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都做了哪些事情

作者&投稿:姬竖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又统一了哪些国~

秦始皇统一六国,前230灭韩
前228灭赵
前225灭魏
前223灭楚
前222灭燕
前221灭齐
经过统一战争,秦朝形成中国历史上幅员空前辽阔的,也是当时亚洲最大的、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在这辽阔的土地上,生活着各族人民2000多万人。秦朝疆土面积400万平方公里左右,划分为40多个郡,直接管辖1000多个县。秦始皇灭六国,统一了中国,使得中国的版图到达长江流域以南的地带。接着由于开拓南越,使中国的版图包括了两广,以至扩张到今天越南北部一带。秦朝没有采用分封制,而是采用郡县制,最初将全国分为三十六个郡,后来增至四十六个。部分郡大体位置如下图:参见秦朝行政区划。辽东郡、九原郡、云中郡、辽西郡、上郡、太原郡、巨鹿郡、胶东郡、邯郸郡、琅琊郡、北地郡、东海郡、陇西郡、咸阳、南阳郡、汉中郡、九江郡、会稽郡、南郡、衡山郡、蜀郡、巴郡、黔中郡、长沙郡、闽中郡、南海郡、桂林郡、象郡、右北平郡、渔阳郡、广阳郡、上谷郡、代郡、雁门郡、常山郡、济北郡、临淄郡、河东郡、河内郡、东郡、薛郡、三川郡、砀郡、颖川郡、陈郡、泗水郡。
不叫秦始皇统一中国,

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管理国家大事。地方上废除分封制,代以郡县制,同时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对外北击匈奴,南征百越,修筑万里长城,修筑灵渠,沟通水系。
秦始皇认为自己的功劳胜过之前的三皇五帝,采用三皇之“皇”、五帝之“帝”构成“皇帝”的称号,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使用“皇帝”称号的君主,所以自称“始皇帝”。

扩展资料

秦始皇死后埋在骊山墓秦始皇陵。秦始皇陵位于陕西省
西安市临潼区向东5公里处的骊山北麓。秦始皇陵建于公元前246年至公元前208年,历时39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规模庞大,设计完善的帝王陵寝。]
骊山墓每年用工七十万人修建。留存的墓从外围看周长2000米,高达55米。内部装修极其奢华,以铜铸顶,以水银为河流湖海,并且满布机关,顶上有明珠做的日月星辰。
秦始皇陵筑有内外两重夯土城垣,象征着都城的皇城和宫城。陵冢位于内城南部,呈覆斗形,现高51米,底边周长1700余米。据史料记载,秦陵中还建有各式宫殿,陈列着许多奇异珍宝。秦陵四周分布着大量形制不同、内涵各异的陪葬坑和墓葬,现已探明的有4000多个。
仅看秦始皇陵的兵马俑,可看出修建这座陵墓的百姓负担之重。并且,秦二世将建造陵墓的工匠在陵墓造成之后全部被活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秦始皇

秦王政二十六年(前221)灭六国后,以王号不足以显其业,乃称皇帝。并继续执行孝公变法以来商鞅的法家政策,加强君主专制,削弱旧贵族势力,提拔由军功而上升起来的贵族。
秦帝国的土地所有制基本上仍维持西周的“王有”土地制,而变“王有”为“国有”。秦始皇于前216年命令全国农民自报占有田地的实际数额,以便征收赋税。又实行即使是平民,只要有军功也可授予土地及爵位。虽然秦国在商鞅变法时施行了“授田制”,农民的土地名义上是国家所有、私人耕种,但此举让全国百姓实际占有了原来“王有”的土地,不久之后便演变成了农民和官员们都可以自由地买卖田地,所以秦国的商鞅变法最终便利了私有土地的发展。
为了巩固政权,秦始皇还实行了一系列的政策,主要是:统一货币和度量衡;统一文字;修筑长城、驰道和直道;强迫迁徙六国富民和平民。秦统一六国以后,为了防止六国贵族依持宗族“死灰复燃”,强迫他们迁徒到咸阳,要他们看护皇陵,或者迁徙于西南边远地区,一些平民也同时被迫迁徙,叫做“迁虏”,做开矿、开盐井等苦役。前215年,秦将蒙恬夺九原河南,设置34县,建立九原郡(治所在内蒙古包头市西北)。
秦始皇二十八年至三十一年(前219—前215)连续到东方沿海,江淮流域以及北边等地巡游,所到之处,无不刻石颂其功德。
到了后期,秦始皇迷恋长生不死之术,笃信命数。又说海上有蓬莱、方丈、瀛洲三岛,是神仙居住的地方,有“不死之药”,服后便可“长生不老”。秦始皇想成为“长生不老”的神仙。有些怪迂苟合之徒,如卢生、韩终、徐福、侯生,都投奔秦朝。
卢生劝说秦始皇道:“我们寻找灵芝、奇药和仙人一直找不到,一定是有什么东西与它们相克。我们建议您要不时秘密出行,来驱逐恶鬼。恶鬼避开了,神仙真人才会来到。您居住的地方如果让臣子们知道,就会妨害与神仙交往,希望您所住的宫室不要让别人知道。这样,不死之药或许能够得到。”秦始皇就对外宣称说:“我慕神仙真人,我自己就叫‘真人’,不再称‘朕’了。”
徐福等人入海寻找仙药,花费了很多时间和钱财也没找到。他害怕遭受责罚,就欺骗秦始皇说:称海中有三神山。但我们时常被大鲨鱼困扰,所以无法到达。希望皇上派善射之人一起前往,遇到大鲨鱼就用连发的弓弩射它。”恰巧秦始皇做梦与海神交战,海神的形状与人形相似。占梦的博士说:“水神本来是看不到的,他用大鱼蛟龙做侦探。现在皇上的祭祀周到而恭敬,却出现这种恶神,只有把它除掉才能找到真正的善神。”于是秦始皇命令入海的人携带捕大鱼的工具,亲自带着弓弩去射杀了一条大鱼。
秦始皇三十二年(前215年)又使燕人卢生求羡门、高誓等仙人踪迹,后来又使韩佟、侯公、石生求仙人不死之药。
对于秦始皇这种行为,也有儒生表示劝谏的,博士齐人淳于越建议始皇仍实行分封宗室子弟为诸侯的政策,始皇交给臣下讨论。丞相李斯反对。李斯的奏议促成了秦始皇帝下令焚书禁书,规定史书非秦纪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论》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准保存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若愿学法令,则以吏为师。
始皇心里已感到受骗,于是命令御史案问诸生,互相揭发牵连四百六十余人,始皇下令把他们都在咸阳活埋。有人认为《史记》记载秦始皇坑杀的乃是术士, 并不是儒生,但根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坑杀的人“皆诵法孔子”。

