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分析财务报表_如何分析一张财务报表

作者&投稿:倪巩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如何分析财务报表

第一部分 资产负债表

资产负债表基础

1、 什么是资产负债表?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等财务状况的会计报表。通俗的说,2、 在资产负债上,3、 企业有多少资产,4、 是什么资产,5、 有多少负债,6、 是哪些负债,7、 净资产是多少,8、 其构成怎样,9、 都反映得清清楚楚。在对财务报表的学习中,10、 资产负债表是一个很好的开端,11、 因为它体现了企业的财务结构和状况。资产负债表描述了它在发布那一时点企业的财务状况,12、 正如同13、 我们拿一台相机在高速行进的车辆中按下快门,14、 只不15、 过这里的“车辆”是资金流。我们得到一幅静态的画面,16、 它只描述了当时的状况,17、 即信息具有时效性。

18、 资产负债表的作用

A、 反映资产及其分布状况

B、 表明企业所承担的债务及其偿还时间

C、 反映净资产及其形成原因

D、 反映企业财务发展状况趋势

19、 资产负债表的格式

目前世界各国主要有两种资产负债表格式:一是账户式表格,二是报告式表格。我国会计制度规定的参考格式是账户式表格,账户式资产负债表要披露三大数字:一是此时此刻有多少资产,二是此时此刻有

多少负债,三是此时此刻拥有多少所有者权益。(会计恒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20、 资产负债表的内容(详见资产负债表)

阅读资产负债表的三个步骤:

第一步是总额观察。资产增加,有可能是负债增加或者是所有者权益增加;资产减少,有可能是负债减少或者是所有者权益减少(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目的是把握财务变化的方向。

第二步是具体项目浏览。方法是上下看和左右比,目的是找变动原因,特点是有的放矢。第三步是借助相关的财务比率,检验企业财务上常规指标是否正常。相关的财务比率有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

1、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

这个指标表明企业资产中有多少是债务,同时也可以用来检查企业的财务状况是否稳定。从财务学的角度来说,一般认为我国理想化的资产负债率是40%左右。

2、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100%

从财务上来讲,这个比值的理想值是2,即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应该保持2:1的关系。

3、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总额*100%速动资产=流动资产-存货)

一般来说,速动比例的理想值是1。如果一个企业的速动比率大于1,通常认为这个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比较强;如果企业的速动比率小于

1,通常认为这个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比较弱。

因此,当一个企业资产负债率偏高时,财务结构可能不稳定,而判断企业财务结构是否稳定的最主要因素就是短期偿债能力的强弱,所以要跟进检查两个内容: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借助这两个指标,就可以检查企业的财务状况是否稳定。

从另一个角度看资产负债表

一)首先要了解一个很重要的法则,即2+2法则。从会计的角度来说,2+2=4是一个永恒的法则。它是通过比喻的方式,告诉管理者,怎么解读会计报表中的数字。在会计的报表上,2+2是永远等于4。可是在读表人来看,2+2有时等于4,有时等于5,对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都应如此。

二)其次要了解资产负债表中反映的资产计价基础是实际成本而非市价,成本与市价是有差距的,应该关注主要的项目。

1、关注资产的质量,用2+2法则来重新看待资产负债表时,要关注资产的质量。从我国的企业来看,关注资产的质量就是关注资产负债表中的“含水量”。

2、关注负债。并不是企业所有的负债都能在资产负债表上反映出来,资产负债表上所反映的负债只是现在已经存在的负债,或者叫现实的债务,而潜在的风险和债务,在资产负债表中是无法反映的。潜在的负债体现在资产负债表的报表附录中,编表人要对其进行详细地解释。

3、关注所有者权益。使用资本与企业的注册资金应该是相对应的,

当一个企业的注册资金全部到位时,资产负债表上的股本或使用资本,应该和企业的注册资金一致。如果企业的注册资金是分次到位的,在这种情况下,表上的数字多,而实际到位的相对比较少,作为管理者,在读表时对这种情况应该给予关注。表中的未分配利润如果是正的,代表企业盈利以后没有安排分配,如果是负的,代表累计未弥补的亏损。资产负债表是时点数,只能报告的是一个结果,如果是负数金额世大,那么说明这个企业存在的经营风险是很高的。

