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有几个子女

作者&投稿:芮纯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梁启超的几个儿子都是谁?_~

梁启超的9个子女依次为:思顺、思成、思永、思忠、思庄、思达、思懿、思宁、思礼。其中,思顺、思成、思庄为梁启超的原配夫人李蕙仙(1868年-1923年)所生;思永、思忠、思达、思懿、思宁、思礼为梁启超的第二个夫人王桂荃(1885年-1924年)所生。

长子梁思成(1901年—1972年):

建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梁思成1915年进入清华学堂学习,1923年和林徽因一同赴美留学,后毕业于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获硕士学位。1928年回国后,他去了条件十分艰苦的东北大学,并在那里创办了我国北方的第一个建筑系。“九一八”事变前夕,他离开东北大学回到北平,加入了中国营造学社,从事中国古建筑的研究。他率先运用现代科学方法对我国的建筑进行了分析研究,为中国的建筑史研究开拓了道路。抗日战争爆发后,他编撰了我国第一部《中国建筑史》,并用英文为外国读者写了一本通俗易懂的《中国建筑史图录》,让中国建筑在国际上闪耀着灿烂的光辉。1945年抗战胜利后,他深感国家建筑人才的缺乏,因而着手创办了清华大学建筑系。解放后,他立即投身到新中国的建设中,领导并参加了国徽图案及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工作,指导整修了怀仁堂。

梁思成长期从事古建筑研究和教学工作,在建筑理论、建筑教育思想、城市规划理论方面都提出了不少超前的新观点,是我国古建筑研究的先驱者之一,也是我国建筑教育的奠基人之一。1947年,他被推荐为联合国大厦设计顾问团的中国代表。同年,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因他在中国建筑学术上的重要贡献授予他名誉博士学位。他当选为第一届中国科学院院士、技术科学部委员。他是第一、二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三届全国人大常委,第二届全国政协常委,第三届全国政协委员。1972年,在动乱中受尽屈辱和折磨的梁思成含冤去世。

次子梁思永(1904年—1954年):

考古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梁思永出生于澳门,但其童年也是在日本度过的。1923年,梁思永自清华学校留美预备班毕业,赴美国入哈佛大学研究院攻读考古学和人类学,研究东亚考古,曾参加印第安人古代遗址的发掘。期间,梁思永曾一度回国到清华学校国学研究所担任助教。1930年夏天,梁思永从美国哈佛大学毕业后,回国参加前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考古组工作。同年秋季,他到黑龙江参加了昂昂溪遗址的发掘。1931年春,他参加了河南安阳小屯和后冈的发掘。同年秋季,他又参加了山东历城(今章丘)龙山镇城子崖的第二次发掘。他的工作提高了中国考古发掘的科学水平,使之纳入近代考古学的范畴。他还第一次从地层学证据上明确了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两个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先后顺序及它们与商代文化之间的关系,这是中国近代考古史上一次划时代的重大发现。1934年,他主笔的《城子崖遗址发掘报告》出版,这是我国首次出版的大型田野考古报告集。抗日战争爆发后,梁思永跟随史语所撤退到长沙,后经桂林入昆明,最后到达四川李庄。1939年,他在“第六次太平洋学术会议”上提交的论文中,全面总结了龙山文化,该成果一直影响到目前对龙山文化类型的进一步划分。

梁思永一生致力于考古事业,是中国近代考古学和近代考古教育开拓者之一,是我国第一个受过西洋的近代考古学正式训练的学者,有《梁思永考古论文集》传世。他当选为第一届中国科学院院士,1950年8月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1954年4月2日,长期带病坚持工作的他心脏病发作在北京逝世,终年50岁。

三子梁思忠(1907年—1932年):

英年早逝的炮兵上校

梁思忠从日本回国后不久又到了美国,先后在弗吉尼亚陆军学院和西点军校学习。20世纪30年代初毕业回国,加入了国民革命军。入伍后,由于留学资历和杰出才干,他很快升任国民革命军第十九路军炮兵上校。在1932年的淞沪抗战中,梁思忠表现相当出色。可惜此后不久,年仅25岁的他却因患腹膜炎服错了药、贻误了治疗时机而去世。

