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北宋史学家司马迁说:“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上述材料体现了《文化生活》什么道理?

作者&投稿:悟枯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谁会这道题:材料:北宋史学家司马~

(1)“才者,德之资也”,说明良好的科学文化修养,能够促进思想道德修养。  (2)“德者,才之帅也”,说明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能够促进科学文化修养。

答案C
本题考查文化知识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的相互关系。“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重在表明两者相辅相成的关系。A、B、D三项本身错误。

(1)“才者,德之资也”,说明良好的科学文化修养,能够促进思想道德修养。 
(2)“德者,才之帅也”,说明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能够促进科学文化修养。



材料:北宋史学家司马迁说:“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上述材料...
答:(1)“才者,德之资也”,说明良好的科学文化修养,能够促进思想道德修养。  (2)“德者,才之帅也”,说明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能够促进科学文化修养。

才德全尽谓之圣人全文翻译
答:孔子经其终生倡导儒家,使中国儒家学说成为中华文化的主流,作为中国人的指导思想逾两千余年。 3.史圣司马迁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鲁迅 司马迁(约前145年~前90年),字子长,夏阳龙门人(今陕西韩城南),是我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他所著的《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后人尊称他为“...

司马迁的有关资料
答:司马迁(约前145—前90)字子长,夏阳龙门人(今陕西韩城南),是我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所著《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司马迁生活的时代正是汉朝国势强大,经济繁荣,文化兴盛的时候。十岁时,司马迁随父亲至京师长安,得向老博士伏生、大儒孔安国学习;家学渊源既深,复从名师受业,启发诱导,获益不浅...

司马迁的资料
答:时代赋予司马迁以宏大的眼界,和全面总结历史的任务,广泛的游历使他对社会得到前人所未有的了解,残酷的命运促使他深刻地思考人生,继承先秦的史官传统和诸子文化,司马迁又确立了不屈服于君主淫威的相对独立和批判性的写作立场。正是在一个特殊历史阶段和特殊的个人遭遇中,产生了伟大的《史记》;在这部伟大的《史记》中,...

司马迁的简介
答: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迁早年受学于孔安国、董仲舒,漫游各地,了解风俗,采集传闻。初任郎中,奉使西南。元封三年(前108)任太史令,继承父业,著述历史。司马迁借老子之口说出了被他改造过和发展了的至治理想。保留了道法自然的内核,...

关于司马迁的资料
答:司马迁(前145—前87年后),字子长,我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夏阳(龙门)(今陕西韩城)人。著有《史记》,又称《太史公记》,他记载了上自中国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共3000多年的历史。司马迁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使《史记》成为中国...

关于 司马迁的资料
答:司马迁资料司马迁(前145年或前135年-前86年)[1],字子长,西汉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中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也是一位思想家。他撰写的《史记》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因此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他最大的贡献是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

司马迁与史记的内容简介
答:1、史记:《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太初元年(前104年),司马迁开始了《太史公书》即后来被称为《史记》的史书创作。前后经历了14年,才得以完成。《史记》全书包括十二本...

对司马迁的评价
答:2、钱谦益在《物斋有学集》中说:“司马氏以命世之才、旷代之识、高视千载,创立《史记》。”他认为司马迁创立的五体结构,成为历代史学家编史的样本,发凡起例之功“炳如日星矣”!3、章学诚在史学理论名著《文史通义》中说:“夫史迁绝学,《春秋》之后一人而已。”他认为《史记》一书“范围...

有关司马迁的资料
答:司马迁(公元前145年—公元前90年)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字子长,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西南靠近龙门。所以司马迁自称"迁生龙门"《太史公自序》龙门,龙门山,很有名气。传说大禹曾在龙门开山治水。龙门山的南面是黄河。司马迁的家正好在黄河、龙门之间。当地名胜古迹很多。司马迁从小在饱览山河名胜的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