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县的历史沿革

作者&投稿:宫进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大同府的历史沿革~

秦灭六国,在内地也设郡,大同仍属雁门郡。为了防备匈奴侵扰,秦始皇派大将蒙恬率30万大军北击匈奴,并征集民众修筑长城,在大同城西武周川上(今十里河谷)“筑城武周塞内,以备胡”(《水经注》)。西汉时,置平城县(因其地为战略要地,兵家必争,为祈福思安,渴求和平而得名),设东部都尉治,治所在大同城东2.5公里处。汉名将李广、卫青、霍去病等均在平城一带与匈奴作战。两汉实行“郡国并行制”,即中央控郡、分封王国。雁门郡本与太原都等31郡为韩王信(韩国)的封地,韩王信投降匈奴后,刘邦遂于汉高祖六年(前201年),以云中郡、雁门郡、代郡53县为代国封地,都代县(今河北蔚县东北代王城),先后派其兄和其子镇守。王莽时,平城改为平顺县,属并州填狄郡。东汉时,仍称平城县,属雁门郡。东汉灵帝末年,匈奴侵边,自定襄以西,云中、雁门、西河遂空,平城毁于兵火。位于城东南25公里的班氏县也西迁。建安二十年(215年)曹操讨伐乌桓,平定代地,安集北边郡县散失之民,在今代县东25公里置平城县,属冀州新兴郡。曹魏黄初元年(220年)复置并州,平城属并州雁门郡。 载:天保七年(556年)改北恒州为恒安镇(今大同),又名东州城,隶属恒州太平县(今大同西5公里,又称西城)。翌年废镇,仍为北恒州。据《隋书·地理志》载,公元577年北周灭北齐后,改太平县为云中县(赵武灵王于今内蒙托克托县东北建云中城,汉末侨徙于原平县东南,北周时徙置于此),属北朔州。复恒安镇隶属朔州云中县。 隋为便于管理,于大帝开皇三年(583年)废郡,留州、县,州之职能同郡。炀帝时改州名为郡,实行郡县二级制。朔州于大业元年(605年)改为马邑郡。开皇元年(581年)因避讳(隋文帝杨坚之父名忠)改云中县为云内县。恒安镇隶属乌邑郡云内县。唐初实行州县两级制。武德六年(623年)在大同置北恒州,第二年废。贞观十四年(640年)设定襄县(由朔州北之定襄城移治),兼为云州治(从内蒙古和林格尔移治)。永淳元年(682年)为东突厥默啜所破,州县俱废,移百姓于朔州。开元十八年(730年)改定襄为云中县,复置云州。天宝元年(742年)改云州为云中郡。乾元元年(758年)复为云州。唐将全国划分为十道,至唐中期又发展为十五道,每道设采访使、专门弹劾不法官吏。唐后期,道演变为方镇、设节度使,它已经成为一级行政区划。据《旧唐书·地理志》载,咸通十年(869年)曾置大同军节度使。唐至德以后,中原用兵刺史皆管军戎,大同军防御使由云州刺史领管,辖云、蔚(灵丘东5公里)、朔三州。五代时,仍称云中县,为云州治,隶属河东道。后唐清泰三年(936年),叛将河东节度使石敬瑭拜契丹主耶律德光为父,以契丹有助援之功,将燕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 辽承唐制,即道--州(府)--县三级。康熙十三年(1044年)改云州为西京,设西京道,大同府,为辽之陪都,大同城名始称于此,统二州七县:弘州(河北阳原县)、德州(内蒙丰镇西北岱海边),大同县、云中具、天成县(今天镇)、长青县(今阳高县东南)、奉义县(今大同市东北)、怀仁县(今怀仁东,大同南30公里)、怀安县(今河北怀安镇东南)西京大同广袤20里,建有西京同文殿,设留守衙。北门东为大同府衙,西为大同驿。重熙十七年(1048年)分云中置大同县。(隋开皇年间为防御突厥进攻,在大同川即今内蒙乌拉特前旗北建大同城。唐末沙陀人内徙,大同遂侨置于此)自此大同之名沿用不改。宋代淳化五年(994年),改道为路,因宋、辽对峙,大同在辽的统治区域,故宋宣和五年(1123年)预置云中府路,治云中府,统云中及武(神池县)、应(应县)、朔(朔州)、蔚(蔚县)、奉 (新保安)、归化(呼和浩特市东)、儒(永宁县)、妫(延庆县)等八州,与云中合称山后九州。结果预置未成事实,故来的云中府路形同虚设。 金承辽制,改西京道为西京路,府治、县治未变。西京路辖二府(大同、德州)、七节镇、八刺郡、三十九县、九镇。天德二年(1150年)改原置的兵马都部署司为西京路总管府,后更置留守司。置转运司及中部西京路提刑司。大同府辖大同、云中、宣宁(大同西北40公里长城下,新荣区拒墙堡西南)、怀安、天成、白登(阳高县南12公里)、怀仁七县,奉义(大同市东北)、窟龙城(岱海附近)、安七疃(怀仁安宿疃)三镇。其城门南曰奉天,东曰宣仁,西曰阜成。 元代全国始设省,中央设中书省,全国各地设十一行中书省。大同则隶属于中书省西京路后属河东山西道。至元二年(1265年)云中县并入大同县。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改西京道大同府为西京路后改大同路。