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关于崔颢在史书上的记载极尽简略,关于他在文学上的成就也没有提及?

作者&投稿:燕厘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有关文学考试的试题~

  两汉文学

  A、两汉散文

  ①贾谊,世称贾生。又称贾长沙,贾太傅。著《新书》十卷。《过秦论》、《论积贮疏》是他的代表作。

  ②司马迁,字子长,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著《史记》首创“纪传体”,分为本纪、世家、列传、表、书。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③班固的《汉书》、刘向编订的《战国策》都名垂史册。

  B、乐府民歌和赋。

  1、乐府民歌:乐,民乐;府,官府。乐府原为汉代音乐机关所搜集的诗。《孔雀东南飞》


  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贾谊的《吊屈原赋》都很有名。

  (四)、唐代文学

  1、唐诗

  ①“初唐四杰”:“初唐四杰”是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川》《腾王阁序》脍炙人口。

  ②“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孟浩然。王维字摩诘,一位大诗人,著名“画家和音乐家”;人们说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名作有《使至塞上》《山居秋暝》。孟浩然是王维密友,名篇有《过故人庄》。

  ③“边塞诗人”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高适《燕歌行》、岑(cén)参(shēn)《白雪歌》、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浙》、王之涣《登鹳雀楼》都是名篇。

  ④诗仙李白,诗圣杜甫,人民诗人白居易。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李白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名作有《将进酒》、《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秋浦歌》《静夜诗》《赠汪伦》等、著《李太白集》。

  杜甫,字子美,又称杜工部,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名作有“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安吏》)“三别”(《无家别》《垂老别》《新婚别》)《北征》《兵车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双称白香山,白太傅、白居易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名作《长恨歌》《琵琶行》。

  ⑤“小李杜”:李商隐,杜牧,著有《樊川文集》。

  ⑥“诗中三李”为李白,李商隐,李贺。

  2、唐代散文

  ①韩愈。韩愈,字退之,自号昌黎,又称韩吏部。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著《昌黎先生集》。

  ②柳宗元,字子厚,又称柳河东。写了著名的《永州八记》著有《柳河东集》。

  3、唐人传奇(小说发展的成熟期)

  陈鸿的《长恨歌》传,李朝威的《柳毅传》都是较成熟的文言小说。

  (五)、宋代文学

  1、宋词和宋诗

  ①以苏辛为代表的宋词豪放派。苏轼,字子瞻,东坡居士,其诗、文、字画都有极高成就。与其父苏洵、弟苏辙号称“三苏”。著有《苏东坡集》。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有《稼轩长短句》。

  ②以柳永、李清照、姜夔等人为代表的宋词婉约派。柳永,李清照,姜夔。

  ③伟大的爱国诗人陆游和伟大的民族英雄文天祥。陆字务观,号放翁,著有《剑南诗稿》。文天祥,字履善又字宋瑞,自号文山,著《文山全集》,名篇有《正气歌》《过伶仃洋》。

  2、宋代散文①著名的“唐宋八大家”。唐宋八大家是: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苏轼、曾巩。

  ②范仲淹,字希文,谥号文正公。《岳阳楼记》为千古名篇。

  3、宋人话本话本是“说话”艺人的底本、著名话本有《大宋宣和遗事》(内有水浒故事)《三国志平话》(后演进为《三国演义》)。

  (六)、元代文学

  1、元曲四大家

  ①关汉卿,号已斋叟,名作有《窦娥冤》《望江亭》《拜月亭》《救风尘》

  ②郑光祖,代表作是《倩女离魂》

  ③白朴,名作有《墙头马上》

  ④马致远,名作有《汉宫秋》

  2、十大悲剧(主要是前六部)

  ①关汉卿的《窦娥冤》②纪君的《赵氏孤儿》③白朴的《梧桐雨》④马致远的《汉宫秋》⑤洪升的《长生殿》⑥孔尚任的《桃花扇》此外还有⑦冯梦龙的《精忠魂》⑧孟称舜的《娇红记》⑨李玉的《精忠谱》⑩方成培的《雷峰塔》。

  3、王实甫和他的《西厢记》王实甫,字德信。《西厢记》的主题是反对封建礼教追求婚姻爱情幸福。

  (七)、明清文学

  1、明清小说

  A、明代的章回小说和“四大奇书”、明朝人称《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为四大奇书。

  《金瓶梅》的作者叫兰陵笑笑生,该书反映了明代中叶的社会现实。

  B、伟大的现实主义小说《红楼梦》以贾宝玉、林黛玉爱情悲剧为线索,描写了贾、史、王、薜四大家族的兴衰史,反映了封建社会的日趋衰亡。作者曹雪芹,号雪芹又号芹圃,芹溪。清代小说家。

  C、此外还有明代冯梦龙的“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清人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清人吴敬梓的《儒林外史》清人刘鹗的《老残游记》,吴沃尧(字趼人)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李宝嘉的《官场现行记》、曾朴的《孽海花》被列为清末四大谴责小说。

  2、明清诗文

  A、明代。刘基字伯温,著有《诚意伯集》;宋濂,字景濂,著有《宋学士文集》;徐宏祖号霞客,著有《徐霞客游记》;张溥,字天如,著有《七录斋集》

  B、清代。顾炎武,著有《日知录》;方苞,著《方望溪全集》是桐城派始祖;姚鼐,是桐城派大散文家。著《惜抱轩诗文集》;袁枚,字子才,号随园老人,著有《小仓山房诗文集》《随园诗话》。


  1.孔子:春秋末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创始人。名 ,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思想核心为“仁”。现存《》,记录了孔子的言行,为其弟子及再传弟子编集。

  2.老子:春秋时思想家、 学派创始人。一说老子即老聃,姓李名耳,字聃,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东)人。主张清静无为。《 》是道家典籍,有81章。

