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感觉孙子辈长大了变得对姥姥姥爷不如对爷爷奶奶的感情深?

作者&投稿:那修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这个问题戳到我的腰眼上,外孙与我们渐行渐远而与他爷爷奶奶渐行渐近的经历感同身受。

一,外孙出生以后,我们老两口欣喜若狂,老伴儿在医院伺候女儿,我在家里给女儿做补身体的各种 美食 。外孙出生的当天,我给女儿和外孙送了鲜花,出院时我用车接女儿回到家里。外孙的名字是我给取的,我取了五个名字,让女儿和女婿从中挑选,因为我学习和研究过周易,虽然谈不到精通但是懂一些。从方方面面考虑要为外孙取一个能够顶天立地飞黄腾达的好名字。等外孙满月以后,女儿和姑爷就总是说让外孙喊爷爷喊奶奶,我们心里也很热乎,也乐于接受,觉得好像是关系更近了一层。

二,外孙在一天一天的成长,我们也就随着外孙的成长而给他买各种玩具:各种益智的积木由简单到比较复杂的,然后到更复杂的,陪着外孙一起玩儿。外孙睡的小床是我给他买的,等外孙会走了,就开始买走步手推车,然后是三轮车,自行车,一直到后来给买的山地车……,我们都替他一步一步的想着做着,让他快乐成长,成长快乐。

三,外孙没有上幼儿园,就是我们看着他,而且我们看着他是帮他学习。在他上小学之前,每天上午下午各学习一个小时,语文学习(学写500字),数学学习500以内的加减乘除,还教她学习剪纸,学习图画。因为我们是文革以前的老大学生,教孩子学习这些东西还是有一定的基础的。剩下时间就带着在小区院子里玩足球,玩排球,也和院子里的同龄的孩子们在一起玩儿培养孩子的群体感情。

四,等外孙上小学以后,才陆续到外地爷爷奶奶家,与奶奶与爷爷奶奶也就从认识到慢慢的熟悉,每次从爷爷奶奶家回来总是眉飞色舞的,说起爷爷奶奶他有说不完的话。这可能就是血缘关系吧!他慢慢懂得他的姓是爸爸的姓,爸爸的姓是爷爷的姓,他懂得他是谁家的人是谁家的根了。大约从小学三年级开始,他与我们的关系就慢慢的疏远了,从喊我们爷爷奶奶变成喊姥爷姥姥,也没有了原来那种热情和亲近感。然后上初中上高中与我们的来往就变成了例行公事,现在已经上大学了,和我们关系走的疏远了,也很少来我们家了。

这样的一个过程是外孙成长的过程,我们对外孙的热情也可能从一开始就是剃头挑子一头热。不过我们不后悔,毕竟外孙在成长的过程中给我们带来不少的欢乐 我们还是祝福外孙能够顶天立地,能够飞黄腾达。

我也讲一下,我就一独生女,女儿一直和我们生活在一起,女婿老家在西部地区,外孙女一直由我们带大,一切费用都是我们的,那是上幼儿园之前的一个春节,外孙女三周岁了,她一直叫我爷爷,那年女儿他们休探亲假一个月,他们三口人就自驾车回婆家过年去了,在那边过了二十多天就回来了,从没离开过我们的外孙女进家之后,就看着我笑,我心疼的上去报着她,说宝贝爷爷可想你了,外孙女张口说了一句话,让我茫然不知所措,你不是爷爷,从出生到三岁没离开过我,会说话就叫爷爷,这才离开二十多天,第一次见到她爷爷,这就不认我这个爷爷了,我说那你叫我啥呀?她想了想说,我叫你老师吧,因为,我天天给她读书,讲故事,我说你快上幼儿园了那学校老师多了,怎么能区别呢?外孙女接着说,我叫你徐老师(因为我姓徐)。唉,一直到上了幼儿园半年多也没叫声爷爷,每次去幼儿园接她,她都叫我徐老师,弄的不明真相的其他家长们,还以为我就是老师出身呢。直到有次她感冒咳嗽一直不好,每天都带到医院去挂水,看着她,她坐一会就坐不住了,让我举着吊瓶跟着她溜搭,突然有一天正在挂水的外孙女叫我,爷爷,爷爷,爷爷连续叫了几遍,叫的我眼睛湿润了,把她的头搂在怀里,心里有着说不出的感觉。从那以后一直就叫爷爷了,这都8岁了,2年级。我认为,这不是感情深不深的问题,应该是血缘关系吧,外孙女,外孙女带个外子,总没有亲孙女在血缘上近吧。

