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牙山五壮士中有哪两位幸存者?级别和待遇如何?

作者&投稿:叔盼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军事具体是指什么?~

军事是与战争、军队、军人有关事务的总称,是政治的一部分。战争是军事的集中体现,是政治的一种延续,但不是唯一的体现。它是一国或者集团用暴力手段达到自己目标和目的的方式,而目标和目的往往与利益有关。

军事:有关军队和战争的事情或事务。军事科学:研究战争的本质和规律,并用于指导战争的准备与实施的综合性科学。又称军事学 。军事学术 military art:关于战争指导和武装力量建设的理论及其应用的各学科的总称,是军事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军事学术主要包括战略学、战役学、战术学、军队指挥学、军制学、军队政治工作学、军事后勤学、军事教育训练学、国防经济学、军事运筹学,以及军事历史、军事地理等学科。军事技术 military technology:直接运用于军事领域的技术。是建设武装力量和进行战争的物质基础与技术手段。包括各种武器装备及其研制、使用和维修保养技术,军事工程,军事系统工程。有时也专指人们操纵、使用武器装备的技能,如射击技术、驾驶技术、电子设备操作技术等。军事技术是军事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成军队战斗力的重要因素。军事训练 military training:军事理论教育和作战技能教练的活动。通常分为部队训练、院校训练和预备役训练(又称后备役训练)。军事训练在国家武装力量建设和战备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军队平时的主要任务,是战备的重要方面,许多国家都把军事训练列为战略研究的一项内容。基本任务是:学习军事理论、战略战术和军事技术,研究和了解有关国家(集团)的政治经济状况、军事思想、军队编制、武器装备和作战特点,熟悉作战地区的地形、水文、气象及其对作战行动的影响,演练诸军种、兵种合成军队作战的组织指挥和协同动作,培养军人坚强的体魄,严格的组织纪律性和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目的是提高军队的军事素质和战斗力,随时能遂行作战任务。军事训练同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思想、军事技术以及军队的传统、经验和作战任务等有密切的联系。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作战样式的变化和军队体制编制、武器装备的变革,对军事训练不断提出新要求,赋予新内容,而军事训练的实践又深刻地影响着作战,促进军事理论的发展。军事情报学 military intelligence:以军事情报和军事情报工作实践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军事指挥学的分支学科。主要研究军事情报的本质、特点、原则、方法、内容、范围及其在国防建设、军队作战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军事情报工作的建设和管理,产生、发展的历史和规律等。按应用范围分为军事侦察学、军事情报整理学、军事气象情报学和军事情报自动化理论等分支学科;按作战使命分为战略情报学、战役情报学和战术情报学等分支学科;按军种分工分为陆军情报学、海军情报学、空军情报学和战略导弹部队情报学等分支学科。研究范围包括:①敌方的军事思想、战略方针和作战意图。②敌军的编制、装备和部署。③敌方重要军事人物。④敌方的兵要地志和军事目标。⑤敌军的训练素质和作战特点。⑥敌方的战场装备、战争保障等。军事演习 military exercise:按照设想的作战行动而进行的演练。