  3.墨子:春秋时思想家、墨家学派创始人,鲁国人。主张“兼爱”。《 》是墨家的典籍,为墨子及其弟子所写。

  4.孟子: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人。受业于孔子之孙子思的门人。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又一最有影响的大师,封建时代被尊为“亚圣”,又与孔子并称“ ”。主张实行“仁政”、“王道”,与弟子著书7篇261章,即《孟子》。《孟子》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也是先秦的杰出 著作。

  5.庄子:战国时期思想家。名 ,继承老子之“道德自然”观。《庄子》是道家著作,也称《南华经》。

  6.荀子: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名 。他是韩非和李斯之师,《荀子》为儒家著作,现存32篇。

  7.韩非:战国末年的哲学家和政抬家。著有《孤愤》、《五蠢》、《说难》等,《韩非子》是 家代表作,后人集韩非之作及评韩之文而成,55篇。韩非是法家学说的集大成者。

  8.《列子》:相传为战国郑人 所作。原存本子几经遗失,现存本子由东晋张湛辑注,《愚公移山》出于此本。

  9.《吕氏春秋》:一名《吕览》,先秦杂家代表作,战国末年秦相 集门客编写。

  10.诸子散文:先秦时期各个学派的代表人物或他们的著作。先秦诸子有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农、杂、小说十家,其中最重要的是家、 家、 家和 家,其代表著作分别为《论语》、《孟子》、《荀子》、《老于》、《庄子》、《韩非于》、《墨子》。在各学派中,首先兴起的是由孔子创立的儒家,继起的是墨家,然后是其他各家。

  11.三教九流:三教指 。九流指儒家者流、阴阳家者流、道家者流、法家者流、名家者流、墨家者流、纵横家者流、杂家者流、农家者流。

  12.屈原:战国末期伟大的爱国诗人,名平,字 。是我国古代 主义诗歌的奠基者。他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创造了新的诗歌体裁楚辞。主要代表作品有《离骚》、《九章》、《九歌》、《天问》等。他的作品语言优美,想像丰富,感情奔放。他的作品千古传诵,对后世影响极大,他的诗篇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化宝库的伟大贡献。1953年,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士,曾把他推举为 。

  13.李斯: 代政治家。他建议对六国采取各个击破的政策,对秦始皇统一六国起了较大的作用。著有《谏逐客书》。

  14.《战国策》:国别体史书,共33篇。杂记东西周及秦、齐、楚、赵、魏、韩、燕、宋、中山诸国之事,以记叙谋臣策士的说辞书信为主。是西汉编修,相传曾巩作了补订。

  15.刘向: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本名更生,字子政,著有《新序》、《说苑》等。编修《 》。

  16.贾谊:西汉 家、 家,代表作有《论积贮疏》和《过秦论》等。

  17.司马迁:中国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字子长。所著史籍人称为《太史公书》,后称《史记》,是中国最早的纪传体通史。由本纪(12篇)、表(10篇)、书(8篇)、世家(30篇)和列传(70篇)五部分组成。本书传记语言生动,人物形象鲜明,也是优秀的传记文学作品。对后世史学和文学均有深远影响,鲁迅先生称其为“ ”。

  18.班固:东汉的史学家和文学家。著有《 》,它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19.曹操:三国时期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字孟德。现存20余首乐府诗,代表作是《_》、《龟虽寿》和《短歌行》。

  20.诸葛亮:三国时期政治家、军事家,字 ,人称“卧龙”。《出师表》是其千古名作。

  21.郦道元:北朝魏地理学家、散文家,字善长。著有《水经注》40卷。阐述《》中1000多条水道的源流及沿岸风土景物,并订正《水经》中的谬误。

  22.陈寿:西晋哲学家,字承柞。著有《 》,它与《史记》、《汉书》、《后汉书》合称为“前四史”。

  23.傅玄:西晋哲学家和 家,字休奕。封鹑瓤(gū)子。著有《傅子》、《傅玄集》,《马均传》是其作品之一。

  24.李密:西晋武阳人,字 ,一名虔。著有《陈情表》。

  25.范晔:南朝著名史学家和文学家。字蔚宗,著有《后汉书》,“前四史”加上从 的二十个朝代的纪传体断代史,合称“二十四史”。

  26.刘勰:南朝梁文学理论批评家,字彦和。他的主要著作《文心雕龙》,发展了前人进步的文学理论批评,体系比较完整,是我国古代的巨著。

  27.陶渊明:东晋文学家、诗人。一名潜,字 ,私谥靖节。其诗以《归去来兮辞》、《饮酒》、《桃花源诗》、《咏荆轲》、《读山海经》等为代表,今存《陶渊明集》。

  28.王羲之:东晋著名书法家,有“ ”之称,字遗少。曾任右军将军,人们常称他为“王右军”。著有《王右军集》,《兰亭集序》是其中的著名序文。

  29.吴均:南朝梁文学家,字叔痒。《与_书》是其代表作。

  30.丘迟:南朝梁文学家,字范希。明人辑有《丘司空集》,《与陈伯之书》是 文中之佳作。

  31.徐陵:南朝诗人。著有《玉台新咏》,它是继《诗经》《楚辞》之后的又一本诗歌总集。《孔雀东南飞》出于此。它是我国古代最长的诗,与北朝民歌《木兰诗》(见南朝宋郭茂倩《乐府诗集》中)并称“ ”。

  32.魏征:初唐政治家,字玄成,封郑国公。“ ,亦能覆舟”;“居安思危, ”;“兼听则明,偏听则暗”等是他的名句。主编有《群书治要》。

  33.王勃:初唐四杰之一(卢照邻、骆宾王、杨炯),著名文学家,字子安,《腾王阁序》是其代表作。“ ,天涯若比邻”是他的名句。

  34.贺知章:唐朝诗人,字季真,自号 。《回乡偶书》是其代表作,其中的“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是脍炙人口的名句。