我觉得这个不完全对,正常情况下应该和双方都比较亲吧,本人现在和老伴就代着外孙女,我的思想是只要我喜欢她就够了[呲牙]。

我妈妈一辈子疼爱外孙,从姐姐生下孩子开始,就把外孙带在身边,有一口好吃的,自己舍不得吃都要留给外孙,参加宴席一定要去姐姐家带上外孙,让外孙们吃好东西。经常给外孙买衣服买鞋子,给零花钱,到父亲母亲去世时,我们兄弟姊妹涕泪交加,没见到两个外孙掉一滴眼泪,也从来没有见过外孙看望过父亲母亲一次,外甥反而说我父亲偏向自己孙子,对他们不好,这就是疼外孙的结果。


我和大哥寒透了心,想起曾经我们在父母的教导下,一家人把外孙当成宝贝疙瘩一样对待,盼望外孙有出息,没有人敢说一句重话,没有人敢给一个脸色,有好吃的都留给外孙,这就是疼外孙的结果。

到了后来,父亲看出来了,觉得外孙根本喂不熟,你对他好千百遍,有一次不好,他给你永远记着,说他的爷爷奶奶亲。后来,父亲经常说一句话,“外孙是门上的狗,吃了就要走。”意思是说,外孙永远都亲不过自己孙子,只能来吃你喝你最后还要骂你。父亲说这就是血脉的神奇之处,所以中国自古以来“家族传承是传男不传女,因为女儿嫁到别人家,女婿外孙没有儿子孙子亲,这是骨子里的亲,是血脉相连,是无法改变的。


到了姐姐自己,对她的外孙更好,好过了人家亲爷爷奶奶,让亲爷爷奶奶一直嫉妒,说她想收买孙子的心。因为姐姐女儿不在家,姐姐把外孙生活费全包了,一直养到十几岁。

可是外孙懂事以后,和自己爷爷奶奶特别亲,听自己爷爷奶奶的话,对我姐姐爱理不理。气得姐姐伤心大哭,从那以后心凉了,再也不去给外孙送吃喝。

姐姐经常偷偷告诫我,说世上有两个人为不到是白眼狼,一个是女婿,一个是外孙。你再对他们掏心掏肺,都买不了他的心,他始终把你当外人。我想,姐姐还记得自己女儿儿子怎样对待外公外婆不?


所以,我一直都对侄子比外甥亲,因为侄子和我们一脉相承,是我们父母的根,而外甥,就成了外人,你对他再好,在他心中的份量都抵不过他的亲爷爷奶奶。

到我结婚以后,我婆婆为了抬高自己女儿,拼命把我和自己儿子踩在脚底下,她经常喊着以后不靠我们养老,要靠自己女儿外孙养老的话,还这样给自己老公教唆。


婆婆是这样说着,一辈子也是这样做着。等到自己现在年龄大了,曾经尽力抚养长大的7个外孙,一个都不见人影,而我家孩子呢?因为她一直不理我们,把我们赶出家门二十多年,从来不认孙子。所以,孙子和她很陌生,没有感情。现在,婆婆孤苦伶仃,三个女儿7个外孙跑的无影无踪,虽然离她很近。

我经常想起婆婆趾高气扬的骂着,以后养老要靠自己女儿和外孙,把家里全部家产都留给了外孙。

所以,我现在冷眼旁观,等着婆婆的女儿外孙来给婆婆养老呢!


是的,我也有这个体会,我从小就带着外孙,一点一点把他看大的,后来又日送日接,风雨无阻,帮助孩子完成了学业,上了大学后,尤其是参加了工作后,我和老伴感觉外孙对我们的依赖也少了,话间也能听出来把我们看成了亲戚,把爷爷奶奶看成自家人。一开始还不太适应,后来想想,我们只是帮助爸孩子养大,中国这种几千年的文化,以父姓为主姓的习俗,是很难改变的,这也就为越大越疏远姥姥姥爷打下了基础。

这就是血缘的关系。

外孙小时候跟着妈妈到姥姥家,感觉走亲戚出门的好处,吃点什么零食,其实最根本的还是到姥姥家和同龄的姑舅表兄弟一起玩耍,等到一开始上初中,就会随着年龄与学习的变化而对姥姥家的感觉变得越来越淡了。

有句话叫:瞎心的姥姥,眼子姨,妗子就是一个大花皮。外孙对爷爷奶奶的感情是从根上系牢的,即使儿媳和公婆也点小矛盾,也决不影响孩子对爷爷奶奶的感情!从小爷爷给我我讲过的一个故事也充分说明了一切:古时候,一个老头带着孙子和外孙去庄稼地里转悠,由于是夏天,两个小孩子都说渴了,想喝水。于是这个老头就到井里去提水,谁知老人不小心掉了下去。在看两个孩子的表情,孙子娃娃大哭,爷爷不能死,我要爷爷。外孙却说,我爷爷在家呢。老头也没有淹死,这是老头试探两个孩子的反应。所以说,做姥姥的不用纠结,即使你把外孙带大,他的姓氏渊源决定了他长大后的人生态度。包括对待家人和亲戚之间的关系!