由于企业资产负债表中资产是含有水分的,因此新的会计制度规定,应该对八项资产进行减值准备。即:短期投资、存货、固定资产、长期投资、在建工程、无形资产、委托贷款、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要计提坏账准备。

最后要了解并非企业的经济资源都能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中,比如企业的商誉和优秀的管理水平等在资产负债中就不能反映出来。 第二部分 利润表

利润表基础

1) 什么是利润表?利润表是总括的反映企业在一定期间内(月度、年度) 利润或亏损的实现情况的会计报表,2) 是将“收入-费用=利润”的公式用一目了然的表格形式表现出来。实际上利润表是对企业的经营情况所做的一段录像,3) 这段录像有起点和终点,而4) 利润表所要描述的就是从起点到终点的这个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要记录的并不5) 是所有的内容,6) 要记录的是这一期间发生了多少收入和多少费用,7) 这段时间企业是盈利还是亏损,8)

这是利润表所要讲述的基本内容。

9) 利润表的格式

世界各国目前主要采用的利润表的基本格式有两种:第一种格式是单步骤式利润表,第二种是多步骤式利润表。我国会计制度规定,多少骤式利润表一般由四步组成:第一步是计算企业的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第二步是计算营业利润(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第三步是计算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投资收益+补贴收入+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第四步是计算列示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

10) 利润表的作用

A、 反映企业在一定期间内的经营成果;

B、 有助于评价企业的获利能力;

C、 可以帮助判断企业的价值;

D、 预测企业未来盈利变化的趋势。

通过利润表提供的不同时期的比较数字(本月数,本年累计数),可以预测企业未来盈利变化的趋势和获利能力,由于利润表是企业经营业绩的综合体现,又是进行利润分配的主要依据。因此,利润表是会计报表中的主要报表之一。

阅读利润表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11) 怎样检查企业的经营成果。包括三个步骤:一是把后握结果,

12) 看看企业赚是赚钱还是赔钱,13) 如果是正灵数,14) 说时企业赚钱;如果是负数,15) 说明企业赔钱;二是分层观察。分层

观察的目的就是要让企业明白到在哪儿赚钱。在利润表中,16) 企业的主营业务利润和营业利润是企业日常经营活动所得利润,17) 最能说明企业盈利能力的大小。如果一个企业在主营业务利润或者营业利润上赚了钱,18) 说明企业具有较好的盈利能力;如果一个企业确实赚了钱,19) 但不20) 是主营业务利润,而21) 是通过无法控制的事项或偶然的交易获得的,22) 不23) 能说明企业盈利的大小。三是项目对比。项目对比通常是与两个目标24) 进行比较:第一个是与上年相比;第二个是与年初所定的目标25) (预算目标

26) )相比,27) 通过与这两个目标28) 的比较,29) 在某种程度上确定对本年度业绩是否满意。

30) 借助相关财务比率,31) 透视企业的经营成果。

1)毛利率

毛利率=毛利额/主营业务收入*100% (毛利额=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

一个企业的毛利率较高或者适中,通常认为这个商品的竞争能力比较强。也就是说毛利率高,哪怕是暴利,只要市场能够接受,这个商品的获利能力和竞争能力应该是比较强的。如果一个企业的商品毛利率很低,甚至到了微利的程度,那么这个商品的获利能力就比较差,企业赚钱就比较困难。

2)销售净利率

销售净利率=净利润/主营业务收入*100%

销售净利率表明企业每销售100元商品,或每取得100元的营业收入,

可以给企业带来多少净利润,这个指标还可以说明企业获利水平的高低,或者这个行业获利水平的高低。

3)资产净利率

资产净利率=净利润/资产总额*100%

资产净利率指标所要说明的是企业每占用100元的资产可以净赚多少钱。资产净利率高,说明企业的经济效益好,反之则说明企业的经济效益差,当然效益好说明管理水平高,效益不好可能管理水平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通过资产净利率,可以看出企业管理水平的高低。