  35.王之涣:唐朝诗人,字季陵。与高适、王昌龄等唱和,长于歌咏边塞题材,《登鹤雀楼》和《凉州词》是其代表作。“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是《 》中脍炙人口的名句。

  36.高适:唐朝著名的边塞诗人,字达夫。《别 》、《燕歌行》等是他的代表作。“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是他的名句。

  37.孟浩然,唐朝诗人,与 并称“王孟’,是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过故人庄》是其代表作。

  38.岑参:唐朝著名的边塞诗人,《 》是其代表作,其中的名句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39.崔颢:唐朝诗人。《黄鹤楼》是其代表作。“黄鹤一去不复返, ”是其中的名句。

  40.王昌龄:唐朝诗人,字少伯,《芙蓉楼送辛渐》中的“洛阳亲友如相问, ”是千古名句。《从军行》、《出塞》是其代表作。

  41.王维:唐朝诗人,画家,字摩诂。开元中进士,累官至给事中,后官至尚书右承。现存《雪溪图》、《写济南伏生像》相传是他的作品。今存《集》。

  42.李白:庸朝大诗人,字太白,号 ,有“诗仙”之称。著有《 全集》。《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望庐山瀑布》等是他的名篇。

  43.杜甫:唐朝大诗人,字 ,自号 ,世称杜少陵,有“诗圣”之称。著有《杜工部集》。《望岳》、《三吏》、《三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是他的名篇。

  44.刘禹锡:唐朝文学家。字 。人称“诗豪”。著有《刘梦得文集》和诗集(刘禹锡集),“ ”,病树前头万木春”是他的名句。

  45.陈子昂:唐朝诗人,字伯玉。武则天当政时,曾任右拾遗。著有《 集》(陈伯玉集)。《 》中的“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是他的名句。

  46.孟郊:唐朝诗人,字东野,与贾岛齐名,有“郊寒岛瘦”之说。著有《孟东野诗集》,《 》中的“谁言寸草心, ”是歌颂母爱的佳句。

  47.韩愈:唐朝著名文学家,字 ,号 ,卒谥“文”,因此,世人称其为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共同倡导古文运动,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师说》、《马说》、《答李翎书》等是他的名作。

  48.柳宗元:唐朝著名文学家,字 ,河东解县(今山西运城县)人,世称“ ”,又称“柳柳州”。著有《柳河东集》。柳宗元是古文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之一,并列“唐宋八大家”之一。代表作品有《种树郭橐tuó驼传》、《梓人传》、《段太尉逸事传》、《捕蛇者说》、《小石潭记》等。

  49.白居易:唐朝大诗人,字 ,号 。文学上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为其代表作。著有《白氏长庆集》。

  50.李商隐:唐朝诗人,字义山,号玉器生,有《玉豁生诗》,后人辑有《樊南文集》、《樊南文集补编》。李商隐与杜牧齐名,人称“小李杜”,以别于李白和杜甫。又与温庭筠齐名,称为“温李”。“身无彩凤双飞冀, ”、“春蚕到死丝方尽, ”,均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51.杜牧:唐朝诗人,字牧之,号樊川居士。因晚年居住在长安城南祖父留下的别墅中,故号为,与李商隐齐名,并称“小李杜”,《阿房宫赋》、《江南春绝句》是他的名作。

  52.柳永:北宋派词人,原名三变,字曹卿。他开创了慢词,扩充了词体的容量,故有“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之说。著有《乐章集》、《雨霖铃》为其代表作。

  53.范仲淹:北宋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字希,谥文正,后世称范文正公。著有《范文正公文集》,抒发个人政治怀抱的《 》为其代表作。

  54.欧阳修: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字 ,号醉翁、六一居士。他是北宋文坛古文运动的代表人物。列为散文“唐宋八大家”之一。与宋祁合修《新唐书》,自撰《新五代史》。有《 集》,《醉翁亭记》、《卖油翁》等是他的名作。

  55、苏洵:北宋散文家,字明允,号老泉。与儿子苏轼和苏辙都以文学著名,世称“三苏”,著有《 》,《六国论》是他的名作。

  56、王安石: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和思想家。字 ,晚号半山,临川(今江西)人,故人称临川先生,生前封荆国公,故又称王荆公,死后谥“文”,因而称王文公。著有《临川先生文集》,《游记》是他的名作。

  57、沈括:北宋科学家、政治家。字存中,因作者在润州梦溪园写成他的著作,《梦溪笔谈》故得名。这部涉及天文、地理、数学、化学、生物、地质和文学等方面的书,被李约瑟誉为“ ”。

  58、周敦颐:北宋哲学家,原名敦实,字茂叔。困筑室于庐山莲花峰下小溪边,以家乡故居潦溪名室,晚年在此讲学,世称“ 先生”。著有《太极图说》、《通书》等,后人编为《周子全书》。《爱莲说》是其名作。

  59、苏轼:北宋著名文学家, 派词人,字 ,号东坡居士,散文、诗词、书法,都独具风格,与其父苏洵、苏辙并称“三苏”。著有《东坡全集》,《念奴娇·赤壁怀古》、《石钟山记》等是他的名作。

  60、司马光:北宋政治家和史学家,字 ,世称涑水先生。追封温国公,谥文正,著有《司马文正公集》,主持编写了我国最大的一部体通史《资治通鉴》,《赤壁怀古》是其中的名篇。