是部队在学习军事理论,完成技术、战术基础训练之后,在近似实战条件下实施的综合性训练,是军事训练的高级形式。目的在于提高各级指挥员和机关组织指挥现代战役战斗的能力;使部队熟练掌握各种战斗技能,密切诸军种、兵种之间的协同动作;培养战斗作风,增强组织纪律性,适应战时环境,提高实战能力;检验组织编制、武器装备和条令教材,探讨作战方法。有的国家还利用军事演习向敌方炫耀武力,以达到某种政治目的;以军事演习为名,调动军队,集结兵力,掩护战争准备或发动战争的,也不乏先例。演习的类型主要有:①按作战行动规模分为战术演习、战役演习和战略演习。②按训练对象分为首长机关演习和实兵演习。③按演习方式分为室内演习或现地演习,单方演习或对抗演习,实弹演习或非实弹演习,分段演习或综合演习。④按演习的特定目的分为示范性演习,研究性(试验性)演习,检验性(考核性)演习。军事侦察 military reconnaissance:为获取军事斗争所需敌方或有关战区的情况而采取的措施。简称侦察。是实施正确指挥,取得作战胜利的重要保障。通常由各级指挥员和指挥机关组织实施。主要查明有关国家、集团及战区的军事和有关的政治、经济、科技、社会、地理、气象等情况。按任务范围分为战略侦察、战役侦察和战术侦察;按活动空间分为地面侦察、海上侦察和空中侦察;按活动方式分为武装侦察、技术侦察和谍报侦察。采取的手段有:观察、窃听、搜索、捕俘、战斗侦察、火力侦察、照相、雷达侦察、无线电侦听、无线电侦收、无线电测向、调查询问、搜集文件资料等。军事制度:军事制度,即组织、管理、发展和储备军事力量的制度。简称军制,主要包括:国家的军事领导体制、武装力量体制、国防经济体制、武器装备发展的管理制度、兵役制度、动员制度、民防制度等,军队的组织体制编制、训练体制、后勤保障体制、政治工作制度、人事制度、行政管理制度和称谓、标志的规定等。一般由国家及其军队制定,以法律、法令、条令、条例、规则等规范性文件颁行。军制是上层建筑,由经济基础决定,并受社会政治制度、经济条件、科技水平和战争局势、战略方针、武器装备、军事理论以及民族、历史、地理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它反映一定阶级的意志,为一定的阶级利益服务。它的基本作用在于保障军事建设,以便有效地准备和实施战争。军制随着国家、军队的产生而产生,发展而发展。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随着无产阶级革命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产生了社会主义军制。军事地理学 military geography:研究军事与地理关系的学科。探索地理环境对国防建设、军事行动的影响和在军事上运用地理条件的规律,为制定战略方针,研究武装力量建设,进行战场准备,指导作战行动提供依据。它是军事学术的组成部分,也是地理学的分支学科。军事条约 military treaties:国家间涉及军事方面的书面协议。其内容一般包括建立维护缔约国战略利益和安全的军事联盟或军事同盟,提供军事援助,建立和使用军事基地,结束战争状态或武装冲突,裁军和限制军备以及编纂战争法规和惯例等。军事条约的形式包括:条约、公约、专约、协定、和约、宣言和议定书等。军事战略:指导战争全局的方略。它包括国家和武装力量准备战争、计划与进行战争和战略性战役的理论与实践。军事战略理论研究战争的规律、特点以及进行战争的方法,制定准备和进行战争、战略性战役的理论原则。军事战略实践是根据敌对双方军事、政治、经济、地理等因素,照顾战争全局的各方面、各阶级之间的关系,规定军事力量的准备和运用。它包括武装力量的建设,国防工程设施,军事装备和军需物资的生产和储备,战争动员,基本作战方向的确定,战区的划分,作战方针和作战指导原则的制定等。它作为最高军事统帅机关实践活动的一部分,产生于远古时期的中国、印度以及古罗马和古希腊等奴隶制国家。军事战略的性质和内容是受社会政治制度和社会经济制度制约的。军事战略和战术之间的关系,是全局和局部的关系。随着敌对双方力量对比的变化和战争发展的进程,军事战略包会相应变化。

