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的长子、次子分别叫什么?

作者&投稿:夙艺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梁启超的儿子叫什么~

粱启超有9个子女,人人成才,各有所长:
  大姨思顺(令娴)(1893-1966),是梁启超的长女,生于广东新会,她自幼爱好诗词和音乐,从小梁启超就在家中教她读书,曾编有《艺蘅馆词选》。此书1908年初版,后多次再版,是研究梁启超学术思想的重要参考资料。
  二舅思成(1901-1972)著名建筑学家,梁启超的长子,生于日本。1913年随父母回国,早年入清华学堂学习,1924年赴美国留学,毕业于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获硕士学位。回国后他选择了当时比较艰苦的东北大学去创办了我国北方的第一个建筑系。“九·一八”事变前夕,他离开东北大学回到北平加入了中国营造学社,从事中国古建筑的研究。
  他到学社后改变了学社过去只注重文献考证的研究方法,组织调查队,从1931-1937年走遍了华北地区,到偏僻的乡村去探寻古代建筑。对所发现的古建筑,诸如五台山佛光寺(唐)、太原晋祠(宋)等,进行测绘、摄影、分析、研究鉴定,写出了有科学价值的调查报告。他是第一个运用现代科学方法,对我国建筑进行分析研究的学者,从此开拓了中国建筑史的研究道路。
  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完成了我国第一部《中国建筑史》,完成了他的中国建筑史要由中国人来写的夙愿。
  就在这个时期,他还用英文为外国读者写了一本通俗易懂的《中国建筑史图录》,让中国建筑在国际上闪耀着灿烂的光辉。他除了本人的学术成就外,还培养了许多研究古建筑的人才。
  1945年抗战胜利后,他深感国家缺乏建筑人才,因而又创办了清华大学建筑系,并于1946年赴美讲学及考察建筑教育。1947年被推荐为联合国大厦设计顾问团的中国代表。同年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因他在中国建筑学术上的重要贡献授予他名誉博士学位。这时不少朋友劝说,共产党就要来了,建议他在美国工作,但他还是毅然回到了祖国,1948年当选为第一届中国院士。



学好英语



女生如何长高



130平米家装



如何让女生长高



  解放后他立即投身到新中国的建设中去,并成为一个社会活动家。他亲自领导并参加了国徽图案及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工作,1952年任北京市政协副主席。1955年他曾因提倡建筑的民族形式而受到批判,但他并未因此疏远共产党,他更加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并于195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他先后担任了全国政协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等职。他一生的成就是多方面的,在建筑理论、建筑教育思想、城市规划理论方面都提出了不少超前的新观点,他是我国古建筑研究的先驱者之一,也是我国建筑教育的奠基人之一。十年动乱中他受尽屈辱和折磨含冤去世。
  三舅思永(1904-1954)著名考古学家,梁启超的次子,生于澳门,1913年随父母从日本回国,1923年毕业于清华学校留美预备班,随后赴美国入哈佛大学研究院攻读考古学和人类学,曾参加印第安人古代遗址的发掘,并研究东亚考古。其间,曾一度回国在清华学校国学研究所担任助教,1930年在美国哈佛大学毕业后,回国参加前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考古组工作。1931年春参加河南安阳小屯和后冈的发掘,秋季参加山东历城(今章邱)龙山镇城子崖的第二次发掘。他的工作提高了中国考古发掘的科学水平,使之纳入近代考古学的范畴。(1934年出版了他主笔的《城子崖遗址发掘报告》,这是我国首次出版的大型田野考古报告集。)
  抗日战争爆发后,他跟随史语所撤退到长沙经桂林入昆明最后到达四川李庄。1939年他在“第六次太平洋学术会议”上提出的论文中,全面总结了龙山文化,直至目前对龙山文化类型的进一步划分,仍导源于梁思永半个世纪以前的创见。1948年当选为第一届中国院士。1950年8月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他躺在病床上主持着考古所的工作,制定长远规划,指导野外工作和室内研究,热心培养青年一代。由于工作辛劳,体力更加衰弱,终于不支。于1954年春心脏病发作,4月2日在北京逝世,终年未满50岁。著名考古学家夏鼐说:“梁思永是我国第一个受过西洋的近代考古学正式训练的学者。”著名考古学家安志敏也说他是中国近代考古学和近代考古教育开拓者之一。
  四舅思忠(l907-l932),梁启超的三子,生于日本,1913年随父母回国,后毕业于美国弗吉尼亚陆军学院和西点军校,回国后任国民党十九路军炮兵校官,1932年患腹膜炎,因贻误治疗而去世,年仅25岁。