  61、周邦彦:北宋末期词人,字 ,号清真。著有《清真居士集》,已佚,今存《片玉词》。《苏幕遮》(燎沉香)是他的作品之一。

  62、李格非:北宋文学家,字文叔,著名女词人 的父亲。《书 后》是其名作。

  63、文天祥:南宋末期政治家、诗人,字宋瑞,又字履善,自号文山。著有《 》,《(指南录)后序》的“序”是指诗集《指南录》自序后面的一篇序文。《》是他名篇,“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其中的名句。

  64、辛弃疾:南宋著名豪放派词人,字幼安,号 。与苏轼齐名,并称“苏辛”。著有《稼轩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是他的名作。

  65、姜夔:南宋著名 派词人、音乐家。字尧章,号白石道人。《扬州慢》(淮左名都)是他的名作。他精通音乐,如《扬州慢》的词调就是他自己创作的。

  66、李清照:北南宋之际婉约女词人,号 。她长于诗、文、词,兼书法、绘画,且通音律。诗文笔力雄健,情辞慷慨。所著《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佚,后人辑有《漱玉词》,今人辑有《李清照集》。“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生当作人杰, ”是她写的名句。

  67、陆游: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字务观,别号 。诗集曰《剑南诗稿》,后世称为“剑南派”。他一生中共作了九千多首诗词,在中国文学史上实属罕见,是一位多产诗人。共著有《人蜀记》、《南唐书》、《老学庵笔记》、《放翁词》等著作。

  68、关汉卿:元朝戏剧家,号已斋,大都(今北京)人,曾任太医尹。他一生从事戏曲创作活动,与马致远、白朴、郑光祖并称“元曲四大家”。所作杂剧现在还知道的有六十多种,散曲十余套。作品大多数以社会下层人物为主人公,深刻揭露社会的腐败和黑暗。现存有《 冤》、《尘》、《 亭》、《调风月》、《望江亭》、《单刀会》、《蝴蝶梦》、《玉镜台》、《金线池》、《谢天香》、《绯衣梦》、《西蜀梦》,《哭存孝》等共十三种,《哭香囊》、《春衫记》、《孟良盗骨》三种仅存残曲。1958年,世界和平理事会把他列为世界文化名人。

  69、王实甫:元朝戏剧家,名德信,大都《今北京》人。所作杂剧今知14种。现存《西厢记》塑造了崔莺莺、等不同典型的妇女形象,词曲优美,深受人民喜受,对元朝杂剧和后来戏剧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70、马致远:元朝戏剧作家、散曲家,号东篱,一说又字千里。著有《汉宫秋》、《青衫月》等戏剧作品。《天净沙· 》为其名作。

  71、陶宗仪:元朝末年文学家,字九成,号南村。著有《南村辍耕录》,《 婆》是其中的一篇。

  72.施耐庵:元末明初小说家,著有《 》。

  73.罗贯中:元末明初小说家、戏曲家,名本,别号湖海散人。小说有《 》、《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等,杂剧有《赵太祖龙虎风云会》等三种。

  74.宋镰:元末明初散文家,字景潦,号潜溪。著有《宋学士文集》,《送 序》是他的名作。

  75.刘基:元末明初诗文家,字伯温,辅佐朱元璋平定天下,官御史中承,弘文馆学士,封诚意。《卖 言》是他的名作。

  76.高启:明代诗人,字季迪,因隐居青丘,故自号青丘子。著有《高太史全集》,《 事》是他的名作。

  77.归有光:明代著名散文家,字熙甫,号 。著有《震川先生集》,《项脊轩志》是他的名作。

  78.吴承恩:明朝文学家,字汝忠,号射阳山人。家庭贫寒,自幼喜爱野言稗史,博览群书。他根据民间流传的唐僧取经故事和有关话本、杂剧,写成著名篇小说《西游记》。

  79.汤显祖:明代戏曲作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清远道人,晚号若士。所居曰玉敬堂。著有 《紫箫记》、《紫钗记》、《牡丹亭》、《南柯记》、《邯郸记》。近人编有《汤显祖集》。

  80.冯梦龙:明末小说家、戏剧家。字犹龙、又字耳犹,号翔甫,姑苏词奴、顾曲散人、墨憨斋主人等。辑有《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世称“ ”。另有《桂枝儿》、《山歌》、《平妖传》,《新列国志》等。还修改汤显祖、李玉等传奇剧本多种,汇编《墨憨斋定本传奇》。本人创作有《双雄记》传奇小说,著论有《智囊》、《古今谭概》等多种。

  81.徐霞客:明朝旅行家,名弘祖,字振之,别号霞客。所写游记由后人整理成书,取名《 游记》。

  82.宋应星:明朝科学家,字长庚。所著科技著作《_》1637年后流传到日本,1869年后又被译成法文介绍到西方。

  83.张溥:明末文学家,字天如。著有《 集》,《五人墓碑记》是他的名作。

  84.黄宗羲: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和历史学家,字太冲,号南雷,又号梨洲。著有《 文集》,《柳敬亭传》是他的作品。

  85.刘开:清朝文学家,字 ,一字盂涂,著有《盂涂文集》,《问说》是他的作品。

  86.蒲松龄:中国清代著名的文学家,字 ,一字剑臣,号柳泉居士,呕心沥血数十年写成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聊斋是书斋名,志异有 的意思。

  87.方苞:清朝散文家和文学理论家,字凤九,号灵皋,晚年号望溪。为“ 派”创始人,所作散文多为经说及书序碑传之属,立论大抵取程、朱学说,宜扬封建礼教。著有《方望溪先生全集》,《 逸事》是他的名作。

  88.袁枚:清朝诗人,字子才,号简斋,晚年号 。著有《小仓山房集》、《随园诗话》等,《黄生借书说》是他的名作。

  89.孔尚任:清朝戏曲作家,字聘之、季重,号东塘、岸堂、云亭山人。山东曲阜人,孔子六十四代孙。早年隐居石门山,康熙帝于二十四年(公元1685)南巡至曲阜,被召讲经,受到赏识,破格授国子监博士,累迁户部主事、员外郎等职。著作有《 扇》。