公元1277年,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奉元世祖忽必烈之命,出使南洋诸国,路经大同。他在《马可·波罗游记》中称赞大同是一座宏伟而又美丽的城市,这里商业相当发达,各样的物品都能制造,尤其是武器和其它军需品更加出名。当时大同领录事司,弘州、浑源、应、朔、武、丰、东胜(内蒙古托克托县)、云内(呼市西南)八州,及大同、白登、宣宁、平地(今集宁南)、怀仁五县。大德四年(1300年)在西京黄华岭(今山阴县北黄花梁)立屯田。六年(1302年)立万户府,所属山阴、雁门、马邑、鄯阳、洪济、金城、宁武共七屯(《元史·地理志》)。明承袭行省,改称承宣布政使司。大同路于洪武二年(1369年)改为大同府,属山西承宣布政使司。大同府辖浑源州、应州、朔州、蔚州(河北蔚县,当时下辖一县广灵县)四州及大同(宣宁县并入大同县)、怀仁、马邑、山阴、广灵、灵丘、广昌(河北涞源县)七县。明实行卫所制,大同镇为九边重镇之一,洪武五年山西行都指挥使司设在大同。永乐七年(1409年)设镇守总兵官,为镇之最高指挥官。成化十年(1474年)设巡抚;正德八年(1513年)设总制。所辖大同前、后卫(两卫治大同),大同左卫、云川卫(两卫治左云县),大同右卫、玉林卫(两卫治右玉县),阳和卫、高山卫(两卫治阳高县),天成卫、镇虏卫(两卫治天镇县),平虏卫(治平鲁县),威远卫(治右玉县南),井坪千户所(治今平鲁县井坪镇)等13卫所,823堡寨,307座墩台。其地为今山西外长城以南,东自冀、晋省界,西至大同市西北一带。明初在此屯田,为京师西北屏障。明洪武五年(1372年)徐达依旧城重建大同城,呈方形,周围13里,高4丈2尺,包砖,设四门,均有瓮城、吊桥、城壕。四门东曰和阳,南曰永泰,西曰清远,北曰武定。四门均建城楼,四角有角楼,城正中有牌楼.不仅城防设计固若金汤,为我国军事重镇的典范,而且整体布局如凤凰单展翅。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筑长城,嘉靖年间先后三次修筑长城,万历年间又两次修大同边墙。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朱元璋封十三子朱桂为代王,在大同建立王藩,称代王府。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置分守冀北道,驻大同府,嘉靖年中期移驻朔州。清入关,将行省略作调整。嘉庆前全国有18省、5个将军辖区、2个办事大臣区,清末把将军辖区也改为省。清代大同府治大同县,隶属山西布政司(后改为山西省)。顺治六年(1649年)大同府移治阳高卫,名阳和府,大同县移治怀仁县西安堡。直到顺治九年(1652年),府县才复还故治,并从附近县移民逐渐复兴。大同府辖浑源州、应州、大同、天镇、阳高、怀仁、山阴、广灵、灵丘七县和丰镇厅(乾隆十五年将丰川、镇宁二卫合并为丰镇厅,今内蒙丰镇市)。 民国元年(1912年)大同府废府留县,大同县属北路观察使。民国2年5月置雁门道,治大同,辖雁北13县、忻县地区13县,共26县。后晋北镇守使在大同驻扎。民国16年(1927年)废道后,大同为县,直属山西省。1937年9月13日,日军侵占大同。10月15日成立“晋北自治政府”,统辖雁北13县。1939年改为“晋北政厅”,隶属为“蒙疆联合自治政府”。1943年又改为“大同省公署”。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于大同农村开辟抗日根据地,建立抗日民主政府,坚持抗日游击战争,以北同蒲铁路和京包铁路为界,建立了东西大同县。东大同县属晋察冀边区,西大同县属晋绥边区。解放战争时期,大同为国民党政府所统治,成立卫戍司令部和城防司令部,建立雁北“第二战区长官司令部大同领导组”,管辖雁北10县,分第十、十一两个专署。1947年军政分家改为“八、十、十一”三个专署,大同为第十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大同县下辖5个区、7个乡、70个治村。“雁北专员公署”、“雁北防卫司令部”驻在大同城内。1949年5月1日,大同和平解放,以大同城和口泉镇、平旺、王家园等13个村组成大同市,隶属察哈尔省。全市划为5个区。1952年11月察哈尔省撤消,大同复归山西省。1958年大仁县(后分大同县和怀仁县)划归大同市管辖,市隶属雁北专区。同年9月雁北与忻县合并,称晋北专区(驻大同市),大同隶属晋北专区。1961年晋北专区撤销,大同改为省辖市。1964年恢复大同县、怀仁县仍属市管辖。1965年二县划归雁北专区。1967年大同市改属雁北专区、1972年3月复为省辖市。1993年7月雁同地市合并,称大同市,设四区七县,即城区、南郊区、新荣区、矿区、大同县、天镇县、阳高县、浑源县、灵丘县、广灵县、左云县。