4)净值报酬率

净值报酬率=净利润/平均股东权益*100%

净值报酬率的基本内容是投资人每存放企业100元资产,可以给他带来多少回报,即回报率。净值报酬率高,投资者的投资回报率就高;这个比率低,投资者的投资回报率就低。

5)市盈率

市盈率=股票的现价/每股盈余

市盈率指的是股票的现行价格是每股净利润的多少倍,是一个倍数关系,它所表明的是盈利因素是如何支撑股价的。比如企业的一种股票现行价值是10元,每一股可以净赚1元,用净利润数除以总股数净赚数1元,算出的结果就是10:1,对10:1的概念可以这样理解,如果每一股能净赚1元,这种股票就可以在市场上支撑起10元的股价,所以既可以看作是一个倍数关系,也可以看作是1元的盈利可以支撑多少股价。

32) 要关注人为因素对报表的影响,33) 正确理解报表中的利润。

A、 成本的结转方法

B、 折旧的计算方法

C、 八项减值准备D、 的计提

E、 费用的摊销

F、 借款利息

第三部分 利润分配表基础

什么是利润分配表?利润分配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期间对实现净利润的分配或亏损弥补情况的会计报表,是利润表的附表,说明利润表上反映的净利润的分配方向。

利润分配表的作用

反映本年度可供分配的利润来源

说明本年度利润的分配去向

掌握本年度末未分配利润的多少

利润分配表的基本内容

可供企业分配的利润来源有三项:第一项是净利润;第二项是年初未分配利润;第三项是盈余公积转入。

如果企业赚取了净利润,企业能否将企业的盈利进行分配呢?我国的《公司法》有规定,如果企业有净利润,按照10%的比例提取法定盈余公积,再以5~10%的比例提取公益金,然后剩下的可以由投资者决定应该如何进行分配。那么投资者有权利决定这笔钱不分配,留在企业里壮大企业的实力,投资者有权利把它作为利润的分配内容来安

排。

如果企业的利润是零,能否对企业的盈利进行分配呢?如果企业净利润是零,也可以对企业的盈利进行分配。因为利润不光指今年赚的,还有以前年度赚的盈余数,因此可以用以前年度的结余来参加本年的利润分配。

如果以前年度的结余也不足,又如何分配?如果是在上市公司或股份公司,股东们到年底见不到一分钱的分红,那么投资者可以对企业的发展信心就不足,所以为了支撑投资者的信心,国家规定,当企业不赚钱的时候可以拿积累公积进行利润分配。积累的主要体现是以前提取的盈余。一个企业可供分配的利润来源有三项:净利润、年初未分配利润、盈余公积转入。虽然在报表当中有这三项,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很少能够同时见到三项。如果是一个盈利企业,那可供分配的利润来源就是两项:一项是利润表中的净利润;另一项是可以参加今年利润分配的年初未分配利润。如果企业今年一分钱没挣,那么也可以对利润进行分配。这里可供分配的利润来源主要有两项:一项是年初未分配利润;另一项是以前提取的盈余公积。用盈余公积给投资者分配利润时,必须注意国家的规定:如果企业用盈余公积给投资者分配利润,所剩下的盈余公积至少不能低于注册资金的25%。也就是说企业动用这笔钱,底线不能少于注册资金的25%,如果少于25%,这种分配就是违法行为。所以说当一个企业不挣钱又要支撑投资者信心,给他们分配利润时,可以动用盈余公积,但分配的比例要按照国家的规定,而盈余公积的结余也应该要符合国家的规定。

a) 利润的分配项目及比率

i. 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按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ii. 提取法定公益金 (按净利润的5%到10%的范围内提取法定公益金)

iii. 应付优先股股利 (有优先分红的权力)

iv. 提取任意盈余公积

财务

按照方案分配利润

v. 应付普通股股



经营者

提交利润分配预案

董事会

审核,提交

股东大会

终审,确定分配方案

vi. 转化股本的普通股股利

怎样阅读利润分配表

作为企业管理者,具体在阅读利润分配表的时候,应该关注两个方面的问题:

b) 把握可供分配的利润来源

在利润分配表中,可供分配的利润来源有三项:净利润、年初未分配利润、盈余公积转入。阅读利润分配表时要对这三部分来源的可靠性加以审阅。审阅的方法是:

i. 利润分配表中的净利润与利润表中的净利润应该相等。 ii.今年的年初未分配利润应该是上一年年末的未分配利润。

iii.对于盈余公积参与利润分配的部分,要特别注意其是否符合公司的有关规定。

c) 关注利润分配的去向

对于公司各级管理人员来说,应该特别关注利润分配的合法性。 第一要符合国法的规定,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第二要符合家法,就是公司的有关规定,尤其是利润的分配权利; 第三,在阅读利润分配表的时候,首先要查阅企业股东代表大会所批准的利润分配方案和利润表中所反映的利润分配内容是否一致。比如在利润分配方案当中,应该按什么样的比例和金额给优先股股东分配利润;应该按何种比例和金额提取任意盈余公积;按照什么样的比例提取普通股股东利润;提取多少来给企业增加注册资本。利润分配表中每一个数字的比例、金额应与股东代表大会审议通过的利润分配方案一致。(即来源要可靠,去向要合法)

第四部分 怎样总体评价企业财务状况

总体评价企业财务状况,就是真实感知企业财务状况的实际情况,包括经营过程地的经营成果评价,也包括在某个时点的资产负债表所反应的数据评价,即既有对时点数字的理解,也有对期间数字的理解。一般来说,可以从如下四个方面来评价一个企业的财务状况:

1、 企业盈利能力评价(主要评价指2、 标3、 :毛利率、销售净率、资产净利率、净值报酬率,4、 这些指5、 标6、 的计算同7、 利润表时所讲相同8、 。)

9、 企业运营能力评价也就是常说的周转能力(主要评价指10、 标

11、 :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资产周转率)

12、 企业偿债能力(财务安全评价)

A、 盈利安全(检查盈利是否安全,B、 一般使用的是安全边际率指

C、 标,D、 越高越安全)

E、 资本结构 (研究资本结构经常使用的指F、 标G、 是资产负债率,H、 越低越稳定)

I、 偿债安全 (流动比率 理想值是2、速动比率 理想值是1和已获利息倍J、 数 越大偿付能力越强)

13、 企业发展能力评价

在具体评价企业财务状况时应该看企业将来的财务状况如何,要了解企业发展变化的趋势,不能只停留在对历史情况的评价上,因为这样的评价是不完整的。对企业发展能力的评价,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业务发展(销售增长额)

业务发展评价是根据企业过去的资料来推测企业的未来。如果一个企业业务蒸蒸日上,那么它的销售额应该呈上升趋势。企业每年的销售增长额是可以计算的,比如企业第1年增长10%,第2年增长20%,第三年增长30%„„这个增长额表明企业的业务有比较了的发展前景。

盈利质量(经营现金指数)

如果一个企业的盈利额第1年是2%,第2年是3%,第3年是3.5%„„那么这个企业的经营成果是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但是仅仅关注经营成果还不够,还需要关注经营成果的质量如何。企业盈利质量的好坏可以用经营现金指数来衡量。如果企业的经营现金指数比较接近于1,盈利额呈上升趋势,而且每年都朝着好的方向发展,那么企业的盈利质量就高;相反,企业的盈利质量就低。

保值增值(保值增值率)

投资者把资金投入到企业里是为了赚钱,企业从年初到年末的经营中,资本是否保值增值,这是投资者非常关心的问题,。在实际工作中,保值增值的测定指标是资本保值增值率。它的具体计算方法是: 资本保值增值率=期末的所有者权益/期初的所有者权益

资产负债表的最后一项就是所有者权益,或者叫股东权益,年终的资产负债表有两个数:一个是年初数,一个是年末数。一般来说,如果资本保值增值率等于1,说明企业从年初到年末没有赚钱也没有赔钱,资本仅仅保值;如果资本保值增值率小于1,说明企业从年初到

年末亏本了,资本减值了;如果资本保值增值率大于1,说明年初数比年末数大,一般来说,这时企业的资本在增值。(注:资本保值增值率大于1,企业的资本不一定就增值。因为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增加有两个途径:赚钱增资和投资者入资。如果是通过投资者入资增加所有者权益,资本保值增值率就值得怀疑了。)

企业价值(市盈率)

如果企业有发展能力,说明企业越来越值钱,即企业的价值在增值。对于企业的价值可以用市盈率指标来计算:

市盈率=股票的现价/每股盈余

附:各种指标的计算公式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

毛利率=毛利额/主营业务收入*100% (毛利额=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注:主营业务收入取主营业务收入减去折扣折让后的净值)

销售净利率=净利润/主营业务收入*100%

资产净利率=净利润/资产总额*100%

净值报酬率=净利润/平均股东权益*100%

市盈率=股票的现价/每股盈余(倍数关系)

存货周转率=商品销售成本/存货平均占用额

应收账款周转率=销售收入净额/应收账款平均余额

流动资产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平均流动资产

资产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平均资产总额

安全边际率=(主营业务收入-保本点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 务收入*100%

已获利息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费用

息税前利润=净利润+利息费用

如何分析财务报表?
答:1. 首先观察资产总额,结合利润表中的销售额和从业人数,评估企业的经营规模。2. 分析资产结构,包括流动资产和长期资产的比重,以判断企业类型。3. 计算流动资产中各项目的比重,了解资产的流动性和质量。4. 分析长期资产中各项目的比重,了解企业资产的状况和潜能。5. 分析负债结构,包括流动负债和长期...

如何分析财务报表_如何分析一张财务报表
答:比如企业的一种股票现行价值是10元,每一股可以净赚1元,用净利润数除以总股数净赚数1元,算出的结果就是10:1,对10:1的概念可以这样理解,如果每一股能净赚1元,这种股票就可以在市场上支撑起10元的股价,所以既可以看作是一个倍数关系,也可以看作是1元的盈利可以支撑多少股价。 32) 要关注人为因素对报表的...

怎样分析财务报表?
答:\x0d\x0a\x0d\x0a二、利润表分析\x0d\x0a\x0d\x0a分析利润表首先应分析当期的利润总额及其构成;其次再就企业本期的利润率与目标值进行横向比较,找出差距和努力方向;随后再将本报表最近几期的相关项目进行纵向比较,分析出企业的发展趋势。\x0d\x0a\x0d\x0a1)分析利润总额及其构成。利润总额由营业...

如何分析财务报表,主要从哪几个方面?
答:这个要根据具体目的,选择合适的指标进行分析的 一般包括以下

财务报表分析的内容主要有哪些?
答:财务报表分析的思路 一、基本思路 捕捉:报表各项目的具体数据只是表面,结构(各种比率或指标)是骨架,趋势是核心。结构比数值重要,而趋势比结构重要。对比:财务报表只有通过对比式阅读才有意义,通常情况下至少要横比三家纵比三年才能得出相对科学的结论。掌握:各种会计原则都有天然的局限,不能迷信或...

如何分析财务报表
答:以下是分析财务报表普遍用到的指标,要注意从同行业普遍指标、历年指标变动趋势、指标结构变化、横向纵向比较等多方面考虑,才能得出正确的分析结果。 一、短期偿债能力分析 1. 营运资本=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2.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3. 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 4. 保守速动比率=(货币资金+短期...

如何分析财务报表
答:这样分析财务报表:1、对比历史数据 在看到财务报表后,投资者可以将财务数据与去年同期或连续几个月的数据进行对比。例如,一家公司报告说,在过去几个月里,从大量赤字到利润,数据的变化反映了未来可能盈利的趋势。通过数据的变化,投资者可以关注这些公司,挖掘出具有投资价值的公司。2、比较行业标准 与...

如何分析财务报表
答:财务报表分析的步骤具体如下:1、搜集整理财务报表可分析的数据,整理企业往期的财务数据,对财务报表进行初步的研究。2、了解企业所处行业环境的经济特征,通过财务状况的分析,确定财务报表与企业财务性质之间的关系。3、分析企业竞争策略,通过对企业竞争策略进行研究和理解,准确地反映出企业的经济状况和经济...

财务报表如何分析?
答:比率分析,作为主流工具,通过比较绝对值指标,剖析公司的财务状况和战略决策效果。财务分析分为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纵向对比是历史数据的参照,衡量策略实施的实际成效;横向比较则将公司置于行业竞争的视野中,揭示其相对地位和竞争力。在分析开始前,确保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真实性至关重要。非经常性活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