  90.吴敬梓:清朝小说家,字敏轩,号粒民,晚年又称文木老人。著有长篇讽刺小说《 》。

  91.曹雪芹:清朝文学家,名沾,字梦阮,号 、芹圃、芹溪,著有优秀长篇小说《红楼梦》。

  92.姚鼎:清朝散文家,字姬传,一字梦谷,居室名为惜抱轩,故人称惜抱先生。著有《 全集》,《登泰山记》是他的名作。

  93.龚自珍:清朝思想家、文学家。一名巩柞,字瑗人,号定庵。著有《定庵文集》、《己亥杂诗》,其中“我劝天公重抖擞, ”是被引用较多的名句。《病梅馆记》是他的名作。

  94.王国维: 代著名学者,著有《人间词话》。

  95.诗书:

  96、风骚:

  97.前四史:

  98.四书:

  99.五经:

  100.六艺:

  1、冼星海
  冼星海(1905~1945),中国近现代著名的音乐家,中国作曲家。曾用名黄训、孔宇。祖籍广东番禺,生于澳门一个贫苦船工的家庭。1905年 6月13日生于澳门,1918年入岭南大学附中学小提琴,1926年入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国立艺专音乐系学习。1928年进上海国立音专学小提琴和钢琴,并发表了著名的音乐短论《普遍的音乐》。1929年去巴黎勤工俭学,从师于著名提琴家帕尼·奥别多菲尔和著名作曲家保罗·杜卡。1931年考入巴黎音乐院。在肖拉·康托鲁姆作曲班学习。留法期间,创作了《风》《游子吟》《d小调小提琴奏鸣曲》等十余首作品,1935年回国后,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创作了大量战斗性的群众歌曲,并为进步影片《壮志凌云》《青年进行曲》,话剧《复活》《大雷雨》等谱写音乐。抗战开始后参加上海救亡演剧二队,后去武汉与张曙一起负责开展救亡歌咏运动。1935年至1938年间,创作了《救国军歌》《只怕不抵抗》《游击军歌》《路是我们开》《茫茫的西伯利亚》《祖国的孩子们》《到敌人后方去》《在太行山上》等各种类型的声乐作品。1938年任延安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主任,并在“女大”兼课。教学之余,创作了不朽名作《黄河大合唱》和《生产大合唱》等作品。1940年去苏联学习、工作,1945年10月30日卒于莫斯科。

  2、闻一多
  中国现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坚定的民主战士,中国民主同盟早期领导人,中国共产党的挚友,诗人,学者。原名闻家骅,又名多、亦多、一多,字友三、友山。
  清光绪二十五年十月二十二日(1899年11月24日)生于湖北省蕲水县(今浠水县)下巴河镇的一个书香门第。
  1912年考入北京清华学校,喜读中国古代诗集、诗话、史书、笔记等。1916年开始在《清华周刊》上发表系列读书笔记,总称《二月庐漫记》。同时创作旧体诗。1919年五四运动时积极参加学生运动,曾代表学校出席全国学联会议(上海)。
  1920年4月,发表第一篇白话文《旅客式的学生》。同年9月,发表第一首新诗《西岸》。
  1921年11月与梁实秋等人发起成立清华文学社,次年3月,写成《律诗底研究》,开始系统地研究新诗格律化理论。
  1922年7月赶美国芝加哥美术学院学习。年底出版与梁实秋合著的《冬夜草儿评论》,代表了闻一多早期对新诗的看法。 1923年出版第一部诗集《红烛》,把反帝爱国的主题和唯美主义的形式典范地结合在一起。1925年5月回国后,历任国立第四中山大学(1928年更名为中央大学,1949年更名为南京大学)、武汉大学(任文学院首任院长并设计校徽)、青岛大学、北京艺术专科学校、政治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教授,曾任北京艺术专科学校教务长、南京第四中山大学外文系主任、武汉大学文学院长、青岛大学文学院长。
  1928年出版第二部诗集《死水》,在颓废中表现出深沉的爱国主义激情。此后致力于古典文学的研究。对《周易》、《诗经》、《庄子》、《楚辞》四大古籍的整理研究,后汇集成为《古典新义》,被郭沫若称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1937年抗战开始,他在昆明西南联大任教。抗战八年中,他留了一把胡子,发誓不取得抗战的胜利不剃去,表示了抗战到底的决心。

  3、王维
  王维(701-761),字摩诘,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官至尚书右丞,原籍祁(今山西祁县),迁至蒲州(今山西永济),崇信佛教,晚年居于蓝田辋川别墅。善画人物、丛竹、山水。唐人记载其山水面貌有二:其一类似李氏父子,另一类则以破墨法画成,其名作《辋川图》即为后者。可惜至今已无真迹传世。传为他的《雪溪图》及《济南伏生像》都非真迹。苏轼评价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他是唐代山水田园派的代表。开元进士。任过大乐丞、右拾遗等官,安禄山叛乱时,曾被迫出任伪职。其诗、画成就都很高,苏东坡赞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尤以山水诗成就为最,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晚年无心仕途,专诚奉佛,故后世人称其为“诗佛”。

  4、崔颢
  崔颢,汴州(开封)人氏,(公元704?—754年)唐玄宗开元11年(公元723年)进士。他才思敏捷,长于写诗,系盛唐诗人,《旧唐书·文苑传》把他和王昌龄、高适、孟浩然并提,但他宦海浮沉,终不得志。历史上对他的记述不多,故里汴州也很少有关他的传说和故事流传下来,旧《唐书·崔颢传》里非常简略,连他文学上的成就也未提及,这些都是为了什么?很值得人们思考。