四子梁思达(1912年—):

著名的经济学家

1935年,梁思达从南开大学经济系毕业,随即考上该校的硕士研究生,并于1937年取得硕士学位。他长期从事经济学研究,抗战期间曾在重庆中国银行总管理处和中国银行长沙支行任职,1949年调北京国务院外资企业局(后改为中央工商行政管理局)秘书处,后在调研处任统计科科长,兼做内部资料的编辑工作。他曾经参加中国科学院经济所《中国近代经济史》的编写工作,并于1965年主编了《旧中国机制面粉工业统计资料》一书。他1972年退休,退休后一直住在北京。

五子梁思礼(1924年—):

火箭系统控制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梁思礼出生于北京,1941年随三姐思懿赴美留学,在普渡大学电机工程系主修无线电,后又学了自动控制。在普渡大学期间,他仅用两年的时间就修完3年的课程,并于1945年取得了该校的学士学位。随后,他又获得了辛辛那提大学(Cincinnati)硕士(1947年)和博士学位(1949年)。1949年10月1日回国后,他被安排在邮电部电信技术研究所和通信兵部电子科学研究所从事技术工作,并参加了国务院组织的“12年科学远景规划”起草工作,负责起草我国运载火箭研制的长远规则。1956年,他调任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导弹系统研究室主任。此后,他先后领导和参加了多种导弹和运载火箭的控制系统研制试验。他是我国自行设计并于1964年实验成功的第一枚地—地导弹的控制系统负责人之一,并在以后改进的型号中领导研制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全惯性制导系统;他参加了1966年10月27日在我国领土上进行的震惊世界的导弹核武器试验;他还是我国向南太平洋发射的远程液体火箭和长征二号运载火箭的副总设计师、控制系统研制工作的负责人;在他的主持下,我国首次把集成电路用于弹上计算机,并首次以此进行全弹自动化测试;他还参加了1980年向太平洋发射远程火箭的飞行试验。

梁思礼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987年当选为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和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1994年当选为国际宇航联合会副主席,1996年10月获“何梁何利奖”,1997年9月荣获“中国老教授科教兴国贡献奖”。此外,他还曾获“何梁何利基金奖”,担任过航天工业总公司科技委员会副主任等职。

她是梁启超的小妾,一生没有名分,却培养出9个国家栋梁

梁启超共有有9个子女:思顺、思成、思永、思忠、思庄、思达、思懿、思宁、思礼,其中思顺、思成、思庄为李夫人所生,思永、思忠、思达、思懿、思宁、思礼为王夫人所生。他们中的许多人后来都成为杰出的人才。 梁思顺(令娴)(1893年-1966年),长女,诗词研究专家。 梁思成(1901年-1972年),长子,著名建筑学家,1948年3月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首届院士(人文组);其妻为林徽因。 梁思永(1904年-1954年),次子,著名考古学家,1948年3月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首届院士(人文组)。 梁思忠(1907年-1932年),三子,曾任国民党十九路军炮兵校官,因病早殇。 梁思庄(1908年-1986年),次女,著名图书馆学家。 梁思达(1912年-),四子,长期从事经济学研究。 梁思懿(1914年-1988年),三女,从事社会活动。 梁思宁(1916年-2001年),四女,投奔新四军参加中国革命。 梁思礼(1924年-),五子,著名火箭控制系统专家,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思顺、思成、思永、思忠、思庄、思达、思懿、思宁、思礼,其中思顺、思成、思庄为李夫人所生,思永、思忠、思达、思懿、思宁、思礼为王夫人所生。他们中的许多人后来都成为杰出的人才。

“中国家庭教育第一人”梁启超,他的教育观有多先进?
答:梁启超先生一生有9个子女,可谓满门俊秀,长女思顺,诗词研究专家、曾任中央文史馆馆长;长子思成,著名建筑学家、中科院院士;次子思永,著名考古学家、中华民国中央研究院院士;新中国成立后任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三子思忠,西点军校毕业,参与淞沪抗战;次女思庄,著名图书馆学家;四子思达,著名...