从城西青磁窑村获得大量的打制石器及一批哺乳动物化石证明大同城区在旧石器晚期和新石器时代已是人类的聚居地。夏商周及春秋时代为北狄和楼烦所居。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于公元前300年(赵武灵王二十六年)置云中、雁门、代郡,派名将李牧守卫,为赵国北部重地,大同城始建制。秦代属雁门郡,秦大将蒙恬率兵30万北击匈奴,征集民众在城西十里河谷筑城以备胡。西汉时置平城县,属雁门郡。汉高祖元年(前201年)封此为代国,先后派兄弟和儿子镇守。王莽时改为平顺县,属并州填狄郡。东汉时称平城县,属雁门郡。汉灵帝末年,匈奴入侵,建安二十年(215年)曹操平定代地,安集民众,平城县易地为今代县东。晋代时鲜卑人拓拔猗卢封为代公,建兴元年(313年)修平城为南都,平城复还故治,属代国。北魏时,拓跋珪于公元398年迁都平城,改元天兴,置司州,治平城。北魏在大同城区建都97年,历经六变七世,平城为北方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太和十八年(494年)迁都洛阳后,置恒州,治平城。北齐天保七年(556年)改恒州为恒安镇,隶属恒州太平县。北周建德六年(577年)改太平县为云中县,恒安镇隶属云中县。隋开皇元年(581年)改云中县为云内县,恒安镇隶属云内县。唐咸通一年(869年)置大同军节度使。五代时期,清泰三年(936年)石敬瑭将燕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云州在内。辽重熙十三年(1044年)改云州为西京,设西京道,置大同府,大同城始得其名。宋宣和五年(1123年)置云中府路,治云中府。辽保大二年(1122年)金占大同,改西京为西京路,府治、县治不变。元金贞佑三年(1215年)元攻占大同,初为西京。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改大同府为大同路,隶属中书省河东山西道,大同始属山西管理。明洪武二年(1369年)明攻占大同,洪武五年(1372年)建大同城池。洪武七年改大同路为大同府,大同为九边重镇之一。驻军达13万。清朝设大同府,治大同县,隶属山西省。顺治六年(1649年)因姜壤之变,大同府移治阳高卫,名阳和府,顺治九年(1652)还故治。民国元年(1912年)大同废府留县,民国二年(1913年)置雁门道,治大同,民国十六(1927年)年废道后,属山西省。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9月13日)日军入侵大同,10月15日成立“晋北自治政府”,属伪蒙疆联合委员会,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改为“晋北政厅”,属伪蒙古联合自治政府,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改为“大同省公署”。日本投降后,为国民党政府第二战区司令部大同领导组管理,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为第十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管理。1949年5月1日大同解放后,改县为市,属察哈尔省领导。城内设一区,二区,三区和四区,并成立区政府,后改为区公所。同年7月28日,大同市部分农村归城内一、二区。同年8月19日又将周家店划归四区。1950年3月,城区四个区改为三个区。一区管城内东北隅和北关地区,二区管城内西北隅、西南隅地区,三区管东南隅、东关和南关地区。1952撤消三区,城内只设两个区:一区辖东北隅、北关、西北隅;二区东南隅、西南隅、东关、南关,区公所改为区人民政府。同年10月撤消察哈尔省建制,大同市城区隶属山西省管辖。1954年2月,城内一、二区合并成立大同市市区,随后改为城区。1960年成立人民公社,下设的8个街道改为分社。1967年3月成立革命委员会,复设10个街道。1979年12月恢复城区人民政府。1985年底辖街道10个,社区206个。1986年南关街道分出部分辖地,成立了向阳里街道。1989年,新建路街道分成新建南路办事处和新建北路办事处。北关街道分为北关街道和新华街街道。共有街道13个,居委会268个,街巷567条。1992年3月14日,居委会调整为112个,新建26个。1997年,新建南路分出部分街巷成立振华街办事处,社区共309个,街巷839个。2000年新编社区108个。2012年新编社区11个。至2014年,城区共有社区119个。