  5、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427)东晋大诗人。又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他出身于破落官僚地主家庭。从小受儒家思想的教育,对生活充满幻想,希望通过仕途实现自己“大济苍生”的宏愿。自29岁起,曾任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他不满当时土族地主把持政权的黑暗现实,任彭泽县令时,因不愿“为五斗米而折腰”,仅80多天就辞官回家,作《归去来兮辞》,自明本志。从此“躬耕自资”,直至63岁在贫病交迫中去世。他长于诗文歌赋,诗歌多描写自然景色及其在农村生活的情景,其中的优秀作品隐含着他对腐朽统治集团的憎恶和不愿同流合污的精神,但也有虚无的“人生无常”“乐天安命”等消极思想。另一类题材的诗,如《咏荆轲》等,则表现了他的政治抱负,颇为悲愤慷慨之音。散文以《桃花源记》最有名。陶渊明的诗文兼有平谈与爽朗的风格,语言质朴自然,又极为精炼。有《陶渊明集》。

  6、布丰
  布丰(Georges Louis Leclere de Buffon,1707—1788)法国博物学家,作家,生于蒙巴尔城的贵族家庭。从小受教会教育,爱好自然科学。26岁入法国科学院,后担任皇家花园(植物园)主任,被法兰西学院接受为院士。


  生平简介
  布丰1707年出生在法国,他的父亲是法国一个地区的领主,还当过议会议员。殷实的家境使布丰不必为柴米油盐烦心。十几岁时,布丰在父亲的意愿下学习法律。1727年,布丰遇到了一位瑞典数学家,在他的影响下,布丰学习的重心放到了数学领域。几年后,布丰跨越英吉利海峡到达英国。在那里,他被英国的学术气氛所感染,并折服于大科学家牛顿的理论,开始埋头研究物理学。回到法国后,他一边将英国学者的著作翻译成法文,一边自己进行研究,发表科学论文。1739年,他获得了皇家科学院合作院士的头衔,并荣任皇家植物园的总管。从此,他的研究方向又转向了动植物和地球演化。
  广泛的兴趣、深入的钻研和优美的文笔,是布丰的长处,也是他完成浩瀚的36卷《自然史》的保障。这部巨著内容广博,包括地球、鸟类、矿物、卵生动物等知识,是除了无脊椎动物以外的植物界和动物界的完整自然史。也许是出身贵族的缘故,布丰藐视“低级”的无脊椎动物,不愿降低自己的身份来研究这些动物。但是,不要因此而否定布丰的科学精神。他对实验非常重视,认为唯有实验才能澄清一些生物的概念。因此在必要时,他也会脱掉自己的豪华衬衫,亲自对动物做实验。贫困可以使人消沉,富贵可以使人浮躁,而林奈与布丰显然克服了贫困和富贵的负面影响。百科全书式的《自然史》的写作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必须耐得住寂寞,静下心来钻研,沉迷于声色犬马的贵族是做不到这一点的。布丰的著作给后来的研究者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优美动人的文笔也将法国公众的兴趣引向了生物学领域中。