狼牙山五壮士两位幸存者分别是宋学义和葛振林,但是他们后来的待遇却是天壤之别,一个默默无闻,一个继续发挥余热,教育下一代。

  • 英雄事迹

英雄的故事值得我们永远铭记,我们今天重温狼牙山五壮士的英勇事迹,缅怀革命先烈。故事要追溯到1941年年9月24日,3500多名日伪军对狼牙山抗日根据地进行了围剿,狼牙山上的游击队、党政机关以及百姓被日军围困,情况非常危急。根据当时的敌我情形,杨成武司令员制定了一个“围魏救赵”的作战方案,命令3团、20团佯攻管头、松山一带日军,促使日军从狼牙山撤兵增援,我军趁机从包围圈中撕开了一个口子,大部队得以撤离。

当时,为了掩护大部队顺利撤离,安排七连负责迷惑和阻击敌人。战斗打了到了中午时分,此时七连战士伤亡非常惨重。随后,为了让大部队走得更远一点,以及让受伤的战士得以安全转移,就留下六班继续坚守阵地,阻击敌人。

当时,六班只剩下了5个战士,他们分别是班长马宝玉,副班长葛振林,战士胡德林、胡福才和宋学义。他们牢记使命,为了拖住敌人,边战边退,利用有利的地形,打退了敌人一次又一次的进攻。

五壮士为了把敌人死死地钉在狼牙山上,为大部队争取更多转移的时间,五壮士放弃了追赶大部队的计划,毅然撤向了悬崖绝路,最后他们撤到了三面绝壁的莲花峰。此时,敌人攻势不减,而我们的五壮士却已经打光了子弹,他们就用石头砸敌人,最后连石头都搬光了,只剩下了最后一颗手榴弹,他们本想将这颗手榴弹留给自己,但班长马宝玉在最后时刻还是选择了将其扔向了敌人。

此时,敌人一步步逼近, 口里还嚷着:“抓活的!抓活的!”五壮士一致决定,无论如何,决不能当敌人的俘虏。面对敌人的逼近,他们将手中的武器砸烂,也绝不留给敌人。随后,他们毅然决然地高呼着“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华民族万岁!”的口号,纵身跳下了悬崖。

  • 幸免于难

那么高的悬崖,按常理说,跳下去,必定是粉身碎骨。但是万万没有想到五壮士中的宋学义和葛振林竟然被几棵小树挡住,虽然身受重伤,但是还是活了下来。在敌人走之后了,他们两人用尽全部的力气向大部队撤离的方向爬去。幸运的是,他们最后被当地的百姓所救,被及时医治。

宋学义在医治之后,由于伤势过重,不能继续战斗,就转业到河北省易县管头村任农会主席。1947年返回河南老家,担任北孔村党支部书记,为家乡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宋学义回到家乡后,一心搞建设,默默无闻,从不向政府要待遇,也从没有提起过自己打鬼子跳崖的英勇事迹。1971年,宋学义在郑州病逝,享年53岁。

说完了宋学义,我们再看看幸存的另一位英雄葛振林。葛振林在养好伤后,重新拿起了枪,继续奔赴战场,他参加了十六七次战斗,历经天津、张家口、太原战役,还参加了江西剿匪战,最后更是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保家卫国。随后,他一直在军队工作。

1981年,葛振林从衡阳军分区后勤部副部长的岗位上退休,但是他并没有想着躺在功劳簿上享过清福,而是选择了继续发挥余热,关心青少年的成长。他担任衡阳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副会长,同时还是全国近200家中小学校的校外辅导员,他先后应邀到全国各地作报告,每次他都叮嘱孩子们:“珍惜现在的好条件,好好学习,祖国的江山打得多不容易啊!”

据葛振林的长子回忆:“父亲给孩子们上课,经常是拄着拐杖走路去、走路回,别人派车来接送,他不坐,也不收一分钱讲课费,不在外面吃一餐饭。”葛振林老人不仅严于律己,而且还不允许自己的家人给组织添麻烦,更不说提要求了。他常说“想起那些长眠在狼牙山的战友,我总觉得自己得到的太多了!”2005年3月21日,葛振林病逝于湖南衡阳,享年88岁。



我国近代发生了很多战争,其中对我国人民伤害最大的就是抗日战争。在民国时期,日本对我国发动了侵华战争,因为双方的军事装备有所差异,日本很快就占领了我国很多的领土。日本人在这场战争中实行“杀光,烧光,抢光”的三光政策,他们在我国领土上做了很多丧心病狂的事情,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就连老弱妇孺都不会放过,我国人民的生命和财产都受到了沉重的打击。还好最后我国人民团结一致,无数的英雄们在战场上奋勇杀敌,将日寇赶出了国门,捍卫了国家的主权。


