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点无多泪点多”指什么?

作者&投稿:频钞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墨点无多泪点多,山河仍旧是山河。横流乱世杈椰树,留得文林细揣摩。体现的绘画特点是什么?~

体现了写实画表现个性,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的特点。
“墨点无多泪点多,山河仍是旧山河。横流乱世杈椰树,留得文林细揣摹 。”朱耷首题画诗,明末清初画家,号八大山人,绘画以大笔水墨写意著称,善于泼墨,以花鸟画称美于世。
取法自然,笔墨简炼,大气磅礴,独具新意,创造了高旷纵横的风格。
译文:每一个墨点如同自已的眼泪,我画的山水,仍是大明时的河山,可是江山已不是我的,水往东流才是道,这横流是北往南(暗喻清军南下),这就违背常理。
我的画是留给后世揣摩我的心情,那就是对故国的怀念,杈椰树是老树枯枝,老树乃王候,枯枝是王孙。

扩展资料:

八大山人处于国破家亡的年代,从皇裔贵胄沦为阁里庶民,其内心自有其不可名状的痛楚。
同时,造就了他沉郁、孤独、怪癫的个性,加上当时政治上高压,八大山人只能潜心于艺事,并在艺事上尽情发泄对清统治者的不满。
他一生主要从事书画创作,是一位极富个性、创造性的书画家,擅长绘画、书法、诗词、篆刻等,绘画精于花鸟、山水,尤以花鸟著称于世。
他的花鸟继承了明代陈淳、徐渭写意的技法,但画风比陈淳更冷峻清逸﹔比起徐渭更狂放怪诞,寓意也更深刻,并达到了“笔简形具”、“形神兼备”的境界。
他的山水取法黄公望,但受董其昌的影响更大,山水多取材荒山剩水,渺无人烟﹔树木歪斜,枯枝败叶,意境荒寂。
八大山人的书法也是独树一帜,成就极高,只不过画名掩盖了书名,黄宾虹曾认为八大山人“书法第一,画第二”。
他的书法早年学欧阳洵的楷书,行书师黄庭坚、米芾、董其昌,后又临钟繇、王羲之的法书。
晚年善用秃笔,线条粗细均匀,布置大小参差,流畅圆润,刚劲内涵,处处表现出傲岸不驯的笔致情态。从其艺术特色看,总体可以概括为简、奇、意三个字。
简:即绘画以简取胜。
八大绘画主张一个“省”字,往往以极其精简的笔墨表现复杂的事物。
在他笔下,无论是小鸟、小鱼、小鸡,还是一花、一木、一石,寥寥数笔,似乎已到了不能再少一笔的境地,但能画出对象质感的立体感,非常的生动,这在花鸟画上尤为突出。
当然,他的简笔花鸟画不是凭空臆造的,而是画家通过对大自然的精细观察,把真实形象进行高度的概括,加以其艺术夸张而创造出来,做到“笔不工而心恭,笔不周而意周”。
这一点,也是所有古代画家难以企及的。
奇:即构图奇特,八大的构图多“截枝式”,形象往往怪异,基本不顾法度,信笔狂涂,这已形成了八大艺术的一大特色。
拿其花鸟来说,八大擅画松、荷、石、鱼、鸟,他画的荷,与以往画家有着明显不同,他笔下的荷,不重花而重时,写其临风摇曳、舒转自如的风姿。
他画的松,高古奇崛,丑中见美﹔他画的鱼、鸟形象夸张,常把鱼鸟的眼睛画成方的,眸子点在眼眶边,白眼朝天,冷光逼人。
他有一幅画,画中只有一二条游鱼,别无其它,留下来的空间似乎也成了一片汪洋大海,烟泼无尽,并留给观者想象余地﹔他的山水构图也是别具一格,常绘“残山剩水”的景致,却能表现出旺盛的生命力。
意:即寓意深刻。
八大依仗一支笔,从立意、构图和题诗、落款都充分表达对国破家亡的难言陷痛和悲愤凄凉的心境。
同时渲泄着他对现实的强烈不满,他曾作《牡丹孔雀图》题有一诗:“孔雀名花雨作屏,竹梢强半墨生成,如何了得论三耳,恰逢春坐二更”。
画面为二只丑陋孔雀,尾拖翎毛三条,站于不稳的石土,以讽刺清王朝。
另外他的落款也是独具风格,含意深刻,题时将“八”与“大”、“山”与“人”紧联起来,写成“哭之”或“笑之”的形象,寓有哭笑不得之意,表达他愤世嫉俗,但又无可奈何的心情。
郑板桥曾题过这样的诗句:“国破家亡鬓总皤,一囊诗画作头陀,横涂竖抹千千幅,墨点无多泪水多”。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根据材料可知,朱耷的题画诗反映了写意画的特点;ABC三项是以写实为主,所以答案选D。

