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奋六世之余烈”才统一六国,所谓的六世是指哪些秦国国君呢?

作者&投稿:鄞云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秦国“奋六世之余烈”才统一六国,所谓的六世是指哪些国君?~

秦国“奋六世之余烈”才统一六国,所谓的六世分别是指秦孝公、秦惠文王、秦武王、秦昭襄王、秦孝文王和秦庄襄王。
首先我们来说一下秦孝公,秦孝公在位期间任用商鞅进行变法,对于秦国的发展来说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秦孝公实行商鞅变法之前秦国的实力还是比较弱的,但是自从秦孝公重用商鞅执行变法活动以来,秦国逐渐变得强大起来,为齐、楚、秦三强并立的局面奠定了基础。


我们再来说一下秦惠文王,秦惠文王是秦国第一个称王的君主,根据各种史料材料来看秦惠文王为秦国的崛起奠定了基础。秦惠文王当政期间,不但打败义渠,还占据了巴蜀作为战略大后方,采取连横的策略积极东出,为秦国的统一奠定了最坚实的基础。
我们再来看一下秦武王,虽然秦武王在位的时间比较短,但是他在位时期的功绩也是很不错的。秦武王在位的期间内,平定了蜀乱,设立了丞相,还修改了田律,扩大了疆土,疏通了重要的河道,为秦国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我们再来看看秦昭襄王,在秦昭襄王在位的前四十年完全都是宣太后和魏冉专权,等到宣太后和魏冉都逐渐老了之后,秦昭襄王才有了真正的实权,之后秦昭襄王任用范雎驱逐了宣太后和魏冉的势力。在秦昭襄王在位期间,秦国有了较快的发展速度,并且与山东六国势力不相上下,先削弱强大的楚国,然后联合五国讨伐齐国,最终使这两个国家一蹶不振,形成了秦国在战国中后期超级强国的地位,后来还发动长平之战打败了对秦国最有威胁的赵国。

最后我们再来看看秦孝文王和秦庄襄王,他们虽然没有特别的发展秦国,但是也保留了秦国强大的实力。

秦始皇出生于赵国都城邯郸(今邯郸),公元前247年,13岁时便即王位。自前230年至前221年,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39岁时就建立了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秦朝。对此,汉代才子贾谊的《过秦论》曾记载“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在贾谊贾谊看来,秦始皇之所以能够剪灭六国,建立秦朝,是因为“奋六世之余烈”,也即离不开之前几位君主的打下的君主。那么,问题来了,这六世是指哪六位秦国国君呢?



首先,这一位君主就是“秦孝公”。《过秦论》开篇便写到:“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在成为秦国的君主之位,秦孝公重用卫鞅(即商鞅)实行变法,奖励耕战,并迁都咸阳(今陕西咸阳东北)。对于商鞅变法来说,成为秦国由弱变强的重要转折点。在此之前,秦国在战国七雄中不能称之为强国,比如被魏国夺取了大片土地。但是,在商鞅变法后,秦国日益强大。凡此种种,首要功劳无疑要算在秦孝公身上。



第二位君主就是“秦惠文王”,根据史料记载,秦惠文王年十九即位,以宗室多怨,诛杀卫鞅。公元前325年改“公”称“王”,并改元为更元元年,成为秦国第一王。虽然秦惠文王杀了商鞅,但是,商鞅变法的大部分内容却被秦国君主坚定地执行下去了。对于当时的秦国士兵,因为奖励耕战的策略,所以拥有非常强大的战斗力。在此基础上,秦惠文王在位期间,北扫义渠,西平巴蜀,东出函谷,南下商於,促使秦国成为战国的霸主。



第三位君主是“秦武王”,第四位君主是“秦昭襄王”。值得注意的是,秦武王在位时间虽然不长,但依然有“设丞相,拔宜阳,置三川。”等功绩。公元前307年,秦武王去世,秦昭襄王之后极为。秦昭襄王在位时,秦国继续扩张。最著名的、决定秦赵两国命运的长平之战,就是在秦昭王在位晚期发生的。对于秦昭襄王来说,任用白起等将领削弱了赵国、楚国等强国,为秦始皇灭六国扫清了障碍。



