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常用的色谱定量方法

作者&投稿:席策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有哪些常用的色谱定量方法?试比较它们的优缺点和使用范围~

  色谱分析常用的定量方法:归一化法、内标法和内加(增量)内标法、外标法。   1、面积归一化法优点是简便、准确,当操作条件变化时对结果影响较小,宜于分析多组分试样中各组分的含量。但是试样中所有组分必须全部出峰,因此,此法在使用中受到一定限制。   2、外标法是用纯物质配成一系列不同浓度的标准溶液(或直接购买不同浓度标准溶液)分别取一定体积,注入色谱仪,根据峰面积和浓度做标准曲线。在分析未知样时按与标准曲线相同的操作条件和方法,由标准曲线查出所需组分的浓度(现在在工作站上直接就能求出浓度)。此法要求进样准确,操作条件稳定,分析样品和标准曲线条件必须一致。   3、内标法是试样中所有组分不能全部出峰或只要求测定试样中某个或某几个组分时,可采用此法。内标法是在准确称取一定量的试样中,加入一定的标准物质(内标物),根据内标物和试样的质量以及色谱图上的相应峰面积,计算待测组分的含量。内标法的关键是选择合适的内标物,内标物应是试样中不存在的纯物质,物质与被测物质相近,能溶于样品中,但不能于样品发生反应。此法比较费事,一般不使用于快速分析。

在无法找到样品中没有的合适的组分作为内标物时,可以采用内加法;在分析溶液类型的样品时,如果无法找到空白溶剂,也可以采用内加法。内加法也经常被称为标准加入法。
内加法需要除了和内标法一样进行一份添加样品的处理和分析外,还需要对原始样品进行分析,并根据两次分析结果计算得到待测组分含量。和内标法一样,内加法对进样量并不敏感,不同之处在于至少需要两次分析。下面我们用一个实际应用的例子来说明内加法是如何工作的:
题:在分析某混合芳烃样品时,测得样品中苯的面积为1100,甲苯的面积为2000,(其它组分面积略)。称取40.00g该样品,加入0.40g甲苯后混合均匀,在同一色谱仪上进混合后样品测到苯的面积为1200,甲苯的面积为2400,试计算甲苯的含量。

分析:本题的分析过程是一个典型的内加法操作,其中内加物为甲苯,待测组分为甲苯和苯。
解:1. 由于进样量并不准确,因此两次分析的谱图很难直接进行对比。为了取得可以对比的一致性,我们通过数字计算调整两次分析苯的峰面积相等。此时由于两次分析苯峰面积相等,因此可以断定两次分析待测样品的进样量是相等的。需要注意的是:此时两次分析的总的进样量并不相等,添加后样品比原始样品调整后的进样量中,多了添加的内标物的量。
调整可以用原始样品谱图为依据,也可以用添加后样品谱图为依据。但是通常采用原始样品作为依据以便计算zui终结果时比较简单。注意:选用的依据不同,中间计算结果会产生差异,但不会影响zui终结果。依据的谱图一旦选定,计算就应该围绕此依据进行。
在以原始样品谱图为依据的情况下,调整添加后样品谱图中甲苯的峰面积如下:

对比两次分析,甲苯的面积增加为2200-2000=200。在两次分析待测样品量相同的情况下,内加物面积的增加来自于内加量。也就是说,由于内加物的加入,导致了内加物峰面积的增加。因此内加物的加入量与峰面积的增加量符合外标法的线性关系。
为此,计算混合样品中内加物的加入量,也就是甲苯相对于原进样量下浓度的增加量值:

据此可以计算得到在以原始样品谱图为依据的条件下甲苯的校正因子g:

此时,可以根据外标法,以原始样品谱图为依据,计算得到甲苯的含量为

答:此样品中甲苯的含量为10%。
另:通过相对校正因子,容易得到苯的校正因子并计算得到苯的含量。根据标准样品在色谱定量过程中的使用情况,色谱定量分析方法可以分为外标法、内标

色谱定量方法比较2006年12月20日
星期三
15:31定量分析常用术语:
样品(sample)含有带测物,供色谱分析的溶液。分为标样和未知样。
标样(standard)浓度已知的纯品。
未知样(unknow)浓度待测的混合物。
样品量(sample
weight)待测样品的原始称样量。
稀释度(dilution)未知样的稀释倍数。
组分(componance)欲做定量分析的色谱峰,即含量未知的被测物。
组分的量(amount)被测物质的含量(或浓度)。
积分(integerity)由计算机对色谱峰进行的峰面积测量的计算过程。
校正曲线(calibration
curve)组分含量对响应值的线性曲线,由已知量的标准物建立,用于测定待测物的未知含量。
常用的定量方法
标准曲线法,分为外标法和内标法。
外标法在液相色谱中用的最多。
内标法准确但是麻烦,在标准方法中用的最多。
外标法
用被测化合物的纯品作为标准样品,配制成一系列的已知浓度的标样。
注入色谱柱的到其响应值(峰面积)。
在一定范围内,标样的浓度与响应值之间存在较好的线性关系,即W=f×A,制成标准曲线。
在完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注入未知样品,得到欲测组分的响应值。
根据已知的系数f,即可求出欲测组分的浓度
外标法的优点:
操作、计算简单,是一种常用的定量方法。
无需各组分都被检出、洗脱。
需要标样。
标样及未知样品的测定条件要一致。
进样体积要准确。
外标法缺点:
实验条件要求高,如检测器的灵敏度,流速、流动相组成的不能发生变化;每次进样体积要有好的重复性。
内标法
操作:
将已知量的内标样加入标准样品,制成混合标样,并配制一系列的已知浓度的工作标样。混合标样中标样与内标样的摩尔比不变。
注入色谱柱,以(标样峰面积/内标样峰面积)为响应值。
根据响应值与工作标样浓度之间存在的线性关系,即W=f×A,制成标准曲线。
将已知量的内标样加入未知样品,注入色谱柱,得到欲测组分的响应值。
根据已知的系数f,即可求出欲测组分的浓度
内标法的特点:
操作过程中样品和内标是混合在一起注入色谱柱的,因此只要混合溶液中被测组分与内标的量的比值恒定,上样体积的变化不会影响影响定量结果。
内标法抵消了上样体积,乃至流动相、检测器的影响,因此比外标法精确。