废弃分封制,设立郡县制
书同文车同轨,统一货币度量衡,给全国制定了一个标准
焚书坑儒,强化法家思想
连接和修缮北方各国的长城,形成抵御匈奴的万里长城
修建阿房宫,大修自己的陵墓
在全国修筑道路,将国家更方便紧密的连接在一起
出兵南征,将岭南等化为之地并入大秦,为日后成为华夏的一部分打下了基础
巡视全国,加强统治



统一货币
统一度量衡
统一文字
焚书坑儒

秦始皇做过哪几件对后世产生重大影响的事
答:需要指出的是,秦始皇禁止、烧毁了民间藏书和六国官藏书籍,而在官方图书馆则仍保留有一整套图书文献。秦末大起义时,项羽抵达秦都咸阳后不听从范增的苦苦劝告而一把火烧掉了咸阳宫,使得中国古代先秦文献大部分丧失殆尽,从而造成了巨大的文化断层。4坑儒。由于百姓与士人不满,而言论遍布各地。有两个...

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做出了哪些贡献?
答:秦始皇统一天下,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这一制度一直延续到清朝。实行郡县制,有利于国家对地方的有效管辖;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修筑长城,抵御匈奴的进攻,修灵渠。

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有什么行动?
答:秦始皇统一了中华文字;广修驿道使其政令讯速通达;大力连接改建古长城;长城作为防御工事,还兼有囤兵和信息传递网络的作用。以法治国: 秦始皇强调以法律手段治理国家,竭力奉行先秦法家学派提出的“以法治国”的主张。秦始皇“作治明法”,建立法度的目的,是要建立“尊卑贵贱,不逾行次”的等级秩序;“...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都采取了哪些措施?
答: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先后翦灭六国,统一了东至大海,西并羌戎、南逾五岭、北越阴山、东北抵达辽东的辽阔地域,建立起一个以咸阳为首都,以华夏族为主体,包括有羌、戎、夷、狄、蛮、越等许多民族在内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全国范围内废除分封制,立郡县,建立了皇帝直接...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了哪些措施
答:无论在青铜冶铸技术上,还是在焊接、金属冷加工和装配技术上都已达到令人无比惊叹的程度,表明秦始皇统一全国后科学技术有了很大的进步。思想方面: 焚书坑儒,对中国文化进行一次清洗。为了钳制人民的思想,接受李斯的建议,除了《秦史》、农业、卜筮和医药的书籍外,下令将所有史书一律烧毁,全国百姓和士人私自收藏的经书和...

秦始皇建立我国历史上统一的封建国家,为巩固统一做了哪些事情
答:严重地影响各地经济和文化的交流和发展。秦统一后,下令全国一律使用以秦篆为基础的小篆,以统一文字;废除原有各国的货币,把过去商鞅制定的度量衡标准作为统一制度推行全国。通过这些措施,实现了文字、货币和度量衡在全国的统一。五、北伐匈奴,南戍五岭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派大将蒙恬率30万大军北伐匈奴,...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做了哪些重大事情
答:因为统一全国..免战乱促进自然经济的发展.统一后颁布的律法:车同轨,书同文.焚书坑儒 车同轨,方便了各地的联系、贸易.书同文,焚书坑儒.统一了文字,很大的促进了文化的一同.一定程度上推广了文化的成长.筑长城、大程度的提到了军队的战斗能力、速度、防御(烽火台.长城.)...

秦始皇做了什么
答: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使用“皇帝”称号的君主,自称“始皇帝”。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地方上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文化上实行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军事上北击匈奴,南征百越,修筑万里长城,修筑灵渠,沟通水系。1、统一六国 秦国通过战争,不断兼并东方邻国的土地,...

秦始皇有哪些功劳
答:4、修驰道,修长城,北击匈奴,南征岭南;扫除外患,开疆拓土 其实秦始皇最大的功绩是从制度层面奠定了后世两千多年的大一统王朝的基石,汉朝又用了400年的时间巩固了这个制度基础,另外又将大一统的思想融入到了每一个华夏儿女的心中;自此之后,无论经历多少分裂,但是中国始终又会回归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