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救常识

作者&投稿:宗政莉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1.求救常识
放烟火:燃放烟火是最常见的求救方法。

白天用烟,即在燃火上放一些橡胶片、生树叶、苔藓、蕨类植物等,,可以生成燃烟,以便通知外界。夜晚用火应在开阔地上,向可能的居民区方向点三堆明火,用火光传达求救信号(三堆相互隔开的火堆要比一堆火好,因为这样普遍被认为是危险求救信号,不会被误认为是猎人取暖所为)。

光信号:白天用镜子借助阳光,向可能的居民区或空中的救援飞机反射间断的光信号,光信号可传16公里之远。方法是将一只手指瞄准应传达的地方,另一只手持反光镜调整反射的阳光,并逐渐将反射光射向瞄准的指向即可。

夜晚用手电筒发射求救信号。国际登山求救信号:发射闪光,每分钟闪动6次,停顿1分钟,然后重复发出信号。

声音信号的传播距离十分有限,但不受视觉影响,尤其失散落队等近距离相当有效,一般可使用哨子或其他能发声的器具。国际上公认求救信号是每分钟吹6下,停一分钟再吹。

现代求救方法:随着时代的发展,各种现代求救设备逐渐普及,,如信标机、无线电通讯机、卫星电话等设备,如果有条件可以逐步配备这些现代设备。 国际通用的求救信号是SOS,即三长三短,不断地循环。
2.求助急救常识
1.发热 口腔温度超过37.3℃,腋下温度超过37℃,直肠温度超过37.6℃,或一昼夜体温波动在1℃以上,可认为是发热。

发热一般分为超高热(体温在41℃以上),高热(38℃以上)与低热(体温37-38℃左右)。发热持续2-4周称为长期发热。

2.在现场急救中主要使用橡皮止血带和布性止血带。 橡皮止血带是一种特制的橡皮管,在现场可使用橡皮条、自行车内胎等替代。

使用时要把止血带放在肢体适当的部位,如上肢要放在上臂中上1/3处;下肢放在大腿的中下1/3处。先在上止血带的部位垫一层软布,如毛巾、口罩等以保护皮肤。

救助者用左手拇指、食指和中指持止血带的头端,右手将橡皮管拉紧绕肢体一圈后压住头端,再绕肢体一圈后将右手持的尾端放人左手食指中指之间,由食指中指夹持尾端从两圈止血带下拉出一半,使之成为一个活结。如果需要松止血带时,只要将尾端拉出即可。

布性止血带是用绷带或布条制成的止血带。现场急救时可用毛巾、衣物撕成布条代替绷带。

将布带缠绕肢体一圈后打结,圈内插入一小木棍绞紧,边绞边看出血情况,动脉出血刚刚止住即为松紧适度。然后将小木棍用布条固定。

止血带的使用方法比较简单,但使用原则较复杂。只有准确地掌握这些原则使用得当,才能起到挽救生命和肢体的作用,否则将导致截肢致残。

1.上止血带前,应先将伤肢抬高,促使其中静脉血液流回体内,从而减少血液丢失。 2.上止血带的位置应在有效止血的前提下,尽量靠近出血部位。

但在上臂中段禁止使用止血带,因为该处有桡神经从肱骨表面通过,止血带的压迫可造成桡神经损伤,进而使前臂以下的功能日后难以恢复。 3.止血带不能直接绑在肢体上,准备上止血带的部位应先垫一层敷料、毛巾等柔软的布垫,用以保护皮肤。

4.用毛巾、大手帕等现场制作的布性止血带时,应先将其叠成长条状,宽约5厘米,以便受力均匀。严禁使用电线、铁丝、细绳等过细而且无弹性物品充作止血带,因为这些物品不仅止血效果不理想而且还损伤皮肤,为日后的治疗和康复带来麻烦。

5.绑止血带时其松紧度以刚压住动脉出血为宜。上带过紧易造成止血带处的皮肤、神经、血管和肌肉的损伤,甚至引起肢体远端的坏死,不利于今后伤肢的功能恢复;上带过松只压住静脉未压住动脉,血液只出不进,不仅达不到止血目的反而加重出血。

上带成功的标准是,远端动脉性出血停止、动脉搏动消失、肢端变白。 6.上止血带的伤员要有明显标志,并在止血带附近或皮肤上明确写上上带时间。

为防止伤肢缺血坏死,每隔40~60分钟放松止血带l~2分钟,松带时动作要缓慢,同时需要指压伤口以减少出血。如果伤员全身状况差,伤口大,出血量多,可适当延长放松止血带的时间间隔。