大人玩的游戏



90平米装修预算



学习动漫设计



  妈妈思庄(1908-1986)梁启超的次女,著名图书馆学家,生于日本,1913年随父母从日本回国。1926-1930年间就读于加拿大蒙特利尔麦基尔大学,获文学学士学位。1930-1931年就读于美国纽约的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学院,获图书馆学士学位。1931年学成归国后,立即投身于我国图书馆事业,先后在北平图书馆、燕京大学图书馆、广州中山图书馆从事西文编目工作。1936年重返燕京大学,任图书馆西文编目组长、主任和图书馆主任等职。
1952年院系调整后任北京大学图书馆副馆长。“文革”中她作为“保皇党梁启超的女儿、反动学术权威”遭到批斗,并被毒打得遍体鳞伤。1976年被勒令退休,1978年复职。1980年当选为中国图书馆学会副理事长。她为图书馆事业呕心沥血、默默无闻地工作了整整50年。一生致力于西文编目工作,在这方面被公认为全国首屈一指的专家。北大图书馆的几十万种西文图书的目录都经她亲自编制或指导编制而成。这套目录是她一生心血的结晶,它的高质量受到国内外专家的交口称赞。她一生为校内外的教师、学者、青年学生、各行各业人员所解决的疑难问题真是不计其数。她一生留下个人署名的文章不多,但许多专家、教授们的著作和学生们的论文中,都包含了她的大量心血和辛勤劳动。
  1980年,梁思庄以古稀之年,代表中国图书馆学会赴菲律宾参加国际图书馆协会联合会。
  1981年她积劳成疾,于4月患脑栓塞,卧床五年,久治不愈,于1986年5月20日去世。她的骨灰安放在北京卧佛寺梁启超墓地。
  五舅思达(1912-)梁启超的四子,长期从事经济学研究。生于日本,1913年随父母从日本回国。1935年毕业于南开大学经济系,后留校作研究生,于1937年毕业。抗战期间在重庆中国银行总管理处任职。1949年在北京国务院外资企业局任职,后改为国家工商管理局。他曾参与科学院经济所编写《中国近代经济史》一书。1965年主编《旧中国机制面粉工业统计资料》一书。1972年退休,现住北京。
  五姨思懿(1914-1988)梁启超的三女,主要从事社会活动,早年在燕京大学读书,初念医预班准备升入协和医学院学医,后为了参加革命转入历史系。她曾参加共产党的外围组织“民族解放先锋队”,是“一二·九”运动中的学生骨干。后参加学生流亡队伍。1941年到美国学习美国历史,1949年她在太平洋彼岸得知新中国即将诞生的消息立即回国。她先后在山东医学院、山东省妇联工作,后调到北京任中国红十字会对外联络部主任,她一直从事对外友好联络,多次代表中国参加国际红十字会议。为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1988年病逝于北京。
  六姨思宁(1916-)梁启超的四女,生于上海,早年在南开大学读一年级,因日军轰炸学校而失学。1940年在五姨思懿影响下投奔新四军,她参加革命工作数十年,现已离休,住在山东济南。