  7、法布尔
  1823年12月22日,让-亨利·卡西米尔·法布尔(Jean-Henri Casimir Fabre ),法国昆虫学家,动物行为学家,作家,出生于法国普罗旺斯的圣雷恩村一户农家。被世界人称为“昆虫界的荷马”,也被法国人称为“昆虫界的维吉儿”。此后的几年间,法布尔是在离该村不远的马拉瓦尔祖父母家中度过的,当时年幼的他已被乡间的蝴蝶与蝈蝈儿这些可爱的昆虫所吸引。
  1829年,法布尔回到圣雷恩开始上学,但那一段儿时岁月一直深深地铭刻在他的心中。
  1833年,法布尔一家来到了罗德兹,其父靠经营一家咖啡馆维持生计。
  1837年,一家人又移居到图卢兹。法布尔进了图卢兹的神学院,但中途退学,出外谋生,曾在铁路上做过工,也在市集上卖过柠檬。后来,他通过了阿维尼翁师范学校的选拔考试,获得奖学金,并在三年的学习后获得了高等学校文凭。毕业后,时年十九岁的法布尔在卡本特拉开始了他的教师生涯,所教授的课程就是自然科学史。
  1849年,他被任命为科西嘉岛阿雅克肖的物理教师。岛上旖旎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物种,燃起了他研究植物和动物的热情。阿维尼翁的植物学家勒基安向他传授了自己的学识。此后,他又跟随着莫坎-唐通四处采集花草标本,这位博学多才的良师为法布尔后来成为博物学家、走上科学研究的道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853年,法布尔重返法国大陆,受聘于阿维尼翁的一所学校,并举家迁进了圣-多米尼克街区的染匠街一所简朴的住宅里。
  1857年,他发表了《节腹泥蜂习性观察记》,这篇论文修正了当时昆虫学祖师莱昂·杜福尔的错误观点,由此赢得了法兰西研究院的赞誉,被授予实验生理学奖。这期间,法布尔还将精力投入到对天然染色剂茜草或茜素的研究中去,当时法国士兵军裤上的红色,便来自于茜草粉末。
  1860年,法布尔获得了此类研究的三项专利。后来,法布尔应公共教育部长维克多·杜卢伊的邀请,负责一个成人夜校的组织与教学工作,但其自由的授课方式引起了某些人的不满。于是,他辞去了工作,携全家在奥朗日定居下来,并一住就是十余年。在这这十余年里,法布尔完成了后来长达十卷的《昆虫记》中的第一卷。期间,他多次与好友一同到万度山采集植物标本。此外,他还结识了英国哲学家米尔,但米尔英年早逝,使两人先前酝酿的计划“沃克吕兹植被大观”因此夭折。同时,一大不幸降临到法布尔身上:他共有六个孩子,其中惟一与父亲兴趣相投、热爱观察大自然的儿子儒勒年仅十六岁便离开了人世。此后,法布尔将发现的几种植物献给了早逝的儒勒,以表达对他的怀念。对真菌的研究一直是法布尔的爱好之一。
  1878年,他曾以沃克吕兹的真菌为主题写下许多精彩的学术文章。他对块菰的研究也十分详尽,并细致入微地描述了它的香味,美食家们声称能从真正的块菰中品出他笔下所描述的所有滋味。
  1879年,法布尔买下了塞利尼昂的荒石园[font color=#000000],并一直居住到逝世。这是一块荒芜的不毛之地,但却是昆虫钟爱的土地,除了可供家人居住外,那儿还有他的书房、工作室和试验场,能让他安静地集中精力思考,全身心地投入到各种观察与实验中去,可以说这是他一直以来梦寐以求的天地。就是在这儿,法布尔一边进行观察和实验,一边整理前半生研究昆虫的观察笔记、实验记录和科学札记,完成了《昆虫记》的后九卷。如今,这所故居已经成为博物馆,静静地坐落在有着浓郁普罗旺斯风情的植物园中。[/font]
  法布尔一生坚持自学,先后取得了业士学位、数学学士学位、自然科学学士学位和自然科学博士学位,精通拉丁语和希腊语,喜爱古罗马作家贺拉斯和诗人维吉尔的作品。他在绘画、水彩方面也几乎是自学成才,留下的许多精致的菌类图鉴曾让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法国诗人弗雷德里克·米斯特拉尔赞不绝口。法布尔晚年时,《昆虫记》的成功为他赢得了“昆虫界的荷马”以及“科学界诗人”的美名,他的成就得到了社会的广泛承认。法布尔虽然获得了许多科学头衔,但他仍然朴实如初,为人腼腆谦逊,过着清贫的生活。他的才华受到当时文人学者的仰慕,其中包括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1911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比利时剧作家梅特林克、德国作家荣格尔、法国哲学家柏格森、诗人马拉美、普罗旺斯文学家鲁玛尼耶等。由于《昆虫记》中精确地记录了法布尔进行的试验,揭开了昆虫生命与生活习惯中的许多秘密,达尔文称法布尔为“无法效仿的观察家”。当他居住在塞利尼昂时,不少学者、文学家们纷纷前去拜访他。法布尔在自己的居所曾接待了巴斯德、英国哲学家米尔等学者,但与他们的通信并不频繁。公共教育部长维克多·杜卢伊将法布尔举荐给拿破仑三世,后者授予他荣誉勋位勋章。法国政治家雷蒙·普恩加莱途经塞利尼昂,特意绕道荒石园向他致意。 拥有多重身份的法布尔的作品种类繁多:作为博物学家,他留下了许多动植物学术论著,其中包括《茜草:专利与论文》、《阿维尼翁的动物》、《块菰》、《橄榄树上的伞菌》、《葡萄根瘤蚜》等;作为教师,他曾编写过多册化学物理课本;作为诗人,他用法国南部的普罗旺斯语写下了许多诗歌,被当地人亲切地称为 “牛虻诗人”。此外,他还将某些普罗旺斯诗人的作品翻译成法语;闲暇之余,他还曾用自己的小口琴谱下一些小曲。然而,法布尔作品中篇幅最长、地位最重要、最为世人所知的仍是《昆虫记》。这部作品不但展现了他科学观察研究方面的才能和文学才华,还向读者传达了他的人文精神以及对生命的无比热爱。

  除了几首好诗,崔颢几乎没有留下什么好名声。
  崔颢者,亦擢进士第,有文无行。好蒱博,嗜酒。娶妻惟择美者,俄又弃之,凡四五娶。
  ——《新唐书·卷二○八》
  纵观史书给崔颢确定的“罪名”,主要有三条:一是参与赌博,二是成日嗜酒,三是不断地娶漂亮老婆。用今天的话来说,既是赌徒,又是酒徒,还是好色之徒。凭着这三条,崔颢一下子被打入品行不端的行列。也许当时的进士考试,没有进行细细审核,这样问题多多的人,居然混进了京城的官员队伍。
  作为开元天宝时期最杰出的诗人之一,崔颢身上其实也有许多优点,可惜优点没被发现,缺点却被找得准准的。崔颢的传记,在新旧唐书中所有文人传记中,是写得最为奇怪的。三四行字,记的都是崔颢“有文无行”的劣迹。即便是宋之问,还获得“弱冠知名”、诗赛一举成名以及被贬后“颇自力为政”等正面评语。而关于崔颢,基本上就是彻头彻尾的毛病一身,坏蛋一个。
  崔颢真有这么坏吗?恐怕也不至于。问题大约还得回到“恶炒”这个词上。因为不被理解,所以导致了种种传闻,传闻渐多,自然陷入了欲辩不能的地步。关于崔颢,还有一则 “艳诗门”的故事。
  初,李邕闻其才名,虚舍邀之。颢至献诗,首章云:“十五嫁王昌。”邕叱曰:“小儿无礼!”不与接而入。
  ——《唐才子传》
  崔颢的一颗心,其实是滚烫的。只是他不懂得包装,不懂得作秀,不懂得阿谀。但少数存有恶炒心理的人不这么想,你有才是吧,但我看不顺眼,就揭你的短,让你火不起来,让你身败名裂,让你坐立不安。生活中不是没有这样的人,这样的家伙,习惯了捣乱,习惯了无事生非,习惯了幸灾乐祸。崔颢在“苦吟咏”,埋头发愤,过自己想要的生活,抒发自己的人生激情,他哪里知道,别人正在背地里,处心积虑地挖他的墙脚。到头来,他落得个仕途不顺,进士出身,只谋了个司勋员外郎。
  作为盛唐时期的重要诗人,崔颢也以积极的姿态,参与了时代生活。他走出书斋,将目光投向广阔的社会人生,漫漫边塞之旅,金戈铁马,快意恩仇,使崔颢晚年作品出现“风骨凛然”的大气与凝重。他的两首长诗——《江畔老人愁》《邯郸宫人怨》分别表现一个百岁老人对历经繁华、饱经沧桑的生活变迁回忆,一个失宠被弃的宫女对放归乡里之后惨淡人生境遇的哭诉,他们分别发出了“人生贵贱各有时”、“百年盛衰谁能保”的哀叹,而所有这些,其实正是崔颢的社会责任与作家良知的自然流露。
  单从流传下来的作品,很难看出崔颢的劣行,却多有劝世之句,警世之音。时至今日,还在说崔颢坏话的,已经没有几个了。

