态。文化“飞地”的形成,是历史原因造成的。如: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9月,明太祖朱元璋平服盘踞于云南的元梁王巴匝尔斡尔密,调集30万大军,屯兵于今贵州安顺地区,当年的一部分将士及其家属,遂流落于安顺周围方圆近百里的的范围内,形成相对封闭的屯堡,他们的后裔,至今还保留着家乡江南一带(如安徽凤阳等)汉族遗民的语言、建筑、风俗习惯、文化艺术(如花灯、军傩)、口头文学、服装服饰(如凤头花鞋、长衣大袖)、婚姻制度(1949年前极少与本群体处的少数民族和后期迁移来的汉族通婚)和家族谱系等一整套口头和非物质文化。以文化上的“飞地”形式而保存下来的遗民文化,近年来在全国各地多有发现,而今贵州安顺地区“屯堡文化”一词已成学界的时尚。
  又如:明永乐十年(1412年)修建武当宫观,从全国各地调集30万民工,前后历时20年。这些民工后来多落根于秦岭之南、汉水之北的武当山周边地区。三年前,来自北京、武汉和成都的文化学者和音乐学者,在武当山下集会研讨确认,地处武当山后山的官山镇吕家河村,自然条件封闭,明永乐年间修建武当山道教宫观的民工,大多落籍于周围地区,五方杂处,他们带来了江南、中原、陕西等地区的斑斓多样的民歌。村民们以口耳相传的方式至今保存了六七百年前他们从各地带来的大量传统民歌。据调查,村内能连续唱民歌2小时以上的村民达85人,占全村749人的11.3%,其中能唱千首民歌的有4人,能唱百首以上的124人。在该村还发现了长篇叙事诗多部。他们唱民歌(无论是短篇抒情歌或长篇叙事诗),均伴以当地独特的打击乐器。唱民歌依然是村民们生活的一部分,对社会和文化起着整合作用。当地民间文学搜集者李征康已经搜集并整理出抒情短歌(按其形式和功能,分为阴歌和阳歌两大类)3000多首,叙事长歌15部。据四川音乐学院教授蒲亨强先生确认,此村所演唱的曲调达72种,多数都渊源有自,与本地土著文化传统迥异,别于周边的强势文化——荆楚文化,有的与江南小调相合,有的则显然来自秦岭以北及中原地区。这块处在深山皱褶里的文化保留地,不仅对于研究文化的移动和变迁,而且对于研究中原、沿海文化古代形态与交融过程,有着重要意义。笔者曾应邀在该村作短暂观光调查,李征康先生也曾把他搜集到的全部长篇叙事诗15部寄来给我过目,阅读过程,宛若回到了几百年前的那种特定文化情境之中。而长篇叙事诗的发现,加上在鄂西北其他地区、沿海吴越地区发现的上百部长诗,上世纪20年代学界关于中国不富于叙事传统的结论,则可不攻自破了。
  在改革开放的社会环境下,在相对封闭条件下保存完好的文化“飞地”,一旦被学者们公诸于众,便很快成为旅游商们的猎物,为捞钱而开发为旅游景区,从而这些地方的古老文化就面临着消亡的灾难。因此,摆在政府和学界面前的责任,无疑是重大而紧迫的。

你知道什么是飞地吗?简单来说,就是有块明明归自己管的地盘,但却和本地区分离开了,想要去那的话,还得“飞”过别人的属地才能到,这种“流落在外”的土地,就被人们称为“外飞地”,比如跟美国本土隔着一个加拿大的阿拉斯加,就是世界上最大的飞地。



什么是文化飞地
答:飞地指位于其他国家国境之内而与本国不相毗邻的领土,或同一国家内位于某一行政区域包围之中而为另一行政区域管辖的土地。飞地既可存在于国与国之间,也可存在于某一国家范围内的行政区域之间。如中国青海省北部的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有一块飞地,在省境西南隅,不与该州的土地毗连,中间为玉树藏族自治...