但是止血带使用的总时间不能超过5小时,否则远端肢体难以存活。若已超过9小时伤员仍在运往医院的途中,则此后不再定时放松止血带,因其远端肢体已无生存的可能。

坏死的细胞会释放出钾离子、肌红蛋白和肽类等有毒物质。肢体此时如果松解,这些有毒物质将随静脉流入全身,产生中毒,可导致心跳骤停而突然死亡。

与此道理相同,在地震灾区急救时,如果伤员的肢体被埋压的时间过长,因缺血缺氧已发生组织坏死,为防止毒素回流全身,应迅速将被压肢体用止血带结扎,再清除被压物体,然后送医院作近一步处理。 3. 因体温计引起的最常见问题是体温计破碎后是否能够引起中毒。

毒性:汞蒸气易经呼吸道进入人体产生毒作用。但不易经完整的皮肤和消化道吸收。

汞进入人体主要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及口腔炎。 紧急处理:体温计摔破或被咬碎后首先要察看皮肤、黏膜是否有破损。

如无损害,不会产生危害,故对接触者也不用作特殊处理。对有皮肤刺伤者,如汞进入皮下则需要及时处理,须请外科医生清创。

如汞进入消化道,一般无须做特殊处理。 4.这个问题麻烦你具体写清,谢谢。

5.冷疗的禁忌: 1、血液循环不良时,用冷会加重血液循环障碍,出现组织变性及坏死。 2、慢性炎症或深部化脓病灶时,用冷可使局部血流量减少,妨碍炎症的吸收。

3、组织损伤、破裂或有开放性伤口处不用冷。因用冷会使血液循环障碍加重,加重组织损 伤,且影响伤口愈合。

4、冷疗的禁忌部位 (1)枕后、耳廓、阴囊处 (2)心前区 (3)腹部 (4)足底 6.口服硫酸损伤部位:可引起消化道灼伤。立即出现口、咽部、胸骨后及腹部剧烈烧灼痛,唇、口腔、咽部糜烂、溃疡,声音嘶哑,吞咽困难,呕血,呕吐物中可有食道和胃粘膜碎片,便血; 严重可发生喉水肿或胃肠道穿孔,肾脏损害。

治疗:1避免洗胃;2饮牛奶、蛋清、氢氧化铝凝胶;3抗休克:输液,止痛,防止食道狭窄。 强碱、氢氧化钠、浓氨水 注意:口服者不宜洗胃,尤其口服已有一段时间者,以防引起胃穿孔。

可先用清水,再口服牛乳、蛋白或花生油约200毫升。不宜口服碳酸氢钠,以免产生二氧化碳而增加胃穿孔危险。

大量口服强酸和现场急救不及时者都应急送医院救治。
3.自救逃生知识
由于火灾发生时烟气大多聚集在上部空间,因此在逃生过程中应尽量将身体贴近地面匍匐或弯腰前进。

火灾烟气具有温度高、毒性大的特点,一旦吸入后很容易引起呼吸系统烫伤或中毒,因此疏散中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起到降温及过滤的作用。

用浸泡过的棉被或毛毯、棉大衣盖在身上,确定逃生路线后用最快的速度钻过火场并冲到安全区域。

当实在无路可逃时,可利用卫生间进行避难,用毛巾紧塞门缝,把水泼在地上降温,也可躺在放满水的浴缸里躲避。但千万不要钻到床底、阁楼、大橱等处避难,因为这些地方可燃物多,且容易聚集烟气。

发生火灾时,可在窗口、阳台或屋顶处向外大声呼叫、敲击金属物品或投掷软物品,白天应挥动鲜艳布条发出求救信号,晚上可挥动手电筒或白布条引起救援人员的注意。

应根据火灾发生时的风向来确定疏散方向,迅速逃到火场上风处躲避火焰和烟气。

火灾自救口诀

第一诀:熟悉环境,暗记出口。

第二诀:通道出口,畅通无阻。

第三诀:扑灭小火,惠及他人。

第四诀:保持镇静,明辨方向,迅速撤离。

第五诀:不入险地,不贪财物。

第六诀:简易防护,蒙鼻匍匐。

第七诀:善用通道,莫入电梯。

第八诀:缓降逃生,滑绳自救。

第九诀:避难场所,固守待援。

第十诀:缓晃轻抛,寻求援助。

第十一诀:火已及身,切勿惊跑。

第十二诀:跳楼有术,虽损求生。

第十三诀:逃生预演,临危不乱。
4.求救啊
第一题:先说下我自己的见解

水深称 潭

水急称 湍

水边平称 滩

水中小洲称 岛

水边称 岸

两山相夹之水称 涧

连绵不断的山叫 川

顶上有路的山叫 岭

高耸巍峨的山叫 峰

再说下我找到的:

水深称(渊)、水急称(湍)、水边平地称(涯)、水中小洲称(渚)、水边称(汀)、两山相夹之水称(涧)、连绵不断的山叫(峦)、山顶圆平叫(岭)、高耸巍峨的山叫(峰) 你还知道山水曲回的水称( 溪) 高而险峻的山称(峥) 水深称(渊 ) 2水急称(湍 ) 5水边称( 涯) 6两山相夹之水称(涧 ) 7连绵不断的山叫(峰 ) 8山顶圆平的山叫( 峦) 9 高耸巍峨的山叫( 岭)

第二题:

1.把在团体中起主导的人喻为(领头羊、主心骨 )

2.把足智多谋的人喻为(智囊、智多星 )

3.把接待宾客的当地主的人喻为(东道主)

4.把公堂台阶下受审的囚犯喻为(阶下囚)

5.把吝啬钱财、一毛不拔的人喻为(铁公鸡、守财奴)

6.把浑浑噩噩、不明事理的人喻为(糊涂虫)

7.把世故圆滑的人喻为(老油条)

8.把没有专业知识的外行人喻为(门外汉)

9.把技艺不精、勉强凑或的人喻为(三脚猫)
5.请问学会求救这个作文怎么写
今天,王老师给我们讲了一些自救和求救的知识,有一个故事让我很感动,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一下。

有一个小女孩,救了她的爸爸和妈妈。小女孩,在写作业,她的爸爸要烫脚,她的妈妈就去帮他爸爸了。因为那个屋子很小,窗户和门都关着,他们用的是燃气热水器,她妈妈帮他爸爸洗完脚就顺便洗了洗衣服,但是,屋里的氧气越来越少,她的爸爸和妈妈就晕在里面了。小女孩写完作业觉得过了很长时间了,爸爸和妈妈的屋里又没有声音,小女孩看了看,她看见爸爸和妈妈晕在里面了,便把厨房里的煤气关上,然后把屋子的门打开,她还想把窗户也打开,但是,窗户很难开,而且他还够不到,所以,她把椅子拿来,踩在椅子上才够到了,开完了窗户,小女孩才打电话,她说的很详细,还说,我在门口接应你。最后,她的爸爸、妈妈经过抢救又醒过来了。医生说是小女孩救了她的爸爸妈妈。听了我很感动,小女孩懂得那么多求救知识,而且那么镇静,真值得我学习。
6.医疗急救小常识有哪些
原发布者:北上广江苏南京

基本急救常识人工呼吸当呼吸停止、心脏仍然跳动或刚停止跳动时,用人工的方法使空气出入肺脏,以供给组织所需要的氧气,这种方法称为人工呼吸法。常用于窒息、煤气中毒、药物中毒、溺死及触电等急救。人工呼吸方法很多,以口对口人工呼吸法最常采用和最为有效。口对口人工呼吸法适用于呼吸道无阻塞的病人。具体方法是:①将病人移到空气流通处,解开衣扣,以免障碍呼吸;②取出口腔内泥土、血块、黏液等异物,保持呼吸道畅通;③病人仰卧,急救者俯于病人一侧,一手托住病人下颌并尽量使头部后仰;④急救者用托下颌的手掰开病人的口,另一手捏紧病人的鼻孔不使漏气,以便向口内吹气入肺;⑤急救者深吸一口气,对准病人口内吹气,直至病人的前胸壁扩张则停止吹气;⑥吹气停止后,急救者迅速移开紧贴的口,并立即放开鼻孔,病人胸廓自行弹回而呼出空气。重复上述动作,每分钟约20次左右。人工呼吸操作不可间断,不要轻易放弃抢救,直到被救者恢复呼吸或结合其他表现证明其确实不能挽救为止。胸外心脏 *** 胸外心脏 *** 是发生心跳骤停时依靠外力挤压心脏来暂时维持心脏排送血液功能的方法。具体方法是:病人仰卧,背部垫上一块硬木板,或将病人连床褥移到地上,操作者跪在病人身旁,用一手掌根部放在患者胸骨体的中、下1/3交界处,另一手重叠于前一手的手背上,两肘伸直,借操作者的体重,急促向下压迫胸骨,使其下陷3厘米(对于儿童所施力量要适当减少)然后放松,使胸骨复位,如此反复进行,

