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某贸易公司出口大豆,合同中规定数量为1000公吨,用麻袋装。装运中由于麻袋数不足,有100公吨

作者&投稿:铎非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国内某贸易公司向俄罗斯出口大豆,合同中规定数量为1000公吨,用麻袋装。我方在装运时由于麻袋数量不足,~

可以向俄方说明情况,提出更换包装材料的 补充协议!
仅供参考

在不影响客户后续销售或不违反当地关于进口商品包装要求的法律法规前提下,可以与客户协商解决。否则你公司的这种行为的确违反了合同中关于出口商品包装方式要求的约定。不过不管怎样,能跟客户商量商量是最好的。付款方式不会是信用证吧

行情好就接受,让发货人提供与实际货物相符的单据
行情不好可以以包装不符合合同规定为理由拒收。

从学术角度出发:
该情况属于货物实际情况与合同不符,在这种情况下买房可以根据合同对这100吨货物要求退换货物,并且拒绝支付100吨货物的货款,但不会对货物其他标的物也就是剩余的大豆产生影响。
从业务角度出发:
这种情况并非属于什么严重违约,通常发货方在发货后就和收货方进行沟通,只要对货物品质和数量没有影响,通常收货方会接受的,但是需要提前联系,包装有了变化可能会对进口方在报关的时候增加点小麻烦,但同样是袋装问题并不大,在国际报关环节需要申报包装时只需要申报时袋装、箱装等,没有对具体什么袋什么箱。

国内某贸易公司出口大豆,合同中规定数量为1000公吨,用麻袋装。装运中...
答:行情不好可以以包装不符合合同规定为理由拒收。

我国内某单位向英国出口大豆一批,合同规定水分最高为14%,杂志不超过2.5...
答:该出口公司没有充足的理由拒绝赔偿。因为卖方行为已经构成双重保证。在国际贸易中,,凡是既凭样品买卖,又凭说明买卖时,卖方所交货物必须既符合样品要求,又符合说明要求,否则,买方有权利拒收货物。在本案中,合同规定:水分为1 4%,杂质不超过2.5%”。以此来看,双方是凭说明进行买卖,我方所交货...

2,我某公司向国外某客户出口榨油大,并要求豆一批,合同中规定大豆的具...
答:回答:对方要求合理。因为我方交货品质不符合合同规定,理应给予对方一定数量的补偿。但是补偿金额不应为合同金额的40%,补偿金额应视情况而定。

我国某出口公司向某国出口一批黄豆,合同规定:每公吨180美元,共计1000...
答:因为信用证规定数量可增减10%,1000公吨的10%就是100公吨,所以装900-1100公吨之间的数量都是符合信用证的规定的。

我某公司向韩国出口一批大豆,双方签订的合同中规定:数量2000公吨,单价1...
答:我方不能安全收汇。因为《UCP600》规定:除非信用证规定货物的数量不得有增减外,在所支付款项不超过信用证金额的条件下,货物数量准许有5%的增减幅度,但是当数量以包装单位或个数计数时此项增减幅度则不适用。本案中的大豆可以允许增减5%,即100公吨,我方发货2100公吨,但总金额超过信用证规定,不符合...

我某公司向国外某客户出口榨油大豆一批,合同中规定大豆的具体规格为含...
答:对方的要求是合理的。因为我方交货的品质不符合合同的规定,理应给予对方一定金额的损害赔偿,但是否为合同金额的40%,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合同中就这一类较难掌握交货品质的出口商品的品质条款,应采用规定品质公差或品质机动幅度的方法,来避免因交货品质难以掌握,给我方交货带来的困难。

某单位向英国出口一批大豆,合同规定水分最高为10%,杂质不超过2%,并向...
答:(2)买方判定本批大豆是否合格的依据是拿实测的水分比重和合同约定的10%去比对,拿实测的杂质比重和合同约定的2%去比对,而不是和样品比对。样品不是判定的依据。假设样品的水分3%而杂质1%,货物实测水分9%而杂质2%,那么这种情况下货物的质量比样品虽然低了7%,但是与合同约定的标准相比仍然是合格的,...

某公司出口大豆2000公吨,每公吨220美元,数量可有5%的增减,合同订立后...
答:这句话不对——错在信用证的总金额和总数量是根据合同约定的2000公吨开立的,即信用证本身没有错误,且信用证惯例公吨,不以件数等为计数单位的,即便没有规定溢短装条款,也允许5%数量的溢短装,只是议付金额不能够超过信用证金额。因此,受益人只要不溢装,就无需修改信用证。这种情况的实际意义在于...

我国某出口公司与俄罗斯进行一笔黄豆出口,合同中的数量条款规定如下...
答:1.成交后的商品价格和市场现价已经没关系。价格签订不能变,况且已经交货 2.通过结算方式的调整,短缺数量可以补充给他,外贸经理可以办到,即可把货补给外商,进出口账目和可平衡 3.你问是否合理。外贸没有合理,只有愿打愿挨 4.补救:可以计算这次造成的经济损失,俄方书面方式提交给你,经确认后,...

2、我出口公司以CIF条件与意大利客商签订了一份出口500吨大豆的合同...
答:3:合同上有没有注明净重多少,毛重多少,总的采购量是多少。4:如果这个客户是大客户,你们可以商量在下次出货时。给他补回来。如果一年都采购不了一批。你可以不用理会。再找新客户。就此问题公司高管应当开个例会。就此问题找个合理的方案。而非个人行为。5:我司也遇到过相似的事情。我们帮国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