墨点无多泪点多
名称:墨点无多泪点多 类别:书 画 朝代:清朝 尺寸: 作者:八大山人 出土: 现藏:不祥 介绍 八大原名朱耷,中国清代(公元1644——公元1911年)著名画家,清代早期画坛“四僧”之一,八大山人是他的名号。他出生于公元1626年,死于公元1705年,是明朝(公元1368——公元1644年)皇族后代。19岁时国破家亡,心情悲愤的他便装哑扮傻,不和任何人说话,23岁出家当了和尚。八大的身世使他内心非常痛苦,然而他又不能将心情宣泄给外人,于是他将它转化,最终以绘画形式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 八大的画古怪,气氛冷漠,大多数是隐喻画,主要传达一种心绪。这种心绪隐喻画与有所指的政治隐喻画有所不同,它更富有美学意义。八大将中国绘画美学中重写神、重写意、重文学趣味的传统发挥到了极限,使隐喻画真正成为中国一个新的画种。 后来“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在评价八大的艺术时发出了“横涂竖抹千千幅,墨点无多泪点多”的感慨,实在是中肯之极。 他的山水画主要是水墨作品,他学习董其昌的笔法来画山水,但有自己的特色。八大山人的用墨与董其昌不同,使用干笔能画出滋润的效果。他的花鸟画成就特别突出,也最具个性,他用象征手法表达寓意,将物象人格化,寄托自己的感情。他的花鸟画风,可分为三个时期:50岁以前当僧人时属于早期,主要画蔬菜、花卉、松梅一类题材,画面比较精细工致;50岁到65岁是中期,画风逐渐变化,喜欢画鱼、鸟、动物形象,用笔挺劲有力;65岁以后是晚期、艺术逐渐成熟,造型比例夸张。他画的鸟有些显得很倔强,一副受欺压不屈服的情态,这些形象塑造,无疑是画家自我的写照。 八大山人的画在清代早期影响并不太大,但他对后来画坛影响是深远的。他的艺术成就,没有俗套,自有创造。清代中期的“扬州八怪”,晚期的“海派”以及现代的齐白石、张大千、潘天寿、李苦禅等大师,都深受他影响。

画的画上面点够多了,但它怎么比得上我内心的痛苦,比我哭出的眼泪多呢。

http://www.baidu.com/s?wd=%E5%A2%A8%E7%82%B9%E6%97%A0%E5%A4%9A%E6%B3%AA%E7%82%B9%E5%A4%9A&ie=utf-8

墨点无多泪点多山河仍是旧山河这句诗指的是哪幅画
答:《游春图》。隋朝画家展子虔在《游春图》画诗写道:“墨点无多泪点多,山河仍是旧山河。横流乱世权椰树,留得文林细揣摩”,墨点无多泪点多山河仍是旧山河这句诗指的是《游春图》画。《游春图》是隋朝画家展子虔创作的绘画作品,绢本、青绿设色,现存北京故宫博物院绘画馆。