因为新旧唐史都是后人修的,他没有被辑录,显然是修史的时候史料已经不全,这在古代很普遍,比如写过“孤篇盖全唐”的《春江花月夜》的张若虚,就只留下了一首诗,一个名字。。叫人觉得非常惋惜

冼星海、闻一多、王维、崔颢、陶渊明、布丰、法布尔的简介
答:4、崔颢 崔颢,汴州(开封)人氏,(公元704?—754年)唐玄宗开元11年(公元723年)进士。他才思敏捷,长于写诗,系盛唐诗人,《旧唐书·文苑传》把他和王昌龄、高适、孟浩然并提,但他宦海浮沉,终不得志。历史上对他的记述不多,故里汴州也很少有关他的传说和故事流传下来,旧《唐书·崔颢传》里非常简略,连他文学上的...

《黄鹤楼》崔颢
答:虽都与黄鹤楼有关,然皆另有所托,并非完全写景。同时他的《鹦鹉洲》前四句“鹦鹉东过吴江水,江上洲传鹦鹉名。鹦鹉西飞陇山去,芳洲之树何青青”与崔诗句法何其相似。其《登金陵凤凰台》诗亦如此,都有明显仿崔诗格调的痕迹。因此,既如“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两句非李白之言,承认崔诗绝好,对于...

关于黄鹤楼
答:“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唐代诗人崔颢的题咏,使黄鹤楼赢得“天下江山第一楼”的美誉。黄鹤楼因何得名?史书载,此楼因建在黄鹤矶上,仙人王子安乘黄鹤过此憩此而得名。民间传说是,...

崔颢是什么时候写下《黄鹤楼》的
答:《黄鹤楼》是唐代诗人崔颢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崔颢其前期诗作多写闺情,流于浮艳轻薄;后来的边塞生活使他的诗风大振,忽变常体,风骨凛然,尤其是边塞诗慷慨豪迈,雄浑奔放,名著当时。《全唐诗》存其诗四十二首。原文如下: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

写河南开封名人的作文500字
答:特别是《贞观政要》一书,分类记载了唐太宗同大臣魏征、房玄龄、杜如晦等人的问答、大臣的争议和劝谏的奏疏以及政治上的设施,其中10卷40篇出自吴兢之手。崔颢 【崔颢】(?~754)唐代诗人。开封人。唐玄宗开元年间登进士第,开元后期出使河东军幕,天宝时历任太仆寺卿、司勋员外郎等职。崔颢年少为诗...

中国古代有哪些文学作品 各有哪些代表人物
答:编辑本段五、史书体例 1.编年体 以年代为线索编排的有关历史事件,如《春秋》、《左传》、《资治通鉴》。 2.纪传体 通过记叙人物活动反映历史事件,代表有二十五史。 3.纪事本末体 以事件为主线,将有关专题材料集中在一起。首创于南宋的袁枢。如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 4.国别体 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的历史...

《滕王阁序》被誉为千古第一赋,王勃真的是即兴作文吗?
答:如此经典的文章,真的是王勃兴起而做的吗?《滕王阁序》节选 这并不是历史夸大其词,而是在古人的史书中有着明确记载。公元675年,王勃这时候仕途失意,打算前往交趾去探望被流放的父亲。正巧他路过了当时的洪州,这里也就是今日的南昌市。他到达这里时。刚巧赶上滕王阁重修竣工的盛大宴会。这里的都督...

唐代诗人有哪些趣闻轶事?
答:其实,崔颢《黄鹤楼》的风格是模仿沈佺期的《龙池篇》。而且,崔颢先已仿效作过一首《雁门胡人歌》。但《龙池篇》和《雁门胡人歌》皆未著称於世,《黄鹤楼》却被后人推为唐人七律压卷,这与李白「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传说不能说没有关系。李白是饲鸟高手据史料记载,唐朝大诗人李白还是一位着手于训养...

岳阳楼的作文
答:”(明陈文烛《重修滕王阁记》)据史书记载,永徽三年(652年),李元婴迁苏州刺史,调任洪州都督时,从苏州带来一班歌舞乐伎,终日在都督府里盛宴歌舞。后来又临江建此楼阁为别居,实乃歌舞之地。因李元婴在贞观年间曾被封为滕王,故阁以“滕王”一名冠之。今之的滕王阁乃仿宋建筑。唐宋一脉相承,...

中国有几大著名古楼
答:唐代诗人崔颢在此题下《黄鹤楼》一诗,李白在此写下《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历代文人墨客在此留下了许多千古绝唱,使得黄鹤楼自古以来闻名遐迩。2、岳阳楼 岳阳楼位于湖南省岳阳市古城西门城墙之上,下瞰洞庭,前望君山,自古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之美誉,中国十大文化名楼之一,江南三大名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