SOS求救信号常识
答:4.声音信号如距离较近,可大声呼喊求救,三声短三声长,再三声短;间隔一分钟后重复。5.反光信号利用阳光和一个反射镜即可发出信号光求救。如果没有镜子,可利用罐头盖、玻璃、金属片等来反射光线。持续的反射将产生一条长线和一个圆点,引人注目。6.信息信号遇险人员转移时,应留下一些信号物,以便救援人员发现。如:将...

各种灾难逃生常识
答:(八)、若逃生路线被大火封锁,要立即退回室内,用打手电筒、挥舞衣物、呼叫等方式向窗外发出求救信号,对外求救。千万不要盲目跳楼,可以利用疏散楼梯、阳台、排水管等逃生,或把床单、被套撕成条状练成绳索,拴紧在窗框、铁栏杆等牢固物体上,顺绳索滑下,或下到未着火的楼层脱离险境。 三、地震避险逃生的方法 (一)、...

求救常识
答:放烟火:燃放烟火是最常见的求救方法。 白天用烟,即在燃火上放一些橡胶片、生树叶、苔藓、蕨类植物等,,可以生成燃烟,以便通知外界。夜晚用火应在开阔地上,向可能的居民区方向点三堆明火,用火光传达求救信号(三堆相互隔开的火堆要比一堆火好,因为这样普遍被认为是危险求救信号,不会被误认为是猎人取暖所为)。 光...

防灾常识有哪些
答:当车沉没水中时,要摇起车窗,并打开所有车灯,作为求救信号。如果车门打不开,一定保证车内的人在水面以上。水漫到下巴位置时,车外面的水压能轻一些,这时打开车门,深吸一口气游到水面上。如果车门还是打不开,就设法砸开玻璃往外爬。逃生时,乘客可以互相牵扯,这样门既不会关上,又可以避免人被...

基本自救常识和方法
答:    8、当自己所在的地方被大火封闭时,可以暂时退入居室。要关闭所有通向火区的门窗,用浸湿的被褥、衣物等堵塞门窗缝,并泼水降温。同时,要积极向外寻找救援,用打手电筒、挥舞色彩明亮的衣物、呼叫等方式向窗外发送求救信号,以引起救援者的注意,等待救援。     9...

家庭应急常识【日常必备】
答:常用英语求救单词:SOS(求救)、SEND(送出)、DOCTOR(医生)、HELP(帮助)、HURT(受伤)、TRAPPED(受困)、LOST(迷失) 二、如何做人工呼吸 在生活中,如发生触电、溺水、中暑等意外事故,可能导致呼吸停止。此时,在拨打急救电话120的同时,应及时进行人工呼吸,以争取时间挽救伤者。最简单实用的方法是口对口吹气法: 1.让...

中小学生自护自救安全常识的答案
答:中小学生自护自救安全常识答案家长测试:一、 对学生造成意外伤害最多的是交通事故,做为家长我们平时应该怎样教育孩子在马路上行驶的一些安全知识?(12分)答:1.走路要走人行道,没有人行道的,须靠路边行走。2.横过马路要走人行横道,过街天桥或地下通道。3.遵守交通信号,红灯停,绿灯行。4.不钻(跨)越交通隔离设施...

六年级安全自救小常识
答:1.安全自救小常识 1、遇到火灾不可乘坐电梯,要向安全出口方向逃生。 2、受到火灾威胁时,要当机立断披上浸湿的衣物,毛巾被等向安全出口方向冲出去3、火灾袭来时要迅速逃生,不要贪恋财物。4、室外着火,门已发烫时,千万不要开门,以防大火蹿入室内,要用浸湿的被褥,衣物等堵塞门窗缝,并泼水降温。 5、蹿过浓烟...

家庭日常应急小常识
答:实用的20条家庭急救常识。 一、异物入眼任何细小的物体或液体,哪怕是一粒沙子或是一滴洗涤剂进入眼中,都会引起眼部疼痛,甚至损伤眼角膜。急救办法:首先是用力且频繁地眨眼,用泪水将异物冲刷出去。 如果不奏效,就将眼皮捏起,然后在水龙头下冲洗眼睛。注意一定要将隐形眼镜摘掉。 绝对禁止:不能揉眼睛,无论多么细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