气相色谱固定溶液的选择原则是什么,gc常用的定量方法有哪些
答:(在一定色谱系统和操作条件下,每种物质都有确定的保留值,比较样品组分与已知组分的保留值,即可鉴定每个色谱峰各代表何种物质)。还可以用相对保留值定性,化学反应条件定性,两谱联用定性。定量依据是:在实验条件一定时,峰面积或峰高与组分的含量成正比,因此可以利用峰面积或峰高定量。其定量方法有...

常用气相色谱法的定性、定量依据各为什么?
答:2、定量 色谱峰的大小由峰的高度或峰的面积确定。可用手工的方法测量峰高,和以峰高h与峰高一半处的峰宽ω┩的乘积表示峰面积。A=hω┩。新型的色谱仪都有积分仪或微处理机给出更精确的色谱峰高或面积。应该注意,组分进入检测器产生的相应的色谱信号大小(峰高或峰面积)随所用检测器类别和载气的...

色谱分析法分为哪几类
答:1、柱色谱法 原始的色谱方法,该方法将固定相注入下端塞有棉花或滤纸的玻璃管中,将被样品饱和的固定相粉末摊铺在玻璃管顶端,以流动相洗脱。常见的洗脱方式有两种:一种是自上而下依靠溶剂本身的重力洗脱,另一种:自下而上依靠毛细作用洗脱。收集分离后的纯净组分也有两种不同的方法:一种方法是在柱...

HPLC法中定量分析方法大致有哪几种?
答:气相色谱定量检测一般就两种,一个是外标法,一个是标法,对于没有标准物质的,就只能靠容面积归一法粗略定量。通过对人类和环境有影响的各种物质的含量、排放量的检测,跟踪环境质量的变化,确定环境质量水平,为环境管理、污染治理等工作提供基础和保证。简单地说,了解环境水平,进行环境监测,是开展一切...

气相色谱定量分析要准确进样的是哪个方法
答:气体样品进样:用注射器进样;用气体定量管进样,常用六通阀。液体样品进样:微量注射器。固体样品进样:固体样品溶解后用微量注射器进样,顶空进样法。

色谱分析方法都有哪些?
答:3、薄层色谱是在玻璃板上涂以固定相涂层,然后点样,下端浸入溶剂,同样自下而上分离。常用于探索柱色谱实验条件,溶剂和固定相的选择等。色谱又称色层法或层析法,是一种物理化学分析方法,它利用不同溶质(样品)与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作用力(分配、吸附、离子交换等)的差别,当两相做相对移动时,...

气象色谱分析有哪些定性和定量法
答:色谱法定义 GC是以惰性气体作为流动相,利用试样中各组分在色谱柱中的气相和固定相间的分配系数不同,当汽化后的试样被载气带入色谱柱中运行时,组分就在其中的两相间进行反复多次(103-106)的分配(吸附-脱附-放出)由于固定相对各种组分的吸附能力不同(即保存作用不同),因此各组份在色谱柱中的...

简述薄层色谱法用于杂质限量检查的几种方法。
答:【答案】:常用的方法有:(1)杂质对照品法:适用于已知杂质并能制备杂质对照品的情况。取供试品溶液和一定浓度的杂质对照品溶液,分别在同一块薄层板上点样、展开、显色后,供试品溶液中若出现杂质斑点,其颜色与杂质对照品所显颜色比较,不得更深。(2)供试品溶液自身稀释对照法:适用于杂质的结构...

高效液相色谱仪如何定量分析物质?
答:高效液相色谱仪定量分析是一种相对分析,是通过对已知含量的物质和待测样品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分析,得到数据后进行对照计算,推算出含量的。题中已经知道未知含量物质的峰面积后,还无法得到含量,如果需要得到绝对含量数据,还需要将一个已知含量的样品(标准样品)在同一条件下进行一次分析,得到相同物质组份...

叶绿素定量分析的方法有哪些?
答:因此,在有其它灵敏方便的定量分析方法的情况下,一般不考虑这个吸收峰。如果溶液中有多种吸光物质,则此混合液在某一波长下总吸光度等于各组分在相应波长下吸光度的总和,这就是吸光度的加和性。本实验测定提取液中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的含量,只需测定该提取液在三个特定波长下的。