大同县远在新石器时代即有先民集居,系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分布区。据记载,夏朝属冀州,商朝属危方、下方,西周属鬼方,春秋属楼烦、代。大同县于公元前3世纪战国年代建成,属赵国的代地。
秦灭六国设平城、班氏,乃有“平城”之名。西汉置平城、班氏、平邑三县,东汉废县后又设郡,三国时期曹操统一北方仍置平城县,属冀州新兴郡。西晋,班氏、平邑并入平城,属并州雁门郡。
公元313年拓跋猗卢定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为南都,修秦汉旧平城为北都,属代国,后为北魏代都,曾名为万年县,孝文帝拓跋宏迁都洛阳后置恒州治理平城,北魏分裂后属东魏,北齐、北周曾名为北恒州、恒安镇、东州城、云中县,至此有“云中”一称。
隋文帝统一中国置云内县。
唐朝贞观年间置定襄城,后改为云中县、云中郡、云州。
五代时期,为后唐所占,公元936年石敬瑭割让给契丹,改名西京,设西京道大同府,为辽之陪都,辽重熙十三年(1044年)划出“大同县”,从此沿用到今天。
宋设云中府路,金属西京路大同府。
元属中书省河东山西道大同路。
明属山西行中书省,后属山西布政使司大同府。清属山西省布政使司大同府,后属山西省大同府。
民国先后属北路观察使、山西省雁门道,废道后直属山西省。抗战时期,日伪、国民党和共产党政权并存,党的政权设东大同,先后属晋察冀边区第二专署、晋冀区专署、北岳专署、雁北专署,曾建立过大阳天、大阳丰等县政府。1949年5月大同解放,东、西大同县合并,属察哈尔省雁北地区,另成立大同市。 1952年属山西省雁北地区。
1954年与怀仁县合并为大仁县,1958年归属大同市称大郊区, 1960年原大同县划为古城区。
1965年恢复大同县建制,归雁北专署。
1993年7月1日,雁北地区与大同市合并,归属大同市。
1996年6月,成立于1992年的大同县湖东经济技术开发区同大同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合并,蔚州疃、樊庄两村随之划割。大同县行政中心自古以来一直在市区,1971年迁到西坪镇。



山西大同,大同这个城市名字的由来
答:同市是国家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大同在战国时期属于赵国,汉代设为平城县,北魏时期曾在此建都。唐开元十八年(公元730年),设立云中郡和云洲。辽重熙十三年(公元1044年),在今天的大同城市建设西京,十七年(公元1048年)设立大同县。自那时起,大同县的名字一直沿用至今。洪武七年(公元...