最后,第五位君主是“秦孝文王”,第六位君主是“秦庄襄王”。秦孝文王于公元前250年秦颛顼历十月继位之礼,三日后为其父除丧期间去世,葬于寿陵(今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东北),其子秦庄襄王继位。至于秦庄襄王来说,是秦始皇嬴政的父亲。值得注意的是,秦庄襄王的在位时间只有三年。不过,因为秦惠文王、秦昭襄王等君主打下的基础,最后的秦始皇嬴政在位时,依然对六国拥有巨大的优势。自前230年至前221年,秦始皇嬴政派遣王翦、王贲等将领先后灭韩国、赵国、魏国、楚国、燕国、齐国这六国,结束于了战国时代。

贾谊的一篇《过秦论》天下闻名,其中有一句“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这六世之余烈具体指的是哪六世?他们又有哪些“余烈”留于秦始皇呢?

秦孝公嬴渠梁,公元前361年至前338年在位,在内重用商鞅实行变法,富国强兵,并迁都于咸阳,对外和亲楚国,盟约韩国,联合齐、赵攻打魏国,将战国七雄中最强一国魏国削弱,自此魏国一蹶不振,开疆拓土为秦国统一打下基础。

秦惠文王赢驷,孝公之子,公元前337年至前311年在位,赢驷继位之初为平息宗室仇怨车裂商鞅,但却沿用商鞅之法制,公元前325年始称秦王。当政期间重用各国来投人才,扫义渠,灭巴蜀,出函谷,下商於,为秦国打下巴蜀这个富庶的后勤粮仓,扩大了秦国土地,使秦国进一步强盛。

秦武王嬴荡,惠文王之子,公元前310年至公元前307年在位,时间很短了,在位期间平定蜀乱,攻克宜阳,设置丞相,这位武王是举重爱好者,公元前307年与大力士孟说比试举鼎,结果“绝膑而亡”。

秦昭襄王赢稷,惠文王之子,武王异母弟,公元前306年至公元前251年在位,历史上长命君主之一,在位早年其母宣太后掌权,外戚魏冉执政,先后战胜齐、楚、赵等国,取得河东、南阳、黔中等大片土地,迫使楚国迁都,从此再无强盛起来;后期任用范雎为相远交近攻,公元前公元前260年,秦名将武安君白起在长平一战灭赵军45万,彻底打残强敌赵国,并于公元前256年灭亡周朝和西周国,奠定了秦国统一战争的胜利之基础。

秦孝文王嬴柱,昭襄王之子,公元前250年在位,正式在位时间仅仅三天(主要是昭襄王活的太久了,公元前251年其父死后嬴柱为其守孝,守孝期满后继位三天去世)以致功绩不显,属于打酱油的角色。最大功绩可能是立对了太子嬴子楚(秦始皇之父)。



六世之余烈的六个人。分别是秦孝公,秦惠文王,秦武王,秦昭襄王,秦孝文王,秦庄襄王 这六位秦国国君

六世指的是秦始皇之前的六位秦国国君,具体指的是秦孝公、秦惠文王、秦武王、秦昭襄王、秦孝文王还有秦庄襄王这六个。他们都是对秦国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的国君。

这六位国君指的是:秦孝公、秦惠文王、秦武王、秦昭襄王、秦孝文王、秦庄襄王。

六世依次为:秦惠文王嬴驷、秦武王嬴荡、秦昭襄王嬴稷、秦孝文玉嬴柱、秦庄襄王嬴异人、秦始皇嬴政。

秦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才一统六国,“六世”分别指的是谁呢?
答:公元前325年,秦惠文王自称秦王,成为秦国第一位称王的君主。秦惠文王在位时,文有张仪连横六国,武有公孙衍、樗里子、司马错,北伐义渠,西平巴蜀,东出函谷,南下汉中,这促使秦国的疆域扩大了一倍都不止。公元前311年,秦惠文王去世,时年四十六,谥号为惠文,葬于公陵。对此,在笔者看来,经过秦...