在抗日战争中,出现了很多的英雄,他们舍生忘死,为了国家,为了百姓抛头颅洒热血,非常值得我们敬佩,我们如今的和平盛世,离不开这些英雄们的付出,我们要永远铭记于心。抗日英雄非常多,但是我们真正能记住的却很少,在我们的记忆中的抗日英雄,狼牙山五壮士肯定是有一席之地的。很多人在小的时候,就知道了他们的故事,书生小的时候,语文书里面都有关于他们的故事,今天书生就要和大家说说狼牙山五壮士里面的两位幸存的英雄,宋学义和葛振林,看看建国以后,他们各自的级别和待遇都是什么样的。


大家都知道,我国能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抗日战争时,我国和日本实力非常悬殊,这场战争我国损失惨重,日本人也因此而自大,觉得可以用很短的时间就可以占领我国,但是我军用一次次的胜利将日本人的自信给粉碎了,和前面的节节败退相比,后面我军赢得了多场战争的胜利,比如最著名的百团大战,我军就取得了胜利。不过也正是因为这场战争,冈村宁次因为战争的失败,于是就想着报复我国,甚至还出动了数万的兵力向我军的根据地开始扫荡,也正是这个时候,在晋察冀根据地里面发生了一场可歌可泣的战斗。


在收到日军正在开始前往根据地的时候,我军为了保证群众的安全,主力部队带着群众撤离,但是也不能全部都走,还得留下少数部队来迷惑住敌人,掩护主力部队转移。这个艰巨的任务传达到了六班的战士身上,不过此时的六班只剩下五个人了,也就是后来的狼牙山五壮士。他们接到任务以后,丝毫没有退缩,坚定地到达了任务地点。


为了拖住日寇,六班的这五个战士一边痛击追上来的敌人,一边将敌人往狼牙山上引,狼牙山地势险要,非常适合打游击。他们利用地势,将冲上来的敌人一个又一个地打了下去,这也让日寇相信这里有八路军的主力,于是一个个的日寇还是往狼牙山上冲。班长马宝玉看到冲上来的日寇,沉着的指挥战斗,等到敌人走进了一些,才下令开打,六班的五个战士配合得非常好,在狼牙山的山路上,倒下了很多日寇的尸体。


他们的任务完成得非常出色,主力部队也已经走远了,就在五个战士准备转移的时候,犯了难。因为此时有两个选择,一个是跟上主力部队,但是此时日寇就在后面跟着,还有一个就是通往狼牙山的顶峰,那个地方都是悬崖峭壁,去了那里就无路可走。面对着这个选择,班长马宝玉为了不让敌人发现主力部队和群众,于是就下令去狼牙山顶峰,战士们一句话没说都紧跟在班长的后面。

在路上,他们不停地对日寇进行射击,最后也没有子弹了,他们又开始用石头砸敌人,就这样五壮士站在狼牙山的顶峰上,看着远去的群众和主力部队,以及还在往上爬的敌人们,他们的脸上露出了胜利的喜悦。最后他们毅然决然地纵身跳进了深谷中,最终班长班长马宝玉、战士胡德林、胡福才壮烈牺牲,副班长葛振林与战士宋学义因为被树枝挂住了,有幸活了下来,第二天被发现以后送完后方救治。


葛振林和宋学义伤好了以后一直都留在部队中,直到1947年抗日战争结束以后,宋学义决定回乡建设,后来成为了家乡的村支书。到了晚年,宋学义从来不拿自己当成是一个英雄,他觉得自己只是一个带领着家乡人往前走的老支书。


葛振林在抗战结束以后,一直都在部队里面工作,在1955年,被授予了少校的军衔,在1981年退休,之后在1983年待遇被更改为了正师级的干部待遇。



宋学义和葛振林,他们被救之后都留在了部队,之后抗日战争结束之后宋学义回到了家乡搞建设,成为村书记,而葛振林则继续留在了部队工作,被授予少校军衔,之后退休待遇又被更改为正师级的干部。

宋学义和葛振林被挂在树枝上,幸存了下来。他俩之后还参加过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在建国后,被授予了上校军衔。

宋学义与葛振林被树枝挂住幸免于难,据说他们的英雄事迹从没有告诉过儿子,晚年也享正师级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