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判定十日内还清债务。确实还不起怎么办

作者&投稿:仲树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判决书要求对方在15日内还清,但他无法还清,这种情况怎么办?~

这个问题是司法实践中很常见的问题,实际是法院判决履行和执行的问题。
根据各地法院的统计,法院判决生效后,被告自觉履行的,多数法院在30-50%左右,比前几年多了一些,但是实际上还是很多。也就是说,法院生效后,大体上有一半以上的被告根本不理睬法院的判决。

第一个问题:法院判决在十日内履行,被告不理睬怎么办?一般来讲,法院判决的时候,已经考虑了被告逾期履行的问题。如果法院的判决被告不按期履行,需要加收逾期利息。逾期利息一般是从履行期最后一天开始计算,每日按万分之1.75计算利息。这个利息相当于年利率6.44%。
例如,法院是这样判决的:
被告于本判决生效十日内归还原告本金十万元、利息三万元,如果被告未按本判决指定的期间履行给付金钱义务,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253条规定,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
《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三条是这样的规定:被执路人未按裁判、裁定和其他法律文书指定的期间履行给付金钱义务的,应当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息金。被执路人未按裁判、裁定和其他法律文书指定的期间履行其他义务的,应当支付迟延履行金。

强制执行
为了进一步明确《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三条的含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程序中计算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迟延履行期间债务利息,包括迟延履行期间的一般债务利息和加倍部分债务利息。迟延履行期间的一般债务利息,根据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方法计算;生效法律文书未确定给付该利息的,不予计算。加倍部分债务利息的计算方法为:加倍部分债务利息=债务人尚未清偿的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除一般债务利息之外的金钱债务×日万分之一点七五×迟延履行期间。
第二个问题:怎样算是法院判决生效。
首先有一个一审判决上诉期的问题。如果是一审判决,上诉期是15天,自收到一审判决的第二天开始计算十五天,如果最后一天是节假日或者正常休息日的,顺延至第一天工作日 。
上诉期内,任何一方提出上诉,一审判决不生效,进入二审程序。如果上诉期内双方都不上诉,则判决书送达双方判决即为生效。二审判决是终审判决,没有上诉期的问题,一经送达双方即发生效力。

打击老赖
确定判决是否生效,比较简单的方法是问一下相关法官,他知道一审判决后是否有上诉,以及二审判决是否送达。如果判决生效了,可以由法官开一份判决生效证明书(注意需要盖法院公章)。
第三个问题:如果判决生效后,败诉方一直不履行怎么办?
如果判决生效后,败诉方一直不履行,只能走强制执行的路子。胜诉方注意一定要在判决生效后两年内向一审法院执行局,或者和一审法院同级的财产所在地法院执行局申请强制执行。如果两年期限内不申请,以后再申请,法院执行局也可能会受理,但是如果被执行人以执行逾期为由提出抗辩,法院很可能裁定不予执行,这样胜诉方可能永久失去强制执行的权利。
另外执行费不需要申请人预交,由被执行人承担。
第四个问题:怎样申请强制执行
从法官那里拿到判决生效证明后,连同相关资料,包括申请人身份证,已生效判决书原件和复印件,强制执行申请书,被执行人财产线索等到一审法院执行局或财产所在地执行局申请强制执行。有的法院是在立案大厅受理强制执行申请。另外现在多数法院可以网上受理强制执行申请。也就是在法院的官网上或者诉讼服务网上的“网上立案”窗口,用当事人身份证注册一个用户名,登陆进去按提示操作即可完成强制执行申请立案工作。