秦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才统一六国,其统一国家的先后顺序你知道吗?_百 ...
答:秦国先后灭掉了韩、赵、魏、楚、燕、齐六国,统一了全国

秦国用几百年才统一六国,刘邦为啥用7年就统一了?
答:秦国奋六世之余烈,才在秦始皇这一代统一了六国。随后,赵高李斯篡改遗诏,胡亥即位,使得整个秦朝民不聊生。终于,忍受不了秦朝暴政的人民揭竿而起,开启了推翻秦朝统治的序幕。而在这些起义军中,刘邦也赫然在列。不过令人奇怪的是,从刘邦起义到刘邦称帝,仅仅用了七年,和秦国统一六国所花费的几百年...

秦国“奋六世之余烈”才统一六国,所谓的六世是指哪些秦国国君?
答:《过秦论》中写道: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六世指的是秦献公嬴师隰,秦孝公嬴渠梁、秦惠文王嬴驷、秦武王、昭襄王兄弟(嬴荡、嬴稷),秦孝文王嬴柱、秦庄襄王嬴异人,共六世七君。其中秦孝文王、秦庄襄王两代...

秦国“奋六世之余烈”才统一六国,所谓的六世是指哪些秦国国君呢?
答:贾谊的一篇《过秦论》天下闻名,其中有一句“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这六世之余烈具体指的是哪六世?他们又有哪些“余烈”留于秦始皇呢?秦孝公嬴渠梁,公元前361年至前338年在位,在内重用商鞅实行变法,富国强兵,并迁都于咸阳,对外和亲楚国,盟约韩国,...

谁给我解释什么叫奋六世之余烈? 具体点
答:奋六世之余烈的意思是说秦始皇那个时候继承并发扬了他以前的六辈人积累下的功绩视野,在他们六代人开创的基业的基础上完成统一的大业。这六世分别是秦孝公、惠文王、武王、昭襄王、孝文王、庄襄王六代人。

秦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才统一六国,“六世”指的是哪些秦国国君?
答: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建立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秦朝。秦朝的建立,背后离不开秦国历代先祖的励精图治。所以在《过秦论》中,贾谊写道:"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那么,秦国"奋六世之余烈"才统一六国,所谓的...

秦国“奋六世之余烈”才统一六国,所谓的六世是指哪些秦国国君?
答:秦孝公死后,是秦惠文王、秦武王、秦昭襄王三个君主的努力,不断巩固秦国的内政,然后开始向东扩张,而秦孝文王和秦庄襄王因为“享国之日浅,国家无事”只是捎带一提。所以“奋六世之余烈”的六位君主是秦孝公、秦惠文王、秦武王、秦昭襄、秦孝文王和秦庄襄王。具体来说...

秦国“奋六世之余烈”才统一六国,所谓的六世是指哪些国君?
答:秦始皇能够统一六国,是因为秦国经历了在他之前六位君主的励精图治,为他后来的统一奠定了基础,所以也就有了“奋六世之余烈”的说法,这六世国君分别是指秦孝公、秦惠文王、秦武王、秦昭襄王、秦孝文王和秦庄襄王。秦国的统一离不开秦始皇的雄才大略,但是更离不开秦始皇先前六位君主...

秦国“奋六世之余烈”才统一六国,所谓的六世是指哪些国君?
答:秦国“奋六世之余烈”才统一六国,所谓的六世分别是指秦孝公、秦惠文王、秦武王、秦昭襄王、秦孝文王和秦庄襄王。首先我们来说一下秦孝公,秦孝公在位期间任用商鞅进行变法,对于秦国的发展来说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秦孝公实行商鞅变法之前秦国的实力还是比较弱的,但是自从秦孝公重用商鞅执行变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