  八舅思礼(1924-)梁启超的五子,也是梁启超最小的孩子,著名火箭控制系统专家,生于北京,1941年当他17岁时随五姨思懿赴美留学,在普渡大学获学士学位,接着在辛辛那提大学获硕士和博士学位。1949年回国,初在邮电部电信技术研究所和通信兵部电子科学研究所从事技术工作,并参加国务院组织的“十二年科学远景规划”,负责起草运载火箭的长远规则。1956年调入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任导弹系统研究室主任。他为祖国从无到有的导弹控制系统事业贡献自己的才智,是我国航天事业的开拓者之一。
三十多年来,八舅亲自领导和参加了多种导弹、运载火箭的控制系统研制试验。他是1964年实验成功的、我国自行设计第一个地-地导弹的控制系统负责人之一,并在以后改进的型号中,领导研制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全惯性制导系统,使我国导弹控制系统的设计完全脱离了仿制苏联的“框框”。他参加了1966年10月27日在我国国土上进行的导弹核武器试验。这次实验的成功震惊了全世界,从此我国进入了核大国的行列。梁思礼还是我国向南太平洋发射的远程液体火箭和长征二号运载火箭的副总设计师,负责控制系统工作。在他主持下我国首次把集成电路用于弹上计算机,并首次以此进行全弹自动化测试。他还参加了1980年向太平洋发射远程火箭的飞行试验,获得了1985年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他是中国航天事业的第一代人,也是当代中国导弹控制系统的带头人,为我国的航天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1987年他当选为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同年被选为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1994年当选为国际宇航联合会副主席,1996年10月获“何梁何利奖”。1997年9月作为全国十名有突出贡献的老教授之一,获“中国老教授科教兴国贡献奖”。
  梁启超的子女们各有自己的成就,成为本行业的专家。他们都十分用功刻苦学习;他们都十分热爱自己的专业;他们学贯中西,善于把自己在国外所学的先进知识技术运用在祖国所需要的研究上;他们都从不炫耀自己的功绩,而是默默无闻的奉献。他们都不靠父亲梁启超的名声,而是像陶行知先生所说的那样“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他们又都和他们的父亲一样,有一颗爱国的心。
  梁启超有3个儿子是中国院士。其中,梁思成、梁思永兄弟俩同时于1948年3月当选为第一届中国院士(人文组)。梁氏一家真可谓“满门俊秀”,外公梁启超真可以含笑九泉了。

梁启超最有名的3个儿子,一个建房子,一个炸房子,一个挖房子!

  长子梁思成、次子梁思永

  梁启超共有有9个子女:思顺、思成、思永、思忠、思庄、思达、思懿、思宁、思礼,其中思顺、思成、思庄为李惠仙夫人所生,思永、思忠、思达、思懿、思宁、思礼为王桂荃夫人所生。他们人人成才,各有所长:
  梁思顺(令娴)(1893-1966),是梁启超的长女,生于广东新会,曾编有《艺蘅馆词选》。
  梁思成(1901-1972)著名建筑学家,梁启超的长子,生于日本。1924年赴美国留学,毕业于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获硕士学位。 解放后他亲自领导并参加了国徽图案及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工作,1952年任北京市政协副主席。 他先后担任了全国政协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等职。他一生的成就是多方面的,在建筑理论、建筑教育思想、城市规划理论方面都提出了不少超前的新观点,他是我国古建筑研究的先驱者之一,也是我国建筑教育的奠基人之一。
  梁思永(1904-1954)著名考古学家,梁启超的次子,生于澳门,是中国近代考古学和近代考古教育开拓者之一。
  梁思忠(l907-l932),梁启超的三子,生于日本,1913年随父母回国,后毕业于美国弗吉尼亚陆军学院和西点军校,回国后任国民党十九路军炮兵校官,1932年患腹膜炎,因贻误治疗而去世,年仅 25岁。
  梁思庄(1908-1986)梁启超的次女,著名图书馆学家,生于日本, 1952年院系调整后任北京大学图书馆副馆长。一生致力于西文编目工作,在这方面被公认为全国首屈一指的专家。
  梁思达(1912-)梁启超的四子,长期从事经济学研究。1972年退休,现住北京。
  梁思懿(1914-1988)梁启超的三女,主要从事社会活动,为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1988年病逝于北京。
  梁思宁(1916-)梁启超的四女,生于上海,现已离休,住在山东济南。
  梁思礼(1924-)梁启超的五子,也是梁启超最小的孩子,著名火箭控制系统专家,生于北京,参加国务院组织的“十二年科学远景规划”,负责起草运载火箭的长远规则。1956年调入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任导弹系统研究室主任。他为祖国从无到有的导弹控制系统事业贡献自己的才智,是我国航天事业的开拓者之一。
  我查找过很多有关梁实秋的生平介绍,谈到他父母的只有只言片语,是知识分子而已,没有任何文字证明他与梁启超有关系。恐怕只有姓氏相同吧。

长子梁思成(1901年—1972年)建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次子梁思永(1904年—1954年)考古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长子梁思成(1901-1972)次子梁思永(1904-1954)

长子 梁思成 次子 梁思永

梁思成 和梁思永

梁启超如何管教儿女
答:古人讲求“立功、立言、立德”三不朽,梁启超无疑是这方面为数不多的几个登顶者之一。耐人寻味的是,全面开花之外,他荫及后世,同时是一等一的教子高手。他有九个子女,个个了得。长子梁思成、次子梁思永、五子梁启礼三人均为中国院士,三子梁思忠是毕业于西点军校的国民党军官,四子梁思达是毕业于南开...