依法打击拒执
后边便是强制执行程序。执行局审查立案后,会给被执行人传票,要求到法院执行局申报财产、履行法院判决确定的义务。如果被执行人不为所动,执行局可以拘留罚款、网上查询冻结被执行人财产。
在这个过程中,申请人绝不是递交一纸申请就等着拿钱,而是需要密切配合执行局的工作,例如提供被执行人行踪、财产线索等。
另外,强制执行过程中,为了简化进程,可以尝试和被执行人进行沟通,如果双方有商量的余地,可以到法院执行局,在法官见证下做一个执行和解协议,这样相对来说双方对立情绪差一些,但是遇到拒不履行的被执行人,能和解结案的希望并不大,除非申请人已经掌握了一些关键性的东西(例如已经查扣了部分财产,或者掌握了拒执证据)。

依法惩戒老赖
第五个问题:被执行人强制执行中玩失踪怎么办
这种情况很常见。遇到这种情况,申请人不必丧失信心,而要和被执行人斗智斗勇。例如,主动调查被执行人的财产线索;例如,悬赏查找被执行人;如果被执行人有恶意转移财产的行为,要及时行使撤销权。另外,如果有对方拒执的证据,可以尝试利用拒执罪自诉追究被执行人的刑事责任。

遇到这种情况可以要求法院强制执行债务人的固定资产!

对于债务人不按约定及相关法律规定偿还债务的情形,当事人不能与债务人就债务偿还协商解决的,债权人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是有用的。经人民法院依法作出判决,要求债务人偿还债务的,如果债务人仍然不按判决偿还债务的,人民法院有权对债务人强制执行,要求债务人偿还债务。
法律分析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法院判决书下来了责任方没钱赔偿,责任方如果有非货币财产,权利方可以到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权利方先申请强制执行,如果法院执行局确认责任方无财产可执行,可以中止执行,等责任方有财产时再执行。无力赔偿财产可以赔偿劳务,双方达成协议签字确认后报法院备案,责任方接受权利方和法院监督,以付出劳务的方式赔偿。有人民法院的判决书对债权人来说就很有利了,这种情况下债务人还拒绝还钱就不仅是侵犯到了债权人的利益,因为法院生效的判决书是一定要执行的,不执行就代表不是国家司法权威,在强制执行的过程中还试图转移资产的,法院就可以对债务人司法拘留。别人欠钱不还此时首先确定是否是故意有钱不还,如果是,那么就构成了恶意欠债,那么也久不用对方协商还款事宜了,只要书写诉状,将对方不偿还到期债务,且不接电话的行为都写进诉状,然后等待法院通知开庭即可。起诉的同时需要提交证明诉状内容属实的证据。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二百二十四条 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以及刑事判决、裁定中的财产部分,由第一审人民法院或者与第一审人民法院同级的被执行的财产所在地人民法院执行。法律规定由人民法院执行的其他法律文书,由被执行人住所地或者被执行的财产所在地人民法院执行。
第二百四十二条 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有权向有关单位查询被执行人的存款、债券、股票、基金份额等财产情况。人民法院有权根据不同情形扣押、冻结、划拨、变价被执行人的财产。人民法院查询、扣押、冻结、划拨、变价的财产不得超出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的范围。人民法院决定扣押、冻结、划拨、变价财产,应当作出裁定,并发出协助执行通知书,有关单位必须办理。
第二百四十三条 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有权扣留、提取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部分的收入。但应当保留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的生活必需费用。人民法院扣留、提取收入时,应当作出裁定,并发出协助执行通知书,被执行人所在单位、银行、信用合作社和其他有储蓄业务的单位必须办理。
第二百四十四条 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有权查封、扣押、冻结、拍卖、变卖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部分的财产。但应当保留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的生活必需品。采取前款措施,人民法院应当作出裁定。
第二百五十三条 被执行人未按判决、裁定和其他法律文书指定的期间履行给付金钱义务的,应当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被执行人未按判决、裁定和其他法律文书指定的期间履行其他义务的,应当支付迟延履行金。

