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息技术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投稿:枝怜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当今社会科技信息迅猛发展,给音乐教育教学带来勃勃生机。在音乐教学中正确运用计算机多媒体,可以直接鉴赏到音乐作品的演唱、演奏姿势等形式内容,音响效果使学生获得更为清晰的音乐形象,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从而能深刻地理解音乐,亲切地表现音乐,使学生得到情感和心理上的满足,审美能力得到升华。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多方面创造条件,让学生在玩中学、乐中学、动中学、学中乐。
  多媒体在音乐教学中的有效应用,就是在多媒体的支持下,充分地利用有限的设备和资源,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知美和鉴赏美,使学生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音响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为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使音乐艺术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情致互补的作用和功能得到有效的发挥,以利于学生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为其终身热爱音乐、热爱艺术、热爱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1 创设审美情境,启迪学生鉴赏美
  当人们在说一种艺术美或一部艺术作品美的时候,首先是针对它所塑造的艺术形象而言的。音乐表现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生动形象的,但其表现形式又是高度抽象的。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而音乐则是表现形象的艺术,需要学生有丰富的想象力,两者之间的结合点就是直观的、感性的形象。因此,在音乐教学中要创设审美情境,从而充分感受形象,全面地理解音乐,深入地体验并挖掘音乐作品的内在意蕴。
  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十分重视美育。他要求学生要“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著名的法国文学家雨果说过:“开启人类智慧的宝库有三把钥匙,一把是数学,一把是文学,一把是音符。” 因此,启迪与培养学生鉴赏音乐美的能力,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更有助于发展他们的创造才能。
  名曲《二泉映月》意境凄凉,音乐起伏,旋律抑扬顿挫而委婉深沉。在教学中,笔者首先利用多媒体播放夜静月高、水中小亭、湖水清澈、一个人手持二胡静坐湖边等画面,然后放录音用语言文字把这首曲子的意境描绘出来,又将阿炳的刚强性格与坎坷一生做简短介绍。最后把曲子播放出来,那如泣如诉的乐曲,荡涤着学生的内心世界……学生在欣赏曲子的过程中理解了语言文字,在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中感悟了曲子,脸上呈现出忧郁、不平、深沉和无可奈何。正如世界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感慨的那样:“断肠之感这句话太合适了。”学生的情感在整合的情境下,在对语言文字及曲子的理解和想象中得到培养、丰富和升华!
  2 促进思维发散,提高学生表现美
  思维,特别是想象思维是审美能力的重要内容之一,更是学生创造美的重要前提。大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多媒体信息技术有声、有形的情境优势所创设的音乐意境,不仅能发展学生的艺术思维和鉴赏能力,更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想象美。信息网络的多媒体优势,能为音乐教学创设形声兼备的音乐情境,全面增强音乐的时空效应,唤起学生的美感,提高他们鉴赏美的能力。例如,根据学生的心理和思维特点,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教学,创设教学情境,营造良好氛围,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鉴赏音乐的积极性,而且能以趣激思,提高教学的效果。
  在引导学生赏析乐曲《高山流水》的开头、高潮、尾声三部分片断音乐的教学中,鉴赏之前,笔者引导学生结合音乐和画面去感受每段乐曲的力度、速度、乐器音色及乐曲的情绪。这样,学生鉴赏时就很投入地沉浸在优美的音乐和意境之中,将自己和画面、音乐融为一体。多媒体为鉴赏乐曲创设了生动的意境,起到很强的感染作用。每段音乐鉴赏完以后,学生能很容易地区分每段乐曲的力度、速度、乐器音色以及乐曲所表现的意境和情绪。
  3 引导艺术创新,发展学生创造美
  激发学生表现音乐,发展他们的音乐创造才能是音乐审美教育的归宿。谈到在音乐方面的创造性思维,往往使人容易和音乐创作联系在一起。当然,音乐创造性思维的突出表现莫过于音乐创作,但是在中学的音乐教学过程中,不可能去培养专业的创作家,而是通过音乐的创造性思维活动去启发学生的创造意识,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发掘学生的聪明才智,去培养有创造性思维的人。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兴趣的产生和想象的引发往往与一定的情境有关,而生动的情境又能增加学生内心的体验,引发学生愉快的情绪和探索的兴趣。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过:“凡是没有发自内心求知欲与兴趣的东西,是很容易从记忆中挥发的。”因此,教师应精心设计,创设科学、合适的音乐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听课兴趣,引导学生动脑,这样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想象力可以起到推动的作用。
  多媒体信息网络的情境性完全可以启发、引导学生进行独立自主或协作交流式的学习,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和自由度,发展他们的个性潜能和聪明才智。这样,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鉴赏美、想象美的能力,也特别有助于发展他们创造美的能力。
  总之,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与优秀的传统教育手段相结合,必将使音乐鉴赏课堂教学从观念上、内容上、教学手段上有所突破。在教学以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并不断发展的今天,信息技术走进课堂早已成为新时代发展的需要、音乐教育发展的需要,在音乐教学中发挥了它强大的作用。在教学中为学生鉴赏、表现音乐和其他音乐教学中创设一种良好的氛围,学生的感受、想象、表现、创造等综合能力得到更大的提高。这样,既改变了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学生的素质也在愉快、充满活力的课堂气氛中得以提高。
   (作者单位:湖北省郧县第一中学)