八大山人指的是
答:主要成就:八大山人有一首题画诗说:“墨点无多泪点多,山河仍是旧山河。横流乱世杈椰树,留得文林细揣摹。”这第一句“墨点无多泪点多”,夫子自道,最言简意赅地说出了他绘画艺术特色和所寄寓的思想情感,只有沿着他所提示的这条线索,我们才能真正地理解和欣赏这位画家的伟大艺术作品。

“墨点无多泪点多”指什么?
答:墨点无多泪点多 名称:墨点无多泪点多 类别:书 画 朝代:清朝 尺寸: 作者:八大山人 出土: 现藏:不祥 介绍 八大原名朱耷,中国清代(公元1644——公元1911年)著名画家,清代早期画坛“四僧”之一,八大山人是他的名号。他出生于公元1626年,死于公元1705年,是明朝(...

清初画坛“四僧”中,“八大山人”指的是?
答:画山水,多取荒寒萧疏之景,剩山残水,仰塞之情溢于纸素,可谓“墨点无多泪点多,山河仍为旧山河”,“想见时人解图画,一峰还写宋山河”,可见朱耷寄情于画,以书画表达对旧王朝的眷恋。朱耷笔墨特点以放任恣纵见长,苍劲圆秀,清逸横生,不论大幅或小品,都有浑朴酣畅又明朗秀健的风神。章法结构...

八大山人是谁指的是谁
答:八大有一首题画诗说:“墨点无多泪点多,山河仍是旧山河。横流乱世杈椰树,留得文林细揣摹。”这第一句“墨点无多泪点多”,最言简意赅地说出了他绘画艺术特色和所寄寓的思想情感,只有沿着他所提示的这条线索,我们才能真正地理解和欣赏这位画家的伟大艺术作品。八大山人善画山水和花鸟。他的画,...

“八大山人”的名号由何而来,八大山人指的是谁?
答:久而久之,八大山人将他自己内心的悲愤和凄凉凝练在了自己的作品之中,他的作品笔墨极其菁萃,以“墨点无多泪点多”著称,这和他的遭遇和心镜都有很大的关系。对于满清,八大山人有着极其强烈的民族仇恨,他不愿意做大清朝的子民,于是,他遁入空门,隐居山林,为僧为道。对于宗教,那只是八大山人...

八大山人指哪位画家?哪个时期?
答:八大题画诗云:"墨点无多泪点多。"这可以看作他的隐喻画的美学概括。"墨点"即"泪点"。"心画心声"。八大将中国绘画美学中重写神、重写意、重文学趣味的传统发挥到了极致。也许在八大之前,中国画也有隐喻画,但至少是未出大家,只有到八大这里,隐喻画才成为一个新的画种。八大当之无愧堪称"黑画"的祖师爷。 "...

八大山人指的是谁
答:这第一句“墨点无多泪点多”,夫子自道,最言简意赅地说出了他绘画艺术特色和所寄寓的思想情感,只有沿着他所提示的这条线索,我们才能真正地理解和欣赏这位画家的伟大艺术作品。 晦涩的痛苦 八大由于他的特殊身世,和所处的时代背景,使他的画作不能像其它画家那样直抒胸臆,而是通过他那晦涩难解的题画诗和那种怪怪...

八大山人是指什么啊?
答:名画家郑板桥在题八大山人的画时称赞说:"横涂竖抹千千幅,墨点无多泪点多"。由于八大山人画品至上,尤受推崇,名满天下,三百年来,著名的画家扬州八怪郑燮等以及任伯年、吴昌硕、齐白石、潘天寿、李苦禅、张大千等在画风上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他的影响。二十世纪以来,他的艺术之光的强烈辐射已穿越时代和国界、穿越...

八大山人指的是谁?
答:名画家郑板桥在题八大山人的画时称赞说:“横涂竖抹千千幅,墨点无多泪点多。” 据说八大山人曾有题画诗数卷,秘藏箧中,不令人见。但从留传下来的题画诗来看,多半用隐晦的手法,蕴藏着对故国的怀念,对满洲贵族及其奴才的讥讽。如他的《孔雀图》题诗写道: “孔雀明花雨竹屏,竹稍强半墨生成; 如何了得论三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