梁启超一家是如何做到一门三院士的?
答:梁启超先生一生有9个子女,可谓满门俊秀,长女思顺,诗词研究专家、曾任中央文史馆馆长;长子思成,著名建筑学家、中科院院士;次子思永,著名考古学家、中华民国中央研究院院士;新中国成立后任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三子思忠,西点军校毕业,参与淞沪抗战;次女思庄,著名图书馆学家;四子思达,著名...

梁启超5子4女都学成归国,他有什么教育理念?
答:梁思礼是中国航天的元老级人物,于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梁思礼也是兄弟几个中唯一一个学习理科的孩子,其他的可能还是受到梁启超的影响,都选择了文科专业。看完梁启超所有的子女,全部培养成人才,这是多么的不容易啊,想想现在,家中一两个孩子都难以成才,让人感叹。梁启超对于教育的观点是,兴趣是...

为什么梁启超子女皆成才?
答:三子梁思忠,在淞沪战场浴血奋战,以身许国。梁启超没有成文的家规家训,却用言传身教,将一生不变的家国情怀,融入了几代梁氏后人的血脉。在400余封家书中,梁启超常教育子女把个人努力和对社会的贡献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以报效祖国。梁启超9个子女7个留学海外,皆学有所成,却无一例外都回到祖国,...

梁启超的9个子女个个成就不凡,他是如何做到的?
答:他的那九个孩子都是个顶个的优秀的,而且他们都有一颗爱国的人心,心里装着老百姓,一心为百姓谋幸福,为中国的科学研究做出了一些专业的研究,还有他几个女儿们经常从事社会性的活动,特别是热心参加各种公益慈悲活动,把那颗赤子之心的大爱传递给后人,成为了为社会做出贡献的人。梁启超在教育子女方面...

没有名分的梁启超小妾,最后的结局是怎样的?
答:“一门三院士,九子皆才俊”,这是对梁启超家教成功的最高褒奖。梁启超的九个子女,各有所长,人人成才。长女梁思顺,著名诗词研究专家;长梁思成,著名建筑家,与林婚姻结合更是被传为佳话;次子梁思永,著名考古学家。三子梁思忠,早年西点军校毕业,参与淞沪抗战;次女梁思庄,北京大学图书馆副...

梁启超有九个孩子,为什么每个孩子都这么厉害?
答:二、梁启超子女厉害的原因然而,梁启超这九个子女之所以个个都那么厉害,自然是少不了梁启超的正确教导。但其实他的九个子女之所以能够那么厉害,总的来说有三个方面的原因。其中第一个方面的原因就是梁启超和他的妻子为孩子们的成长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其次就是梁启超和他妻子两个人日常生活中注重对这...

名人家训家规家风故事3则
答:阅读《梁启超家书》,就会了解在写给孩子们的信中梁启超教育子女的表现堪称典范。 写信时,梁启超毫不掩饰自己的爱。1927年6月的一封信中,他写道:“你们须知你爹爹是最富于感情的人,对于你们的爱情,十二分热烈。你们无论功课若何忙迫,最少隔个把月总要来一封信,便几个字报报平安也好。” 在...

梁启超的长子、次子分别叫什么?
答:长子梁思成、次子梁思永 梁启超共有有9个子女:思顺、思成、思永、思忠、思庄、思达、思懿、思宁、思礼,其中思顺、思成、思庄为李惠仙夫人所生,思永、思忠、思达、思懿、思宁、思礼为王桂荃夫人所生。他们人人成才,各有所长:梁思顺(令娴)(1893-1966),是梁启超的长女,生于广东新会,曾编...

梁启超有九个孩子,为什么个个都属于人中龙凤?
答:正因为视子女如朋友,所以梁启超非常尊重子女的自主意愿。 梁启超的第二个女儿梁思庄在加拿大留学,读了一年之后要选专业了。选专业这么大的事情,梁启超自然要关心关心。 梁思庄还不明确自己的志向在哪儿,于是梁启超帮着出起了主意:宝贝啊,你看,你几个哥哥姐姐都是文科生,没有学自然科学的。现在国内做生物学研究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