浅谈信息技术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答:当今社会科技信息迅猛发展,给音乐教育教学带来勃勃生机。在音乐教学中正确运用计算机多媒体,可以直接鉴赏到音乐作品的演唱、演奏姿势等形式内容,音响效果使学生获得更为清晰的音乐形象,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从而能深刻地理解音乐,亲切地表现音乐,使学生得到情感和心理上的满足,审美能力得到升华。因此,在教...

信息技术在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答:1、现代信息技术在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极大地丰富了教学资源,有助于教学内容的拓展,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传统课堂教学使用黑板、粉笔、乐器、挂图、录音机等多种设备,教师讲,学生听,繁琐而又耗时。而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改变了这一现状。近年来,笔者尝试着将信息技术带入了课堂,运用其实用...

浅谈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怎样运用信息技术
答:学生对生动、直观、形象、动态的信息比较容易接受,现代信息技术进入音乐教学领域在综合处理和控制声音、图像、影像等方面具有高超的能力,运用这一特有功能,音乐教师将制作的多媒体课件用于音乐课中,可以使音乐语言变抽象为形象,变静态为动态,化枯燥为生动,全方位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唤起学生的...

怎样把信息技术应用到音乐教学中
答:一、与信息技术整合,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 音乐是以审美为核心、以音乐的形象性、情感性、愉悦性等独特形式来表现艺术美的,提高学生音乐审美能力、实现审美教育的关键,是要积极创造条件,加速教育现代化,促进教育改革。在音乐教学中充分运用信息技术网络,为学生学习音乐提供一个声情同步、形声并茂、时空...

浅谈信息技术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几点感悟
答:所以,信息技术的运用应当有个度,应当在一个合理的范围之内。首先,新授课的运用,要有分寸感,要合理。众所周知,音乐中歌曲的教学是学习的音乐的基础,从简单的音符开始,再到旋律的节奏感,最后到歌曲情感的体验,歌曲的拓展,这些内容使课堂内容极其丰富,所以合理的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可以让课堂教学...

音乐课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解决哪些问题
答: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想象力和创造力是审美思维过程最基本的品质,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艺术的想象美,对发展学生个性和智慧,促进创造思维是十分可贵的。多媒体信息技术有声有形的情境优势所创设的音乐意境,不仅能发展学生的艺术思维和欣赏能力,更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想象美。

如何运用信息技术提高音乐课堂教
答:2.2 教师要善用信息技术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 在传统的教学中,音乐教学呈现出设备不足、课时量少、教师音乐水平不足的问题。在教学设备方面,一方面学校要加大设备的引进,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向学生模拟情境或展示乐器,让学生能够通过信息技术来认识并了解这些未知的东西,从而增加学生的音乐视野,...

如何应用信息技术优化音乐课堂教学
答:一、应用信息技术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新课标要求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把学到的信息技术应用到教学中。以往的音乐教学中,只用乐谱、乐器、教材、黑板、挂图等教学媒体授课比较单调枯燥,教弹琴教唱,学生感觉枯燥无味。如今多媒体计算机、MIDI等现代技术在音乐教学中的出现,...

如何在音乐课中更好的运用信息技术
答:利用信息技术强化课时容量,提高效率。在以往的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背对学生在黑板上用粉笔拼命书写,这样既费时又乏味,而使用信息技术中的电教多媒体教师只需课前把预备所写的内容精心制成课件,课堂上按照教学程序得心应手地把图片呈现在投影仪上,既节省了课堂板书时间又避免了学生注重力的分散,增加...

如何运用信息技术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解决重难点
答:《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技术极大地扩展了音乐教学的容量,丰富了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在音乐教育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教师应努力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利用其视听结合、声像一体、形象性强、信息量大、资源宽广等优点为教学服务。”那么,在新课程标准下的小学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