三十而已王漫妮老家取景地三十而已王漫妮家乡取景地攻略
答:三十而已王漫妮老家取景地王漫妮老家是浙江衢州的一个小镇,剧组在一个旅游景点取景拍摄,这处古镇就是衢州廿八都古镇,景色十分优美,风土人情也十分淳朴 三十而已王漫妮家乡取景地攻略景点介绍 衢州廿八都古镇素有“枫溪锁钥”之称,专家誉此为“文化飞地”,学者称其为“一个遗落在大山里的梦。”古镇内...

飞地是什么意思 飞地的含义
答:1、飞地,一种特殊的人文地理现象,指隶属于某一行政区管辖但不与本区毗连的土地。如果某一行政主体拥有一块飞地,那么它无法取道自己的行政区域到达该地,只能“飞”过其他行政主体的属地,才能到达自己的飞地。2、飞地的概念产生于中世纪,术语第一次出现于1526年签定的马德里条约的文件上。飞地的历史...

一个深埋在山中的古镇:廿八都
答:廿八都镇,位于浙江江山境内,为历史文化名镇,浙江省作家创作基地,地处浙闽赣三省交界,历史上是边区的重要集镇,素有“枫溪锁钥”之称,专家誉此为“文化飞地”,学者称其为“一个遗落在大山里的梦。”2007年,廿八都被列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2008年,被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山歌)之乡。“一...

廿八都,一个遗落在大山深处的梦
答:廿八都,地处闽浙赣交界处的大山深处,是一个集多种文化为一体的千年古镇。悠久的 历史 ,特殊的地理,使来自全国各地的移民文化,在这里交汇、融合、发展,构成了一种独具特色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学者们称其为“文化飞地”,而对我,则成为一个心中的梦。5年前,我即进行了一次寻梦之旅。廿八都,...

为什么在河南有那么多飞地?
答:何为飞地?飞地就是一种特殊的人文地理现象,一般是指那些隶属于某一行政区,但与本区域不相连的土地。无论是国家层面还是省份或者地级市,其实都可能有着自己的飞地。至于河南地区的飞地则是比较多,有着十块。一般来说,国内各省中,飞地数量最多的是河南省。河南省历史悠久。传说中的夏朝,既位于...

一座低调的浙江古镇,怎么会有9种方言142种姓氏呢?
答:那么,说到这里,你知道是哪了吗?也许有的朋友,已经猜测出来了,今天要说的则是地处于浙江的一座历史文化名镇,它的名字叫做:“廿八都古镇”,在古代人们将这里称之为:“文化飞地”,如今,这里因为景色秀丽,更是很多作家爱来寻找灵感的创作基地。或许有的一些朋友,会觉得...

政府说的飞地是什么意思
答:飞地是指隶属于一个国家内部,但在地理上与其它地方隔开,如飞出国界的一块土地。飞地可能由于历史原因、文化方面的便利或为了追求政治或经济上的利益而产生。政府说的飞地则特指政府所划定的一片土地,并不具备历史或文化的意义。政府划定的飞地通常是为了特定目的,比如生态保护、国家安全或其他特殊用途。

飞地是什么意思?
答:飞地源自人文地理术语,借以命名文化品牌,意在喻指当代思想、精神之领土与净地。也非常符合飞地APP的气质,这是一个汇聚当下最优秀创作者的地方,里面都是高品质内容,涵盖诗歌、文学、艺术,以视频、声音、文本的形式,带给读者精神上的饱满体验。 问题五:什么叫做山村飞地 飞地是一种特殊的人文地理现象,指隶属于某一...

衢州十大著名景点
答:1. 江郎山·廿八都——历史与自然的交汇</ 世界遗产地江郎山·廿八都景区,融合丹霞地貌、古韵古镇与毛氏文化。江郎山的“三爿石”见证千年历史,开明禅寺与江郎书院等遗迹诉说着古人的智慧与信仰。廿八都古镇,被誉为“文化飞地”,枫溪锁钥,古朴风情尽显。清漾村,江南毛氏发源地,毛泽东与多位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