梁启超的儿子有几个
答:梁启超是清末维新变法的代表性人物,也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他一生有两个夫人,九个子女。不过在他的这些子女中,梁启超与李夫人所生的长子梁思成的知名度算是最高的,他为中国的建筑事业贡献了毕生的心血。当然,梁启超其他的儿子也同样很争气,他们都是各个领域的佼佼者。梁思成的次子梁思永...

梁启超长子梁思永,次子梁思成谁是考古学家?
答:梁思永梁思永 梁思永(1904-11-13~1954-04-02)中国现代考古学家,梁启超次子,近代田野考古学的奠基人之一,广东新会人。早年在哈佛大学研究院学考古学和人类学,回国后在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先后负责发掘黑龙江昂昂溪细石器文化遗址、河南安阳小屯殷墟、候家庄西北冈殷王陵、高楼庄后冈小屯、龙山与...

梁启超的9个子女
答:她热心社会公益事业,曾参加北京女青年防痨协会。新中国成立后,已过花甲之年还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曾任北京市东城区政协委员。2. 梁思成(1901-1972):长子,生于日本东京,毕生致力于中国古代建筑的研究和保护,是建筑历史学家、丛启建筑教育家和建筑师。1948年3月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首届院士(人文组...

一门三院士,九子皆栋梁,梁启超的儿女到底有何成就?
答:梁思顺是梁启超的长女,生于1893年。梁思顺虽然是一名女子,但在梁启超的熏陶和教育下,从小就擅长诗词歌赋,还曾漂洋过海到日本留学,就读于日本女子师范学校。梁启超在“戊戌变法”失败后流亡日本,梁思顺还担任他的日语翻译。梁思顺是诗词研究专家,编写过一本《艺蘅馆词选》。梁思成是梁启超的长子,生于...

一门三院士九子皆才俊是什么意思
答:梁启超的9个子女:梁思顺:长女,诗词研究专家、中央文史馆馆员。梁思成:长子,著名建筑学家、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参与了人民英雄纪念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等作品的设计,被誉为“中国近代建筑之父”。梁思永:次子,著名考古学家、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梁思忠:...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梁启超的子女为什么个个都很牛?
答:梁启超有九个子女,个个成才,最有名的当然是当选院士的三位,分别是长子梁思成,建筑学家;次子梁思永,考古学家;五子,梁思礼,火箭控制系统专家。其他六位也是各方面的翘楚。为什么梁启超的子女如此优秀呢?对这个问题,很多专家都已经给出了回答,梁启超特别重视子女教育,写了《梁启超家书》。梁启超学识...

家庭的温度,决定人生的高度
答:梁启超一生共有9个子女。这9个孩子多毕业于清华、北大等国内顶尖院校,或远渡重洋去哈佛大学、西点军校等知名学府求学。学成归国后,在各自的专业领域都有一番作为:长女梁思顺,诗词学家;次女梁思庄,图书馆学家;三女梁思懿,社会活动家;四女梁思宁,新四军战士;长子梁思成,建筑学家;次子梁思永,...

梁启超和他的儿女们编辑推荐
答:他的长子梁思成,作为享誉世界的建筑学家,他的成就在建筑界独领风骚。次子梁思永则在考古学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成为考古学家。而他的小儿子梁思礼更是专注于火箭控制系统,成为了这一领域的专家。令人惊叹的是,仅从他的子女中,就孕育出了三位科学院的院士,这充分体现了他的教育智慧和家风的深远...

梁启超和他的儿女们的编辑推荐
答:他以不断奉献心血才华的济世精神,叱咤政坛,潜心学问,光遗留下来的著作就有1400多万字。更使人惊叹不已的是:在忧国忧民、投身社会、匡国济世、勤奋著书的同时,他注重对下一代的教育,因此他的孩子个个成才。他的长子梁思成是众所周知的建筑学家,次子梁思永是考古学家,梁思礼则是火箭控制系统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