 《民法通则》第一百零八条规定:“债务应当清偿。暂时无力偿还的,经债权人同意或者人民法院裁决,可以由债务人分期偿还。有能力偿还拒不偿还的,由人民法院判决强制偿还。”由此可见,债务人必须偿还债务是肯定的。
  实践中,债务人无力偿还又有两种不同的情况:一种是暂时无力偿还。如属于这种情况,可按照上述《民法通则》的有关规定,由债务人分期偿还。另一种是永久无力偿还。如果是永久无力清偿的话,则只能就债务人的个人现有财产来清偿。

法院判定十日内还清债务。确实还不起怎么办
答:对于债务人不按约定及相关法律规定偿还债务的情形,当事人不能与债务人就债务偿还协商解决的,债权人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是有用的。经人民法院依法作出判决,要求债务人偿还债务的,如果债务人仍然不按判决偿还债务的,人民法院有权对债务人强制执行,要求债务人偿还债务。法律分析根据相关法...

法院判定十日内还清债务。确实还不起怎么办?
答:法院判决书10日内还清债务,如果你确实还不起可以申请延期,如果延期你还还不起的话,那就可能强制执行你的财产。

法院判决十天内还钱,没有钱还怎么办
答:法院判决后没钱还的可以要求法院进行强制执行,或者按照当事人的实际情况来分期执行。如果对方确实没有能力履行义务的,法院有权对执行进行中断,在适合的时间再重启强制执行的流程。一、法院判决后没钱还怎么办? 法院判决后没钱还的可以要求法院进行强制执行,法院可以对被执行的个人财产情况进行调查,如果确...

法院判债务人一般多久还钱
答:法律分析:如果是民间借贷案,一般要求在判决生效的10日之内偿还贷款,如果借款人不偿还贷款的话,那么可以要求强制执行。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四条 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以及刑事判决、裁定中的财产部分,由第一审人民法院或者与第一审人民法院同级的被执行的财产所在地...

判决书还款期限一般是多久
答:判决指定的履行期限一般为限判决发生法律效力第二日起十日内履行完毕,期限由法官自由裁量,七日内、十五日内、三十日内都有可能,要看判决内容规定的最终期限。有的也可以自判决后立即履行,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当事人必须当时开始履行。【法律分析】合同纠纷法院判决书下来,债务人仍然没有偿还...

2008年债务人欠款十万元,法院判决十日内偿还欠款可是至今没有偿还现在应...
答:迟延履行期间的一般债务利息,根据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方法计算;生效法律文书未确定给付该利息的,不予计算。加倍部分债务利息的计算方法为:加倍部分债务利息=债务人尚未清偿的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除一般债务利息之外的金钱债务×日万分之一点七五×迟延履行期间。

判决书要求对方在15日内还清,但他无法还清,这种情况怎么办?
答:例如,法院是这样判决的:被告于本判决生效十日内归还原告本金十万元、利息三万元,如果被告未按本判决指定的期间履行给付金钱义务,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253条规定,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三条是这样的规定:被执路人未按裁判、裁定和其他法律文书指定...

失信人员还清债务了还是失信吗
答:法律分析:失信被执行人还清欠债后是可以撤销的。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 第十条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在三个工作日内删除失信信息:(一)被执行人已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或人民法院已执行完毕的;(二)当事人达成执行和解协议且已履行完毕的;(...

民事诉讼判决还款时间是多长
答:当庭宣判的,应当在十日内发送判决书,当事人在取得判决书后,有十五日的上诉期,如果在十五日内没有上诉的,判决即生效。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二百一十四条 债权人请求债务人给付金钱、有价证券,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向有管辖权的基层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一)债权人与债务人没有...

债务人被起诉后怎么还款
答:债务人确实没有钱还的,可以申请调解,尽量减少还款的数额。被起诉后,法院通知双方调解或开庭审理,协商一致约定还款时间、达成协议的,法院制作调解书,达不成协议的,法院依法判决,一般限期十日还款,当事人不服原审判决,可以提起上诉,被告不按时履行义务的,原告在调解书或判决书生效两年内申请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