爷爷奶奶是家人,姥姥姥爷是亲戚。

整天讨论这个纠结这个有意思吗?不管跟谁亲,以现在这样的结婚年龄,等孙子或外孙有能力孝敬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们恐怕都要活到快八十岁了,有一半人没有这个机会了。老人带孙子外孙子,其实帮的是儿女而已,只要儿女能懂得感恩就够了。辛苦养大的儿女都不一定能对父母百依百顺,不厌其烦,何况孙子外孙子乎?

我有切身的经历,以前我小的时候,经常在姥姥姥爷家生活,那时候我姥姥和姥爷识字有文化,小时候教我识字,对我特别地严苛,所以我有点害怕他们。

长大一点了以后,大概在7,8岁的样子,那时候父母忙着干活,每次的寒暑假,父母总想让我去姥姥姥爷家住上一段时间,起初我还会硬着头皮去,后来就直接不想去了,感觉在姥爷家生活,总感觉不自在。


而和爷爷奶奶在一起则不会有这样的感觉。小时候,我特别喜欢去爷爷奶奶家,有时候我想买什么东西了,向父母要钱,他们不给,我就要去爷爷那里,只要我不回家,也不说话,爷爷就知道我要干什么,他就会问我:“这次要多少钱?”然后直接就掏钱给我,每次给我的都比问他要的还多,当然他也比较溺爱我一点。

长大以后,爷爷奶奶的年纪也比较大了,我也学会懂事了,每次放学回家,在第一时间都先去他们家,陪他们聊聊天,叮嘱他们一番,每一次爷爷奶奶看到我都会心疼的不行。 所以,我和爷爷奶奶的感情一直都比姥姥姥爷的感情深。

孙子长大了以后,和姥姥姥爷不如和爷爷奶奶的感情深,有这几方面的原因:

孙子和爷爷奶奶有着不可断的血缘关系,当然会更亲一点。俗话说“血浓于水”,到了任何时候都是这个道理。虽然姥姥和姥爷也疼爱自己的外孙,但对他们来说,毕竟是外孙,一个“外”字,就说明了其关系就远了一层。

孙子从小就和父母,和自己的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爷爷奶奶是仅次于父母,对他最亲的人,因为爷爷奶奶从小就带着他,陪他一起玩耍,看着他长大,从小就宠爱他,甚至还会溺爱他。孙子想要什么,爷爷奶奶就给买什么,孙子想吃什么,爷爷奶奶就给做什么,基本上,孙子的要求,爷爷奶奶都会有求必应。


而姥姥和姥爷与外孙的见面时间屈指可数,不可能一直陪伴他,对他的付出也没爷爷奶奶的多。除了逢年过节,平日里很少与自己的外孙见面,所以,他们之间自然而然会有一种距离感。

爷爷奶奶与姥姥姥爷家的生活环境,对孙子来说有着很大的不同,一个与自己家相近,容易接受,另外一个则不同,需要他适应。

爷爷奶奶和孙子本就是一个大家庭,其中有许多生活习惯几近相似,孙子到爷爷奶奶家,比较有亲切感,而姥姥和姥爷家,因为外孙不经常去,对他们的习惯比较陌生。

家庭环境的不同,长时间接触下来,让孙子的感觉也不同,对爷爷奶奶可以很熟悉,而对姥姥姥爷就相对陌生一点。


—END—

时代不同,家庭结构不一。我是农村人,说农村的情况。六七十年代,一般家庭都有三五个孩子,八十年代后,计划生育只生一个,也有二个以上的。农村风俗,女孩成了家,难顾外家兄弟姐妹,只能尽能力孝顺父母。关于与爷奶与姥姥,姥爷的关系,无条件是爷奶关系亲,他们才是一家人。何为外家?姥姥是父母的外家。这是很自然规律。但是,现在独生子女多,也因家境优劣靠谁,最终还是爷奶才是正本根基。对不对,懂供参考。

答:现实就是如些,这本是人生传统世俗的偏见。

姥姥、姥爷对外孙之辈小时如何之好,把一切奉献精神都使出完全的解数,长大后都觉隔着一层皮,总没有爷爷奶奶那样热心,现实就是这样。特别是姥姥对姑娘家那种热心,只要家里有的东西,她都立刻奉献,这种精神是这世界难能珍贵的。但一到姥姥、姥爷遇有大病,也只有儿子、儿媳,孙子、孙女上前,而姑娘一家却淡若无事,偶尔一次的小礼物,也感动的流泪。而儿子的日久天长的照料,在老人的心内,是应尽的职责。