大同分别有哪几个县?
答:山西大同市下辖7个县:天镇县、阳高县、广灵县、灵丘县、浑源县、左云县、大同县。区划沿革 1949年5月1日大同和平解放,析大同城、郊置大同市,隶属察哈尔省,大同市分5个区。1949年10月,东、西雁北合并,划归察哈尔省,设雁北专署,属县有:灵丘、广灵、浑源、应县、山阴、大同、怀仁、朔县、平鲁...

大同地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曾经有什么民族居住.
答:姜总兵大同抗清 大同在历史上曾被称为平城、云中,1993年,原属雁北地区的六个县划归大同市。地名溯源将介绍这些地区的地名演变和区划沿革:大同市;大同县;阳高县;天镇县;广灵县;灵丘县;浑源县;左云县;大同街巷漫谈 大同历史名人为大家介绍大同地区的十位历史名人和大同的名人之墓:鲜卑骄子拓跋宏...

大同府的历史沿革
答:秦灭六国,在内地也设郡,大同仍属雁门郡。为了防备匈奴侵扰,秦始皇派大将蒙恬率30万大军北击匈奴,并征集民众修筑长城,在大同城西武周川上(今十里河谷)“筑城武周塞内,以备胡”(《水经注》)。西汉时,置平城县(因其地为战略要地,兵家必争,为祈福思安,渴求和平而得名),设东部都尉治,治所在大同城东2.5公里处。汉...

古城大同的历史与变迁?
答:从考古调查发掘资料入手,结合相关历史文献,可以搞清大同古城从秦汉至明清时期分布范围及其演变规律。 一、秦汉时期的县邑 秦汉时期的平城是雁门郡所辖的县城,属并州刺史部。“ 汉高祖 七年(前200年)匈奴攻 韩王信 马邑 ,信因与谋反 太原 ……高祖自往击之。会天寒,...

大同各区县名称的由来是什么,都蕴藏了哪些历史符号呢?
答:1. 平城区:得名于西汉初设置的“平城县”,拥有2000多年历史,是大同历史上最繁荣的时期的称呼。平城区是大同市的主城区,是市政府所在地,既有古色古香的历史文化底蕴,又有现代化的新城区。2. 云冈区:名称源于北魏时期,由鲜卑族建立的政权。云冈区由其辖区内的世界文化遗产、国家5A级景区云冈...

大同巿地理位置、地形概况、气侯情况、著名景点、主要物产?
答:大同市历史沿革 战国属赵,秦置平城县。北魏天兴元年于此定都。北齐天保七年改称恒安镇,北周置云中县,隋改为云内县。唐开元十八年(730年)置云中郡和云洲。辽重熙十三年(1044年)于今大同城建西京,十七年(1048年)置大同县附郭。自此,大同县名沿用未改。金西京路总管大同府。元因之为西京路,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

大同地名的来历
答:隋开皇年间为防御突厥进攻,在大同川即今内蒙乌拉特前旗北建大同城。唐末沙陀人内徙,大同遂侨置于此,意为“天下大同”,自此大同之名沿用不改。山西省大同市,是中国首批24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中国首批13个较大的市之一、中国九大古都之一、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雕塑之都等。

大同有多大
答:--大同府志之四(山川) 问题二:山西大同有多大? 大同市是国家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大同战国属赵,汉置平城县,北魏建都,唐开元十八年(公元730年)置云中郡和云洲。辽重熙十三年(公元1044年)于今大同城建西京,十七年(公元1048年)置大同县附郭。自此,大同县名沿用未改。吸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为...

大同在哪个省?
答:大同市是国家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大同战国属赵,汉置平城县,北魏建都,唐开元十八年(公元730年)置云中郡和云洲。辽重熙十三年(公元1044年)于今大同城建西京,十七年(公元1048年)置大同县附郭。自此,大同县名沿用未改。吸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为大同府治。抗日战争时期分设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