世俗的偏见,本家与客家是有区别的,这就是世俗的眼光。外孙、外孙女始终对姥姥、姥爷没有孙子、孙女那样的热心,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










为什么感觉孙子辈长大了变得对姥姥姥爷不如对爷爷奶奶的感情深?_百 ...
答:孙子从小就和父母,和自己的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爷爷奶奶是仅次于父母,对他最亲的人,因为爷爷奶奶从小就带着他,陪他一起玩耍,看着他长大,从小就宠爱他,甚至还会溺爱他。孙子想要什么,爷爷奶奶就给买什么,孙子想吃什么,爷爷奶奶就给做什么,基本上,孙子的要求,爷爷奶奶都会有求必应。 而姥姥和姥爷与外孙的见面时间屈...

隔代亲往往更亲,这是为什么?
答:我认为隔代亲更亲是因为当年巨大了之后就特别享受和孩子一起生活的时光,能够感受天伦之乐,因为自己年轻的时候需要打拼,也许没有时间享受家庭的温暖,当自己年纪大的时候,就特别喜欢这样的时光,就对自己的孙子或者孙女很好。一.年纪大了,就特别享受天伦之乐 当自己年纪大了之后,就很容易感觉到孤独,...

为什么祖孙隔代的情感会特别亲?
答:由于年龄的关系,父子辈在生活观念等问题上更多具有自己的主张而易产生隔阂、矛盾,甚至冲突;

为什么孙子会长得像祖父祖母?搜集大量资料后,终于找到答案
答:因此文章开头说到的那种情况是有可能发生的,即孙子长得和祖父母相似,根本原因是孙子体内存在和祖父母辈一样的遗传物质。 那么我们从曾曾曾祖父母那里获得了多少遗传基因? 尽管基因重组是随机的,但孩子从父母那里遗传到的基因大约各一半,而我们的父母从他们父母那里获得的基因也大约各有一半,因此从理论上是可以计算出...

有些老年人为什么对孙子比对儿子还要亲呢?
答:首先,隔辈亲自古至今确实存在。由于血统关系,在很多老人中存在着隔辈亲的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跟儿女们在一起多了,有一些小矛盾之类的,而孙子小讨人喜欢,所以老人认为孙子比儿子强。其实这也是一种说辞,真正指望孙子养老的人并不多,而孙子也不可能因为爷爷对他好,就能养他老。抛开这话的真实...

爷爷亲孙子为什么胜过亲儿子?
答:一是年龄差距大,老人不会感到威胁。其实这种现象不仅体现在老人孙子之间,还体现在其他动物身上。比如说人们更喜欢小动物,或者是动物宝宝。成年的老虎狮子相信没人感喜欢,但是虎宝宝啥的肯定很多人喜欢抱抱。为什么,因为他们没有威胁。同样,在人与人之间也是这样。孙子孙女对老人没有任何威胁感,而儿子...

为什么老人都喜欢孙子辈?
答:而年龄大了之后,就开始变得和蔼,脾气也没那么大了,对孙子女也格外宽容。再加上年龄越大,越喜欢孩子,造就了隔辈亲这种情况。补偿性心理 有很多老人之所以对孙子女好,其实并非是对孙子女好,而是从孙子女身上看到子女的影子,想通过这种方式,去弥补对子女的爱。很多老人年轻的时候忙于工作...

为什么老辈人总是和孙子特别亲近?
答:很多家庭都会有类似的情况,只是亲密的程度有所不同而已,那么我们就来说一说你见过的隔代亲,到底能有多亲?在这里,就先来给大家说几件有趣的事情:第一件:家里的爷爷奶奶非常的疼爱自己的孙子,有时候孩子做错了事情,作为父母的我们必然是要教育好他们的。结果我们话都没说两句,爷爷奶奶就先站...

为什么老人会对孙子比对儿女好
答:爷爷当时拿着棒子追父亲大半个村子;而如今,自己把娃打了一顿,娃的爷爷一个月跟自己不说话。看来“隔代亲”到什么时候都是一样的!而老人之所以“隔代亲”,也跟岁数大了,在面对孩子教育问题上也变得更加柔和了有很大的关系;同时,自己对儿女的愧疚反倒用在了孙子辈上,就变得越发疼爱孙子 ...

到底是孙子“亲”还是外孙“亲”?你怎么看?
答:只是随着他们年龄的越长越大,也慢慢的变得越来越懂事以后,孙女一直以来给我叫的就是“奶奶”,而外孙就已经开始给我叫“外婆”了,这个时候我就明白,看来孩子们本身,就已经给自己区分开来了。从那以后,我的心里面就有点酸酸的,看来即便是我自己心里面,觉得孙子和外孙都是一样的“亲”,只是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